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ppt课件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

延安建设
一、民主政治制度 二、生产合作社 三、扫盲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根据 地建设
2016年2月
社会大环境
• 一、时间段:1935年10月-------1948年 3月23日 • 二、1937年前社会局势
• 三、延安时期全国主要力量之间的态度转变
抗战初期局势图
延安时期主要力量之间的态度转变
• 日军入侵武汉广州之后改变对国民党的政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 打击为辅并集中力量对付八路军。 • 国民党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制造反共高潮并且对延安边区实施 经济封锁
抗日军政大学
• 建立:由红军大学转变为抗日军政大学、鲁艺的建立 • 教学环境 • 师资队伍:毛泽东、罗瑞卿、林彪、张闻天、朱德 • 教室:窑洞 • 娱乐:舞会、网球、篮球 • 优秀作品:《黄河大合唱》《拥军秧歌》、《在太行山上》、 《延安颂》
生产自救
• 生产自救的背景 • 抗日战争的初期边区政府对外援的以来比较大 • 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日本转变对中政策,国民党开始消极抗日积 极反共并且制造一系列的军事摩擦、停发八路军军饷,对边区进 行经济封锁 • 随着抗日救国的旗帜的打出全国各地的爱国分子积极涌向延安, 军队的调动知识脱产人员急剧增加,附近难民涌入。
生产自救
主要对策 精兵简政 主要发展农业兼顾工业、手工业、畜牧业、运输业、商业
统一思想,加强团队建设
主要针对新时期党内的思想困惑以及思想混乱 (1)打击日本侵略成为主要任务,但是战争的战略和战术问题造成思想困惑。 例如速胜论 (2)艺术的创作脱离实际情况 (3)党内主要负责人之间的矛盾导致的思想混乱
延安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基础
• 西北革命根据地 • 1922年西北党组织成立 • 1922年陕西成立了党团组织,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先后发动了清 涧起义、渭华起义,逐步把陕西革命斗争推向高潮。在革命斗争 中出现了刘志丹、谢子长两位民族英雄。 • 1935年1月成立陕北省苏维埃政府
延安精神及其启示PPT课件

启示一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共产
党人成就伟业的政治灵魂
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是 要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忠实代表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远大理想和崇高使 命落实到完成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上。其 关键是要建设一支政治信念坚定、政治敏 锐性强、忠诚可靠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胡锦涛在延安看望老红军
延安精神是 升华了的民 族精神
黄河壶口瀑布
延安精神是 共产党人为 争取民族独 立、人民解 放而斗争的 时代精神
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在延安 (1946年)
延安精神是整 体展示中国共 产党人形象的 群体精神
毛泽东和群众交谈
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
抗大精神 白求恩精神 延安整风精神 南泥湾精神 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 张思德精神 延安劳模精神 党的七大精神
毛泽东题写“自己动手”、“丰衣足 食”
(二)延安时 期自力更生、艰 苦奋斗精神是奋 发图强、锐意进 取的创造精神。
三五九旅开发南泥湾
(三)延安时 期自力更生、艰 苦奋斗精神是崇 尚艰苦朴素、勤 俭节俭的高尚品 德和保持生机勃 勃、乐观向三、延安精神的现实启示
(一)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和 禁锢,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把握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正确 方向。
(二)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把 革命的战略与策略联系在一起,求真 务实,展现出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三)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 主义学风,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使全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革命青年奔赴延安
(二)在由民 族解放战争到人民 解放战争历史转折 的关头,中国共产 党人解决了“敢不 敢、能不能”通过 人民战争打出一个 新中国的问题。
毛泽东和斯特朗谈话的小石桌
介绍延安PPT

领袖故居
洛川会议旧址
• 洛川会议后,红军 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第八路军。南方八 省边界地区的红军 游击队改编为国民 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
王家坪革命旧址
• 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 这里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的 “全面进攻”
主 要 景 点
陕 西
延 安
• 行政区划: 现辖宝塔区 、吴起县、 志丹县、安 塞县、子长 县、延川县 、延长县、 甘泉县、富 县、洛川县 、黄陵县、 黄龙县、宜 川县共一区 十二县。
延安的历史渊源
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 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轩 辕黄帝的陵寝就安卧在延 安境内的桥山之巅,被炎 黄 子孙尊称为“人文初 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 中,延安以其“边陲之郡 ”、“五路襟喉”的特殊 战略地位,吴起、蒙恬、 范仲淹、沈括等许多中国 古代名将在此大展文韬武 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 马的悲壮史剧。
延 安 中 国 革 命 圣 地 —
延安
延安位于陕西北部,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华民族 的发祥地,她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延安地处黄河中游,陕北高原南部,东隔黄河,与山西 省相望,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省接壤;北靠本省愉林地 区;南接我省渭南,铜川,咸阳三市.地理位置为东经107度41分 至东经 110 度 31 分 . 北纬 35 度 21 分至北纬 37 度 31 分之间 , 市区南 北直线距离 239.12 千米 , 东西间距 257.85公里 . 本地区有很 好的植被覆盖 , 延安有 森林 2769.9 万亩 . 森林覆盖率为 42.9%,有天然草场1856.9万亩,中草药品种约500余种.全市 已探明 矿产1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71亿吨,石油4.3亿吨,天 然气储量 33 亿立方米 , 紫沙陶土 5000 多万吨 . 总面积 370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8.7009万人,其中城市人 口 59.64 万人 ,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55.5 人 . 平均海拔 1000 米 , 平均降水量 500 毫米 , 无霜期平均 170 天 , 在气候上 属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
2024版延安ppt课件

01延安概述Chapter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延安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秦统一中国后,设三十六郡,延安属上郡。
汉高祖元年(前206),设高奴县。
魏晋时,延安境内先后设高奴、金明、临真、沃野等县。
隋大业三年(607),设延安郡。
唐宋时期,延安成为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和文化中心。
明清时期,延安府成为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要点一要点二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延安成为全国革命老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延安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延安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同时加强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发展,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和黄土风情文化旅游区。
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红色文化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革命时期,延安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陕甘宁边区首府,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延安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有众多革命遗址和纪念馆,如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等。
革命传统延安的革命传统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在革命时期,延安人民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坚定的革命信仰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这种革命传统在延安人民中代代相传,成为延安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红色文化与革命传统02延安旅游资源介绍Chapter革命遗址与历史遗迹黄帝陵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宝塔山自然风光与生态旅游黄河壶口瀑布中国第二大瀑布,黄河上最大的瀑布,以壮观的气势和独特的风景吸引着众多游客。
黄龙山林区陕西省五大林区之一,拥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展示黄土高原独特的地貌特征和地质遗迹,是研究黄土高原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场所。
延安剪纸陕北民歌延安特色美食030201民俗文化与特色美食03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Chapter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延安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打造了多个产业园区和基地,如延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
(完整版)延安党史ppt

(二)延安岁月,光耀千秋 (1937.1.13—1947.3.18)
❖ 这一时期又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作好充分准备 ,迎接全面抗战
(1937.1.13中共中央进驻延安至1937.7.7全面 抗战爆发) ❖ 【1】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局面形成而努力 ❖ 【2】政治和组织准备:召开两个代表会议 ❖ 【3】思想理论准备:“两论”等发表
二、延安十三年的成就和贡献
❖ 延安十三年之所以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 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由这一时期 共产党人创造的丰功伟绩决定的
❖ (一)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 成功实现了两次重大的历史性转变
❖ 一是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 转变
❖ 二是由民族战争向人民解放战争的转变
(二)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实现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 跃,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三)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形成了 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四)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顺应时 势,使人民革命力量获得了前所未有
的重大发展
(五)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培育了 以延安精神为主要标志的一整套优良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4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的显著特征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2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3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4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六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为中国革命和事业作了重要的人才准备七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掌握局部政权积累了一定的执政经验三延安十三年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一坚持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之本和成功之路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党及其领导的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法宝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坚持从严治党是党肩负领导使命的本质要求四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党的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五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坚定不移地搞好经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总之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正如前些年刚故去的老一辈革命家马文瑞同志所说
革命圣地延安课件

02
延安的革命文化
延安的革命精神
坚定信念
延安时期,革命者们坚守共产主义信念 ,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奋斗。
实事求是
在延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到确立 ,为党的理论建设奠定了基础。
艰苦奋斗
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延安的 革命者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重 重困难。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载 体,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杨家岭革命旧址
历史背景
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 员会驻地旧址,1938年至1947年期 间,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了抗日战争 和解放战争。
建筑特色
历史事件
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中共七大,为中 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延安的旅游开发
01
02
03
红色旅游资源
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开发具有延安特色的红 色旅游线路和产品。
自然景观
结合当地自然景观,打造 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吸 引游客体验当地风土人情 。
旅游设施建设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高 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 度。
延安的未来展望
创新驱动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群众路线
在延安,党的群众路线得到深入贯彻, 革命者们紧密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力量 进行斗争。
延安的文艺创作
文艺繁荣
在延安,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涌现 出大量优秀作品,如《黄河大合唱
》、《白毛女》等。
贴近群众
延安的文艺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 色和地方色彩,贴近群众生活,深
受人民喜爱。
延安精神ppt课件目录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延安精神概述 • 艰苦奋斗的精神 • 实事求是的精神 • 团结互助的精神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01
延安精神概述
延安精神的起源
抗日战争时期
延安精神起源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地区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
艰苦卓绝的环境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成为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安精神的内涵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延安精神强调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即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
促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艰苦奋斗的精神促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革命更加顺利地向 前发展。
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使后人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 活,努力奋斗。
01
实事求是的精神
实事求是的背景
延安时期的历史背景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面 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需要寻求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
惜牺牲个人利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义
凝聚人民力量
0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够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形成强大的民
族团结力,共同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
培养优秀党员干部
0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够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党员干部,他们
以人民利益为重,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推动社会发展
03
延安-我把你追寻-ppt课件

形成鲜明对比,表明落后的生产条件要改变,但延 安的革命精神要永远继承和发扬。
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诗歌第3-5小节。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宇宙飞船/探索/太空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在 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 奋斗的精神,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米、每一滴 水、每一度电……
课后作业
1、将今日所学知识说与父母、朋友听。 2、查阅籽料,了解更多关于延安的知识。 3、完成相应的练习。
延河
枣园 南泥湾
杨家岭
这四处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 表达了对延安精神深厚的情感和真切的 呼唤。
理解诗句
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学习3-5小节)
1.读第三四节,我发现“高楼大厦”“家用电 器”“航天飞机”“电子计算机”写的是______的延安; “茅屋”“土炕”“老牛破车”写的是______的延安。 从对比中,我体会到了______。
光阳香场琅炕响 梁煌翔想光阳
这些字的韵母都是 ɑnɡ
琳琅 满目
lánɡ 琳琅 满目
活动二
追寻延安,交流想法
想一想:诗中多次提到“追寻”,是在追寻什么?
方法1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方法2
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方法3
如果有不懂的内容,如 “南泥湾开荒”“杨家岭 讲话”,可以查找相关资 料帮助理解。
追寻?l
阅读链接
延安,隶属于陕西省,是中国革命圣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2月
社会大环境
• 一、时间段:1935年10月-------1948年 3月23日 • 二、1937年前社会局势 • 三、延安时期全国主要力量之间的态度转变
抗战初期局势图
延安时期主要力量之间的态度转变
• 日军入侵武汉广州之后改变对国民党的政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 打击为辅并集中力量对付八路军。
抗日军政大学
•建立:由红军大学转变为抗日军政大学、鲁艺的建立 •教学环境 • 师资队伍:毛泽东、罗瑞卿、林彪、张闻天、朱德 • 教室:窑洞 • 娱乐:舞会、网球、篮球 • 优秀作品:《黄河大合唱》《拥军秧歌》、《在太行山上》、 《延安颂》
生产自救
• 生产自救的背景 • 抗日战争的初期边区政府对外援的以来比较大 • 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日本转变对中政策,国民党开始消极抗日积
延安保育院
创立目标 保小的孩子
延安建设
一、民主政治制度 二、生产合作社 三、扫盲运动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 国民党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制造反共高潮并且对延安边区实施 经济封锁
延安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基础
•西北革命根据地 •1922年西北党组织成立 •1922年陕西成立了党团组织,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先后发动了清 涧起义、渭华起义,逐步把陕西革命斗争推向高潮。在革命斗争中 出现了刘志丹、谢子长两位民族英雄。 •1935年1月成立陕北省苏维埃政府
延安时期的军队建设
• 一、打出抗日旗帜,明确方向 • 二、严明军纪,加强团队建设 • 三、创办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 • 四、生产自救,解决经济危机 • 五、统一思想,加强团队建设 • 六、保育院,解决后Βιβλιοθήκη 之忧打出抗日旗帜,明确方向
明确提出抗日救国的主张 反蒋抗日向逼蒋抗日转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推动、领导组织抗日救亡运动
极反共并且制造一系列的军事摩擦、停发八路军军饷,对边区进 行经济封锁 • 随着抗日救国的旗帜的打出全国各地的爱国分子积极涌向延安, 军队的调动知识脱产人员急剧增加,附近难民涌入。
生产自救
主要对策 精兵简政 主要发展农业兼顾工业、手工业、畜牧业、运输业、商业
统一思想,加强团队建设
主要针对新时期党内的思想困惑以及思想混乱 (1)打击日本侵略成为主要任务,但是战争的战略和战术问题造成思想困惑。 例如速胜论 (2)艺术的创作脱离实际情况 (3)党内主要负责人之间的矛盾导致的思想混乱
事件:西安事变、红军东征、1935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为抗日救 国告全体同胞书》
严明军纪,加强团队建设
•(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二)黄克功事件
创办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
背景:红军干部紧缺,整体理论水平不高;战争的展开需要一批素 质过硬的干部。党和人民军队的历史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 代表:抗日军政大学、鲁艺、陕北工学、中共中央党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