系统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图书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图书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1.设计(论文)题目基于WEB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2.研究领域:信息管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对图书馆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种管理。

MVC模式:以MVC模式设计创建WEB应用程序。

数据库设计:针对特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

3.设计(论文)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应用价值3.1理论基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信息时代已经来临。

信息化浪潮、网络革命在给社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使图书管理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图书管理传统的管理和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读者对日益增长的图书信息的需求,建设图书管理系统,是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建设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图书信息网络,实现图书管理和服务的自动化,更好地为工作服务,是图书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

3.2应用价值图书管理系统是一套高新科学技术和图书知识信息以及传统历史文化完美结合的体现。

它改变了传统图书收藏的静态书本式图书服务特征,实现了多媒体存取、远程网络传输、智能化检索、跨库无缝链接、创造出超时空信息服务的新境界。

图书管理系统既是完整的知识定位系统,又是面向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信息管理模式。

图书管理系统,是一套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对引用、注释和参考图书的自动化处理和规范化管理,服务于教师,学生及各类科研人员的集成式软件工具。

它融合科研图书的单机资料管理与Internet数据查寻等功能,旨在帮助收集和管理图书资料,并以规范的格式把图书的引用和注释输出到字处理软件中,为图书需求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4.目前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图书管理建设对于我们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以中文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这将迅速扭转互联网上中文信息缺乏的状况,形成中华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整体优势。

图书管理还是保存和延续发展民族图书遗产的最佳手段,所有的珍贵资料都可以经数字化处理后,将原件保存在更适宜的环境中,而数字化的资料由于实现原件的复制,并不影响一般意义上的查阅。

校园食堂订餐系统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校园食堂订餐系统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1. 开发成本:系统的开发成本主要包括软件开发人员的工资、软件开发工具和框架的费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费用等。此外,如果需要与学校财务系统进行对接,还需要考虑相应的接口费用。
2. 软件需求量:根据校园食堂的规模和订餐需求,我们可以预计系统的软件需求量。同时,我们也可以考虑使用云服务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降低硬件和软件成本。
3. 经济收益:通过校园食堂订餐系统的实施,可以方便学生订餐、提高食堂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等,这些都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同时,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为学校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合考虑开发成本和软件需求量,以及可能的收益,我们认为校园食堂订餐系统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研究不足与改进: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建议
未来工作展望: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研究思路
1. 需求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对校园食堂订餐系统的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这包括了解学生的需求,食堂的运营需求,以及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我们可以通过与食堂管理人员、学生代表进行访谈,收集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结合市场上的类似系统,来确定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特性。
目前,已有一些高校开始尝试使用订餐系统来提高食堂的运营效率,同时也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但是,现有的校园订餐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系统功能单一、信息更新不及时、用户体验不佳等。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和用户反馈机制,现有系统在改进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
校园食堂订餐系统的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许多高校已经广泛使用订餐系统来提高食堂的运营效率,同时也为校园内的师生提供了便利。一些知名的在线订餐平台已经进入了校园市场,为校园内的师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6. 缓存技术 :考虑到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我们将使用缓存技术来提高系统的性能。我们将使用Redis作为缓存系统,它可以提供快速的缓存访问速度和可扩展性。缓存技术将用于存储经常使用的数据,减少对数据库的访问次数,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校园网络安全系统设计与实施的开题报告

校园网络安全系统设计与实施的开题报告

校园网络安全系统设计与实施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校园网络已成为学生学习、师生交流、科研信息交换、管理决策等方面必不可少的信息化工具,但是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如:病毒攻击、黑客攻击、网络钓鱼、远程攻击等,这些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信息泄露,带来不良的后果。

因此,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以解决校园网络安全方面面临的问题,保障学校网络运行平稳、教学科研顺畅、信息安全可靠,同时加强校园网络信息化建设,完善校园网络安全保障机制。

三、研究内容1. 校园网络安全系统设计思路2. 校园网络安全系统功能设计3. 校园网络安全系统软硬件环境的建设4. 校园网络安全系统实施方案5. 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重要应用6. 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维护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在阅读和了解目前国内外的校园网络安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探索与总结,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

五、预期成果本文将提出一种科学合理的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实施,能够确保校园网络的信息安全,并提高校园网络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六、研究计划第一阶段:调研和文献查阅(2周)第二阶段:校园网络安全系统设计思路(2周)第三阶段:校园网络安全系统功能设计(2周)第四阶段:校园网络安全系统软硬件环境的建设(2周)第五阶段:校园网络安全系统实施方案(3周)第六阶段: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重要应用(2周)第七阶段: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维护(2周)七、可行性分析本研究的可行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 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需求性:学校网络安全问题的确存在,设计和实施网络安全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2. 系统开发的可行性:校园网络系统设计和实施的技术和方法已经非常成熟,完全能够胜任这个工作。

3. 资金和人力的可行性:学校为了保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资金和人力保障。

java系统开题报告

java系统开题报告

java系统开题报告Java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高效、安全、稳定的软件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在这个背景下,Java作为一种跨平台、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逐渐成为了软件开发领域的热门选择。

本报告旨在介绍一个基于Java的系统开发项目,并探讨其技术实现和应用前景。

二、项目背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许多企业和机构需要一个高效的系统来管理和处理各类业务数据。

然而,传统的系统开发往往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开发周期长、维护成本高、功能不完善等。

因此,我们决定开发一个基于Java的系统,旨在提供一种高效、灵活、易于维护的解决方案。

三、技术选型1. Java语言:Java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开发的编程语言,具有丰富的类库和强大的跨平台性能,能够满足我们的开发需求。

2. Spring框架:Spring是一个轻量级的Java开发框架,提供了便捷的开发方式和丰富的功能模块,使得系统开发更加高效和灵活。

3. Hibernate框架:Hibernate是一个开源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能够简化数据库操作,提高开发效率,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4. MySQL数据库:MySQL是一种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具有稳定性和性能优势,能够满足系统对于数据存储和查询的需求。

四、系统功能我们的系统旨在提供以下功能:1. 用户管理:包括用户注册、登录、权限管理等功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2. 数据管理:支持对各类业务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提供丰富的数据处理功能。

3. 报表统计: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生成各类报表,帮助决策者了解业务状况。

4. 日志记录:记录系统的操作日志,方便追踪和排查问题。

五、技术实现1. 前端开发: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实现用户界面的设计和交互功能。

2. 后端开发:采用Spring框架进行后端开发,实现用户管理、数据管理和报表统计等功能。

3. 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设计数据库表结构,并使用Hibernate框架进行数据库操作。

基于SpringBoot的水果销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开题报告

基于SpringBoot的水果销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开题报告

基于SpringBoot的水果销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基于SpringBoot的水果销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越来越趋势于网络信息化时代。

网上购物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所必备的技能。

然而,城市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并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出去购物。

而水果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是人们生活中的调剂品。

因此,线上购买新鲜水果的业务应运而生。

本课题所设计的基于SpringBoot的水果销售系统,通过该程序将购物功能选择最大限度地简单化。

操作步骤简便的同时,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中对水果购买的功能需求,从而达到高效、便捷的目的。

2.本人对课题任务书提出的任务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一)技术可行性本系统主要采用SpringBoot框架,采用Java作为开发语言。

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入对数据库MySql的使用,以及加入可视化界面,使得程序内容更加丰富。

所以在现有的工具和技术水平上可完成系统的完整功能。

二)硬件可行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和手机逐渐成为了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所以对于本课题所需求的硬件设备也十分容易得到,可行性较高。

三)社会可行性社会的进步,使得电脑成为人们必需品。

本系统界面清晰、简单易用,只要懂得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就可以满足使用该软件系统的要求。

3.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一)体系结构设计本系统采用软件工程开发的主流的三层架构:1)UI:人机交互,它接收用户的操作,从底层接收到消息逐层上传显示给用户。

2)业务逻辑层: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支持查找、搜索等操作和对软件的具体业务描述与整合。

3)数据访问层:进行数据或者文件的访问,打开、保存、存取数据库文件等操作。

在本系统中主要完成数据添加、修改和查询业务。

二)数据库API本系统中使用数据库来完成对天气等一些信息的存放,利用Java语言链接数据库,以及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

数据采集系统开题报告

数据采集系统开题报告

数据采集系统开题报告数据采集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和处理数据的工具,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采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本文将对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开题报告,介绍其背景、目的和研究方法。

二、背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数据已经成为各个行业运作的基础。

无论是企业的市场调研、医院的病例统计,还是政府的社会管理,都离不开数据的支持。

然而,由于数据的来源多样性和复杂性,采集和处理数据变得愈发困难。

传统的手工采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错误。

因此,研发一种高效、准确的数据采集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设计和开发一种数据采集系统,以解决传统数据采集方式存在的问题。

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方便地收集、存储和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该系统还具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功能,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来完成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1.需求分析:通过调研和访谈,了解用户对数据采集系统的需求,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前端界面、后台数据库和数据处理模块等。

3.系统开发: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实现系统的各个模块,并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优化。

4.系统集成:将各个模块进行集成测试,确保系统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5.系统部署:将开发完成的数据采集系统部署到用户需要的环境中,并进行用户培训和技术支持。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期可以开发出一种高效、准确的数据采集系统,具备以下特点和功能:1.用户友好:系统界面简洁明了,操作简单方便,用户无需专业技术即可上手使用。

2.数据多样性:系统可以采集和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文本、图像、音频等,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数据安全:系统具备数据加密和权限管理的功能,确保用户的数据不被泄露或篡改。

空调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空调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空调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系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空调系统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还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净化空气等。

因此,空调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开发。

二、选题意义本文选题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通过对空调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可以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

2.节能减排:空调系统的能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通过对空调系统的优化,可以实现节能减排,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提高空气质量:空调系统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净化空气等,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和开发,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

三、研究内容本文将以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调系统的原理和结构:介绍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等。

2.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介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手动控制、自动控制等。

3.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通过对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空气质量等目标。

4.空调系统的实现:通过对空调系统进行实现,验证优化设计的效果,并进行实际应用。

四、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调研、实验研究、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调研,了解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

其次,通过实验研究,验证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优化设计的效果。

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五、预期目标本文的预期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了解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2.通过对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空气质量等目标。

3.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优化设计的效果,并进行实际应用。

4.总结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六、可行性分析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符,研究方法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开题报告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系统正逐渐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必备品。

智能家居系统能够通过智能化控制,提升家庭生活的便利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STM32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微控制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易于开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开发。

因此,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设计一款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系统,实现以下功能:(1)环境监控:实时监测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2)电器控制:实现对家用电器(如空调、灯光、窗帘等)的远程控制;(3)安防监控:实时监控家庭安全状况,实现入侵报警等功能;(4)语音识别与控制:通过语音指令实现对家居设备的控制。

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1)硬件设计:基于STM32微控制器,设计智能家居系统的硬件架构,包括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通信模块等;(2)软件设计:编写智能家居系统的软件程序,实现各项功能;(3)系统测试:对智能家居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三、预期目标与成果本研究预期实现以下目标:(1)设计出一款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系统,实现环境监控、电器控制、安防监控和语音识别与控制等功能;(2)优化系统性能,提高智能家居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用户体验;(3)为智能家居系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

预期成果包括:智能家居系统样机、相关技术文档和学术论文。

四、研究计划与时间表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文献调研与方案设计(1-2个月);(2)硬件设计与制作(3-4个月);(3)软件编程与调试(4-5个月);(4)系统测试与优化(5-6个月);(5)总结与成果展示(6-7个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综述)
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06级(2010届)2 班 刘瑜学生
题 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现状:
1.课题来源:
很多学校在管理学生日常信息上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化方式,为了使减轻学
校在管理学生信息上的人力和物力,以及实现网络化管理,故设计此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括学生信息查询、教务信息维护、学生成绩管理等多部分。系
统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学生信息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2.研究现状:
学生成绩管理是各大学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到校、系、师、生的
诸多方面,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尤其是学分制、选课制的展开和深入,学
生成绩日常管理工作及保存管理日趋繁重、复杂。迫切需要研制开发一款功能强
大,操作简单,具有人性化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在国外高校,与国内不同,他们一般具有较大规模的稳定的技术队伍来提供
服务与技术支持。而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相对起步较晚。在数字校园理论逐步应
用的过程中,各高校一方面不断投资购建各种硬件、系统软件和网络,另一方面
也不断开发实施了各类教学、科研、办公管理等应用系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信
息化建设体系。但是,由于整体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经费短缺,理论体系不健
全等原因,国内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在机构设置、服务范围、服务质量及人员要求
上与国外高校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
纵观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在安全性和信息更新化方面存在有一定的不足,各
现有系统资料单独建立,共享性差;在以管理者为主体的方式中,信息取舍依赖
管理者对于信息的认知与喜好,较不容易掌握用户真正的需求,也因此无法完全
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教务管理软件应充分依托校园网,实现教务信息的集中
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使传统的教务管理朝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综
合化的方向发展,并为进一步实现完善的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和全校信息系统打
下良好的基础。

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
1>有关学籍等信息的输入,包括输入学生基本信息、所在班级、所学课程和成绩
等。
2>学生信息的查询,包括查询学生基本信息、所在班级、已学课程和成绩等。
3>学生信息的修改。
4>班级信息管理的输入,包括输入班级设置、年级信息等。
5>班级信息管理的修改。
6>班级管理信息的查询。
7>学校基本课程信息的输入。
8>基本课程信息的修改。
9>学生课程的设置和修改。
10>学生成绩信息的输入。
11>学生成绩信息的修改。
12>学生成绩信息的查询。
13>学生成绩信息的统计。
针对一般学生管理系统的需求,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内容和数据流程分
析,利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如下面所示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
·学生基本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性别、出生日期、
班号、联系电话、入学日期、家庭地址、注备等。
·班级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班号、所在年级等。
·课程基本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等。
·课程设置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年级信息、所学课程等。
·学生成绩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考试编号、所在班号、学生学号、学生
姓名、所学课程、考试分数等。

设计(论文)提纲及进度安排:
设计提纲:
摘要:简单的描述了该系统的功能和开发环境的选择等
目录:
引言:
一、Visual basic概述
1.1.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2.Visual basic的特点
1.3.Visual Basic 系统几个程序应用中的常用名词
二、Visual basic的IDE编程环境的介绍
2.1. 面对对象的编程
2.2 实现菜单选项
2.3 实现工具栏
三、数据库的建立-Access篇
3.1 数据库的概念
3.2 新建一个数据库
3.3 创建数据表
3.4 修改已建的数据库
四、实例之学生信息系统开发的登录模块
4.1 学生信息系统的设计分析
4.2 编程环境的选择
4.3 关系型数据库的实现
4.4 登录模块的实现
五、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六、系统总体设计
6.1 系统功能
6.2 系统流程图
七、系统功能实现
7.1 各功能的实现
7.2 课程管理
进度安排:
2009年12月20日 毕业实习(设计)动员;
2010年01月11日-10年01月 15日 毕业实习暨论文调研阶段;
2010年01月16日-10年01月20日 提交开题报告;
2010年01月21日-10年01月31日 查阅资料,完善设计提纲;
2010年02月1日-10年2月15日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
2010年2月16日-10年4月6日 编写,调试程序;
2010年4月7日-10年4月22日 系统调试,撰写论文初稿;
2010年5月10日-10年5月26日 论文定稿,打印论文;
2010年5月27日-10年6月1日 论文送审,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

参考文献:
[1] 孙梅,张寿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 柴欣,武优西.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3] 杨世锡,沈炜.Visual Basic编程从基础到实践.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4] 候炳辉,刘世峰.信息管理系统[J].信息管理系统分析,2004.5:254-562.
[5] 刘伟成.管理信息系统[J].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7.49-124.
[6] 刘晓华.UML基础及Visio建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7] 张亚东.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管理信息系统, 2000.9.45-249.
[8]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21-347.
[9]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7.2-5.
[10]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 Mcleod , Printice Hall , 1998
[11] Thomas R. Peltier.Information Security Risk Analysis.Rothstein Associates Inc,2001
[12] H. M. Hassan & Charles Hutchinson. 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 Making. A World Bank Publication, Washington D. C., USA, 1995
[13] Willian K, Michener, James W. Brunt & Susan G. Staffor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Ecosystem to Global Scales, Taylor & Franics Ltd, London,
Britain,1994
[14] Michael F. Worboys. GIS: A Computing Perspective. Taylor & Franics Ltd, London,
Britain,1995
[15] Robert Laurini, Derek Thompson. Fundamentals of 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s.
Academic Press, London, 1993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