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干细胞研究进展
干细胞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干细胞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王婧颖;唐彤宇【摘要】随着生活方式的西化和诊断技术的不断提升,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但传统的渐进式疗法在治疗效果上仍旧不尽如人意,许多患者未能达成临床缓解.而近年来干细胞的多分化潜能使其修复患者受损肠道黏膜,实行免疫调节与重建的功能成为可能,有许多基础以及临床研究都在推进干细胞疗法.本文将对干细胞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以及临床进展作一综述.【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34)020【总页数】4页(P3329-3332)【关键词】干细胞;溃疡性结肠炎【作者】王婧颖;唐彤宇【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长春 13000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长春 130002【正文语种】中文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发病机制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结直肠。
由于生活方式的逐渐西化,UC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
临床上常用的为传统的渐进式疗法,即5-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
但传统疗法药效持续时间短,长期应用副作用大,生物制剂价格昂贵,并且有报道显示即使运用以上的结合疗法在16周内未达成临床缓解的UC患者仍高达60%,这成为临床上的一大难题。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由于其较强的对肠道黏膜的增值修复能力,以及其对于UC患者混乱免疫系统的调节与重建能力,都是其它传统疗法所不可替代的,在未来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对新兴干细胞对于UC的治疗作一综述。
1 肠道干细胞肠道干细胞是成体干细胞的一种,位于肠道黏膜隐窝基底部,通常情况下,其不断增值与分化,向隐窝顶部进行迁移,所以肠道黏膜每3~5天即更新一次。
肠道干细胞能够分裂为一个与原始细胞一样的子细胞和一个有分化能力的子细胞,后者分化为不同种类的肠道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内分泌细胞,M细胞和肠吸收细胞。
《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讲义

《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讲义一、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程细胞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当时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首次能够观察到细胞的存在。
在 19 世纪,细胞学说的提出为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20 世纪以来,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细胞化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的不断发展,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人们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细胞的超微结构到分子水平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
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它由脂质双分子层、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同时还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识别等重要生理过程。
(二)细胞质细胞质中包含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通过有氧呼吸为细胞提供能量;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运输;溶酶体则负责分解细胞内的“垃圾”。
(三)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着遗传物质 DNA。
DNA 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三、细胞的生命活动(一)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生长和繁殖的重要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保证了细胞的遗传物质在子细胞中的平均分配,维持了细胞的稳定性;减数分裂则产生了生殖细胞,为有性生殖提供了基础。
(二)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使细胞能够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三)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对于维持细胞数量的平衡、清除受损或多余的细胞具有重要意义。
四、分子水平的细胞生物学研究(一)基因表达调控基因表达调控是指细胞通过一系列机制控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从而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
生物医学研究的体外和体内模型技术进展及其应用

生物医学研究的体外和体内模型技术进展及其应用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深入,对于疾病的研究不能仅仅依靠临床数据和动物实验。
由于人体复杂的生理结构和环境,以及道德、法律和安全等限制,单一实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研究需要。
因此,体外和体内模型技术成为了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一、体外模型技术体外模型,也称为细胞系、细胞培养模型或体外实验,指的是直接人为将动植物组织或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以模拟疾病的发生和病理生理变化。
相对于体内模型技术,体外模型技术具有优越的灵敏度、可重复性和便携性。
1. 原代细胞培养技术原代细胞培养毫无疑问是最早发展的体外模型技术之一,包括从组织中分离的原代细胞和从血液样品中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此外,通过对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等特殊细胞进行培养,不仅可以推动干细胞与组织再生领域的开展,还可以帮助研究人类早期胚胎发育和诊断遗传性疾病。
2. 三维细胞培养技术与传统平板式培养技术不同,三维培养技术可以模拟更加真实的生物环境,对于某些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例如,人类肝细胞和心肌细胞,平时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难以在二维培养环境模拟其生存环境,使用三维培养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三维培养技术也可以实现人体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组织工程修复。
3.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体外疾病模型基因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构建许多体外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成为可能。
研究人员通过对细胞进行特定基因的转化和敲除,模拟疾病的发生和病理生理变化过程,从而可以研究疾病发生机制与治疗方法等问题。
此外,利用不同的基因修饰策略,还可以构建多种类型的疾病模型。
二、体内模型技术相对于体外模型技术,体内模型技术更加完整地模仿了真实场景。
与此同时,体内模型技术在很多情况下具有更高的预测能力。
但由于种种原因,体内模型技术的研究成本和难度也更高。
1. 动物模型动物模型是体内模型技术最传统和常见的方法,对于很多疾病的研究和药物安全性测试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补肾活血中药对成骨细胞增殖 、分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补肾活血中药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作用的研究进展李凯明;李玲慧;朱立国;王尚全;谢瑞;张清【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医中药对成骨细胞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大多数研究从中医角度出发,选用补肾活血中药作为研究对象.国内外众多研究发现中药在骨细胞重建、再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长期观察证实疗效确切且副作用较小.本文主要通过细胞、动物、临床个体水平三个方面重点综述补肾活血中药对成骨细胞及骨髓间充值干细胞成骨分化作用的研究,并分析了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期待和展望.【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19(040)007【总页数】3页(P979-981)【关键词】补肾活血中药;成骨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研究进展【作者】李凯明;李玲慧;朱立国;王尚全;谢瑞;张清【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脊柱二科北京 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综合科北京 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脊柱二科北京 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综合科北京 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脊柱二科北京 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脊柱二科北京 100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6中医学认为“肾主封藏,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藏精,精生髓,髓居于骨中,以滋养骨骼。
所以骨骼强劲,形体矫健,髓的生成,为“肾主骨”提供了物质基础,故“肾主骨充髓”。
补肾活血方源自《伤科大成》,具有补肾壮骨,活血止痛之功效。
通过补肾壮骨以治本,活血化瘀以治标,为临床应用中药治疗各类骨退行性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成骨细胞骨形成与破骨细胞骨吸收之间的平衡是维持正常骨量的关键,是维持骨代谢正常过程的重要核心细胞。
成骨细胞在不同阶段释放重要的活性标志物,像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等及各种细胞因子,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肿瘤坏死因子(TNF)、骨钙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等促进新骨形成。
淫羊藿苷调节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进展

淫羊藿苷调节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进展杨丽红;肖波;侯丽霞;姚冬【摘要】淫羊藿苷是传统补益中药淫羊藿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研究发现可影响多种细胞的增殖.淫羊藿苷主要促进骨组织相关细胞增殖,包括成骨细胞、软骨细胞、骨膜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淫羊藿苷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包括骨肉瘤细胞、乳腺癌细胞和卵巢癌细胞等,淫羊藿苷亦可调节其他细胞的增殖,包括神经干细胞、平滑肌细胞等.但淫羊藿苷对细胞增殖促进和抑制的双重调节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方能为其在细胞增殖紊乱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19(032)001【总页数】4页(P33-36)【关键词】淫羊藿苷;细胞增殖;促进;抑制【作者】杨丽红;肖波;侯丽霞;姚冬【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广西桂林 541004;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广西桂林 541004;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广西桂林 541004;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广西桂林 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6淫羊藿属于蓼科(Polygonaceae)的开花植物属。
近代研究发现淫羊藿具有广泛作用,除了传统补肾益气功效外,还可降低血压,促进造血、免疫功能及对抗骨质疏松、衰老、肿瘤等[1]。
高分离度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显示,淫羊藿总黄酮由7个复合物组成,淫羊藿苷(Icariin)为主要的有效成分[2]。
本文对近年来淫羊藿苷在细胞增殖中的调节作用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为进一步探讨淫羊藿苷通过调节细胞增殖而作用于骨代谢、肿瘤等疾病的药理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1 淫羊藿苷促进细胞增殖1.1 淫羊藿苷促进骨组织相关细胞的增殖成骨细胞是一类特异的、终端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是骨组织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细胞,负责骨基质的产生、分泌和矿化,在骨代谢平衡和损伤修复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生物技术进展

生物技术进展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细胞、组织等生命体系在分子、细胞及整体水平上的科学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来研究生物学的各种基础问题,进而发展出一系列应用技术和产品。
随着人类对生命科学认知的不断深入,生物技术也不断发展壮大,并对人类日常生活、医药、环境、能源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生物技术的进展及其应用。
一、遗传工程技术遗传工程技术是指利用重组 DNA 技术来改变物种的遗传特征的一种生物技术。
该技术在动植物育种、医学、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生物制药领域中的基因治疗,即通过改变特定蛋白质的编码基因来治疗某些疾病。
此外,遗传工程技术还被应用于农业领域,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抗病性、适应性等特性。
二、基因测序技术基因测序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检测 DNA 中的序列信息。
随着 DNA 测序技术不断进步,基因测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制药等领域。
例如,基因测序技术已经应用于癌症治疗,能够帮助医生分析患者染色体异常,确定肿瘤类型等信息,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三、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指利用基因修饰工具(例如 CRISPR-Cas9 等)来修改细胞 DNA 序列从而改变其功能的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制药、农业等领域。
例如,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来治疗遗传性疾病,例如单基因遗传性疾病。
此外,在农业领域,基因编辑技术也被应用于育种,例如改变作物的成分、营养价值等。
四、人工合成生物技术人工合成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构建全新的人工生物系统的技术。
随着对生命科学的不断深入认知,人工合成生物技术已经应用于医学、能源、环保等领域。
例如,利用人工合成生物技术能够构建出生物燃料电池,从而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
此外,人工合成生物技术还被应用于生物材料的研发。
五、干细胞技术干细胞技术是指利用干细胞分化为各种细胞类型的技术。
干细胞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例如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肿瘤干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Y 等通过病 毒载 体把人 工合 成 的蛋 白精确 的导 入 u
癌 干 细 胞 中 , 复 了 l 一7m R A 的 表 达 , 现 肿 瘤 干 细 恢 e iN t 发
胞 生成肿瘤 、 导致癌细胞转 移和产 生对治疗 耐药 的特性 被 明显抑 制 , 其体内体外 自我增殖 能力 均 明显下 降 , 明 l 说 e t
一
7在其 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 发现 1t 2 e 一7在 乳腺
癌 肿 瘤 起 始 细胞 ( ratn u iai e s T—I ) 表 Bes t mor n i n cl ittg lB C中
R S和 H A A MG 2与 lt 7呈 现负相 关 。在 B e一 T—I C中单独 沉 默 H—R S引起 自我更新能力降低 , 分化 不产生影 响。 A 对 因此 l 一 e 7通过靶 向调控 B t T—I C中多个靶基 因来调控 其
自我更 新 和 分 化 过 程 。 由此 可 见 miN R A在 肿 瘤 干 细 胞 的
胞, 但遗 留下 了致瘤性强 的肿瘤干细胞 , 这部分细胞成 为 日 后肿瘤 复发 、 转移 的根源 , 因此 针对 肿瘤 干细胞的治疗成为
肿 瘤 靶 向治 疗 的一 个 切 入 点 。本 文 探 讨 了肿 瘤 干 细 胞 自我
干细胞和大多数恶性 肿瘤细胞中都有很高 的端粒酶 活性 以 及 扩增 的端粒重复序 列 , 而人类 终末分 化 的体细 胞不具 有
・
3 62 ・
浙江临床医学 2 1 02年 3月第 1 4卷第 3期
枸杞中枸杞多糖的药理作用及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枸杞中枸杞多糖的药理作用及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研究表明,枸杞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抗肿瘤、抗氧化、延缓衰老、降血脂、降血糖、保护遗传系统等药理作用。
枸杞多糖为其主要有效成分。
近几十年对枸杞多糖的研究多集中于其药理作用以及提取、分离、纯化及检测方面[1]。
本文对枸杞的主要有效成分枸杞多糖的药理作用及其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目的:为枸杞多糖的进一步临床应用和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枸杞;枸杞多糖;药理作用;提取Summary: The research indicate that the Lycium barbarum has the effect such as immunomodulation, anti-tumor,antioxidation, delaying senescence, lowering blood sugar, blood fat ,protect genetic system and so on. Its main effective component is LBP. In recent several decades, the research on LBP is most concentrate on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extraction,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assaying[1]. This article makes a review of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nd extraction industrial art on the main effective component of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 It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LBP’s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further research.Keywords: Lycium barbarum ;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 ;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extraction枸杞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成熟果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主根由根端分生组织的干细胞不断分裂分化而 形成的,旺盛 的 有 丝 分 裂 活 动 区,一 般 距 离 顶 端 几 个 毫 米。 根端分生组织中生长素等植物激素含量较高,这说明根端分 生组织细胞拥有旺盛的合成代谢,具有胚活性[6,11]。 3. 2 根端分生组织调控的信号分子基础 在拟南芥根系干 细胞分化与发育的分子研究中,相关科研人员取得了许多突 破性进展,拟南芥根系组成比较简单,只有主根和侧根,主根 由胚根发育而来,最初胚根中所有细胞均处于 G1 期,随着种 子的萌发,干细胞经历不同的细胞分裂过程,产生包括中柱 鞘在内的不同的细胞列,并导致主根的伸长[12]。
1996 年 Laux 等利用诱变技术发现,WUS 基因的编码产 物是维持干细胞数量的内源性调节信号分子[7]。WUS 基因 的异位表达诱导异位干细胞的形成,该结果表明 WUS 表达 区域必须受到严格的调控以维持干细胞的正确位置和数量。 与 WUS 基因功能相反,CLV 基因突变则产生过多的茎端分 生组织细胞,形成膨大的分生组织。
WUS 基因表达区域的膨大,这种精确的调控保证了茎端分生 组织的顶端优势。
干细胞要保证连续不断地自我更新和平衡,WUS / CLV3 负反馈调节起主要作用,WUS 基因只在组织中心表达,促进 干细胞增大; CLV3 基因是干细胞标志基因,抑制 WUS 基因的 表达,从而控制干细胞库的大小。朱玉贤等研究发现一个限 制 WUS 在组织中心区表达的新调节因子 BARDⅠ[8]。
朱玉贤等通过研究 bard1-3 完全敲除的突变体,检测了 包括 WUS、CLV3 及 STM 等分生组织基因以及生长素、细胞 分裂素和细胞周期等通路的共 25 个关键基因在突变体中的 转录,结果显示,WUS 基因的变化剧烈,BARD 1 通过限制 WUS 基因在干细胞组织中心特异地表达进而调节茎端分生 组织功能,进一步分析发现在 bard1-1、1-2 中,T-DNA 插在 BARD 1 基因的 5'端,3' 端仍有不同长度的转录本,利用 5'RACE 以及识别 BARD 1 C 末端的蛋白抗体进行 Western 杂 交分析,结果证明 BARD 1 对于 WUS 基因的调节主要通过 C 末端起作用的[9]。 3 植物的根端分生组织特征及其调控的分子基础 3. 1 植物的根端分生组织特征 植物的根尖组织由下而上 依次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因此,根端分生组 织由根冠覆盖,其中分生区是根的干细胞区域,与茎尖分生 组织一样,其也是植物干细胞研究的热点。
干细胞的应用非常广泛,科学家已经能够在体外鉴别、分 离、纯化、扩增和培养人体胚胎干细胞,培育出一些人的组织器 官,也就是可以再造人体正常的甚至年轻的组织器官,从而使 人类能够用上自己的或他人的干细胞或由干细胞所衍生出的 新组织器官,来替换自身病变的或衰老的器官。干细胞应用于 医学的多个领域,说明动物组织器官再生需要有干细胞才能实 现,但关于植物器官的再生是否也需要有干细胞参与,该问题 目前尚不清楚。近年来,科学界对于植物干细胞的研究也逐渐 增多并逐步深入,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植物干细胞
干细胞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科研人员发现小 鼠睾丸畸胎瘤来源于胚胎生殖细胞,这证实了胚胎癌细胞是 一种干细胞。我国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就开始了骨髓干细 胞移植方面的研究,对干细胞研究起步较早,目前研究和应 用最多的是造血干细胞。
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干细胞的研究一直是一个倍受人们 关注的热点,进入 21 世纪后,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的研究取得 了巨大成就: 美国有 2 个科研小组分别培养出了人的多能干 细胞,并证实其为全能干细胞; 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科学家从 人的胚泡内细胞群中分离得到一类胚胎干细胞; 近几年,科 学家建立了人类皮肤细胞与兔卵细胞种间融合的方法; 2007 年,美国和日本科学家分别将普通皮肤细胞转化为诱导多功 能干细胞; 最近,美国科学家首次将人皮肤细胞直接转化为 正常的前脑神经细胞; 我国科学家张学敏发现肿瘤细胞调控 关键因子和新机制等。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Plant Stem Cell WANG De-xin (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Heze University,Heze,Shandong 274000) Abstract From the concept of plant stem cell,shoot apical meristem and root apical meristem characteristics,as well as the molecular basis of regulation,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new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plant stem cells. The form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plant stem cells were regulated by endogenous signals and exogenous signals,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ndogenous genes and exogenous regulation molecules was explained. At the same time,the research prospect of plant stem cell was forecasted. Key words Plant stem cell; Shoot apical meristem; Root apical meristem; Regulation mechanism
茎端分生组织中决定干细胞的基因 WUS 与分生组织特 异表达的基因 STM、干细胞标志基因 CLV3 之间的相关性问 题成为了植物干细胞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发现茎端分生 组织中器官的启动与干细胞的保持是由 WUS / CLV3 之间的 反馈调节来完成[6],干细胞组织中心表达基因 WUS 决定细 胞成为干细胞,而细胞所表达的 CLV3 蛋白可以通过细胞间 隙移动到干细胞组织中心的周边区域,与 CLV1 结合后限定
菏泽学院科研基金项目( XY06SW06) 。 王德信( 1975 - ) ,男,山东聊城人,硕士,讲师,从事植物资 源开发与利用研究,E-mail: wangdexin1996@ 163. com。 2012-05-07
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又能产生具有持续分裂能力的子细胞, 这些特殊细胞是植物根、茎、叶和花等器官发生的源泉,因此 被认为是植物干细胞[1 -2]。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2,40( 20) : 10365 - 10367
责任编辑 王春艳 责任校对 卢瑶
植物干细胞研究进展
王德信 ( 山东菏泽学院资源与环境系,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 该研究从植物干细胞的概念、茎端分生组织与根端分生组织特征及其各自调控的分子基础等方面综述了当前植物干细胞研究的 新进展,同时,阐述了植物干细胞发生与分化受到内源性信号和外源性信号的共同调节,分析了内源基因以及外源调控分子的相互作 用,并对植物干细胞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干细胞; 茎端分生组织; 根端分生组织; 调控机制 中图分类号 S 1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 6611( 2012) 20 - 10365 - 03
由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故植物干细胞的概念一直没 有定论。近几年的有关植物组织器官再生研究表明: 在植物 的茎端分生组织( shoot apical meristem,SAM) 和根尖分生组 织( root apical meristem,RAM) 中,存在一群特殊的细胞,它们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
与动物干细胞一样,植物干细胞的维持同样受到内源性 信号和外源性信号的调控。实际上,植物干细胞是和动物干 细胞是不同的,高等植物只能固着生长的特点决定了其能够 根据复杂的环境条件不断地调整器官的发生和发育进程,植 物生长发育的这种可塑性是由于在茎尖和根尖生长点分生 组织中央有一个具有持续分裂能力和分化功能的干细胞组 织结构。根据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李传友等科学家的研 究,一般把植物茎尖和根尖生长点分生组织中央具有持续分 裂能力和分化功能的细胞群称之为植物干细胞,这些干细胞 伴随着植物的一生,它们的分化不仅产生了所有的地上和地 下器官,而且会根据内外环境信号来决定器官的发生、生殖 生长、成熟和衰老等生物学过程,因此,植物干细胞是生长发 育的源泉和信号调控中心。 2 植物的茎端分生组织特征及其调控的分子基础
STM 基因是胚胎中形成茎端分生组织所必需的基因,其 主要功能是抑制分生组织中细胞的分化,保证分生组织内细 胞的扩增,从而使得有足够数量的细胞成为侧生器官原基。
在茎端分生组织内 WUS 和 CLV 之间形成一个反馈调节 环,使得干细胞保持自我更新,维持茎尖的顶端优势。与 WUS 基因抑制干细胞分化和维持干细胞数量的功能相反,CLV1、 CLV2 和 CLV3 基因有促进干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的功能[3,6]。
植物可以连续不断地向上、向下生长,主要原因是茎端 和根端的分生组织中存在一些具有细胞全能性特征的干细 胞( stem cell) 。地上部分来源于茎端分生组织,经典结构呈 半球状穹型,由原套 - 原体组成。 2. 1 茎端分生组织特征 茎顶端的分生组织,包括长期保 持分生能力的原始细胞及其衍生细胞。植物体地上部分的 茎、叶、腋芽、花等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发生,均是由该部分细 胞增生和分化而来。茎端分生组织是指最小的叶原基上方 的茎端区域,相当于植物学中的原分生组织或茎的顶端分生 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