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态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精品模板】普通生态学PPT模板

• 最早的光合作用可能是 H2S + CO2→ CH2O + S2
从运用H2S 转变到运用H2O
• 逐渐演化为: H2O + CO2 → CH2O + O2
• 约有10亿年,光合作用产生 15亿年至20亿年前,光合作用产生的氧 气才开始在大气中累计。
• 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的协调发展。
(二)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 生态学属宏观生物学范畴,但现 代生态学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 发展。
1.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划分
按现代生物学组织层次划分:
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 进化生态学(Evolutionary Ecology) 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Physiological Ecology)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 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Synecology) 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
森林生态学(Forest Ecology) 草地生态学(Grassland Ecology) 荒漠生态学(Desert Ecology) 冻原生态学(Tundra ecology)。
4.按交叉学科划分
数学生态学(mathematical ecology) 化学生态学(chemical ecology) 物理生态学(physical ecology) 地理生态学(geographic ecology) 生理生态学physiological ecology) 进化生态学(evolutionary ecology) 行为生态学(behavioral ecology) 遗传生态学(genetic ecology) 经济生态学(economic ecology)等。
从运用H2S 转变到运用H2O
• 逐渐演化为: H2O + CO2 → CH2O + O2
• 约有10亿年,光合作用产生 15亿年至20亿年前,光合作用产生的氧 气才开始在大气中累计。
• 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的协调发展。
(二)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 生态学属宏观生物学范畴,但现 代生态学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 发展。
1.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划分
按现代生物学组织层次划分:
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 进化生态学(Evolutionary Ecology) 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Physiological Ecology)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 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Synecology) 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
森林生态学(Forest Ecology) 草地生态学(Grassland Ecology) 荒漠生态学(Desert Ecology) 冻原生态学(Tundra ecology)。
4.按交叉学科划分
数学生态学(mathematical ecology) 化学生态学(chemical ecology) 物理生态学(physical ecology) 地理生态学(geographic ecology) 生理生态学physiological ecology) 进化生态学(evolutionary ecology) 行为生态学(behavioral ecology) 遗传生态学(genetic ecology) 经济生态学(economic ecology)等。
生态学(共26张PPT)

逆行演替:发生在人为破坏或自然灾害干扰因素之后,原来稳定性较大,结构较复杂的群落消失,代以结构简单、稳定性小的群落,利用环境和改 造环境能力相对减弱,甚至倒退到裸地
先⑤锋起物 始种条最件先划出分的现:、原湿易生于演被替生挤、掉次的生演沼替。泽植物开始生长。如莎草科、禾本科等一些湿生
种类。排水能力更强和垫高能力更强 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水深1米左右,睡莲等植物飘浮水面,导致水下的沉水植物得不到光照而被排挤,飘浮植物的茎部的阻碍,更多泥沙沉积下来
水生演替系列
➢ 自由飘浮植物阶段:整个植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的一类浮水植物,
这类植物的根通常不发达。
➢ 沉水植物阶段:5-7米水深,首先出现轮藻属植物,由于它
的生长,湖底有机质积累较快而多,由于湖底嫌气条件轮藻 的残体分解不完全,湖底进一步抬高;水深2-4米左右,有金
鱼藻、狸藻等出现,繁殖强,垫高湖底
➢ 多元顶极论 地下水位降低,大量地被物改变了土壤条件
新兴特有现象的存在,以及对植物环境特殊适应为方向的物种形成 ⑤起始条件划分: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第七章 群落的动态 万年到亿年:群落的演化 气候顶极是顶极群落的一种类型,但在一个气候区域内,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一定都汇集于一个共同的气候顶极终点
列的阶段,到达中生性顶极群落。这种沿着顺序阶段向着 顶极群落的演替过程称之为进展演替
➢ 逆行演替:发生在人为破坏或自然灾害干扰因素之后,原来稳定
性较大,结构较复杂的群落消失,代以结构简单、稳定性小的群落, 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能力相对减弱,甚至倒退到裸地
➢ 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的比较
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比较
水更浅,使湖底迅速升高 根据主导因子的不同,除了气候顶极之外,还可有土壤顶极、地形顶极、火烧顶极、动物顶极;
先⑤锋起物 始种条最件先划出分的现:、原湿易生于演被替生挤、掉次的生演沼替。泽植物开始生长。如莎草科、禾本科等一些湿生
种类。排水能力更强和垫高能力更强 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水深1米左右,睡莲等植物飘浮水面,导致水下的沉水植物得不到光照而被排挤,飘浮植物的茎部的阻碍,更多泥沙沉积下来
水生演替系列
➢ 自由飘浮植物阶段:整个植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的一类浮水植物,
这类植物的根通常不发达。
➢ 沉水植物阶段:5-7米水深,首先出现轮藻属植物,由于它
的生长,湖底有机质积累较快而多,由于湖底嫌气条件轮藻 的残体分解不完全,湖底进一步抬高;水深2-4米左右,有金
鱼藻、狸藻等出现,繁殖强,垫高湖底
➢ 多元顶极论 地下水位降低,大量地被物改变了土壤条件
新兴特有现象的存在,以及对植物环境特殊适应为方向的物种形成 ⑤起始条件划分: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第七章 群落的动态 万年到亿年:群落的演化 气候顶极是顶极群落的一种类型,但在一个气候区域内,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一定都汇集于一个共同的气候顶极终点
列的阶段,到达中生性顶极群落。这种沿着顺序阶段向着 顶极群落的演替过程称之为进展演替
➢ 逆行演替:发生在人为破坏或自然灾害干扰因素之后,原来稳定
性较大,结构较复杂的群落消失,代以结构简单、稳定性小的群落, 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能力相对减弱,甚至倒退到裸地
➢ 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的比较
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比较
水更浅,使湖底迅速升高 根据主导因子的不同,除了气候顶极之外,还可有土壤顶极、地形顶极、火烧顶极、动物顶极;
生态学知识ppt课件演示文稿

会的广泛关注,各方纷纷谴责美国这种 不负责任的态度。
生态学向调控与工程方向发展阶 段(1962- )
加利福尼亚喷气推进实验室,研究金星和火 星的生命,发现生命与大气共同进化现象。 1969拉夫洛克提出大地女神“盖亚”假说— “一个地区的动植物及其周边环境组成了一 个能够单独地自动抵制不利生存变化的内在 平衡系统” 。生命的最基本规则是合作与 共生,而不是各自竞争。
生态学知识
§1-1-1
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 Ecology)是生物学的分支,是一门宏观生物学。 勒特(Reiter)1865年合并logos(研究、学科)和oikos(住所) 构成Oikologie(生态学)一词。 赫克尔( Ernst Hackel , 1834—1911,德国生物学家) 1866年第一次提出并定义Ecology。
1997在日本京都签署的《京都协定书》,是 人类为防止全球变暖迈出的第一步,是人类 有史以来通过控制自身行为以减少对气候变 化影响的第一个国际文书,是国际社会为保 护来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经过多年努力所达成 的重要结果。然而由于美国布什政府最近在 《京都协定书》上开倒车,引起了国际社
生态学向调控与工程方向发展阶 段(1962- )
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五)社会需求推动生态学向定向、定量、控制、模拟和 应用方向发展的新阶段 五大危机:污染、 资源、能源、粮食、人口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R.Carson)《寂静的春 天》用通俗的文笔,描述了一个受到人造化学品危害的悲 惨世界。她的书是人类生态环境意识觉醒的标志。生态学 开始被从高楼深院中请出来,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生态问 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BM(1964),MAB(1971) 世 界 环 发 大 会 :〈 人类 环 境 宣言 〉( 斯 德哥 尔 摩 ,1972); 〈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公约〉、〈关于森 林问题的申明〉、〈21世纪行动议程〉和〈里约热内卢宣 言〉(里约热内卢,1992)
生态学的形成及发展ppt课件

不同生态学家对生态学的定义(1) :
Elton(英国), 1927: “研究生物(动物和植 物)怎样生活和它们为什么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 的科学”,科学的自然史; KaⅢKapoB(前苏联), 1945:生物的形态、 生理和行为的适应性; Andrewartha(澳大利亚), 1954:研究有机 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 ; C. Krebs(美国), 1972:研究有机体分布与 多度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人类起源与生态学
• 古猿、人属及人种 • 什么是生态学
– 生命与环境 – 生态系统 – 人口问题
• 生物多样性
人类的进化: •非洲猿的DNA 分析表明:人亚
科 的发展起源于8 百万年以前; •最早的人亚科化石为5百万年;
人科的特点:
生物学分类:
在灵长目人类在人科中 在人科有二个属南方古猿和智人, 南方古猿有五个物种,已全部灭绝。 智人有3个物种,仅存人类
4) 根据研究性质划分:
理论生态学: 涉及生态学进程、生态关系的数学推理及生态 学建模。
应用生态学 : A、应用于各类农业资源的管理,产生了农业
生 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家畜生
态 学、自然资源生态学等;
B、应用于城市建设
• C、应用于环境保护与受损资源的恢复则形成了:
•
保育生物学
•
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
➢ 生态学的层次从个体、 种群、群落、生态系 统到整个生物圈逐级 放大,其涉及到的环 境范围也越来越广。
环境的范围与生态学的层次
➢ 在一定环境中的一群同 种生物个体称为种群。
➢ 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区域 内生存的多种不同的种 群便组成为群落。
二、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
生态系统生态学 ppt课件

、
生
• 2、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
态
系
•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统
生
•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态
学
• 5、自然生态系统功能
—Department of Enviropnpmt课e件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
5.1 生态系统的概述
5.1.1 生态系统的定义 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 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 态学功能单位,这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称生态系统。 (英国植物生态学家A.G.Tansley(1935)提出)
—Department of Enviropnpmt课e件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
5.1 生态系统的概述
(2)生态锥体
• 是表示生态系统中能流量、生物量和生物个体数量在 各营养级分布比例的图形。以方框长度代表各级能流 量、生物量或个体数量的大小,并按营养级顺序由下 而上叠置在一起。 也称为生态金字塔。
5.1 生态系统的概述
(3)食物链的特征
食物链的长度通常不超过6个营养级,最常见的 4—5个营养级,因为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不断流 失;
食物链越长,最后营养级位所获得的能量也越少。 因为从起点到终点经过的营养级越多,其能量损 耗也就越大;
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直接相关;
1 大型浮游植物
2 大型浮 游植物
大型浮 游动物
鯷鱼 以浮游生物为食
鲸 以浮游生物为食
微型浮游植物 ( 小鞭毛藻 )
小型浮游动物 (植食性原生动物)
中型浮游动物 (肉食性甲壳动物)
生态学课件第三章21PPT精品文档55页

07.01.2020 实验室试验的结果能否应用于自然种群?? 18
(2)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竞争
1. 生态位
生态位(niche): 是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而这种 地位和作用取决于该生物的形态适应、生理适应和特有的行为。
(1) 生境生态位:物种的最小分布单元,其中的结构和条件能够维持物 种的生存;
2.r-对策
r-对策(r-strategy):生活在条件严酷和不可 预测环境中,种群死亡率通常与密度无关,种
群内的个体常把较多的能量用于生殖,而把较 少的能量用于生长、代谢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 力。
r-选择( r-selection) :采取r-对策的生物称 r-选择者,通常是短命的,生殖率很高,可以产 生大量的后代,但后代的存活率低,发育快, 成体体形小。
3.K-对策
K-对策(K-strategy):生活在条件优越和可预测 环境中,其死亡率大都取决于密度相关的因素, 生物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因此种群内的个体 常把更多的能量用于除生殖以外的其他各种活动。
K-选择( K-selection )者:采取K-对策的生 物称K-选择者,通常是长寿命的,种群数量稳定, 竞争能力强,个体大但生殖力弱,只能产生很少 的后代,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关怀,发育速度慢, 成体体形大。
竞争
密度制约
适合度下降
扩散 领域性 自疏
同样年龄大小的生物中,竞争个体不能通过运动逃 避竞争,因此竞争中失败者死去,这种竞争结果使 较少量的较大个体存活下来,这一过程叫自疏。
3.种间竞争
当两物种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种间竞争就会发生. 种间竞争的例子:
➢ 原生动物双核小草履虫(Paramecium aurelia)和大草履虫 (P. caudatum)。 当二种在一起培养时,由于前者生长快,
(2)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竞争
1. 生态位
生态位(niche): 是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而这种 地位和作用取决于该生物的形态适应、生理适应和特有的行为。
(1) 生境生态位:物种的最小分布单元,其中的结构和条件能够维持物 种的生存;
2.r-对策
r-对策(r-strategy):生活在条件严酷和不可 预测环境中,种群死亡率通常与密度无关,种
群内的个体常把较多的能量用于生殖,而把较 少的能量用于生长、代谢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 力。
r-选择( r-selection) :采取r-对策的生物称 r-选择者,通常是短命的,生殖率很高,可以产 生大量的后代,但后代的存活率低,发育快, 成体体形小。
3.K-对策
K-对策(K-strategy):生活在条件优越和可预测 环境中,其死亡率大都取决于密度相关的因素, 生物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因此种群内的个体 常把更多的能量用于除生殖以外的其他各种活动。
K-选择( K-selection )者:采取K-对策的生 物称K-选择者,通常是长寿命的,种群数量稳定, 竞争能力强,个体大但生殖力弱,只能产生很少 的后代,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关怀,发育速度慢, 成体体形大。
竞争
密度制约
适合度下降
扩散 领域性 自疏
同样年龄大小的生物中,竞争个体不能通过运动逃 避竞争,因此竞争中失败者死去,这种竞争结果使 较少量的较大个体存活下来,这一过程叫自疏。
3.种间竞争
当两物种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种间竞争就会发生. 种间竞争的例子:
➢ 原生动物双核小草履虫(Paramecium aurelia)和大草履虫 (P. caudatum)。 当二种在一起培养时,由于前者生长快,
生态学 PPT课件

10
实际上任何植物的自然种群,都是自然群落整体中的 一个成员,它本身的种群过程,必定与其生存的群落环境 不可分割。近十来年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机:
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更重视对各种群落内部种群结构和 动态的研究。
植物群落学研究:更加重视群落中的优势种或特征种、生 态种组的种群统计和分布格局的定量化研究,深化认识植 物群落形成演替、结构功能、、稳定性和多样化的过程。
群丛单位理论指导下的 从种群独立性假说出发的群
群落学研究
落种群研究
群落类型
真实的、自然界中的客 观实体
抽象的、人为
群落比拟 有机体、生物的“种” 群落比拟为有机体,欠妥
群落边界 群落分布
明显的 间断分布
逐渐过渡 连续分布
代表人物
Clements(1916,1928) H.A.Gleason( 1926 )
30
( 2)、生活型(life forms ): 1)概念: 生活型是植物对一定的生活环境长期适应的
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植物不但在体态上是相似的, 而且在形态结构、形成条件和某些生理过程也具相似性。
7
2. 群落的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的外貌:生活型、(种类组成)生长类型反映植物 群落的外貌。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一定的群落结构:形态结构、生态结构(生态类型)、营养
结构(食物链)。 形成群落的环境: 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种间关系。 动态特征:替代过程、机制、替代后果。 分布范围:植被的分布规律主要受温度、水分的限制 边界特征
群落的季相是群落适应环境节律的一种必然的表现形式。群落的周 期性外貌变化,在温带和寒带明显的和气候变化相吻合,表现得最为明 显,而控制这种季节性变化的外界因子是温度的节律;在热带亚热带很 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湿度的节律性变化。
实际上任何植物的自然种群,都是自然群落整体中的 一个成员,它本身的种群过程,必定与其生存的群落环境 不可分割。近十来年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机:
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更重视对各种群落内部种群结构和 动态的研究。
植物群落学研究:更加重视群落中的优势种或特征种、生 态种组的种群统计和分布格局的定量化研究,深化认识植 物群落形成演替、结构功能、、稳定性和多样化的过程。
群丛单位理论指导下的 从种群独立性假说出发的群
群落学研究
落种群研究
群落类型
真实的、自然界中的客 观实体
抽象的、人为
群落比拟 有机体、生物的“种” 群落比拟为有机体,欠妥
群落边界 群落分布
明显的 间断分布
逐渐过渡 连续分布
代表人物
Clements(1916,1928) H.A.Gleason( 1926 )
30
( 2)、生活型(life forms ): 1)概念: 生活型是植物对一定的生活环境长期适应的
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植物不但在体态上是相似的, 而且在形态结构、形成条件和某些生理过程也具相似性。
7
2. 群落的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的外貌:生活型、(种类组成)生长类型反映植物 群落的外貌。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一定的群落结构:形态结构、生态结构(生态类型)、营养
结构(食物链)。 形成群落的环境: 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种间关系。 动态特征:替代过程、机制、替代后果。 分布范围:植被的分布规律主要受温度、水分的限制 边界特征
群落的季相是群落适应环境节律的一种必然的表现形式。群落的周 期性外貌变化,在温带和寒带明显的和气候变化相吻合,表现得最为明 显,而控制这种季节性变化的外界因子是温度的节律;在热带亚热带很 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湿度的节律性变化。
生态学基础讲义PPT课件

植物基部覆盖面积称为基部盖度草本植物植物基部覆盖面积称为基部盖度草本植物的基部盖度以离地的基部盖度以离地003003米处的草丛断面积计算米处的草丛断面积计算树种的基部盖度以某一树种的胸高离地树种的基部盖度以某一树种的胸高离地1313米断面积与样地内全部断面积之比来计算断面积与样地内全部断面积之比来计算这种基这种基部盖度又称显著度部盖度又称显著度dominancedominance有人称之为有人称之为优势度
41
(三)岛屿生态与自然保护
(1)保护区地点的选择 ➢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首先考虑选择具有最丰富物
种的地方作为保护区,另外,特有种、受威胁种和濒危物 种也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选择保护区时,保护区 必须有足够复杂的生境类型,保护关键种。
42
(2)保护区的面积
➢ 按平衡假说,保护区面积越大,对生物多样性保育越 有利。Noss和Harris(1986)认为,对于保护区面积确定的 关键问题是,我们对于目标物种的生物学特征往往并不十 分清楚。因此,保护区的面积确定必须在充分了解物种的 行为、传播方式,与其它物种的相互关系和在生态系统中 的地位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此外,保护区周围的生态系 统与保护区的相似也是保护区确定面积时要考虑的。如果 保护区被周围相似的生态系统所包围,其面积可小一些, 反之,则适当增加保护区面积。
➢ 波动:限于群落内部的短期可逆的变化,不产生 群落的更替现象。其逐年的变化方向常常不同, 一般不发生新种的定向代替。
➢ 演替(succession):是某一地段上一种生物群落 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它是群落动态 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28
5.3.5 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 群落交错区(ecotone):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 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如森林和草原之间的森林草原 过渡带,水生群落和陆地群落之间的湿地过渡带。
41
(三)岛屿生态与自然保护
(1)保护区地点的选择 ➢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首先考虑选择具有最丰富物
种的地方作为保护区,另外,特有种、受威胁种和濒危物 种也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选择保护区时,保护区 必须有足够复杂的生境类型,保护关键种。
42
(2)保护区的面积
➢ 按平衡假说,保护区面积越大,对生物多样性保育越 有利。Noss和Harris(1986)认为,对于保护区面积确定的 关键问题是,我们对于目标物种的生物学特征往往并不十 分清楚。因此,保护区的面积确定必须在充分了解物种的 行为、传播方式,与其它物种的相互关系和在生态系统中 的地位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此外,保护区周围的生态系 统与保护区的相似也是保护区确定面积时要考虑的。如果 保护区被周围相似的生态系统所包围,其面积可小一些, 反之,则适当增加保护区面积。
➢ 波动:限于群落内部的短期可逆的变化,不产生 群落的更替现象。其逐年的变化方向常常不同, 一般不发生新种的定向代替。
➢ 演替(succession):是某一地段上一种生物群落 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它是群落动态 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28
5.3.5 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 群落交错区(ecotone):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 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如森林和草原之间的森林草原 过渡带,水生群落和陆地群落之间的湿地过渡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教材名称
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 基础生态学(Basic Ecology).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29.50元) 50万字 本科师范教材/生物农林专业
(原教材:孙儒泳、李博、诸葛阳、尚
玉昌编.普通生态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3年10月(16.7元))
19. 方萍、曹凑贵编著,《生态学基础》(双语教材), 2008.1,同济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608-3744-4
20. 姜汉桥等.植物生态学,高教出版社,2004.6.1/32.5 元
21. 蒋高明.植物生理生态学,高教出版社,2004.12.1/34.50
22. 方精云主编.全球生态学:气候变化与生态响 应,2000.12.1/29元
23.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高教 出版社,2000.12.1/38.1元
国外主要参考书籍
美国Emerson和Allee等.动物生态学原理,1949 比利时迪维诺. 生态学概论,1974 美国E.Odum. 基础生态学,1983 Manuel C. Molles. Ecolog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 生态学:概念与应
态学发展趋势。中文核心
《植物生态学报》,中国植物学会主办, 20世纪 50年代始创,前身为《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 刊》,1986年改名为《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 学报》,1994年再次改名为《植物生态学报》, 季刊,国家一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植物生态学
方面的研究论文、学术动态等。中文核心
《应用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中科院沈阳 应用生态研究所主办,1990年创刊,季刊,国家一 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应用生态学研究成果、
Th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英国生态学会1963 年创刊,每年3期。主要刊登野生生物保护、经营 管理及病虫害的生物学防治,资源开发和利用等内 容。SCI;
Ecological Monographs,美国生态学会1931年创刊, 季刊。主要介绍各种特殊生境条件下生物种群的 结构、代谢及其进化等,近年来也刊登种群间的相 互作用、群落的次生演替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等 方面的研究报告。SCI;
Ecological Reviews,日本八甲田山研究所1935年创 办,季刊。主要介绍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群聚 和植物分布,地层中花粉化石的研究,推断过去植物 群落的组成分布以及和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等历史 生态研究工作。SCI;
《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主办,1981年创刊, 季刊,国家一级学术刊物。主要介绍中国生态学 发展动态,不同研究层次的研究论文,以及国际生
国内外生态学主要期刊
Journal of Ecology,英国生态学会1913年创办,季 刊。主要刊登生态学的研究论文、学术报告、生 态学发展动态等内容。近年来植物生态学内容较 多。SCI;
Ecology,美国生态学会1920年创办,双月刊。近年 来主要刊登环境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 学、群落生态学及放射生态学等方面的文章,其 中动物生态学的内容较多。SCI;
用(影印版).科学出版社 & McGraw-Hill, 2000年8月第1版/50元(中科院 研究生教材);生态学(第2版)(影印版)/Manuel.C.Molles.Jr./高教出版社 /2002-12-01/48.00 Aulay Mackenzie, et al. 生态学——精要速览系列(影印版与中文版). 科学出版社,2002 生态学 (第5版)(中文版)/孙儒泳等译/高教出版社/2003.10.1/180元 (美)Charles J. Krebs. Ecology: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Fifth Edition) 生态学(第五版)(影印本). 科学出版 社,2003/65元 (国外生命科学优秀教材)
1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玉昌编著.普通生态学(第二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8/55元(北京大学)
17. 曹凑贵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生态学概论》(第 1,2版),2002、2006,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978-704-010601-9; 978-7-04-019903-3/23.10
18. 曹凑贵主编,《生态学基础》(第1,2,3,4版), 2002、2005、2006、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978-7-04-021358-4
9. 尚玉昌,蔡晓明. 普通生态学,北师大出版社,1992 10. 孙儒泳,李博,诸葛阳,尚玉昌.普通生态学,高教出
版社,1993(已过时) 11. 苏智先等.生态学概论,1989 12. 周光裕.简明生态学教程,1989 13. 李博主编.生态学,高教出版社, 2000 (环境科学、
生态学专业教材)/22.7元; 50万字 14. 宋永昌.植被生态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54元 15. 阎传海.植物地理学,科学出版社, 2001.11/20元
生态学发展动态等内容。中文核心
J.L.Chapman & M.J.Reiss. Ecology: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Second Edition) 生态学:原理与应用(第二版) (影印本).清华大学出版社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9/35元 (国外大学生物学优秀教材)
国内主要参考教材
1. 何景.植物生态学,1959 2. 乐天宇.植物生态型学,1965 3. 曲仲湘等.植物生态学,1983 4. 华东师大等四院校合编.动物生态学,1983 5. 林鹏.植物群落学,1986 6. 王伯荪.植物群落学,1987 7. 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987, 1992, 2001/65.00 8. 祝廷成等.植物生态学,1988
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 基础生态学(Basic Ecology).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29.50元) 50万字 本科师范教材/生物农林专业
(原教材:孙儒泳、李博、诸葛阳、尚
玉昌编.普通生态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3年10月(16.7元))
19. 方萍、曹凑贵编著,《生态学基础》(双语教材), 2008.1,同济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608-3744-4
20. 姜汉桥等.植物生态学,高教出版社,2004.6.1/32.5 元
21. 蒋高明.植物生理生态学,高教出版社,2004.12.1/34.50
22. 方精云主编.全球生态学:气候变化与生态响 应,2000.12.1/29元
23.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高教 出版社,2000.12.1/38.1元
国外主要参考书籍
美国Emerson和Allee等.动物生态学原理,1949 比利时迪维诺. 生态学概论,1974 美国E.Odum. 基础生态学,1983 Manuel C. Molles. Ecolog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 生态学:概念与应
态学发展趋势。中文核心
《植物生态学报》,中国植物学会主办, 20世纪 50年代始创,前身为《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 刊》,1986年改名为《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 学报》,1994年再次改名为《植物生态学报》, 季刊,国家一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植物生态学
方面的研究论文、学术动态等。中文核心
《应用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中科院沈阳 应用生态研究所主办,1990年创刊,季刊,国家一 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应用生态学研究成果、
Th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英国生态学会1963 年创刊,每年3期。主要刊登野生生物保护、经营 管理及病虫害的生物学防治,资源开发和利用等内 容。SCI;
Ecological Monographs,美国生态学会1931年创刊, 季刊。主要介绍各种特殊生境条件下生物种群的 结构、代谢及其进化等,近年来也刊登种群间的相 互作用、群落的次生演替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等 方面的研究报告。SCI;
Ecological Reviews,日本八甲田山研究所1935年创 办,季刊。主要介绍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群聚 和植物分布,地层中花粉化石的研究,推断过去植物 群落的组成分布以及和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等历史 生态研究工作。SCI;
《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主办,1981年创刊, 季刊,国家一级学术刊物。主要介绍中国生态学 发展动态,不同研究层次的研究论文,以及国际生
国内外生态学主要期刊
Journal of Ecology,英国生态学会1913年创办,季 刊。主要刊登生态学的研究论文、学术报告、生 态学发展动态等内容。近年来植物生态学内容较 多。SCI;
Ecology,美国生态学会1920年创办,双月刊。近年 来主要刊登环境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 学、群落生态学及放射生态学等方面的文章,其 中动物生态学的内容较多。SCI;
用(影印版).科学出版社 & McGraw-Hill, 2000年8月第1版/50元(中科院 研究生教材);生态学(第2版)(影印版)/Manuel.C.Molles.Jr./高教出版社 /2002-12-01/48.00 Aulay Mackenzie, et al. 生态学——精要速览系列(影印版与中文版). 科学出版社,2002 生态学 (第5版)(中文版)/孙儒泳等译/高教出版社/2003.10.1/180元 (美)Charles J. Krebs. Ecology: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Fifth Edition) 生态学(第五版)(影印本). 科学出版 社,2003/65元 (国外生命科学优秀教材)
1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玉昌编著.普通生态学(第二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8/55元(北京大学)
17. 曹凑贵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生态学概论》(第 1,2版),2002、2006,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978-704-010601-9; 978-7-04-019903-3/23.10
18. 曹凑贵主编,《生态学基础》(第1,2,3,4版), 2002、2005、2006、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978-7-04-021358-4
9. 尚玉昌,蔡晓明. 普通生态学,北师大出版社,1992 10. 孙儒泳,李博,诸葛阳,尚玉昌.普通生态学,高教出
版社,1993(已过时) 11. 苏智先等.生态学概论,1989 12. 周光裕.简明生态学教程,1989 13. 李博主编.生态学,高教出版社, 2000 (环境科学、
生态学专业教材)/22.7元; 50万字 14. 宋永昌.植被生态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54元 15. 阎传海.植物地理学,科学出版社, 2001.11/20元
生态学发展动态等内容。中文核心
J.L.Chapman & M.J.Reiss. Ecology: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Second Edition) 生态学:原理与应用(第二版) (影印本).清华大学出版社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9/35元 (国外大学生物学优秀教材)
国内主要参考教材
1. 何景.植物生态学,1959 2. 乐天宇.植物生态型学,1965 3. 曲仲湘等.植物生态学,1983 4. 华东师大等四院校合编.动物生态学,1983 5. 林鹏.植物群落学,1986 6. 王伯荪.植物群落学,1987 7. 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987, 1992, 2001/65.00 8. 祝廷成等.植物生态学,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