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笑话的文体学分析

合集下载

从语言学角度看冷笑话

从语言学角度看冷笑话

从合作原则看冷笑话的幽默1引言冷笑话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词。

之所以“冷”,是因为它不像“热笑话”那样能在瞬间引起听者的共鸣,使听者马上爆发出笑声,而是以一种独特的制笑机制创造出一种“冷”态语言氛围,使听者在稍疑迟的片刻里体会到与“热笑话”不同的幽默韵味,使其只会会心一笑,有时连这种会心的笑亦需假以间隙,甚至压根儿就引发不出。

冷笑话这一新生语言现象自出生之日起就以其难以抵御的“冷”魅力吸引着社会大众并以惊人的速度广泛流传开来,不但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在互联网、论坛、博客、电子邮件、电视综艺节目、喜剧电影、书籍、杂志等的媒体中,冷笑话都占有一席之地。

对于幽默及其笑话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交际学、哲学、美学、文学批评等领域和角度对它们进行的分析已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成绩卓越。

但由于冷笑话是最近爆红的的一种语言幽默形式,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对其细致且系统的研究。

为此,本人尝试着从语言学的角度入手,以冷笑话为研究对象,运用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对其产生幽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笔者的观点。

2 Grice的合作原则著名的哲学家Paul Grice指出,在日常会话中有某种规则存在,“我们的交谈通常不是由一串无不相关的话语组成的,否则就会不合情理。

它们常常是合作举动,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参与者都在某种程度上承认其中有一个或一组共同目标,至少有一个彼此都接受的方向”(1975:45)这一原则被称为”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它是保障会话顺利进行的前提。

Grice引入了四条准则:1.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

即使所说的话正好满足当前交谈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要多于需要的信息;2.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

即所说的话要力求真实,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关系原则(Relation Maxim)。

即说话要有关联;4.方式原则(Manner Maxim)。

语言的幽默——笑话与段子的创作技巧解析

语言的幽默——笑话与段子的创作技巧解析

语言的幽默——笑话与段子的创作技巧解析笑话和段子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表达,以其幽默、诙谐的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笑话和段子的创作并非简单的随机组合文字,而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从笑话和段子的创作角度出发,探讨语言的幽默,并分析其中的创作技巧。

一、情境反转情境反转是笑话和段子中常用的一种创作技巧。

它通过改变人们对某种情境的预期,从而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一个常见的情境反转是“猪八戒吃西瓜”,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认为猪八戒会把西瓜吃掉,但实际上他却将西瓜放在头上遮阳。

这种情境反转打破了人们的认知模式,产生出意外的效果,从而引发笑声。

二、语义歧义语义歧义是笑话和段子中常用的另一种创作技巧。

它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或者双关语的特点来制造出幽默效果。

比如,“我昨天买了一本书,结果发现里面全是空白页,我觉得特别有深度。

”这句话中,“有深度”一词本来是形容书的内容,但在这里却被用来形容书的空白页,产生出一种讽刺的效果。

三、夸张与夸张对比夸张和夸张对比是笑话和段子中常用的创作手法。

通过夸大或者对比来突出某种特点,从而产生出幽默的效果。

比如,“我家的狗太聪明了,它会说话,每天早上都会跟我说早安。

”这句话通过夸大的方式来强调狗的聪明,从而引发笑声。

而在夸张对比中,“我家的狗太笨了,它连自己的尾巴都咬不到。

”通过对比狗的聪明与笨拙,产生出幽默的效果。

四、讽刺与嘲笑讽刺和嘲笑是笑话和段子中常见的创作手法。

它通过对某种人物、事件或者现象进行讽刺和嘲笑,从而引发笑声。

比如,“有一天,小明去面试,面试官问他会不会说英语,小明回答说:不会,我只会说中文。

”这句话讽刺了小明的英语水平,从而引发笑声。

而在另一个例子中,“我有一个朋友,他的脑袋像个西瓜,里面空空的。

”通过嘲笑朋友的智商,产生出幽默的效果。

五、反讽与自嘲反讽和自嘲是笑话和段子中常用的创作手法。

它通过对某种事物或者自己进行反讽和自嘲,从而产生出幽默的效果。

比如,“我真是个天才,只要我看过的书都会忘得一干二净。

笑话口才冷笑话

笑话口才冷笑话

笑话口才冷笑话,这是一种充满魅力的口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通过幽默来化解尴尬、减轻压力的有效途径。

对于善于讲冷笑话的人来说,不仅可以消遣娱乐,而且可以借机展示自己的机智才华,赢得他人的喜爱和尊重。

1. 笑话口才的起源和特点笑话口才源于人类对幽默的探索和表达,它的特点是能够使用简单的语言和场景,创造出出人意料、诙谐有趣的效果。

这种表达方式不仅需要具备语言功底和逻辑思考能力,还需要深入理解人类情感和行为心理,掌握如何用幽默来打破僵局、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2. 冷笑话如何制造效果冷笑话的制造是一种技术活,需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周围环境,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和奇闻异事。

常见的冷笑话形式包括意外、反转、荒诞、伎俩等,可以通过设置情节和人物角色,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和思维刺激,从而带来极致的娱乐效果。

3. 笑话口才在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笑话口才也得到了更多的前所未有的展示机会。

比如,网络平台上面充满了各种形式的笑话视频、段子、贴图,这些看似简单的内容背后却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文化影响力。

此外,许多综艺节目和社交活动也为善于讲冷笑话的人们提供展示平台,让他们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4. 笑话口才的挑战和发展虽然笑话口才在现代社会中有着蓬勃发展的势头,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压力。

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创造出有深度、有价值的冷笑话,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刻意卖弄和沙发党式的搞怪。

只有真正爱好幽默、愿意不断创新和提升自己的人才能够在这个领域中持续输出高质量的笑话口才。

总结虽然看似轻松简单,但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个人技能。

对于善于讲冷笑话的人来说,这既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连接人们之间的桥梁。

无论是在网络世界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可以通过冷笑话传递幸福、温暖和感动,让世界变得更加温馨。

冷笑话是幽默

冷笑话是幽默

冷笑话是幽默冷笑话,顾名思义,就是让人感到冷的笑话。

它以一种奇特的幽默感触动着人们的笑点,让人在欢笑之中感受到一种特殊的敏锐和智慧。

冷笑话凭借其独特的风格,在近年来逐渐流行起来,成为人们闲暇时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探讨冷笑话的定义、特点以及对人们的影响。

首先,冷笑话是一种富含幽默的言辞或故事。

与普通笑话相比,冷笑话并不依赖于常规的搞笑元素,如巧妙的双关语、滑稽的场景或可爱的动物形象。

相反,冷笑话通常使用一些出乎意料的扭曲逻辑、反讽的表述或者讽刺的语言,来实现幽默效果。

典型的冷笑话常常以简洁的方式出现,往往只有一两句话,但却能让人忍俊不禁。

比如:"为什么鱼不喜欢唱歌?因为它们会唱鬼歌!"这则笑话通过对“鬼歌”一词的曲解和解构,带来了一种颠覆常规的笑点。

其次,冷笑话的幽默来自于其不可预测性。

相比于一些常见的搞笑元素,冷笑话在表达方式上更为独特和出人意料。

它往往通过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或者一个突如其来的转折点,引发读者的思考并激起笑声。

这种出乎意料的效果常常来源于对常识或者习俗的颠覆,使人们在一瞬间感受到一种触动心灵的笑意。

例如:"我妈妈说我胖,我说她.在.墙.上!"这句冷笑话的幽默之处在于突然的停顿和“墙上”的出现,令人无法预测的结局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最后,冷笑话对人们的作用与传统的笑话不同。

冷笑话不仅仅是为了让人发笑,更是一种对思维的挑战和思考。

通过对常识和逻辑的颠覆,冷笑话鼓励人们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培养一种对世界和事物的不同看待方式。

冷笑话常常蕴含着一种批判和反思的意味,它通过幽默的形式传达出一些具有深度的观点和思考。

因此,冷笑话在娱乐之余,也起到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人们在享受冷笑话的同时,也在思考其中的含义和启示。

总之,冷笑话是一种以独特的幽默感触动人们笑点的言辞或故事。

通过其不依赖于常规的搞笑元素,而采用出人意料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冷笑话引发了人们的欢笑并激发了对思维的思考。

笑话分析

笑话分析

1感谢上帝牧师对买他的马和马车的农夫说:“这匹马只听得懂教会的语言:叫"感谢上帝”它就跑,叫"赞美上帝"它才停下”。

买了马的农夫将信将疑,他试着叫了一声"感谢上帝",那马立即飞奔起来,越跑越快。

只到跑到了悬崖边上,惊恐万分的农夫才想起来让它停下的口令"赞美上帝"。

果然,马停下来了,死里逃生的农夫长长地嘘了口气:“感谢上帝??”这篇笑话体现了帕格森的“生命的机械化说”,生命的价值在于紧张和活动,僵硬、呆滞是阻碍生命的,包括动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没有随着情况的改变及时调整自己。

笑话里的农夫惯性思维地在死里逃生后说了一句“感谢上帝”,不难推知马又会跑起来,农夫就会掉下悬崖。

但笑话在农夫说出感谢上帝后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按照马听指令的方式推测,马车会掉下悬崖,但是按照动物的本能想,马可能也不会再像平时那样听话。

所以结局也不一定,读者在看笑话的时候会觉得这个农夫思维真是僵化,还不知道自己危险将至,自己看的清清楚楚,对农夫鄙夷的同时产生一种优越感,也让人发笑。

这篇笑话的作者应该是一个不信上帝的人,所以借此来讽刺那些宗教思想根深蒂固者,感谢上帝可能并没有拯救你,反而使你走向灭亡。

这是一篇讽刺类型的笑话,在发笑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是动机和效果的反差,农夫明明想要活下去,却造成可能致命的后果,这种错位让我们笑农夫的愚蠢,也启示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着情况的变化调整自己。

2高兴太早一男青年将被征入伍,军队医院眼科医生给他做视力检查,青年边接受检查边表白自己是个近视眼。

检查完毕,大夫说:“是的,你说得对,是近视眼。

”青年听到这句话非常高兴。

“尊敬的大夫,那么我可以免服兵役了?”大夫摇摇头说:“不,我写上了可参加肉搏战。

”康德说,可笑是因为事物突然朝着与人们起初想法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一下出乎人们的预料,这种预期的失望引起人们发笑。

青年自以为近视就不用入伍参战,但却被派往无需良好视力的肉搏战中充当炮灰。

什么是冷笑话

什么是冷笑话

什么是冷笑话
冷笑话,即失败笑话,是指笑话本身因为无聊、谐音字、翻译、或省去主语、不同逻辑、断语或特殊内容等问题,或由于表演者语气或表情等原因,导致一个笑话不能达到好笑的目的,较难引人发笑而成冷场,不过并不代表笑话本身沉闷,这也是幽默的一种表现。

而现在听到冷笑话大多会会心微笑,有时作出双臂抱紧的动作表示:“好冷啊!”或与冷语意相关的说话与表现,如打冷颤、温度、空调或炎热天气等等。

分析
这些年在互联网上流行起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冷笑话。

冷笑话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语言中的一种反映形式。

本文从冷笑话和幽默的关系出发对冷笑话进行了简单的界定——冷笑话是不同于幽默的,它有自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冷笑话的制笑机制不同,对其进行了分类,并试着解读了冷笑话的制笑模式。

起源
据说冷笑话一词起源于这样一个经典的冷笑话:小企鹅有一天问他奶奶,“奶奶,奶奶,我是不是一只企鹅啊?”“是啊,你当然是企鹅。

”小企鹅又问爸爸,“爸爸爸爸,我是不是一只企鹅啊?”“是啊,你是企鹅啊,怎么了?”“可是,可是我怎觉得那么冷呢?”
还有一个版本:一只北极熊孤单地呆在冰上发呆,实在无聊就开始拔自己的毛玩,一根……两根……三根……最后拔得一根
不剩,他突然大叫:“好冷啊!!”然后一只企鹅也开始一根根拔自己的毛……最后拔的一根不剩,他对着北极熊说:“果然很冷!!”这种笑话人们听了都会说一句:好冷啊。

然后慢慢的,“冷笑话”这个词就形成了。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瞬间爆笑冷笑话
一句话的超级冷笑话
张小杰冷笑话
柯南剧场版冷笑话。

讽刺的笑话_范文模板及概述说明

讽刺的笑话_范文模板及概述说明

讽刺的笑话范文模板及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日常生活中,笑话常常被用来娱乐人们并传递幽默。

而其中一种特别的笑话类型即为讽刺的笑话。

这类笑话以批判和调侃某些事物、行为或观点为特点,往往通过夸张和冷嘲热讽的手法让人发笑的同时也引起人们对某些现象的反思。

本文将探究讽刺的笑话及其作用,并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它们所包含的深层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

首先,我们将在引言中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标。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讽刺的笑话这一主题,并阐述其要点。

最后,在结论中对整个文章进行总结,并强调讽刺的笑话在传递幽默之外还能引发深层思考。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了解讽刺的笑话并剖析其内涵与作用。

通过具体案例和论证,呈现出讽刺笑话所能达到的多重效果,并探究它们对人们观念和态度的影响。

通过该研究,读者将更好地理解讽刺笑话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明白其所包含的智慧和深意。

2. 正文在写这篇长文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讽刺的笑话是指那些以幽默和讥讽的方式来批评、嘲弄或揭示问题的笑话。

讽刺的笑话常常通过夸张、对比、颠倒等手法,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荒唐和矛盾暴露无遗,并借此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

正文部分将探讨讽刺的笑话从多个角度展现出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将从历史角度看待讽刺的笑话。

笑话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其特定表现形式和功能。

我们可以回顾过去一些著名的讽刺笑话,并解读其中隐藏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精神。

例如,19世纪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创作的笑剧《重要环节》,通过嘲弄上层社会虚伪和功利主义思想,使观众在欢笑中反思。

其次,我们将从语言技巧入手分析讽刺的笑话。

诙谐幽默、双关语、戏仿等各种修辞手法是构建讽刺的笑话的重要工具。

通过举例分析这些技巧在某些经典笑话中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讽刺笑话表达思想和观点的方式。

笑话研究报告

笑话研究报告

笑话研究报告笑话研究报告1. 研究目的:通过对笑话进行系统的研究,了解笑话的构成要素和表达方式,分析笑话对人们的影响及作用。

2. 研究方法:通过收集笑话素材,观察现象,分析数据,进行综合研究。

3. 笑话的构成要素:笑话由设置、发展和收尾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设置部分常常通过描述一个背景或情境来引入故事;发展部分是笑话的核心,包括触发笑点的内容和构思精巧的情节;收尾部分则是对观众或读者的呼应和引导。

4. 笑话的类型:笑话可以分为文字笑话和口述笑话两种,其中文字笑话通常以文字形式流传,而口述笑话则通过口头传播。

常见的笑话类型有冷笑话、英语笑话、民间笑话等。

5. 笑话的表达方式:笑话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文字、语言、肢体动作等多种形式进行。

笑话通常具有夸张、幽默、讽刺等特点,通过巧妙的用词和情节引发观众或读者的笑声。

6. 笑话对人们的影响:笑话能够给人们带来欢乐和轻松的心情,从而缓解压力和疲劳,改善情绪状态。

笑话也是社交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加人际互动和沟通的乐趣,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此外,笑话还能够培养人们的幽默感和智慧,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7. 笑话的作用:笑话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现象,具有多重作用。

笑话能够传承文化,展现某个时代的 social 规范和价值观;笑话也是进行宣传和教育的手段,能够通过幽默与讽刺的表达方式传递社会批判和警示的信息;此外,笑话还能够促进社会团结和凝聚力的形成,增强人们的归属感。

8. 笑话的局限性:笑话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特别是针对特定人群或某个时期的笑话,随着时代变迁和文化差异的扩大,笑话的效果和意义可能会发生变化。

此外,笑话也有可能存在冒犯或伤害他人的问题,需要注意使用的场合和方式。

9. 笑话创作的思路:笑话的创作需要具备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创作者可以从生活中的细节中找到笑点,通过对常见情节的改变和转化,制造出出人意料的效果,从而引发观众或读者的笑声。

10. 研究结论:笑话作为一种古老而普遍的表达形式,不仅能够带给人们欢乐和愉悦,还具有促进社交交流、增进人际关系、培养幽默感和智慧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郑州大学第五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外语学院分论坛论文题目:冷笑话的文体学分析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年级:2010级姓名:赵欢欢学号:201012081094导师:马敬想【摘要】冷笑话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种语言现象。

与其他语言和文本形式相比,冷笑话具有其自身独特的文体风格。

本文根据文体学相关理论,以语言运用中的常规和偏离为切入点,结合实例,从语音、词汇、句法和语义这几个方面分析冷笑话的独特文体风格。

【关键词】冷笑话常规偏离文体风格一、冷笑话中的常规和偏离近年来在互联网上流行起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冷笑话。

冷笑话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语言中的一种反映形式。

“冷笑话”在英文里叫做the bad joke即失败的笑话,是指笑话本身因为无聊,谐音字,翻译,或省去主语不同逻辑,断语或特殊内容等问题,或由于表演者证据或表情等原因,导致一个笑话不能达到好笑的目的,较难引人发笑而造成冷场。

据说最初的一个“冷笑话”是:企鹅和北极熊在一起玩,突然企鹅觉得无聊,它就一根一根地拔自己的毛,等最后一根毛被拔下来以后,企鹅说了一句:“好冷啊!”,北极熊听后不信,就也开始拔自己的毛,一根…两根……待最后一根拔下来后,它冲企鹅点了点头,然后说:“果然很冷!”从此,便有了“冷笑话”这一名词。

“冷笑话”不仅仅是以笑话的形式出现,也有一些是以问答的形式出现,即我们通常说的脑筋急转弯和谜语。

它形似我们常说的幽默或笑话,但又不像一般的幽默笑话那样符合常理,因此很多人觉得“冷笑话”都是一些无聊人的游戏,说出来有时是为了找个话题,有时仅仅为了调解气氛,但若仔细品味,不难发现,每个“冷笑话”其实都是一个语言现象,换言之,所谓“冷笑话”不过是一个个语言游戏,或者说,“冷笑话”其实是一门语言的艺术。

文体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文体风格产生于偏离常规的变异。

文体风格的形成起始于对原有常规的偏离、变异,完成于通过偏离、变异的系统发生而建立起新的常规,即某一特定文体的程式。

常规和偏离是相辅相成、互为比较的两个概念。

人们总是根据言语交际中的主、客观因素选择最恰当的语言成分表达思想的。

而偏离常规选择未被前人用过的语言表达方式,则是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冷笑话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和言语交际背景下,采用语言偏离的手段,使其产生特殊的文体效应和幽默效果。

1.语音偏离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在言语活动中语音与语义间又具备非必然性,这便给人们提供了无限创造的可能。

语言作为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同音异义、一音多义、异音同义等现象构成了音义结合的复杂性和灵活性。

谐音产生的“冷笑话”1)一只麒麟飞到北极后会变成什么?答:冰淇淋。

这是一个比较老的“冷笑话”,它就是通过“麒麟”和“淇淋”的谐音而达到“冷幽默”的效果。

2)一只鲨鱼不小心吃了一颗绿豆,于是就变成了绿豆沙(鲨)。

这则“冷笑话”也是利用了“沙”和“鲨”的谐音实现幽默效果的。

3)好朋友,石头,剪刀,布做玩游戏打算回家,遇到了一个天使,天使答应满足他们一个愿望,石头想了想说:“你可以把我们三个都变成人么?”天使想了想说:“我只能满足一个愿望,因为我的法力还不够。

你们想三个都变成人,我只能试试看了,就看你们谁幸运了。

”于是,天使挥动魔法棒,一道金光散去,天使飞走了,再看石头,剪刀和布,石头还是石头,剪刀还是剪刀,只有布变成了人。

一个人看到了这一切,回家写了一篇日记。

这个人叫孟子,它写的日记的内容是:不成功,便成仁。

(布成功,变成人)这是个典型的“冷笑话”,也很经典,因为很多“冷笑话”都以冗长为特点,一段长长的故事最后引出一个包袱,让人哭笑不得。

这个“冷笑话”也是这样,开始的一段长长的故事让人听的摸不着头脑,直到最后,提到孟子,又说到孟子的名句“不成功,便成仁”,人们恍然大悟,原来“不”与“布”同音,而“便”“仁”分别与“变”“人”谐音,这种巧妙的结合,正是这则“冷笑话”的成功所在。

这些冷笑话就是采用了语音偏离的形式,这种利用谐音构成的幽默言语,充分利用文字来代替声音,无声胜有声,营造言语无法表达的幽默效果。

2.词汇偏离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固定的词汇及其词汇搭配用法,词汇偏离主要表现在词的用法上,即在特定的语境下违背词语的常规用法。

词汇层面上的“冷笑话”,它们或是对词汇意义的故意曲解,或是巧妙借助词汇的多义现象来达到“冷幽默”的目的。

1)对词意的故意曲解产生的“冷笑话”如:我女朋友把我甩了,和一个医生好了,我很伤心,很失望,于是每日借酒消愁,一天,在酒入愁肠后,我沉沉的睡了,睡梦中,一个天使走过来,对我说了一句话。

我醒来后,突然领悟。

从那天起,我就一天送我前女友一个苹果,我相信,总有一天,女友会离开那个医生,重新回到我的身边,因为,这是天使给我的指引。

要想问我天使说了什么?天使说:“An apple every day keeps a doctor away.”分析:这个“冷笑话”中,也是故意对句子中“keep a doctor away”曲解。

Keep away本意是“将…收好,远离…”的意思,但在这句话中,并不是指字面上的“一天一个苹果就会远离医生”,而是暗指“一天吃一个苹果,就可以身体健康”但这则“冷笑话”偏偏故意取其字面意思,结合前面的铺垫,让听众能很容易地理解作者的意思:“一天送女朋友一个苹果,她很快就会离开医生,回到自己身边。

”2)对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的应用产生的“冷笑话”如:蜘蛛爱上了蝴蝶,蝴蝶却拒绝了它。

蜘蛛问:“为什么?”蝴蝶说:“我妈说了,整天在网上混的都不是好人。

”分析:这个“冷笑话”的“致冷”因素就在于蝴蝶的回答中的一个“网”字,蜘蛛会织网是众所周知的,蜘蛛生活在自己织的网上,这也无可厚非,但在这里,“网”就被赋予了另一个意思,即我们常说的互联网,天天混在互联网上上网,不误正业的,自然不是好人了。

这则“冷笑话”正是巧妙地利用了“网”的双重含义制造了“冷”的“笑果”。

3.语法偏离语法规则是语言的组织规律,人们日常交流所说的话必须符合语法,否则容易引起歧义、令人费解甚至导致交际失败。

但冷笑话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为了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有时会故意违反语法规则,运用偏离的语法结构,使形式不落俗套,以期达到引人注目的特殊的交际和幽默效果。

语法偏离常见的有句子成分缺省、词语非常规搭配以及语法双关。

汉语的词语搭配受语法规则的支配, 受语义条件的限制, 还要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有时故意违反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则, 以创设一种怪异可笑的语言氛围。

如:老天,太蓝!大海,太咸!人生,太难!工作,太烦!和你,有缘!想你,失眠!见你,太远!唉,这可让我怎么办?想你想得我吃不下筷子,咽不下碗!这句话表达的是思念之情,想你想得茶不思饭不想,但并没有用常规的搭配,而是用“吃”搭配“筷子”,用“咽”搭配“碗”,对这些日常词语进行了非常规搭配,偏离了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反而达到了幽默的效果。

4.句法偏离句法层面上的“冷笑话”:与语音和词汇层面上产生的“冷笑话”不同,一些“冷笑话”是从语言的句法层面上产生的。

如:考试前一晚,妈妈问小明:“准备的如何了?”小明回答:“我看完了”妈妈很开心,问小明:“那你是胸有成竹了?”小明哭着说:“妈妈,我看,完了。

”这里很明显,用到了语法中的断句,我看完了,表示小明胸有成竹,所要复习的内容已经看完了,但“我看,完了”则是一种毫无信心的状态下发出的哀叹。

这则“冷笑话”技巧性的将不同的断句方法表达的不同语气和语意了表达出来。

5.语义偏离语义规则要求能指和所指要一致,词语必须有固定的意义和用法,这样才能被全体使用者所理解和接受,从而能够进行正常的交际。

语义偏离主要指对语言字面上或一般意义上的偏离,语义在逻辑上的不合理。

这种表面上荒谬的偏离,有时却能使语言形象生动或诙谐幽默。

如:一天,王先生开车回家。

突然,旁边飙过一辆大奔,从他身边开过时,司机冲他喊到:“哥们,开过大奔吗?”说完,“嗖”的一下飙远了。

王先生很火大,加大油门追了上去。

眼看快追上了,那个司机又伸出脑袋冲他大喊:“哥们,开过大奔吗?”然后,“嗖”的又不见了。

“靠,牛B什么!”王先生骂完后心里舒服了点,于是不再追了。

又开了一会,王先生看到刚在那辆大奔翻倒在路边,他很好奇,慢慢的开车靠近。

只见那个司机被压在车下,有气无力的说:哥们,开过大奔吗?知道它的刹车在哪嘛?”刚开始看到这个了冷笑话,会认为那个死机在炫耀他的大奔,王先生很不服气又很不屑,到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语义瞬间转折,才明白是那个司机第一次开大奔,不知道大奔的刹车在哪。

最后的回答偏离逻辑意义,把看似相互矛盾的概念拼凑在一起,有点牵强附会,但答案却很有解释力,达到了特别的表达效果。

二、结语总言之从冷笑话来看,它体现了一种特殊的幽默观,一种轻松看待生活的态度,勇于挑战传统的桎梏,冷笑话语言的偏离和变异,以更多样性的语言表现形式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和效果。

冷笑话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和文本形式,对其深入研究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传统语言和文体风格。

参考文献[1]李杰:汉语冷笑话的语用分析[J].豆瓣网.[2]黄胤雯:脑筋急转弯、前提与语言学习中的思维训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3]何文忠. (2003). 论话语交际中的幽默原则 [J]. 外语教学, 24(4), 11-15[4]车文博. (2003).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人本心理学 [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 86-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