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及生产加工机械现状与发展趋势
茶叶加工机械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准 ,加大新型科技含量高的茶 叶加工机械的研发力 度 ,对 于促进 茶 叶 加工 技术 的进 步 和发 展具 有 重要
的现 实意 义 。
求的茶叶加工机械 ,造成 了目前茶叶加工机械落后
于茶 叶 加工 工艺 和 生产要 求 的现状 。
13 产 品耗 能 高 目前 市 场 上 茶 叶加 工 机 械 基 本 .
维普资讯
第 3 3卷第 6 期
20 0 7年 1 2月
农 业 装 备 技 术
Ag iulu a rc t r lEqu p e i m nt& Te h lg c noo y
Vol N . _ 33 o6 De . 2 7 e 00
茶叶加工机械标准 化建设 的现状和
上是模仿传统 的手工制作 ,通过机械运动模仿人工 制茶。 为了能够达到制茶 的 目的, 在节能降耗上并没
有 过 多设计 。 能利 用率 较低 , 热 全行业 产 品热 能利 用
率普遍在 5 % 0 左右 , 个别产品勉强能够达到 6 %, 0 有
些 产 品甚 至 3%都 不到 。 0 14 茶 叶 损耗 高 . 现 阶 段 , 叶加 工 机 械单 纯 模 仿 茶 人 工 , 机 械又 不 能完 全 达 到人 手易 于 控制 、 但 随意 自 如 的程 度 , 因此 茶 叶 焦糊 劣 变 、 红梗 等 损 耗 较 大 , 成 品茶 中有 效 营养 成 分 的损 失 也 较 多 。 近 年来 , 业 农
1 茶 叶s -机械生产和使 用的现状 3 r  ̄
茶 叶机 械 在 我 国 的发展 有 5 0多年 的历 史 , 是随 着 现代 工程 学 的发 展 而 出现 的 。在 茶 叶加 工行 业 的 大 规 模应 用也 有 了 2 年 的历史 , 0多 目前 , 国茶 叶 我 加 国范 围 内 , 现 年 产值 50万 元 以 上 的 茶 机 生产 厂 就有 2 6家 , 0 4 至 于年 产 值 50万元 以下 的更 是不 计其 数 。生产 的机 0 械 品种 及类 型也 纷 繁多 样 ,为我 国茶 叶 生产 走 向机 械化 、 代 化 奠定 了基 础 , 起 了积 极 的推 动作 用 。 现 并 但 同时 ,我 国茶 叶机 械 与其 他 食 品工 业机 械 相 比也 存 在着 许 多 问题 。最 主要 的是 : 11 产 品 质 量 差 由于 茶 叶加 工 机 械 相 对 于 其 他 .
我国茶叶加工技术装备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茶叶加工技术装备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对茶业而言,其根本在于茶叶加工技术装备。
自1990年开始,我国的名优绿茶加工机械装备生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
现阶段,茶业加工机装备生产厂家的规模不大,缺乏市场竞争力与创新度。
目前,机加茶的质量还是普遍要比手工茶低。
茶叶的加工机械装备发展必须围绕市场通过对茶叶加工工艺的探索,来增强茶叶的品质,将增强机械装备机械水准作为重点,强化创新工作,加强对既有产品的更新迭代,推广全新的工艺、技术及材料,必须做到环保节能,切实增强茶叶加工机械装备可适用与规模性的生产实力。
关键词:茶叶;茶叶加工;加工技术装备;装备1.基本概念茶叶加工就是把茶树叶片转变成干燥的一种茶叶酿造法。
茶叶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的加工手法。
在最常见的方式之中,茶叶加工对叶片进行氧化的模式及大小不一样,最终不再氧化,酿成茶同时使其干燥,茶叶干燥后的固有口感的主要由所栽培的茶树灌木种类、所采的茶叶质量及其所经历的加工模式与加工水平。
茶叶通过加工后和其他的茶叶或是调味剂相混合,能使最终的茶叶口感发生变化。
中国是全球的茶叶发祥地,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深远。
与之相同,自唐朝以来,我国的制茶工艺也逐渐持续的改良,在茶叶需求的不断增长下,机器加工法成为当代制茶的主要模式,茶机技术也随之持续发展,直至当今水准。
2.茶叶加工技术发展概况我国茶叶加工技术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我国大宗茶叶加工技术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
不同茶类的加工方式不断改进,茶叶品质越来越稳定,方便了出口,并且未来适应不同茶种的做形设备以及专用的杀青机、揉捻机、理条机、烘干机,显著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保证了名茶的品质。
以绿茶加工为例,鲜叶摊晾过程得到了优化,相比较手工制茶的不稳定性,绿茶在摊晾阶段就开始注意温度、湿度以及时间。
除此之外的杀青技术,作为绿茶制造工艺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也到有效提升,无论是锅炒还是蒸汽杀青,都有效钝化了酶的活性,还保持了茶的香气,目前还研制出一种利用微波杀青的新技术;在揉捻过程中的发展也是显而易见的,模仿人工揉捻的优势之处,揉捻机不断的发展适应了茶叶的揉捻成形。
江苏省茶叶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落叶果树㊀2021ꎬ53(1):31-33DeciduousFruits㊀㊀综合评议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DOI:㊀10.13855/j.cnki.lygs.2021.01.009㊀㊀江苏省茶叶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邢瑶1ꎬ唐锁海1ꎬ李岩2ꎬ李松3ꎬ李园莉4∗(1.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ꎬ江苏南京210036ꎻ2.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ꎻ3.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ꎻ4.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㊀㊀摘㊀要:江苏横跨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ꎬ茶叶生产历史悠久ꎮ介绍了江苏省茶叶生产现状ꎬ分析了茶产业的特点与发展优势ꎬ提出了未来茶产业的发展趋势ꎮ㊀㊀关键词:江苏省ꎻ茶叶ꎻ产业现状ꎻ发展趋势㊀㊀中图分类号:㊀S571.1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2-2910(2021)01-0031-03Thecurr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trendofteaproductioninJiangsuprovinceXingYao1ꎬTangSuohai1ꎬLiYan2ꎬLiSong3ꎬLiYuanli4∗(1.Jiangsu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StationꎬNanjingꎬJiangsu210036ꎬChinaꎻ2.PlantingManagementOfficeofJiangsuAgriculturalandRuralDepartmentꎻ3.Nanjing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Stationꎻ4.JiangsuPolytechnicCollegeAgricultureandForestry)㊀㊀Abstract:ThereisalonghistoryofteaproductioninJiangsuprovinceꎬitsproductionareain ̄cludesbothsidesofYangtizeriver.ThispaperpresentthecurrentsituationofteaindustryinJiangsuprovinceꎬanalysedthecharactisticsandadvantagesofteaindustrydevelopmentandthedevelopmenttrendoftheteaindustryinthefuture.㊀㊀Keywords:Jiangsuprovinceꎻteaꎻindustrysituationꎻdevelopmenttrend收稿日期:2020-12-28基金项目:江苏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JATS(2020)005]ꎮ∗通讯作者:李园莉(1982-)ꎬ女ꎬ山东淄博人ꎬ讲师ꎬ从事茶叶生产加工㊁茶文化研究等工作ꎮE-mail:155255940@qq.com作者简介:邢瑶(1990-)ꎬ女ꎬ山东济南人ꎬ农艺师ꎬ从事茶叶技术推广等工作ꎮE-mail:xingyao19901205@163.com㊀㊀江苏省是中国茶叶主产省之一ꎬ植茶历史悠久ꎬ在茶叶栽培技术㊁加工技艺㊁产品质量等方面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ꎮ江苏省产茶区主要分布在环太湖㊁宁镇扬和连云港丘陵地区ꎬ以生产绿茶和红茶为主ꎮ多年来ꎬ各茶区优化结构㊁创建品牌㊁提质增效ꎬ丰富茶产品种类ꎬ不断推进标准茶园建设ꎬ提高茶叶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ꎮ茶产业已成为主产区农业增效㊁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ꎮ1㊀江苏省茶叶生产现状1.1㊀主产茶区现状2019年ꎬ江苏省茶园面积3.38万hm2ꎬ其中南京0.82万hm2(占比24%)ꎬ无锡0.57万hm2(17%)ꎬ常州0.77万hm2(23%)ꎬ苏州0.27万hm2(8%)ꎬ连云港0.20万hm2(6%)ꎬ扬州0.24万hm2(7%)ꎬ镇江0.50hm2(15%)ꎬ徐州新沂和淮安盱眙还有少量种植(0.59%)ꎮ江苏省茶叶干毛茶总产量1.53万tꎬ总产值27.65亿元ꎬ平均666.7m2产值6115.9元ꎬ江苏省名优茶总产量0.5万tꎬ总产值18.76亿元ꎮ1.2㊀江苏省茶产业特点1.2.1无性良种平稳发展㊀为提高茶叶品质㊁提升产量效益㊁便于茶园管理ꎬ江苏省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无性系茶树良种引种试验ꎮ90年代后ꎬ逐渐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改植换种ꎮ目前ꎬ江苏省无性系茶园13落㊀叶㊀果㊀树第53卷面积1.20万hm2ꎬ占茶园总面积的36%ꎮ如表1ꎬ江苏省种植的茶树无性系良种多引自福建㊁浙江ꎬ省内自育品种推广较少ꎮ苏茶早仅在常州溧阳种植面积较大ꎮ锡茶5号等主要分布在无锡宜兴ꎬ且非当地主栽品种ꎮ近几年ꎬ江苏省多以早生品种和特异叶色茶树品种为主要引种对象ꎮ各茶企追求春茶早上市ꎬ但引进的特早生品种乌牛早常遭倒春寒危害ꎬ品质㊁产量受损ꎬ各地逐渐替换为其他适宜良种ꎮ表1㊀江苏省茶叶主产市主栽茶树品种主产市无性系品种有性系品种南京福鼎大白茶㊁龙井长叶㊁龙井43㊁浙农139㊁迎霜鸠坑种㊁黄山小叶种㊁福鼎大白茶无锡福鼎大白茶㊁福鼎大毫茶㊁浙农139㊁浙农113㊁浙农117㊁龙井43㊁龙井长叶㊁中茶108㊁福云6号㊁迎霜㊁白叶1号㊁黄金芽福鼎大白茶㊁宜兴群体小叶种㊁祁门槠叶种㊁鸠坑种常州福鼎大白茶㊁龙井长叶㊁龙井43㊁乌牛早㊁黄金芽㊁白叶1号㊁苏茶早鸠坑种㊁茅麓种苏州福鼎大白茶㊁龙井43㊁龙井长叶㊁浙农113㊁浙农139㊁迎霜㊁白叶1号洞庭群体种连云港福鼎大白茶㊁龙井43㊁㊁中茶108㊁浙农113鸠坑种㊁祁门槠叶种扬州福鼎大毫茶㊁龙井长叶㊁龙井43㊁中茶108㊁白叶1号㊁黄金芽祁门槠叶种镇江福鼎大白茶㊁浙农113㊁浙农139㊁龙井长叶㊁龙井43㊁乌牛早㊁中茶108㊁白叶1号鸠抗种㊁祁门禇叶种1.2.2名优茶品质行业领先㊀江苏省以名特优茶生产为主ꎬ2019年名优茶产量4988.62tꎬ占干毛茶总量的32.60%ꎬ产值18.76亿元ꎬ占总产值的67.85%ꎬ1/3的茶叶产量取得超过2/3的产值ꎮ江苏省茶叶多次参加全国名优茶评比ꎬ获奖等级及获奖比率一直处于行业领先位置ꎮ在第十二届 中茶杯 全国名优茶评比中ꎬ江苏绿茶荣获全国第一ꎬ且绿茶类共获得特等奖27个ꎬ占全国绿茶类特等奖的38.57%ꎬ红茶类特等奖9个ꎬ占全国红茶类特等奖的26.47%ꎮ无锡毫茶㊁金坛雀舌㊁茅山长青等获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ꎮ这表明江苏省名优茶制作精湛㊁整体品质突出ꎮ1.2.3产品结构不断优化㊀由图1可见ꎬ江苏省干毛茶总产量稳步提升ꎬ2019年相比2015年增长9.20%ꎻ红茶生产总体增加明显ꎬ2019年产量3959.19tꎬ相比2015年增长59.81%ꎻ绿茶产量总体稳定ꎬ2019年产量1.13万tꎮ江苏省红茶产量占干毛茶总量比率从2015年的17.68%上升至2019年25.87%ꎮ自2016年开始ꎬ江苏省探索白茶㊁黑茶㊁乌龙茶的生产ꎬ以绿茶为主的单一茶类生产结构不断优化ꎮ此外ꎬ江苏茶企为适应市场对茶产品多样化需求ꎬ引进抹茶㊁捻茶生产线ꎬ生产茶叶深加工原料及产品ꎬ开发茶食品㊁茶保健品㊁茶护肤品等茶叶衍生品ꎬ提高茶产业附加值ꎮ1.2.4品牌建设调整增强㊀江苏省各类名茶众多ꎬ从历史名茶碧螺春到19世纪70~80年代创制的新名茶共计30余个ꎮ近年来ꎬ各茶叶主产市区明确现有资源优势ꎬ重点宣传推介具竞争力的主要茶叶公用区域品牌(表2)ꎬ部分茶叶主产县区还无茶叶区域公用品牌ꎬ如常州市武进区ꎬ苏州市高新区㊁常熟区ꎬ镇江市丹阳市ꎬ连云港市赣榆区ꎬ则重点壮大企业品牌ꎮ各地深入挖掘品牌优势ꎬ利用各类茶叶博览会㊁茶文化节等活动ꎬ依托电视㊁广播㊁报纸㊁杂志等媒体对重点打造品牌进行宣传ꎬ消费者对江苏省茶叶品牌的认知度大幅提高ꎮ图1㊀江苏省不同年份干毛茶总产量和红茶、绿茶产量1.2.5生产标准化㊁清洁化提高㊀江苏省多地基本实现了包括茶园的选择与种植ꎬ以及茶叶包装㊁销售㊁贮藏等各环节的标准化㊁清洁化全过程ꎮ2019年ꎬ江苏省绿色食品认证茶园面积0.45万hm2ꎬ有机茶园面积0.50万hm2ꎮ江苏省多家茶叶加工企业清洁化程度已接近国际化水平ꎬ按照食品厂要求设计建设茶叶加工厂ꎬ采用连续化的流水线及清洁能源开展生产ꎬ23第1期邢瑶等:江苏省茶叶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减少人工㊁燃料等操作带来的污染ꎮ表2㊀江苏省主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情况主产市主产县区(茶园面积>66.7hm2)主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南京江宁区㊁高淳区㊁溧水区㊁六合区㊁浦口区雨花茶无锡宜兴市㊁滨湖区㊁锡山区无锡毫茶㊁太湖翠竹㊁宜兴红茶㊁阳羡茶㊁阳羡雪芽常州溧阳市㊁金坛区㊁武进区天目湖白茶㊁金坛雀舌㊁茅山青峰苏州吴中区㊁高新区㊁常熟市洞庭山碧螺春连云港连云区㊁赣榆区㊁高新区㊁云台山风景区云雾茶扬州仪征市绿杨春镇江丹徒区㊁高新区㊁润州区㊁句容市㊁丹阳市茅山长青㊁金山翠芽㊁长山剑毫1.2.6茶旅融合发展优势明显㊀江苏省茶旅融合发展具有资源优势㊁市场优势和文化优势ꎮ江苏省产茶区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缓坡ꎬ山林水体资源丰富ꎬ交通基础建设完善ꎬ便于车辆行人出入ꎻ休闲度假消费水平较高ꎬ茶园多茶果间作㊁茶林间作ꎬ具有采摘㊁观赏资源ꎬ配套美丽乡村特色ꎬ成为周末自由行的首要选择ꎻ各地名茶历史悠久ꎬ«红楼梦»中的金陵茶文化㊁茅山道家茶文化㊁句容宝华山佛教文化ꎬ紫砂茶器㊁茶圣陆羽在主产茶区留下的笔记ꎬ以及历史文人品茶㊁烹茶诗句和茶画等ꎬ经历了秦汉㊁魏晋南北朝㊁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的沉淀ꎬ形成了系统的茶文化农业遗产资源ꎻ2020年ꎬ洞庭(山)碧螺春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ꎬ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ꎮ目前已形成 黄龙岘茶文化慢生活旅游线 ㊁ 金坛雀舌茶乡研学之旅 ㊁ 田园牧歌之茶洲筑梦 ㊁ 句 福地ꎬ容 茶美茶旅文化二日游 等多条茶旅精品线路ꎮ通过发展以茶文化㊁茶休闲㊁茶体验㊁茶养生等为主题的茶旅融合产品ꎬ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ꎮ2㊀江苏省茶产业的发展趋势2.1㊀茶产业向良种化㊁多元化㊁机械化㊁产业化发展通过筛选适制各地名茶的无性系良种ꎬ加快调整无性系良种结构ꎬ提高夏秋茶利用率ꎬ逐步打破以高端茶叶为主㊁亲民优质产品供应不足㊁局部销售的局面ꎮ因地制宜发展茶园度假区㊁线上线下同步茶产品经营ꎬ拓宽营销渠道ꎻ不断推动适宜机械管理的茶园建设㊁清洁化生产车间建设ꎬ开展试验示范ꎬ提高产业机械化水平ꎻ利用建立的省级茶叶技术体系ꎬ加强品牌发展ꎻ依托各地龙头企业ꎬ规范规模经营ꎬ扩大产业集群ꎻ完善 公司+农户 ㊁ 公司+基地+农户 ㊁ 公司+协会+农户 ㊁ 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户 等生产经营组织ꎬ加快茶叶生产经营模式转变ꎮ2.2㊀重视良种推广㊁绿色生产深入挖掘㊁保护地方茶树种质资源ꎬ根据各地特色ꎬ加大投入力度ꎬ创制㊁选育区域适制性㊁特色优质宜栽宜机品种ꎬ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ꎬ提高良种率水平和无性系比例ꎮ科学管理茶园ꎬ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㊁有机肥替代㊁水肥一体化和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ꎬ实现茶园管理生态化ꎮ改进茶园基础设施ꎬ适应机械化和生态化茶园需要ꎬ加快农艺加农机融合ꎮ加快茶叶加工设施提升ꎬ提高茶加工连续化㊁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ꎬ加强茶叶深加工技术研发ꎬ提高茶叶的综合利用水平ꎮ2.3㊀企业品牌逐步加强公共区域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后ꎬ消费者将更注重茶企品牌信誉ꎮ例如洞庭(山)碧螺春中 吴侬 ㊁ 庭山 ㊁ 碧螺 ㊁ 咏萌 ㊁ 御封 等企业品牌ꎬ成为消费者认可的原产地洞庭(山)碧螺春企业品牌ꎮ为保证江苏茶叶品质及声誉ꎬ各地加强品牌保护ꎬ一方面可放弃原有小茶场品牌ꎬ联合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下的茶企大品牌ꎬ统一生产标准㊁统一商标包装㊁统一宣传推介ꎻ另一方面在区域公用品牌下ꎬ扶持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共同宣传ꎬ去除假冒ꎬ 抱团发展 ꎮ2.4㊀发展茶文化ꎬ延长产业链江苏人文基础浓厚㊁茶文化源远流长ꎬ充分利用绿色㊁生态茶园优美环境ꎬ挖掘各地茶文化历史与内涵ꎬ拓展茶产业旅游空间ꎮ各地茶文化节庆活动的积极举办ꎬ为江苏茶文化搭建良好的宣传平台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茶事活动ꎬ促进茶消费ꎬ激发各类茶产品的创制经营ꎬ促进茶文化㊁茶产业㊁茶旅游的和谐发展ꎬ助力实现乡村振兴ꎮ33。
江苏茶叶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展望

直呈持 续稳定 发展 的势头 , 叶面积 、 茶 产量 、 值持续 增 产
7 元 亿
长 。全省现 有茶 园 25 、 3万 h !年产茶 叶 1 m, 、 t年产值超 2万 ,
一
、
江苏茶 叶机械化发展 现状
茶同修剪 饥也是 2 O世纪 9 0年代 开始在江苏 省推广应 用的 , 主要产 品有 日本及浙 汀杭州 等地茶 机企业生产 的往复 切割式舣人修剪机和双人采茶机 。日前 , 全省已拥有各种型 号的修剪饥近 10 0 0台,机 械修 剪茶 园面积约 4 0 m , 7 0 h 占
一
2 O世纪 9 O年 代前后 , 茶园耕作机械 在苏 南一些规模 较 大的茶场得 到推广 ,机 型主要是浙 江嘉善拖拉机厂生 产的 (1 : 2型茶 同拖扎 机 , 一 后来 因为荼同规模缩减 、 生产 厂 自身等 原因 , 同拖拉机淡 市场 。近年 , 荼 随着劳动力资源 的紧张 , 茶同规模的扩大 , 们期盼兼有耕 警地 、 肥 、 人 施 施药 、 溉等 灌 多功能为一体的茶 园作业机械 ( 茶同修剪机 2)
四、加大培训力度 。 进行人 力资源 开发
进入新经济时代 ,茶叶企业生存的环境变得 日益 复杂 , 对员工 的素质要求也 越来 越高 .举例来说 , 叶是一种特殊 茶 的商品 , 叶经营 中涉及 到 自然科 学 、 态 、 济 、 理 、 茶 生 经 管 人 文、 历史 、 文化等多个层面的 内容 , 而且茶 叶的销售讲究茶人 间的感 情 , 茶叶的经营不仅 是商品的交 易 , 在某种程 度上也 是茶情 的交流 , 以基本 的茶 叶知识 是茶 叶企业员丁必须具 所 备 的。在现代茶叶企业不断调整人 力资源结构 的同时, 必须 要加强对其他专业人 员的茶叶知识培训 力度 , 如参加评茶员 ( ) 师 的短期培训班 、 茶叶产地 的实地考察和学 习 、 企业 内部 培训等 。同时也 要针对市场和环境的变化 , 对茶叶专业人员 进行财务 、 营销知识培训等 。 培训是一项长期的T作 , 随着信 息化 的推进 , 培训 的需求是持续 的 、 不断变化 的, 茶叶企业要 建立长效 的培训机制 ,将人 力资源的培训和开 发结 合起来 ,
我国茶叶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为了满足茶 叶加工需求 , 近几年农 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 所微 波技术应用开 发 中心 和江 苏省宜兴 市鼎新微 波设备有 限公 司等微波设 备生产 厂家, 研制 了专用 的茶叶微波杀青干 燥设 备 , 在全 国不少茶医应用 , 尤其在 四川 江苏等荼 区的名 I、
私营茶机 生产厂大量涌现 ,茶机 生产企业数量显著增加 , 较
如前所述 ,0世 纪 8 2 0年代我国 已完 成大宗茶初 、精制
机械的研制开 发 , 大宗 茶加工 也基本 』实 现了机械化 , . 此类 机械 近年来仅 是作 了部 分性 能改进和补缺配套机种 的研制。 我围茶叶机械 最近 发展最快的是名优茶加工机械 名优
经过多年努 力 ,0世 纪 8 2 0年代 ,一个 以生产大宗茶加 工机械为主 、 初具规模 的茶机行业初步形成。当时 , 国有专 我 业荼机制造厂 6 0余家 , 其中部 、 ( 、 省 市 自治 ) 定点茶机专 业生产f 1 年产荼机约 4万 台, 一3 家, 生产的茶机 品种达数 十 种, 型号达 百个 以 f, I 全国茶机保有 量约 达 4 0万台 , 大宗茶 的初 、 制加工 , 精 基本上实现 了机械化 。同时 , 园拖拉机 及 茶 其配套作业机械 、 采茶 和茶 树修 剪机械 、 袋泡 茶包装机械等 , 也开始在茶叶生产和加工 中获得应用。 8 O年代以后 , 国经 济体制改革 逐步深入 , 我 经济迅速 发 展, 名优茶 产量快速增加 , 促使 已有 的茶 叶机械行 业迅速 重 组 与改制 。 一些较大规模的 国营或集体所有制茶机生产厂迅 速解体 、 改制和重组 , 各种 资本开始进 入荣机行业 , 股份制 和
业格局基本形成 。
南京市茶叶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对策

闽 公 司在 南 京 高 淳 成 立 了南 京 融 点公 司 ,大 量 收 购 粗 茶 后 ,采 茶 机 械 有 了市 场 需 求 , 目前 推广 应
己、我 们 的 后代 及 子 子 孙 孙 都 只 能在 这 个 地 球 上
以我 们 每 个 人 都应 该从 自我 做 起 ,做好 节 能减 排
茶 叶 的贮 藏 设备 较 为缺 乏 ,与 目前 该市 茶 叶 产 业 发 展 的 现 状 极不 相 称 ,制 约 了该产 业 的进 一 步 发
展。
为进 一步 发 展 茶 叶产 业 ,提 高茶 叶 加 工 品质 和 效 益 ,该 市 各 级 农机 部 门加 大 了茶 叶 生 产 、加 工机 械 化 的试验 、示 范 、推 广 力度 ,2 0 年 以来 05 全 市 共 推 广 茶 叶种 植 、 加 工 机 械 设 备 2 0 8 台套 ,
居 民负责 。
( 农机 学会 ) 省
江 苏衣 机 化 2 1 . 00
3 5
/\ , 7 1’ 1. 1 h Ho ] V上u u I/ /\ 不 1 Nhomakorabea爿
L ,
/ 爿 P , 1 田 殳
分 别 为6 0m 、 10 0m ,重 量 分 别 为 0 m 0 m 3 6k 、 1 . g . g 0 2k ,采 用 不 锈 钢 刀片 ,有
自动修 磨刀 片功 能 。 ( 3)茶 园防 晚 霜 设 施 : 南 京 地 处
北 亚 热 带 的北 缘 ,气 候 复 杂 ,在 清 明前 后 ,当温 度低 于 零度 ,风速 低 于3 时, 级 容 易在 茶 叶 的鲜 芽 上 形 成 晚 霜 ,影 响 茶
叶 的生 长 。近 年 气 象 资 料 显 示 ,长 江 中 下游 地 区发 生晚 霜 等 灾 害 性 天 气 的 几 率
毛尖茶叶加工机械的加工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

Ke rs Agi l rl n i ei , rin e, e nt n t s y wod : r ut a E gn r g Ma a ag r a o , t c u e n t mi i wi
茶叶是我 国重要 的经济作物和传统的出 口产品 , 国 我 现有茶园面积 10万公 顷 , 3 占世界茶园面积 4 .5 居世 41 %, 界第 一。 近年来 , 国茶 叶产 品有了较大变化 , 我 特别是茶叶产品
茶叶加工机械 , 出了新 型茶 叶单机 的技术 解决方案。 提 关键词 :农业工程 毛 尖茶 叶 杀青 揉捻
中图分类号 :5 1 ¥7.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78 2 (0 8 0 .0 06 10 .3 02 0 )70 0 .8
Ont e cu lya dc u tr a u e f c a i dp o es gfr oJnta tai n o ne me s rs h n e rcsi j ha t o me z n o Ma a e
工机械( 如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揉捻机与烘干机)部分打 ,
但名优 茶叶加 工机械 的 自动化和 连续化程 度仍然 较 低, 为提高名优茶加 工的生产效率 , 保证名优茶 品质的一致 性与安全可靠性 , 就必须加强对名优茶加工机具的开发 , 走
破 了名优茶依赖手工的局面 ; 由于揉捻及理条两个作业 但 机较难实现连续化 , 实际应用 尚有一定 的距离 , 距 其制茶品
维普资讯
湖南农机
! △ N AGR C L UR A J U T ALM CHI R NE Y 2 0 . 0 87
毛尖茶叶加工机械的加工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
茶叶种植机械现状与发展趋势

高新技术 的引进与推广应用。低集约化程度影响了 我 国茶业综合竞争力 ;低社会化程度制约了我国茶
规模 也 小 , 又是 手工 作业 , 形成 一定 的市场规 模非 要 常 困难 。加 工 企业 由于 规模 小 , 导致设 备 落后 、 技术 水平 低 、 产品 质量不 稳定 。 同时小规 模生产 也 阻碍着
鲜叶, 加工生产 , 负责销售。或 由公司与茶农签订合
作协 议 , 制定统 一标 准 , 统一 要求 , 供统 一 服务 , 提 逐 步实 现茶 叶产业 的规模 化 、 业化 。 产 12 龙 头企 业 少 ,知名 品牌 少 - 经 营企 业 数 量 多 , 龙 头 企业 少 ; 庭式 、 家 小农 性 质 的 企 业 多 , 代 化 企 现 业少 ; 品 品牌多 , 牌少 。经 营企 业 中由于缺 乏龙 产 名
平 均年 增加 73 .%。随后 1 O年边 扩大 茶 园面 积 , 改 边
善 茶 园结 构 , 高茶 园单 产 。 提 从 表 1 以 明显 看 出 ,O多 年来 我 国茶 叶种 植 可 5 面积 、 产量 、 口量等 得到持 续 、 出 高速 发展 。2 0 0 4年 , 我 国茶 叶种植 面积 、产 量 、 内销量 和 出 口量 分别 达 16万 h 3 2 m28. t5 . t 2 . 5万 、55万 和 8 2万 t 别 是 O ,分 15 的 75 、2 倍 、6. 和 1. , 2 0 90年 .倍 l. 8 10 9倍 49倍 与 0 0 年 相 比 分 别 增 长 了 1.% 、2 5 、2 8 和 45 2. % 2 . % 2 7
18 . 8
1. 38 5
61 .
42 . 6
1. 3 6
67 .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魁成——志做正宗极品猴魁。安徽正韵庄 茶业有限公司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王魁成” 牌太平猴魁。 猴坑——打造高端品牌。黄山市猴坑茶业有 限公司。 敬亭绿雪——皖东南的贡品绿茶。敬亭绿雪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茶,明清时列为贡茶。2009年敬 亭绿雪茶被评为全国首批、安徽首家实现产品质 量。全程可追溯的名牌茶叶。 迎客松——王者归来。据悉,迎客松是安徽 最早注册的茶叶品牌。有50年经营史的安徽茶叶进 出口有限公司是安徽省茶产业首家也是目前唯一 的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汪满田——让徽茶飘香上海。黄山市汪满田茶业有限公 司创建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商超卖场为起点,以在上海 开设的店面为窗口,兼并了上海百年老字号群峰茶叶店, 与各大超市合作发展连锁店。汪满田公司自 2000 年起在沪
及长三角区域中国品牌茶市场树立起以“汪满田”品牌为
代表的系列名茶旗帜,连续十年市场销售额、占有率名列 第一,被上海市授予 “上海快速消费品市场领军金品奖”。 润思祁红——走向世界的祁门红茶。世界红茶源于中 国。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祁门红茶生产商, 外销出口到英、德、美、俄、日等 30 个国家和地区,内销 市场覆盖东北、华东、华南、西南及华北。
出口量
50 40 30 20 10
0
肯尼亚 中国 斯里兰卡
占全球出口比例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肯尼亚
中国
斯里兰卡
近三十年来世界茶叶产销虽然曾经出现产大于 销的情况,总的来看,产销基本平衡,茶叶消费不 仅随着人口增长而增长,而且人均消茶量也逐渐增 长。2008年全球茶产量387万吨,消费量371万吨, 占产量的96%;2009年产量393万吨,消费量376万 吨,占产量的95%,2010年全球茶叶消费为400万 吨,2011年全球茶叶消费量为417万吨。 在消费方面中国茶叶消费量为118万吨,占全球消 费总量的28.3%;印度消费量为79万吨,占全球消 费总量的18.9%。
松萝茶—— 600年历史,炒青发源,海外流传。 1745 年,满载中国特产的瑞典“哥德堡号”木制 船在返航途中,距瑞典海岸800米处触礁沉没。上 世纪八、九十年代瑞典政府经过多年努力,打捞 出沉睡海底200多年的“哥德堡号”,尚未被海水 腐蚀的中国特产重见天日,其中包括由锡罐密封 的松萝茶。 新安源——“新安源有机茶”为中国驰名商 标。公司拥有安徽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国际有机茶 颁证面积的企业,是中国有机绿茶在欧盟茶叶市 场最大的供货商, 08 北京奥运会推荐用茶, 2013 年作为国礼茶赠送来中国访问的俄罗斯总理梅德 韦杰夫。
10)茶叶电商新突破,龙润(龙润茶集团是一家集 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茶文化教育和推广为一体 的产业化集团。龙润茶始终坚持“理论市场、直销市场、资 本市场”同时运作的发展战略,以“制药的经验制茶”,借 助云南、福建、浙江、湖南等中国核心产茶区的地理优势及
其得天独厚的茶山资源优势,以不断创新的模式和国际化的
洞 庭 湖 君 山 银 针
信阳毛尖
珍眉
安吉白茶 眉茶
碧 螺 春
歙 县 大 方 茶
茶
珠
绿 碎 茶
绿 末 茶
“年份茶、网购茶、深加工、 国际化、茶叙和茶文化”无疑
是2013年的热点。
2)竹叶青茶上榜2013中国十大奢侈 品牌、芬吉年份茶(芬吉茶业是国内惟一 的一家以年份茶为经营主线的茶企)火爆 耀莱奢博会(中国商务部唯一批准的中国 奢华品牌文化博览会); 3 )茶文化首进孔子学院; 4 )茶叶受到国家重视,中国国茶发 展战略专家研讨会暨国茶专家委员会成立 大会召开; 5 )安溪铁观音等三家企业(另两家 是浙江华正新材料、山东海力化工)IPO 被终止审查;
2)国际化,中国茶的再崛起 星巴克也经营中国茶了,2013年星巴克旗下首 个茶瓦纳茶吧在纽约开张,按照星巴克五年千店的 规划,过不了几年,茶瓦纳茶巴就会把中国茶带到 全世界。 美国新兴的饮茶阶层不再是五十岁以上的中老 年人,而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也开始尝试着把咖啡换 成茶叶,包括Lady Gaga在内的诸多明星也把饮茶当 作健康养生的秘密武器。 3)细分市场,高端路线成趋势 芬吉茶业提出了“年份茶”的概念,主营“年 份茶”,推出了“年份红茶,年份白茶,年份黑茶 和年份乌龙茶”,并提出了“年份茶,生活的另一 种奢侈”的理念.
4)奢华与亲切,酒会变茶叙 茶叙,意思是喝茶聊天,通常适用于比较短暂、形 式简单的聚会。 “茶叙”伴随着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文化的关注而流行起 来了,国家领导人出访会见外宾采取“茶叙”的方式, “ 茶叙”变成了充满温暖和感情的词语,“茶叙”流行,也许 是温情回归吧。 尤其是现在汽车的普及,酒驾入刑,而喝茶成了文明的 方式,茶叙,透着亲切和温馨。 5 )美好口感,健康安全国际范 在国际上流行口感为王的趋势下,轻松选择,更好口感 ,成了消费者的强烈要求,买茶如同买可乐那样。 芬吉茶业提出了自己的编号体系,锁定品质和口感,一 个编号对应一种口感,消费者只要记住一个简单的编号,就 可以轻松地找到自己喜欢的口感。 健康安全,品质标准,口感美好,一定是2014茶界的关 键词。
2011年全国茶园总面积达到2112.5千公顷,中 国茶叶总总产量达到162万吨,茶叶农业总产值接近 729亿元。 2012年中国茶叶总产量147.5万吨,干毛茶总产 值953.6亿元,全国绿茶产量118万吨,占茶叶总产 量的67%;红茶产量18.1万吨,占茶叶总产量的 10.2%;黑茶产量17.2万吨,占茶叶总产量的9.7%; 乌龙茶产量21.5万吨,占茶叶总产量的12.2%;白茶 产量1万吨,占茶叶总产量的0.6%;黄茶产量0.2万 吨,占茶叶总产量的0.1%。 2013年全国茶叶总产量近200万吨,产业总产值 千亿元。
天方——天赐良方。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的安徽天方 茶业集团,历史名茶雾里青,石台县 谢裕大——黄山毛峰第一家。黄山谢裕大茶叶股份有 限公司位于黄山毛峰首创者谢正安故里——黄山市徽州区 ,公司主导产品“漕溪”牌黄山毛峰。 徽六——重振瓜片雄风。六安瓜片是我国绿茶的一朵 奇葩,其色、香、味、形的品质风味在全国十大名茶中别 具一格,是六安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一笑堂——六安瓜片品牌打造者。安徽一笑堂茶业有 限公司是行业唯一一家经营六安瓜片单品品牌的企业。通 过多年的努力,“一笑堂”已成为中国茶叶行业中市场占 有率最高、规模发展速度最快、品牌知名度最高、营销网 络最健全的茶叶企业之一。
我省茶业具有先天和后天的发展优势。一是自然条件 优越。安徽地处我国茶树生长区域的东北部,分布于长江 南北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 植被丰富,雨量充沛。尤其是山区,云雾多,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茶树有效成分的积累,茶叶品质优异,生态条件得 天独厚。二是名优茶种类多。全国十大名茶我省有其四。 我省境内的黄山山脉和大别山山脉分布着众多国家级重点 风景名胜,所产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门红 茶和霍山黄芽等89个名茶列入了《中国名茶》榜。三是科 教力量雄厚。安徽是全国茶叶科技力量最强、技术人才最 多的省份之一。有全国最早的科研所之一——省农科院祁 门茶叶研究所;有全国最早的茶学专业——安徽农业大学 茶学专业,农业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 室也设在此;有全国公有的二所中等茶业专科学校之一— —黄山茶业学校(现已并入黄山技术学院)。 近年来,我省茶叶企业一批知名茶叶品牌,悄悄崛起 于茶产业之林。
茶文化热,使更多的人了解茶、喜欢茶,把茶 当做生活的一部分;现代人生活紧张,节奏飞快, 在繁忙的一天能喝到一杯好茶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让茶成为时尚,成为工作、休闲的伴侣,应该是 中国茶行业的发展目标。 如果生活节奏太快,灵魂就希望慢一点,茶,是 让人们灵魂休息的一种生活模式,而年份茶,更是 将时间的味道收藏起来,让人们体会岁月的味道。
视野,以高素质的员工团队为后盾,打造中国茶第一品牌。 全国有1500多家专卖店,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
韩国均开设了龙润茶专卖店。)、怡清源(湖南省怡清源茶
业有限公司,中国茶叶知名品牌,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内 外贸一体的综合性茶企。以生产经营安化黑茶、绿茶、黑茶 保健茶、边销茶为主。)等黑茶亲近年轻人成大赢家。
我国茶叶分绿茶、白茶、黄 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 茶等六大类。
君 山 银 针
霍山黄大茶
武夷岩茶
铁观音及汤色
金丝滇红茶
祁红
普洱茶
“金花”生长好的茶滋味醇和,没 有苦涩味或少有苦涩味,更能去油腻, 利消化。
不同汤色之形成原因
茶褐素
红茶
普洱茶
针 粉
碎 珠 扁
条
曲
(上)南京雨花茶
2012年各色茶占总产量比例
120
100
80
60
40
20
0 绿茶 红茶 黑茶 乌龙茶 白茶 黄茶
2010年,全球茶叶出口总量172.9万 吨,从地区看,亚洲茶叶出口量占世界 总出口量的57.77%,非洲占35.57%。其 中,肯尼亚仍世界居第一,2010年茶叶出 口44.10万吨,占全球茶叶出口总量 25.52%;中国30.2万吨,位居第二,占 全球茶叶出口总量17.49%,第三位是斯 里兰卡29.9万吨,占全球茶叶出口总量 17.26%。
6)红茶正艳,白茶受宠
红茶近年来发展较快,福建金骏眉、浙 江的九曲红梅,过去主要出口的红茶,近年 来被国内所接受,红茶因其适合女性保健而 倍受欢迎,在红茶继续走红的趋势下,白茶 逐渐受宠。 拍卖市场上,老白茶的价格也是节节高 升,所有的一切都预示着白茶是未来的黑 马。 茶客们开始炫耀自己珍藏的老白茶,虽然距 大家都藏白茶还有一段距离,但收藏界已经 走在了前面。
7)高度重视,做大做强
2013年年底,中国国茶发展战略专家研讨会暨国茶 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茶业界、文化界等 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国茶专家委员会聘请国务院参事、农业部原副部长刘坚 出任国茶专家委员会主任,聘请张天福、陈宗懋、翟虎渠、 阎肃等为顾问。 早在去年,民生银行就开始践行“民生产业金融,支持 中国好茶”。国家的重视自不必说,民间的力量也在聚集, 涉茶民间力量涌现,2013年,中国茶行业悄然形成几个纯民 间茶组织,如深圳华巨臣公司发起行业盛会的“中国茶产业 发展高峰论坛”,欧阳道坤发起的“茶企领袖俱乐部”和“ 茶智业与茶媒体联盟”,周重林发起的“中国茶业新复兴计 划”,泊园茶人张卫华发起的“中华茶馆联盟”,华彩传媒 发起的“中国茶产业链同盟”,芬吉成立的茶学研究院等, 这些组织充分整合各自资源,助推中国茶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