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论文(最新篇)

合集下载

[藏族,舞蹈,审美,其他论文文档]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

[藏族,舞蹈,审美,其他论文文档]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本文通过对藏族传统舞蹈的身韵、风格以及审美意识、审美理想的研究,探讨了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从而在继承和发展创新藏族舞蹈中,把握古老民族的基本审美特征,使发展中的藏族舞蹈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

一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

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二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

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

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

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

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

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注:王朝闻:《美学概论》[M],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

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藏族舞蹈是基于藏族民俗、民间舞蹈以及藏族文化和传统演艺艺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舞蹈形式。

藏族舞蹈在形式和表现手法上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是一种充满神秘、美丽和感人的艺术表现。

探究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不仅仅是对藏族文化的一种认识,更是对多元文化的一种尊重和探索。

一、厚重、雄浑的音乐与舞蹈在藏族之中,音乐与舞蹈一直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民族艺术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舞蹈和音乐密不可分,在表现手法、形式内容上和音乐紧密结合,音乐的气韵与节奏为舞蹈提供了跳动的基础。

音乐是藏族舞蹈的灵魂,舞蹈是藏族音乐的身体,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

藏族舞蹈的音乐十分雄浑、激昂,富有浓郁的特色。

以斗方舞为例,这是藏族舞蹈中重要的舞蹈之一。

其音乐采用乐器比较少,以一种铜锣和踩板的配合起伏组成。

这样的配比,使得舞蹈的节奏感鲜明,有力有劲。

而且,斗方舞的舞姿和舞步也十分雄浑,掌握好舞蹈的力度和节奏,演绎出来的就是一种深刻的宏大气势和热情洋溢的民族精神。

二、舞蹈动作的独特性藏族舞蹈的动作和节奏都非常特别,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它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是民族性与身体性的融合,这令人们常常在看到藏族舞蹈时,激起一种神秘性的感觉,以及一种令人欣赏的表演因素。

藏族舞蹈的动作处处体现着民族特色,如手部动作、身体动作、面部表情、旋转等等,这些都显现了藏族舞蹈的特殊性和歌颂藏族优美风俗的功用。

表现形式以动态的表现方式更为奇特,舞者们舞动时的步法、身姿以及各种手势,都具有严格的舞蹈技巧,整个表演极具视觉冲击力。

三、丰富多彩的色彩和服饰藏族舞蹈在服饰方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其所穿着的服饰与藏族文化密不可分。

色彩造型交织、奇妙多姿,它不只是体现了藏族舞蹈的美,也同时具有极富造型感的审美价值。

藏族舞蹈服饰的颜色和图案往往令人眼花缭乱,这种华丽和特别的装扮,也能够增强舞蹈的趣味性和独特性。

四、舞蹈演员的表现力藏族舞蹈的表演,需要舞蹈演员拥有强大的表现力和艺术修养。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创新发展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创新发展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创新发展藏族舞蹈是藏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藏族舞蹈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在世界舞蹈艺术中独树一帜,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誉。

如今面对着现代化的冲击和全球化的挑战,藏族舞蹈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其创新发展进行探讨。

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通过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劳动实践所创造的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宗教性、神秘性和传统性。

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性和绚丽性:藏族舞蹈形式多样,类型繁多,有古老的神圣舞蹈、欢快的庆祝舞蹈、优美的抒情舞蹈等。

每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舞步、动作和表达方式,色彩斑斓、绚丽多姿。

2. 壮丽大气:藏族舞蹈的舞台表演通常都是在辽阔的草原、雪山或藏民的村庄中进行,整体氛围宏大、壮丽而浑厚。

3. 转、抖、摇:藏族舞蹈的动作韵律独特,以转、抖、摇为主要特点,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力度感。

4. 色彩斑斓:藏族舞蹈服饰多采用鲜艳夺目的颜色,搭配精美的饰物,增添了舞蹈的整体视觉效果。

5. 崇尚自然:藏族舞蹈表现出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之情,舞蹈动作中常常融入大自然元素,如模仿飞鸟、翻山越岭等。

6. 宗教仪式性:藏族舞蹈与宗教密切相关,常常作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

创新发展的路径在当代社会,藏族舞蹈必须在保持传统审美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以适应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和习惯。

根据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探讨。

1. 民族文化融合:通过与其他少数民族舞蹈形式的融合,使藏族舞蹈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获得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比如与蒙古族舞蹈、苗族舞蹈等进行交流与合作,融合不同的舞蹈元素,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包容性的藏族舞蹈形式。

2. 现代舞蹈元素的引入:在保持传统审美特征的基础上,可以逐渐引入一些现代舞蹈元素,如现代音乐、服饰、舞蹈技巧等,使藏族舞蹈更具时代感和观赏性,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论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创新发展

论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创新发展

论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创新发展藏族舞蹈作为中国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并在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分析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以及其创新发展的方向。

藏族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道德情操。

藏族舞蹈常常以优美的舞姿、细腻的表情和独特的动作展现出藏族人民的纯朴、善良、勇敢和豪迈的精神特质。

在舞蹈中,舞者通过舞蹈动作和舞姿的变化,展现出一种神秘而又深邃的情感,使观众感受到一种内心世界的冲击力。

藏族舞蹈注重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悟。

藏族人民生活在高原山区,他们对自然的感知和对生命力的崇尚都通过舞蹈得到了表达。

藏族舞蹈中的动作常常模仿山水中的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如鹰翔、雪花飘落、河水流淌等,通过舞蹈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宇宙间的神奇力量的崇敬。

藏族舞蹈的服饰和舞台布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藏族舞蹈的服饰色彩绚丽多样,常常以红、蓝、绿、金等鲜艳的颜色为主,配以流苏、花边等装饰,使舞蹈场面更加绚丽多彩;舞台布景常常以藏式建筑和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精心布置的舞台构架、灯光和音乐效果,营造出浓郁的藏族风情。

藏族舞蹈的创新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舞蹈形式的多样性和创新。

现代藏族舞蹈已经开始吸收和融合其他地区的舞蹈元素,形成了一种融合传统和现代、东西方舞蹈特色的新型舞蹈形式。

二是注重舞蹈故事的广泛挖掘和创作。

在现代藏族舞蹈中,舞者常常通过舞蹈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舞蹈故事可以是民族传统故事、现实生活中的感人故事,也可以是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表达。

三是注重舞蹈教育和人才培养。

要推动藏族舞蹈的创新发展,必须注重人才培养,培养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藏族舞蹈队伍,并加强对舞者的舞蹈技巧培训和艺术修养的教育。

藏族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道德情操,注重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悟,服饰和舞台布景具有强烈的审美特征。

在创新发展方面,藏族舞蹈应注重舞蹈形式多样性和创新,舞蹈故事的广泛挖掘和创作,舞蹈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努力。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创新发展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创新发展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创新发展藏族舞蹈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具有艰苦而神秘的气息,反映了藏族人民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个性。

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和创新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艰苦朴素的美学理念藏族舞蹈表现出一种朴素的美学理念,体现出艰苦、朴素、真实的生活状态。

它反映出藏民族勤劳、坚毅、勇敢、深情的精神,并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

因此,藏族舞蹈的美学风格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朴实无华的特点。

二、奔放激情的速度变化藏族舞蹈中常常充满着跳跃和转弯、互动和变化、快速和缓慢的节奏,表现出奔放激情、灵活性和美感。

藏族舞蹈的舞动关键在于速度变化,以强烈的心情和动态的旋律为基础,挑战身体的极限,展现出藏族人民的热情、勇气和风格。

三、以色彩和衣饰为主导的审美形式藏族舞蹈的审美形式以色彩和衣饰为主导。

色彩和衣饰在藏族舞蹈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起到点缀、丰富情感和强调意境的作用。

其中,藏族服装的色彩缤纷、图案多样,而且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象征意义。

因此,在藏族舞蹈中,服装和配件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为舞者带来一种独特的美感和魅力。

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中,最重要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

在藏族舞蹈中,舞者通过舞蹈表演,传递了藏族文化的精髓和历史,强调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因此,藏族舞蹈在审美风格和文化内涵方面,都具有极强的独特性和艺术性。

五、创新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藏族舞蹈也在不断地创新发展,保持着艺术创造性和多样性。

随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探索,藏族舞蹈在舞蹈表演技巧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革新和提高。

创新发展中,藏族舞蹈不仅保持了传统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底蕴,而且在艺术创造和变革中,具有了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形式语言和审美趣味。

总之,藏族舞蹈是藏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美特征和创新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艺术特色。

它不仅是藏族人民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表现,还具有重要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摘要】藏族舞蹈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本文从历史背景、表现形式、特色舞姿、服饰与道具以及表现主题等方面对藏族舞蹈进行了探讨。

藏族舞蹈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表现形式多样且具有神秘色彩。

特色舞姿如翩翩起舞、旋转跳跃等展现了藏族人民的勇敢和坚韧。

服饰与道具也是藏族舞蹈的重要元素,如华丽的服饰和手持的道具使舞蹈更加生动。

表现主题涉及生活、自然、宗教等方面,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的探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藏族文化的魅力与魂魄。

【关键词】藏族舞蹈,审美特征,历史背景,表现形式,特色舞姿,服饰与道具,表现主题,探讨1. 引言1.1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藏族舞蹈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本文通过对藏族舞蹈的历史背景、表现形式、特色舞姿、服饰与道具以及表现主题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揭示藏族舞蹈所具有的独特美感和审美特征。

藏族舞蹈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表现形式多样,舞姿优美独特。

通过对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进行略探,可以更好地了解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增进人们对藏族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通过这篇文章的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够为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藏族舞蹈的美感与特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2. 正文2.1 藏族舞蹈的历史背景藏族舞蹈源远流长,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藏族舞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起源于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

在藏族社会中,舞蹈被视为一种神圣的仪式,经常被用来表达对神灵和自然的崇拜和敬畏。

在藏族历史的长河中,藏族舞蹈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

在古代,藏族舞蹈主要表现为祭祀和宗教仪式中的舞蹈形式,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随着时代的变迁,藏族舞蹈逐渐融入了民间生活,成为各种社交活动和庆典的重要表现形式。

到了近现代,藏族舞蹈在文化交流和交融的影响下,不断吸收和融合外来元素,形成了多样化的舞蹈形式。

浅析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传承创新

浅析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传承创新

浅析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传承创新浅析藏族舞蹈作为藏族舞蹈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传承创新。

审美特征方面,浅析藏族舞蹈以自然、朴实、神秘为主要特点。

在舞蹈中,舞者们通过独特的身体语言和舞姿,展示出浓厚的藏族风情和独特的民族特色。

浅析藏族舞蹈注重形态的自然表现和精神内涵的刻画,追求舞者和观众在超越现实境界的舞台上共同感受到一种宇宙和谐的氛围。

在动作运用上,浅析藏族舞蹈强调舞者身体的协调动作,如旋转、跳跃、仰卧等,充分展示出舞者的力量感和舞台魅力。

舞蹈中的手势和动作也非常丰富多样,如手指的微妙运动、手掌的展开等等,这些细致入微的动作使得舞蹈更加生动、细腻。

传承创新方面,浅析藏族舞蹈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传统基础,在传承方面注重对舞蹈的保护与发扬。

传承过程中,强调师徒相传和口耳相传的方式,使得浅析藏族舞蹈能够得以传承下来并继续发展。

浅析藏族舞蹈也不断进行创新,吸收外来元素并融入到自身的传统舞蹈中,使得舞蹈更加充满活力和时代感。

除了在传统表演场合上展示外,浅析藏族舞蹈还有一些创新实践。

比如在舞蹈剧目的创作中,将现代故事与传统元素相结合,通过舞蹈形式来表达当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还有一些现代舞蹈团体将浅析藏族舞蹈与其他舞蹈形式结合,创作出风格独特的舞蹈作品,为浅析藏族舞蹈注入了新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浅析藏族舞蹈具有明显的审美特征和传承创新。

它的独特性在于充分展示了藏族文化的风貌和民族特色,同时又能够与时俱进,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得舞蹈更具艺术魅力和时代价值。

浅析藏族舞蹈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为世人展示了一幅幅优美的藏族舞蹈画卷。

论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创新发展

论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创新发展

论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创新发展藏族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而藏族舞蹈作为藏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创新发展。

本文将从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和创新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1. 性格优雅、舞姿柔美藏族舞蹈以其独特的舞姿和动作而著称,通常表现出一种优雅、柔美的性格。

舞蹈者身披着色彩艳丽的藏装,手持长长的经幡,在轻盈的舞姿中展现出独特的节奏感和柔美的身姿,给人一种清新淡雅、信手拈来的美感。

2. 舞蹈内容深刻、具有历史故事藏族舞蹈的内容往往与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紧密相连,通过舞蹈来表达对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的崇敬和传承。

在舞蹈中,舞者们通过具象化的动作和表情来演绎古老的传说和历史故事,使得舞蹈更加有深度和内涵。

3. 舞蹈配乐优美、具有民族特色藏族舞蹈的音乐伴奏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采用传统的藏族音乐,如藏式长调音乐、马头琴音乐等。

这些音乐具有独特的旋律和韵律,能够极大地提升舞蹈的美感,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

4. 舞蹈服饰丰富多彩、具有装饰性藏族舞蹈的服饰通常采用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纹饰,如长袍、披肩、头饰等,搭配上各种装饰品,如珠宝、刺绣等,使得舞者们在舞台上展现出艳丽多姿的形象,增添了舞蹈的视觉美感。

二、藏族舞蹈的创新发展1. 融合现代元素,丰富表现形式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藏族舞蹈不断吸收和融合现代元素,如舞蹈动作、音乐元素等,使得舞蹈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在表现形式上增加现代舞蹈的影子技法,加入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等,使得传统的藏族舞蹈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2. 完善舞蹈教育体系,提升表演质量近年来,为了推动藏族舞蹈的创新发展,相关部门不断完善舞蹈教育体系,加大对舞蹈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

通过舞蹈培训班、舞蹈专业学校等途径,对藏族舞蹈人才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表演技巧,从而提升藏族舞蹈的表演质量。

3. 大力推广藏族舞蹈文化,扩大影响力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藏族舞蹈,相关部门加大了对藏族舞蹈文化的推广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论文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论文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歌舞剧是: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靠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

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

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极富有活力。

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

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

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还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

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

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

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的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

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

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

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以上分别针对舞蹈者各种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作了简要论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谣和古籍中的论述也较多,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臂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这些形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

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

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除了以上舞蹈形态动作的审美特征外,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

藏文舞谱。

)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

正如昌都果卓中所唱:虽不是鹿生的小鹿,要学会鹿卧地的美姿;虽不是鹰生的小鹰,要学会鹰展翅飞翔;虽不是鱼生的小鱼,要学会水中鱼尾闪耀;虽不是狮生的小狮,要学会雄狮的骄姿。

还有日喀则歌谣中央扎姆拉,这舞叫左右舞,左右兔子蹦,左右狐狸藏,左右狼爬行。

舞姿中还有众多例举,如走马步、野马跑、鱼穿梭、雀开屏等等。

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原故。

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

三综上所述,藏族舞蹈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是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藏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是继承优秀藏族舞蹈艺术,发展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

藏民族舞蹈不仅是西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语言。

我们要认真研究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使其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舞蹈艺术的独特功效。

附送:藏龙百瀑景区导游词藏龙百瀑景区导游词各位团友,我们藏龙百瀑景区是原始生态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区,占地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861米,是江南最壮观的瀑布之地,浙江境内最大的瀑布群。

由于瀑布众多,故名百瀑。

俗话说深山藏宝,景区内有多种野生动植物和珍贵的中药材,近百种国家保护树种,两岸千米高山对峙,奇石碧潭,古树参天,空气清新堪称天下一绝。

【野生动植物和珍贵的中药材】我想大家都吃过香榧吧。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棵大树,就是香榧树了。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它张开它那粗干的臂膀,欢迎四方宾朋的到来.这棵树高22米,底部胸围2米,已经有1200多岁了。

而且一年四季都是郁郁葱葱的。

香榧树属不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它的果实经第一年开花结果,到第二年才成熟。

所以才有一树同结两年果的现实。

所以到了果实成熟的时候,要爬上树一颗一颗地用手摘,而不能用棒打。

果实经烘焙,香稣可口,且有润肺止咳的药用价值。

这种树在安吉只有大溪才看的到。

不过请大家注意,你们千万不要用手去摸它,因为树上的细毛沾在皮肤上会奇痒难受的。

各位团友,景区为了增加景点的趣味性还养了一些小动物。

你们看,在我们左边有六只活泼可爱的猴子。

那只体形彪悍,英俊稳重的就是猴王,今年已经十四岁了。

可惜美中不足的是在一次争夺统治地位的斗争中,不慎失足,落下个独臂将军的称号。

而在我们右边还养了孔雀。

大家看到这两只雄孔雀,拖着长长的尾羽,色彩斑谰,小巧漂亮的头上高高顶着三羽绿冠,特别精神。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种小竹子,叶片很大,叫箬竹。

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包裹粽子。

当地入还用这它来包装笋干、茶叶,具有防潮的作用。

以前还有人用它来当瓦片盖房子的,经久耐用。

箬竹据说六十年开一次花。

开花之后就会结出大麦粒一样的果实,去壳之后就是雪白的米粒,可以烧成饭,也可以磨成粉做成糕点、汤圆,润滑似糯米。

1961年,粮食困难时期很多人饿死,而安吉县境内箬竹遍地开花结果。

人们就靠吃箬食度过难关,所以人们都说这是老天爷来救济百姓的,至今传为佳话。

箬竹开花结果后当年就死去,其籽掉在地上又会长出新的来。

现在有时也会有一两株开花结籽,但不普遍。

关于这箬竹,还有一个故事,说是外国人要和我们中国的竹子比大小,我们国家就摘了两张粽叶去和他们比,外国人一看竹子的叶子都这么大,那竹子不知道有多大了。

我们安吉被称为中国竹乡,这可是李鹏总理亲笔题写的。

你们看这里的毛竹亭亭玉立,每到春季竹笋就破土而出。

竹子用途很多,可以用来作建筑材料,新竹的竹节上有一层白色粉末,这白色粉末可以入药,具有止血功效,据说效果可与云南白药相媲美。

就连竹根也可以用来做成竹根雕工艺品。

可以说竹子上上下下浑身都是宝。

我们安吉人靠山吃山,山上有竹子就有笋,是佐饭的佳看,列为山珍之一,吴昌硕大师有诗云:客中常有八珍尝,哪及山家野笋香。

如今我们安吉的笋已大量出口。

各位团友,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片山核桃林,也是大溪的一大特产。

它的果实油脂较高,含有多种营养,是补肾壮阳的滋补品。

核桃树每年五月初开花,到了九月初,白露以后采摘,采摘时当地百姓都会拿我们左右两边一样的竹杆,爬到树上把核桃给撬下来。

安吉80%的核桃都产自我们大溪村,在当地核桃树林有180多亩,是浙江省第三大核桃故乡,产量最多的是临安,第二是淳安。

据县志记载:嘉庆十年,这里的山核桃被选为朝廷贡品。

可见,古时山核桃就已成为珍贵的食品为人们所喜爱了。

大溪山核桃已有数万年的历史,非人为栽种,均系自然生长。

每到丰收年可收获山核桃六十万斤。

这里的山核桃口感好,质量上乘,价格要高出一般的同类产品,如果各位有兴趣的话,也可以从这里带点回家,馈赠亲朋好友。

藏龙百瀑景区共有六大景点,二十五个小景点。

每个景点风景独特,各具特色,真可谓一步一景,步步胜景。

我们一路走上来,大家是不是觉得前段景点水流很小,其实现在大家脚下有一条水沟已经把水截成两段了,这水被引送到亚洲第一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去发电了。

【神龟听瀑】各位团友,现在我们要登上扶梯了,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大家看,这里就是一号景点神龟听瀑。

大家看前方那块大石头像不像一只大乌龟背着一只小乌龟啊?它们俩正在静静地聆听这瀑布声。

其实啊,这种纯天然的龟石都是经过千百万年的水流冲击而成的,由于日积月累,自然就形成了这一奇石。

这种天然的景观在我们景区可谓是比比皆是。

刚才我们见到了神龟听瀑这一景观,现在在我们右前方呢还有一块石头,大家看看,它像什么动物?噢,对了,它也像只乌龟,不过这可是一只下山龟,龟石伸长脖子,伸开四脚,悠悠然地正下山,一不小心还下了个蛋。

大家看这像不像头和身子,而后面便是蛋了。

在龟的背上还有一个上海著名书法家韩天衡写的红色归字。

寓意为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我们现在不就回归大自然的怀抱了吗?【潜龙瀑】好,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又到了另一条瀑布叫潜龙瀑,它形似两条白玉小龙潜于水潭之中,时隐时现。

水大时非常壮观。

而潜龙瀑旁边还有一片青青翠竹,翠竹之中还有一棵香榧树,因而三景合一,便形成了翠竹香榧潜龙瀑这一景观。

【龙须瀑】不知不觉中我们走到了龙须瀑,因瀑布飘洒而下形似龙须,在瀑布旁边的岩石上还长着许多龙须草,二者相映成趣,故名龙须草。

这种龙须草可以制成精美工艺品,还可以做药材,治疗像高血压,风湿病等病疹。

【观音桥】不知不觉大家已经走了不少路了,也有一点累了吧!各位在此休息片刻,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观音桥,这里是上下山的必经之路。

【观音洞】景区自太平军占据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段历史时期曾出现过许多人文景观,我们站在这里朝左前方看会发现远处有一个山洞,这便是当地百姓口中的观音洞,据说,当年观世音菩萨在此修炼过。

以前当地百姓路过此地都会停下来朝拜,以求子孙平安。

【鹰踞龙潭】我们藏龙百瀑景区有许多天造奇观,如我们身后有一个鹰踞龙潭。

何为龙潭呢?在这里还有一段故事,传说以前有一只天鹰从天而降,踞于崖上,伸出尖尖的鹰嘴,欲撷取水中光芒四射的龙珠,但由于龙珠被隐居在深潭中的潜龙守卫着,因而这只天鹰始终不敢扑下来取,只能虎视眈眈贪婪地看着,年复年,这只天鹰也变成了石头。

当地百姓称它为鹰嘴石,而这鹰嘴又在哪里呢?大家往前就会发现,它就在我们的右上方,那只尖尖往下突出的便是鹰嘴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