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形状与位置精度设计与检测-1
机械精度设计基础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

第一章测试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手段是按什么生产()。
A:大量生产B:检测C:公差D:标准化答案:C2.优先数系R10中包含()。
A:R20数系B:R5数系C:R40数系D:R80数系答案:B3.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应规定得越小越好。
()A:错B:对答案:A第二章测试1.在零件几何参数误差中,由对刀误差或进刀误差引起的是()。
A:表面波纹度B:尺寸误差C:表面粗糙度D:轮廓形状误差答案:B2.零件加工时产生位置误差的主要原因()。
A:加工机床上相互垂直的两导轨间有位置误差B:加工过程中刀具相对工件振动C:主要取决于机床各运动部件的位置精度和工件的定位精度D:刀具运动轨迹相对工件定位基准偏离理论要求答案:ACD3.几何参数误差对零件功能的影响()A:影响功能要求B:影响可装配性C:影响配合要求D:影响使用寿命答案:ABC4.公差带的两个基本参数是由什么确定()。
A:标准公差B:基本偏差C:偏差D:公差答案:AB5.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极限偏差。
()A:对B:错答案:A第三章测试1.若某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值为0.1mm,则该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允许最大偏离量为()。
A:0.1mmB:0.2mmC:0.05mmD:0.15mm答案:C2.某轴尺寸为φmm,轴线直线度公差为φ0.005mm;实测得其局部尺寸为φ40.031mm,轴线直线度误差为φ0.003mm,则轴的作用尺寸为()。
A:φ40.036mmB:φ40.030mmC:φ40.034mmD:φ40.041mm答案:C3.某轴尺寸为φmm E ,实测得其尺寸为φ40.031mm,则该轴允许的形位误差最大值为()。
A:0.010mmB:0.001mmC:0.041mmD:0.011mm答案:A4.关于可逆要求描述正确的是()。
A:当与最小实体要求同时使用时,能保证壁厚的最大值不超过指定尺寸B:可逆要求可以单独使用C:当与最大实体要求同时使用时,实际尺寸可补偿形位公差,但不可超出最大实体尺寸D:当与最大实体要求同时使用时,允许实际尺寸有条件地超出最大实体尺寸答案:D5.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哈工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默认分类 2010-04-24 11:35:19 阅读6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作者:船舶学院时间:2009-6-16 14:40:51“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教学大纲(PUTER CONTROL OF ELECTRICAL MACHINE SYSTEMS)大纲编制:李哲教研室主任:李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教学性质:选修课适用专业:机械及近机类专业学时:30(26/4)学分:1.5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适应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而设立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讲述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控制系统,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和气压传动控制系统,通过这门课让学生掌握机电液气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内容有直流、交流电机的组成、原理、动态特性及其应用,液压伺服系统设计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机电液气系统的组成、分类,分析和设计;了解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具备分析机电液气系统和设计简单的机电液气系统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深造和适应未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相关课程有:电工学、模拟电路、自动控制原理、液压传动;电工学、模拟电路、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作为本课程的基础课。
液压传动课程侧重于讲述液压传动系统,本课程侧重于液压控制系统。
四、教学大纲内容使用教材与参考教材1、使用教材:(骆涵秀主编机电控制 XX大学 2000年1月)2、参考教材:(李洪人液压控制系统国防工业)(邓星钟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工业)(朱善君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原理应用维护清华大学)五、教学大纲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述(2)本章主要内容有:分别用实例引出机电、液压、气动控制系统的整体组成,功能和特点;要求学生掌握机电液气系统的组成;了解机电液气系统的发展方向和选用原则。
第二章直流电机(4)本章主要内容有:直流电机的原理,动态特性分析和系统应用;要求学生掌握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和系统应用;了解直流电机的原理、组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复习与练习及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复习与练习洛阳理工学院《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是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统设课程,它适用于2006级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为3学分,54学时。
课程选用由周文玲主编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作为教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零件的设计、制造精度与测量方法,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公差设计的方法,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末考试由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统一命题,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等。
第一部分复习要求课程的有关内容主要按“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具体要求如下:第一章绪论1、掌握互换性的概念。
2、了解互换性生产的特点、意义。
3、了解标准化的意义4、明确互换性与公差、标准化、检测的关系。
5、了解优先数系的概念及实质第二章尺寸极限与配合1、熟练掌握极限与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2、掌握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构成与特点:公差等级、公差因子、标准公差的计算及规律、尺寸分段、基本偏差系列、基准制、公差和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3、掌握正确地查用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常用表格:标准公差数值表、基本偏差数值表。
4、了解一般公差的概念。
5、初步掌握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第三章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1、了解形状和位置公差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以及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
2、掌握形状和位置公差的种类、定义及其标注方法。
3、熟悉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公差带特性----形状、大小和方位。
4、掌握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概念、形位误差的评定及测量方法。
5、熟练掌握有关公差原则的基本概念,熟悉独立原则、包容原则、最大实体要求等形位误差不同控制方法的概念及其正确标注。
6、掌握形状和位置公差选择的原则及方法。
第四章测量技术基础1、掌握测量的概念、测量过程四要素和基本测量原则。
2、了解长度量值传递系统及其重要的量值传递媒介----量块。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_课后答案

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分类,公差原则中的
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要求与可逆要求,形位误差 及其检测;
●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名称和符号; 2.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 3.形位公差带; 4.公差原则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轮廓及其检测
(表面精度)
基本内容: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表面粗糙 度的评定、选用、标注及测量。
几何量公差和检测
基准符号
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GB/T1182-200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GB/T1182-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通则、定
实施日期:1997-07-01 作废日期:2008-08-01
A A
A
A
习题4-1
0.01
0.015 A-B
第七章 孔、轴检测与量规设计基础
§7.1 孔、轴实际尺寸的 验收
§7.2 光滑极限量规 §7.3 功能量规
第十二章
尺寸链
§12.1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12.2 用完全互换法计算尺寸链
0.02
A-B
0.015
C
习题4-2
0.015 A-B 0.01 C
0.01
习题4-3
0.04 A
0.02
A
H7
0.01
h7
4×φ 20H8EQS
0.03
B
0.15
A B
习题4-5
0.02 A-B
0.01
A-B
0.01
A-B
0.02
A-B
×
习题4-6
A-B
×
形状与位置的公差简称

形状与位置的公差简称
公差,又称误差,是指检测仪器、测量仪器等产品在质量上的一种要求,它表示产品尺寸、形状、位置等特征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差异。
公差是衡量零件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形状精度等精度指标的重要指标,也是制造高质量产品的重要保证。
公差的种类很多,包括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尺寸公差是指零件尺寸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差异,它可以反映零件尺寸精度,是零件质量的重要指标。
形状公差指的是零件的形状,如外形、轮廓等,它可以反映零件形状精度,是零件质量的重要指标。
位置公差是指零件位置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差异,它可以反映零件位置精度,也是零件质量的重要指标。
公差的确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设计要求,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公差,以确保零件质量;另一种是基于生产能力,根据制造工艺和生产设备的能力确定公差,以保证制造工艺的高效性和可操作性。
公差的确定对于产品质量的管理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确保产品质量,而且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正确的公差设定,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并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因此,公差对于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在制造过程中,应该根据设计要求和生产能力,合理确定公差,以确保产品的
质量。
正确的公差设定,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实现制造高质量产品的目的。
机械精度设计的作业题答案 (1)

3. 若已知某孔轴配合的公称尺寸为 若已知某孔轴配合的公称尺寸为¢30mm,最大间隙 max = 最大间隙X 最大间隙 +23µm,最大过盈 max = - 10 µm,孔的尺寸公差 D=20 µm, 最大过盈Y 孔的尺寸公差T 最大过盈 轴的上偏差es=0,试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图。 试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图。 轴的上偏差 试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图
由表3.2可得 答 案 : 由表 可得 轴1为IT5,轴2为IT6。即轴1 为 , 为 。
比轴2精度高,所以轴 比轴 难加工。 比轴2难加工 比轴 精度高,所以轴1比轴 难加工。 精度高 6. 应用标准公差表、基本偏差数值表查出下列公差带的上、下 应用标准公差表、基本偏差数值表查出下列公差带的上、 偏差数值,并写出在零件图中采用极限偏差的标注形式。 偏差数值,并写出在零件图中采用极限偏差的标注形式。 (1)轴 ① ¢32d8, ② ¢70h11, ③ ¢28k7, ④ ¢80p6, ) ⑤ ¢120v7 (2)孔 ① ¢40C8, ② ¢300M6, ③ ¢30JS6, ④ ¢6J6, ) ⑤ ¢35P8
10
答 案 :
( )极限尺寸:孔Dmax = φ 45.005、Dmin = φ 44.966; 1 轴d max = φ 45、d min = φ 44.975。
(2)极限偏差:孔ES = +0.005、EI = −0.034; 轴es = 0、ei = −0.025。
(3)尺寸公差:孔TD = 0.039、 Td = 0.025。 轴
4
第2章 测量技术基础
作 业 题 答 案(P28)
1. 用杠杆千分尺测量某轴直径共 次,各次测量值(mm) 用杠杆千分尺测量某轴直径共15次 各次测量值( ) 分别为: 分别为: 10.492, 10.435, 10.432, 10.429, 10.427, 10.428, 10.430, 10.434, 10.428, 10.431, 10.430, 10.429, 10.432, 10.429, 10.429。若测量值中没有系统误差,试求: 。若测量值中没有系统误差,试求: 1) (2) 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σ。 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σ。 (1)算术平均值 x。 (3) 试用 σ 法则判断该测量数据中有无粗大误差? 试用3 法则判断该测量数据中有无粗大误差? (4) 单次测量的极限误差 lim, 如用此杠杆千分尺对该轴仅测量 单次测量的极限误差∆ 1次,得测量值为 次 得测量值为10.431,则其测量结果应怎么表示? ,则其测量结果应怎么表示? (5)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σ ?
毕业设计_三坐标测量机原理及应用

三坐标测量机原理及应用摘要三坐标测量机是近4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率的新型精密测量仪器。
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汽车和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中。
它可以进行零件和部件的尺寸、形状及相互位置的检测。
如箱体、导轨、涡轮和叶片、缸体、凸轮、形体等空间型面的测量。
此外,还可以用于划线、定中心孔、光刻集成电路等,并可对连续曲面进行扫描及制备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等。
由于它的通用性强、测量范围大、精度高、效率好、能与柔性制造系统相连接,已成为一类大型精密仪器,故有“测量中心”之称。
三坐标测量机在模具行业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它是一种设计开发、检测、统计分析的现代化的智能工具,更是模具产品无与伦比的质量技术保障的有效工具。
当今主要使用的三坐标测量机有桥式测量机、龙门式测量机、水平臂式测量机和便携式测量机。
测量方式大致可分为接触式与非接触式两种。
关键词三坐标测量机传感器三维光栅尺目录第一章三坐标测量机简介第一节三坐标测量机的意义 (3)第二节三坐标测量机的研究现状 (4)第二章三坐标测量机的组成与结构第一节三坐标测量机的组成 (5)第二节三坐标测量机的结构。
(6)第三章三坐标测量机的分类及测量方法第一节三坐标测量机的分类 (8)第二节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方法 (9)第四章三坐标测量机的应用及发展第一节三坐标测量机的应用 (10)第二节三坐标测量机的发展 (13)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6)第一章三坐标测量机简介三坐标测量机指在一个六面体的空间范围内,能够表现几何形状、长度及圆周分度等测量能力的仪器,又称为三坐标测量仪或三次元。
三坐标测量机作为现代大型精密测量仪器已有40多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机床、机械,汽车、航空航天和电子工业的兴起,各种复杂零件的研制急需先进的检测仪器对其检测;同时,随着产品更新节奏的加快,对产品检测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三坐标测量机正是集合了这两个优点,得以在测量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互换性AB2

公差与配合总复习绪言1、互换性: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修配就能装到机器上,达到规定的要求,这样的零件就具有互换性。
2、机械和仪器制造中的互换性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和机械性能的互换。
4、互换性按互换程度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厂际协作,应采用完全互换法;而厂内生产的零部件的装配,可以采用不完全互换法。
在单件生产的机器中,零、部件的互换性往往采用不完全互换。
5、优选数系:是一种科学的数值制度,它适用于各种数值的分级。
6、优选数系中,若首位数是1.00,则其余位数是1.6 , 2.5, 4, 6.3 ,10等。
第一章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一、极限与配合的基本词汇1.基本尺寸:设计时给定的尺寸。
1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3、最大实体状态:孔或轴在尺寸极限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多的状态。
4、最大实体尺寸: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的尺寸。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为孔的最小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3、最小实体状态:孔或轴在尺寸极限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少的状态。
4、最小实体尺寸:在最小实体状态下的尺寸。
孔的最小实体尺寸为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轴的最小实体尺寸为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5、尺寸偏差:是指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6、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即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差与下偏差之差。
7、公差带:在公差带图解中,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或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的两条线所限定的区域,称为公差带。
8、在国家标准中,尺寸公差带包括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两个参数。
29、基本偏差: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
当公差带在零线以上时,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在零线以下时,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10、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或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按照相互配合的孔、轴公差带相对位置的不同,配合可分成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三类。
11、国家标准对配合规定有两种基准制:基孔制和基轴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形状与位置精度设计与检测参考答案一、判断题I. 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 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 05mm(V )2 •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 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 03mm (V )3. 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X )4. 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X )5. 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X )同一要素。
圆柱面为锥形或腰鼓形时,不一定有轴线平行度、垂直度等位置误差;一一关联要素但圆柱面并没有圆跳动误差一一端平面为球冠形也没有端面圆跳动。
6 .图样标注中①20+0.021 0mm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意确定。
(X )7.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V )&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V)9. 零件图样上规定①d实际轴线相对于①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① 0. 02 mm这表明只要①d 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① 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 02 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X/ 直径0. 02 mm )10. 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X )II. 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V )12. 端面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X )13.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V )14 .作用尺寸是由局部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形成的理想边界尺寸。
对一批零件来说,若已知给定的尺寸公差值和形位公差值,则可以分析计算出作用尺寸。
(X )15 .被测要素处于最小实体尺寸和形位误差为给定公差值时的综合状态,称为最小实体实效状态。
(V )16. 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X )17. 当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则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可补偿给形状误差,形位误差的最大允许值应小于给定的公差值。
(X )18. 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边界。
(V )19. 最小条件是指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X )。
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对轮廓要素:理想要素位于实体之外与实际要素接触,并使被测要素对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中心要素:理想要素应穿过实际中心要素,并使实际中心要素对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选择题1.下列论述正确的有—BJ。
A. 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 max —形位公差。
B. 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最大实体尺寸一形位公差.C. 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 max十形位公差。
D. 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实际尺寸十形位误差.E.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最大实体尺寸。
2. 某孔① 10 +0.O15m J®则—AD_。
A. 被测要素遵守MMC边界。
B. 被测要素遵守MMV(边界。
C. 当被测要素尺寸为①10 mm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 015mmD. 当被测要素尺寸为①10. 01 mm时,允许形状误差可达0. 01 mm。
E. 局部实际尺寸应大于或等于最小实体尺寸。
3. 属于形状公差的有—AB_OA. 圆柱度。
B .平面度。
C. 同轴度。
D. 圆跳动。
E. 平行度。
4. 属于位置公差的有_ E_。
A. 平行度。
B. 平面度。
C. 端面全跳动。
D. 倾斜度。
E. 同轴度5. 圆柱度公差可以同时控制_ AB_。
A. 圆度。
B. 素线直线度。
C. 径向全跳动。
D. 同轴度。
E. 轴线对端面的垂直度。
6. 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 B_。
A. 给定方向上的线位置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①”。
B. 空间中,点位置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球①”。
C. 标注圆锥面的圆度公差时,指引线箭头应指向圆锥轮廓面的垂直方向。
D. 标注斜向圆跳动时,指引线箭头应与轴线垂直。
7. 对于径向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C_。
A. 属于形状公差。
B. 属于位置公差。
C. 属于跳动公差。
D. 与同轴度公差带形状相同。
E. 当径向全跳动误差不超差时,圆柱度误差肯定也不超差。
8. 形位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 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有_ BD_。
A. 同轴度。
B. 径向全跳动。
C. 任意方向直线度。
D. 圆柱度。
E. 任意方向垂直度。
9. 形位公差带形状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区域的有—CD_。
A. 径向全跳动。
B. 端面全跳动。
C. 同轴度。
D. 任意方向线对线的平行度。
10. 形位公差带形状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内区域的有—ACD_。
A. 平面度。
B. 任意方向的线的直线度。
C. 线对面的倾斜度。
D. 面对面的平行度。
11. 对于端面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正确的有—CE_oA. 属于形状公差。
B. 属于位置公差。
C. 属于跳动公差。
D. 与平行度控制效果相同。
E. 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形状相同。
12. 下列公差带形状相同的有—B_oA. 轴线对轴线的平行度与面对面的平行度。
线对线(一个、二个方向、任意方向)B. 径向圆跳动与圆度。
C. 同轴度与径向全跳动。
D. 轴线对面的垂直度与轴线对面的倾斜度。
(一个、二个方向、任意方向)E. 轴线的直线度与导轨的直线度(给定方向的)13. 某轴①10 -0.015 mm ㊂则—ADE_。
A. 被测要素遵守MMC边界。
B. 被测要素遵守MMVC边界。
C. 当被测要素尺寸为①10 mm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 015 mmD. 当被测要素尺寸为①9.985mm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 015 mmE. 局部实际尺寸应大于等于最小实体尺寸。
14. 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时―CD_oA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内标注符号Q E。
b.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内标注符号①0(MM。
c.实际被测要素处于最大实体尺寸时,允许的形位误差为零。
D.被测要素遵守的最大实体实效边界等于最大实体边界。
E被测要素遵守的是最小实体实效边界。
三、填空题1. 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公差带形状相同,不同点是前者公差带轴线位置浮动而后者轴线的位置是固定的。
2. 在形状公差中,当被测要素是一空间直线,若给定一个方向时,其公差带是—距离_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若给定任意方向时,其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1改正图2-1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的圆柱面内—区域。
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 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圆柱度的公差 带形状是—4.对称度的公差带形状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相对基准中心平面(或中心线、轴线) 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_。
带形状在给定两个互相垂直方向时是—距离分别为公差值 t l 、t 2 的两对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
6•由于—径向全跳动误差—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径向全跳动误差— 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值时,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
7.当零件端面制成—内凹或中凸—时,端面圆跳动可能为零。
但却存在垂直度误差。
&径向圆跳动在生产中常用它来代替轴类或箱体零件上的同轴度公差要求,其使用前 提是—满足其功能要求_。
9•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相同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 —固定—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浮动_。
10.图样上规定键槽对轴的对称度公差为 0. 05mm 则该键槽中心偏离轴的轴线距离不得大于_ 0.025 _ mm+0.11911 .某孔尺寸为①40+0.030 mm,轴线直线度公差为①0.005 mm 实测得其局部尺寸为①40. 09 mm 轴线直线度误差为①0.003 mm 则孔的最大实体尺寸是—① 小实体尺寸是—①40.119 — m m 作用尺寸是—① 40.087 — mm为①40. 031 mm,轴线直线度误差为① 0.003 mm ,则轴的最大实体尺寸是—① 40.041 — mm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是—① 4.0046 — mm 作用尺寸是—① 40.034 — mm13. 某孔尺寸为①40;0.039mnij E ,实测得其尺寸为①40.09 mm ,则其允许的形 位误差数值是—0.029_mm 当孔的尺寸是—①40.119— mm 时,允许达到的形位误差数值为 最大。
14.某轴尺寸为① 40+0.0;1mm j ,实测得其尺寸为①40.03 mm ,则允许的形位误 差数值是—0.011 _ mm 该轴允许的形位误差最大值为—0.011 _ mm15. 某轴尺寸为 ①20-0.1mn ©,遵守边界为_MME (最大实体边界)_,边界尺寸为 ①20 mm 实际尺寸为①20 mm 时,允许的形位误差为—0— mm16.形位公差值选择总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选用最经济的公差值40.03 — mm 最 12•某轴尺寸为①40+0.041+0.030mm 轴线直线度公差为① 0.005 mm ,实测得其局部尺寸四、综合题3改正图2-3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3改正图2-3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定位公差 >定向公差 >形状公差2.改正图2-2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2-2图2-45. 改正图2-5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6•改正图2-6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2-34•改正图2-4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定位公差 >定向公差图2-5图2-67.改正图2-7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2-78 .试将图2-26按表列要求填入表 2-6中。
a) b) c)图2-26见答案表2-2答案表2-2 (单位:mm&改正图2-8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2-8 另(形状公差)直线度公差应该小于定向公差(平行度)9.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9上。
(1)0 100h6圆柱表面的圆度公差为0.005mm。
(2)0 100h6轴线对$ 40P7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 0.015mm=(3)0 40P7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5mm=(4)左端的凸台平面对0 40P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 mm。
(5)右凸台端面对左凸台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