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小说中咒语翻译策略对比[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利波特小说中咒语翻译策略对比浅析

摘要:本文以英文魔幻小说哈利波特系列为例,在描述翻译学视角下粗浅讨论一下书里部分魔咒两个中文版的接受度与合适性。关键词:哈利波特翻译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佛教、道家都有咒语的说法,其中道家的茅山术所使用的咒语则更加接近西方魔幻文化里所说的魔咒,比较为大众所熟知的道家咒语之一应该是“急急,如律令”了。这句话本是汉代公文用语,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意思是如同法律命令,必须立即遵照执行。这句话本质上的作用相当于念完咒语之后的结语,咒语本身可以非常长,但这句话本身不属于咒语效力范围,而是起到约束咒语起效的作用。

英国作家j. k 罗琳笔下的魔法世界里,巫师们只要有了手中的魔杖,就可以念出咒语施展自己的魔法,以达到咒语所能达到的效果。本文将选取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里的一些常见咒语,从描述翻译学的角度讨论它们的翻译策略。gideon toury的描述翻译学理论认为,如果译者选择源语的翻译规范,那么译本就更加恰当而接受度不够;相反,如果译者选择译入语的翻译规范,则译本的接受度会更高而恰当性不够。本文将粗略对两中文版咒语翻译的接受度和恰当性作出浅析和讨论。

从上面的表里可以粗略看出一个趋势:大陆中文版更倾向于使用四字词语,咒语字数基本为四或者四的倍数;而台湾中文版则更倾向于采用三字形式或者模仿传统的“急急如律令”形式,咒语的字

数长短不一。但是,台湾版的咒语长度基本与英文版的咒语长度保持了一致,音节数量也基本保持了一致。这一点上,大陆中文版就没有做到。

如果仅仅是要单纯保持原文的音节和长度,译者只需要简单像处理人名一样音译就可以做到忠实原文音节,但这样势必就会牺牲读者对字面意思的理解。所以,译者还需要采取其他的翻译策略,才能达到传达咒语原意的目的。以下将讨论译者采用得比较多的三种翻译策略:意译法,音译法以及综合法,分类以大陆中文版为标准。

一、意译法

从表1的咒语原文可以看到,不少英文魔咒是来自拉丁语词根,所以咒语本身的意思是部分写在字面的,懂英语的读者一看就知道而不需要熟知小说内容。比如expecto patronum这个咒语,前一个单词看得到expect期望,后一个单词有patron,在宗教术语里意思是守护神。所以完全可以猜到这个咒语的意思是召唤守护神。crucio也是同样的道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耶稣所受的酷刑crucifixion(动词为crucify意为折磨,虐待),这样也就不难猜出该咒语是一种残酷的刑罚了。

这些咒语的中文译法,两个版本的翻译都选用了译入语的翻译规范。大陆中文版采用了中文里常用的四字形式,“除你武器”,“钻心剜骨”和“呼神护卫”都是琅琅上口,很容易被低龄读者记住。台湾中文版则采用了更加传统的三字词“咒咒虐”和类似“急急如律令”的形式。“去去,武器走”和“疾疾,護法現身”的译法建

立在“急急如律令”的形式上,但是把咒语本身的功能加到了这个本属于结语的无实效咒语中,感觉上一下就让这个发生在欧洲魔法世界的故事离中国读者近了不少。

另一个咒语lumos,其字面在拉丁语里意思为“光”,该咒语本身的效果也是在魔杖尖端点亮一点辉光。大陆中文版采取了意译“荧光闪烁”,让读者能够对魔咒的功效有直观的印象;而台湾中文版则选取了音译法,译为“路摸思”,很明显,单独把这个咒语拿出来看的话,不读小说的人完全无法了解该咒语的功效。

又如咒语sectumsempra,小说里它的作用是在敌人身上切开很多伤口,杀伤力很强。大陆中文版依然采用了四字形式,“神锋无影”很形象的点出了咒语产生的效果,其中“神”字的读音也同咒语里的sem音节相对应。台湾中文版则选用了音译+意译的模式,前四个字“撕淌三步”基本上对应了原文的四个音节,最后加上一个“杀”字点出咒语效果;并且,撕和淌都带有猛兽一般的威胁意味,加上“三步杀”就更加凶狠。综合来看,大陆中文版在接受度和合适性之间取得了大概平衡,也许更倾向于接受度;台湾中文版则在两者上都略强于大陆中文版,兼顾了源语的音节性和译入语读者的接受度。

二、音译法

大陆中文版音译的咒语不算多,wingardium leviosa是其中最特别的一个。其实这个咒语本身是很容易猜的,前一个单词里有wing-翅膀,后一个看得到前缀levi-,其意思通常与轻、升高、漂有关

系,例如levitate(使…漂浮空中)。连起来看,这个咒语意思大概就是让什么东西长翅膀飞起来。原因在于,小说里,这个咒语是主人公哈利和他的朋友们在魔法学校学到的第一个魔法,书里和电影里都花了篇幅来详细介绍罗恩如何发音错误,赫敏如何纠正他的发音。如果这个词翻译成简单的四字词,就显得不太合理。实际上,早期意译的词在后面以发音错误的方式再次出现的情况,在书里还有另外几个例子。例如前面提到过的“呼神护卫”和“除你武器”,在后面的故事里分别被好学生赫敏和秋张念错。译者在翻译时选用了近音字来体现发音上的细微差别,这样对于当时已经高年级的主人公来说,念错四字词就显得不够有说服力。

当然,对于wingardium leviosa这个又长音节又多的咒语,两个中文版的音译法都欠缺接受度。如果译者为了读者的接受度而采取意译,又很难解释为什么一个11岁的学生会连几个字都念不好,还被反复纠错。这种为了细节合理而牺牲了读者接受度的纯音译,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无可避免。

三、综合法

所谓的综合法就是同一个咒语既音译又意译,这样的例子在书里并不多。比较常见的是早期出现过的alohamora和portus,大陆中文版分别译为“阿拉霍洞开”和“门托斯”。前者作用是开锁,后者作用是把人传送到别的地方。第七本里,最为重要的咒语之一avada kedavra也是综合法的典型。书里这个咒语是最可怕的死咒,杀人于无形。大陆中文版用前三个音节采用了音译,后面则意译,

既保证读者能够直观的了解这个咒语的用途,也部分的保留了咒语原文的音节性,可以算是兼顾了译文的合适性和接受度。

与此相比,台湾中文版做得就不是很好。“啊哇呾喀呾啦”,译者用六个带口字旁的字音译了这个咒语,字面完全看不出咒语的意思,整齐的口字旁也显得这个咒语更像小孩闹着玩的玩意儿而不是可怕的夺命咒,缺少足够的正式感。但另一方面,这种音译保存了原文在元音上的优势,大量的a音念出来会更有气势。

从以上讨论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没有具体的语境要求的时候,两个中文版的译者都自由采用了翻译策略,其中大陆中文版更倾向于采用四字词组而台湾中文版则更倾向于采用三字词组和传统的

模式,两个版本都力求在读者的接受度和译文的合适性之间寻求平衡点;在具体语境对译文有音译要求的时候,两个中文版译者都采取了音译,倾向于牺牲读者的接受度而保证故事整体的合理性和译文的合适性。音译不可避免的时候,台湾中文版更适合低龄读者,而大陆中文版的翻译相对更加成人化。

参考文献:

[1]rowling, j. k. 2007.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

[2]toury, g. 2007.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rep.)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谭载喜(1991),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北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