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1]E.

合集下载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四章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一)一、判断题1.有位置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都不是单一要素。

()2.在位置公差中基准只有一个。

()3.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垂直度要求时,公差带形状是一个四棱柱。

()4.定向公差带具有确定的位置,还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职能。

()5.三基面体系中的三个平面相互是垂直的。

()6.径向圆跳动中,在测量时测量仪器可以在圆柱面上来回移动。

()7.径向全跳动与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一样,故含义也一样。

()8.基准选择时,主要考虑基准统一原则,再兼顾设计要求及装配要求。

()二、解答题1.习题图4-1所示销轴的三种形位公差标注,它们的公差带有何不同?图4—1 销轴2.习题图4-2所示零件标注的位置公差不同,它们所要控制的位置误差区别何在?试加以分析说明。

图4—2 零件图3.在底板的边角上有一孔,要求位置度公差为Φ0.1mm,习题图4-3所示的四种标注方法,哪种标注方法正确?为什么另一些标注方法不正确?a)b)c)d)图4—3 零件图4.习题图4-4所示的零件,标注了两种不同的位置公差,它们的要求有何不同?a) b)图4—4 零件图第四章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二)一、判断题1.采用零形位公差,指在任何情况下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总是零。

()2.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又应用于基准要素时,公差值只能从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一处得到补偿。

()3.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应尽量选测量简单的项目。

()4.在保证关联作用尺寸不超越最大实体尺寸的场合下,最好在选择公差原则时选最大实体要求。

()5.国家标准对位置度公差值直接规定了具体等级和数值。

()6.国家标准对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值均未规定公差等级和数值。

()7.用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测量形位公差时,理想要素要绝对精确,不能用模拟法获得。

()8.用两点法测量圆度误差时,只能得到近似的测量结果。

()二、解答题1.试按习题图4-5的形位公差要求填写下表图4—5零件图2.某种零件表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2mm,经实测,实际表面上的九点对测量基准的读数(单位为μm),如习题图4-6所示,问该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是否合格?图4—6 零件平面度测得数据3.习题图4-7中的四种标注方法,分析说明它们所表示的要求有何不同(包括采用的形位公差原则,理想边界尺寸、允许的垂直度误差等)?a)b)c)d)图4—7 公差的标注。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17、基准直线:由实际线或其投影建立基准直线时,基准直线为该实际线的理想直线,如图8所示。
图8
18、基准轴线(基准中心线):由实际轴线(中心线)建立基准线(中心线)时,基准轴线(中心线)为该实际轴线(中心线)的理想轴线(中心线),如图9所示。
图9
注:①实际轴线为实际回转体各横截面测得轮廓的中心点的连线,如下图所示。测得轮廓的中心点是指该轮廓的理想圆的圆心。
测量直角坐标值
3
测量特征参
数原则
测量被测实际要素上具有代表性的参数(即特征参数)来表示形位误差值
两点法测量圆度特征参数
编号
检测原则名称
说明
示例
4
测量跳动原则
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过程中,沿给定方向测量其对某参考点或线的变动量。
变动量是指指示器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测量径向跳动
5
控制实效边
界原则
检验被测实际要素是否超过实效边界,以判断合格与否
图21
图22
图23
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当第一、第二基准平面与基准实际要素间为非稳定接触时,允许其自然接触。
五、仲裁
28、当发生争议时,用分析测量精度的方法进行仲裁。
29、当由于采用不同方法评定形位误差值而引争议时,对于形状、定向、定位误差分别以最小区域、定向最小区域和定位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所表示的误差作为仲裁依据。
由L形架体现的轴线
给基
定准
位轴
置线



同轴两顶尖的轴线
续表3
基准示例
模拟方法示例




与基准实际表面接触的平板或平台工作面


公差与测量技术第3章形位公差及检测

公差与测量技术第3章形位公差及检测

中心要素的标注
错误 X
公差与测量技术
第3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3) 当被测要素为圆锥体的轴线时,指引线的箭头 应与圆锥体直径尺寸线(大端或小端)对齐必要时也 可在圆锥体内画出空白的尺寸线,并将指引线的箭 头与该空白的尺寸线对齐;如圆锥体采用角度尺寸 标注,则指引线的箭头应对着该角度的尺寸线。
圆锥体轴线的标注
被测要素:为直线、平面、圆和圆柱面。
形状公差带的特点:不涉及基准,它的方向和位 置均是浮动的,只能控制被测要素形状误差的大小 。
公差与测量技术
第3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3.3.1 形状公差及其公差带
在给定平面内
直线度
给定一个方向
形 平面度 在给定方向上 给定两个方向
状 公
圆度
任意方向
差 圆柱度
公差与测量技术
第3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形位公差标注中的部分附加符号
形位公差标注中的部分附加符号
公差与测量技术
第3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3.2.2 被测要素的标注
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公差框格与被测要素 相连,指引线的箭头指向被测要素,箭头的 方向为公差带的宽度方向。
公差与测量技术
第3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d 0.1 A-B
D
0.1 A B C
C
t t
A
B
(a)
A B
(b)
公差与测量技术
第3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3.3 几何公差带
3.3.1 形状公差及其公差带
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 动全量。
形状公差带:是限制单一实际被测要素变动的区 域,零件实际要素在该区域内为合格。

形状与位置公差及检测

形状与位置公差及检测
4/29/2010
形状公差
▪ 单一要素对其理想要素允许的变动量。其 公差带只有大小和形状,无方向和位置的 限制。
▪ 直线度 ▪ 平面度 ▪ 圆度 ▪ 圆柱度
4/29/2010
直线度公差
▪ 直线度公差用于控制直线和轴 线的形状误差,根据零件的功 能要求,直线度可以分为在给 定平面内,在给定方向上和在 任意方向上三种情况。
至于定位误差,则理想要素置于相对于基准某一确定有位置上,其定 位条件可称为定位最小条件。
4/29/2010
跳动:
跳动的分类: 它可分为圆跳动和全跳动。
圆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 的回转时,在指定方向上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
全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的 回转,同时指示器作平行或垂直于基准轴线的移动,在 整个过程中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
▪ 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 ▪ 在给定方向内的直线度 ▪ 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
4/29/2010
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
▪ 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 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如图 所示,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必 须位于轴向平面内,且距离为 公差值0.02mm的两平行直线之 间。
4/29/2010
在给定方向内的直线度
4/29/2010
垂直度(一)
▪ 当两要素互相垂直时,用垂直 度公差来控制被测要素对基准 的方向误差。当给定一个方向 上的垂直度要求时,垂直度公 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 于基准平面(或直径、轴线) 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 的区域。
4/29/2010
垂直度(二)
▪ 当给定任意方向时,平行度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 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圆柱面 内的区域。如图所示, ød孔 轴线必须位于直径公差值ø 0.05mm,且平行于基准平面 的圆柱面内。

检验员测量技术02-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检验员测量技术02-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A)
(B)
控制实效边界原则
按最大实体要求给出形位公差时,要求被测实体不得起 过最大实体边界。如图所示,用位置量规检验零件同轴 度误差。工件被测要素的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尺寸为 12.04mm,故量规测量部分的基本尺寸为 12.04mm,基准本身遵守包容要求,故基准遵守最 大实体边界,量规的定位部分的基本尺寸为 25mm。
形状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是浮动的,可随实际 被测要素的方向和位置而变动;
定向公差带的方向由基准确定,位置是浮动的; 定位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都是固定的; 跳动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都是固定的。
形位公差的标注
以公差框格的形式标注(两格或多格)
公差值:如果公差带为圆形或圆柱 形,公差值前加注,如果是球形, 加注S 基准:单一基准用大写表示;公共 基准由横线隔开的两个大写字母表 示;如果是多基准,则按基准的优 先次序从左到右分别置于各格。 指引线:用细实线表示。指引线的 方向必须是公差带的宽度方。
若用近似方法评定得到的误差值>形状公差值,则 被测要素不一定不合格,应再按最小区域法评定看 其结果是否小于形状公差值。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一节 概述
零件的几何要素与形位误差
图4-1 零件几何要素
1-球面 2-圆锥面 3-圆柱面 4-二平行平面 5-平面6-棱线 7-中心平面 8-素线 9-轴线 10球心
零件的几何要素与形位误差
几何要素: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 形位误差:实际几何要素相对于理想几何要素的偏差。
形位公差标注
形位公差代号的标注示例
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 将被测要素与理想要素 相比较,量值由直接法或间接法获得。
测量坐标值原则: 测量被测实际要素的坐标值, 经数据处理获得形位误差值。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t
基准平面 a)标注
b)公差带
17
2)“面对线”的平行度 被测要素:上平面; 基准要素:孔的基准轴线。
公差带定义:为距离等于公差值t平行于基准轴线 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如下图所示。
t 基准轴线 a)标注 b)公差带
18
3) 线对面的平行度 被测要素:孔的中心轴线,基准要素:底平面。
公差带定义:为平行于基准面、距离等于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如下图所示。
Hale Waihona Puke 标注1公差带标注2
7
4.圆柱度 公差带定义: 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 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
t
标注
公差带
8
二、轮廓度公差与公差带※
被测要素:为特殊的曲线和曲面。
轮廓度公差带的特点:公差带的形状由理论正确 尺寸确定;考虑公差带的位置时,则由理论正确 尺寸相对于基准来确定。 理论正确尺寸——是用以确定被测要素的理想形 状、方向、位置的尺寸。它仅表达设计时对被测 要素的理想要求,故该尺寸不附带公差,标注时 应围以框格,而该要素的形状、方向和位置误差 则由给定的形位公差来控制。
形状和位置公差 及检测
一、形状公差与公差带
被测要素:为直线、平面、圆和圆柱面。
形状公差带的特点:不涉及基准,它的方向和位 置均是浮动的,只能控制被测要素形状误差的大 小。但圆柱度公差可以控制同时控制圆度、素线 和轴线的直线度,以及两条素线的平行度。
2
1.直线度
其被测要素是直线要素。
1)在给定平面内
a)标注
b)公差带
19
4)“线对线”的平行度 (1)一个方向 被测要素:D孔轴心;基准要素:另一个孔轴心线。 公差带定义:为平行于基准线、距离等于公差值t的 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如下图所示。

08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1]E共39页文档

08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1]E共39页文档
(2)关联要素——对其它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
7
(轮廓、单一、被测要素) (中心、关联、被测要素)
E
(基准、中心要素)
(轮廓、关联、被测要素)
8
二、形位公差的项目和符号
形状公差: 是对单一要 素提出的要 求,即形状 误差所允许 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 是对关联要 素提出的要 求,即位置 误差对基准 所允许的变 动全量。
个字母。
17
(3)基准
用一个字母表示单一基准,如图4.6(b)所示。
用两个或三个字母表示基准体系,如图4.6(c)、 (d)所示。 用两个字母中间用连字号“一”隔开,表示公共基准, 如图4.6(f)所示。
图4.6
图4.6
图4.6
图4.6
18
2.被测要素的标注
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公差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 指引线由细实线和箭头组成,可以从框格任一端引 出,并保持与框格端线垂直;指引线的箭头指向被 测要素,可曲折,但不得超过2次;指引线的箭头一 般垂直于被测要素,且应指向公差带的宽度或直径 方向。
3
3. 现行国家标准主要有: GB/T 1182—2019《形状和位置公差 通则、定义、 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GB/T 1182—201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 何公差 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GB/T 1184—2019《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GB/T 4249—2019《公差原则》 GB/T 16671—2019《形状和位置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 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GB13319—1991《形状和位置公差 位置度公差》
第一节 概述
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误差,构成零 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 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 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 就是形状误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 误差,统称为形位误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一、形位公差的概念图样上给出的零件是没有误差的理想几何体,但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所组成的工艺系统本身存在各种误差,以及加工过程中出现受变形、振动、磨损等各种干扰,使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形状和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以及线、面相互位置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相互位置之间的差异就是位置误差,它们统称为形状和位置的误差,简称形位误差。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仅有尺寸误差,而且会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

形位误差对机构、仪器的使用功能影响很大。

因此,仅控制尺寸误差尺寸误有时仍难以保证零件的工作精度、联结强度、密封性、运动平衡性、耐磨性和可装配性等方面的要求,特别在高温、高压、高速重载等条件下工作的精密机械影响很大。

零件的形位误差对其使用性能会产生以下影响:(1)影响零件的功能要求。

例如,机床导轨的形状误差会影响结构件(如刀架)的动精度;车床主轴两支承轴颈的形位误差会影响主轴的回转精;齿轮箱上各轴承孔的位置误差将影响齿面承载能力和齿轮副的侧隙。

有结合要求的平面形状误差将影响结合的密封性,并因接触的减小面降低承载能力等。

(2)影响零件的配合性质。

例如,对于圆柱结合的间隙配合,圆柱表面的形状误差会使间隙大小分布不均,当配合件发生相对转动时,磨损加快,降低零件的工作寿命和运动精度。

(3)影响零件的自同装配性。

例如,花键轴各键的位置误差将影响与花键孔的联结;箱盖、法兰盘等零件上各螺栓孔出现位置误差将难以自由装配。

因此,设计零件时必须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并考虑制造时的经济性,对其形位误差加以必要且合理的限制,即合理地确定零件的形位误差。

形状公差标准是重要的基础标准之一。

我国参照国际准,重新修订并以颁布实施的《形状和位置公差》国家标准有GB/T1182-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4249-1996》《公差原则》、GB/T16671-1996《形状位置公差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