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基础知识(诊断篇+治疗篇)

合集下载

非小细胞肺癌诊治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诊治进展
高度怀疑2期肺癌,可直接手术而不需要活检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旳治疗策略及进展
非鳞癌
鳞癌
含铂双药
+ 贝伐珠单抗
含铂双药
含铂双药
一线化疗结束后CR/PR/SD
贝伐珠单抗
(+培美曲塞)
厄洛替尼或培美曲塞*
厄洛替尼*
贝伐珠单抗合用
贝伐珠单抗不合用
组织学类型
疾病进展
EGFR活性突变
EGFR-TKI(一代、二代)
II期NSCLC旳治疗策略
首选肺叶切除加肺门纵隔淋巴结打扫术,无法手术患者可行肺段或楔形切除加肺门纵膈淋巴结打扫术完全性切除旳II期患者推荐术后辅助化疗当肿瘤侵犯壁层胸膜或胸壁时,应该行整块胸壁切除。切缘阳性推荐再次手术,无法再次手术,推荐术后化放疗。
III期(局部晚期)NSCLC旳治疗策略
局部晚期:1、可切除旳:T3N1 经新辅助化疗后可降期旳N2 同肺叶存在卫星结节旳T4N0-12、不可切除旳:纵膈融合状淋巴结 T4N2-3 胸膜心包转移
NCCN guideline China version
IASLC/UICC/AJCC NSCLC TNM分期(2023)
T:原发肿瘤T0:无原发肿瘤证据T1: 肿瘤最大径≤3cm,周围包绕肺组织及脏层胸膜,支气管镜见肿瘤侵及叶支气管,未侵及主支气管。T2: 肿瘤最大径>3cm,≤7cm;侵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 2cm;侵及脏层胸膜;有阻塞性肺炎或者部分肺不张,不涉及全肺不张。T3: 肿瘤最大径>7cm; 直接侵犯下列任何一种器官,涉及:胸壁、膈肌、膈神经、纵隔胸膜、心包;侵及主支气管距隆突<2cm;全肺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同一肺叶出现孤立性癌结节。 T4:任何大小肿瘤侵及下列任何一种器官,涉及:纵隔、心脏、大血管、隆突、喉返神经、主气管、食管、椎体;同侧不同肺叶内孤立癌结节。N:区域淋巴结N0:无淋巴结转移N1:同侧支气管周围及(或)同侧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淋巴结有转移 N2: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N3: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M:运处转移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规范ppt课件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规范ppt课件

培美曲塞+卡铂(AUC=5), 4周期 N=108
培美曲塞单药,4周期 N=108
• 既往未治疗的 IIIB-Ⅳ期 非鳞NSCLC PS=2 • N=217
R
0.6 0.4 0.2 0
1.0 0.8
培美曲塞 (n=103) 培美曲塞/卡铂 (n=98)
P VS. CP 5.8m vs.2.8m HR,0.46;95%CI,0.35-0.63 P<0.001
2. IIA、IIB期原发性NSCLC的治疗 总体推荐
• 可选辅助化疗方案包括:长春瑞滨/紫杉醇/多西他赛/培美曲塞(非鳞癌)/吉西他滨+顺铂/卡铂(2A类证据)[1-3,23] • 第八版分期中IIA期患者,由于缺乏高级别证据的支持,完全性切除后,一般不推荐辅助化疗(2A类证据)[1,2,15,16] • 不完全切除患者,行二次手术+含铂双药方案化疗(2A类证据)[1-3]或术后放疗+含铂双药方案化疗(2A类证据)[1-3]
4.不可手术IIIA、IIIB期原发性肺癌的治疗 不可手术IIIA、IIIB期的定义
• 不可切除IIIA期、IIIB期主要指有如下影像或淋巴结病理性证据:
4.不可手术IIIA、IIIB期原发性肺癌的治疗 总体推荐
分层
基本策略
可选策略
PS=0~1
多学科团队讨论 1.根治性放化疗(1类证据) 治疗方案: • 放疗: • 化疗: - 顺铂+(依托泊苷)足叶乙苷(1类证据) - 顺铂+紫杉醇(1类证据) - 顺铂+多西他赛 (1类证据) - 顺铂或卡铂+培美曲塞 (非鳞癌,1类证据)
序贯化疗+放疗 化疗: 顺铂+紫杉醇(1类证据) 顺铂或卡铂+培美曲塞(非鳞癌,1类证据) 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金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

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金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

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金标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之一,其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诊断方法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过程中。

然而,由于肺癌具有异质性和复杂性,目前尚无统一且确切的金标准来进行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因此,本文旨在概述并详细解释当前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金标准问题。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来讨论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金标准。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提供全面概述,并明确阐述本文所包含内容。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介绍非小细胞肺癌及其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并强调该疾病诊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将探讨金标准定义与作用在医学诊断领域中扮演的角色,并突出金标准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重要性和影响,以及确定金标准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接着,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常用的非小细胞肺癌诊断金标准,并评估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最后,在结论部分中,我们将对现有非小细胞肺癌诊断金标准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以及对患者治疗和管理的影响及意义。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非小细胞肺癌诊断金标准这一关键问题,并提供读者对于该领域的详尽知识。

通过对现有诊断方法和技术的概述与解释,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非小细胞肺癌诊断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同时,本文还旨在为未来研究者提供参考,探讨可能的改进方向和提出新的研究重点,以进一步推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金标准的发展与进步。

2. 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金标准2.1 什么是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一种主要由肺部组织中发展而成的恶性肿瘤。

与小细胞肺癌相比,NSCLC的生长速度较慢且转移潜力较低。

NSCLC通常占据大多数肺癌病例,并且分为不同亚型,如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等。

2.2 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性诊断非小细胞肺癌对于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法和预测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非小细胞肺癌NCCN指南更新

非小细胞肺癌NCCN指南更新

转移性非小细胞肺
05
癌治疗指南更新
个体化治疗策略
01
根据患者基因突变类型和病理类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02
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意愿,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针对不同转移部位,采取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03
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如EGFR、 ALK和ROS1等靶点的抑制剂。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如PD1/PD-L1抑制剂。
联合治疗
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进展与临床试验
新型药物的研发和临床试验,如针对罕见突变类 型的新型药物。
已有药物的优化和改进,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 用。
临床试验的开展,为未来治疗提供更多选择和依 据。
06
诊断
通过胸部X光、CT、MRI等影像学检 查和病理活检可确诊NSCLC。
NCCN指南更新概览
02
更新背景与目的
适应肺癌治疗的新进展
随着肺癌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NCCN指南的更新旨在提供最新的治疗建议和 方案,以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提高肺癌治疗的规范性
通过更新指南,推动肺癌治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能够 获得最佳的医疗方案。
分类
根据组织学特征,NSCLC可分为腺癌 、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等不同类型 。
病因与风险因素
病因
吸烟是NSCLC的主要病因,约80%的肺癌与吸烟有关。
风险因素
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家族遗传、慢性肺部疾病等也是NSCLC发病的高危因素。
症状与诊断
症状
早期NSCLC症状不明显,常见症状 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2.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有时难与肺癌阻塞支气管引起的阻塞性肺炎相鉴别。但如肺炎多次发作在同一部位,则应提高警惕, 应高度怀疑有肿瘤堵塞所致,应取患者痰液做细胞学检查和进行纤维光导文气管统检查,在有些病例,肺部炎症 部分吸收,剩余炎症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结节或炎性假瘤时,很难与周围型肺癌鉴别,对可疑病例应施行剖胸探 查术。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 (1)胸部胀痛肺癌早期胸痛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隐痛、闷痛、部位不一定,与呼吸的关系也不确定。如 胀痛持续发生则说明癌症有累及胸膜的可能。 (2)痰血肿瘤炎症致坏死、毛细血管破损时会有少量出血,往往与痰混合在一起,呈间歇或断续出现。很 多肺癌患者因痰血而就诊。 (3)低热肿瘤堵住支气管后往往有阻塞性肺叶存在,程度不一,轻者仅有低热,重者则有高热,用药后可 暂时好转,但很快又会复发。 (4)咳嗽肺癌因长在支气管肺组织上,通常会产生呼吸道刺激症状而发生刺激性咳嗽。 2.晚期症状 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有疲乏、体重减轻、食欲下降等表现,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局部症状。
谢谢观看
3.
治疗
治疗
(一)化学治疗
化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90%以上的肺癌需要接受化疗治疗。化疗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无论早期或晚期 均较肯定,甚至有约1%的早期小细胞肺癌通过化疗治愈。化疗也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化疗治疗非小 细胞肺癌的肿瘤缓解率为40%~50%。化疗一般不能治愈非小细胞肺癌,只能延长患者生存和改善生活质量。化疗 分为治疗性化疗和辅助性化疗。化疗需根据肺癌组织学类型不同选用不同的化疗药物和不同的化疗方案。化疗除 能杀死肿瘤细胞外,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损害,因此化疗需要在肿瘤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近年化疗在肺癌中的 作用已不再限于不能手术的晚期肺癌患者,而常作为全身治疗列入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化疗会抑制骨髓造血系 统,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可以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血小板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分为治疗性化疗 和辅助性化疗。

肺癌的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

肺癌的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

肺癌的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一)临床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符合下列之一者可作为临床诊断:1.胸部X线检查发现肺部孤立性结节或肿物,有分叶或毛刺。

2.肺癌高危人群,有咳嗽或痰血,胸部X线检查发现局限性病变,经积极抗炎或抗结核治疗(2~4周)无效或病变增大者。

3.节段性肺炎在2~3月内发展成为肺叶不张,或肺叶不张短期内发展成为全肺不张。

4.短期内出现无其他原因的一侧增长性血性胸水,或一侧多量血性胸水同时伴肺不张者或胸膜结节状改变者。

5.明显咳嗽、气促,胸片显示双肺粟粒样或弥漫性病变,可排除粟粒型肺结核、肺转移瘤、肺霉菌病者。

6.胸片发现肺部肿物,伴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并出现上腔静脉阻塞、喉返神经麻痹等症状,或伴有远处转移表现者。

临床诊断肺癌病例不宜做放化疗,也不提倡进行试验性放化疗。

(二)确诊。

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为肺癌。

1.肺部病变可疑为肺癌,经过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胸水细胞学检查,胸腔镜、纵隔镜活检或开胸活检明确诊断者。

痰细胞学检查阳性者建议除外鼻腔、口腔、鼻咽、喉、食管等处的恶性肿瘤。

2.肺部病变可疑为肺癌,肺外病变经活检或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者。

八、鉴别诊断(一)良性肿瘤。

常见的有肺错构瘤、支气管肺囊肿、巨大淋巴结增生、炎性肌母细胞瘤、硬化性血管瘤、动静脉瘘和肺隔离症等。

这些良性肿瘤的病变在影像检查上,均各有其特点,若与恶性肿瘤不易区别时,应考虑手术。

(二)结核性病变。

肺部疾病中较常见也是最容易与肺癌相混淆的病变。

临床上容易误诊误治或延误治疗。

对于临床上难于鉴别的病变,应反复做痰液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直至开胸探查。

在明确病理或细胞学诊断前禁忌行放化疗,但可进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及密切随访。

(三)肺炎。

大约有1/4的肺癌早期以肺炎的形式出现。

对起病缓慢,症状轻微,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发生在同一部位的肺炎应高度警惕有肺癌可能。

(四)其他。

包括发生在肺部的一些少见和罕见的良恶性肿瘤,术前往往难以鉴别。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
用于存在EGFR敏感突变(19del及 L858R)的转移性NSCLC一线治疗
扩大原有适应症至无EGFR耐药突变 的转移性NSCLC一线治疗; 性NSCLC
存在EGFR T790M 突变的局 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存在EGFR敏感突 变的,既往未经 EGFR-TKI治疗过 的局部晚期或转 移性NSCLC; 含铂化疗失败后 的局部晚期或转 移性肺鳞癌
新辅助化疗±放疗+手 术
根治性放化疗
新辅助化疗±放疗+手术 ±辅助化疗±术后放疗; 对于EGFR突变阳性患者, 手术+辅助EGFR-TKI靶向 治疗±术后放疗
临床N2 多站纵膈淋 根治性同步放 巴结转移、预期可 化疗 能完全切除
新辅助化疗±放疗+手术 ±辅助化疗±术后放疗;
对于直接手术且术后检 测为EGFR突变阳性患者, 术后辅助EGFR-TKI靶向治 疗±术后放疗
性肺叶切除 临床试验;
+肺门纵膈 参与肺叶切
淋巴结清扫 除和亚肺叶

切除比较的
临床试验
不适宜手 立体定向放射治 采用各种先 术患者 疗(SBRT/SABR) 进放疗技术
实施立体定 向放疗
IIA、IIB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分期 分层 IIA、IIB期 适宜 NSCLC 手术
患者
不适 宜手 术患 者
放疗后含铂
同步化放疗(三维 双药方案辅
适形放疗/适形调 助化疗
强放疗+化疗)
可手术IIIA或IIIB(T3N2M0)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分期
分层
I级推荐
II级推荐
III级推荐
临床IIIA T3-4N1、T4N0非肺 手术+辅助化疗

2023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治疗推荐(附表)

2023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治疗推荐(附表)
靶向及含粕双
药失败后治疗
P=O-2
(1)单药化疗
单药化疗+贝伐珠单抗(非鳞癌)出级推荐)
安罗替尼(In级推荐)(A1TER0303研究)
备注解读
(1)A1K融合阳性突变的NSC1C患者临床特征为年轻、不吸烟或少量吸烟且EGFR、KRAS为野生型的肺腺癌患者约占NSC1C的3%〜5%,大多数患者对化疗药物无反应。(2)克嘤替尼耐药后30-45%的耐药机
d1
AP方案
培美曲塞
500mg∕πf
d1
顺柏
75mg∕m2
d1
或卡钳
AUC=5-6
d1
备注:以上方案的用药周期为21d为1周期,4-6个周期。
2、常用NSC1C二线化疗方案
化疗方案
用药时间
多西他赛
60-75mg∕m2
d1
培美曲塞
5OOmg∕rrf
d1
备注:以上方案的用药周期为21d为1周期。
3、常用NSC1C免疫治疗用药方案
d1
或卡的
AUC=5-6
d1
1P方案
紫杉醇脂质体
135-175mg∕πf
d1
顺粕
75mg∕rrf
d1
或卡粕
AUC=5-6
d1
DP方案
多西他赛
60-75mg∕πf
d1
顺粕
75mg∕rτf
d1
或卡粕
AUC=5-6
d1
GP方案
吉西他滨
1000-1250mg∕πf
d1,8
顺钳
75mg∕πf
d1
或卡粕
AUC=5-6
2023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治疗推荐(附表)
〃肺癌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占第1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11ce111ungcancer,NSC1C)是肺癌最为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总数的80%~85%β按照治疗模式的不同JV期NSC1C包括驱动基因阳性和阴性,其中驱动基因阳性包括EGFR突变、A1K融合阳性突变、其他驱动基因阳性突变(RoS1融合、BRAFV600E突变、NTRK融合、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RET融合、KRASG12C/HER-2突变),其中驱动基因阴性包括非鳞癌(腺癌为主)、鳞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1a
N1
同侧支气管或肺门 淋巴结转移
胸膜播散(恶性胸 M1a 腔积液、心包积液 或胸膜结节) 原发肿瘤对侧肺叶 出现卫星结节;有 M1b 远处转移(肺/胸膜 外)
T1b
M1b
IV
IV
IV
IV
T2a
N2
同侧纵隔和/或隆突 下淋巴结转移
T2b
根据相应的TNM组合分为I、 II、III、IV共4期
对侧纵隔和/或对侧 肺门,和/或同侧或 对侧前斜角肌或锁 骨上区淋巴结转移
13
Mok et al., Expert Rev. Anticancer Ther. 2010; 10:1601–1611 Figures adapted from Pao and Girard, Lancet Oncol 2011; 12:175–80 and Heist and Engelman, Cancer Cell 2012; 21:448.e2
肺癌的诊断:临床表现
– 早期肺癌症状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大部分患者发现时病变已
进展
– 临床表现与部位、大小、 类型、发展阶段、有无并发症有关 – 肺癌四大症状:
• 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

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喘鸣,胸闷,气急,体重下降,发热等
• 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

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上腔静脉综合征,上肿疼痛等
肺癌居于致死癌症首位
● 肺癌是最常见癌症的死因,全球每年有138万人死于肺癌 (占癌症总死 亡人数的18.2% )1 ● 美国2012年的估计值2 – 160,340人死于肺癌,多于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合计的死亡人 数。
美国癌症死亡原因首位
150 100 50 0
3
Lung 肺癌 Colorectal 结直肠癌 Breast 乳腺癌 Prostate 前列腺癌
• 癌肿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

头痛、呕吐、骨痛,病理性骨折,厌食、肝区疼痛等
• 肺外表现

激素、抗原、酶
14
肺癌的诊断:客观检查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 PET;磁共振(MRI),支气管造影
–组织细胞学检查
•痰脱落细胞检查 •胸腔积液者:胸水癌细胞,胸膜活检 •CT引导下细胞学检查
15% 大细胞癌
非鳞癌
非小细胞 肺癌
40% 腺癌
* 因为诊断标准的差异,总和不等于 100%。
Ginsberg RJ, et al. Cancer: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Oncology. 5th ed. 1997;858-911.dui
11
肺癌主要组织学类型的特征
肺的解剖结构——大体结构
左肺2叶,右肺3叶
7
肺的解剖结构——支气管分级和淋巴结分组
颈下、锁骨上、胸骨 颈静脉切迹淋巴结 (右)上气管旁组 (左)上气管旁组 血管前组 气管后组 (右)下气管旁组 (左)下气管旁组 主动脉弓下组 主动脉弓旁组 隆突下组 食管旁组 肺韧带组 肺门组 肺叶间组 肺叶内组 肺段内组 肺亚段组
–组织活检
•经气管镜肺活检 •CT导向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 •胸腔镜,纵隔镜,开胸探查 •颈部、锁骨上、腋下淋巴结活检
15
16
● 支气管镜 & 细针活检标本 – 标本小
– 可用于分子病理诊断的组织有
● 手术切除标本 ● 标本充足

17
肺癌的分期:TNM临床分期
–UICC最新TNM分期标准第七版 –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是全球肿瘤研究和治疗领域的一件大事,是推动新一轮肿瘤诊断和治疗
按阶段分类的非小细胞肺癌诊断
60 40 20 0
4
All stages 所有阶段 Localized 局部 区域 Regional 远处 Distant 无分期 Unstaged
. Accessed Oct 4th, 2012
估计的全球新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数(GLOBOCAN)
2
50
40
常需人帮助或医疗护理
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别护理和帮助 生活严重不能自理,须住院,但无死亡危险 危重,需住院积极支持治疗 病危,临近死亡 死亡
3
30 20
卧床不起 死亡
4 5
10 0
23
活检病理报告
24
24
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标准样式
● p右肺上叶腺癌T2N1M0 —— IIb期
● 右肺上叶腺癌T3N2M1(骨)—— IV期 ● c右肺上叶腺癌T3N2M1(骨)—— IV期
N0 T1a T1b T2a T2b T3 T4 M1a IA IA IB IIA IIB IIIA IV
N1 IIA IIA IIA IIB IIIA IIIA IV
N2 IIIA IIIA IIIA IIIA IIIA IIIB IV
N3 IIIB IIIB IIIB IIIB IIIB IIIB IV
18
肺癌的分期:TNM临床分期
原发肿瘤(T)分期
Tx T0 Tis
区域淋巴结(N)分期
淋巴结转移情况无 法判断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分期
Mx M0 无法评价有无远处 转移 无远处转移
原发肿瘤大小无法测量;或痰脱落细胞、 支气管冲洗液中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 Nx 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原发肿瘤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原位癌 原发肿瘤最大经≤2cm,局限于肺和脏 层胸膜内,未累及主支气管;或局限于 管壁的肿瘤,不论大小,不论是否累及 主支气管 原发肿瘤最大经>2cm, ≤3cm,其他 同T1a 原发肿瘤最大径>3cm,≤5cm;或具 有以下任一种情况:累及主支气管但距 隆突≥2cm;累及脏层胸膜;产生肺段 或肺叶不张或阻塞性肺炎 肿瘤最大径>5cm, ≤7cm,其他同T2a 原发肿瘤最大径>7cm,或具有以下任 一种情况:累及胸壁、横膈、纵隔胸膜、 心包;距隆突<2cm但未及隆突;产生 N3 全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原发肿瘤同一 肺叶出现卫星结节 任何大小肿瘤,或侵及:心脏、食管、 气管、纵隔、隆突或椎体;原发肿瘤同 侧不同肺叶出现卫星结节 N0
22
最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体力状态评分
ECOG(WHO)
正常活动 有症状,但几乎完全可 自由行动 有时卧床,但白天卧床 时间不超过50% 需要卧床,卧床时间白 天超过50%
评分
0 1
评分
100 90 80 70 60
卡氏评分
正常、无症状和体征 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和体征 勉强可进行正常生活,有一些症状或体征 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活动或工作 偶尔需要扶助,但大多数时间可自理
Detterbeck FC, et al. Chest. 2009,136: 260
8
肺癌的病理学分类——大体类型
中央型,主支气管或叶支 气管,肺门处肿块
周围型,少见
9
肺癌的组织学分型
●小细胞肺癌(SCLC )
–约占肺癌的1/5,恶性度高 –发病年龄较轻(40-50岁) –多位于肺门附近的大支气管 –生长快,侵袭力强 –转移早 –对放疗和化疗较敏感
非小细胞肺癌基础知识(诊断部分)
Derek Yan
2012年肺癌发病率
● 全球年估计值1 – 160万新病例 (2008年数据) ● 美国年估计值2 – 226,160 新病例 ● 约85%的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3 ● >50%的非小细胞肺癌是在晚期诊断出的 (淋巴结受侵或转移)4
2
1. Jemal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1; 61:69-90 2. Siegel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2;62:10–29 3.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Cancer Facts & Figures 2012 4. . Accessed Oct 8th , 2012
T3
其中I、II、III期各自再分为A 和B期
T4
19
肺癌的分期:TNM临床分期
II 期 I期
肿瘤小(≤3cm),不累及其他部位 肿瘤较小(≤7cm),仅累及附近的区域淋巴结
Detterbeck FC, et al. Chest. 2009,136: 260
20
肺癌的分期:TNM临床分期
III 期
1. Jemal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1; 61:69-90 2. Siegel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2;62:10–29
肺癌的死亡
● 统计数据表明,肺癌的存活率因诊断癌症的不同阶段不同。 ● IIIB/IV期非小细胞肺癌 的5年存活率很低。 ● 根据2001-2007年间对美国患者的统计,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晚期阶段( 已转移的癌症)的患者相对5年存活率为3.8%。
● 鳞癌
–多发于大支气管,中央型多见 –发病年龄较大 –根据分化程度可分为高、中、低分化 –高分化者可见角化珠、细胞间桥等鳞状上皮
●腺癌
–女性多见
–多发生于较小支气管上皮,周围型多见
–分化程度不等,分化最好的为细支气管肺泡癌 –历史上术后疗效较鳞癌差,目前随着新化疗药物的
特征
–预后差,化疗较不敏感
出现,预后提高
Traditional 传统观点 view 腺癌 Adenocarcinoma 鳞癌 Squamous 大细胞癌 Large-cell
2004
未知 Unknown
KRAS EGFR
2012
未知 Unknown KRAS 突变 KRAS mutation EGFR 突变 EGFR mutation BRAF 突变 BRAF mutation ALK 重排 ALK rearrangement MEK 突变 MEK mutation PIK mutation PIK 突变 3CA 3CA HER mutation HER 突变 2 2 ROS1 fusion ROS1 融合 RET translocation RET易位 MET amplification MET 扩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