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波束天线和多极化天线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多天线技术研究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多天线技术研究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多天线技术研究1. 引言在无线通信领域,多天线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显著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容量。

本文将详细探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多天线技术研究。

2. 多天线系统的基本原理多天线系统采用多个天线进行信号传输和接收,通过不同天线之间的相位差和幅度差,实现信号的强化和多路径传输。

多天线系统可以分为发射端和接收端两部分。

2.1 多天线系统的发射端在多天线系统的发射端,通过合理的调度和编码技术,将待传输的信号进行分割和编码,并分别发送到不同的天线上。

发射端的关键技术包括空时编码和波束赋形。

2.1.1 空时编码空时编码是多天线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技术,用于提高无线通信信道的容量和抗干扰能力。

通过在不同天线上分别发送经过编码的信号,接收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来恢复传输的数据。

2.1.2 波束赋形波束赋形是指通过合理设置天线的相位和幅度,使得发出的信号在特定方向上具有较为集中的波束。

这样可以将信号能量进行聚焦,提高无线通信的传输距离和信号质量。

2.2 多天线系统的接收端在多天线系统的接收端,需要通过合理的信号处理算法,将从不同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组合和解码,得到原始的信号。

接收端的关键技术包括空时信号处理和最大比合并。

2.2.1 空时信号处理空时信号处理是接收端的基本技术之一,通过合理的信号处理算法,可以抑制多径效应和其他干扰信号,提高接收信号的质量。

2.2.2 最大比合并最大比合并是一种接收端的算法,它可以通过最大化信号与干扰噪声比来选择最优的解码方式,从而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3. 多天线技术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多天线技术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多天线技术在LTE网络中的应用多天线技术可以极大地提升LTE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通过合理设置天线和使用空时编码技术,可以提高用户的连接速度和网络的吞吐量。

3.2 多天线技术在5G网络中的应用多天线技术是5G网络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全向宽带多极化天线的设计

全向宽带多极化天线的设计

·334·现代导航 2020年全向宽带多极化天线的设计李明1,高世阳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西安 710068;2海军装备部北京局驻天津地区第三代表室,天津300462)摘 要:针对军民两用机场对不同极化方式电台天线的新需求,本文介绍了一种全向宽带多极化天线,该天线由多个倾斜天线阵元组成,具备宽频带、多极化及全向辐射等特点。

文中分析了不同倾斜角度对天线H面水平极化增益与垂直极化增益的影响。

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在不同极化增益配比下具备良好的全向辐射特性。

关键词:宽带;多极化;全向中图分类号:TN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76-(2020)-05-334-04Design of Omni-Directional Wideband Multi-Polarization AntennaLI Ming,GAO ShiyangAbstract:In response to the new needs of dual-use airports for radio antennas with different polarizations, an omnidirectional wideband multi-polarization antenna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antenna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tilted antenna arrays, with broadband, multi-polarization and omni-directional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ilt angles on the horizontal polarization gain and vertical polarization gain of the H plane,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tenna has good omnidirectional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ferent polarization gain ratios.Key words:Wideband; Multi-Polarization; Omni-Directional0 引言近年来随着军民两用机场的大力发展,机场的通信系统建设也在日趋完善。

无人机用C波段宽波束天线的研制

无人机用C波段宽波束天线的研制

无人机用C波段宽波束天线的研制摘要:无人驾驶飞机可以在军用以及民用领域逐渐扩大其使用范围,无人机的应用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便利,国家也在不断下达鼓励政策扩大对无人机的应用。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对于无人机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不断提升对其飞行控制与管理的探究以求加深其应用程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对无人机系统进行简要概述;其次,对无人机系统功能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针对无人机控制管理方式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多波束;透镜;相控阵;无人机引言无人机用于电子战是军用无人机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但由于相控阵雷达特别是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广泛使用,无人机面临着新的威胁,这就对无人机电子战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要具有瞬时宽空域截获能力、足够宽的瞬时接收频带、更高的灵敏度(提高10dB以上)、更高的干扰功率以及更强的多目标干扰能力。

多波束技术对相控阵雷达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能较好地满足以上要求。

1无人机应用概述无人机的发展在近年来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导航、拍摄、智能控制技术是无人机应用的最主要的技术,无人机在2018年被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定义为“会飞的照相机”。

在应用的过程中与载人飞机相比具有应用方便、时效性强、成本投入低等特点,对未来的无人驾驶飞机以及空军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人机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涉及的因素较多,主要有高度、速度、稳定度、遥感指令控制、发动机的运行故障检测等多项任务,且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管理。

在无人机系统的应用中,需要进行严密的检查与流程规划,其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由开始界面进入任务监控系统,实现航拍任务的快速分档,在这一部分要检查无人机的GPS系统、罗盘、空速以及俯仰翻滚的状态是否良好;同时进行飞行任务的规划,规定无人机的飞行区域、导航以及拍摄任务等具体任务;投入飞行的过程中要对飞机的方位、速度、电池电压等多种形式进行监控,保障任务完成的完整性与无人机应用的安全性;最后,将无人机内的航拍影像导出并对所需要的影像进行拼接。

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多天线技术研究

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多天线技术研究

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多天线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已经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多天线技术则成为提高无线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对多点天线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二、多天线技术的概述多天线技术又称为MIMO技术,即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它是指通过多个接收和发射天线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频率利用率和传输速率。

相比于传统的单天线技术,MIMO技术可以同时传输多路数据流,从而大大提高频谱利用率。

三、多天线技术的研究进展1. MIMO技术在4G系统中的应用随着4G技术的逐步成熟,MIMO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其关键技术之一。

在4G系统中,采用MIMO技术可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和覆盖范围。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的误码率和延迟,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

2. MIMO技术在5G系统中的应用目前,5G技术正在逐步发展中,而MIMO技术也已成为其核心技术之一。

在5G系统中,MIMO技术可以通过支持更多的天线和频率来实现更高的可靠性和数据速率。

同时,还可以通过独立的波束形成来支持更多的用户连接,从而提高网络容量和性能。

3. 基于MIMO技术的无线电路设计为了更好地支持MIMO技术的应用,无线电路的设计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

目前,一些研究机构正在探索基于MIMO技术的射频前端设计,其中包括天线和滤波器等。

此外,还有一些MIMO技术的调制和信道估计算法也正在研究之中。

四、结论多点天线技术是一项重要的通信技术,其应用已经逐步成为现代通信系统的核心之一。

随着5G技术的逐步发展,MIMO技术将会更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

同时,未来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完善MIMO技术的算法和无线电路设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无线通信需求。

卫星监测多波束天线技术研究

卫星监测多波束天线技术研究

电波卫士介质透镜1 引言多波束天线能实现一副天线同时接收多路信号的功能,在卫星监测中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多波束天线在星载天线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而地球站天线由于较高增益要求使用多波束天线的成本仍然较高,导致运用不够广泛。

随着卫星数量的爆炸性增长,及天线成本的下降,未来多波束天线将是卫星监测天线的主流天线技术之一。

2 多波束天线2.1 多波束天线的定义多波束天线是指能产生多个高增益波束的天线,这些波束(称为元波束)可以合成一个或几个成形波束,以覆盖特定的空域。

目前多波束天线主要有三种形态:透镜式、反射面式、相控阵式等三种基本形式,此外,还有以相控阵作为反射面或透镜馈源的混合形式。

2.2 透镜式多波束天线利用透镜把馈源所辐射的能量汇聚起来形成一个锐波束,当透镜焦点附近设置多个馈源时,便相应形成指向不同的多个元波束。

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作者简介:蔡鸿昀,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无线电监测、卫星干扰源上行站定位以及卫星监测设备维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卫星监测新技术、天线技术研究等。

李思静,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无线电监测、短波监测定位以及卫星干扰源上行定位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短波监测新技术、信号分析等。

周 平,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无线电监测、卫星干扰源上行站定位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卫星监测新技术、天线技术等。

卫星监测多波束天线技术研究蔡鸿昀,李思静,周 平(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深圳监测站,深圳 518120)摘要:本文综述了三种主要形态的多波束天线,并分别给出其工作原理图,对三种基本多波束天线进行了性能比较。

关键词:多波束天线;卫星监测;相控阵天线doi:10.3969/J.ISSN.1672-7274.2017.08.026中图分类号:TN82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17)08-0063-05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ree major multi-beam antennas, and describes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reekinds of antennas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performs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Threebasic multi-beam Antennas.Keywords: multi-beam antenna; Satellite monitoring; Phased array antennaCai Hongyun, Li Sijing, Zhou Ping(National Radio Monitoring Center Shenzhen monitoring station, Shenzhen, 518120)Research on Multi-beam Antenna Technology图1 多波束透镜天线工作示意图由于馈源偏离透镜焦点会引起彗形像差而使旁瓣电平升高,馈源的偏焦角不能过大,但可适当组合多个喇叭组成馈源阵来压低波束的旁瓣电平。

通信卫星中的多天线技术研究

通信卫星中的多天线技术研究

通信卫星中的多天线技术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通信卫星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传统的卫星通信方式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

并且,多天线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

本文将就通信卫星中的多天线技术研究进行探讨。

一、多天线技术发展概述多天线技术又称为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IMO技术),其主要思想就是通过同时传输多个信号,然后利用接收端的多个天线来接收多个信号,并在后续处理中进行数据合并。

这种方式使得通信速度大幅度提升,并且让信道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

多天线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它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

然而,随着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多天线技术被引入到通信卫星领域。

在通信卫星中,多天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它能够通过合理的配置天线布局和实现某些信号预处理技术,来显著提高通信系统的无线传输速率和容量,并降低误码率和延迟。

二、多天线技术在通信卫星中的应用多天线技术在卫星通信中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发射端和接收端。

1. 发射端:发射端的天线多采用空间分集技术,其作用就是在同一频段内同时传输多个数据流。

通过在发射机端的多个天线上发送不同的数据流,可以显著提高信号质量。

采用多天线技术可以降低误码率,并提高信号的容量。

2. 接收端:接收端的天线多采用空间分多路复用技术,其作用就是在同一频段内接收多个数据流。

通过在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中接收不同的数据流,并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进行数据合并,可以更好地利用信道和提高接收的信噪比。

多天线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覆盖范围,同时降低系统的误码率和延迟。

三、多天线技术在通信卫星中面临的挑战尽管多天线技术在通信卫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会面临很多挑战。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天线配置问题:多天线技术的成功实现需要合理的天线配置。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多个天线的占用空间问题,往往会导致天线配置不合理,从而影响到多天线技术的实际效果。

小型化与宽频带天线技术研究

小型化与宽频带天线技术研究

小型化与宽频带天线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天线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其中小型化和宽频带天线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围绕小型化和宽频带天线技术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小型化天线是为了满足电子设备便携化而产生的。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尺寸和重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小型化天线技术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小型化天线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它可以使电子设备的尺寸更小,更加方便携带。

小型化天线可以使设备的制造成本降低,有利于市场的推广。

小型化天线对于提高设备的机动性和隐蔽性也有很大的帮助。

小型化天线技术的实现方法有多种。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采用高介电常数的材料,这种材料可以使天线尺寸减小。

例如,采用陶瓷材料制作天线可以使其尺寸降低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改变天线的结构和形式来达到小型化的目的。

例如,采用弯折线、折叠线或螺旋线等形式可以使天线尺寸减小。

小型化天线技术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雷达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小型化天线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未来,小型化天线技术将会与更多的电子设备融合,成为推动电子设备发展的重要力量。

宽频带天线是为了满足电子设备多功能和多频段通信而产生的。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需要支持更多的频段和功能,因此宽频带天线技术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宽频带天线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它可以使电子设备支持更多的频段和功能,提高设备的多功能性。

宽频带天线可以提高设备的兼容性,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无线通信标准和协议。

宽频带天线还可以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增加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宽频带天线技术的实现方法有多种。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选用具有宽频带的材料和元件来制作天线。

例如,采用铁氧体材料制作天线可以使其具有较好的宽频带特性。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优化天线的结构和形式来提高其宽频带性能。

例如,采用偶极子或单极子形式的天线可以使其在较宽的频带上保持较好的性能。

浅谈我国智能天线技术与多天线技术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国智能天线技术与多天线技术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国智能天线技术与多天线技术的应用研究智能天线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使我们看到移动通信技术无论是在语音通信,或是数据传输方面都将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份额。

目前,智能天线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在推动通信事业发展的同时,也适应了现代高级天线用途领域。

在当今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天线技术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智能天线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通信系统的容纳量,而且如果合理利用其频谱资源,会使得移动通信系统发挥更好的效果。

智能天线技术和多天线技术,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是无线通信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

智能天线技术和多天线技术作为提高通信系统容量的重要途径成为了各类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标签:智能天线技术;多天线技术;多波束智能天线;自适应智能天线引言:在时域、频域、码域资源被充分挖掘之后,在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的迫切需求下,空域资源的开发自然的进人人们的视线,智能天线技术、多天线技术等天线技术应运而生,并且成为各类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1.智能天线技术11智能天线的定义什么是智能天线?许多研究者都对此进行了定义。

简单的说,智能天线就是能够利用多个天线阵元的组合进行信号处理,白动调整发射和接收方向图,以针对不同的信号环境达到性能最优的天线。

1.2智能天线的分类智能天线根据采用的天线方向图的形状,可分为两类:多波束智能天线和白适应智能天线。

南于体积和技术等原因,这两类智能天线目前都仅限于在基站系统中的应用。

1.2.1多波束智能天线多波束智能天线主要采用的是波束转换技术,因此,也称为波束转换天线。

它是在把用户区进行分区(扇区)的基础上,使天线的每个波束同定指向不同的分区,使用多个并行波束就能覆盖整个用户区,从而形成了形状基本不变的天线方向图。

当用户在小区中移动时,根据测量各个波束的信号强度来跟踪移动用户,并能在移动用户移动时适当地转换波束,使接收信号最强,同时较好地抑制了干扰,提高了服务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波束天线和多极化天线技术研究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电系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地
应用。这对无线系统的最前端-天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期望天线具
有宽波束特性扩展信号的覆盖范围,宽频带或者多频带特性增大信息
容量,多极化或者圆极化特性以增强抗多径干扰的能力。本文针对相
控阵天线大角度扫描以及通信系统缓解多径衰落的需要,对宽波束天
线及其阵列,多极化天线的应用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给出了相应的
解决方案。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概括如下:1.对宽波束天线及其
阵列,多极化天线带宽扩展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
回顾。尽管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大
量的技术难题需要解决。2.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谐振的平面宽波束天
线。这款天线通过电偶极子把能量馈入两个谐振腔而产生两个谐振点,
每个谐振腔仅有一边开路而在孔径上产生等效磁流,因此天线在E面
具有近似全向的辐射特性。测试结果表明,E面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与
传统微带天线相比有很大地扩展,产生的两个工作模式也增加了带宽。
采用这款宽波束单元组成了间距为半波长的8单元相控阵,并研究其
宽角扫描特性。天线阵列保持了单元良好的阻抗匹配和宽波束特性,
单元之间耦合较小。结果表明,主波束可以从-60度扫描到+60度而保
持增益的变化在3dB以内,扫描的3dB波束宽度覆盖-76度到+78度。
最后运用混合的入侵杂草和粒子群算法对口径电流分布进行了优化,
副瓣电平得到明显地降低。3.基于基片集成波导腔体的结构提出了一
种工作在5.7GHz的平面微带天线。这款天线基于磁偶极子的工作模
式展宽波束,测试结果表明E面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为145度,H面的半
功率波束宽度为110度,具有应用在大角度扫描阵列的潜力;提出了
一款利用倒F天线旋转组阵构成的轴比宽波束圆极化天线,并对其阵
列的扫描特性进行了研究。4.提出了一种结构新颖的喇叭圆极化天线。
这款天线利用金属片切割圆波导的TE11主模产生幅度相等,相位差
为90度的正交电场来实现圆极化,然后通过旋转组阵的方法提高阵
列天线的圆极化性能,同时还研究了等幅和幅度加权两种情况下阵列
的宽角扫描特性。5.对双极化和圆极化天线的带宽拓展进行了一系列
有益地探索。双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利用一个谐振器中的TE111模和
TE113模实现双频带,并采用了平衡馈电的结构抵消掉交叉极化分量,
将极化隔离度提高到-60dB;利用蝶形天线的宽带特性设计了一款工
作在1.5-2.18GHz的圆极化天线,方向图保持了良好的对称性;根据
分形结构加载在圆环槽产生多个电流路径的机理,设计出一款结构紧
凑的双频带圆极化微带天线,详细分析了分形图案和馈电结构的不同
对天线性能的影响。6.总结与展望。对本文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和
总结,并指出本文的不足和下一步需要做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