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和谐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师范类大学生自我和谐、同伴信任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

师范类大学生自我和谐、同伴信任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
生健 康 成 长起着 至关 重要 的作用 。师 范类 大学 生是
性 。量表 总分 由 自我 与经验 不和谐 和 自我 的刻板 性 2个 分 量 表 的得 分 与 自我 的灵 活性 , 量 表 的反 向 分
大学 生 的一 个特 殊群 体 , 是未 来 的老 师 , 究其 自我 研
和谐 、 同伴信 任 的现状 及其 关 系 , 于 加强 师范 生教 对 育, 培养 其健 全 的人格 有着 重 要意 义 。
随机 选 取某 师范 大学 一 年级 到三 年级 的 3 0名 3 本科 生 。发放 问卷 3 0份 , 3 回收有 效 问卷 3 9 , 0 份 有
* 收 稿 日期 :0 2 6—2 2 1 —0 8
作 者 简 介 : 本 钰 ( 9 7 ) 男 , 建 宁 化 人 , 建 师 范 大 学 讲 师 , 究 方 向 : 学 生 心 理健 康 教 育 。 张 17一 , 福 福 研 大
该量 表采 用 5级 评 分 , 3个分 量 表 : 1 自我 含 ()
与 经 验 的 不 和 谐 ;2 自我 的 灵 活 性 ; 3 自我 的 刻 板 () ()
种 特 殊 的人 际信 任 。大学 阶段 是个 体从 幼稚 走 向
成熟 并 逐步 实现 社 会 化 的 关键 时期 , 多稳 定 而 亲 许 密 的 同伴关 系都 在 这 一 时 期建 立 , 同伴 信任 对 大学


研 究 方 法
制, 主要 测查关 系 密切者 的相 互信 任情 况 , 用 7级 采
评分 , 有 1 共 8个项 目, 含 3个 因子 : 预 测 性 、 包 可 可
( ) 究对 象 一 研
依靠 性 、 可信赖 性 。量表 的 总分 由各项 目得分 累加 , 得分 越高 表 明对 同伴 的信任 度越 高 。整个量 表 的内 部一 致性 为 a . 1 其 中可 预测 性 a . 2 可信 一0 8 ; 一0 8 ;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

采 用 症 状 自评 量 表 、 自我 和谐 量 表 对 64名 3
大学新 生进行 问卷调查 , 采用相关分析和 t 检验分析不 同心理健 康水平 的大学新 生其 自我和谐 程度 以及心理 健康状 况与 自
我和谐 的关系。 结果 心理健康 水平较高的学生 自我与经验 的不和谐程度 与 自我 的刻板 性较低 , 自我的灵活性 较高 ;C - S L 自我和谐程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 9 0中人际关系 、 抑郁 两因子 和 自我经验 的不和谐 有显著 的正相关 ( =0 1 7 0 0 8 。S L9 各 个分量表与 自我 的灵活性有 r .0 ,.8 ) C -0 显著负相关 , 自我刻板有显 著正相关 。 结论 与 关键词 : 心理健康 ; 自我和谐 ; 大学新生
u ig c reaina ayi n -et Reu t Frsm e t ihlv l n tl elhh d lwe c rso l ic nitn y a d s rlt n ls a dtts. n o o s sl s eh n wi ahg e h e me a at a h o rso e f ef n s e c ,n s - o s
闰丹凤 , 郭巍 伟 , 梁执群 ( 山西医科大学人文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 太原 000; 通讯作者 ,-a: 301 Emi l
 ̄l-0 8 16 cm) s 2 0 @ 2 .o w
摘 要 : 目的
研 究 大 学 新 生 的心 理 健 康 状 况 与 自我 和谐 之 间 的 关 系 。 方 法
中图 分 类 号 : R 9 . 356 文 献标 识 码 : A
Rea ins p o e alh a t wih s l o itnc nd c ng u nc n c lg r s lto hi fm nt e lh t e fc nsse y a o r e e i ol e fe hm e e n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心理健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压力和困难时保持内心平和和积极向上的状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自我
和谐是指个人在个体内部,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协调、统一和平衡状态,是人的一个健康
的过程,没有自我和谐,个人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挑战。

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与自我和谐的关系。

首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来自于生活压力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压力主
要包括学业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多重因素,这些压力会产生焦虑、抑郁、失
眠等心理问题。

同时,个人的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例如个体的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其次,自我和谐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自我和谐可以使大学生在面对
挫折和困难时不易产生负面情绪,增强自身抗挫抗压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

最后,采取积极的心理调适和维持自我和谐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对于大学生
而言,他们需要通过积极的心理调节和保持自我和谐,纠正不良心理偏差,改善情绪状况,增强自信心,提高个人的发展能力和适应性。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密切相关。

通过更好的自我和谐,可以缓解大学生
的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和身体的健康。

因此,大学生应该注意心理健康,积极维护自身的
和谐状态,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增强自信心,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传承和提升。

高中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高中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 08 4 5之 间。 少 年心理 问题 凸显 的时期 。人 的 自我 概 念是 在 与 06 — .
环境和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一旦形成 ,它 对个人 行为具 有决定性 影 响【 5 I 中生 的 自我概 念 。高
1. .2中学生心 理健康 问卷 2 由王极 盛1 8 ] 编制 ,共包 括 6 0个题 目,记分 在

的重要标志f l 】 。个体有着维持各种 自我知觉之间的 和谐的[ 2 1 。为了维持 自 我和谐统一 ,个体就会采取 致 性 、以及 协 调 自我与 经 验 之 间关 系 的机 能 , 各种各样的防御反应 ,这样就为心理障碍的产生 而且 “ 个体所采取的行为大多数都与其 自我观念 提供了可能圈 。因此罗杰斯认为 ,个体的 自我和谐
1 对 象与方法 .
11 究对 象 .研
21高 中生 自我和谐 总体 状况 .
为 了对高 中生 自我和谐特征有一个整体的了 解 ,特 意 对 高 中生 的 自我 和谐 得 分情 况 进 行 高 、
在 湖南 省 邵 阳市 ,贵 州省 贵 阳市及 兴 义市 随 中、低分组 , 并在此基础上做交叉分组下的频数 机抽取 了 四所 中学 的 70名 高 中生 作为研 究对 象 , 分析 ,所 得结果 见交叉 列联表 1 0 。
・ 理健康 ・ 心
的刻 板性 ” 两个分 量 表得 分越 高 ,表示 自我 和谐 与心理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 自我 的灵 活性 ”得 分越 高 ,表 示 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的身心都处 程 度越 低 ;而 “ 于发展阶段 ,自我和谐程度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水 自我和谐程度就越高 。该量表有较高的信度和中 平 。 因为高 中是人 生 发展 的一 个特 殊 时 期 ,是 青 等 的校标 关联效度 ,各分量表 的同质性 信度在

大学生自身和谐研究

大学生自身和谐研究
20 年 1 09 O月 第3 O卷 第 OU RNAL OF Z ANJ ANG H I NORM AL COL LEGE
Oc . 0 t 20 9
Vo1 3 No 5 .O .
大 学 生 自身 和 谐 研 究
龙 鸣
( 江 师 范 学 院 思政 部 , 东 湛 江 5 4 4 ) 湛 广 2 0 8 摘 要 : 个 人 的 生 命 都 有 物 质 、 识 和 社 会 三 个 维度 。 大 学 生 在 这 三 个 方 面 内部 与 三 个 方 面之 间 的 矛 盾 有 每 意
以归 于人 的精 神 需 求 , 们 是 人 的 意 识 的 派 生 , 映 出 人 的 它 反
社会属性 。
生 理 需 求 分 为 食 欲 、 欲 和 休 息 、 暖 等 需 求 , 人 的各 性 温 是 种需 要 中最 强 烈 的 维 持 人 类 生存 的 基 本 需 要 , 人 的生 理 机 是
置身多元化的现代社会 , 个 人都有 多方 面选择 的 自由, 每 有
选 择 就 意 味 着 有 抛 弃 , 以 他 们 又 要 承 担 选 择 的 风 险 和 痛 所 苦 。这 些 因 素 纠结 在 一 起 . 产 生 了 大 学 生 自身 不 和 谐 的 内 就
在 动 因和 外 在诱 因 。
形 消 费 的 同 时 , 在 消 耗 自 己 的 青 春 , 解 自 己人 性 趋 于 丰 也 消 满 的 可 能 性 。另 一 方 面 , 学 生 正 处 于 青 春 萌 动 的 时 期 . 大 青
个 人 和 谐 是社 会 和谐 的起 点 , 人 和 谐 从 自身 角 度 看 叫 个 做 自我 和 谐 。每 个 人 的 生 命 都 有 物 质 、 识 和 社 会 三 个 维 意 度 。三 个 维 度 紧 密 相 联 , 各 有 其 特 殊 性 : 质 生 命 遵 循 生 又 物 物规律 . 意识 生 命 遵 循 逻 辑 规 律 。 会 生 命 遵 循 社 会 规 律 。 社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的观 点 , 自我 是 个 体 的 现 象 领 域 中 ( 括个 体 对 外 界 及 自 己 的 包 知觉 ) 自身 有 关 的 知 觉 与 意 义 。如 果 个 体 体 验 到 自我 与 经 与 验 之 间存 在 差 距 , 会 出 现 内心 的 紧 张 和纷 扰 , 一 种 “ 和 就 即 不
J u n l f qh rMe ia C l g , 0 8 Vo. 9 No 2 r a ia dc l ol e 2 0 , 12 , . 2 o o Qi e
大 学 生 主 观 幸 福感 与 自我 和 谐 的关 系研 究
付 伟 雷 ’ 蕾 于增艳
【 要】 目 的 摘 本 研 究 试 图 通过 分 析 大 学 生 主 观 幸 福 感 与 自我 和 谐 的 关 系, 讨 提 高 大 学 生 主 观 探
析 , 学 生 自我 和 谐 的 最 高 分 为 18 最 低 分 为 5 。在 大 学 生 大 1, 2 中, 以将低于 7 可 4分 定 为 低 分 组 , 5 1 2分 定 为 中 间 组 , 7~ 0 13分 以上 定 为 高 分 组 。依 据 此 标 准 , 本 次 调 查 中 , 分 0 4 ] 在 低
括 3 因子 : 个 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 、 自我的灵活性和 自我的刻
板 性 。使 用 时 , 求 被 试 按 指 示 语 对 每 一 个 句 子 符 合 自己 情 要 况 的程 度 进 行 1 完 全 不 符 合 ) 5 完 全 符 合 ) 评 定 。计 算 ( 到 ( 的
总பைடு நூலகம் 的方 法 是 将 “ 自我 的灵 活 性 ” 向 计 分 , 与 其 他 两 个 分 反 再 量 表 得 分 相 加 。得 分越 高 自我 的 和谐 程 度 越 低 [ 。总 量 表 的 4 ]

当前大学生自我和谐状态调查研究

当前大学生自我和谐状态调查研究

分。总分越高说 明自我和谐性越低 。如果 自我与 经验的不和谐得分越高 , 则表示 自我与现实经验越 不 和谐 ; 自我 的灵 活 性 分 数越 高 , 示 自我 灵 活性 表 越 强 。 自我 的刻板 性反 映 的是个 体适 应 能力 、 心理 调整能力的高低和不 良 个性 的内心冲突。

图 1 大 学生 自我 和谐 总分统 计图 表 1 自我 和谐 不 同程度 的分布 情况
士论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 响因素 的 “
[ 基金项 目]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所课题“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现机制研究——基于主体和谐的视 角” 21B 8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00 27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和谐能力培养研究” 20q9 ) (0813 ”

性别 、 年级 、 专业、 是否独生子女等。主体采用王登 峰编制的 自我和谐量表 ( c s … 。量表共分 3 sc) 5
个题 目, 分别涉及 自我与经验不和谐、 自我灵活性 和 自我刻板性 3 个分量 。其 中, 自我与经验不和谐 设计题 目 1 6个, 主要测量个体对 自己的看法与实 际表现之间的不和谐程度 ; 自我灵活性设计题 目 l个, 2 主要测量个体对 自己看法 的灵活性和可塑 性程度; 自我刻板性设计题 目7 , 个 主要测量个体 对 自己看法 的顽 固 和拒绝改 变 的程度 。
生和本科生) 作为调查对 象。共发放 问卷 30份 , 5 剔除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 38 , 4 份 问卷有效
率 9 .%。年龄 2 — 5岁, 99 0 2 其中男生 20人 , 0 女生
10 ; 5 人 专科生 1 0 0人 , 本科生 2 0人 ; 5 文科类 10 1 人, 理科 类 20人 ; 4 独生 子女 8 0人 , 非独 生 子女

研究生人际关系困扰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研究生人际关系困扰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康之 间存 在着显 著 的相关 。而与他人 交往是 人的基 本 需要 , 多精神 病理学 的案例 说明 , 果人 际交往 许 如
的需要受 到阻挠 或威胁 ,往往会 成为 心理失调 乃至 引起生理 失调 的重要原 因 , 至造 成非 正常死 亡 。 直 因
21 研 究对 象 .
采取 随机抽样 法从杭 州师 范大学 、北 京航 空航 天 大学 、 中南大学 、 武汉 大学 、 庆工商大 学 、 津大 重 天 学 6所高校 中选取 被试 , 行 问卷调查 。 发放 2 0 进 共 4 份 问卷 , 回收 问卷 2 3份, 效问卷 2 6份 。其 中男 3 有 1
2 方 法
R gr 人 格理论 中最 重要 的概 念之 一,它 指 的是 自 oe s 我 内部 的 协 调一 致 以及 自我 与 经验 之 间 的协 调 f 】 1 。 罗杰斯认 为如 果各种 自我知觉 之间 出现冲 突或者个
体体验 到 自我 与经验之 间存 在差距 ,个 体就会 体验
心理研究
PyhlgclR sac 2 0 ,()8 — 0 scooia eerh 0 9 25 :7 9
8 7
研 究生人 际关 系困扰 与 自我 和谐 的关 系州 师 范 大 学心 理 系 ,杭 州 杭 303 ) 10 6

要 : 究 采 用 自我 和谐 量 表 和 人际 关 系综 合 诊断 量表 对 6所 高 校 的 2 6名研 究 生 进 行 了 问卷 调 查 , 本研 1 探讨 了研 究 生 自我 和 谐
与人 际 关 系 困扰 的 状 况 及其 关 系 。 结 果 发现 : 人 际关 系 困扰 的 四 个 维 度 上 , 在 性别 和 专业 差 异 显 著 , 级 差 异 不 显 著 ; 自我 和谐 年 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和谐的研究进展
作者:段天宇罗扬眉
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20期
摘要随着“和谐社会”和“心理和谐”等概念的提出,自我和谐成为当今国内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也是心理学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的学科贡献。

本文介绍了自我和谐的概念和特点,自我和谐的测量,并根据以往文献,分析了影响自我和谐的个体和社会因素,进一步把个体因素分为人格和环境因素。

最后,针对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自我和谐和谐社会自我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中共中央2004年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2006年明确提出“心理和谐”的概念以来,心理和谐和社会和谐已经成为学术界特别是心理学界炙手可热的话题。

王登峰和黄
希庭(2007)指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包括自我和谐,人际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自我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许燕(2006)也认为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

用“自我和谐”作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文献检索发现,1994年以前没有对研究“自我和谐”的文献,从1994年到2003年,一共有11篇,而从2004年到2008年,有143篇,仅在2008年一年,就有55
篇文献,足以看到“自我和谐”的研究热潮。

1自我和谐的概念
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直是人格和心理健康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而自我又是人格中的核心问题(黄希庭,2006)。

在自我中,自我和谐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

自我和谐(self-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是C.R.Rogers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与心理病理学和心理治疗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Rogers的观点,自我是个体的现象领域中包括个体对外界及自己的知觉与自身有关的知觉与意义。

同时,个体有着维持各种自我知觉间的一致性,以及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关系的机能,而且“个体所采取的行为大多数都与其自我观念相一致。

如果个体体验到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差距,就会出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即一种“不和谐”的状态。

个体为了维持其自我概念就会采取各种各样的防御反应,并因而为心理障碍的出现提供了基础。

所以,根据Rogers的观点,自我和谐是指每个人对自我的看法与他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或者说是和谐的。

2自我和谐的测量
2.1 Rogers的自我和谐评估量表
Rogers在临床观察和研究中制定了一个自我和谐评估量表以测量心理治疗过程中个体自我与经验之间协调程度的改善。

该量表由七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都由七个等级组成,由低到高分别代表刻板、僵化、停滞直到灵活、变通与和谐。

这一量表主要由治疗者或其他的独立评分者对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定。

然而,该量表由于在评定上的局限,所以不适合作为一般性的研究工具。

2.2自我和谐量表( SCCS)
自我和谐量表包括35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分别测量个体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程度、自我的灵活性以及自我的刻板性(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5,0.81, 0.64)三个因素。

3影响自我和谐的相关因素
影响自我和谐的相关因素很多,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

影响自我和谐的社会因素有:一方面,社会要为个人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另一方面,社会要尊重个人价值选择。

在心理学研究中,已发表的关于自我和谐的研究大都是从个体因素的角度来考察的。

个体因素有很多,如人格特点、行为方式、社会支持、父母养育方式等。

可以把众多的因素又可以分成人格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部分,各种因素又是相互作用的。

3.1 影响自我和谐的环境因素
(1)家庭。

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的环境,家庭的各种因素,特别是亲子关系的亲疏和父母养育方式对个体的人格、自我和谐和心理健康有重要的作用。

(2)人际和谐。

马娟和李义安(2008)以大学生为样本从社会支持的角度研究了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自我和谐存在显著相关。

(3)生活应激。

桑青松,葛明贵和姚琼(2007)认为,人们的不同选择倾向决定了应激后果。

如果对应激的反应趋向消极,沉浸在挫折、压力、冲突等带来的消极情绪体验中,个体可能出现自我评价偏差、焦虑、抑郁,对自我与经验之间产生不合理的期望,使“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产生较大差距,产生强烈的内心紧张和纷扰,就会出现自我“不和谐”状态。

3.2影响自我和谐的人格因素
(1)人格维度。

人格维度对自我和谐有一定的影响。

崔红和王登峰(2005)用本土化量表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探讨了人格基本维度与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人格维度对自我和谐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其中外向、善良和人际关系等人格维度有利于个体的自我和谐,而行事风格和才干以及淡泊因素上的高分者则既表现较高的自我不和谐,又表现较高的自我灵活性。

(2)自尊。

自尊反映一个人的机能状态,(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42页)它是心理健康重要的决定因素,也是健全人格的基础。

因此,作为人格中重要变量,自尊与自我和谐相互产生影响。

王鲁豫研究了军人自我和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自尊水平低者自我和谐程度也较低,并多选择消极应对。

罗京滨、曾峥、张滔华、黄才炎和苏文英以贫困大学生为样本,研究了自尊和自我和谐的关系,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自我和谐量表中3个分量表各均分均低于大学生常模,自我和谐性与自尊是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的,自尊的贫困大学生自我和谐程度也比较高。

(3)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与压力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的重要调节变量或中间变量, 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压力的后果和严重性, 对个体的自我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应对方式和自我和谐的关系的研究中,分别以军医大学生,女中专生,大学本科生,卫校学生,高中生为样本均发现,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总分及其分量表得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对其自我和谐有不利影响, 采用积极应对有助于促进个体的自我和谐。

(4)时间管理倾向。

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具有动力性的人格特征,是个体在对待时间功能和价值上,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它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构成。

陈和平,陈永进和魏昌武研究了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关系,认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有一定程度的相关。

4自我和谐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当前,自我和谐研究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潮,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然而,在这热潮背后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注意。

首先,在对内涵的研究上,大多数自我和谐的研究都采用C. R. Rogers关于自我和谐的观点,然而,作为西方引入的概念,自我和谐的内涵可能存在“水土不服”。

其次,研究方法上需要创新。

目前关于自我和谐的研究大都是自陈式报告的调查研究,这种研究的局限性首先在于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另一个局限在于可能存在社会赞许性,因此对准确研究自我和谐有一定的限制。

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Bruce Overmier认为,心理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满足社会需求的任务,心理学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认为,应用心理学原理的时候,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

将来心理学关于自我和谐的研究也是如此,未来要对自我和谐展开更多的研究,同时,也要进一步促进研究的本土化和研究手段的多样化,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王登峰,黄希庭.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33(1):1-7.
[4]许燕.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J].北京社会科学,2006 (增刊):60- 64.
[5]黄希庭.时间与人格心理学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61-269:3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