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设计与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标准是必须精心处理每一个细部。从构思到设计的完成,要 使人感到耐人寻味而又不繁琐,从整体到细节都充满哲理与和谐。设 计师不应被材料与加工工艺束缚,以致控制不了设计的结果。而应既
尤其是对我们这些刚投入这个工作领域的年轻人是非常不利的。美 观、求新是对的,但不能与环境割裂,不能抛弃整体性的原则,何况建 筑国家和地区文化的水平,是时代历史的纪录。
1. 主拱券断面由预制钢筋砼拱肋和现浇砼两部分组合而成,几 何尺寸末变。
2.为便于预制、安装,每孔将拱肋分为左中右三段,横断面为倒 “T”形,宽 99 厘米;拱肋砼为 30 号,其内部配筋由施工荷载控制;每 片拱肋均设置预埋钢板,以便与相邻拱肋相连,形成整体。
3.拱券现浇砼部分以安装连接完成后的拱肋为底模,最后形成 完整的拱券,共同承受上部荷载。
万方数据
文化就是生活,设计创造不存在具体参照物,文化的沿革正是经 过设计者有意或无意的“设计”得来的。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文 化与设计之间有了共同语言,从而更加符合我们从文化中吸取时间 的营养的目的,从而更能在我们设计中体现对文化的发展— ——合乎 逻辑的发展。设计肩负着从现时的物质创造中发掘人性存在的任务, 设计在沟通文化的同时也沟通了社会与进步的联系。
2“. 创造”极为动人,又何其不易。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她有极其丰厚的优秀文化遗产,她曾为人类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今天 对世界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在汲取这些营养中成长,形成某些 思维定势,与外来文化以及新思想技术革命的碰撞,对已有的选择性 继承、融合、突破与新的合理借鉴、吸收、转化的完美结合— ——我们需 要这样的创造!
随着时代发展,建筑的基本原理有着不同的、更宽阔、更复杂的
380 城 市 建 设
2009 年总第 43 期
万方数据
新内容。在未来的思考空间中,以地方概念为出发,融入与国际接轨 的观念,检视整体方案,创造自己的风格,则在未来的设计领域中大 处着眼,小处着手,融汇多元的思考与环境生态观念,是我们年轻设 计者应该牢记的原则。
术的观念、与偏重美化、外表装饰与“造型”的方法论,与唯功能的思 想,划出了清晰的界限。进而又通过对艺术与科学、形象思维与抽象 思维、工业文明与信息革命的长短利弊的分析,使“科学与艺术的统 一”获得新内涵。
1“. 创造”以智慧为前提,与艰辛和痛苦密切相联。创造是一个人 人都愿意谈论、乐于拥有的概念。但当真的需要否定旧秩序的和谐 时,人们的态度就大相径庭。虽然否定不合理的秩序是创造的先导, 但人们往往习惯于用习惯性思维罗织种种“理由”与“根据”,非难、扼 制新观念,因而创造与风险相联。
工程概况 原桥为 3×20 米空腹无铰石拱桥,全长 82 米,宽 12 米,其中车 行道宽 7 米,两侧人行道各宽 2.5 米;设计荷载为汽 -13、拖 -60,人 群荷载为 0.4 吨 / 平方米;以百年一遇的洪水流量(188 立方米)。主 供券为变截面悬链线供,矢高 5 米,拱脚厚 130 厘米,拱顶厚 80 厘 米。靠近拱脚处,每侧设两孔腹拱,腹拱券为等截面半圆拱,拱内半径 100 厘米,厚 40 厘米。拱券均由粗料石砌筑,拱上填料为片石砼,侧 墙料石镶面。拓宽后桥面宽 25 米,桥型及立面外观不变。 选择设计方案的原则是:适用(满足城市主干道对承载能力的要 求)、美观(满足旅游景观的要求)、经济(投资少)、利于施工(施工方便 快捷)。原桥是依据当时的荷载标准,采用施氏理论进行设计的,偏于 安全,拓宽设计按现行公路荷载标准气—超 20、挂—120 进行了验算。 总体设计 1.根据城市道理规划,在原桥北侧加宽,将桥面加宽至 25 米,其 中车行道宽 20 米,两侧人行道各宽 2.5 米。 2.加宽部分与原桥间设置沉淀缝。将加宽侧原人行道、基础和桥 墩圆头拆除,在次处留置上下贯通的沉降缝。 3.墩台、拱券为砼结构,外露面用细料石镶贴。 4.桥面高程不变,旧桥面拆除,统一浇筑 30 号混凝土面层;南侧 人行道同时翻新。 墩台设计 1.除加长外,墩台其它断面尺寸不变。 2.基础采用 20%20 号片石砼;墩台身为 25 号素砼,外镶细石料; 拱座砼为 30 号。 3.根据现行荷载标准进行验算,完全能满足使用要求。 4.为满足美观和施工方便只需,每块细料石都给出了编号和尺寸。 主拱券设计
把材料、工艺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顺手自然、合乎逻辑,又要高于 这些物的因素,体现出人的力量,给“物”赋予灵魂,成为人的对象。
三、设计与文化的关系 对文化的促进作用,文化作用于设计,设计更新着文化。 人类文明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人类的文明进步只有通过 不断的设计创造得以塑造。 人类的文明进步遵循着一个轮回过程,设计创造从社会文化中 吸取养分,而新的设计创造又丰富了科学文化的内涵。在这一过程 中,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着客观世界,并最终回归对人自身的认识和 改造。正是人类的设计创造,让人类自身更加完善。 作为设计人,不应满足与从传统文化中套用文化符号,来当作提 高身价的装饰,而且能够站在更高地方,来理解传统文化的创造。我 们要从文化中吸取的是前人设计创造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而不是 具体的形式造化。其实设计是在创造新的文化,由于文化的延续性就 需要从文化的传统中找到创造的依据。
所谓“好的设计”,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为每个人的出身、修 养、爱好等不同。但设计师与设计的受用者还是有一个大致的标准。
首先,“创造性”是设计最重要的前提。因为人类文明史证明人类 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是创造的结果。没有创新,就不会有进步;没有 新意,即失去了设计的依据,也就不会被前进着的人类社会所承认。
文化是设计内容的直接来源,不同的文化知识限制着创造的内 容,不同的社会文明,文化传统的不同,时间创造便有不同的特点。
总之,设计创造新的文化,文化作用与设计,又更新着文化。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汁概沦[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2]朱上上.设计思维与方法[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3]许喜华.论产品设计的文化本质.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 版),2002 [4]码林 诺犬斯牲.文化论[M].北京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札.1989
施工要求 1.加宽侧原桥需拆除部分由人工完成,以免对保留部分造成损 伤;拆除基础襟边时,桥上禁止重车通行。 2.严 格 控 制 基 础 片 石 砼 配 比 ;浇 注 前 ,所 用 片 石 必 须 清 洁 和 湿 润;每层基础应一次连续浇注完成。 3.为确保墩、台身的整体性,应先砌筑镶面料石,再浇注砼,并逐 层施工;但要避免全断面水平缝的出现。 4.拱座浇注时,根据图纸预留 30 厘米深的凹槽,位置要准确,以 便安装拱肋。 5.在预制、运输、吊装过程中,注意拱肋的方向性;安装时,注意 加裁的对称性。 6.拱肋安装并整体化后,按照规范规定的加载程序进行现浇砼 施工。 7.拱上建筑施工时,注意按图留置变形缝;缝子要通直,位置要 准确。 8.原桥拱券上方石刻的“泰山大桥”四个大字,为郭沫若所题,现 拓下来重新雕刻,并安放在加宽部分相应的位置。 结语 旧桥加宽,受交通、原桥结构等各种因素的制约,难度较大。在本 工程施工(即上述设计方案的实施)中,证明了本方案最成功之处在 于预制拱肋的采用,既缩短了工期,又节省了拱架和模板,且达到了 雨季施工不影响行洪的目的。同时也证明了本方案的欠缺之处在于 沉降缝位置的设置:基础襟边的拆除工作量大、难度大,且拆除后减 小了原桥基底受力面积。将沉降缝设置在原桥基外边缘将更有利于 施工,且能改善基底受力状况。
建筑设计
CONSTRUCTION
泰山大桥拓宽工程设计与施工
张光华 1 王wk.baidu.com胜 2
1.泰安市公用事业管理办公室 山东 泰安 271000;2.泰安市市政工程处 山东 泰安 271000
泰山大桥始建于 1964 年,横跨奈河,地处泰安市东西主干道岱 宗大街中段﹑南北主要行洪道奈河的中游,是一座集交烹与景观于一 体的标志性桥梁。由于原桥面太窄,已不能满足交通要求,必须进行 拓宽改造;但工程施工不能中断正常的交通,且要在雨季到来前将主 供券施工完毕,以免受洪水的影响。这就要求设计方案必须科学、严 谨,便捷施工。
我们面对一个设计的时代,大到城市环境,小到身边的日常生活 用品。从无到有都始于设计,设计的事物比比皆是。设计伴随着科学 技术和人类的文明的不断发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已成 为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生活之必须。
一、设计是一种文化的继承 1.设计不但丰富了历史文化遗产,更缔造了当代社会的物质文 明。设计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一座桥梁,推动了当代社会的进步 与发展。广义的“设计”实际上已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创造问题,正因为 设计有如此大的创造力和推动力,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设计作为人类通过物质形式达到精神享受的一种途径,和文化 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说,设计也是体现文化特性的一种形 式。文化对设计内容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文化(知识形态)是设计内容 的直接来源,不同文化知识形态客观上限制着对设计内容的选择,正 是因为各个国家历史、地理、人文文化的不同,决定了各个国家的设计 风格的迥异。如传统的英国社会有着深厚的古典人文主义传统,美国 的实用主义,法国的浪漫主义等。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作为文化 传统主流的儒家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设计。当今的世界是一个 交融、开放的世界,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世界。文化对设计的影响是以 人为中介作用于设计物上而体现出来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设计在 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文化交流传播的媒介。设计本身就是文化的的一 部分。文化以设计者为中介,通过设计物 " 折射 " 出文化特点。不同的 国家,文化传统不同,决定了设计交流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计的发展。但是经过交流,融合,吸收等,又会产 生新的设计理念和文化知识,从而使双方得到充实发展。 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正是于它们的有从、互补互济、共生并存,以 及由此而带来的科学与艺术、古典与现代的并存繁荣。标志着当代科 学与艺术融合的设计更直接地从物质上、精神上关注着以人为根据、 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归宿、以人为世界终极的价值判断。因而,仅仅把 设计看成是功能主义、功利目的和工具的观点显然早已过时了。 3.设计立足于今天,动态地发展传统。面向明天,它根植于大文 化,又能动地塑造、丰富大文化,塑造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及新的价值 观;设计的发展为满足人及社会不断提出的新需求进行分析、理解、 搜寻、操作、反馈、检验与再更新。 二、设计是一种综合,一种创造 在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逻辑与直觉、美与技术、艺术与科学、 传统与革新、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等矛盾又统一的诸要素的相互推 动的共生共存中,当代设计获得了自己的方法与价值。这就与工艺美
建筑设计
CONSTRUCTION
论设计与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
范丽娟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丹东 118009
摘 要:面对一个设计的时代,从无到有都始于设计,设计的事物比比皆是。设计伴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的文明的不断发展,被广泛应用 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已成为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生活之必须。
关键词:设计;社会;文化
其次,“适用性”是衡量设计的另一重要标准。这是设计成果存在 的依据。设计师在设计之前要综合考虑材料、技术,更重要的是人的 需求与将来的发展。
“美观”是任何设计师都愿为自己的设计赋予的色彩,然而“美” 是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度量的,美的确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感受,是存 在的,却与人的主观条件(诸如想象力、修养、爱好……)分不开,所以 是可变的,不能脱离生活和使用者,且因人、时代、地域、环境而异,是 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标准是— ——设计必须被人理解。让人一目了然, 这是什么?是做什么用的?设计师恰当合理地运用材料、构造、造型、 色彩等来表达设计的实体。“突出人,而不是突出物”是好设计的标 准,人性化”、“人文”也体现于此。若让一些设计花哨的型或物使人眼 花缭乱,在室内空间中夺去人作为室内的主体地位,就走偏了方向。 好的设计应是含蓄的,突出的应是人,以满足人的要求,让人感觉舒 服,而非短暂的视觉兴奋,甚至有的室内设计让人产生疲劳、烦躁、压 抑等不良情绪,就更是本末倒置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