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靠什么行以致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行行以致远,指的是发展的一种目标、一种境界。

致远,即达及久远。

远,既是一个时间概念、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成功的概念。

从时间上看,“远”蕴涵“久远”之意,指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从空间上看,“远”具有“深远”、“远大”之意,指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拓展了发展空间,获得了生命“景深”,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从成功学角度看,“远”指教师实现自我的程度和达及的境界。

人行以致远,是需要有依凭和准备的。

好比人的远足,必须备足必要的行囊,才能支持和帮助你完成致远的旅程。

程红兵校长指出:“一个教师任教六年之后,一切正常的话,基本可以成为合格教师了,但是六年之后的发展,常常取决于教师有没有这样的学习习惯、思想习惯。

”更为严重的是,“很多老师教了一辈子书,没有长进,主要是一直在简单重复,原地转圈。

”(于永正)这就提出了教师如何突破“高原”困境、行以致远的问题。

笔者以为,教师行以致远的途径有三:读书、反思、创新。

读书是奠基,反思是转换,创新是实现。

1.读书。

对于教师而言,读书是教师加油蓄能的方式和过程。

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说:“阅读,不停地阅读,这应该是每位语文教师乃至所有教师教育生命的体现方式。

”教师不读书,别说“致远”,就是“原地踏步”也无法保证。

它是教师由“上台阶”转为“坐滑梯”的开始,是进入下降通道和退化模式的严重警讯。

明眼人钱理群教授指出:“现在教师队伍中真正的‘读书人’是很少很少的,这也是中国教育的最大悲哀。

”所以,教师作为职业读书人,必须始终不渝地终身学习、终身读书。

(1)教师由于工作性质,其读书必须突破只读教材、教参的局限。

程红兵说:“教育工作者最怕只读教育,不读其他,只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

就教育论教育,教育之论无以深入,打开思路,看看教育之外的世界,有助于读懂教育,借助社会学著作,学习他们的方法,教育或许有新的突破。

”(2)从“读书----底蕴----教学”内化与外化的规律来看,读书只有转化积淀为底蕴,才能在由底蕴向教学的转化中助益于教学。

而纯粹为着上课的读书,是“点”对“点”的非常有限的阅读,不可能转化为底蕴。

因而,必须“放开眼孔读书”(吕叔湘),扩大视野读书,即拓展为“面”对“点”的读书,这样“面”上的东西才能厚积而沉淀为底蕴,这样的底蕴才能转化为教学的智慧和营养。

(3)教师读书必须养成一种会读的自觉品质。

第一,就是表现为自觉的读书意识。

因为工作需要而读书,因为生活需要而读书,因为兴趣爱好而读书,因为没有任何原因也读书,这就是人的职业方式、生活方式。

第二,就是表现为会读书。

所谓会读书就是善于将所读的书加以提炼升华,将读书与问题结合起来,基于问题、基于思考,把读书所获融会贯通,形成对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就读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