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一)
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XIB IZ I I O西北职教期主要问题1.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困难,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生源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生源主要是以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为主,但由于人们认识上存在着误区,加上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偏低,人们不愿意报考职业教育,即使报了职业教育的学生也是处于考不上普通高校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从近几年的招生录取实际看,各高等职业院校都存在着生源严重不足,招生困难的现象,而且学生报到率也非常低。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同一专业的学生高考分数相差200多分,个别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甚至不足200分,这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生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
2.办学定位不准确,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多数高等职业院校是在原来的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和部分中专通过改名或合并升格,仓促上马,或者是在普通高校通过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派生而来,由于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对职业教育缺乏经验,加之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够,许多学校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等方面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有的学校甚至只是把它作为本科教育的压缩或是作为专科教育的变形,对理论教学重视有余,而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没有摆脱学科教育的模式,学生动手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社会行业分工对技术人才的要求,缺少职业教育的特色。
3.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多数是从其他类院校转型而来。
教师主要是原学校的教师,并且绝大多数教师未经过职业教育的培训,这样的师资队伍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尽管许多教师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一些能够真正指导学生实践的实训教师严重缺乏。
加之我国高等教师培养严重滞后,短期内补充困难,使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4.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陈旧,实训场所严重不足。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问题分析

高职 院校 学生职 业素质 问题 分析
周 洋 . 王
喃
敏
(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 河 北 保定 0 7 1 0 0 0 ) 要】 加 强大学生的职 业素质培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 必须的 。作为 高职学生如何 才能顺利完成 由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合
、
三、 加 强高职 学生职 业素质教 育 的建议 ( 一) 开拓创新校 园活动渠道 , 以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发展
高职院校在除了必要 的课 程教学以外 ,还可 以拓宽校 园活 动的渠道 , 来 丰富教学活动 , 如: 高职 院校可 以建立 就业指 导 中 心, 制定相关 的制度和政 策促使校 园活动有条不紊 的开展 。更应 全面的 了解学生对活动 的诉求和期待 ,充分调动学生们 的积极 主动性 以及参与活动 的兴趣 , 让学生乐在其中 , 从而潜移 默化地 从活动 中来 获取感恩 、 爱 国、 热爱工作等相关 的职业素质 。
一
【 文章编号】 1 0 0 7 — 4 2 4 4 { 2 0 1 4 ) 1 1 - 2 3 4 - 1 高职 院校学 生一般都是被低分 录取 , 很多缺乏学 习的动力 , 对 自己不能正确 的认知 , 心里素质与本科生相 比较低 。 很 多学生 都是抱 着混 日子的心态来到学校 , 没有 明确 自己学 习的 目标 , 缺 乏 对知识的求知欲望 ,没有 明确 的兴趣 以及爱好倾 向 ,甚 至逃 避、 厌倦学 习 , 部分学生 的家庭条件优越 , 导致学 生们 安于现状 , 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正确 的 自我认知 。他们往往对 自己的教 育 ; 职业道德 ; 职业能力
【 中图分类号】 G 7 i 7 . 3 8
【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措施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措施摘要:目前,虽然国家已经对职业院校的教育给予够多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开展中缺依旧面临很多的问题和挑战。
由于社会的偏见,对职业院校的认知过于狭隘,一直停留在以往的观念上,对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带有有色眼镜。
再加上很多企业的短视,对校企合作教学不够重视,学生不能通过实践活动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导致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
因此,职业教育离不开地方政府、各大企业以及教育部门的重视与合作,只有多方注重职业教育,才能帮助职业教育解决在开展中的困境,培养更多有益于社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困境;有效措施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一)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缺少认同由于在历史发展和教育发展中,社会各阶层都比较重视学生的学术,认为技术是排在社会阶层的末端,是属于“雕虫小技”,没有足够的地位和分量,导致职业院校出来的学生在就业上与普通院校的学生无法相比较。
甚至在现今,很多人还是停留在曾经的思想观念上,认为技术工人的地位不高,导致不论在家庭还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选择都比较狭隘。
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会认为在学习上不用功的学生才会选择职业院校,所以毕业出来后也不被社会所认可,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心理。
据了解,在职业院校中的学生只有极少部分会觉得自己比较成功,有所成就,而大部分的学生只是混天过日子,没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在今后从事工作上也只会选择那些比较底层的,因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判断,也会影响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和判断。
我国接连不断地出台一系列相关教育政策,足以看出职业教育的地位,以及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虽然如此,但是社会对职业教育还是存有偏见,国家的政策也不能引起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回应,对职业教育依旧没有形成认同感。
(二)企业对职业教育缺少认识企业与职业院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不仅能够帮助职业院校学生获得更多实践机会,还能帮助企业赢得更多的收益,培养优秀的人才,减少企业在招聘人才上的经济支出。
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精品教育文档

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我国经过改革开放,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根据教育部发布教育数据统计,2014年,全国本科院校1202所(含独立院校283所),毕业学生3413787人,在校生15410653人,高职院校1327所,毕业学生31798841,在校生10066346人,成人高等学校295所,毕业学生2212329。
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人[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大量的毕业生应该可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但事实却相反,一方面,大量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专业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一而再地反映找不到自己满意的人才。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有一定盲目性,只是在教育规模上,达到了高教大国地位,在适应经济发展方面,考虑甚少,造成了研究型人才培养数量庞大,质量低下;职业型技术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偏少的局面。
职业院校教育存在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以达到培养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试图分析这些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职业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我国的职业教育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和一定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远远没有达到满足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水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体系没有建立一提到职业教育,大家就会想到中等专业学校、技校(技师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最高是大专层次,没有本科层次,更没有硕士和博士。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认为是教育层次,而不是教育类别。
这些认识,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体系建设,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教师数量不足,生师比偏高。
近年来,高职院校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以培养和引进并重的方针,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取得了一定成绩,为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高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2年第11卷第14期高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柏珺【内容摘要】本文从职业素养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方法和形式,以促进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能力培养【作者单位】柏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一、问题的提出从近几年对用人单位跟踪回访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非常受企业欢迎,特别是在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方面颇受企业青睐,但不少学生存在缺乏敬业、奉献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职业角色和岗位规范意识不强、职业心理不够成熟、频繁跳槽等现象。
以上现象反映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缺失,影响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实施行之有效地职业素养培养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
职业素养是作为职业人在职场上立足和发展应具备的综合品质和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四个方面的内容。
高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实训教学轻素质教育的倾向明显。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职业技能培养,轻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与职业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
有的教师将就业率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花大力气用在学生的实习实训上,没有精力进行职业素养教育;有的教师认为职业素养是学生个人修行问题或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对高职院校学生谈素养教育没必要或是太晚了。
(二)职业素养培养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不强。
近几年,用人单位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多数高职院校还没有系统地建立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渠道和形式,有的高职院校构建了方案,但由于起步晚,进行的职业素养培养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
(三)职业素养教育未实现全程化。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未将职业素养贯穿于每门学科的教学中,仅将职业素养教育作为就业指导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多是由辅导员任课。
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2忽 视 对 学 生 职 业 素 质 的 培 养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 是 高 职 学 生 职 业 生 涯 的设 计 者 和 引 导 者 . 大 批 适 一
他 们 的 职 业 未 来 . 从 这 里 获 取 从 业 的 基 本 技 能 和 将 初 始 动 力 . 从 这 里 完 成 从 一 名 学 生 到 一 名 高 素 质 将
的 劳 动 者 的 过 渡 . 多 高 职 院 校 虽 然 意 识 到 了 这 一 许
点 . 不 愿 意 花 力 气 培 养 学 生 的 职 业 素 质 . 的 高 却 有
学 生 相 比有 一 定 差 距 . 此 . 施 素 质 教 育 过 程 中 , 因 实
但 由 于 近 年 来 家 强 力 政 策 的推 动 . 连 续 不 断 在
地 发 展 和 规 范 中 . 人 fJ 经 明 显 地 看 到 它 的 特 殊 f已 性—— 一种 培 养专业技 术应 用 能力 的教 育 。因此 。
于 l J 大 学 生 文 化 素 质 教 育 的 若 干 意 见 》 阑 为 当 J强 J 『 . 时 许 多 高 校 学 生 缺 乏 基 本 的 人 文 素 质 . 化 底 蕴 不 文
厚 。 难 面 对 时 代 的 挑 战 , 以从 民 间 到 政 府 , 舆 很 所 从
品 质 。 一 定 的 专 业 知 识 且 动 手 能 力 较 强 、 心 健 有 身
高 职 教 育 注 重 传 授 实 用 性 技 术 知 识 .注 重 实 训 , 注
雨 产 、 、 相 结合 , 重 团结 、 作 、 斗和创 新精 学 研 注 协 奋 神 . 有 这 都 离 不 素 质 教 育 所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a d e p o e wa s t r mo e s u e t ’v c to a u l y n x l r y o p o t t d n s o a i n l a i . q t Ke r s m p o me te v r n n ;v c t n l u l y r b e ;c u t r e s r s y wo d :e l y n n io me t o a i a a i ;p o l ms o n e m a u e o q t
第 1 卷 第 1期 1
VO . 1 No 1 I 1 .
无 锡 UXII TI NS TUTE OF TECHN(LOGY )
21 02年 1月
J n.2 1 a 02
高 职 学 生 职业 素 质 教 育存 在 的 问题 及 对 策
s ud n s i e i d by t i oc ton lq a iy t e te e .Vo a i na ua iy h s be o he i p — t e t s d cde he rv a i a u lt o a gr a xt nt c to lq l a c me t m or t
Pr bl o ems a d Co n er e s r s o h g erVo a in n u t m a u e ft e Hih c to al
Co g t d ns l e S u e t ’Vo a i n l a y E u a in l e c t a o Qu l d c t i t o
度上 取决 于 自身 的职业 素质 , 职业 素 质越 高 意味 着 获得 成功 的机 会 就 越 多 。高职 院校 理 应 高 度 重 视
对学 生职业 素质 的培养 。教 育部在 《 于全 面提 高 关
我国高职教育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的 录 取 批 次 在 本 科 之 后 ,N g, 校 的 生 源 相 对 于 本 科 n , 院
等教育大众化 进程 , 得我 国高等 职业教 育实现 了历 使
一
7 一
我国高职教育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 姚 金 叶
摘 要 :当 前 , 等 职 业 教 育 办 学 规 模 不 断 发 展 , 会 认 可 度 逐 渐 提 升 。但 是 , 职 教 育 同 、 化 素 质 教 育 未 受到 应 有 重视 、 业 资 格 认 证 不 规 范 等 一 系列 问题 。 针 对 这 些 问 文 职 题 , 章 提 出相 应 的 发展 对 策 。 文
育 , 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 中“ 具化 ” 向突出。 业 高 工 导 专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是 一 种 教 育 类 型 的说 法 没 有 得 到 相 应 的政 策 支 持 , 成 “ 等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就 是 专 科 层 次 造 高 的 高等 教 育 ” 的意 识 导 向 , 限制 了 职业 技 术 教 育 的统 筹
2 政 府 对 高 职 教 育 的 管 理 不 到 位 , 导 致 高 等 职 .
业 教 育 发 展 的 盲 目性
建设社 会主义精 神文 明的重任 。然而 , 当前 我 国 高 职
教 育 还 存 在 着 许 多 问 题 。只 有 认 清 和 承 认 不 足 , 能 才 有 的放 矢 , 进 高 职 教 育 的改 革 与 发 展 。 推
史 性 的跨 越 发 展 。 职 教 育 是 高 等 教 育 事 业 中 与 经 济 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院校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一)
摘要:当前素质教育存在观念不明确代写论文,位置没摆正,改革力度不大,体系没形成,校园文化建设不够,生源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解决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问题应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完善体系,注重学科整合,建立新的学生评价模式,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
关键词:职业教育;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作了明确的阐述和概括,指出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其内容主要有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业务素质和心理身体素质教育四个方面。
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摆在所有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面前的研究课题。
一、职业院校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业教育工作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识不够明确
职业教育的执教者没有从根本上树立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的正确的职业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将教书与育人这一辩证统一体割裂开来。
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是专业技能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成长的指引者,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为重要的职责是“育人”。
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的教师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养成,只管45分钟教学以内的事情,不注意课堂以外学生的教育,甚至片面地认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学生管理部门或辅导员的工作,与任课教师无关。
从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上,把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割裂开来,从时间分配上把课内与课外分开,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没有形成应有的效果与合力。
2.没有摆正素质教育的位置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型人才;要为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的岗位服务,为一线培养最需要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
这一办学理念正是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体现。
但在实践中,我们的教师只重视“高技能”教育,忽视了“良好职业道德”的教育,片面地认为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只是单纯构建职业人才所需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把素质教育放到附属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位置,没有将素质教育写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或者虽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但没有具体化和实践化,方案没有可操作性,因而难以落实。
3.教学改革力度不大,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障碍
尽管各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深入地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法的改革,并通过多年的改革探索形成了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教学模式,但力度还不是很大。
尤其是学生成绩考核方法的改革,考核仍以闭卷笔试为主,侧重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度和继承度的考核,评价标准仍以学生的分数来衡量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业务和综合职业素质考核缺少系统研究。
考核学生知识较容易,考核综合素质较难,对学生的技能和素质的考核没有成型有效的经验,综合素质的考核无标准,考试方法单一,考试出现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考核的激励导向功能没有体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引导、激励作用不强,造成学生只重视分数而不重视自身素质提高的结果。
4.完备的素质教育体系没有完全形成
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职业教育领域还不够深入,没有建立和形成较完备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工作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素质综合测评还存在着明显缺陷,缺少深入的研究和理论指导,导致把素质教育看成是有组织地开展一些科技、文
化、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仅仅停留在召开几次无关痛痒的文化、艺术类的讲座等等上。
素质教育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教育活动流于形式,素质教育活动课外多,融入课内教学内容的少,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5.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环境建设及校园文化环境对素质教育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职业院校由于诸多的制约因素及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校园文化建设普遍缺乏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只注重科技、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忽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不能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校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