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志不渝 造福一方--记云南省第三届“兴滇人才奖”获得者柏老六

合集下载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志在造福百姓 记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获得者杨善洲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志在造福百姓 记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获得者杨善洲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志在造福百姓记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获得者杨善洲作者:暂无来源:《社会与公益》 2014年第6期杨善洲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 年,建成面积5.6 万亩,价值3 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

文/ 本刊记者和学同人物介绍:杨善洲(1927.01—2010.10),男,汉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人,1927 年1月生,1951 年5 月参加工作,1952 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 年退休,2010 年10 月10 日因病逝世,享年84 岁。

2011 年9 月20 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2011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工作37 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8 年6 月退休以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2 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 万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 以上。

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今朝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杨善洲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他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淡泊名利、地位,始终公而忘私、廉洁奉公。

时下,云南各地争锋掀起了“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热潮。

这股热潮的起因来自云南边陲的一个荒山变绿荫,这座山叫“善洲林场”。

“善洲林场”原自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境内的一座关乎百姓的大亮山。

在中国的版图上标有一座用22 年时间来造化的公益林山——大亮山。

有一位被当地人民群众称为草帽书记,他就是“优秀共产党员”、曾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获得者,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在第十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中荣获2011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称号的原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 年,建成面积5.6 万亩,价值3 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的——杨善洲。

三支一扶个人先进事迹

三支一扶个人先进事迹

服务“三农”无悔青春记小坝子镇支农志愿者——柏孝东柏孝东同志于2006年毕业于云南省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观赏园艺专业,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及当前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形式,他立志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在生他养他的农村。

在2009年8月,他毅然放弃了城市中有着优厚待遇的工作,报考了“三支一扶”支农志愿者,并被分配到小坝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小坝子镇位于马关县南部边缘,镇政府驻地距马关县城45千米,西南与越南新马街、猛康两县相连,国境线长38.6千米。

全镇辖4个村委会、73个村民小组,辖区居住着汉、壮、苗、彝、瑶等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86%以上。

境内属山区河谷相间的地形地貌,最高海拔2042米,最低海拔173米,年降雨量1400毫米,年平均温度17℃,河谷地区气候炎热,最高温度35℃以上。

辖区粮食生产主要有稻谷、玉米、大豆等,盛产香蕉、木瓜、八角、小米辣等热带作物。

到单位报到后,他被安排为技术员。

人们都对他抱着怀疑的态度,认为一个大学生,哪会受得了农村的苦,农村的累,有再硬的技术也呆不住。

可对于这一切他都置之不理,很快进入角色。

他主动要求深入村寨了解基本情况、种植情况等,并积极配合农科部门做好样板种植、测产、统计等基础性工作。

小坝子镇海拔、气候差异大,致使农作物种植种类多、繁、杂,从热带作物到温带作物,从禾本植物到草本植物,要了解透彻绝非易事。

但他不怕艰苦,无谓山高坡陡,身着一身迷彩服,一顶黄草帽,一个帆布包,一根“打狗棒”,一套土样采集工具,经常行走在各村的田间地头。

白天了解情况,晚上做好总结,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补充新知识,尽自己所能帮助群众解决生产技术上的难题。

他在学校里学习的是观赏园艺专业,与农作物栽培存在着很大差异,但他坚信没有学不会的知识,没有解不开的难题,始终坚持活学活用、坚持先实践再总结再传授;香蕉种植、核桃种植、草果种植、林木种植、病虫害防治、土壤施肥……样样未曾松懈,群众有问必答,答必有用。

“时代楷模”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材料7篇

“时代楷模”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材料7篇

“时代楷模”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材料7篇“时代楷模”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1“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觉你。

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唱歌。

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芳香。

无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

你是崖畔的贵,雪中的梅。

”这是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给张桂梅的颁奖词。

实至名归,因为她是拿命在践行自己的初心。

在颁授现场,有一个催人泪下的细节——张桂梅被人搀扶着走进人民大会堂,人们清楚地看到她的手上贴满膏药。

张桂梅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切。

她在发言中动情地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全部,九死亦无悔!”没有豪言壮语,却能直抵人心。

大山没有窗,山峦遮挡了梦想的光线,大山需要窗,他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张桂梅为师以德,志向恒远,数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老师的担当与奉献。

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推动创建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忙1800多位山区女孩,用学问转变命运。

她重疾缠身,每天吃着多种药物,却依旧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徒步翻山越岭,走遍山区村寨,将阳光和雨露洒向孩子们的心田,为乡村女孩插上筑梦的翅膀。

她勤俭朴实,每天的生活费掌握在最低标准,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来资助学生、发展教育事业,他没有积蓄,却并不贫困,学问是他的财富,信仰是她的力气。

用红色的赤诚点燃大山的期望。

她以“红梅傲雪,大爱无疆”的精神,帮忙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帮忙他们实现“学问转变命运”。

她是孩子口中慈祥又严厉的“张妈妈”,是将全部心血倾注在教育事业上的“燃灯校长”。

用初心和信仰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为民奉献、坚韧执着的高尚情怀!春迎百花夏望月,秋收硕果冬傲雪。

人间本多情,我读懂了你初心不变的教育情怀;生活本多彩,我看到了你甘于奉献的生命本色!再高的山也无法禁闭梦想,再远的路也不能阻隔信仰,张桂梅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永久闪耀着期望之光,指引少年乘风破浪!她是时代的杰出楷模,是我心中仰慕的巾帼英雄!有人不解,没有子女,没有财产,张桂梅如此拼命图的是什么。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王洪涛等10名同志云南省第三届工业发展杰出贡献奖的决定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王洪涛等10名同志云南省第三届工业发展杰出贡献奖的决定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王洪涛等10名同志云南省第三届工业发展杰出贡献奖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3.18•【字号】云政发〔2021〕8号•【施行日期】2021.03.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其他规定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王洪涛等10名同志云南省第三届工业发展杰出贡献奖的决定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工业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矢志奋斗、开拓进取,涌现出一批为推动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拼搏,作出积极贡献的杰出人才。

为表彰先进,发挥优秀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省人民政府决定授予王洪涛等10名同志云南省第三届“工业发展杰出贡献奖”。

希望受表彰的同志珍惜荣誉,再接再厉。

各地各部门和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要以受表彰的同志为榜样,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的企业家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实现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云南省第三届工业发展杰出贡献奖获奖人员名单云南省人民政府2021年3月18日附件云南省第三届工业发展杰出贡献奖获奖人员名单(同类人才按姓氏笔画排序)一、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7人)王洪涛,男,汉族,1965年6月出生,云南神火铝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

刘长战,男,汉族,1963年3月出生,昆明克林轻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陈润清,男,汉族,1968年6月出生,丽江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晋高,男,汉族,1951年2月出生,云南富源今飞轮毂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远之,男,汉族,1966年7月出生,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好人好事——柏宏达(命运不大写,他用拼搏来改写)

好人好事——柏宏达(命运不大写,他用拼搏来改写)

命运不大写,他用拼搏去改写自古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无论做任何事,都必须勤奋努力。

俗语道:“天道酬勤”,他告诉我们,人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才会有进步、有发展,最终才能有所作为。

在《爱拼才会赢》这首歌里的歌词就是最好的诠释:“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一个人的命运不管有多坎坷,只要勤奋努力,只要乐观执着,有乐于助人的品行,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就会实现自我的价值。

让我们来听听一个在苦难中成长,用奉献赢得尊重的这么一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共产党员。

柏宏达,男,布依族,1968年3月14日生于黄腊乡河滨村下腊寨组。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幼年丧父,五岁就成了孤儿,当时其弟还未满周岁,家境非常贫寒,但他并未被这恶劣的条件压倒,他也跟着别人上了学。

他深知上学不容易,所以勤奋好习,加上天资聪颖,在班里一直都是佼佼者,得到同学们的妒忌和老师们的赏识。

从一年级到初三他都被当选为班长,他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文娱活动,每学期都获得学校的奖状。

1980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田地包干到户,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对他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因他家没有生产劳动的主要劳动力,只有一位多病的母亲和年幼体弱的弟弟,三人相依为命。

按他的学习成绩本能继续读书,完成学业。

可是,家里没人耕田种地,迫于家庭状况,无奈,他只得辍学回家耕种,他偷偷地流了眼泪。

那时,他不到十三岁,一个少年的梦想就这样在现实里碎了一地。

但这并不能阻碍他求知的欲望,他在耕田种地之余,还是拿起书本,自学了高中的全部课程。

1983年,黄腊完小校长罗振香知道他的经历,了解他的知识水平,亲自到他家聘请他到黄腊完小任教。

担任初中历史,数学等课程。

但由于只是代课,每月只能拿到34元的工资,家里的生活都无法维持,迫不得已,五年后,他又因生活的困难,放弃了教师的职业回家务农。

在村里,他是一个实在人,哪家有事,他都会尽力帮忙,村民都很相信他。

“没有退路才有出路”——专访云南省第三届“兴滇人才奖”获得者陶春

“没有退路才有出路”——专访云南省第三届“兴滇人才奖”获得者陶春

人才视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鼢 辔 睡
专访 云南 省第 三届“ 兴 滇人 才奖” 获得者陶春
本刊 记 者 司 恩 平
改 革 开放 开始 的 1 9 7 8 年 ,陶 春成 2 0 1 2 年全 国 1 0 大 精 品 晚 会 之
为舞者 ,将生命与创造力融人舞蹈事


当年演 出投 入 与 产 出持 平 ,
匆 匆赶 来 看望 演 员 ,第 二 天 又特 地 与 怎样 的思考 ? 陶春 : 人 才是改 革和市 场竞 争 的关
记者 :作 为 让 文化 产 业 走 出国 门 键环节 , 这种考虑 , 既是对舞蹈演艺事
记者 : 《 梦 幻腾 冲》是 省歌 舞 剧 院 云南演员们合影 , 令我们非常感动。
业 至今 已3 5 年 。在 云南 省 歌 舞 剧 院 的 第 二年盈 利 ,这 在 云南 演 艺项
上绝 无仅有 。 靠 什么 ? 因为 它 艺术舞 台上 ,这 位现任院长敏感 、 执 目 着、 活跃 , 充 满感 染力 。每逢 重要 演 出 , 有 真正 文化 意 义上 的地 方 特 色 而形 式 大于 内容 的“ 想 都有他 的身影 , 或起 舞 、 或编导 、 或策 和 内涵 , 划, 总 是忙 前 忙后 。他是 云南 省劳 动模 当然 ”概 念 作 品维 持不 了多 长 范、 全 国文 化 体制 改 革先 进 个 人 、 云南 时 间。为 了可持续 发展 , 我们 每
省第三届“ 兴滇人才奖” 获得者。请随 年都会 对节 目进 行修 改和提 升 , 表现 出 民族舞蹈艺术与柬埔寨的文化和传统
记 者一 同走 进 陶春 。 国有 艺术 院团对 文化 产品质 量 的责任 。 有 某 种契 合 ,可 能存 在 发 展延 伸 的 空 记者 : 2 0 0 8 年 ,省 歌 舞 剧 院 作 为 这个项 目 成功之后, 我们成立了云南歌 间 , 不妨 再 做一 个 演艺 项 目 , 就 去 探 索

会泽发展——精选推荐

会泽发展——精选推荐

云南旅游业转型呼唤国家公园“一段时间以来,云南由于怒江开发、桉树发展、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争议,给云南的社会形象带来了负面效应。

但是,实际上,云南长期以来都在默默地为全社会做着巨大的生态贡献。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段昌群教授说,他们用国际通行的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估算发现,云南的森林、农田和水生生态系统向全社会提供的服务价值每年高达3357.08亿元。

但是,云南部分地区长期承受着保护的压力,有山不能开,有水不能用,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十分突出。

“国家公园的建立将有利于解决这一矛盾,是一种实现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有效模式。

”段昌群说。

在今年初召开的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探索建立国家公园等新型生态保护模式”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

2月1日,一项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的“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在该省启动。

据介绍,国家公园是世界各地广泛采用的一种有效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它让公众在较小的面积内欣赏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同时使大面积的区域得到保护。

作为一个旅游品牌,国家公园是世界各国吸引旅游者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国家公园产生的旅游收入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来源。

美国的57个国家公园每年吸引近3亿游客,其中,黄石国家公园在9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用1%的开发面积吸引了300多万世界各地的游客,带动周边地区实现5亿美元的经济收入,旅游业在当地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过去的30%变为82%。

目前,我国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主要是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地质公园的方式进行。

有专家指出,现行的管理体系存在诸多缺陷: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分别由建设部门、林业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强调的是游览,对环境保护考虑较少。

而且强调对单一资源的保护,不符合生态系统组成结构的整体要求,不从全局考虑也无法实现保护的目标;自然保护区由林业部门管理,但分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同一层次的保护区由多个不同部门分别管理。

滇人幽思——走近云南历史名人杨一清

滇人幽思——走近云南历史名人杨一清

滇人幽思——走近云南历史名人杨一清
傅全
【期刊名称】《企业与市场》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位于金殿后山的麦冲村,参天古木中掩映着一个名气不大的“相府山庄”。

庄内空旷幽静,四周苍翠繁茂。

远望有一城楼高耸,显得格外的气势雄伟。

拾级而上,丹朱的城门,剥蚀的石阶,古朴的亭阁,无不显示着它的古老。

四面望去,城墙坚韧古朴,房间雕梁画栋,屋顶碧瓦重檐。

正堂内有金缕玉床,古式桌椅,陶器古瓶,山水字画……这,就是云南历史上唯一官至宰相的名人杨一清相府文襄祠堂的真实写照。

这是明、清两代云南父老为纪念和祭奠杨一清而建设的祠堂,总共有两处,另一处安宁遥祠堂已于1982年被毁,现幸有相府山庄内的杨文襄祠堂尚存,它是云南人的骄傲,是集人文景观、人文内涵,人文遗产为一体的珍贵产物,是历史的见证,道出了一段三起三落的历史故事。

【总页数】2页(P66-67)
【作者】傅全
【作者单位】特约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761
【相关文献】
1.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滇桂合作会谈纪要的通知
2.兴滇人才铜业精英——记云南省首届"兴滇人才奖"获得者云铜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邹韶禄
3.一生做好一件事——记云南省第三届“兴滇人才奖”获得者、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杨斌
4.努力做好1998年的工作,实施“科教兴滇”战略力求取得新进展——云南省教委主任杨崇龙在1998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摘要
5.耕耘人生——记云南省第三届“兴滇人才奖”获得者、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所长番兴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收 源自就达7 0 0 0  ̄ , 元。
开远 市 的一 户 莳族 家 庭 ,冈家离
凭着 这 一理 念 , 闯一 闯” 的想 法 , 承包 了所 任 教学 校 白 学校 远 , 加 之 经济 难 . 两 个孩 子辍 学 他 的 企 业 发 展 办 的冰 棍厂 。也就是从 这 一年起 , 他 便 了。当他 家第一 年 种万 寿菊 就有 l 『 2 万
更 多 需 要 帮 助
这两个 万寿菊 生产加工公 司。 如今 ,在柏 老 六 的龙 头 企业 带 动 下 ,万 寿菊 种植 区域 由最 初 的沾 益 县
的人 。” 凭 着 这 种信 念 , 他 引 领
采购 商签订 了占公 计划 生产 量2 / 3 的
植 万寿 菊增 收致 富。
发 展 到 曲 靖 市 的 马 龙 、陆 良等7 个 县 产 品销 售意 向性 协议 。 当时叶 黄 素 的 ( 市) , 并 扩 展 到红 河 、 文山州 , 还跨 省 意 向性 协 议售 价 为0 . 7 6 元/ 克 。后 闲北 着 省 内外 近 l 0 发 展 到 内蒙古 自治 区。万 寿 菊种 植 面 方 于旱 , 万 寿 菊 大幅 减 产 , 致使7 月 份 万 农 民群 众 种 积 达2 0 余 万亩 , 种植 农 户近 1 0 万户 。 叶黄素 市 场 价格 涨 到0 . 8 4 兀/ 克 。公 州
“ 我 小 学 刚 毕业 , 父 亲 就 去世 了 ,
政 策好 转 了 , 我 又重 新 走进 学 校读 书 。 硬着 头皮 把它 干好 。”
1 9 8 2 年 我考 上 了曲靖 师 范学 校 ,毕业 让 柏 老六 欣慰 的是 ,随着 万 寿菊
万元
贫 困家 庭 , 小 时 但 只是作 坊 式生 产 ,产 能长 期 停滞 不 候 太 渴 望 得 到 前 。 自己到底能不 能做? 柏 老六 到甘肃 、 别 人 的 帮助 了。 内蒙 等地考察 后 , 认 为万 寿菊产 业有很 现 在 条 件 好 多 大 的发展前 景 , 不久便 收购 了沾 益 县的
心 系百姓 铺 致 富路
4 月底 记 者 随 同柏 老 六一 起 到地 里 查 然在 经济 上会暂 时遭 受 损失 ,但 建 看栽 种 万寿 菊 的情 况时 ,柏 老 六说 得 了信誉 , 赢得 了客厂 】 , 就能赢得未来 。 “ 我 年 幼时 家 里很 贫 穷 , 小 的时候 最多 的是 老百姓 的艰 辛 。 就这 样 ,公 司没有 为 市场 价 格 j - 涨 还穿 过 草鞋 、 吃过 野菜 呢 , 经 常是 半 饱 “ 农 业 产业 受 市场 影 响 大 , 市 场 波 而推 翻协 议 , 状态 。” 向记 者 回忆 起 成 长 经 历 时 , 仍按 原协 议价 格执行 动 大 的时候 ,一 个 波浪 就 会把 小 企业 柏老 六感慨 万千 。 “ 农 产 品 市场 波动 大 , 遇 到 价格 F

他, 就是柏老六 , 云南省第三届 “ 兴滇 人才奖” 获得者 、 曲靖博浩生 物科 技股份 有限公司董事长。
些领 导建 } 义随行 就 市涨 价 ,坪 巾是
与 采 购商签 订 的是 意 向性 协 议 ,没 交 “ 老 百姓 种 花不 容 易 , 大热 天在 地 定金 ,公 司完 全有 理 F h 采 购 商协 商 里栽 种 、 浇水 , 真是太辛苦 了。 ” 今 年 调整价 格 。可 是柏 老六却 认为 . 公 剐虽
人才视界
后 当 r教 师 ,又通过 成 人 高考 获 得 了 1 { 碗 水村 后 ,村 民 丰婴 以种 植 万寿 菊 “ 诚 信 业, 诚 信兴 业 ” , 大学 本科 文凭 。一 路艰 辛 , 使我 更加懂 为生 , 如今 , 该村 单 万 寿 菊 一 项, 户均
疆 鼬

这 是 他 多 年 秉 得 了知艰识 苦 , 穷必 思变 。” 承 的经 营理 念 。 1 9 9 3 年, 柏 老 六抱 着 “ 试 一试 、
南省第 三届 滇人才奖 一 获得者柏老 六 的 万 寿 菊八 原 料 历练 和资 本 原始 积 累 , 渐渐 地, 柏 老 六
成 为 全 球 最 大 踏 卜了从 商 的道 路 ,经过 多 年 的商 海 元 的收入 时 , 这 家的女 主 人感 n 义: “ 要是

我 家早 点种 卜万寿 菊 ,两个 孩 子 就 供 应 基 地 和 主 对 做一 番事业 的信 心更 足 了。 会辍 学 了。” 要 的 叶 黄 素 生 2 0 0 3 年, 沾 益县 委 、 县政 府 动 员 2 0 0 3 年至今 , 柏 老 六 的 公 司及 他 产企 业 。 柏 老 六收 购 沾益 县 的两 个万 寿 菊生 产 本 人 为 公 益 事 业 捐 资 累 计 达 1 2 4 0 余 “ 我 出 生在 加T公 司。 这两个公 司虽然 经营 了5 年,
以信 誉 赢 得 口碑
“ 减信 业 , 守信 育人 ” , 是_ 卡 f 1 笔六
坚 守 的 准则 。在 内 的万 寿 菊 行 J , 柏老 六 因诚 信经 营 留下 了很 多佳话
2 0 0 4 年3 月 至5 月 ,公 司已 干 ¨ 多 家
了 ,我有 责 任 、
有 义 务 去 帮 助
卧薪尝胆创事业
打 翻。刚 开始做 的时候 , 我 也 因遭遇 市 跌厉 害 , 我们连 基本 的成本 都不 够 。 但 场 的波 动 而想 打退 堂鼓 。但想 着 自己 我 就 到生产 队干 劳动挣 工 分 ,那 年 我 是企 业 再 l 木 l 难也 不 能让 辛苦 种 花 的 老 才l 2 岁。我 在农 村 劳动 了3 年后 , 党 的 不 做会 影 响众 多老 百 姓 的收 入 ,只 好 百姓损 失 。我们 即使卖 不 } f J 去, 也 . 要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