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圣才出品】
《心理学与生活》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笔记第一章生活中的心理学一.心理学为何独具特色《心理学与生活》带你踏上一个旅程,在那里,精确的研究揭示出人类经验的复杂性;赋予你更大的能力去控制那些影响你生活的因素。
心理学psychology: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包括一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这种方法用客观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
行为behavior: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
行为就是行动。
(可观察,显而易见)心理学探索个体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在一套特定的行为模式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中做这些事情。
很多心理学研究者认识到,不理解精神过程(人类的精神活动)是不能理解人的行为的。
心理学寻求改进每个个体和集体的幸福感的质量。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
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的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行为数据behavior data:关于机体的行为和行为发生时环境的观察报告。
(选择适宜的分析水平,设计保证客观性的度量行为的方法)1.每个水平的分析都产生心理学家希望最终得到的有关人性的复杂肖像的基本信息。
2.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而不是按照研究者所期待或希望的那种样子,这是最重要的。
因为每个观察者都可能把自己的主观观点——偏爱、偏见和期望——带进观察中,因此,防止这些个人因素混进数据并扭曲它们是非常重要的。
机体变量organnismic variables:行为的内部决定因素,如基因构成、动机、智力水平或自尊等在个体内部起作用的因素。
对人类而言,是所谓的秉性变量dispositional variables环境变量environmental variables或情绪变量situational variables:行为的外部影响,(个人之外的事件)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心理学家,可以通过用他或她对人类经验的洞察力和以前的研究者对同一个现象已经发现的事实,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圣才出品)

件的局限中解脱出来的符号知识。在这个水平上,人们可以思考和操纵不在眼前的客体,想
象成新的样子并使用它回忆过去或计划将来;
(3)高级水平。对人们自己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会思考的个体的觉知,是自我觉知。
(二)意识的可接近性
1.非意识过程:很少进入意识的机体的活动,像消化、血压的控制和呼吸等。
2.前意识记忆:只有在人们的注意被吸引过去以后才能到达意识的记忆称为前意识记
和无关的。
③计划和执行功能。基于过去的知识和对不同后果的想象来终止、思维、考虑不同的方
案,使个体能够压抑那些与道德、伦理和实践要求冲突的强烈愿望。
2.对现实的个人和文化建构
(1)对现实的个人建构:是基于一般知识、过去经验的记忆、当前的需要、价值、信
念和将来目标的对当前情境的独特解释。当对现实的个人建构保持相对稳定的时候,自我感
信息和过程要温和得多。
2 / 2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三)研究意识的内容 两种基本的研究意识的方法 1.出声思维报告 (1)它是冯特和铁钦纳实践过的内省法的变式; (2)过程:要求实验参加者在进行各种复杂任务的时候将解决过程大声地讲出来。他 们尽可能详细地报告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所经历的思维序列; (3)作用:用于说明被试完成任务时的心理策略和知识表征。这些报告也可以让研究 者分析被试的任务表现及其意识经验间的差异。 2.经验抽样法 (1)过程:被试佩戴一些装置,在装置发出信号时,被试报告他们正在感受或思考的 内容; (2)作用:研究者可以对被试在日常生活时思维、意识和注意的集中程度进行跟踪记 录。
6.2 复习笔记
一、意识的内容 意识的概念比较模糊,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表示一般的心理状态或其特殊的内容; 2.对某些信息或反应的觉知(aware)。 意识的内容是人们正在觉知的信息。 (一)觉知(aware)和意识(consciousness)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治疗(圣才出品)

第16章心理治疗16.1 本章重点1.心理障碍治疗的整体目标;2.当代治疗模型的发展趋势;3.各种治疗者间的不同;4.心理疾病治疗的历史和文化因素;5.心理治疗中的主要理论模型的不同;6.个体治疗;7.团体治疗;8.药物治疗和精神动力治疗的不同及其各自的优缺点;9.支持治疗有效的证据。
16.2 复习笔记一、治疗的背景(一)主要治疗学派的目标1.对心理障碍治疗涉及以下四个主要的目标(1)诊断,即说明个体的问题类型,可能的话对现有问题做出精神病学(DSM-IV-TR)诊断并对障碍进行归类。
(2)提出一个可能的病因学(问题的原因)的看法,即确定障碍发生并持续的可能原因。
(3)提出对于预后的看法,即对进行治疗或不进行治疗所可能出现的病程进行估计。
(4)确诊并进行治疗,即减轻或消除问题症状,有可能的话,铲除症状产生的根源。
2.心理治疗的两种类型(1)生物医学治疗关注的是改变硬件,即改变中枢神经系统运转的机制。
这种治疗被精神病学家和医生大量采用,主要通过化学或物理学的干预,试图改变大脑机能,这类干预包括外科手术、电击、药物等直接作用于脑与身体的联系的多种手段。
(2)心理治疗关注的是改变软件的功能,即人们习得的不良行为,如话语、想法、解释等,这些行为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类治疗被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采用。
心理治疗包括四种主要的派别:精神动力学、行为、认知和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的治疗。
①精神动力学派认为,神经症是由人的内部的未能解决的创伤和冲突而造成的。
精神动力学派的治疗师采用“谈话疗法”治疗心理障碍,通过这一方法,治疗师帮助个体把外显症状与内部未能解决的冲突联系起来,并引导其产生领悟。
②行为疗法认为治疗的对象应是本身失调的行为,必须对行为进行矫正。
在这里,障碍被看做是习得的行为模式,而不是心理疾病的症状。
行为的改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对适宜的或不适宜的行为的强化,对条件作用引起的反应进行消退和提供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等。
《心理学与生活》——(美)查理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

第1章生活中的心理学1、定义:把心理学(Psychology )正式定义为关于个体的行为与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2、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且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
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机体变量(内部)、秉性变量(决定性)、环境变量(外部)3、19世纪末,当实验室技术开始应用于来自这些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心理学才开始作为一门学科出现。
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正式实验心理学实验室。
4、结构主义:铁钦纳在跟随冯特学习后回到美国,他强调心理的内容,他的观点以结构主义著称于世。
结构主义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所有的人类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联合来理解。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对那些使机体适应环境和有效地发生功能的、习得的习惯,赋予了基本的重要性。
机能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
5、当代心理学7种观点心理动力学: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
(弗洛伊德)行为主义:特定的环境刺激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
通过实验室实验收集数据。
生物学观点,人本主义观点,认知的观点,进化论的观点,文化观点第2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发现的背景理论(theory)是一个组织起来的概念集合,可以用来解释一种现象或一系列现象。
大多数心理学理论有一个一般的核心,即决定论的假设。
这一假设认为,一切事件,包括物理的、心理的或者是行为的都是特定原因因素的结果,或者说是由其所决定的。
假设(hypothesis)是对原因和结果关系的试探性的、可以检验的阐述。
2、观察者偏见补救措施,标准化,操作性定义,自变量,因变量实验法,安慰剂效应,双盲控制相关法,相关并不代表因果3、心理测量,包括自我报告法和行为测量法心理测量的目标是产生可信和有效的发现。
信度(reliability)指心理测验或实验研究得到的行为数据具有致性或可靠性。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记忆(圣才出品)

第8章记忆8.1 本章重点1.不同的记忆类型;2.感觉记忆系统、短时记忆、工作记忆系统以及长时记忆系统的特点和功能;3.干扰理论的内容;4.系列位置效应的内容及启示;5.加工水平理论;6.记忆术的特点和功能;7.记忆重构过程的重要性;8.人类记忆搜索和网络搜索的不同;9.记忆痕迹研究中涉及的重要方面;10.遗忘症的定义及其相关的脑区;11.脑成像技术的发展对记忆研究的影响。
8.2 复习笔记一、记忆概述记忆是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根据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即是人脑对外界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
(一)艾宾浩斯定义的记忆1.材料:无意义音节。
它是由两个辅音夹着一个元音构成的无意义的三字母单元。
通过对无意义音节的测量,可以对记忆进行“纯”的测量(一种没有被由被试带入实验记忆任务中的先前学习或联想所污染的测量)。
2.学习方法:机械学习。
通过机械复述来识记,以完成任务。
3.过程:机械学习无意义音节直到能背诵所有项目,然后他强迫自己学习很多其他音节序列来分心,而不去复述最初的音节序列。
一段时间后,艾宾浩斯通过考察重学最初的音节序列需要的学习遍数来测量他的记忆。
如果他重学需要的遍数比最初学习需要的遍数要少,那么从最初的学习中信息得到了保存。
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如图8-1所示):记忆的最初迅速遗忘,跟随着是逐渐下降的遗忘率。
艾宾浩斯的曲线代表了机械学习实验的结果。
图8-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二)记忆类型1.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1)内隐记忆: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也称为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2)外显记忆:在意识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影响,也称为意识控制的记忆。
2.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1)陈述性记忆: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2)程序性记忆: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它被用于获得、保持和使用知觉的、认知的和运动的技能。
(3)知识编辑: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执行行为序列的能力。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生活中的心理学1.1 本章重点1.心理学的重要性;2.心理学的定义和心理学家讨论的主要问题;3.行为和行为主义学家的研究方法;4.心理学与社会学、生物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健康科学的关系;5.心理学的目标;6.现代心理学的发展;7.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以及两者的区别;8.格式塔心理学与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关系;9.当代主要的心理学的观点。
1.2 复习笔记一、心理学独具特色(一)心理学的定义1.定义: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2.定义中的关键词:科学的、行为、个体和心理。
(1)科学的,指心理学的研究结论是建立在依据科学方法原则收集到的证据的基础上。
(2)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
心理学家探索个体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在一套特定的行为模式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中做这些事情。
(3)个体,是心理分析的对象,包括人类个体和动物个体。
(4)心理,心理过程是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心理学的目标基础心理学的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而应用心理学比基础心理学多一个目标: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1.描述所发生的事情心理学的第一个任务是对行为进行精确的观察。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1)行为数据心理学家用行为数据对观察到的事情进行描述,这些行为数据包括,机体发生的行为及行为发生时的环境。
(2)分析水平从最宽泛最概括的水平到最细微的具体的水平。
不同的分析水平对应着不同的问题。
(3)描述的原则:客观客观,即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而不是按照研究者所期待或希望的那种样子。
客观性有利于防止观察者都可能把自己的主观观点——偏爱、偏见和期望带进观察中。
2.解释所发生的事情描述必须忠实于可知觉到的信息,而解释却谨慎地超越了能够被观察到的现象。
在心理学的许多领域中,中心目标都是找到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常规模式。
心理学中的解释一般认为,机体、秉性和条件(或者环境)变量在行为中都有重要的作(1)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认知过程(圣才出品)

第9章认知过程9.1 本章重点1.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2.格赖斯的语言产生的内容;3.语言理解中歧义的不同形式;4.在语言的认知加工中,推论的重要性;5.问题空间的定义及其与问题解决的关系;6.提高问题解决的技术;7.视觉认知中问题解决的作用;8.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9.启发法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10.框架和参照点在决策中的重要性。
9.2 复习笔记一、研究认知(一)认知的定义认知是各种形式知识的总称,包括内容和过程两个部分:认知的内容是指个体所知道的——概念、事实、命题、规则和记忆;认知过程是指个体如何以一种让你能解释周围世界,并且为生活中的窘境找到创造性解决办法的方式,操纵其心理内容。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注意是伴随着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性。
在心理学中,认知研究是由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所完成的。
(二)揭示心理过程1.唐德斯的减法法,研究心理过程的基本方法。
(1)唐德斯的基本见解:完成一项任务时,额外的心理步骤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2)反应选择任务比刺激分类任务多一个步骤,所以反应时比刺激分类任务长。
2.当代认知心理学家用反应时来检验有关某种认知过程如何进行的一些特定的说明。
反应时是指被试完成特定任务所花费的时间。
一般是指从刺激出现到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三)分析心理过程的两个维度1.平行过程与系列过程(1)平行过程:一个排列中的所有要素同时考察;(2)系列过程:一个排列中的每个要素一个接一个地分别考察。
认知心理学家经常使用反应时来确定一些过程究竟是平行进行的还是系列进行的。
许多情况下,理论家还通过估计心理过程对心理资源要求的程度,来确定心理过程究竟是系列的还是平行的。
2.控制过程与自动过程假设加工资源有限,注意过程负责分配这些资源到不同的心理任务中。
(1)控制过程:需要注意资源的加工过程。
(2)自动过程:不需要注意资源的加工过程,是由无意识控制的。
二、语言使用(一)两个概念1.句子的意义:句子中,组合在一起的词的综合的简单的意义;2.说话者的意义:指说话者通过恰当地使用句子所能传达的无限多的意义。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的新科学是()。
[统考2014年研] A.认知科学B.神经心理学C.认知神经学D.心理生理学【答案】C【解析】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这是一门新兴学科,极大的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特别基础心理学方向。
2.被称为“生命中枢”的脑组织是()。
[统考2014年研]A.大脑B.中脑C.前脑D.延脑【答案】D【解析】延脑在脊髓上方,背侧覆盖着小脑。
延脑和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它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因而又叫“生命中枢”。
3.下列哪一个实验现象与其它三个关系最小。
()[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研]A.罗森塔尔效应B.安慰剂效应C.霍桑效应D.麦可勒效应【答案】D4.“晕车”主要是两个感觉系统提供信息冲突的结果。
()[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研] A.平衡觉(前庭觉)与视觉B.动觉与平衡觉(前庭觉)C.视觉与内脏感觉D.内脏感觉与动觉【答案】A5.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统考2014年研]A.意识B.潜意识C.意识流D.行为【答案】A【解析】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即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6.贾维克(Jarvik)和艾斯曼(Essman)的小白鼠跳台实验所支持的记忆学说是()。
[统考2009年研]A.脑机能定位说B.突触生长说C.反响回路说D.记忆分子说【答案】C【解析】贾维克和艾斯曼设计的小白鼠跳台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反响回路假设。
实验时,他们把小白鼠放在一个窄小的平台上,使它总想往下跳,而一旦跳下来,就会受到栅极地板的电击,因而被迫返回小平台,经过多次训练后,小白鼠在小平台上停留的时间就会明显延长,即形成了回避反应,这说明它对“电击”形成了记忆。
然后,将形成了回避反应的小白鼠分为两组:一组在形成回避反应24小时以后使之电痉挛休克以破坏其记忆;另一组在形成回避反应之后立即使之电痉挛休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生活中的心理学
1.1 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重要性;
2.心理学的定义和心理学家讨论的主要问题;
3.行为和行为主义学家的研究方法;
4.心理学与社会学、生物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健康科学的关系;
5.心理学的目标;
6.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7.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以及两者的区别;
8.格式塔心理学与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关系;
9.当代主要的心理学的观点。
1.2 复习笔记
一、心理学独具特色
(一)心理学的定义
1.定义: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2.定义中的关键词:科学的、行为、个体和心理。
(1)科学的,指心理学的研究结论是建立在依据科学方法原则收集到的证据的基础上。
(2)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
心理学家探索个体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在一套特定
的行为模式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中做这些事情。
(3)个体,是心理分析的对象,包括人类个体和动物个体。
(4)心理,心理过程是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心理学的目标
基础心理学的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而应用心理学比基础心理学多一个目标: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1.描述所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的第一个任务是对行为进行精确的观察。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1)行为数据
心理学家用行为数据对观察到的事情进行描述,这些行为数据包括,机体发生的行为及行为发生时的环境。
(2)分析水平
从最宽泛最概括的水平到最细微的具体的水平。
不同的分析水平对应着不同的问题。
(3)描述的原则:客观
客观,即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而不是按照研究者所期待或希望的那种样子。
客观性有利于防止观察者都可能把自己的主观观点——偏爱、偏见和期望带进观察中。
2.解释所发生的事情
描述必须忠实于可知觉到的信息,而解释却谨慎地超越了能够被观察到的现象。
在心理学的许多领域中,中心目标都是找到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常规模式。
心理学中的解释一般认为,机体、秉性和条件(或者环境)变量在行为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1)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
(2)事情发生的影响因素:
①机体变量(秉性变量),行为的内部决定因素,包括基因构成、动机、智力水平或自尊等;
②环境变量(情境变量),行为的外部决定因素。
(3)综合考虑收集到的数据。
3.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中的预测是指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
(1)科学的预测是基于对事件互相关联方式的理解,它指出是什么样的机制把那些事件与特定的预测物联系起来。
(2)因果预测详细地说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行为将会改变。
4.控制发生的事情
控制是最核心的、最激励人心的目标。
控制意味着使行为发生或不发生——引发、维持或停止它,并影响它的形式、强度或发生率。
总之,心理学家有这样几个目标:在适宜的水平上客观地描述行为,解释产生行为的原因,预测行为何时会发生,以及控制行为以改进生活质量。
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一)心理学的历史根基
1.西方心理学
(1)威廉·冯特,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正式实验心理学实验室;(2)斯坦利·霍尔,1883年在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3)铁钦纳,冯特的学生,是一名早期的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他的实验室在康奈尔大学;
(4)威廉·詹姆斯,在1890年出版的《心理学原理》被许多专家认为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心理学教科书之一;
(5)斯坦利·霍尔,1892年建立美国心理学协会;
2.中国心理学
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始于1917年,由北京大学首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
1918年陈大齐出版了《心理学纲要》,1920年南京高师成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正式成立。
1922年中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理》由张耀翔编辑出版。
3.有关心理学的主题和研究方法之争:结构主义(又译为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1)结构主义:心理的内容
①铁钦纳利用内省法考察意识的成分,来理解心理内容是“什么”,不考察心理是如何进行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进行。
他的观点后来发展为“结构主义”。
②研究意识,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结构。
③假设:所有的人类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联合来理解。
这个观点的目标是通过分析感觉的构成因素以及其他组成个体精神生活的体验,来揭示人类心理的潜在结构。
铁钦纳企图建立一个像化学元素周期表一样的心理元素周期表。
④对结构主义的批判:
a.简化论的,把所有的人类体验简化为简单的感觉;
b.元素论的,寻求把成分或者元素联结起来,而非直接研究复杂的或整体的行为;c.心灵主义的,只研究人类有意识觉知的口头报告,忽视对那些不能描述他们的内省经验的个体,包括动物、儿童以及精神混乱者的研究。
⑤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反对者是格式塔心理学,由马克斯·魏特墨(Max Wertheimer)开创。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贡献在知觉研究方面。
此学派反对结构主义只强调分析的观点,
认为外界物体是在经验里被组织起来,被知觉为整体的。
它主张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整体不决定于局部因素,强调采用综合方法研究心理过程。
(2)机能主义:有目的的心理
①创始人:约翰·杜威;代表人物:威廉·詹姆斯。
②机能主义心理学认为意识是流动的,是与环境持续互相作用的心理活动的内容,不是简单的元素。
③机能主义心理学关注能够使机体适应环境和有效地发生功能的、习得的习惯,对于机能主义者,通过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行为的机能或目的是什么?”
(二)当代心理学的观点
1.生物学观点
此观点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
他们认为虽然环境和经历可能通过改变内在的生物结构和过程来改变行为,但是行为最终还是由生物因素导致的。
(1)基本假设
心理现象与社会现象能够最终依据生物化学过程加以理解:即使最复杂的现象,也能够通过被分析或简化为更小更具体的单位来理解。
(2)行为神经科学
神经科学是研究脑的功能的科学,行为神经科学试图理解隐藏在行为背后的脑的加工过程,诸如:感觉、学习和情感。
(3)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关注高级认知功能像记忆和语言的脑神经基础。
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得生物学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2.心理动力学观点
(1)观点
根据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
人的行为都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
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紧张度。
(2)心理动力学的动机原则
是由维也纳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发展来的。
他强调童年的早期的经验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但是现代的精神动力学家扩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包括了发生在个体的整个人生中的社会影响和互动。
(3)影响
弗洛伊德的思想在心理学的许多领域中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的贡献表现在有关儿童发展、梦、遗忘、无意识、动机、人格和心理分析治疗等不同侧面。
他的思想从来都不是系统的科学研究的结果。
相反,它们是一个迷恋于人类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别活跃的头脑的产物。
3.行为主义观点
(1)观点
行为主义寻求理解特定的环境刺激如何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
具体包括三个基本的方面:
①先行的环境条件,即对行为发生前的环境进行分析;
②行为反应,他们把行为反应——研究的主要对象——看做是理解、预测和控制的行为;
③他们查看跟随反应出现的可观察到的结果。
(2)影响
①它对严格的实验和仔细定义的变量的强调,影响了心理学的大多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