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障碍(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章心理障碍

15.1 本章重点

1.“正常”与“变态”;

2.正常和变态之间的区分;

3.当前研究和评估变态行为的方法;

4.DSM-IV-TR的各个维度;

5.心理障碍的类型;

6.变态行为研究中理论的作用;

7.基因因素在变态行为中有影响的证据;

8.环境因素在变态行为中有影响的证据;

9.精神分裂症的名称和特征;

10.标记(烙印)是如何影响心理疾病的治疗的。

15.2 复习笔记

一、心理障碍的性质

1.心理病理学功能包括情绪、行为,或思维过程的扰乱,它们会引起个体的痛苦或阻碍个体达到重要目标。

2.变态心理学是与理解个体意识、情绪和行为的病理性质直接相关联的心理学研究。

(一)变态的诊断标准

在我国使用较广泛的心理(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有三种:①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2001;②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版,1992;③DSM-I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1.美国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中的七项标准

(1)痛苦或功能不良。个体经历痛苦或功能不良进而造成身体或心理衰退的危险或丧失行动的自由。

(2)不适应性。个体的行为方式妨碍了目标的达到,无利于个人的幸福,或者严重扰乱了他人的目标和社会的需要。

(3)非理性。个体的行为或言语方式是非理性的或不能被他人所理解。

(4)不可预测性。个体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行为都是不可预测的和无规律的,好像是一种不能控制行为的体验。

(5)非惯常性和统计的极端性。个体的行为方式在统计学上处于极端位置且违反了社会认为可接受或赞许性的标准。

(6)令观察者不适。个体使他人感到威胁或遭受痛苦从而造成他人的不适。

(7)对道德或理想标准的违反。个体违反了社会规范对其行为的期望。

2.没有一条标准,独立地将所有的变态行为从正常行为中区分出来。

3.从心理健康到心理疾病是一个连续体。当处于心理疾病的一端时,可认为出现心理障碍。

(二)客观性问题

1.研究者总是根据对个体行为的评估做出某人有心理障碍或者变态的判断:许多研究者的目标是做出客观的,没有任何类型偏差的判断。

2.一旦一个人被标定为“变态”,人们便倾向于用其后来出现的行为证明这种判断。这

一观点被罗森汉的“正常人生活在不正常的地方”的实验所证实。

(1)在罗森汉(1972)进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冒充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住进了精神医院。在获准住院以后,这些假病人的行为表现恢复正常,并且系统的观察医院工作人员的行为。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医院的工作人员能否确定这些假病人是“神智正常的”。结果全部人员都被留至三周,诊断成精神疾病,大部分是“缓解性”精神分裂症,每个人虽然讲述的症状一样,拿到的药物都不同。但是,真正的病人却不是那么好愚弄的,常常有病人对某一个研究者说:“你没疯,你是来检查医院工作的!”或者说:“你是记者。”

(2)罗森汉发现,当正常人身处于一个不正常的地方,他就会被判断为不正常,而他的任何行为都会根据这个情境被重新解释。如果这些假病人用理性的方式与医护人员讨论他们的处境,他们就会被报告运用“理智化”的防御机制。而他们把其观察所得记了笔记,就成为他们“书写行为”的证据。

(3)罗森汉的研究展示了变态的判断是如何取决于行为之外的因素的。

3.莱恩认为,由于担心被认为是“疯子”,那些质疑社会背景的个体的创造性和独特性追求被压抑了。

4.许多心理学家倡导建立精神病的情境性的或生态性的模型。生态学模型认为,变态不是个体内部疾病的结果,而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产物。

5.变态被认为是个体能力与社会需要和标准不匹配。

(三)历史的视角

1.早期的看法:纵观历史,人类对心理障碍一直心存畏惧,常常把它同罪恶联系在一起。表现出这类行为的人都被囚禁起来,并且必须接受严酷的医学治疗。

2.医学模式的出现

在18世纪下半叶出现,人们开始把心理问题看做是一种疾病,而不是魔鬼附身或者不

道德,在对心理疾病者提供的设施方面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变革。

(1)菲利普·皮奈尔基于思维、情绪和行为障碍在很多方面与躯体、器质性疾病相类似的理念,试图建立一个心理疾病分类系统。

(2)1896年,德国的精神科医生克雷丕林开创了第一个真正全面的精神疾病分类系统。

3.心理学模式的出现

18世纪末出现了注重变态行为的心理原因和治疗。

(1)麦斯麦认为很多障碍,包括癔病都是由于一种被称为动物磁力的神秘力量的流动中断所引起的;并开创性地提出了新技术,包括现在的催眠术。

(2)催眠术被简·夏克采用,并传给了他的学生弗洛伊德。

(四)心理病理的病原学

1.病原学:指引起或促成心理和医学问题的形成的因素。

2.两个一般性原因

(1)生物学取向

建立在医学模型的遗传学上,现代生物学取向假定心理障碍可以直接归因于生物学因素。包括脑内结构的异常、生化过程及基因的影响。

(2)心理学取向

心理学取向强调心理学或社会学因素在心理病理发生中的起因性作用。包括三个模型:

①心理动力学模型

认为心理病理的原因位于个体内部。但其内部原因是心理性的而非生物性的。

a.心理病理症状的根源在无意识冲突和观念中,大部分来自本我和超我的冲突;

b.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和否认)发挥作用,以避免由于动机冲突而引起的痛苦和焦虑。

②行为主义模型

变态的行为与健康的行为是通过同样的方式获得的,即学习和强化。

a.注重现时的行为和维持行为的现时的条件或强化。

b.行为学家依赖经典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模型以了解那些可能导致不适应行为的过程。

c.心理障碍的症状出现是因为个体学会了自我挫败的或无效的行为方式。通过发现、维持那些不被社会赞许的、不正常行为的伴随事件,研究者或临床工作者可以为患者提供相应治疗,改变这些伴随事件,以消除那些不需要的行为。

③认知模型

心理病理学的认知观点常被用做行为主义的观点的补充。

a.认知观点认为心理障碍不仅来自客观现实的刺激情境、强化和外显的反应,而且来自人们对自己以及与别人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知方式。

b.在认知变量当中,引起适应性反应或带来非适应性反应的是一个人自我感觉到的控制重要强化物的程度、一个人对自己应付威胁性事件能力的信心,以及对事件就环境和个人因素做出的解释。

c.心理问题是对现实情境的歪曲感知、错误推理,以及不良的问题解决。

④社会文化模型

心理病理学的社会文化观点强调文化在变态行为的诊断和病原学中的作用。

(3)当代心理病理学的研究者越来越多地采用交互作用的观点,精神疾病被看做是生物学和心理学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的产物。

二、心理障碍的分类

心理诊断是通过把观察到的行为模式归类到公认的诊断系统中去,而对异常行为做出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