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人教版必修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人教版必修2)

一、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讲述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几个阶段;进而讲述了中国古代“市”的变迁以及古代大城市的发展;最后讲述了在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以及特点。在本课中重点掌握的应该是宋元及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及特点,以及宋朝前后坊市变化的特点;还有古代官控贸易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概述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面貌,了解不同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通过学习商业、城市经济在各个时期的演变,提高学生梳理、分析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教材的图表、问题探究以及插图,归纳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等的演变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总的来看违背了历史潮流,是造成农耕社会发展迟滞和漫长的主要因素。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

难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古代商业的发展理解比较难一点,特别是对于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及特点理解不太容易;对于古代对外贸易“朝贡贸易”特点理解偏难。是我们在本科讲述的着重点。

五、教学方法

结合教材的图表、问题探究以及插图,归纳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等的演变特点。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练习与检测。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八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课时安排:1--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同学们,对于中国古代的富商大户你们熟悉吗?你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商业祖师是哪一个,他是什么地方的人吗?我提几个人看看你们知道吗?知道陶朱、猗顿吗?知道子贡吗?知道古代美女西施的丈夫是谁吗?他就是范蠡,也就是后来的陶朱公,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商业的祖师爷。中国古代的商业是否很迷人呢?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商业活动吧!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结合课文古代商业发展的线索概括分析促进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教师讲解:

政治: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政策:政府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

交通: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金融: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探究二:材料一于长安及五都(即下面所说的五个重要的城市)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司市称师。市之地五都异之。置交承五人,钱府丞一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下车(到任)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隋书•令狐熙传》

材料三两京诸市: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两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辩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新唐书•百官志》材料四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宋令要辑加稿》

材料五(宋代的记录)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具是,即无容虚之屋……客贩往来……曾无虚日。——《梦梁录》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隋唐时期是如何进行商业管理的?

讲解:

禁止沿街开设店铺,有专门的交易场所市;

有专门的政府官员进行管理;

市的交易活动有时间限制(1分)

(2)与材料一比较,隋唐时期的商业管理与汉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2分)

讲解:

城市中划有专门的市;

市中有官员进行管理

(3)材料四和材料五中反映两宋时期城市商业活动,与隋唐相比,有哪些重大变化?(4分)

讲解:

打破时间的限制出现夜市;

打破商业活动的地区限制可以沿街开设店铺。

探究三:什么是朝贡贸易?其目的是什么?

讲解:

定义:朝贡贸易指政府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探究四: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讲解:

①商业起源很早,并促使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②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相联系;

③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

(四)反思总结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分不同的历史阶段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在不同方面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概况,说明商业的繁荣是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另一方面也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借鉴。

当堂检测

1.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反映了当时

A.礼尚往来的社会风尚

B.古代人们追求名利

C.私商活动活跃

D.工商食官现象严重

2.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有

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②农业、手工业的发展③大运河的开通

④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⑤“重农抑商”转变为“重商抑农”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3.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中,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宋代已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

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4.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分。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其中“草市”是指

A.唐代城市中的贸易场所B.宋代的农村集市

C.唐代的农村集市D.汉代城市中的贸易场所

答案(CACB)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经济政策。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识记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同时对重农抑商政策进行科学的理解;最后对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进行辨证的分析。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练习。

九、板书设计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宋以前的中国商业1、历代对外贸易的繁荣

2、宋元时期的商业繁荣2、主要特点

3、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和问题3、海禁和闭关锁国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宋以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