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第3课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课后作业 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第3课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一、选择题

1.1852年底,路易·波拿巴颁布了一部新宪法,这部宪法的突出特征是( )

A.给广大人民普选权 B.极大地扩大了总统权力

C.确立了法国共和制 D.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

解析:根据路易·波拿巴颁布的新宪法,总统作为国家元首任期十年,独揽一切权力,普选产生的议会只是个装饰品。

答案:B

2.观察下图中法国政治发展进程的特征,从中可知这期间的法国(

)

A.大资产阶级力图借助强权人物维护正常的统治秩序

B.工业革命进展缓慢,传统势力与民主力量基本相当

C.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启蒙运动对民众影响深刻

D.受英美代议制改革影响,人民的民主权利意识增强

解析:图示信息并不能表现出大资产阶级借助强权人物维护正常的统治秩序,故A项错误;根据图示中法国政体在君主制和共和制之间来回徘徊可说明法国的传统势力和民主力量基本相当,故B项正确;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启蒙运动对民众影响深刻这一说法明显前后矛盾,故C项错误;图示信息没有表现出受英美代议制改革影响,人民的民主权利意识增强,故D项错误。

答案:B

3.反映以下三项特征的法律文件是( )

①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②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 ③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工业革命对政治的推动

A.《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国1875年宪法

解析:《权利法案》规定英国为君主立宪政体,其国家元首是世袭的,且《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工业革命尚未发生,故A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三权分立

的总统共和制,行政首脑不对议会负责,故B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对行政首脑负责,故C项错误;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实行议会制民主共和制,与所给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D

4.1877年,法国一家君主派报纸写道:“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猪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段言论反映了法国( )

A.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B.共和道路艰难曲折

C.共和派的力量强大 D.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解析:地方割据与材料中“君主派”不符,故A项错误;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但直到“1877年”还会出现“君主派报纸……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烂泥浆”的公开叫嚣,表明君主派势力强,故B项正确;一票定共和,与材料中“君主派报纸……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烂泥浆”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君主派……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烂泥浆”表明复辟帝制的杂音,是倒退而非完善,故D项错误。

答案:B

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曾被一些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很快会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

A.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B.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保障作用

C.通过对外扩张转嫁国内矛盾

D.实行铁血政策的结果

解析:1879年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以选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在大革命后的近一个世纪内,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家政体变动频繁。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通过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共和制仍然前途未卜。当时国民议会中派别林立,有君主派、温和共和派、激进共和派、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等,各派之间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1875年1月30日国民议会以353票对352票确定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的方法,意味着确认了共和制。随后,主张君主制的议员越来越多地转而支持共和制,并且君主派已是资产者的派别。国民议会通过了5部宪法性法律,合称为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

——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

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内阁向议会负责,内阁总理须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员可以兼任内阁官职。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

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信息分析历史问题、进行历史比较的能力。材料一主要信息是大革命后的法国两派斗争激烈;政体变动频繁;到1875年时情况出现变化,共和制得到广泛认可;共和派阵营扩大;君主派性质发生了变化;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表。材料二的信息是:规定了总统、议会、内阁的产生方式、权利和义务。设问中的两个问题都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1)问,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材料一中的信息,特别是1875年之后的变化基本能满足答题要求。第(2)问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法美政体有何不同,注意从总统、议会、内阁几个方面来比较。

答案:(1)共和制逐渐获得广泛支持;国民议会中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共和派的变化;君主派与共和派之间不存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宪法吸收了各派意见,借鉴了英美经验。

(2)具有总统制和议会制双重特色;权力重心在议会,总统由议会选出,权力相对较小,总统之下设有内阁。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麦克马洪(引者注:法国总统,曾试图复辟君主制)在1877年秋季选举后发表咨文说:“10月14日的选举再次证明了全国对共和政体的信任。为了服从议会制度的规定,我组成了一个从两院中挑选出来的内阁,它是一个由决心忠实地执行宪法以保卫和维护共和制度的人们组成的内阁。”

——摘编自楼均信等《一八七一至

一九一八年的法国》

材料二 部分修改宪法的法案(1884年8月14日)。第二条1875年2月25日上述法律第八条第三段补充如下:政府的共和形式不得成为修改提议的对象;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1)根据材料一,麦克马洪对共和制的态度前后有何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1884年修改宪法的法案对国家的政体进行了怎样的特殊规定?“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特别条款有何意义?

答案:(1)变化:由试图废除共和制、复辟君主制到不得不承认共和制。原因:1877年的选举使共和派获胜,共和制已成为不可违背的民意和历史潮流;为了保住自己的总统地位。

(2)特殊规定:禁止改变国家的共和政体。意义:用法律手段使共和制上升为国家意志,从法律上否定了复辟的可行性,确认了共和制的合法性,保证了共和制的继续实行和巩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