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第3章形状和位置公差PPT
合集下载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第三章 几何公差-3.2几何公差

(1) 平行度
平行度公差用于限制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平行方向的误差。
(2)垂直度 垂直度公差用于限制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垂直方向的误差。
面对面、线对面(任意方向)、线对线的垂直度公差带
线对面(给定一个方向)、面对线的垂直度公差带
(3)倾斜度 倾斜度公差用于限制被测要素对基准倾斜方向的误差。
位置度公差带
定位公差的特点:一是公差带的位置固定,二是定位公 差可以同时限制被测要素的形状误差、方向误差和位置误差。
在对同一要素同时给出形状、定向和定位公差时,各公 差值应满足t形状<t定向<t定位。
3. 跳动公差及其公差带 跳动公差是按照特定的检测方式规定的公差项目。它是 指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即 指示表在给定方向上的最大与最小读数差的允许值。 (1)圆跳动
(2)对称度
对称度公差用于限制被测要素(中心面或中心线)对基准 要素(中心面或中心线)的共面性或共线性误差。对称度公差 带的形状有两平行平面和两平行直线等。
下图是被测中心面对基准中心面的对称度公差,其公差带 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相对于基准平面(A)对称分布的两平行 平面之间的区域。
(3)位置度 位置度公差用于限制被测要素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 位置的变动量。位置公差带的形状有圆、球、圆柱、两 平行直线和两平行平面等。 下图a为点的位置度公差,其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 值t,且圆心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80、60和基准A、B确定 的圆内区域。 下图b为线的位置度公差,其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 值t,且轴线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80、60和基准B、A、C 确定的圆柱内区域。
应该注意,圆柱度公差可以同时限制实际圆柱表面的圆度 误差和素线的直线度误差。
3.2.2轮廓度公差及其公差带
平行度公差用于限制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平行方向的误差。
(2)垂直度 垂直度公差用于限制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垂直方向的误差。
面对面、线对面(任意方向)、线对线的垂直度公差带
线对面(给定一个方向)、面对线的垂直度公差带
(3)倾斜度 倾斜度公差用于限制被测要素对基准倾斜方向的误差。
位置度公差带
定位公差的特点:一是公差带的位置固定,二是定位公 差可以同时限制被测要素的形状误差、方向误差和位置误差。
在对同一要素同时给出形状、定向和定位公差时,各公 差值应满足t形状<t定向<t定位。
3. 跳动公差及其公差带 跳动公差是按照特定的检测方式规定的公差项目。它是 指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即 指示表在给定方向上的最大与最小读数差的允许值。 (1)圆跳动
(2)对称度
对称度公差用于限制被测要素(中心面或中心线)对基准 要素(中心面或中心线)的共面性或共线性误差。对称度公差 带的形状有两平行平面和两平行直线等。
下图是被测中心面对基准中心面的对称度公差,其公差带 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相对于基准平面(A)对称分布的两平行 平面之间的区域。
(3)位置度 位置度公差用于限制被测要素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 位置的变动量。位置公差带的形状有圆、球、圆柱、两 平行直线和两平行平面等。 下图a为点的位置度公差,其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 值t,且圆心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80、60和基准A、B确定 的圆内区域。 下图b为线的位置度公差,其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 值t,且轴线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80、60和基准B、A、C 确定的圆柱内区域。
应该注意,圆柱度公差可以同时限制实际圆柱表面的圆度 误差和素线的直线度误差。
3.2.2轮廓度公差及其公差带
形位公差标注PPT课件

IT = a . i(f(D,d)) ③尺寸分段:
为简化,将﹤500mm的尺寸分为13段,如:3~6, 6~10……
标准公差数值表查表练习
基本尺寸(mm) 6 8 18
公差等级 IT8 IT8 IT8
公差数值 ? ? ?
查表练习
基本尺寸(mm) 400 150 50
公差数值 25 25 25
⑹对于配合表面,其尺寸公差、形状公差、 表面粗糙度应当协调,一般情况下有一定的 对应关系。推荐如下:
设尺寸公差代号为IT;形状公差代号为T;表面 粗糙度代号为Ra、Rz
若 T= 0.6IT 则 Ra≤0.05IT
Rz
T= 0.4IT
Ra≤0.025IT
Rz
T= 0.25IT Ra≤0.012lT
基 本术语
实际轮廓:指平面与实际表面相交所得的轮廓线。 横向实际轮廓:与加工纹理方向垂直的截面上的
轮廓。
取样长度L与评定长度Ln
L:用于判别具有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一段基准线长度 , 一般包括5个以上的轮廓峰与轮廓谷。 Ln:是用以评定轮廓所必需的一段长度,包括一个 或几个取样长度 .
基准线
评定表面粗糙度参数数值大小 的一条参考线称为基准线。通常 采用轮廓算术平均中线。
➢ 被测要素-- 在图样上给出形状或位置公差的要 素。被测要素又可分为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 单一要素 --仅对其本身给 ➢ 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
术语、定义(2)
➢ 关联要素 --对其它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或 在图样上给出位置公差的要素。
➢ 基准要素 --用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位置的要 素。理想基准要素简称基准。
5.基准制的选择
⑴一般优先选用基孔制 (定径刀具,加工困难) ⑵特殊情况下选用基轴制
为简化,将﹤500mm的尺寸分为13段,如:3~6, 6~10……
标准公差数值表查表练习
基本尺寸(mm) 6 8 18
公差等级 IT8 IT8 IT8
公差数值 ? ? ?
查表练习
基本尺寸(mm) 400 150 50
公差数值 25 25 25
⑹对于配合表面,其尺寸公差、形状公差、 表面粗糙度应当协调,一般情况下有一定的 对应关系。推荐如下:
设尺寸公差代号为IT;形状公差代号为T;表面 粗糙度代号为Ra、Rz
若 T= 0.6IT 则 Ra≤0.05IT
Rz
T= 0.4IT
Ra≤0.025IT
Rz
T= 0.25IT Ra≤0.012lT
基 本术语
实际轮廓:指平面与实际表面相交所得的轮廓线。 横向实际轮廓:与加工纹理方向垂直的截面上的
轮廓。
取样长度L与评定长度Ln
L:用于判别具有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一段基准线长度 , 一般包括5个以上的轮廓峰与轮廓谷。 Ln:是用以评定轮廓所必需的一段长度,包括一个 或几个取样长度 .
基准线
评定表面粗糙度参数数值大小 的一条参考线称为基准线。通常 采用轮廓算术平均中线。
➢ 被测要素-- 在图样上给出形状或位置公差的要 素。被测要素又可分为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 单一要素 --仅对其本身给 ➢ 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
术语、定义(2)
➢ 关联要素 --对其它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或 在图样上给出位置公差的要素。
➢ 基准要素 --用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位置的要 素。理想基准要素简称基准。
5.基准制的选择
⑴一般优先选用基孔制 (定径刀具,加工困难) ⑵特殊情况下选用基轴制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课件 项目三

几何公差的相关国家标准主要有GB/T 1182— 2021、—2002、—2003、GB/T 4249—2021、GB/T 16671—2021、GB/T 13319—2003、GB/T 1184—1996、 GB/T 1958—2021等。本工程将对这些标准的主要内容进 行介绍。
项 目 目 标
掌握几何要素的分类、几何公差的几何特征工程符号 掌握基准的类型 掌握几何公差的标注
掌握几何公差具体几何特征工程的特点 熟悉独立原那么及相关要求的具体应用
掌握几何公差工程、公差原那么和几何公差值的选 择 熟悉几何公差未注公差值的有关规定
熟悉几何误差的检测原那么和检测方案
技 能 目 标
1 能够识读和标注几何公差 2 能够根据条件选择几何公差工程、公差原那
么和几何公差值
3 能够根据条件确定相关几何公差未注公差值 4 能够通过查找资料确定几何误差的检测方案
图3-15 导出要素作为基准的标注
图3-16 要素局部作为基准的标注
3〕附加标记
如果轮廓度特征适用于横截面的整周轮廓或由该轮廓所示的整周外表时, 应采用“全周〞符号表示,如图3-17和图3-18所示。
图3-17 线轮廓度的全周符号标注
图3-18 面轮廓度的全周符号标注
4〕限定性规定
需要对整个被测要素上任意限定范围标注同样几何特征的公差时,可在公差值 的后面加注限定范围的线性尺寸值,并在两者间用斜线隔开,如图3-20〔a〕所示。
表3-5 方向公差的公差带定义、标注和识读〔摘自GB/T 1182—2021〕
表3-5 方向公差的公差带定义、标注和识读〔摘自GB/T 1182—2021〕
表3-5 方向公差的公差带定义、标注和识读〔摘自GB/T 1182—2021〕
项 目 目 标
掌握几何要素的分类、几何公差的几何特征工程符号 掌握基准的类型 掌握几何公差的标注
掌握几何公差具体几何特征工程的特点 熟悉独立原那么及相关要求的具体应用
掌握几何公差工程、公差原那么和几何公差值的选 择 熟悉几何公差未注公差值的有关规定
熟悉几何误差的检测原那么和检测方案
技 能 目 标
1 能够识读和标注几何公差 2 能够根据条件选择几何公差工程、公差原那
么和几何公差值
3 能够根据条件确定相关几何公差未注公差值 4 能够通过查找资料确定几何误差的检测方案
图3-15 导出要素作为基准的标注
图3-16 要素局部作为基准的标注
3〕附加标记
如果轮廓度特征适用于横截面的整周轮廓或由该轮廓所示的整周外表时, 应采用“全周〞符号表示,如图3-17和图3-18所示。
图3-17 线轮廓度的全周符号标注
图3-18 面轮廓度的全周符号标注
4〕限定性规定
需要对整个被测要素上任意限定范围标注同样几何特征的公差时,可在公差值 的后面加注限定范围的线性尺寸值,并在两者间用斜线隔开,如图3-20〔a〕所示。
表3-5 方向公差的公差带定义、标注和识读〔摘自GB/T 1182—2021〕
表3-5 方向公差的公差带定义、标注和识读〔摘自GB/T 1182—2021〕
表3-5 方向公差的公差带定义、标注和识读〔摘自GB/T 1182—2021〕
公差配合讲义

+ 0 -
a
基本偏差系列
基本尺寸
es
+ 0 -
za js y z j u v x fg g h r s t n p ef f k m d e c cd b 轴
zb
zc
ei
三பைடு நூலகம்配合
1、配合: 指基本尺寸相 同的,相互结 合的孔和轴公 差带之间的关 系.
孔
EI ES
零线
Dmin
es ei
轴
D(d)
根据其公带位置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间 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 轴
• 从工艺上看:对某一具体零件,公差大小反 映加工的难易程度,即加工精度的高低,它 是制定加工工艺的主要依据,而极限偏差则 是调整机床决定切削工具与工件相对位置的 依据。 两者联系: • 公差是上、下偏差之代数差的绝对值,所以 确定了两极限偏差也就确定了公差。
3、尺寸公差带: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 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叫做尺寸 公差带(简称公差带)。 4、零线:公差带图中,
2、规定
四个公差等级:
F(精密级)、m(中等级)、c(粗糙级)、 v(最粗级) 在零件图或技术文件中标注时,表示为: GB1804-c
七、 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1、基准制的确定
确定基准制,应从结构、工艺和成本几方面 综合分析考虑。 1).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 理由:加工孔比加工轴困难,而且所用的刀 具、量具尺寸规格也多些。 2). 特殊情况时(如受原材料、标准件和结构 限制等),选择基轴制。
IT01、IT0、IT1、IT2、…、IT18
公差等级依次降低
2、基本偏差系列
确定公差带位置的基本偏差,一般是靠近 零线的那个偏差。 特殊情况:
形状与位置公差详解

8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此后,我国又相继颁布了以下配套国家标准。 GB 4249 - 84 公差原则 GB 4380 - 84 确定圆度误差方法 二点、三点法 GB 7234 - 87 圆度测量术语、定义及参数 GB 7235 - 87 确定圆度误差方法 半径变化量测量 GB 8069 - 87 位置量规 GB 11336 - 89 直线度误差检测 GB 11337 - 89 平面度误差检测 GB 13319 - 91 位置度公差 所有这些标准的贯彻和实施,都对振兴我国的机械 工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过程的经济性发挥了 良好的促进作用。
18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2.几何要素分类
⑴ 按结构特征分为: 组成要素、导出要要素”;“轮廓要素” 改为“组成要素”;“测得要素”改为“提取要素” 等,
19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2.几何要素分类
⑵ 按存在状态分为: 实际要素、公称要素 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 标准规定:测量时用提取要素(测得要素)代替 实际要素。 公称要素(理论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 即几何的点、线、面,它们不存在任何误差。图 样上表示的要素均为公称要素。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近年来,为遵循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原则,我国又 制、修订了一些形位公差国家标准。即:
《GB/T 4249-1996 公差原则》等效采用《ISO 8015:1985》代替 《GB 4249-84》。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等效采用 《ISO 2768:1989》代替 《GB 1184-80》。
27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几何公差的附加符号
28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此后,我国又相继颁布了以下配套国家标准。 GB 4249 - 84 公差原则 GB 4380 - 84 确定圆度误差方法 二点、三点法 GB 7234 - 87 圆度测量术语、定义及参数 GB 7235 - 87 确定圆度误差方法 半径变化量测量 GB 8069 - 87 位置量规 GB 11336 - 89 直线度误差检测 GB 11337 - 89 平面度误差检测 GB 13319 - 91 位置度公差 所有这些标准的贯彻和实施,都对振兴我国的机械 工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过程的经济性发挥了 良好的促进作用。
18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2.几何要素分类
⑴ 按结构特征分为: 组成要素、导出要要素”;“轮廓要素” 改为“组成要素”;“测得要素”改为“提取要素” 等,
19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2.几何要素分类
⑵ 按存在状态分为: 实际要素、公称要素 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 标准规定:测量时用提取要素(测得要素)代替 实际要素。 公称要素(理论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 即几何的点、线、面,它们不存在任何误差。图 样上表示的要素均为公称要素。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近年来,为遵循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原则,我国又 制、修订了一些形位公差国家标准。即:
《GB/T 4249-1996 公差原则》等效采用《ISO 8015:1985》代替 《GB 4249-84》。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等效采用 《ISO 2768:1989》代替 《GB 1184-80》。
27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几何公差的附加符号
28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互换性讲稿第三章

棱柱内
在任意方向上
Ø0.04 Ød
Ød线必须位于直径为 公差值0.04的圆柱面内
Ø0.04
整个零件的轴线必须位 于直径为公差值0.04的 圆柱面内
2、平面度---用于控制整体轮廓要素或中心要素 上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 差值为0.1的平行平面内
0.1
100:0.1
表面上任意100×100平面 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为 0.1的平行平面内
3、圆 度---用于控制回转的正截面的轮廓要素
0.02
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 面上,该圆必须位于半 径差为公差值0.02的两
同心圆之间
0.02
0.05 0.05
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必须位于半 径差为公差值0.05的两同心圆之间
0.03 0.03
在通过球心的任一截面上,该圆必须位于相应 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0.03的两同心圆之间
的共面(或共线)性误差。
0.1
A
槽的中心面必须位于距 离为公差值0.1,且相对
基准中心平面对称配置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0.1 A-B
ØD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且相对公 共基准A-B中心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ØD
0.1 A-B C-D
ØD
ØD 的 轴 线 必 须 位
于正截面为公差值
Ø0.1 A
A
Ød的轴线必须位于直 径为公差值0.1,且与 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 面内
Ø0.1 A-B
ØD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1,且 与公共基准轴线A-B同轴的圆柱面内
Ø0.2
A
ØD
ØD的圆心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 0.2,且与基准圆心的同心圆内
2、对称度----控制被测要素中心平面(或轴线)
形状和位置公差

Page 2
1.1形状公差
Page 3
1.1形状公差
Page 4
1.2轮廓度公差
轮廓度公差由线轮廓度、面轮廓度两个项目组成,是用来限制被测几 何要素如曲线、曲面的误差。轮廓度公差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轮廓度无基准要求时为形状公差,公差带有两个要素:公差带的形状和 大小,公差带的形状由理论正确尺寸决定。 2)轮廓度有基准要求时为位置公差,公差带有四个要素:公差带形状、大 小、方向和位置,公差带的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和基准决定。 轮廓公差带定义、标注示例和说明如下表所示。
小、方向和位置。
▪ 定位公差带定义、标注示例和说明如下表所示。
Page 10
1.3位置公差
Page 11
1.3位置公差
• 3.跳动公差
▪ 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和全跳动两项公差。跳动公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
轴向移动时,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
▪ 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有以下区分: ▪ 圆跳动公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在某个测量截面内相对于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圆跳动
Page 5
1.2轮廓度公差
Page 6
1.3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由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 动和全跳动等八个项目组成,是用来限制被测实际几何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 的方向和位置误差。因此位置公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位置上 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的公差带有四个要素:公差带的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 位置公差按照所要求的几何关系可分为定向、定位、和跳动公差三大类。
又分为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和斜向圆跳动三种情况。
▪ 全跳动公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的整个表面对于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全跳动分为径向
1.1形状公差
Page 3
1.1形状公差
Page 4
1.2轮廓度公差
轮廓度公差由线轮廓度、面轮廓度两个项目组成,是用来限制被测几 何要素如曲线、曲面的误差。轮廓度公差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轮廓度无基准要求时为形状公差,公差带有两个要素:公差带的形状和 大小,公差带的形状由理论正确尺寸决定。 2)轮廓度有基准要求时为位置公差,公差带有四个要素:公差带形状、大 小、方向和位置,公差带的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和基准决定。 轮廓公差带定义、标注示例和说明如下表所示。
小、方向和位置。
▪ 定位公差带定义、标注示例和说明如下表所示。
Page 10
1.3位置公差
Page 11
1.3位置公差
• 3.跳动公差
▪ 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和全跳动两项公差。跳动公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
轴向移动时,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
▪ 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有以下区分: ▪ 圆跳动公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在某个测量截面内相对于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圆跳动
Page 5
1.2轮廓度公差
Page 6
1.3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由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 动和全跳动等八个项目组成,是用来限制被测实际几何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 的方向和位置误差。因此位置公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位置上 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的公差带有四个要素:公差带的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 位置公差按照所要求的几何关系可分为定向、定位、和跳动公差三大类。
又分为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和斜向圆跳动三种情况。
▪ 全跳动公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的整个表面对于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全跳动分为径向
公差与测量技术_第3章_形位公差及检测

汽车制造: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形位公差与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车身、发动机、底盘等零部件的制造和装配。
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形位公差与测量技术被用于飞机、火箭、卫星等设备的制造和装配以确保其性能和安 全性。
机械设备制造:在机械设备制造领域形位公差与测量技术被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制造和装配如机床、机器人、医 疗器械等。
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工具直接测量工件的尺寸和形状
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工件的位移、角度等参数来间接测量形位误差
光学测量法:利用光学仪器进行非接触测量如投影仪、光学测量仪等
激光测量法:利用激光干涉仪进行高精度测量适用于精密加工和检测
计算机辅助测量法: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高测量精度 和效率
汽车零件的尺寸和形状公差检测 汽车车身的形位公差检测 汽车轮胎的形位公差检测 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形位公差检测 汽车底盘和悬挂系统的形位公差检测 汽车电子系统的形位公差检测
航空航天领域:用于飞机、卫星等设备的制造和检测 汽车制造领域: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和检测 机械制造领域:用于机械设备的制造和检测 电子制造领域:用于电子设备的制造和检测 建筑工程领域:用于建筑结构的制造和检测 医疗设备领域:用于医疗设备的制造和检测
满足客户需求:形位公 差与测量技术的提高有 助于满足客户的需求提 高客户满意度。
提高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稳 定性
加强测量人员的培训和技 能提升
采用先进的测量方法和技 术如激光测量、三维扫描 等
建立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 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加强与生产部门的沟通和 协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及时 性和有效性
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确定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 编写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数据、
分析结果、结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9
10
11
3.2 形状公差
一、形状公差带的定义
1、直线度
12
2、平面度
13
3.圆度
14
4.圆柱度
15
5.线轮廓度
16
6.面轮廓度
17
二、形状误差的评定
1.最小区域法 2.最小条件原则——用最小区域所体现的原则
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原则
18
3.3 位置公差
一、基准: 是确定其他要素和该要素间的几何关系的依据。 1.单一基准:由单个要素构成,单独作为某被测要素 的基准。
②箱体类 —— 平面度
⑵ 位置公差
①阶梯轴 —— 同轴度或圆跳动及端跳
②箱体类零件—— 平行度、垂直度
42
2.公差值:数值的选择见下表
直线度、平面度
注:主参数为被测要素的长度 43
圆度、圆柱度
注:主参数为被测要素的直径
44
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
注:主参数为被测要素的长度、直径
45
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
31
四、跳动公差
属于定位公差的一种,它是针对特定的测量方法来定义的。 径向圆跳动
圆跳动 端面圆跳动
斜向圆跳动
全跳动
径向全跳动
端面全跳动
32
1.圆跳动
被测要素在某一测量截面内相对于基准轴线得最大变动量。 ①径向圆跳动
33
34
②端面圆跳动
35
36
③斜向圆跳动
37
38
2.全跳动:
在圆跳动的基础上,被测要素还要作轴向移动
④项目用代号 ⑤指引线要垂直于框格,可弯折,但不超过二次
⑥指引线 箭头的位置
箭头和尺寸线 对齐
箭头和尺寸线 错开
表示中心要素 表示轮廓要素
粗实线和尺寸线对齐
⑦基准的表示方法 A
粗实线和尺寸线错开
表示中心要素
表示轮廓要素
7
2、书写方式:
⑧ 可简化的标注: *同一要素有多项要求 *不同要素有同一要求 *结构相同的几个要素有相同要求
注:主参数为被测要素的直径、宽度等
46
位置度系数
47
二、未注形位公差
圆度未注公差值等于其尺寸公差值 平行度等于其尺寸公差值或直线度未注公差值 圆柱度、同轴度未作规定 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对称度、圆跳动、分别
规定了未注公差值表,按H、K、L等级
48
3.6 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一、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
19
2. 组合基准(公共基准)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 构成,起单一基准作用 的基准。
注意:标注时A-B写在同一格子中
20
3.基准体系:
被测要素需由两个 或三个相互间具有一 定关系的基准共同
确定的基准
基准体系中,一般都是 将各基准中有相互关联 的要素作为基准,如二 等平行平面或垂直的。
标注时,第一基准在第3格, 第二基准在第4格
测量时,将被测实际要素和相应的理想要素作比较, 在比较过程中获得数据,由这些数据来评定形位误差。如垂直度
二、测量坐标值原则:确定两个测量基准,分别以该基准为测量基准,测量 出x、y的值,然后和理论值进行比较,得出误差。
三、测量特征参数原则: 近似反映形位误差。如两点法测圆度
四、测量跳动原则 五、控制实效边界原则
公差即为实际要素不要超过该区域。
大小t
形状
方向
2、特征
位置
5
四、形位公差的标注
1.内容:
① 框格 ②指引线
③箭头 ④项目(平行度等) ⑤形位公差数值 ⑥基准符号及基准代号
2.书写方式: ① 在图纸中可以水平或垂直放置。
一般以水平放置为主
②框格内容从左到右的顺序:
公差项目、 公差值、 基准代号 6
③公பைடு நூலகம்值的单位 mm
图纸上给出的形状和 位置要求的要素
用来确定被测要素位置或 方向的要素
2
4.按功能 要求分
单一要素 关联要素
有单一要求的要素。 如平面度、圆度等
对其他要素有功能要求 的位置要素。如垂直度等
3
二、形位公差项目及代号
4
三、形位公差的含义和特征 1. 含义:形位公差是一个以理想要素为边界的平面或空间的区域。
径 向 全 跳 动
39
端 面 全 跳 动
40
3.4 公差原则(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关系)
一、独立原则 二、相关要求: 1.包容要求
2.最大实体要求 3.最小实体要求 4.可逆要求
41
3.5 形位公差值的选择
一、范围:选择公差项目、公差数值、基准及正确 标注
1.公差项目 ⑴ 形状公差
①轴类零件 —— 圆柱度 考虑经济性,也可以用圆度还要+直线度
21
二、定向公差
平行度
垂直度 倾斜度
22
1.平行度
23
2.垂直度
24
3.倾斜度
平行度、垂直度可以看成倾斜度的特殊情况
25
三、定位公差
同轴度 对称度 位置度
26
1.同轴度
27
2.对称度
28
2.对称度
29
例:如图所示的形位公差要求,现测得AB=0.08mm,问该零件合格吗?
30
3.位置度
第三章 形位公差
3.1 概述
一、零件的要素
任何一个零件都是由点、线、面组成,所 以,点、线、面称为要素。
1. 按结构特 征分
轮廓要素
零件内外表面的外形要素
中心要素
轮廓对称中心所表示的要素
1
2.按存在 状态分
理想要素
机械图样(图纸)所表达要素
实际要素
实际存在的或实际测量的要素
3.按所处 地位分
被测要素 基准要素
49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9
10
11
3.2 形状公差
一、形状公差带的定义
1、直线度
12
2、平面度
13
3.圆度
14
4.圆柱度
15
5.线轮廓度
16
6.面轮廓度
17
二、形状误差的评定
1.最小区域法 2.最小条件原则——用最小区域所体现的原则
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原则
18
3.3 位置公差
一、基准: 是确定其他要素和该要素间的几何关系的依据。 1.单一基准:由单个要素构成,单独作为某被测要素 的基准。
②箱体类 —— 平面度
⑵ 位置公差
①阶梯轴 —— 同轴度或圆跳动及端跳
②箱体类零件—— 平行度、垂直度
42
2.公差值:数值的选择见下表
直线度、平面度
注:主参数为被测要素的长度 43
圆度、圆柱度
注:主参数为被测要素的直径
44
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
注:主参数为被测要素的长度、直径
45
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
31
四、跳动公差
属于定位公差的一种,它是针对特定的测量方法来定义的。 径向圆跳动
圆跳动 端面圆跳动
斜向圆跳动
全跳动
径向全跳动
端面全跳动
32
1.圆跳动
被测要素在某一测量截面内相对于基准轴线得最大变动量。 ①径向圆跳动
33
34
②端面圆跳动
35
36
③斜向圆跳动
37
38
2.全跳动:
在圆跳动的基础上,被测要素还要作轴向移动
④项目用代号 ⑤指引线要垂直于框格,可弯折,但不超过二次
⑥指引线 箭头的位置
箭头和尺寸线 对齐
箭头和尺寸线 错开
表示中心要素 表示轮廓要素
粗实线和尺寸线对齐
⑦基准的表示方法 A
粗实线和尺寸线错开
表示中心要素
表示轮廓要素
7
2、书写方式:
⑧ 可简化的标注: *同一要素有多项要求 *不同要素有同一要求 *结构相同的几个要素有相同要求
注:主参数为被测要素的直径、宽度等
46
位置度系数
47
二、未注形位公差
圆度未注公差值等于其尺寸公差值 平行度等于其尺寸公差值或直线度未注公差值 圆柱度、同轴度未作规定 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对称度、圆跳动、分别
规定了未注公差值表,按H、K、L等级
48
3.6 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一、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
19
2. 组合基准(公共基准)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 构成,起单一基准作用 的基准。
注意:标注时A-B写在同一格子中
20
3.基准体系:
被测要素需由两个 或三个相互间具有一 定关系的基准共同
确定的基准
基准体系中,一般都是 将各基准中有相互关联 的要素作为基准,如二 等平行平面或垂直的。
标注时,第一基准在第3格, 第二基准在第4格
测量时,将被测实际要素和相应的理想要素作比较, 在比较过程中获得数据,由这些数据来评定形位误差。如垂直度
二、测量坐标值原则:确定两个测量基准,分别以该基准为测量基准,测量 出x、y的值,然后和理论值进行比较,得出误差。
三、测量特征参数原则: 近似反映形位误差。如两点法测圆度
四、测量跳动原则 五、控制实效边界原则
公差即为实际要素不要超过该区域。
大小t
形状
方向
2、特征
位置
5
四、形位公差的标注
1.内容:
① 框格 ②指引线
③箭头 ④项目(平行度等) ⑤形位公差数值 ⑥基准符号及基准代号
2.书写方式: ① 在图纸中可以水平或垂直放置。
一般以水平放置为主
②框格内容从左到右的顺序:
公差项目、 公差值、 基准代号 6
③公பைடு நூலகம்值的单位 mm
图纸上给出的形状和 位置要求的要素
用来确定被测要素位置或 方向的要素
2
4.按功能 要求分
单一要素 关联要素
有单一要求的要素。 如平面度、圆度等
对其他要素有功能要求 的位置要素。如垂直度等
3
二、形位公差项目及代号
4
三、形位公差的含义和特征 1. 含义:形位公差是一个以理想要素为边界的平面或空间的区域。
径 向 全 跳 动
39
端 面 全 跳 动
40
3.4 公差原则(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关系)
一、独立原则 二、相关要求: 1.包容要求
2.最大实体要求 3.最小实体要求 4.可逆要求
41
3.5 形位公差值的选择
一、范围:选择公差项目、公差数值、基准及正确 标注
1.公差项目 ⑴ 形状公差
①轴类零件 —— 圆柱度 考虑经济性,也可以用圆度还要+直线度
21
二、定向公差
平行度
垂直度 倾斜度
22
1.平行度
23
2.垂直度
24
3.倾斜度
平行度、垂直度可以看成倾斜度的特殊情况
25
三、定位公差
同轴度 对称度 位置度
26
1.同轴度
27
2.对称度
28
2.对称度
29
例:如图所示的形位公差要求,现测得AB=0.08mm,问该零件合格吗?
30
3.位置度
第三章 形位公差
3.1 概述
一、零件的要素
任何一个零件都是由点、线、面组成,所 以,点、线、面称为要素。
1. 按结构特 征分
轮廓要素
零件内外表面的外形要素
中心要素
轮廓对称中心所表示的要素
1
2.按存在 状态分
理想要素
机械图样(图纸)所表达要素
实际要素
实际存在的或实际测量的要素
3.按所处 地位分
被测要素 基准要素
49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