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方法治疗

合集下载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耳穴压豆的机理:耳穴疗法最早见于我国现存第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而在现代的临床实践中,医学工作者有提出了“耳全息”的思想,其中提出耳穴的大致图形如一个倒置的胎儿,如图。

耳穴是耳廓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躯干相互沟通的部位。

当人体内脏或躯体发病时,往往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压痛敏感、皮肤电特异性改变和变形、变色等反应。

通过贴压耳朵不同的各个穴位,可以起到宣肺止咳,健脾开胃,补益肝肾,清心除烦,清热定惊、行气活血等治疗作用。

耳穴压豆的特点:1.安全轻痛,不良反应少,不易引起耳软骨膜炎。

2.适应症广,尤其适用于慢性病、老人、小儿、惧痛的患者。

3.不受条件限制,便于持续刺激,患者可不定时的按压贴敷处以加强刺激。

耳穴压豆的适应症: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鼻炎、呕吐、腹泻、积滞、便秘、厌食、腹痛、失眠、夜啼、遗尿、小儿多动症、抽动症、肥胖、汗证、屈光不正、腰痛、痛经、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等。

耳穴压豆的疗程:初次贴压选两耳同时贴用,治疗2次以上则两耳交替。

每贴压一次,可在耳穴上放置24小时,嘱患者每日自行按摩3-4次,每次l-2分钟。

推荐治疗1-3次或3-5次,疗程间休息2-3天后视病情需要可进行下一疗程。

注意事项1.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

2.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3.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4.耳廓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

5.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6.根据不同病症采用相应的体位,如胆石症取右侧卧位,冠心病取正坐位,泌尿系结石取病侧在上方的侧卧位等。

特色中医疗法——耳穴贴敷:小耳朵大作用

特色中医疗法——耳穴贴敷:小耳朵大作用

特色中医疗法——耳穴贴敷:小耳朵大作用说起穴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特别是平时注重养生的朋友,随口就能说上几个,但大家知道吗,在我们小小的耳朵上,竟然也藏着上百个穴位,通过各种方法刺激耳朵上的穴位,能调节脏腑气血、疏通人体经络,使阴阳趋于平衡,从而改善器官和组织功能,起到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在了解耳穴之前,让我们先简单了解下耳朵的功能和构造吧。

神奇的耳朵耳朵是人体重要的感受器之一,有收集声音、保持人体平衡的作用,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部分。

耳廓是外耳的一部分,能防御外物侵入从而保护外耳道和鼓膜,是我们肉眼能见的部分,其表面有皮肤覆盖,其上4/5以软骨为支架,下1/5无软骨只含结缔组织和脂肪,即我们常说的耳垂。

祖国医学认为,耳和人体的经络脏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古医籍中就有“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通于耳”、“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足以说明耳和经络联系紧密,与脏腑在生理、病理方面密切相关。

什么是耳穴?常见的耳穴疗法?耳穴一般都分布在耳廓上,也被称为刺激点或反应点,具有反应病理变化及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

当前,我国标准耳穴有93个,通过经络与全身的组织和器官相连接。

当人体内部出现疾病时,其气血就会发生变化,耳廓上的对应反射区就会随之出现脱屑、结节、变色等变化,在中医上可以作为疾病早期的诊断参考之一。

目前,中医上的耳穴疗法种类非常多,包括:压豆法、按摩法、放血法、针刺法、艾灸法、埋针法、磁疗法、刮痧法等,具有操作简单、容易取材、便于携带、疗效显著、价格低廉的特点,而且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更小,无毒副作用更安全。

耳穴贴敷的方法和作用耳穴贴敷疗法是主要耳穴疗法之一,发源于针刺法,近年来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

耳穴贴敷法是在耳穴上贴压光滑且坚硬的药豆,实现刺激穴位、疏经通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常见的贴压药豆包括王不留行、白芥子、莱菔子、磁珠等。

1.耳穴敷贴的方法①根据患者的疾病,探查阳性反应点,选择相应的耳穴;②使用酒精对耳廓进行消毒,确保敷贴牢固,能长时间保持;③将药豆粘在方形胶布中心,用左手将耳廓拖住,右手将粘有药豆的胶布贴在耳廓上,保证药豆对准所选择的耳穴,固定后轻柔按压1-2分钟。

耳穴帖压疗法

耳穴帖压疗法

(一)物品准备
1.贴压药物:一般可因地制宜选用材料, 可用植物种子,如油菜子;可用药物种子,如 黄荆子、王不留行子。可用药丸:仁丹、六神 丸、亦可用磁珠等。凡是表面光滑、质硬,适 合贴压穴位面积大小,而无副作用的物质均可 选用;现我院使用一次性耳穴压豆。
2.蚊式弯血管钳、75%酒精干棉球。
3.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郭,左手 固定耳郭,右手用蚊式弯血管钳将 粘有药籽的胶布取下,对准穴位贴 压。
耳穴贴压疗法是耳穴疗法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特点:一是刺激效应稳 定,灵活可靠,效果良好。二是以丸代针,刺激持久;耳穴贴压疗法 使用药物、磁珠等圆形物质贴敷在耳穴上,不用针刺,以丸代针,避 免了针刺产生的疼痛和感染,且可将刺激物长久固定于耳穴上,每天 定时或不定时进行按压刺激,效应持续而稳定,同时还能根据病情需 要随时按压。三是耳穴贴压疗法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没有药物的 毒性作用或不良反应,不用针刺,不伤害人体组织,不会造成感染, 基本无痛,也无刺伤内脏之虞,因而被人们称为“无痛苦、无创伤、 无损害、无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
小小的耳郭布满了密 密麻麻的耳穴点,乍 看起来耳穴是杂乱无 章的,很难学习和记 忆,而实际上耳穴在 耳郭上的分布是有其 规律的,它在耳前外 侧面的排列像一个在 子宫内倒置的胎儿,
头部朝下, 臀部及下肢朝上, 胸部及躯干在中间。
耳廓的结构
一旦耳廓软骨发生感染, 耳廓便必须切除 因此贴敷耳穴前 应注意严格消毒。 耳豆注意卫生,经常更换。
耳穴疗法的基本原理
耳朵,并非是单一的听觉器官;耳廓虽小, 却是全身经络汇聚之处。耳朵是整体的缩 小,带有整体的全部信息。耳穴通过经络 连接到体内的各个脏器,这就是耳穴的生 物全息规律。身体某个部位一旦发病,病 理反应就会循着经络路线迅速传递到相关 的耳穴上,在耳穴表面发现异常,如能再 对这些穴位进行刺激,便会使病态逐渐退 却,症状消失,病状痊愈。

耳穴压籽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高血压眩晕护理观察

耳穴压籽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高血压眩晕护理观察

耳穴压籽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高血压眩晕护理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籽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高血压眩晕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500例高血压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0例,均对两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在护理基础联合常规治疗及在护理基础联合耳穴压籽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为两组患者需要接受的干预方式,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试验组指标明显更优,P<0.05。

结论:耳穴压籽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高血压眩晕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耳穴压籽;穴位按摩;高血压眩晕;综合护理眩晕是高血压一种常见的综合征,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护理人员主要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照顾,可获得较佳的效果;然而由于诸多患者的病情较重,还需要在护理基础上联合使用相应的治疗方式,以便能够缓解症状[1]。

过去多采取常规的药物疗法,但效果欠佳。

当前临床中开始积极运用耳穴压籽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方式,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2]。

本研究将予以以下的分析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500例高血压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0例。

在确定对照组与试验组的男、女性患者数量比时,分别将118:132、120:130作为比值,在确定两组的平均年龄时,将(63.2±0.3)岁、(63.5±1.3)岁作为规定平均值。

1.2纳入标准:①均符合高血压眩晕的临床诊断标准;②干预方案需要保证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完全知晓。

1.3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高血压并发症;②无法正常的沟通交流。

1.4方法对两组患者均实施综合护理:(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创造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控制好温湿度与光线;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操作时,尽可能的集中且一次性完成,降低说话音量,采取轻柔动作关门窗,以确保病房内的安静,为患者的休息提供便利;(2)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与水果,以避免发生便秘。

耳 穴 疗 法

耳 穴 疗 法

耳穴疗法一. 耳穴疗法的基本原理耳朵,并非是单一的听觉器官;耳廓虽小,却是全身经络汇聚之处。

耳朵是整体的缩小,带有整体的全部信息。

耳穴通过经络连接到体内的各个脏器,这就是耳穴的生物全息规律。

身体某个部位一旦发病,病理反应就会循着经络路线迅速传递到相关的耳穴上,在耳穴表面发现异常,如能再对这些穴位进行刺激,便会使病态逐渐退却,症状消失,病状痊愈。

二. 耳穴贴压疗法耳穴贴压疗法是使用药物、磁珠等圆形物质贴敷在耳穴上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疗法。

耳穴疗法具有调节神经平衡、镇静止痛、脱敏止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肾健脾等诸多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病症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而且对许多疾病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耳穴贴压疗法是耳穴疗法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特点一是刺激效应稳定,灵活可靠,效果良好。

据对使用耳穴贴压疗法的500余篇报道分析,有效率均在80%以上。

二是以丸代针,刺激持久;耳穴贴压疗法使用药物、磁珠等圆形物质贴敷在耳穴上,不用针刺,以丸代针,避免了针刺产生的疼痛和感染,且可将刺激物长久固定于耳穴上,每天定时或不定时进行按压刺激,效应持续而稳定,同时还能根据病情需要随时按压。

三是耳穴贴压疗法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没有药物的毒性作用或不良反应,不用针刺,不伤害人体组织,不会造成感染,基本无痛,也无刺伤内脏之虞,因而被人们称为“无痛苦、无创伤、无损害、无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

耳穴贴压疗法发展到现在,已成为最受人们欢迎、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耳穴疗法。

耳穴贴压疗法具有多种特色,治疗病症亦较为广泛,尤其是对于青少年近视、弱视以及失眠、月经不调等有较好的疗效,但它也不是能包治百病的灵方妙药,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各有千秋,互有长短;在临床上,应根据情况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可具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功效。

三、治疗取穴原则(一)、依相应部位,如压痛取牙、胃病取胃,肩周炎取肩、痛经取内生殖器。

(二)、依脏腑经络,如痤疮取肺、大肠,神经衰弱取心,坐骨神经取膀胱。

耳穴贴压配合暖宫贴穴位贴敷对改善产后腹痛的效果观察

耳穴贴压配合暖宫贴穴位贴敷对改善产后腹痛的效果观察

文章编号:WHR2018081009耳穴贴压配合暖宫贴穴位贴敷对改善产后腹痛的效果观察叶华英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1900【摘 要】目的:分析耳穴贴压配合暖宫贴穴位贴敷对改善产后腹痛的临床机制与疗效。

方法:将200例产后腹痛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50例,常规组则予以常规护理;耳穴贴压组于分娩后给予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取穴子宫、神门、皮质下、交感,左右交替,每日按摩贴压处3~5次,每次1~2min。

暖宫贴贴敷组予暖宫贴贴敷小腹部,每日1贴,每贴贴敷6h以上;联合治疗组则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配合暖宫贴敷贴气海穴。

观察4组产妇小腹疼痛缓解情况。

结果:联合治疗组产后72h疗效好于其他3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耳穴贴压配合暖宫贴穴位贴敷改善产后腹痛方便有效。

【关键词】产后腹痛;耳穴贴压;暖宫贴;穴位贴敷;护理 产后腹痛属产后病的一种,在我国古代医学《金匮要略》和《女科经纶》等文献中有所记载,以新产后小腹疼痛为主症[1]。

腹痛一般在产后哺乳时明显,呈阵发性,持续3~5d可自然消失,此种情况属生理现象无需治疗。

但部分产妇疼痛难忍,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产妇身体健康及哺乳,则属病理,需要治疗[2]。

腹痛原因:西医认为产后子宫收缩呈阵发性痉挛状态,子宫壁血管缺血,组织缺氧,神经纤维受压而出现剧烈疼痛。

经产妇又由于子宫肌肉屡次膨大伸展发生变性不能均匀地强力收缩而引发疼痛[3]。

而中医学认为产后腹痛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迟滞而痛,以血瘀多见[4]。

产后血室正开,胞脉空虚,起居不慎,调养失当,受寒及肝气郁结,经气不利,血行不畅,滞而成瘀,胞脉不通而痛[5]。

故瘀血内阻,不通则痛是产后腹痛的主要病因病机[4]。

目前西医对产后腹痛无特殊治疗,主要给予安慰和解痉镇痛药物治疗,但药物毒副作用大且影响母乳喂养,目前本科选用中医的耳穴贴压和暖宫贴贴敷法应用于产后腹痛患者护理中,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

耳穴疗法基础知识

耳穴疗法基础知识

耳穴疗法基础知识目录一、耳穴疗法概述 (3)1.1 定义与起源 (3)1.2 发展简史 (4)1.3 现代应用与发展趋势 (6)二、耳穴疗法理论基础 (7)2.1 耳廓的解剖结构 (8)2.2 耳穴与经络的关系 (9)2.3 耳穴与脏腑功能的关系 (10)三、耳穴疗法的治疗原理 (11)3.1 激发经气感传 (12)3.2 调节气血循环 (13)3.3 平衡阴阳 (15)3.4 提高免疫力 (16)四、耳穴疗法的诊疗方法 (17)4.1 选穴原则 (18)4.2 针灸方法 (18)4.3 耳压法 (20)4.4 按摩法 (21)五、耳穴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2)5.1 适应症 (24)5.2 禁忌症 (25)六、耳穴疗法的注意事项 (26)6.1 患者心理准备 (27)6.2 体位选择 (29)6.3 针刺深度与手法 (30)七、耳穴疗法的疗效评估 (31)7.1 疗效标准 (32)7.2 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 (33)7.3 综合评价与应用推广 (34)八、耳穴疗法的现代研究进展 (35)8.1 耳穴治疗仪的研制与应用 (36)8.2 耳穴疗法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38)8.3 耳穴疗法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应用 (39)九、耳穴疗法的传承与教育 (40)9.1 传统师承教育 (42)9.2 现代教育模式 (43)9.3 学术交流与培训 (44)十、结语 (45)10.1 耳穴疗法的价值与意义 (46)10.2 发展前景与挑战 (47)一、耳穴疗法概述耳穴疗法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它通过刺激人体耳朵上的特定穴位来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耳穴疗法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中医疗法。

耳穴疗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经络学说、脏腑学说和五行学说等,这些理论为耳穴疗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耳穴疗法的主要特点是简便易行、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无需药物等。

耳穴按摩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1例的护理体会

耳穴按摩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1例的护理体会

2023 年第 9 卷第 4 期Vol.9, No.4, 2023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耳穴按摩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1例的护理体会崔柳1, 李玉叶1, 窦金杰1, 张莉1, 唐玲2, 鄂海燕2(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心内科, 北京, 100078;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护理部, 北京, 100078)摘要: 本文总结耳穴按摩联合耳穴贴压治疗1例原发性痛经(PD )患者的护理体会。

基于中医理论指导,科学评估PD 患者症状及疼痛程度,辨证取穴,应用耳穴按摩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痛经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耳穴按摩; 耳穴贴压; 中医护理; 疼痛中图分类号: R 473.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709-1961(2023)04-0127-04Nursing of a patient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 treated by auricular acupressure combined with auricular pressureCUI Liu 1,LI Yuye 1,DOU Jinjie 1,ZHANG Li 1,TANG Ling 2,E Haiyan 2(1.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 Dongfang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 Beijing , 100078; 2. Department of Nursing , Dongfang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 Beijing , 100078)ABSTRACT :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nursing management for a patient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 treated by auricular acupressure combined with auricular pressu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CM theory , auricular acupressure combined with auricular pressure was applied to primary dysmenorrhea based on symptom and pain assessment. The combination of auricular acupressure and auricular pressure was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dysmenorrhea and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 primary dysmenorrhea ; auricular acupressure ; auricular pressure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 pain 原发性痛经(PD )是由于子宫内膜撕裂引起的疼痛性子宫收缩[1],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月经前后或月经期间出现的下腹部疼痛、腰骶酸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方法治疗青少年轻、中度及假性近视作者:回世洋,张焱【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方法治疗青少年轻、中度及假性近视的治疗作用。

方法150例青少年轻、中度近视及假性近视患儿(180只眼)运用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方法进行治疗,以远视力和屈光度作为观测指标,观察其疗效并统计结果。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

其治疗效果与年龄、发病程度及病程相关,年龄越小、程度越轻、病程越短,其治疗效果越好,半年随访的结果显示,94.03%的病例疗效稳定。

结论中医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方法治疗青少年轻、中度及假性近视疗效确切,且使用该方法治疗停诊后仍应注意用眼卫生,坚持眼力训练及做眼保健操以巩固疗效。

【关键词】近视;医学,中国传统;穴位按压疗法;眼科病症;青少年现代医学治疗近视眼主要以光学矫正、手术治疗为主,其适应证要求非常严格,远期疗效不佳。

而传统中医防治近视眼已使用千年,治法繁杂,疗效模糊缺乏,临床客观指标,因此限制了中医防治近视眼的普及和发展。

这就要求探索出一种简单有效且疗效稳定的疗法,对青少年近视特别是在假性近视或轻、中度近视阶段进行有效的治疗,使其视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达到降低发生率或近视度数的目的。

本文采用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方法治疗青少年轻、中度近视及假性近视150例,180只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2 01~2008 1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收治青少年轻、中度近视及假性近视患儿共150例(180只眼),其中,轻、中度近视患儿52例(63只眼),假性近视98例(117只眼);患儿中男66例,女84例;年龄7~18岁,其中7~10岁38例(42只眼),11~14岁70例(90只眼),15~18岁42例(48只眼);病程最短为6个月,最长30个月,其中6~12个月63例(70只眼),13~24个月55例(60只眼),24个月以上32例(50只眼);有家族史者58例,无明显家族史的92例;单眼视力相差3个格度以上的有10例。

治疗前按照国际标准视力表测试4.0~4.5的26只眼,4.6~4.7的48只眼,4.8~4.9的76只眼,4.9~5.0的30只眼。

经眼科检查均除外眼科其他疾病和病变,无眼外伤史。

1.2 诊断分型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屈光学组全国第一届眼屈光学术交流会议制定的真、假性近视定义与分类标准确定[1]。

1.3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的假性近视和轻中度近视(远视力<5.0,近视力正常),无散光或散光≤0.50D,无其他引起视力减退的眼疾,年龄7~18岁,愿意坚持治疗2~3个疗程并复查远视力和屈光度的病例作为观察对象。

1.4 排除标准年龄在7岁以下或18岁以上者;散光>0.50D者;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伴有其他引起视力下降的眼疾者。

1.5 治疗方法1.5.1 耳穴贴压主穴:目1、目2、眼、神门、内分泌、脑;配穴:心、脾、肝、肾、胃。

操作原则:每次选主穴必用,并根据中医辨证加配穴1个。

操作方法:(1)患者取坐位,揉按耳郭,用探针找取最敏感点,选准穴位。

(2)用75%乙醇溶液棉球消毒局部,将王不留行籽以胶布贴压于选定的耳穴上,用拇指、食指轻轻按压贴压的耳穴数次,手法由轻缓到重,以能耐受为度。

每次按压1 min,并嘱患者每日主动按压3次,每周更换2次,双耳交替贴压。

4周为1个疗程。

1.5.2 穴位按摩取穴: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承泣、四白、百会、四神聪、风池、合谷、神门等。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按照中医按摩手法,开天门、分推前额,用轻快的手法从睛明推至攒竹,再沿眼眶作眼周环形治疗,然后重点点按太阳、攒竹、丝竹空、睛明、承泣、鱼腰等穴位致有酸胀感,按摩百会、四神聪,揉拿风池,拿肩井,点压合谷、神门。

每次按摩15~20 min。

每周2次,4周为1个疗程。

以上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每次治疗后都要复查视力做疗效比较,当视力提高并维持到一定程度时,逐渐延长时间,以巩固疗效。

1.6 观测指标治疗前用标准对数视力(表)灯箱,测距为5 m,检查双眼裸眼远视力,然后使用调节麻痹药物(15岁以下患者用1%阿托品眼膏;15岁以上患者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充分散瞳后验光检影检查近视屈光度。

根据病情需要选作其他特殊检查以排除其他眼疾。

将符合纳入标准者作为观察对象,于每疗程结束后复查视力,最后1个疗程结束后散瞳检影复查近视屈光度。

以末次视力及近视屈光度作为判定疗效的依据。

1.7 随访对有效者于治疗结束6个月后进行裸眼远视力及近视屈光度检查。

2 结果2.1 疗效判定标准检查双眼治疗前后远视力变化及近视屈光度变化,视力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确定:(1)临床症状完全消除,远视力恢复正常,散瞳后检影验光近视屈光度消失,呈现正视眼为临床痊愈;(2)临床症状基本消除,远视力恢复4行以上,散瞳后检影验光近视屈光度比治疗前降低≥1.00D为显效;(3)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远视力提高2~3行,散瞳后检影验光近视屈光度较治疗前降低≥0.50D为有效;(4)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好转,远视力提高<2行,散瞳后检影验光近视屈光度较治疗前降低<0.50D为无效。

2.2 病程与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青少年轻、中度近视及假性近视患儿病程与疗效比较表1结果表明,本疗法的治疗效果与病程长短相关,病程越短,治疗效果越好,有效率越高。

2.3 近视程度与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青少年轻、中度近视及假性近视患儿近视程度与疗效比较表2结果表明,本疗法的治疗效果与患儿的近视程度相关,近视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有效率越高。

2.4 年龄与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青少年轻、中度近视及假性近视患儿年龄与疗效比较表3结果表明,本疗法的治疗效果与患儿年龄相关,患儿年龄越小,其治疗效果越好,有效率越高。

.5 随访结果对有效病例(据近视程度划分)分别于停诊半年后进行随访,轻度与中度近视患儿有15例30眼失访,资料完整的119例134眼。

结果:屈光度和远视力:(1)保持正常者30眼,占22.39%(占随访痊愈眼数41眼的73.17%);(2)保持停诊时水平者(痊愈病例不计入)96眼,占71.64%;(3)两项指标或其中一项较停诊时下降,但未降至治疗前水平者6眼,占4.48%;(4)下降至治疗前水平甚至更低者2眼,占1.49%。

在随访中发现,远期疗效较好者大多能坚持做眼保健操及眼力训练。

3 讨论许多青少年由于连续用眼时间过长,或看书光线太强、太暗,或行走看书,或写字看书时坐姿不正确等原因,引起近视眼的发生,除表现为视近清楚、视远模糊外,常伴看书写字后头痛脑胀、眼痛不适等症状。

近视眼属祖国医学“能近怯远”范畴。

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发育不良,劳心伤神,使心、脾、肝、肾不足,脏腑功能失调,以致目系失养,功能减退是其发生发展之本;不注意用眼卫生,过度用眼,目系劳损,经络气血涩滞,目失所养,是其发生发展之标。

《灵枢〃口问》篇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宋代杨士瀛也指出:“十二经脉,上终于耳,其阴阳诸经适有交并”;《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十二经脉,三台六十五络,其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精,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说明耳与经脉的气血相互流注,与脏腑在生理、病理等方面可谓息息相关,具有将人体内外上下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功能。

现代医学也证实,耳为全身组织器官的全息缩影。

通过耳穴压豆可激活机体的双向调节功能,能调整眼部的经气,改善眼睛的供血情况,调整脏腑的平衡;与中医按摩配合使用不仅有调节阴阳、通经活络的治疗作用更具有延长治疗效应,巩固治疗效果的重要意义。

作者选用耳穴的意义在于:取眼、目1、目2、通经活络而明目;更取脑、内分泌、神门调节大脑皮质,舒张血管,缓解平滑肌痉挛。

根据中医辨证取肝、肾、心、脾、胃等以调补脏腑。

全方共奏益气明目之功。

眼为五官之首,眼周诸穴多与脏腑经络相接,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中医按摩可以疏通局部经络,调节气血流通,并调整睫状肌痉挛引起的视疲劳及屈光功能失调状态。

睛明、攒竹、承泣、丝竹空、鱼腰等为眼区的穴位,按之可以疏通眼的精气,解除眼肌的紧张。

按摩百会、四神聪、风池、神门、合谷等可疏通全身之经气,调和周身之气血,达到解除疲劳、强身健体、神聪明目恢复视力的目的。

风池为手少阳与阳维脉之会穴,可交通经络,作用尤为显著。

合谷穴是手阳明经的原穴,阳明经多气多血,按之有行气活血、养血明目的作用。

诸经穴合用,远近结合,因此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

青少年近视可分为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

二者按照近视的程度又皆可划分为轻、中、重度。

假性近视是真性近视之前的一种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及时缓解,眼睛发生了器质性改变就形成了真性近视。

本文结果表明,对于青少年近视的治疗,年龄越小、程度越轻、病程越短,其治疗效果越好,因此,青少年近视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在治疗和巩固的同时,应尽量避免形成近视的各种因素,如学习时坐姿不正,光线过明过暗,长时间近距离读写,无节制使用电脑,看电视等。

否则,不仅影响近期疗效,也不利于良好视力的巩固。

由随访的结果可以看出,94.03%的病例疗效稳定,提示停诊后凡注意用眼卫生、坚持眼力训练及做眼保健操者均能巩固疗效。

近视日常防治措施: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34 cm左右,连续看书1 h,要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10 min。

不要在光线暗弱或直射阳光下看书。

更不要坐车或走路看书。

看电视时,座位与电视的距离要2 m以上,每隔1 h要休息。

每日坚持课外活动和眼保健操。

每学期检查1次视力,发现视力下降及早采取有效措施。

笔者采用耳穴贴压配合按摩的方法共治疗青少年轻、中度及假性近视150例180眼,总有效率达到91.11%,通过随访也发现,其治疗后半年的疗效稳定率也达到94.03%,证明本治疗方法不仅近期治疗效果确切,其远期效果也很好,且本方法安全无副作用,又经济适用,值得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