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泄露事故现场应急处置ppt课件
突发事件救护疏散及避险逃生知识培训课程PPT

01 触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02 火灾现场应急处置 03 坠落及机械伤害应急处置 04 地震现场应急处置 05 暴恐袭击应急处置 06 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 07 园区事故现场紧急避险要求
触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一是:断电
人触电以后,可能由于痉挛或失去知觉等原因而难以脱离带电体!因此,对 于不能自行摆脱电源者,首先必须(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
自救措施?
通过皮肤侵入: 应立即脱去受到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同时要
注意清洗污染的毛发。对化学物溅入眼中者,要及时充分冲洗 ,冲洗时间不少于10-15分钟。忌用热水冲洗。 通过呼吸系统侵入: 应立即送到空气新鲜处,安静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通过消化系统侵入: 应尽早进行催吐。若误服腐蚀性毒物,可口服牛奶、蛋清、植 物油等对消化道进行保护。 患者被救出毒物现场后,如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施行心肺 复苏术。 对中毒者进行人工呼吸时,救护者应做好防范措施。如对硫化 氢中毒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前,要用浸透食盐溶液的棉花或 手帕盖住中毒者的口鼻。
园区事故现场紧急避险要求
作业人员避险规定:
4、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作 业人员对管理者做出的可能危及安全的违章指挥有权 拒绝执行,并不得因此受到处分。 5、作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时,有 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 所,实施紧急避险。现场人员在撤离途中应保持冷静, 听从现场带班人员的指挥,积极避险,不得擅自行动。 6、在不具备紧急避险的条件下,作业人员不得以紧 急避险为由,擅自离开作业现场。
园区事故现场紧急避险要求
什么是紧急避险?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 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行为,造成损害的, 不负刑事责任。
危化品安全培训ppt课件

04 危化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危化品泄漏事故案例
事故原因
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管道腐蚀等。
事故后果
案例
某化工厂因管道破裂导致氯气泄漏, 造成附近居民中毒和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人员伤亡、生产中断等。
危化品爆炸事故案例
事故原因
高温、高压、静电、明火等。
事故后果
建筑物损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案例
某石油罐区因雷击引发爆炸,造成多人伤亡和重 大财产损失。
危化品的储存与运
总结词
危化品的储存与运输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 包括储存容器和仓库的选择与安全要求、运输工具和 路线的规划、应急处置措施等。
详细描述
危化品的储存与运输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储存环 节,需要选择符合安全要求的容器和仓库,分类存放不 同类别的危化品,并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同时,要 定期检查容器和仓库的安全状况,及时排除隐患。在运 输环节,需要合理规划运输工具和路线,确保运输安全 。对于危险品的运输,需要配备专业的驾驶员和押运员 ,遵守交通规则和运输管理规定。此外,还需要制定应 急处置措施,及时处理突发事故,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 全。
危化品安全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6
目录
Contents
• 危化品基本知识 • 危化品安全管理 • 危化品安全培训内容 • 危化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 危化品安全防范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危化品基本知识
危化品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危化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对人体、设施、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化学品。根据其危险性, 危化品可分为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 毒品、腐蚀品等。
危化品泄露应急处置步骤

危化品泄露应急处置步骤
危化品泄露应急处置步骤:
①发现泄漏第一时间评估现场情况迅速撤离无关人员至安全地带避免扩散区域造成更大伤害;
②立即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手套等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不受威胁;
③启动应急预案联系专业处置队伍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具体情况包括化学品种类数量泄漏范围等信息;
④使用专用堵漏工具尝试控制泄漏源头如关闭阀门切断管道等方式阻止进一步扩散;
⑤根据泄漏物质性质选择合适吸附材料如活性炭沙土等覆盖泄漏区域吸收溢出液体降低危害程度;
⑥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开启通风设备促进空气流通驱散有毒气体避免积聚形成爆炸隐患;
⑦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并对进出通道实施严格管控防止事态扩大;
⑧采集样本送检以便准确判断泄漏物质成分浓度为后续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⑨采用化学中和技术如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反应等方法消除或减弱有害物质毒性;
⑩对已受污染土壤水源等进行彻底清理消毒防止二次污染并妥善处理废弃物;
⑪事故处理完毕后组织专家小组深入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⑫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全体职工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培训pptx

辨识方法
包括经验法、类比法、专 家评议法等,结合企业实 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 行辨识。
辨识步骤
确定辨识范围、收集相关 资料、现场勘查、辨识危 险源、制定防范措施。
风险评估模型介绍
01
02
03
风险评估定义
对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后果 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的过 程。
物资调配
建立应急物资调配机制, 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 速将所需物资调配到现场 。
技术资源保障措施
STEP 02
STEP 01
技术装备
技术支持团队
组建专业的技术支持团队 ,提供事故应急处置的技 术指导和支持。
STEP 03
技术研发
加强应急管理技术研发, 不断提升应急处置的技术 水平和能力。
配备先进的技术装备,如 无人机、机器人等,提高 事故处置的效率和安全性 。
各部门/岗位在应急响应中职责划分
应急指挥部
负责全面领导和组织应急管理工作,制定 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指挥和协调各方力 量和资源进行应急处置。
物资保障组
负责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和支持,包括救 援装备、生活物资等,确保应急处置工作 的顺利进行。
现场指挥部
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组织现场救援力 量和资源进行救援和处置,及时向应急指 挥部报告现场情况和处置进展。
医疗救护组
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工作,对受伤人员进行 及时救治和转运,提供必要的医疗支持和 保障。
专家组
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参与制定应急 预案和处置方案,协助现场指挥部进行应 急处置。
实例分析:某企业应急组织架构及职责
某企业设立了应急管理部作为常设机 构,负责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 练、开展应急宣传和培训等工作。
危化品安全培训ppt课件

明确各类危化品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和应急措 施。
3
加强员工培训
确保员工熟练掌握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和操 作技能。
个人防护措施及装备选用
配备专业防护装备
根据危化品性质和作业环境,选用适当的防护服、防护眼镜、防 毒面具等。
定期检查和更换防护装备
确保防护装备完好有效,及时更换破损或过期装备。
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直接接触危化品,及时清洗受污染部位 。
事故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事故案例
深入了解事故原因、经过和后果 ,总结经验教训。
探讨事故预防措施
从事故案例中汲取教训,完善安全 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加强员工应急处置 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运输工具选择及装载规范
专用车辆
危化品运输应使用专用车 辆,车辆应符合相关标准 ,具备相应的安全设施。
装载规范
危化品在装载过程中应遵 循相关规范,确保货物稳 定、不泄漏、不相互反应 。
安全标识
运输车辆应设置明显的安 全标识,标明危化品种类 、数量、应急措施等信息 。
应急处理措施
应急预案
人员培训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应 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处置等方面 内容。
事故发生后,企业应配合政府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和
责任。
03
事故处理
根据事故调查结果,企业应依法依规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并采取措
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同时,政府部门也应依法对事故进行处理和
追责。
CHAPTER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培训重点内容回顾
危化品分类与特性
《危化品管理法规》课件

危化品废弃物处置规定
废弃物分类
明确危化品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处理场所 和责任主体,禁止随意倾倒、排放或处置 危化品废弃物。
根据危化品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将废弃物 分为不同的类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废弃物处理场所
废弃物监管
规定专门的危化品废弃物处理场所,要求 其具备相应的处理能力和安全防护措施。
对危化品废弃物的处理过程进行监管,确 保其得到妥善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PART 02
危化品生产、储存与运输 管理规定
REPORTING
危化品生产许可制度
危化品生产许可制度
01
国家对危化品生产实施许可制度,企业需取得相应的生产许可
证后方可进行危化品生产。
许可条件
02
企业申请危化品生产许可证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具备相应
的生产设施、设备、人员和安全生产条件等。
许可证管理
负责危化品的生产、储存、使用、运 输等环节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依法 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 命财产安全。
危化品管理法规的监督检查机制
监督检查制度
建立危化品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危化品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 落实。
重点监管对象
对涉及重大危险源、高危工艺、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确保其安全生产。
危化品运输资质与安全要求
运输资质
从事危化品运输的企业需具备相 应的运输资质,包括取得相应的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
运输工具要求
运输危化品的车辆、船舶等运输 工具应满足国家相关安全技术要 求,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
运输安全要求
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 全措施,确保危化品不发生泄漏 、燃烧、爆炸等事故。
危化品泄漏处理及防爆措施

危化品泄漏处理及防爆措施基本措施:①控制可燃物:存放有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库房,采用耐火建筑,阻止火焰蔓延;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在库区内的浓度,使之不超过最高允许浓度;凡是性质能相互作用的物品,分开存放;②隔绝空气:隔绝空气储存一些化学易燃物品,如钠存于煤油中,磷存干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闭存放等;③清除着火源,采取隔离火源、控温、接地、避雷、安装防爆灯、遮挡阳光等,防止可燃物遇明火或温度增高而起火。
2、明火控制:控制检修或施工现场的着火源,包括明火、冲击摩擦、自燃发热、电火花、静电火花等;禁止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库区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应办理动火许可证;清除动火区域的易燃、可燃物质;配置消防器材。
动火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摩擦和撞击控制:在辅助设施、泵类运行中,保持良好的润滑,及时清除附着的可燃污垢;在搬运盛有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金属容器时,防止互相撞击,不能抛掷,以免因产生火花或容器爆裂而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进出人员不能穿带钉的鞋。
装卸、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振动,撞击摩擦、重压和倾倒。
4、自燃发热控制:油抹布、油棉纱等易自燃引起火灾,应装入金属容器内,放置存安全地带并及时清理。
5、电火花控制:库区使用的主要是低压电器设备,往往会产生短时间的弧光放电和接点上的微弱火花,对需要点火能量低的可燃气体、易燃液体蒸气、爆炸粉尘等构成危险,所以电器设备及其配线应选择防爆型。
6、静电火花控制:静电最严重的危害是导致可燃物燃烧、爆炸,对需要点火能量小的可燃气体或蒸汽尤其严重,在有汽油、苯、氢气等场所,应特别注意静电危害,进出人员应着防静电工作服,管道输送时应控制流速,散装化学品槽车应有可靠的静电接地部位并对静电接地电阻进行监测报警等,整个系统应抑制静电产生或迅速导出静电。
7、其他火源控制:夏季避免日光直射,配置相应降温措施;室内仓库避免大功率照明灯长时间烘烤,采用冷光源;库区内严禁烟火;禁止使用可能发生火花的搬运工具;严禁使用不防爆的手机。
危化品泄漏应急处理程序

危化品泄漏应急处理程序危化品泄漏是指危险化学品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或事故导致其泄漏。
这种情况下,应当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员生命安全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制定并执行一套危化品泄漏应急处理程序是非常重要的。
一、事故初期处理在危化品泄漏发生时,必须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确保人员的撤离安全。
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急处理措施:1. 人员疏散:无论是员工还是附近的居民,应立即疏散到安全地点,远离泄漏源。
2. 隔离区域:在事故发生地点周围设置隔离区,禁止非必要人员和车辆进入。
3. 采取控制措施:如果条件允许,应当使用合适的防护装备,尽可能地控制泄漏源。
4. 切断供应:关闭与泄漏物质相关的供应源,例如关闭阀门或切断电源。
5. 启动紧急排放系统:如果实施紧急排放是必要的,应按照预先制定的操作规程启动排放系统。
二、事故中期处理在采取了初期的应急处理措施后,需要考虑更进一步的应对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操作步骤:1. 通知有关部门:向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士报告事故情况,并寻求进一步的指导和协助。
2. 泄漏物质识别:对泄漏物质进行准确的识别和评估,获取相关的安全资料和应急处理手册。
3. 制定临时对策:根据泄漏物质的性质,制定临时对策,使用合适的设备和材料进行处理和清除。
4. 进一步防护:为正在进行应急处理的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例如穿戴防护服、呼吸器等。
5. 预防扩散:采取措施控制泄漏物质的扩散,例如使用吸附剂、漏斗、堵塞漏口等。
三、事故后期处理事故后期处理侧重于清理污染区域,并做好事故记录和整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和步骤:1. 清理污染物:对泄漏物质及其余留物进行妥善清理、封装和处置,确保彻底清除。
2. 恢复生产:根据清理情况和必要的修复工作,逐步恢复正常的生产运作。
3. 录像和摄影记录:对事故现场进行录像和摄影,保存作为后期调查和分析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