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叶生产机械化考察与思考(精)

合集下载

浅谈茶叶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

浅谈茶叶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
研 究 方 向 为 经 济 作 物 生 产 与 加 工 装备 。
宋 志 禹 , ,9 4 生 , 东威 海 人 , 士 , 业 部 南 京 农 业 机 械 化 研 究 所 助 理 研 究 员 ; 究 方 向 为 茶 叶机 械 。 男 18 年 山 硕 农 研
秦 广 明 , ,9 7 生 , 苏 南 京 人 , 业 部 南 京 农 业 机 械 化 研 究 所 高 级 工 程 师 ; 究 方 向为 农 业 工 程 装 备 。 男 15 年 江 农 研
模、 实力 均 得 到 了大 幅度 的提升 。截止 目前 , 过茶 树 通 优 良品种 引进 和茶 园改造工 作 , 引进 采 茶机 3 台 , 共 6 建 立 无 性 系 良种 繁 育 基 地 2 .7 m 。累 计 改 造 老 茶 园 66 h
2k m划 。 h
史 记 载 早 在 明朝 洪 武 年 间 就 开 始从 事 茶 叶 生 产 “ 朵
贝 ” 贡 茶 自二 十世 纪 五 、 十年 代 起 便 开 始 出 口海 等 六 外 , 在 国 际 上 享 有 盛 名 l。 17 年 , 口 绿 茶 “ 并 l 99 1 出 珍
安顺 市 目前 拥 有包 括 国有 茶场 在 内 的 四十 几 家茶
眉 ” 上 海 名 茶 评 比 中一 举 斩 获一 等 奖 后 , 顺 茶 叶 在 安
尖 茶 、 形 茶和碧螺 春茶 为主 , 房 设计 情况较好 , 扁 厂
利用 国家 扶持 农业 优 惠政 策 ,整合 财 政支 农 资金
投人 。 建立 茶 园机 械化 发展 的专 项 资金 , 而加 大 资金 从
但 是 所 使 用 机 械设 备 安 全 性 能 较 低 ,存 在 较 大 的安
茶 业是 安顺 市 主导 产业 之 一 。其产 值 约 占农业 总

茶栽复习思考题2

茶栽复习思考题2

第七章新茶园的建立与老茶园的改造一、名词解释:假植,疏棚,打顶把主侧枝的顶芽摘除,促使茶苗幼嫩组织老化成熟,以减少茶苗的幼嫩组织器官,提高抗逆性。

同时也促进腋芽饱满。

炼苗处理可提高苗的素质,增强抗逆性。

实践表明经过炼苗处理后对提高移植成活率效果非常明显。

可采用如下方法:①水肥控制。

由于茶苗在苗圃条件下管理,水肥充足,植株生长旺盛,组织幼嫩,抗逆性差,在出圃前3个月要停止施肥,水分也要视气候情况尽量减少水分供应,以不旱坏茶树为宜,经过炼苗处理的茶树,外观长势可能差些,但成活率高,这点在购苗时也可作参考②疏棚。

茶苗长期在苗圃生长,对光的适应性差,耐阴性强,对光线较敏感,在大田光线较强,容易烧伤。

另外强光可抑制植株生长,有促进矮化壮株老化的效果。

因此,在出圃前通过疏棚,可增加透光度,加强幼苗的光适应,可提高苗木的素质。

定根水,低产茶园二、问答题⒈新茶园建立要逐步实现五化①茶树的良种化:要实现茶园良种化,必须做到如下两点:一是要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及生产的茶类选择确定栽种的主要优良品种;二是要求种植进行良种搭配。

②园林化:要求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统一安排、连片集中、合理布局、山水林路综合治理。

提倡多种树木、花草,美化茶区环境。

③水利化:系统规划水利工程,搞好排灌系统,做到既能排灌又能蓄水④机械化:要求做到载培管理机械化,包括耕作机械化、施肥机械化、修剪机械化、采摘机械化、运输机械化。

⑤栽培管理科学化:茶树栽培技术科学化包括合理密植、改良土壤、施肥技术、水分管理、树冠培养、采摘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都必须根据茶树生长发育规律要求进行。

⒉要实现茶园良种化应注意什么问题?①茶树的良种化:要实现茶园良种化,必须做到如下两点:一是要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及生产的茶类选择确定栽种的主要优良品种;二是要求种植进行良种搭配。

不能单独种植纯一品种,利用各品种的特点,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良种在品质方面的综合效应⒊茶园地的选择与规划有哪些要求?①土壤:要求土层深厚,有效土层大于1米有机质含量丰富,>1.2-1. 7%,同时要求排水,保水性良好。

河南信阳市名优绿茶机械加工的现状与思考

河南信阳市名优绿茶机械加工的现状与思考
异 。茶 叶是广大 山 区农 民经济 收入 的重要途 径 ,为推 动信 阳 山区农业种 植结构 战略性调 整、信 阳农村 经济发展 和提
1 . 1 传统 手工炒 制法
信阳毛尖 茶传统手 工炒制工 艺为 :生锅杀 青 一熟锅理 条 一烘笼 烘干 。 目前 ,信 阳毛 尖茶的传 统产地——信 阳市 狮河 区’ 狮 河港 、董家河一 带 ,部分茶厂 ( 场) 和茶农仍沿用
传统 手工制 法。其优 点是投 入成本低 ,可制 出信 阳毛 尖精
高 人 民生活水 平 ,全面 建设小康 社会发 挥重 要作用 。据统
计 ,2 0 1 0年全市茶 园总 面积达 到 8 万 h m ,可开采面积约 为 5 . 3 3万h m ,6 6 6 . 6 7 h m 茶 园乡镇 2 0多个 ,各 类茶
品 ,保 持信 阳毛尖茶正 宗的 色香味形 。但对炒 制人 员的技 艺要 求高 ,劳 动强 度大 ,工 作效率低 ,制茶成 本高 ,产品 质量 不稳定 ,生产效 益差 ,随 着采茶用 工 日趋 紧张 ,导 致 生产成本逐年上升 ,因此 ,很 多茶厂 ( 场) 和茶农只生产春
茶 ,而放弃夏秋茶的生产 ,造成茶 叶资 源极 大的浪费。
1 . 2 半机械半手工制作法
信 阳毛尖茶半机 械制作 工艺为 :小 型机械杀青 一小 型 机 械 揉捻 一熟锅 手 工理 条 一烘 笼手 工烘 干 。此 种方 法 实
现 了生 锅的机械 作业 ,而 熟锅的 理条仍沿 用传统 的手工操
作 。近几年 来 ,信 阳市广大 茶叶科技 人 员对 信 阳毛 尖的机
信 阳毛尖茶素 以“ 细 、圆、紧、直 、多 白毫 、香高 、味 醇 、色绿 ” 的独特 风 格享 誉 中外 ,是特 种绿 茶 中的 珍 品。 传统 的 信 阳毛尖 茶制 作 工艺均 为手 工 操作 ,劳动 强 度大 ,

茶叶种植的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考核试卷

茶叶种植的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考核试卷
A.人机界面
B. PLC编程
C.传感器
D.马达
13.下列哪项不是茶叶机械化种植的优势?()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降低生产成本
C.减少资源浪费
D.提高茶叶品质
14.以下哪种方法不适合用于智能化茶园的水肥管理?()
A.智能灌溉系统
B.土壤养分检测
C.无人机施肥
D.一次性大量施肥
15.茶叶智能化加工设备中,哪种设备用于调整茶叶的形状?()
8.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智能化设备不需要定期维护。( )
9.提高茶叶种植智能化水平不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
10.智能化茶叶加工可以完全消除茶叶品质的差异。( )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茶叶种植机械化与智能化对提高茶叶生产效率的具体作用,并列举至少三种常用的机械化设备。
茶叶种植的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种机械不属于茶叶种植机械化设备?()
D.使用茶叶种植信息化管理系统
10.茶叶种植智能化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主要依靠哪种技术?()
A.生物防治
B.化防治
C.传感器监测
D.手工清除
11.以下哪种设备不是茶园智能化管理中常用的监测设备?()
A.土壤湿度传感器
B.空气温湿度传感器
C.茶叶含水量检测仪
D.茶叶销售数据记录仪
12.在智能化茶叶加工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是什么?()

推进遂昌县茶叶生产机械化的思考

推进遂昌县茶叶生产机械化的思考

二 、实行茶 叶生产机械化存在 的主要问题
1 .茶叶生产规模小 、 组织化程度低 , 不利于机械生产 据估算 , 目前遂 昌县有农 户 自行 开发种植的个体茶同近 6万亩 , 占全县茶 园总量 的 23 / 。以户为单位 , 个体茶 园很 少
有 1 以 上 的 , 且 茶 树 品种 混 杂 , 茶 园 里 种 有 两 三 个 0亩 而 1亩
茶农增收的主要途径 。
2 .将 茶 机 列 入 农 机 g f 管 理 [-  ̄J 根 据 茶 机管 理 的 实 际 , 机 部 门应 设 立 茶 叶 机械 供应 门 农 市 部 ( 服 务 站 )设 专 职 茶 机 管 理 人 员 , 责 茶 机 安 装 、 或 , 负 修 理 、 用培训和配件供应 , 使 以方 便 茶 农 选 用 。
昌县对新 型实用茶机 的引进 、 试验 、 推广没有专项 资金 , 直接 影 响茶 机 的更 新 换 代 与发 展 。
4 .高档 鲜 叶原 料 的 机 械 化 采 摘 难 题 尚 未 解 决 “ 昌 香茶 ”要求 原 料 细 嫩 , 用 机械 采 摘 的鲜 叶原 料 遂 使
优茶产量 5 9 t产值 20 元 , 0 8, . 7亿 占总产量 、 总产 值 的 9 .% 68
发放 。茶 叶技术推广站没有茶机专管人员 , 生产单位要购买 茶机时 只能直接与茶机制造厂或茶机经销商联 系 , 导致茶叶 生产机械 化方 面缺乏有效 的服务 , 茶机 质量缺乏保 障 , 的 有
茶 农 甚 至 购 买 到 落后 或 淘 汰 的产 品 , 利 于 推进 茶 叶生 产 机 不
艺 尚处 于 探 索 阶 段 。 同 时 , 昌县 的 茶 叶 生 产 管 理 等 部 门 缺 遂 乏 开展 这 方 面 探 索 的 技术 人 才 和资 金 , 上部 分 山 地 茶 园 交 加 通 不 便 , 响 了 茶 农 应 用 机 械 化 手段 管 理 茶 园 的积 极 性 。 影

茶园施肥机械现状分析

茶园施肥机械现状分析

茶园施肥机械现状分析耿子鑫1,曹响才2,杨文凯1,吕孝石1,马雪莉1,饶洪辉1,曾㊀斌3,陈春睿1,康丽春1(1.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33;2.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南昌330299;3.遂川县茶叶发展中心,江西遂川343999)摘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茶叶市场的开放,茶叶产业迅速发展,但目前我国茶叶生产机械化的普及率仍处在较低水平㊂现阶段,需要加快茶产业关键技术革新,推动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现茶叶施肥的机械化㊂针对我国已有不同种类施肥机械的工艺结构,进行了调研,得出茶园施肥机械化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施肥机械化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全面的茶园机械化施肥种植体系,在山区丘陵地区实现施肥机械化困难等㊂需要研制出适合本土茶园的施肥机械,进一步优化农机购置补贴及相关政策,对茶叶施肥机械进行针对性研发,为茶园在机械化施肥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参考依据㊂关键词:茶产业;茶园施肥机械;农机购置补贴;机械化施肥中图分类号:S224.2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doi :10.14031/ki.njwx.2024.02.017Anaylysis on Current Status of Fertilizing Machinery of Tea PlantGENG Zixin 1,CAO Xiangcai 2,YANG Wenkai 1,LV Xiaoshi 1,MA Xueli 1,RAO Honghui 1,ZENG Bin 3,CHEN Chunrui,KANG Lichun 1(1.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ollege of Engineering,Nanchang 330033,China;2.Jiangx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Nanchang 330299,China;3.Suichuan County Tea Development Center,Suichuan 343999,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opening of China s tea market,the tea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but the pene-tration rate of mechanization of tea production in China is still at a low level.At this stage,it is necessary to speed up the ke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the tea industr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tea industry,one of which is to realize the mechanization of tea fertilization.In view of the process structure of different types of fertilization machinery in China,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mechanization of tea fertilization,such as:the develop-ment of fertilization mechanization is still in its infancy,the lack of a comprehensive tea mechanized fertilization planting system,and the difficulty of realizing fertilization mechanization in mountainous and hilly areas.Under this situation,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fertilization machinery suitable for local tea,further optimiz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urchase subsidies and related policies,and conduct target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ome varieties of tea fertilization ma-chinery,so as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ea in mechanized fertilization in thefuture.Keywords :tea industry;tea fertilizer machinery;agricultural machinery purchase subsidies;mechanically fertilizing 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2BBFL63042)作者简介:耿子鑫(2002 ),男,湖北襄阳人,本科生,研究方向为茶园施肥机械㊂通信作者:康丽春(1982 ),女,江西遂川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智慧农业及人工智能㊂0㊀引言近年来,随着茶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茶园施肥机作为其重要的生产工具已引起了世界各产茶国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众多学者探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茶园施肥机械㊂研究发现,早期的施肥机主要偏重于使用日本的多功能茶园施肥机,后来由肖宏儒等[1]在此基础上改造而研制出了高㊁低地隙茶园施肥机㊂据调研,茶园施肥机械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受地形影响和不同茶树行间距的复杂性,从而导致施肥过程中耗费了大量人力,较为单一的机型适配,山地㊁丘陵茶叶施肥机施用困难且普及率较低等㊂本文将茶园施肥机械及其面临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现阶段已有施肥机械的机构及工作原理,指出目前茶园施肥机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从而优化现有机型㊁发展新能源茶园施肥机㊂为将来茶园施肥机械发展的切实推进提供参考㊂1㊀茶叶产业的现状随着我国茶叶市场的开放,茶叶的生产经营主体日渐活跃,茶叶产量和茶园面积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㊂截至2021年底,我国茶叶产量318万t,较2020年增加24.82万t,同比增长8.47%,首次突破300万t,近年来的茶叶产量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2]㊂图1㊀2015 2021年中国茶叶产量如图2所示,我国茶叶生产企业大多属于中小规模企业,注册资本分布差异明显,分布多位于100万元以内,仅有10%的企业资金注册在500万元以上,总体的生产规模难以与日益增长茶叶产量和消费水平相匹配㊂因此,未来需通过实现茶叶生产机械化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从而提高企业注册资本㊂图2㊀中国茶叶生产企业注册资本分布2㊀茶园施肥机械2.1㊀人工施肥与机械化施肥对比传统人工施肥与茶园机械化施肥相比,人工施肥劳动量大,成本高,施肥后的作物对肥料的利用率也较低㊂茶叶产业作为一种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不适合大面积人工作业,根据肖宏儒等[3]多年研究来看,人工施肥无法避免挤压剪切土壤,导致土壤结块,形成恶性循环,降低土壤肥力及土壤蓄水量㊂若使用机械设备开沟施肥,在机械作业完成后,耕作和施肥一并完成,不仅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而且也降低了土壤紧实度㊂另外,机械施肥相较于人工施肥,肥料喷撒更加均匀,减少农药浪费,也提高了茶叶存活率㊂2.2㊀茶园施肥机械发展现状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了对茶园生产机械的研究,由于受到当时经济水平的影响,发展较为缓慢㊂在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取得较大突破㊂当前,我国基本实现了对茶树修剪㊁大宗茶采摘㊁植保等环节的机械化,但仅有15%~20%的平地茶园实现了机械化耕作与施肥,山地㊁丘陵茶园机械化程度仍然较低㊂我国茶园主要位于丘陵㊁山地区域,其坡度较大,茶农仍然使用传统的人工作业,普通大型平原类施肥机械无法入园㊂总之,茶园整体机械化程度不高,缺少先进的茶园施肥机械技术装备,存在丘陵㊁山地地区机械化等薄弱环节,茶园施肥全面机械化仍未实现㊂2.3㊀手扶式茶叶施肥机械手扶式茶叶施肥机械(图3)由4个机械系统及多个耕锹器具构成[4],包含两个行走轮和一个转向轮构成行走系统,采用齿轮传动作为传动系统,通过摇杆机构控制变速操作系统,以燃烧化石燃料作为动力系统,具体零部件结构如图4所示㊂该机适合在山地㊁丘陵的横向斜坡坡度较低的地形进行耕作施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地面高度不同对施肥作业带来的影响㊂图3㊀手扶式茶叶深耕施肥机在进行作业时,坡度对该机械影响较小,在坡度0ʎ~30ʎ都可保证正常工作㊂此机的柴油发动机功率较低,仅为2.9kW,外壳采用塑料,重量较轻,单人操作㊂该机械显著减少了传统茶农人工负重施肥的负担,而且有效提高了施肥效率㊂该机械可在土质坚硬的茶园中作业,对根系的危害较小,其市场价格在1600~2500元,性价比高㊂该机的缺点是功率较小,工作效率也受到地形的限制㊂1.检测部;2.光发射器;3.光接收器;4.机身;5.洒水部包括水箱;6.处理器;7.通道一;8.进料斗;9.进料通道;10.手推柄;11.通道二;12.磨肥器;13.磨肥池;14.驱动轮一;15.肥料流量阀;16.水量控制阀;17.洒水头;18.出水管;19.出料管道;20.施肥喷头;21.履带;22.驱动轮二;23.传动轴;24.变速箱;25.内燃机图4㊀手扶式茶叶施肥机械二维图手扶式茶叶施肥机械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㊂实际使用时,该机旋耕生产率最高可达0.06hm2/h,最低为0.047hm2/h㊂深耕作业生产率最高可达0.074hm2/h,最低为0.02hm2/h㊂开始工作时先由耕锹进行松土,同时进行喷撒施肥,施肥量可以随不同种类的茶树而改变㊂在耕除杂草的同时,将杂草掩埋使肥料可以得到利用,提高生物资源的利用率㊂该机喷杀消毒时范围较广,相比人工作业更加均匀,减少了资源浪费,有效防止了虫害,提高了茶叶生产率㊂表1㊀小型手扶式茶叶施肥机械性能参数性能类型参数值外形尺寸(长ˑ宽ˑ高)/mm1000ˑ560ˑ500轮距/mm300质量/kg75燃油箱体积/L 2.5原地左转弯半径/mɤ0.35原地右转弯半径/mɤ0.35额定功率/kW 2.9平均耗油率/(L㊃h-1) 1.4耕深/cm8~10耕宽/cm30~502.4㊀高地隙履带式茶叶施肥机械高地隙履带式茶叶施肥机械(如图5),高地隙履带式茶叶施肥机械是由动力系统㊁支撑机械㊁驾驶平台㊁操作系统㊁履带传动系统等组成[5]㊂在茶园作业时,由于不同品种的茶树其种植间距不同,可调节履带间距来实现不同品种的施肥作业,有较好适应性,也可应用在耕作㊁喷药㊁采茶和修剪等作业㊂该机型可在平原的茶园进行作业,有效降低劳动者作业强度,改变了传统人工茶叶施肥的繁琐现状㊂具体参数如表2所示㊂高地隙履带式茶叶施肥机械使用履带行走,接地比压低,可有效保护土壤,在地形较优的平原茶园施肥作业效果较好㊂履带间距可达180cm,且间距可调,对于种植较为密集的茶园实用性较好㊂该机使用液压马达作为执行元件,机构紧凑,功率大,平稳性强,履带高度适中,同时此机械进行作业时离茶树的根部较远,对其损伤程度较小,有效保护了茶树根系㊂另外,该机视野范围广阔,操作简单相对于手扶式茶叶施肥机械更安全,在平地㊁低坡的茶园里可大规模作业㊂图5㊀高地隙履带式茶叶施肥机械表2㊀高地隙履带式茶叶施肥机械性能参数性能类型参数值外形尺寸(长ˑ宽ˑ高)/mm2520ˑ2390ˑ2400履带宽度/mm240液压油箱体积/L70燃油箱体积/L70原地左转弯半径/m 1.15原地右转弯半径/m 1.13道路行驶速度/km㊃h-17.3平均耗油率/L㊃h-1 5.42.5㊀低地隙履带式茶叶施肥机械低地隙履带式茶叶施肥机械(图6)是以扁平的履带作底盘构成的行走系统,外部结构采用流线型设计,通过机械液压的方式来传递动力,通过履带传动实现行走,驱动力大,可装配多种不同的作业机械,来完成施肥㊁耕地㊁采茶等多项作业[6],具体参数如表3所示㊂图6㊀低地隙履带式茶叶施肥机械表3㊀低地隙履带式茶叶施肥机械性能参数性能类型参数值外形尺寸(长ˑ宽ˑ高)/mm2610ˑ810ˑ1710履带宽度/mm 150液压油箱体积/L 25燃油箱体积/L 20原地左转弯半径/m 0.75原地右转弯半径/m 0.75道路行驶速度/(km㊃h -1)11.1平均耗油率/(L㊃h-1)5.4㊀㊀低地隙履带式茶叶施肥机重心低,履带式行走稳定,平稳性较强,灵活度高,转弯需要较小的半径,且对地形有较强的适应性㊂可在角度为15ʎ的横向坡茶园内作业,能够越过50mm 宽度以下沟坑㊂该机采用履带传动,可以实现原地转弯,需要的原地转弯条件是:转弯宽度约为2m㊂相比于高地隙,二者具有相同的耗油功率,该机最高行走速度更快,转弯性能远优于高地隙,该机由于重心低其平稳性优于高地隙,自动化又优于手扶式茶叶施肥机械,因此,低地隙履带式茶叶施肥机械具有更好的性能㊂图7㊀日本茶园管理机2.6㊀日本茶叶施肥机械高度机械化是日本茶产业的最大特征之一㊂相较于中国,日本对茶叶机械研究起步较早,且在世界所有生产茶叶的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茶叶生产机械化和标准化程度最高㊂日本茶叶施肥机械化发展较为成熟㊂1910 1970年,将全国80%的茶园完成了种植与采摘的一系列机械化㊁标准化生产㊂根据京农[7]文献所述,日本茶叶施肥机械特点是功率大㊁质量轻㊁结构紧凑㊁有较优良的转弯性能,具有适应性强㊁作业效率高㊁操作安全方便等显著特点㊂日本茶园机械对不同种类茶叶都有较好适应性,在山地㊁丘陵机械化程度也相对较高㊂3㊀茶园施肥机械的购置补贴根据江西省农业厅发布的‘2021 2023年江西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对丘陵㊁山区机械化的扶持补贴,加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支持农机创新产品列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㊂其中,茶叶施肥等茶园机械包括在内,丘陵山区特色产业发展机械补贴比例上升至35%,通用类机械的增长幅度约20%,部分已占有量较大的机械补贴幅度逐步下调㊂农机购置补贴的对象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具体补贴金额如表4㊂4㊀茶叶施肥机械的问题及发展方向4.1㊀茶叶施肥机械带来环境污染问题目前,茶叶施肥机械的驱动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机械的尾气排放具有一定环境污染问题,一是污染空气,二是其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㊁NOx等有害物质会影响茶叶的品质㊂未来这种造成较大污染的内燃机将被淘汰,燃料驱动将改为清洁能源和电能为主要动力㊂茶叶施肥机械将由较小污染或无污染的动力来驱动,特别对于优质茶叶,茶园机械逐渐向低污染㊁高环保方向发展㊂表4㊀江西省2018 2022年茶叶施肥机械购置补贴单位:元/台㊀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6行及以上气吹式侧深施肥装置68906890689050006300 6行及以上电控螺旋式侧深施肥装置68906890689056006300㊀㊀4.2㊀茶园机械化产业集群未成型在茶园施肥机械领域里面,人才较为稀缺,仍处于发展阶段,多数产品还在完善和成熟中㊂我国茶园施肥机使用的机型多为日本制造[8],或者是由日本引进后再自行研制,国产茶叶施肥机械自主创新较慢㊂对于山地㊁坡度较大的丘陵地带,高地隙机械进入茶园较为困难,安全防护等系统设置也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茶叶机械化发展㊂施肥机械更适用于行间距较大的平原茶园作物,不适用于山地以及坡度较大的丘陵,山地㊁丘陵多为小型施肥机械,机型过于单一,自动化程度低㊂4.3㊀茶叶施肥机械普及不到位目前,仍有不少地区茶园施肥还在以人工耕作㊁施肥为主,其根本原因是茶叶施肥机械的普及不到位,传统观念未改变,缺少正确科学的引导㊂对于施肥机械的发展争议较大,实际工作和技术推广少,适宜多地形的茶园施肥机械也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茶叶机械化的普及㊂5㊀结论综上所述,我国茶园施肥机械的研究相对滞后,茶园施肥机械对不同品种的茶叶适宜性不强,茶园施肥机械的购置补贴有较大波动㊂未来呈现茶园作业机械补贴力度加大㊁补贴种类增多的良好态势,茶园施肥机械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已朝机械化㊁标准化㊁智能化方向发展㊂但茶园施肥机械购置补贴仍需要不断优化㊁更新,政府应加大对丘陵㊁山区茶园施肥机械的扶持力度,使其可以与茶叶施肥机械化作业的需求相匹配㊂同时在未来需要将电能㊁生物能源㊁清洁能源等无污染和轻微污染能源作为施肥机械的主动力,来逐步替代污染性较大的化石燃料,降低环境污染㊂在管理方面,政府需要加大宣传新技术的力度,联合相关农业部门来普及茶叶知识,培养专项人才帮助茶农,学习国外先进的茶园管理规划方案,定期培训茶农㊂在科研技术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和新型技术的研发,以提高农机技术装备自主研制能力㊁优化产品更新㊁加快茶园施肥机械的研制开发,打破机型被垄断的局面㊂在机械普及方面,对优良的施肥机械进行技术推广,增加茶园农业技术人员配额㊂总的来说,结合我国茶叶行业的本土现状,国家应加大并优化购置补贴,因地制宜,结合我国本土茶树的特点,研究出适合本土的茶叶施肥机械㊂实行不同品种茶叶机械的针对性研发,提升施肥机械的作业性能,实现施肥机械品质的升级,构建完整的茶叶机械化产业链㊂参考文献:[1]㊀肖宏儒,韩余,宋志禹,等.茶园机械化耕作技术[J].中国茶叶,2018,40(1):5-9.[2]㊀谭杰,随顺涛,高新,等.丘陵山区茶园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建议[J].四川农业科技,2023(9):75-78. [3]㊀肖宏儒,夏建林,丁文芹,等.茶园作业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㊀徐浩,杨玉栋.手扶拖拉机配旋耕机作业[J].湖南农机,2009,36(2):35.[5]㊀肖宏儒,钟成义.高地隙履带自走式茶园管理机研制成功[J].农业装备技术,2010,36(4):13.[6]㊀戴有华,史修坤.茶园深松施肥机的设计与分析[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8,39(3):26-30.[7]㊀京农.日本茶叶机械化现状分析[J].当代农机,2017(7):21.[8]㊀刘伟,刘东亮,缪有成,等.英红九号茶树在郴州引种表现及主要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21,44(17):54-56.(04)。

我国茶叶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茶叶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燥充分 , 清洁卫生 , 而且加工 出的成 品茶 色泽绿 翠。
为了满足茶 叶加工需求 , 近几年农 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 所微 波技术应用开 发 中心 和江 苏省宜兴 市鼎新微 波设备有 限公 司等微波设 备生产 厂家, 研制 了专用 的茶叶微波杀青干 燥设 备 , 在全 国不少茶医应用 , 尤其在 四川 江苏等荼 区的名 I、
私营茶机 生产厂大量涌现 ,茶机 生产企业数量显著增加 , 较
如前所述 ,0世 纪 8 2 0年代我国 已完 成大宗茶初 、精制
机械的研制开 发 , 大宗 茶加工 也基本 』实 现了机械化 , . 此类 机械 近年来仅 是作 了部 分性 能改进和补缺配套机种 的研制。 我围茶叶机械 最近 发展最快的是名优茶加工机械 名优
经过多年努 力 ,0世 纪 8 2 0年代 ,一个 以生产大宗茶加 工机械为主 、 初具规模 的茶机行业初步形成。当时 , 国有专 我 业荼机制造厂 6 0余家 , 其中部 、 ( 、 省 市 自治 ) 定点茶机专 业生产f 1 年产荼机约 4万 台, 一3 家, 生产的茶机 品种达数 十 种, 型号达 百个 以 f, I 全国茶机保有 量约 达 4 0万台 , 大宗茶 的初 、 制加工 , 精 基本上实现 了机械化 。同时 , 园拖拉机 及 茶 其配套作业机械 、 采茶 和茶 树修 剪机械 、 袋泡 茶包装机械等 , 也开始在茶叶生产和加工 中获得应用。 8 O年代以后 , 国经 济体制改革 逐步深入 , 我 经济迅速 发 展, 名优茶 产量快速增加 , 促使 已有 的茶 叶机械行 业迅速 重 组 与改制 。 一些较大规模的 国营或集体所有制茶机生产厂迅 速解体 、 改制和重组 , 各种 资本开始进 入荣机行业 , 股份制 和
业格局基本形成 。

茶叶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茶叶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11期摘要:就茶叶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茶叶栽培、采集、贮运、加工等环节提出作业规范,旨在为清洁、无公害的茶叶生产、加工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茶叶生产;加工;规范1 茶树机械化栽培操作规范茶叶生产机械包括茶园耕整地、施肥、施药、灌溉、修剪、采收及茶园防霜等在内的作业机械。

1.1 茶树栽培环境条件要求: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土壤未受污染、土层深厚、周围没有污染源的地方作为公司茶叶的生产与加工基地。

茶叶生产基地与常规农业生产区域间通过保留自然植被等天然屏障和人工营建生态防护林作为隔离带,保证茶叶生产不受外在作物生产的影响。

1.2 茶园建立与茶树定植1)园地准备:选择坡度小于15度的丘陵岗坡地或平地进行栽植;耕翻深度≥60cm,并清除杂草、树根等。

2)沟渠、道路:沟渠分渠道、主沟、支沟等。

渠道深100~150cm,上宽80~100cm;主沟是连接渠道与支沟,深80~100cm,宽50~80cm;支沟与茶行平行设置,深60~80cm,宽30~50cm左右。

道路分主干道、次干道、步行道等。

主干道宽500~600cm;次干道宽300~400cm;步行道宽100cm左右,便于机具下田作业。

1.3 茶园机械化施肥1)茶场中有机肥应尽量就地生产,就地使用。

有机肥必须经过堆制腐熟、高温发酵,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

2)商品化的有机肥、叶面肥、生物肥等必须通过国家有机颁证机构颁证后才能使用。

3)茶园每年必须施基肥和追肥,保持有足够数量的有机肥返回土壤,不断补充茶树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以保证生产的可持续性。

①基肥:每亩施农家有机肥(畜栏、粪、厩肥等)1.5~2.5t,或用商品有机肥150~250kg,并配合部分无机(矿质)肥料或微生物肥料,每年九月中旬左右,在茶行间开沟深施、盖上。

②追肥:采用腐熟后的有机液肥,在根际浇施,或用商品有机肥每亩100~200kg,经堆腐后分别在春茶前、夏茶前(在茶行间)开沟施入,及时盖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5卷第1期2009年2月 农业装备技术Vol.35№.1Feb.2009 AgriculturalEquipment&Technology 日本茶叶生产机械化考察与思考 李建国1,肖宏儒2,张宴志3,袁阿庆4 (1.镇江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2.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3.南京浦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4.常州市武进环球粮机设备有限公司) 摘 要:在重点考察了日本的茶树栽培管理、茶园生产机械化、茶叶机械加工生产以及茶叶科研、茶 叶交易市场、茶农生产组织形式等的基础上,介绍了日本茶叶生产的基本情况,在阐述日本茶园生标准化水平高、茶叶生产加工高度自动化以及茶叶的开发利用途径普遍而广泛的同时,产机械化、 结合我国茶叶生产现状谈了考察的体会与思考,并提出了更好更快科学发展我国茶业的建议。关键词:茶叶;机械化;考察;日本;建议 0引言 占1%)。几乎所有茶园园貌整齐规范,树势健壮,叶色绿,叶层厚,单产高,全国平均产量高达1440kg/hm2。 日本全国茶树无性系良种比例高达92.1%。茶树品种比较单一,薮北种占83%。薮北种是由日本农民育种家杉嵃三郎从静冈县安倍郡有度村当地群体品种中选育而成的日本国家级无性系良种,属灌伸展木型中小叶种,开张度大,新梢生长整齐度高、力强,嫩叶上斜着生,持嫩性好,特别适合机械采摘。 日本茶叶科研的特点是针对性强、实用性强。比较重视茶叶品种的选育,特别是对早生、晚生、特殊品质品种的选育。据称静冈茶业试验场有上千品种的茶树种质圃。在培肥技术研究上,针对日本茶园生减少化肥施用量、早期产现状开展了土壤改良技术、 肥料缓释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成园技术、 研究。在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上开展了虫害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政府对有机茶的态度,一是不提倡、不推广;二是茶农自觉去做,政府可以在经费方面予以补贴和支持;三是实行有机食品JAS标识管理,严格认证。目前有机茶园只是在条件适宜的地方有零星分布,茶园不使用化肥容易办到,面积很小。从技术上讲, 但不用农药是很困难的。而且有机茶通常只采一批次,经济上也不太合算。 日本茶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相当高,茶树修剪、采摘、加工、包装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茶园管理现代化,普遍施行秸秆还田、行间覆盖、安装防 霜设施等。日本茶园90%属于农户所有,生产技术主要由茶叶指导者协会提供服务和协调,大大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 9 2008年8月27日受日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的镇江市农业邀请,由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机械技术推广站、南京浦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常州市武进环球粮机设备有限公司组成的赴日考察组一行4人,在日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日中农业交流部大石卓先生的带领下,于2008年8月27日~9月3日,先后考察了日本松元机工株式会社的茶园农业·食管理机械加工车间及其多种茶园管理机械、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野菜茶业研究所枕崎茶业颖娃町茶叶有限会社、静冈县寺田制茶技研究处点、 术制作所、丸东制茶有限会社、古田电机株式会社、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茶叶交易所、日本国立茶叶试验场以及静冈县茶叶试验场等单位,重点考察了日本的茶树栽培管理、茶园生产机械化、茶叶机械加工生产以及茶叶科研、茶叶交易市场、茶农生产组织形式等。 1日本茶叶生产的基本情况 日本植被覆盖率相当高,满眼望去,到处郁郁葱葱,除了树林、农田,就是茶园,山边壑旁,即使很小的田块都种上了茶叶,而且茶行整齐规范。 日本现有茶园总面积5万余hm2,2007年茶叶生产总量已超过11万t,主要产茶区分布在静冈县(44200t,占40.2%)、鹿儿岛县(25200t,占22.9%)、三重县(7640t,占6.9%)、宫崎县(3780t,占3.4%)、京都府(2950t,2.7占%)、奈良县(2920t,占2.7%)、福冈县(2260t,占2.1%)、佐贺县(2170t,、熊本县(1680t,占1.5%)、长崎县(1060t,占2%)总第147期 AET农业装备技术 2009.1 2茶园生产机械化、标准化水平高 日本茶树栽培管理的技术水平非常高,茶园规茶行笔直、茶蓬整齐,完全实现了机械化、标准化范、 生产;茶园由农户分散经营,每户约2hm2左右,但茶园集中成片,规模化程度非常高,蓬面、蓬侧、蓬顶修剪得非常整齐。 日本茶树栽培主要茶行行距180cm,茶蓬高度在1m左右,便于机械操作;每行标准长度30m,即用手持式采茶机采摘一个来回的鲜叶基本可装满集茶园行间普遍采用秸秆或修剪下的茶枝覆盖,叶袋。 既防止杂草生长,又起保湿作用,覆盖后免耕;有机肥料一般采用机械撒施。 茶园内外道路完善,车行道基本是沥青路面,部茶园分茶行间还设有轨道,适应早期的机械化作业。作业机械经过多次换代提高,已能满足生产要求。茶茶树修剪、茶叶采摘已完全实现了机械化。园耕作、 日本早期的茶园耕作机械都是小型的,有浅耕机、中深耕机、施肥机。修剪和采摘机械有手持式、轨耕机、 道自走式、机械传动乘用式。鲜叶运输均采用厢顶覆盖金属膜(反射阳光、起隔热作用)的微型货车。 目前乘用型茶园管理机使用比较普遍,田间不需要铺设轨道,采用履带液压行走装置,全液压驱动,通过不同的配置可以完成深耕、施肥、植保、修剪、采摘等作业,具有适应性强、作业效率高、操作安全方便等显著特点,1台乘用型茶园管理机常年可以承担40hm茶园管理作业量。 2 生产各类本古田电机公司是一家有70多年历史的、工业和农业生产用风扇的专业生产企业。他们针对茶叶早春防霜冻有深入研究,日本的大部分茶园都装有防霜扇,经不断完善技术性能其防霜冻的效果稳定,并且已在韩国、西班牙及我国台湾等地的茶园、果园成功推广应用。 3茶叶生产加工高度自动化 日本茶农的生产组织方式有2种:一是栽培、加工一体化的个体生产,二是农协联合生产。农协毛茶加工厂是由茶农联合,在政府扶持下建立的。农协的茶农将鲜叶交给工厂加工,茶叶出售后按其鲜叶数量、等级分成。毛茶生产线,从鲜叶进厂开始,整个加工过程全部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我们参观寺田制作所时,2条生产线只需2名工人坐在计算机前监控。 茶叶加工生产标准化程度高,特别是加工过程管理的工业化,茶叶加工基本上都由高度自动化的茶叶原料不落地,使产品卫生得蒸青生产线来完成。到了可靠保证。 4茶叶的开发利用途径普遍而广泛 日本国内生产企业、农户都依法行事,自觉遵守《食品卫生法》的要求。日本人均消费茶叶已高达819g/年,同时,日本对茶叶内含物的机理研究有一定深度,所以在茶叶产品的开发利用方面也卓有成效。日本茶叶几乎是青一色的蒸青绿茶,只是依据档次不同从中分出玉露、玉绿、抹茶、番茶、煎茶、焙制茶、玄米茶等。日本茶叶有其独特的风格,主要供应本土消费。日本的茶产品除了上述几个传统的品种外,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茶叶除了常规泡饮之外,在茶饮料消费、饮食料理方面,茶叶的利用也比较广泛,而且市场销售量迅速扩大。由于茶叶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癌、抗菌等功效,生产提取的茶多酚等药品,在医药保健上得到广泛应用。在市场上销售的茶 食品花色品种较多,如茶糖、茶饼干、茶面食、茶冰淇淋等。还有茶工业用品,有茶化装品、洗涤用品、茶袜子、茶T恤等。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广受消费者欢迎。同时,融茶道、茶历史、茶科技于一身的茶文化、茶旅游,不仅增加了旅游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文化品味,而且对宣传茶叶、茶叶消费也产生了非常现实的促进作用。 总第147期 日本主要茶区气候条件适宜种植茶树,一般年降雨量在1500mm左右,加上土壤结构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茶园灌溉设施运用很少,仅有少量示范茶园有滴灌和微喷灌设施,根据生产需要可以随时提供足够的水分。 日本茶区在3月份常出现霜冻,为防止茶树受害,普遍采用了风力防霜技术。防霜扇安装在茶园中离地6m的高度,自动测温控制启动,向茶蓬吹风,而此时地防止霜害。一般降霜时的地表温度为0℃,面以上6 ̄8m处存在着2 ̄6℃的暖气层。根据气温垂直分布的逆温现象,在气温下降到3℃时,自动测温系统就会敏感地测出地面降霜温度,立即通过控制系统自动启动防霜扇,通过防霜扇将地面以上6 ̄8m处的较暖空气吹送下来,为茶树驱散降霜并提高树冠层温度,达到防止茶树遭受霜冻的效果。日10 2009.1李建国,等:日本茶叶生产机械化考察与思考AET 5考察的体会与建议 日本人多地少,虽然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0%,农业经济的比重低,但他们对农业高度重视。2000年12月日本农林水产省就制定了新的林政改革大纲,重新确立了农林水产省新的历史使命:一是保持农林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确保食物的稳定供给,争取食物自给率由目前的40%提高到2010年的45%左右,进一步改善饮食结构,要在以大米为主食,保持畜产品和油脂类消费稳定的同时,适当增加水果、蔬菜的消费;三是振兴农山渔村;四是发挥农林水产业多方面的功能;五是保护培育森林和重要的水产资源。茶叶生产虽然占日本农业的比重不大,但却是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经过长期值的培育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叶产业。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布局相对集中,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区域特色、文化氛围和产业优势。而我国茶叶零星分散,优势区域还未形成。 (2)科技含量高。一是茶树无性系良种比例高达 92.1%,全国平均单产高达1800kg/hm2,是我国开采茶园平均单产的2倍多。二是茶叶生产实现了机械化,而且标准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3)产品多元化。日本除了传统的茶叶制品外, 绿茶、红茶、花茶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茶饮用乌龙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