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基因奇才
初中生物名人及其成就

初中生物名人及其成就
1. 李约瑟:中国科学家,毕业于哈佛大学,是细胞生物学家和
分子生物学家,为细胞分裂的机制和控制提供了重要贡献。
2. 富兰克林:英国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参与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和进化论之父,提出了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
的理论,开辟了现代生物学的新纪元。
4. 科赫:德国生物学家,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对于研
究植物的能量转换过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5. 梅特尼科夫:苏联生物学家,为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的发展做出了杰
出贡献,首次提出了基因工程的概念。
6. 高济仁:中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和生物技术专家,成功研制出第一支
由重组人胰岛素生产的胰岛素,对中国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到
了重要推动作用。
7. 普里贝谢夫:俄罗斯科学家,开创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他的工作为我们深入了解脑部功能和神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基础。
8. 山齐:中国数学家和生物学家,研究发现了反向遗传编码的可能性,为理解新的生物基因编码方式提供了重要线索。
以上是部分在生物学领域有重要贡献的名人,他们的研究使我们
对生命和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深入。
医学遗传史上做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

医学遗传史上做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
医学遗传学是研究遗传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涉及到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
在这个领域中,中国科学家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下是其中一些代表性人物:
1. 邓稼先: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在医学遗传学方面的研究突破包括基因工程技术的开发、人类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等。
2. 江若琳:江若琳教授是国际著名的遗传学家,她在肺癌的分子遗传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带领团队成功研发了一种针对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
3. 费孝通:费孝通教授是中国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遗传病的分子诊断、致病基因的研究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中国医学遗传学之父”。
4. 徐天亮:徐天亮教授是国际知名的遗传学家和医学家,他率领团队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基因诊断方面做出了重要进展。
5. 高淑芝:高淑芝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医学遗传学家,她主要研究自闭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遗传学机制,并开发了一种自闭症的基因诊断方法。
- 1 -。
生物学贡献最大的20位科学家

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涉及到生命的起源、结构、功能、发展和演变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领域里,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为人类的认识和探索生物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生物学领域中,贡献最大的20位科学家。
1.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查尔斯·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创立者,他的著作《物种起源》深刻影响了后世人的思想,开创了生物学的新纪元。
2. 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路易·巴斯德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他发现了发酵和疫苗的原理,为生物制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雷·沃伦伯格(Lynn Margulis)雷·沃伦伯格是一位突出的进化生物学家,提出了内共生理论,对于细胞内共生的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 罗伯特·霍尔(Robert Hooke)罗伯特·霍尔是细胞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使用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的结构,提出了细胞的概念。
5.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托马斯·亨特·摩尔根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发现了遗传物质的存在和遗传规律,为后世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6.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理查德·道金斯是进化生物学的著名学者,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深刻阐述了进化的机制和原理。
7. 安德烈·马拉尔·贝莱里(André-Marie Ampère)安德烈·马拉尔·贝莱里是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电生理学研究为生物电磁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8. 约翰·辛杜尔(John Enders)约翰·辛杜尔是病毒学的著名科学家,他首次成功培养了麻疹病毒,为病毒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
9. 扬·范·侯克(Jan van Helmont)扬·范·侯克是生态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首次提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为生态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生物科学名人事例

生物科学名人事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生物科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起源、演化、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学科,涉及到生物的各个方面,如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在这个广阔的领域里,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研究者,他们为生物科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推动了整个领域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生物科学领域的名人事例。
1. 辛格-罗尔夫·扬森辛格-罗尔夫·扬森(Svante Pääbo)是瑞典籍的生物学家,以其在人类基因组学和古人类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而闻名。
他是著名的帕弗洛夫研究所的成员之一,也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部分。
他的工作围绕着尼安德特人和其他古代人类的基因组学,通过研究这些遗传信息,揭示了人类起源和演化的故事。
2. 艾琳·格里克艾琳·格里克(Erin Brockovich)是一位环保主义者和公共卫生倡导者,她以揭露导致加利福尼亚州黑壤灾难的环境污染事件而闻名。
她的努力最终促使一家大型能源公司对其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赔偿和整改。
她的事迹不仅在于揭露环境污染问题,更在于激励和启发了无数人投身环保事业。
3. 简·古道尔简·古道尔(Jane Goodall)是一位英国的动物行为学家和环保主义者,她长期在非洲进行关于黑猩猩行为的研究。
她的工作揭示了黑猩猩的复杂社会结构和智力,对我们理解人类的进化和行为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她也是全球环保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提倡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 詹姆斯·沃森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是一位美国遗传学家,他与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合作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为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们的发现赢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于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医学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朱莉安娜·华生朱莉安娜·华生(Juliana Huxley)是一位英国生态学家和环保主义者,她致力于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全球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化学家

全球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化学家化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
在世界化学发展史上,涌现了很多杰出的化学家,下面给大家介绍世界上十大杰出化学家如下:1、门捷列夫——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人物简介: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罗斯著名化学科学家。
他发现了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纽兰兹,门捷列夫是后来经过总结,改进得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
他的名著、伴随着元素周期律而诞生的《化学原理》,在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被国际化学界公认为标准著作,前后共出了八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学家。
杰出贡献:门捷列夫对化学这一学科发展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
他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现根据国家标准称为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既元素周期律。
他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
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叫它类硼、类铝和类硅,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指出当时测定的某些元素原子量的数值有错误。
而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原子量数值的顺序排列。
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
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在世界上留下了不朽的荣誉,世人给他以极高的评价。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经指出。
他凭一己之力碾压6国科学家,破解了人类基因组还搞出了人造生命

他凭一己之力碾压6国科学家,破解了人类基因组还搞出了人造生命在两个世纪相交,生物界曾发生过两件轰动全球的大事。
第一件当属哺乳动物克隆技术的出现——克隆羊多利诞生。
而另一件,则是堪比阿波罗计划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这两件震惊全球的大事,将生命科学推到风口浪尖,才有了那句“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自然成就了无数名动天下的科学家。
但奇怪的是,那个耗资几十亿美元,靠6国科学家联手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仿佛就只有一个人独领风骚。
他就是科学狂人——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一个从不按常理出牌的科学家。
他不同于那些在实验室里默默无闻的同行,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低调。
时刻将自己暴露于聚光灯下的文特尔,更是不遗余力地卖弄和炫耀自己的成就。
克雷格·文特尔有人指责他狂妄,有人讽刺他是骗子。
但他就是有本事让所有人惊叹,让一个又一个无与伦比的成就面世。
他先是凭一人碾压6国科学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还有我国科学家联手都不敌他一人。
之后,他更是创造出了世上第一个“人造生命”,再次震惊世人。
这些成果让那些反对他的人都不得不一边骂他,又一边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1946年出生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的克雷格·文特尔,骨子里仿佛就刻有不安分的基因。
他从小就不喜欢学校,在他眼里上学就是世上最无聊的事。
可以想象,这个将来首屈一指的大科学家,在学生时期成绩是烂得一塌糊涂。
童年的文特尔都上中学了,他连最简单的单词都拼写得错漏百出,成绩单永远徘徊在C与D之间,就差被退学了。
据他弟弟回忆,文特尔都已做好当一辈子流浪汉的打算了。
不过没过多久,文特尔的潇洒生活,就随着美国加入越南战争提前结束了。
他和许多成绩不好的年轻人一样,来到了充满死亡气息的越南雨林。
在越南战争中的文特尔,手中抓着一条海蛇文特尔入伍时参加的新兵智商测试,结果出来就让大家大吃一惊。
这个从小成绩糟糕透顶的捣蛋鬼,居然有着142的高智商,碾压了所有新兵。
天生就有天赋的例子

天生就有天赋的例子
1.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他是一位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和钢琴家,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音乐才华。
他在四岁时开始学习钢琴,五岁时就能够创作音乐作品。
他的音乐天赋使他成为了一位世界级的音乐家。
2. 毕加索(Pablo Picasso):他是一位西班牙裔的艺术家,被认为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之一。
他从小就展现出了绘画的天赋,并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创作艺术作品。
他的艺术天赋使他成为了一位世界知名的艺术家。
3.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他是一位德国裔的物理学家,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从小就展现出了对数学和物理的天赋,并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科学研究。
他的科学天赋使他成为了一位世界级的科学家。
4. 玛丽·居里(Marie Curie):她是一位波兰裔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是第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
她从小就展现出了对科学的天赋,并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科学研究。
她的科学天赋使她成为了一位世界级的科学家。
5. 乔丹(Michael Jordan):他是一位美国籍的职业篮球运动员,被认为是篮球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
他从小就展现出了对篮球的天赋,并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篮球训练。
他的篮球天赋使他成为了一位世界级的篮球运动员。
世界十大生物学家

世界十大生物学家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是离不开生物的,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涵盖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食品环境,大到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
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世界上十大生物学家,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本排名仅供阅读,并非正式排名,无先后、高低之分,不喜勿喷。
)十、安东尼·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1632年10月24日—1723年8月26日),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生卒均于荷兰代尔夫特。
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同时代人。
他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
其一生磨制了400多个透镜,有一架简单的透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
其主要成就:首次发现微生物,最早记录肌纤维、微血管中血流。
九、童第周(T.C.Tung,1902年5月28日~1979年3月30日),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1927年,童第周毕业于复旦大学,后在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任教;1934年起,在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任教;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1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童第周通过对两栖类和鱼类的研究,揭示了胚胎发育的极性现象;通过研究文昌鱼的个体发育和分类地位,在对核质关系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1963年首次完成鱼类的核移植研究,为20世纪70、80年代国内完成鱼类异种间克隆和成年鲫鱼体细胞克隆打下基础。
1979年3月30日,童第周于北京病逝。
八、邹承鲁(1923年5月17日—2006年11月23日),男,祖籍江苏无锡,出生于山东青岛,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十大基因奇才
大洋新闻时间: 2007-10-14 来源: 广州日报
世界十大基因奇才
本报综合报道 20世纪是物理学大发展的世纪,也是爱因斯坦的世纪。
21世纪是生命科学大发展的世纪,那么谁将是这一世纪的爱因斯坦?最新一期《新闻周刊》亚洲版在封面文章中报道了当今世界最炙手可热、最受人尊敬的十位生物学家,并指出,或许21世纪的爱因斯坦就将从这十大基因奇才当中产生。
一、埃里克·兰德尔 ERIC LANDER
50岁,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布劳德研究所创始人兼所长
埃里克·兰德尔(见下图)博士是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核心人物、国际权威专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医学院院士。
他创建和领导的麻省理工学院基因组研究中心——怀特黑德研究院是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美国
部分的主要贡献者,开发了很多用于现代基因组研究的工具软件。
2004年,在兰德尔的倡议下,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联手成立了布劳德研究所,世界两所顶尖高校联手进行基因研究。
近日,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兰德尔指出:“未来5年内我们将进入一个阶段,届时所有得到证明的基因技术都将开始用于临床的例行研究。
这将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阶段。
”
二、莱诺伊·胡德 LEROY HOOD
69岁,西雅图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莱诺伊·胡德博士(见下图)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也是国际系统生物学的创始人。
他不到40岁就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加州理工学院工作期间,他发明了DNA合成仪、DNA测序仪、蛋白质合成仪和蛋白质测序仪,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对世界生命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日,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胡德称,自己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是单一细胞的分析,通过读出一个细胞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学信息,从而得出一个人的感染史和目前的身体状况。
三、J·克雷格·文特尔
J. CRAIG VENTER
61岁,J·克雷格·文特尔研究学会的创始人兼会长
被称为基因研究急先锋的美国遗传学家克雷格·文特尔(见下图)总是走在时代的前面。
1991年,克雷格·文特尔就宣布开发出新的DNA测序技术。
2000年,文特尔以及他创立的塞莱拉基因技术公司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相继宣布完成人类基因组草图。
2001年,文特尔公布了绘制人类蛋白质组图谱的计划。
今年9月初,基因研究先驱克雷格·文特尔再有惊人举动。
他首次对外公布承载自己遗传秘密的、最完整的个人基因组图谱。
文特尔入选今年《时代》杂志“全球最有影响力百人”。
四、大卫·波特斯坦
DAVID BOTSTEIN
65岁,普林斯顿大学基因学教授
1978年,大卫·波特斯坦开创核酸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用于标志不同个体间的基因差别,为后来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奠定了基础。
在斯坦福大学,通过与帕特·布朗的卓越合作,他使得大规模的生物芯片研究在技术领域几乎家喻户晓。
目前,他自己的实验室以酵母为研究对象,在绘制目前最完备的物种生物信息数据库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五、施温提·柏保 SVANTE PAABO
52岁,德国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进化学院进化遗传系主任
施温提·柏保长期从事基因研究,从而以事实证明进化的存在。
例如所谓的FOXP2语言基因,它的突变会导致一系列语言能力障碍,诸如口
齿不清,无法区分一些基本音节,不能理解语法和句子等。
柏保最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是关于穴居人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研究,它揭示了穴居人的进化历程及其和现代人之间的关系。
今年4月份,柏保入选《时代》杂志“全球最有影响力百人”。
六、菲利普·夏普 PHILLIP SHARP
63岁,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美国生物学家菲利普·夏普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植物学、生物化学、核糖核酸调控。
他是获得美国国内院士称号最多的科学家之一,因发现断裂基因而获得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曾任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系主任和癌症研究中心主任。
夏普教授在生物医学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他因开发新的医药产品而获得美国国家技术奖章。
目前,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RNA干扰素,为治疗疾病带来新思路。
七、鲁道夫·詹尼士
RUDOLPH JAENISCH
65岁,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怀特黑德研究院成员
鲁道夫·詹尼士是转基因学的先驱。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制造转基因老鼠,为实验室研究各种癌症和神经性疾病提供基础。
上世纪70年代,詹尼士的研究出现了第一个重大突破,首次证明可以将异质DNA融入老鼠胚胎早期的DNA,这种胚胎生出的老鼠在所有组织中都携带这种异质基因。
接着,他将逆转录酶病毒(一种致肿瘤病毒)注射进老鼠早期胚胎,结果发现白血病DNA序列不仅融入老鼠的基因组而且遗传到其后代。
这些老鼠是历史上第一批转基因动物。
詹尼士目前是治疗性克隆领域的领军人物。
八、凯里·斯蒂芬森
KARI STEFANSSON
63岁,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解码基因公司创始人凯里·斯蒂芬森在辞去哈佛医学院职务的四年后一跃成为拥有净资产4亿美元的富翁。
这是因为他的新创公司成为冰岛最有价值的公司。
促成这一公司惊人业绩的基础却是经历了1000年的积累才得以实现的。
这一基础就是冰岛独特的单一人口。
全世界仅有一个国家即冰岛拥有单一家族的人口。
冰岛的家谱记载可追溯到公元874年。
如今,解码基因公司利用冰岛的基因数据库已经做出了多项重大医学研究。
斯蒂芬森入选今年《时代》杂志“全球最有影响力百人”。
九、乔治·切奇 GEORGE CHURCH
53岁,美国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哈佛医学院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
1984年,乔治·切奇(见下图)凭借开发第一个直接的基因组测序方法获得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
1985年,他参与到人类基因组计划。
他在基因研究方面的创新包括DNA合成仪、自动测序软件等。
目前,他正在开发一种技术,用于识别自然系统中的DNA。
十、杰伊·科斯林 JAY KEASLING
43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工程学和生物工程学教授
杰伊·科斯林是人工生物学研究的先驱。
今年3月,他与其同事成功地用转基因酵母合成了青蒿素的前体物质——青蒿酸,有望大幅增加青蒿素产量、降低治疗疟疾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