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港总体规划2008
国务院关于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市功 能 ,逐步把 海 口市 建设 成 为经 济繁 荣 、社会 和谐 、生 态 良好 、特色 鲜 明 的现代化 城 市 。
三 、重视城 乡 统筹 发展 。在 总体 规划 》确 定 的 2 0. 3 4 8平 方 公 里 的城 市 规 划 区范 围 内 ,实
行 城 乡统 一规 划管 理 。以 主城 区为核 心 ,依 托 主 要 交通 干线 ,引导 城镇 合理 布局 ,促 进 城 乡统筹
协 调发 展 。要加 强对 沿 海地 区开 发 的规 划控 制 和
引导 ,优 化功 能布 局 ,保 护 好 自然生 态 岸线 。
四 、合 理 控 制 城 市 规 模 。到 2 2 0 0年 ,主 城
水 资源保 护 ,严 格控 制 地下水 的开采 和利用 ,提
区常住 人 口控制 在 1 0 人 以 内 ,城 市建 设用 地 8万
高水 资 源利 用效 率和 效益 ,建 设节 水 型城 市 。加
强 对东寨 港 等 自然保 护 区和森 林公 园 、水 源保 护
区 、风景 名 胜 区等特 殊生 态功 能 区 的保 护 ,制定
国务 院公报 2 1 1 0 1・ 5
国务 院文件
国务 院 关 于 海 口市 城 市 总体 规 划 的 批 复
国 函 ( 01 j 5 号 2 1 4
海 南省 人 民政府 : 你 省 《 于 审 批 海 口市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的请 关 示 》( 府  ̄0 6 琼 2 0 3 6号 )收悉 。现批 复如 下 :
国务院文件 进步 。城 市 管 理要 健 全 民主 法 制 ,坚 持 依 法 治
租赁住 房 和 中低价 位 、中小 户型普 通商 品住房 的 建 设 目标 纳入 近期 建设规 划 ,确保 城市保 障性住 房用地 的分期 供给 规模 、区位 布局 和相关 资金投
海口港新海港区分道通航方案分析

第45卷第4期 船海工程V d.45 No.4 2016 年 8 月SHIP&OCEAN ENGINEERING Aug.2016DOI:10. 3963/j.issn.1671-7953. 2016. 04. 038海口港新海港区分道通航方案分析干伟东^李延伟^黄明2(1.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天津300456; 2.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工程研究中心,武汉430063)摘要:为满足海口港新海港区汽车客货滚装码头船舶通航需求及保障新海港区船舶通航安全,结合新 海港区通航环境,考虑规范要求,在模型计算的基础上提出近期与远期、分阶段分道通航方案,航道通过能力 及船舶操纵模拟试验均表明,两种方案均可行且各有利弊。
关键词:新海港区;轮渡;航道;分道通航中图分类号:U612. 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953(2016)04-0162-04根据《海口港总体规划》(修编)[1],新海港区 客货滚装码头近期将逐渐承接秀英港区、海甸港 区海峡滚装运输功能的转移,未来将发展成为琼 州海峡客货滚装运输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及 现代化港区,成为海峡运输的主通道。
海口港新海港区汽车客货滚装码头工程位于 海南省海口市西部、粤海铁路轮渡南港码头北防 波堤的外侧,近期与湛江港海安港区汽车客货滚 装码头功能对接,未来与规划的粤海铁路轮渡北 港码头东防波堤外侧南山作业区实现功能对接。
目前新海港区进出港航道为粤海铁路轮渡南 港航道,航道两侧水域渔网密布,且在海洋功能上 为渔业捕捞区。
海口港新海港区汽车客货滚装码 头船舶近期仅能利用现有粤海铁路南港码头航 道,但加之横风横流较强,通航环境恶劣,随着新 海港区汽车客货滚装码头的逐步投产及粤海铁路 动车过海的实施,船舶通航密度逐渐增加。
若两 码头船舶混合使用现有航道水域,该水域的通航 风险将大大增加。
为保障该水域的通航安全,特表1研究分道通航方案。
1港口概况新海港区码头包括粤海铁路南港火车轮渡码 头和新海汽车客货滚装码头。
海口港马村港区三期散货码头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603号海口港马村港区三期散货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建设单位: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二○一四年十二月目录1 建设项目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工程地理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

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口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4.01•【字号】海府办[2012]55号•【施行日期】2013.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司正文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海府办〔2012〕5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3年4月1日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指导东寨港旅游区(以下简称本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适当开发旅游功能,统筹社会经济发展,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西至东寨港大道与规划海涛路、南至规划新老铺(暂名)公路、东至规划通往文昌市的高等级公路及海口市域边界、北至琼州海峡,但不包括已经批准的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地。
规划总面积为78.88平方公里。
严格执行《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切实保障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及生态修复。
积极加强本区与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与修复、科研科普与教育培训、旅游观光等方面的协调。
第三条规划原则生态保护和修复优先原则。
本区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紧邻中国最早且已经纳入国际湿地公约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本区的综合环境整治、旅游功能开发、村镇社区建设等,都应以自然保护区及本区内的自然生态和修复为优先原则,重点加强生态建设,切实加强历史人文资源保护,禁止各类破坏性的规划及发展建设活动。
核心品牌开发原则。
重点依托享有国际盛誉的东寨港红树林资源,在重点加强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保护的前提下,结合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大力推进核心品牌项目的发展,塑造中高端生态休闲旅游形象。
海口市新埠岛总体规划方案

(二 )由旅游市场分析看新埠岛开发定位位
(三 )由房地产分析看新埠岛开发定位位
小结 新埠岛的开发应以全国迅速成长中、高薪族为主要市场 对象,发展度假型小城镇社区。
综合上述分析: 新埠岛的产业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旅游业:开发城市型或市镇型滨水旅游城区,以享受人际交流之乐为主题,开发 重点为游艇业、休闲生态渔业。 2、房地产业:包括为当地居民服务的高品质高档居所;结合旅游业的开发,开发以 全国高薪族为主要市场对象的度假型第二居所、度假村以及养老村。 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包括文化市场、艺术创作、艺术市场、高尔夫等产业。
海口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新埠岛总体规划方案
基地区位及范围
第一部分 新埠岛现状
自然环境现状
四季都可度假的气候 新埠岛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 沛,四季常青,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湿度高,降雨量年 内分布不均匀,洪枯流量差别大。 亲水的自然资源 海 新埠岛面四临水得天独厚,北向蔚蓝无涯的澎湃
大海
江 河 溪 东南环视宽阔平静的海南岛第一大河南渡江 西邻已具城市感可以行船的横渡河 内有数条曲折有致的溪流渠道蜿蜒通过
人文环境现状
新埠岛现由新埠、横沟、土尾和 三联四个社区居委会组成,四个居 委会管理新埠上村、新埠下村、新 埠新村、东坡村、西坡村、横沟村、 土尾村、三联村等八个村。现状总 人口12193人,常住人口9571人。
(四)挑战分析 海口西海岸和海甸岛美丽沙项目跟新埠岛的产业具有同构现象,这两个地区现在 已进入了开发启动阶段,这将对新埠岛的开发建设经营产生一定挑战。
二、开发定位 (一)由城市空间结构看新埠岛发展定位
小结 新埠岛的发展,从城市产业链来看,应该要形成与海口连 通互补的共生体。 从城市经济来看,使之成为与海口目前价值有明显市场区 隔的高价资产。 新埠岛成功地扩越式开发,可以有效地带动海口市整体城 市行销的升级与转型。
海口港马村港区物流园区的发展定位与功能布局

C nut t C .Ld,Wu a 30 1 C ia o sl ns o t. a , hn4 0 7 , hn)
Absr c : T i p p r ee rh s h e eo me t r naina dfn t nly u f c ntr n l oit s ta t hs a e sac e ed v lp n i tt n ci o t u mia gsi r t oe o u o a o Ma e l c
・ 7・ 9
区域 的卫 生 隔离 ,同时 也 考 虑 到外 围地 区 的交 通 条件 较好 ,可 以满 足 生 产 企业 对 于交 通 疏 运 便 捷
进入高速路网络 ,为物流园区货物 的集疏运提供
了 良好 的外 部条件 。
2 路。 1铁 粤 海铁 路通 道 2 0 建成 投 产 ,使 海南 省 的 0 3年
p r s d o h n lss o h c n mi n io me nd d v lpme to u r un i g r go s o c n p r a k ba e n t e a a y i ft e e o o c e vr n nta e e o n f s ro d n e i n fMa u o t a e fHak u P r. r a o io o t
LIXio c o g . MA n ho g ' a — h n Re — n
( . a gh uB a c 1 Gu n z o rn h, C CC S c n ro o sl nsC .Ld , Gu n z o 1 4 2 hn ; 2 CC C S c n ro C e o d Hab rC n ut t o, t . a a gh u5 1 4 ,C ia . C e o d Hab r
海口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完整版)

海口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讨论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现把海口建成具有热带海岛风光的生态花园城市、健康型宜居城市、滨海旅游度假休闲胜地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海口市城市规划条例》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与规范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海口市规划区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实施城市规划管理、进行城市建设,应按本规定执行。
海口市规划区内的临时建设、村镇建设按相关专业要求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海口市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第四条本规定由海口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与适建范围第五条城市建设用地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分类,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和特殊用地等九大类(详见表2.1),不包括水域和其他用地.第六条在计算城市建设用地标准时,人口计算范围必须与用地计算范围相一致。
第七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城市设计或特定地区规划)和《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详见表2。
2)的规定执行.第八条凡《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并超出《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规定的,应先提出调整申请,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执行。
1、√允许设置2、×不允许设置3、О是否设置,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条件和规划设计要求确定第九条为充分利用城市规划区内的岸线土地资源,建设滨海旅游渡假胜地,东海岸、海口外滩(含海甸岛、新埠岛)、西海岸的临海一线用地,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控制要求外不再安排居住用地。
如何做海口新海港建筑方案设计

海口新海港建筑方案设计一、设计背景海口是海南省省会,也是海南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实施和海南省开发开放进程的加快,海口的港口需求逐渐增加。
现有的海口港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建设一个新的现代化海港来应对未来的挑战。
本文将针对海口新海港的建筑方案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二、总体规划新海港位于海口市海港区,占地面积约1000 万平方米,设计总吞吐量约2000 万标箱。
整个港区分为三个主要功能区:集装箱港区、散货港区、船舶维修区。
集装箱港区是整个港口的主要功能区,包括集装箱码头、堆场、仓库等设施;散货港区用于处理散货货物和液体货物,包括粮食、矿石、石油等;船舶维修区用于维修和修理船舶,包括船坞、维修厂等设施。
三、建筑设计1. 港口码头新海港的港口码头采用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建筑技术,确保安全、高效地进行货物装卸操作。
港口码头主要由混凝土桩和钢结构组成,结构稳定、耐久;码头面广阔,可以容纳多艘大型货轮同时停靠;同时,在码头上设有先进的自动化装卸设备,提高了操作效率。
2. 堆场和仓库新海港的堆场和仓库采用了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货物的快速存取。
堆场地面平整、道路畅通,方便各类车辆通行和货物搬运;仓库采用了节能环保、防潮防火的设计理念,保障货物的安全和质量。
3. 船舶维修区船舶维修区设有多个船坞和维修厂,可以同时进行多艘船舶的修理和维护。
船坞内设有吊装设备和维修工具,能够迅速实现船舶的出入坞和修理作业;维修厂配备了精密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能够对船舶进行全方位的检修和保养。
四、景观设计新海港的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了海口的地理特点和文化底蕴,打造了一个美丽、宜居的港口城市。
港口周围种植了大量花草树木,形成了绿色生态带;港口码头和堆场上设置了彩色灯光和艺术雕塑,增强了夜间景观效果;同时,在港口周边建设了文化展览馆、游客中心等公共设施,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
五、环保设计新海港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采用了多种环保技术和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口港总体规划海南省交通厅海口市人民政府二00八年八月交通运输部文件海南省人民政府交规划发〔2008〕196号关于海口港总体规划的批复海南省交通厅、海口市人民政府:你们联合报送的《海南省交通厅、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报请审批<海口港总体规划>的请示》(琼交规财〔2006〕309号)收悉。
经研究,现就《海口港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主要内容批复如下:一、海口港是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海南省和海口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是优化生产力布局、推进海南经济特区发展的重要文撑,是海南省和海口市扩大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的战略资源。
海口港应具备装卸储存、中转换装、多式联运、运输组织、通信信息、通信信息、现代物流、临海工业、综合服务、旅游客运等多种功能。
随着腹地经济发展和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海口售将逐步发展成为以能源、集装箱、散杂货及客货汽车滚苌、火车轮渡运输为主,设施先进、功能齐备、文明环保的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
二、港口岸线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其开发利用必须遵循“统筹规划、远近结合、深水深用、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的原则。
海口港规划区域内岸线总长82.3公里,规划的港口岸线25.3公里。
原则同意《规划》提出的港口岸线利用规划。
规划各段港口岸线的主要功能如:(一)马村岸段(玉包角至东水村):自然岸线长约20公里,规划为港口岸线。
其中玉包角至马村岬角岸线长14公里,尚未开发;马村岬角至东水村岸线长6公里,为原马村港区岸线,现巳开发利用岸线约4公里,尚余2公里岸线可利用。
(二)盈滨~天尾角岸段:粤海铁路火车轮渡南防波堤至天尾角2.5km,规划为港口岸线,目前已建有民生燃气码头和粤海铁路火车轮渡码头工程。
(三)海口湾湾顶岸段:海南石油公司油码头至秀英港东侧市政排水沟,岸线长约2.8km,为秀英港区岸线。
已开发利用,规划为港口岸线。
三、同意将海口港划分为马村、新海和秀英三个港区,各港区的主要功能如下:(一)马村港区:是海口港的综合性港区,主要承担集装箱运输、油品、散杂货及危险品运输。
(二)新海港区:是火车轮渡和客货汽车滚装运输港区,为海南省与大陆之间陆岛运输及海南省生活物资集散、配送服务。
建成海南省过海峡的铁路及公路的主通道,成为海口港的火车及汽车车客滚装轮渡运输的专用作业区,近期兼营少量的油气危险品货物,将来将转移至其它港区。
(三)秀英港区:以集装箱、商品汽车滚装运输和客运为主,兼顾大型邮轮停靠,根据发展需要,逐步将客货汽车滚装运输和散、杂货运输功能调整至新海和马村港区。
四、原则同意《规划》中对各港区水域、陆域布置方案及港界的划分。
(一)港口陆域各港区陆域范围如下:1.马村港区。
马村港区西起玉包角,东至美当湾的东湾口,岸线长20公里,最大陆域纵深约2. 8公里,规划陆域面积约26. 6 平方公里。
陆域港界控制点坐标(海南平面坐标系,下同)为:马村港区陆域港界控制点坐标2.新海港区新海港区南起粤海铁路通道南港火车轮渡码头南防波堤根部外侧,北至规划汽车滚装码头作业区北防浪堤外侧后方紧邻滨海大道,岸线长2.38公里,规划陆域面积约3.22平方公里,陆域港界控制点坐标为:3.秀英港区秀英港区西起海南省石油公司油码头西侧根部,东至秀英港区大突堤东侧排水渠,后方紧邻滨海大道,形成码头岸线长6.2公里,规划陆域面积约2.98平方公里,陆域港界控制点坐标为:秀英港区陆域港界控制点坐标(二)港口水域各港区水域范围如下:马村港区水域港界控制点坐标秀英港区水域港界控制点坐标(三)航道、锚地1、航道海口港航道分为马村港区航道、新海港区航道和秀英港区航道。
马村港区航道规划为5万吨级单向航道,航道长19.4公里,底宽160米,设计底标高-13. 8米。
新海港区航道分为两段,其中至粤海铁路轮渡码头段航道长0.66公里,底宽120米,设计底标商-1.5米,满足万吨级船舶航行要求至汽车滚装码头段为自然航道,底宽120米,满足5000吨级船舶航行要求。
秀英港区航道规划为3万吨级单向航道,航道长5.4 公里,底宽160米,设计底标高-12.2米。
2、锚地目前海口港仅有位于海口湾的1~7号锚地,不能适应季口港发展要求。
远期拟逐步取消现有海口湾内的1、2、3、5锚地,在马村港区进港外航道的东、西两侧新开辟3 处锚地,新增锚地面积14平方公里。
海口港锚地规划表五、原则同意《规划》对海口港到港船型的分析与预测,具体船型和船舶吨级应在港口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中进一步论证确定。
六、同意港口后方公路、铁路等集疏运通道的规划方案,港口集疏运公路、铁路的具体建设标准需通过工程可行性研究进一步论证确定。
在城市规划的调整和完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港口集疏运通道的发展与建设要求。
原则同意港口供电、给排水、通信等生产辅助设施和港口支持系统的规划方案。
七、《规划》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可行,在实施具体建设项目时,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相应开展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办理审批手续。
八、《规划》是指导海口市港口发展与建设、有效保护和利用港口岸线资源的依据。
建设港口设施必须符合《规划》。
九、海南省交通厅会同海口市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负责执行本《规划》,并实施监督管理。
十、修改或调整本《规划》,必须按规定程序审批。
编制单位:海南省交通厅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海南省交通厅:主管厅长:王勇分管副厅长:刘保锋主管处长:徐志飞项目负责人:王泽仁主要参加人员:林毅麦卫彬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院长:宋海良主管院长(副):燕太祥主管总工程师:吴澎项目负责人:续建新齐彦博王海霞主要参加人员:李超梅文彬岑企望胡素芝韩玉辰黄敬东王琳朱俊峰陈维升黄潼高辉目录前言 (1)第一章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现状及评价 (3)第一节地理位置 (3)第二节自然条件 (3)第三节港口现状 (8)第四节现状评价 (9)第二章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 (13)第三章海口港的性质和功能 (16)第四章船型发展预测 (17)第五章岸线利用规划 (20)第一节规划原则 (20)第二节岸线利用规划 (20)第六章总体布局规划 (23)第一节规划原则 (23)第二节港区陆域布局规划 (23)第三节水域布局规划 (27)第四节港界 (31)第七章配套工程规划 (34)第一节集疏运规划 (34)第二节供电规划 (35)第三节给排水及消防 (36)第四节通信、安监规划 (38)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规划 (41)第一节海口港的环境现状 (41)第二节规划期各阶段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分析 (41)第三节港区可能出现的生态变化 (42)第四节控制污染和生态变化的规划和治理措施 (43)第五节环境保护影响分析和评价 (45)第九章规划的实施意见 (47)第十章问题与建议 (49)附图:附图一海口港地理位置及经济腹地形势图附图二秀英港区现状图附图三海甸港区现状图附图四马村港区现状图附图五新海港区现状图附图六海口港岸线利用规划图附图七秀英港区规划图附图八新海港区规划图附图九马村港区规划图附图十海口港水域总体规划图附图十一海口港集疏运通道规划图前言海口市位于海南岛北部的海岸线上,是海南省的省会城市。
海口港是我国沿海综合运输网中25个主要港口之一,是海南岛与大陆交通联系的咽喉,是海南省能源物质、原材料和外贸物质中转运输的重要港口。
作为海南省水、陆对外联系的窗口和门户,处于海南省综合交通运输网的连接点和中心,在海南省的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早在宋、元朝代,海口港就是海南岛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也是历代封建王朝驻扎水军的海防要塞。
因此,素有“琼州门户”之称。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将琼州(海口)辟为全国沿海十大开放商埠港之一。
海南岛解放后,海口港虽分布有秀英码头、海关码头、长堤路码头、通津码头、白沙门码头和海甸码头等六、七座码头,但多为战火破坏。
海南岛解放后,国家对秀英港区和海甸港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扩建。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88年海南建省以来,海南建立了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并大规模地扩建了老港区,又在马村开辟一个新港区,建设了许多业主码头,使海口港逐渐发展成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港口。
至2005年底,海口港有秀英港区、海甸港区、马村港区、新海港区四个港区,共有生产性泊位8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9个,总吞吐能力:散杂货818万t/a,专业集装箱11.01万TEU/a,旅客928万人次/a,滚装车辆103万辆。
目前海口港已形成以秀英港区和海甸港区两个社会公用港区为主体,以马村的业主码头区和新海港区为辅助的总体布局形态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区。
为适应海运业发展趋势,合理利用海口市的岸线资源,尽快形成海口港整体优势,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海南省交通厅、海口市人民政府和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共同编制《海口港总体规划》。
本次规划的基础年为2005年,水平年为2010年和2020年。
第一章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现状及评价第一节地理位置海口港是海南省最北部的港口,与大陆最近,地处海南省综合运输网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
海口港经水路至广州约324n mile,至湛江约83 n mile,至香港约306 n mile,至北海约119 n mile,至越南的海防约220 n mile,至新加坡约1300 n mile;海口港后方陆路交通运输条件便利,海南东线和西线高速公路在海口市交汇,并连通海南省全省;铁路通过粤海铁路轮渡与全国铁路网相同,海口美兰机场目前已开辟了众多至全国各地的航线。
第二节自然条件一、气象本区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受海洋性调节影响,冬季干燥少雨,夏季湿润多雨。
热带气旋影响较多。
1、气温年平均气温23.9︒C ;极端最高气温为38.9︒C(出现在1952年4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为2.8︒C(出现在1955年1月12日)。
2、风年平均风速为3.2m/s;常风向为NE,频率为15%;强风向为N向,最大风速25m/s。
3、降水年平均降水量为1615.9mm。
全年日降水量≥25mm的年平均日数为19.0天。
4、雾况本区各月均有雾出现,年平均雾日为30.3天5、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5%。
最小相对湿度为7.1%。
6、热带气旋平均每年影响4.6次,最多可达8次,一般台风影响时间为1~2天,最长可达4天,影响时风速可达50m/s。
二、水文1、潮位据秀英验潮站多年实测潮位资料统计,其潮位特征值为(秀英基面起算):最高潮位 4.25m (1948年9月27日)最低潮位 -0.25m (1958年7月31日)平均高潮位 2.03m平均低潮位 0.93m平均潮位 1.51m平均潮差 1.10m最大潮差 3.60m (1980年7月22日)各港区设计水位见表1-1表1-1 各港区设计水位表单位:m2、海流琼州海峡的海流以潮流为主,呈往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