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护理论文
肿瘤护理论文范文大全

肿瘤护理论文范文大全肿瘤护理是指对患有恶性肿瘤的病人进行的专业护理,包括心理、生理和社会支持。
以下是几篇肿瘤护理论文的范文摘要:1. 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本文探讨了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护理策略。
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了如何通过心理支持和干预,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2. 肿瘤患者疼痛管理本文着重讨论了肿瘤患者疼痛的评估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疼痛管理的个体化方案。
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在疼痛管理中的重要性。
3. 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本文分析了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和表现,提出了营养评估和营养支持的方法。
讨论了如何通过合理膳食和营养补充,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4. 肿瘤患者家庭护理本文探讨了家庭护理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包括家庭成员的教育、患者日常生活的照顾以及家庭环境的调整。
强调了家庭支持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5. 肿瘤患者康复护理本文讨论了肿瘤患者康复期的护理需求,包括身体功能的恢复、心理康复和社会功能的重建。
提出了康复护理的策略和方法。
6. 肿瘤患者姑息护理本文分析了姑息护理的概念、目标和实施方法。
讨论了如何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全面的姑息护理,以提高其生命质量。
7. 肿瘤护理中的伦理问题本文探讨了肿瘤护理中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如患者自主权、信息披露和生命终止决策等。
提出了护理人员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8. 肿瘤护理中的跨文化问题本文讨论了跨文化护理在肿瘤护理中的重要性,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患者的需求和护理差异。
提出了跨文化护理的策略和实践。
这些范文摘要提供了肿瘤护理领域的不同视角和研究重点,为护理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信息。
恶性肿瘤化疗护理论文2

恶性肿瘤化疗的护理【摘要】通过对肿瘤病人化疗的护理,总结了常用化疗药物的稀释浓度、静注速度,对静脉的选择以及药物外渗的常见原因,对化疗出现的恐惧、悲观、抑郁等情况给予心理支持,按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统一整体的方式为病人施行优质护理,减轻或完全缓解各种病症,并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与疾病斗争,帮助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
【关键词】肿瘤;化疗;护理目前,化学疗法是恶性肿瘤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化疗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大多数化疗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器官也有损害,化疗期间做好各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为使化疗到达理想效果,护理人员应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 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行为或互相关系的影响,从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病人康复的方法,肿瘤病人在化疗期间出现各种各样的副作用,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导致病人心理障碍,如出现焦虑和恐惧等。
表现为心悸、震颤、出汗、口干等,应有针对性地耐心地与病人做诚挚的交谈,降低病人的压力,以疏导为主,鼓励尽情发泄、诉说以便理解病人的真实思想状况,同时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化疗方案顺利进展,肿瘤病人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的t淋巴细胞免疫状态[1]。
压力可以改变体温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
心理免疫学可以利用情绪来改变免疫力。
应激状态可导致免疫功能的降低,如降低康复的才能[2]。
因此化疗期间做好心理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2 安康教育宣教开展以病人家属为中心的安康教育,随时同病人进展交谈尽到一名护士应尽的职责,重点做好向病人宣教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反响如何预防,做好院内宣教及出院指导,真正对病人做出有效可信的安康教育方案。
3 做好各项检查化疗前做好白细胞、血小板、肝肾、心电图的检查,每周查血象两次,当白细胞数明显下降,除肌注口服升白药物外,应予以食疗,鼓励病人大量吃皮冻,猪骨头汤、甲鱼汤等。
肿瘤科护理论文1700字_肿瘤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肿瘤科护理论文1700字_肿瘤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肿瘤科护理论文1700字(一):精细护理联合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对肿瘤科患者依从性的影响论文摘要:目的:临床上在对肿瘤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探讨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联合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我院接诊的90例肿瘤科患者为临床觀察对象,护理对照组患者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责任制护理小组联合精细化护理的模式。
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度更高。
结论:临床上在护理肿瘤科患者的过程中,采用责任制护理小组联合精细化护理的模式能够更好的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依从度。
关键词:精细护理;责任制护理小组;肿瘤科患者;依从性;影响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环境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肿瘤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增高的趋势,恶性肿瘤不仅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很多患者还会因此而失去生命。
为了使临床的治疗效果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促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文章就主要探讨了责任制护理小组联合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患者护理依从性产生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照组45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8.7±6.3)岁。
观察组45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8.9±6.1)岁。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常规方式,护理人员一方面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另一方面要督促患者按时用药,提醒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注意的各类问题[1]。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需要采用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联合精细化护理的方式,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护理流程规范,确保护理人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每项操作都能有依有据。
其次,要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不仅要控制好病房内部的湿度及温度,同时护理人员也需要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在针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多给予患者一些理解与支持,帮助患者树立对待生活以及对待治疗的信心,充分体现护理工作开展的人性化特征。
肿瘤病人的护理论文

肿瘤病人的护理【摘要】目的:旨在提高肿瘤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方法:对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和临床表现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等进行了探讨。
结果:对肿瘤病人行心理护理是有效的。
结论:重视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恶性肿瘤病人得到治疗保障。
关键词肿瘤心理特征心理护理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肿瘤是引起病人残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攻克肿瘤病是医学界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探讨如何加强和正确进行对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存期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此感受颇深,忽视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患者的病情就会迅速的恶化,在相当短的时间里,就会出现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悲惨后果。
重视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调整好病人的心态和情绪,让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患者的疾病控制和治疗效果以及病人的康复确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1 肿瘤病人常见的心理特征及表现1.1 恐惧心理由于人们对恶性肿瘤在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片面性,普遍存在“谈癌色变”的情况,认为癌症是“绝症”,得了癌症就等于是判了死刑。
因而病人在未确诊前,非常恐惧自己所得的病就是癌症。
病人常表现为:忧心忡忡、心情紧张及对医护人员的言语、态度十分敏感。
或坐卧不安、唉声叹气、感情十分脆弱。
1.2 怀疑心理病人在疾病确诊前常有恐癌心理,怀疑自己的病可能是癌症,而一旦被确诊为癌症,病人又怀疑是否是医院误诊搞错了,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产生怀疑,不愿也不敢相信。
表现为:烦躁、紧张、焦虑,反复到各大医院进行重复检查,八方寻医求证等。
1.3 否认回避心理和幻想心理病人的癌症诊断一旦被确证,出于对癌症的恐惧,却不愿意面对自己患恶性肿瘤这个现实,对病情以及任何事情都采取回避态度。
表现为:沉默寡言、烦躁、激惹、心存幻想,否认癌症这个事实。
1.4 认可心理和依赖心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人的幻想破灭,不得已承认自己患癌症无疑时,“病人角色”的表演则相当“出色”。
人文关怀恶性肿瘤护理效果分析论文

人文关怀恶性肿瘤护理效果分析论文人文关怀恶性肿瘤护理效果分析论文关键词:肿瘤科护理论文发表,发表肿瘤内科护理论文,肿瘤患者心理护理论文投稿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128例,其中24例乳腺癌、21例肺癌、23例胃癌、12例结肠癌、13例直肠癌、6例宫颈癌、3例鼻咽癌、10例肝癌、5例白血病,其他癌症患者11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64例患者,男32例,女32例,年龄22~75岁,平均(45.2±6.3)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3.4±2.3)年;实验组64例患者,男31例,女33例,年龄21~77岁,平均(45.5±6.2)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3.2±2.4)年。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项研究且不存在沟通障碍。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医护人员根据常规护理流程和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人文关怀进行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舒适护理。
为患者创建一个良好舒适的住院环境和氛围,病房色调可以选用温馨舒适的,将病房温度和湿度控制在患者舒适的状况下,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适时给患者播放音乐,缓解患者紧张忧虑情绪。
(2)心理干预。
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团队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中负面情绪,及时进行疏导。
对治疗过程中所要进行的检查、用药等,为患者进行介绍,消除其疑虑。
患者因为过度担心病情、难以接受现状,常常出现失眠、恐惧等状况,严重者则出现焦虑症,情绪低落。
对于这类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精神状态,与其沟通,了解其心理活动,热情诚恳地对待患者,建立和谐护患关系,让患者感觉到有所依靠;护理过程中频繁给患者灌输积极正能量,为其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奠定基础。
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不仅给患者家属经济上带来重大负担,且给患者家属心理上也造成很大的压力,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家属间的沟通,帮助指导患者正确认识治疗意义,也有利于患者家属给患者带来不可或缺的`关怀,方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
综述肿瘤护理论文(共3篇)

综述肿瘤护理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一篇:化疗护理流程在肿瘤科患者化疗中的应用肿瘤作为当前主要的一类高危疾病,很多都属于恶性肿瘤,而且往往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目前对肿瘤的治疗则只能依赖于化疗及放疗。
化疗及放疗过程中也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而且预后效果不好,所以需要针对科学的化疗护理流程进行研究。
而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主要针对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肿瘤科收治的各类肿瘤患者114例展开积极治疗,详细研究如下所示。
1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肿瘤科收治的各类肿瘤患者114例,同时根据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及对照组,各组患者为57例。
其中研究组患者57例,男性32例,女性25例,年龄为24~69岁,平均年龄(±)岁,病症分类为食管等消化系统瘤13例,肺癌等胸部肿瘤18例,口腔癌等头部癌症26例;而对照组57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7例,年龄为23~67岁,平均年龄(±)岁,病症分类为食管等消化系统瘤15例,肺癌等胸部肿瘤22例,口腔癌等头部癌症20例。
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症分类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存在可比性。
方法以上所有患者均采用传统基础护理干预,护理流程包含对患者化疗过程的知识普及、静注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等多方面。
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主要采用化疗流程护理干预,即由护士长作为主要管理者,针对患者的护理流程进行调整,详细调整如下:1)化疗前的准备护理,首先需要向患者普及健康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可以包含化疗的目标、措施以及方法,同时针对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详细了解,并且有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心理疏导方案。
2)化疗中的准备护理,考虑到化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产生紧张的心态,则需要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陪护,同时积极与患者沟通,从根本上了解患者的心理,排除他们内心的不安与怀疑,同时可以普及相应的自我调节方法,诸如让患者通过深呼吸、听音乐的方式完成自我调控过程。
有关肿瘤内科护理研究论文

有关肿瘤内科护理研究论文肿瘤内科的护理是保证工作的安全性,让肿瘤患者得到更加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肿瘤内科护理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肿瘤内科护理研究论文范文一:肿瘤内科的护理临床观察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到2013年1月肿瘤内科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
对照组实施肿瘤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一系列护理,包括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干预、建立出院回访制度。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各项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各项目均有上升,观察组各项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肿瘤内科患者手术后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肿瘤内科;护理;临床观察;生存质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肿瘤化学治疗在姑息性治疗肿瘤中起步,经过多年不断的努力,已成为可以治愈肿瘤的根治性治疗手段。
通过化学治疗使肿瘤细胞完全消失,达到治愈,是肿瘤内科治疗的最终目的[1]。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到2013年1月肿瘤内科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2月到2013年1月肿瘤内科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
男性42例,女性30例。
年龄35-75岁,平均(57.58±12.56)岁。
经临床、影像学、病理检验确诊,包括肺癌、结肠癌、乳腺癌、胃癌、肝癌、鼻咽癌、淋巴瘤等。
两组在年龄、性别和病情上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肿瘤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一系列护理,包括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干预、建立出院回访制度。
2 护理措施2.1 心理护理护士针对患者的恐惧心理,要做好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化疗,讲解一些疗效好的病例,告诉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是暂时的、可预防的,而机体收益是长远的,稳定的情绪可增加机体对化疗的耐受性,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可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2]。
肿瘤护理个案病例范文

肿瘤护理个案病例范文背景介绍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
在这个个案病例范文中,我们将讨论一位患有晚期胃癌的患者,以及护理团队是如何进行综合护理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
病例描述李先生,一位63岁的男性患者,于3个月前入院确诊患有晚期胃癌。
经过手术、化疗和放疗治疗后,肿瘤的生长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然而,肿瘤的发展还是导致了患者的身体虚弱、食欲不振以及无力的情况。
此外,患者的精神状态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情绪低落、焦虑。
护理计划1.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定期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饮食护理: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提供易消化、高营养价值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3.心理护理: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倾听患者内心的情绪变化,加强患者的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乐观的治疗信心。
4.疼痛管理:监测患者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5.定期复查:安排患者进行定期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评估疗效,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护理效果通过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患者的体重逐渐恢复,体力也有所恢复,精神状态逐渐好转。
而且患者与护理团队的沟通更加顺畅、融洽,建立了互信与共鸣的关系。
总结肿瘤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精心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本个案病例范文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护理团队的团结合作、专业护理技能、人性化关怀和患者的积极配合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障。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这个病例范文能对您在日常临床实践中遇到的类似病例有所启发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护理论文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肿瘤护理论文
医学上讲癌症就是所有恶性肿瘤的统称。
机体任何部位的任何组织都会发生肿瘤,可发生良性瘤,也可发生恶性瘤,肿瘤种类繁多。
特性各异,良性肿瘤是某种组织的异常增殖,形成一个肿块,渐渐增大膨胀生长,增大后可压迫器官,影响器官的功能,性肿瘤不会产生肿瘤转移。
恶性肿瘤则相反,生长迅速,主要以浸润方式生长,并可借助于淋巴道、血道或腔道,使瘤细胞转移到人体其他组织器官。
用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的形状、大小、细胞核的特点以及肿瘤的周围侵犯、转移等,可以确定诊断。
而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有时并无绝对界限,有些肿瘤的表现可介于两者之间,要积极治疗肿瘤的同时,病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以及身心所处的状态也是影响预后的两大重要因素。
1 疼痛反应分级
标准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分级标准:Ⅰ级:腱反射消失或感觉麻木,但不影响功能;Ⅱ级:感觉缺失或感觉麻木,影响功能但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Ⅲ级:感觉缺失或感觉麻木,影响日常生活活动;Ⅳ级:长期感觉缺失,影响功能。
药物反应常见化疗药物如紫杉醇类药物,在不同浓度下可以表现出多种不同的作用,临床反应特征是肢端呈手套-袜套状的麻木、灼热感、蚁行感,深腱反射消失,紫杉醇所致肌肉、关节痛症状出现快,进一步发展则可产生运动神经受损;铂类药物临床症状包括四肢麻木、温度觉和痛觉感觉异常、腱反射消失、精细触觉和本体感觉敏感度下降、共济失调、高音听力丧失等。
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衍生物,一类是在给药后24-48h发生的急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四肢感觉障碍和麻木,急性咽喉感觉障碍,遇冷后症状加重.另一类是慢性的累积反应,其临床症状和顺铂所致的相似,累积用药剂量越多感觉障碍持续时间越长[2]。
长春新碱典型的表现为肌肉软弱,肢端对称性感觉异常,麻木或针刺感由指尖开始向心性发展,下颌疼痛,深腱反射消失,可因肠麻痹引起腹痛、便秘、尿潴留和体位性低血压。
阿霉素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可逆性的严重脱发。
2 药物治疗在抗肿瘤药物毒性的药物治疗中,一些抗氧化剂或细胞膜保护剂经过临床验证,具有一定疗效,如阿米福汀、还原性谷胱甘肽、维生素E、锂盐等[3]。
了解不同化疗药物的特性,紫杉醇联合铂类是各种恶性肿瘤术后化疗应用最广泛的化疗方案,紫杉醇尤其在大剂量应用时可产生快速的、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一般在用药后2-3d出现症状,用药后5-6d可自行减轻或消失,随着化疗疗程的增多和个体差异,症状减轻或消失时间会延长。
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解释药物的正常反应,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严重时应用镇痛剂缓解疼痛,改善精神状态和睡眠。
应用奥沙利铂化疗的患者要禁止接触冷的物品,禁止饮用冷水,从化疗当天即嘱患者戴手套,以免遇冷加重肢体麻木症状。
洗漱均用温开水,使用奥沙利铂化疗期间如药物外渗,不得按常规冰敷,应局部封闭。
对肢体麻木较重者,可采取按摩、热敷等护理措施减轻症状,并协助日常起居,防止跌倒。
应用长春新碱药物时,注意评估腹痛、便秘、排尿等自主神经损伤情况,鼓励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保持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应用缓泻剂或灌肠,加强陪护,严防虚脱。
3 临床护理在化疗不同的阶段进行动态的神经损伤情况的评估,护理人员要认真
观察病情,多和患者交谈和沟通,注意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有无四肢麻木、感觉异常、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并进行准确的分级,如发生严重的反应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治疗,暂停化疗或更换化疗药物。
口腔护理在放疗前仔细检查口腔牙齿,先去掉假牙、金牙,减少口腔粘膜反应。
龋齿在放疗前修补不能修补的牙齿或残根应给予拔除。
指导患者每天饮水量保持
250ml以上,使口腔黏膜保持湿润。
此外,为了保持口腔清洁,可白配淡盐水漱口。
餐后用软毛刷、含氟牙膏刷牙,并用多贝氏液含漱,每次含漱至少1 min,用鼓颊和吸吮交替动作漱口1 min或2 min,以清除食物残渣;其它措施包括:给予雾化吸人;采用溃疡局部白喷涂两瓜霜喷剂;口腔溃疡疼痛影响进食者,餐前30min用含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的漱口液含漱,可减轻疼痛增加食欲,并可大大减轻或延迟放射性口炎的发生。
饮食护理放疗期间患者口干,味觉减退,咽后壁充血、疼痛,不敢进食,易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白细胞降低。
此时应多做患者的思想工作,在配合用止痛剂的基础上鼓励患者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饮食,如鱼类、蛋类、家禽类、豆制品、牛奶,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软食、微温或凉为宜,避免辛辣刺激、油炸食品;避免过甜、过酸、过咸,防止加重对口腔粘膜的刺激。
高蛋F1、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酌情静脉滴注抗生素及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等。
加强基础护理疼痛、出汗多时,要及时更换衣裤和被褥,保持环境清洁、安静,给病人创造一个温馨的休养环境。
做好放射区皮肤护理存放射期间照射区内皮肤可出现不同程度脱屑、瘙痒、局部渗等不良反应。
嘱患者存放射区禁止用手搔、抓、挠,禁肥皂及涂抹带刺激性的药物,禁贴胶布,以防皮肤破溃而引起感染。
给病人皮下、静脉或椎管内插管,持续少量镇痛泵给药,要了解病人用药后的反应,遵医嘱及时调整用量。
保持导管在位通畅,防止滑脱。
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指导患者及家属加强保护意识,防止受伤。
四肢感觉异常较轻者,应保持四肢清洁,可戴手套、穿袜子保护。
感觉异常较重者,要避免受压和冷热刺激,冬季禁止直接使用热水袋保暖,防止烫伤,外出注意穿暖和的衣服,尤其保护好手指、脚趾。
指导患者对感觉异常部位多按摩,适量活动,上下楼梯和外出活动时要有专人陪护,防止意外伤害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4 心理护理放射反应及行发症常使患者出现焦虑、恐惧心理,恶性肿瘤患者在承受了手术治疗的打击后,又要在术后较短的时间内再次承受化疗带来的痛苦,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对其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应经常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克服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
向患者解释,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心理负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同时取得家属的配合共同关心爱护患者,对于患者顺利完成化疗至关重要。
本文就肿瘤科住院癌症患者60例的心理调查分析及心理护理报告如下:
住院癌症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6~78岁。
文化程度:文盲16例,小学20例,初中15例,中专2例,大专2例。
食管癌15例,肺癌11例,贲门癌9例,肝癌5例,其余为乳腺癌、胃癌、胰腺癌等。
采用经典的汉密顿焦虑理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由专人在床边用交谈与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分别按HAMA中的14项和HAMD中的24项内容对患者进行检查后评分。
对60例癌症患者HAMA中的14项和HAMD中的24项内容评分,其中有:发生焦虑40例(%),抑郁发生46例(%),体重减轻37例(%),认识障碍有罪感31例(%),入睡困难39例(%),能力减退45例(%),焦虑、抑郁并存并存37例(%)。
国内外文献报道绝大多数癌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且远比非癌性疾病患者的发生率为高。
作者认为采用经典的HAMA和HAMD由专人用交谈与观察相结核检查病人后评分的方法较好,比自评量表由病人自己评分的方法阳性率及其精确性要高,不仅可以具体反映出患者心理障碍的临床特点,以便针对性地采取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措施,是针对性治疗和护理的依据和重点[1]。
本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癌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且大多数患者焦虑和抑郁并存。
正如国内肿瘤权威人士指出:大多数患者焦虑从确诊时起都有一个心理难以承受的反应期。
他们往往怀疑、否认、痛苦、绝望、拒绝治疗、甚至自杀。
因此要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故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应列为癌症综合治疗和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5 健康教育癌痛不仅是病人的身体问题,而且也是心理问题和家庭社会问题。
患者与家属的和谐关系,有利于癌性疼痛的改善。
家属对疼痛治疗的顾虑与患者的顾虑有关,我们重视家属在疼痛治疗中的作用,由原来的“以病人为中心”扩展到“以家庭为中心”,通过对肿瘤病人的家属同步实施癌痛相关知识宣教,针对病人及家属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教育方案,使家属共同参与对病人癌痛的护理,配合病人适当地使用非药物镇痛法来缓解疼痛,家属的积极参与可提高病人治疗信心及生活质量。
总之,成功地评估、控制疼痛有赖于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是基础,让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疼痛的管理是关键,严格遵守有效控制疼痛的指导原则,掌握正确的评估方法,实施有效的止痛措施和完善的护理,真正解除患者的痛苦。
因此,对癌症患者的护理就是对疼痛的护理,需要护士具备处理癌痛的多方知识,掌握正确评估方法和治疗技术及恰当的护理方法,对癌痛患者采取药物及非药物镇痛的综合护理手段,并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癌性疼痛的知识宣教癌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需要人间的温暖、社会的尊重、医院精心的医护和亲友的关怀,给予他们更多更加人性化的关爱。
我们在对癌症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减轻恐惧心理,配合治疗,使他们在心理上正确面对疾病和接受挑战,最后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使他们舒适、有尊严的度过人生的困难阶段。
因此在医护人员中树立癌症可治的信心,不应放弃对病人的支持,要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轻病人的痛苦,并以自己饱满的情绪感染病人,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