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同步训练及答案第五单元测评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同步训练及答案第五单元测评

第五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存在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世界相对的和平。

这场特殊的战争开始于()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约成立D.华约成立2.1945年5月1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C.第二次世界大战、科索沃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有()①杜鲁门主义出台,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②推动万隆会议成功召开③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④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两极格局结束后,下列冷战的产物至今依然存在的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5.据此可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A.经济持续发展B.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C.出现“新经济”D.经济发展衰退6.近代以来欧洲有三次统一的尝试和努力:第一次是法国主导,结果失败;第二次是德国主导,也以失败告终;第三次是法德和解促成统一。

“法德和解促成统一”是指()A.拿破仑帝国的建立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体系的建立C.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侵略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联合7.数据图表能给我们提供很多重要的信息。

分析右面的《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柱状图》,我们不能..得出的信息是()A.日本是四个国家中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最高的国家B.联邦德国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比英国高C.英国是四个国家中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最低的国家D.美国丧失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8.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

第16课 冷战(教学设计)

第16课 冷战(教学设计)

第16课冷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2022版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的建立,认识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国家利益的不同,美、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转变为战后的敌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实力大增,妄图称霸世界,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于是,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

苏联同几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组成了华沙条约组织。

至此,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本课美苏冷战之前,已经学习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对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成就和苏联模式有了了解。

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学习,学生对苏联在二战中的作用以及战后的实力也有了了解。

所以二战后,学生对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的争霸、冷战就很容易理解了。

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学生对美苏冷战的原因可能不能很好地理解,需要教师补充材料和讲解。

【学习目标】1. 掌握冷战的含义以及冷战的原因。

2. 知道杜鲁门主义的含义和影响;了解冷战对峙局面形成的过程;了解德国的分裂;了解北约与华约的形成过程及影响。

3.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认识冷战的原因和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影片《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军威国威。

美国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在重点争夺欧洲的同时,也积极在亚太地区扩张势力。

表明二战消灭了法西斯势力,但是这个世界不太平,局部地区仍然存在战争-----热战。

那么,你见过还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吗?由此引入新课,第16课《冷战》(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进而产生探知欲望。

第16课冷战 课件(36张PPT)

第16课冷战  课件(36张PPT)

(2024年河北省)1947年6月,马歇尔就欧洲复兴计划宣称,只要欧洲国
家走经济合作之路,美国就准备为它们提供援助,这一计划为欧洲各国的 彼此接近与相互合作注入了积极的推动力。1948年4月,西欧国家成立了欧 洲经济合作组织,这个以政府间模式运作的常设经济合作机构负责管理来
B 自美国的援助。可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冷战对峙局面基本的形成---德国分裂
德国被哪些国家分区占领? 柏林被哪些国家分区占领? 分区占领德国是在哪次会 议上做出的决定?德国分 裂后有什么影响?
美、英、法、苏 美、英、法、苏 雅尔塔会议 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冷战标志性建筑--柏林墙 1961-1990
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3.军事上: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
材料分析
1、漫画反映了什么事件?
马歇尔计划
2、马歇尔计划援助的目的是什么?
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3、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什么?
控制西欧 遏制苏联 称霸世界
活动探究
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 个核桃的两半。”谈谈你的理解。
表明二者的本质目的是一样的。即 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 本主义世界,确立美国的霸主地位。
A.密切了美、苏战时同盟关系 B.推动了欧洲国家的经济合作 C.使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 D.得益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2020·江苏镇江)24. 观察下面漫画,它讽刺的是二战后美
国推行的哪一举措?( C )
A. 罗斯福新政 B. 杜鲁门主义
C. 马歇尔计划 D. 法西斯主义

各欧西
助援
帝 国 主
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材料研读
(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一个是“自由制度”,一个是“极权政 权”,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方式中挑选一种,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 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冷战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冷战共26张PPT

越南战争(1961—1975年)
星球大战
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了 哪些影响?
①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带来了动荡不安和 局部战争。 ②给两国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
③但双方势均力敌,互相牵制,避免了新 的世界大战爆发。
合作合探作究探究
二战后,美苏争霸,军备竞赛不仅严重威胁 世界和平,而且对本国经济也产生不利影响, 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杜鲁门
冷战表现——经济: 1947年马歇尔计划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 济健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 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 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 是赠予,10%是贷款。
合作合探作究探究
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


社会主义阵营苏

资本主义国阵营 对


民 德

华约
波兰


北约
国 瑞士
德 国
冷战开始的标志:
西班牙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阿 尔 巴 尼 亚
土耳其
美苏冷战什么时候结束?
结束标志: 1991年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 两极格局结束
冷战期间,美苏对抗,高潮迭起,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美苏争霸。
古巴导弹危机(1962)
3. 杜鲁门主义出台 ,导致苏联与美、英、法在
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合作探4.究柏林危机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通过飞机将援助物资空运到西柏林
合作合探作究探究
5.德国的分裂
169.5千米 的柏林墙
(1)1949年9月,美、英、 法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 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 “西德”。

杜鲁门政府遏制战略的出台与实践

杜鲁门政府遏制战略的出台与实践

杜鲁门政府遏制战略的出台与实践作者:张亚伟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7期遏制战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史上重要的外交战略之一,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美国外交政策。

遏制战略正式形成于杜鲁门总统执政时期,虽然以后的历届总统都根据该战略的实施结果、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苏力量的对比,不断进行调整、充实和发展,但都是在杜鲁门政府所确立的遏制战略的基础上进行的。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的联席会议上宣读了新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的国情咨文,要求国会援助土耳其和希腊政府,防止当地发生革命,拨款4亿美元,这是杜鲁门主义正式形成的起点,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

它与美国当时实行的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其根本目的在于遏制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势力的对外扩张,加强美国对于自由世界的领导,标志着美苏在二战中的同盟关系的结束及冷战的开始,也标志着美国作为战后第一大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

1950年4月,国家安全委员会颁布了NSC68系列文件。

该系列文件系统总结了自1946年以来美国对苏遏制的经验教训,阐明了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它是遏制战略的基本文件,是指导美国冷战时期全球战略的基本依据。

NESC68文件分析了美苏双方的核态势和核政策,认为现在美苏双方都拥有核武器,而且互不信任,这是极其危险的。

为了应付这种局面,文件提出了“威慑”概念,声称只有当美国拥有压倒性的核优势并掌握制空权时,苏联才会被威慑住,并不敢使用核武器。

该文件强调,“应全面发展美国的军事力量。

一方面要增强美国的核力量,以确保核报复的有效性;同时大力增强海陆空三军力量,增强防空能力实施平民防御计划,以使美国在军事上不过于依赖核武器” 。

总之,NESC文件认为“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真正的战争”,美国需要“投入所有的创造性,作出牺牲,并团结一致”,才能达到国家的目的。

NSC68文件是美国自五十年代以来发动“冷战”的纲领性文件,是遏制战略的最完整、系统、明确的表述。

中考历史7.主题七 解放战争

中考历史7.主题七  解放战争
命题点 2 革命对象的变化
[2017年副题20(1)题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返回目录
(1)材料一图A革命斗争对象是什么?分析图A到图B革命斗争对象发生变化的原因。 指出图C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4分) 对象:国民党反动派。(1分)原因:随着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 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1分)影响:渡江战役的胜利,宣告国民党政权 覆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分)
返回目录
考点 2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 南京解放
2011版课标: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辽沈、淮 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要素学考点
一、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时间 1947年 (1)1946年6月,国民党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 (2)解放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主题七 解放战争
返回目录

主题概况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重庆 全面内 中共中央
挺近

谈判 战爆发 转战陕北
大别山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南京解放
特 征
1946年 1946年 6月
1947年
1947年 夏
1948年 9月
1948年 11月
1949年 1月
1949年 4月
丘吉尔发表
“铁幕”演说
中世
外界 联
1946年

杜鲁门 主义出台
1947年 3月
马歇尔 计划提出
1947年
北约成立 1949年

4.2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战争外的一切; (2)表现:以美、苏对峙为首,背后有各自的 政治军事集团,并最终演变为美苏争霸。 (3)地区:欧洲为冷战,亚洲等地为局部热战。 (4)实质:发展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
课堂结构
对点训练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 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 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 )
2.影响:
1.促进了西欧的经济复兴。 2.西欧国家对美国的依赖加深,在国际事务上 唯美国马首是瞻。 3.美国文化在欧洲扩大了影响。
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 “一个胡桃的两半”,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之 间是怎样的关系?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实质上 都是要遏制苏联,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但杜鲁门主义是 在政治上公开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藏的经 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三、北约和华约——军事争霸
建立北约目的:
1.西欧各国为了防范德国,对付苏联。 2.美国想要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建立全球霸权。
北约的建立
1949年4月,美国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 西洋公约》,8月,北约正式成立。
北约组织
北约旗帜
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
北约组织
影响:
1.是一个军事同盟性质的组织,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 上的发展,是美国实现以西欧为中心的全球战略的关键性 一步。
这是苏联人在冷战时期创作的漫画,揭露了美 国凭借强大的武力威胁世界和平的丑恶行径。
二、马歇尔计划——经济争斗
1.背景:
1.战后欧洲遭到严重破坏,西欧各国一片衰败。 2.社会矛盾激化,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3.共产党力量在欧洲逐渐强大。 4.美国为了稳定西欧政局,控制西欧,以防止“共产 主义扩张”。

部编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练习题(含答案)

——摘编自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编》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科技发展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科技政策对日本发展产生的影响?
【答案】(1)措施:鼓励购买技术(专利);支持银行向公司提供科研资金;支持科研成果的转化。(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2)变化:政策由“加工贸易立国”到“科学技术立国”;从引进技术成果到进行科技创新。
【解析】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材料图表信息可知,材料一反映了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是二战后大国间冷战政策的表现;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美苏冷战导致德国分裂,欧洲冷战局面形成。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冷战过程中起主宰作用的两个大国是美苏;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1945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占50%,黄金储备占世界总量的59%,美国不仅拥有庞大的陆海空军力量,还拥有原子弹。战后苏联的军事实力已今非昔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锤炼出了一支数量大,战斗力强,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结合所学可知,美苏冷战的原因有美国实力增强:苏联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英法等实力削弱:二战中美苏发挥了重大作用:联合国等国际机构未发挥积极作用等。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材料二
材料三 美国凭借极度膨胀的经济军事实力,积极谋求全球霸权。苏联的强大及共产主义影响的扩大,阻碍了美国全球霸权的实现。美国采取非战非和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6.观察下边《非洲的民族独立》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冷战-ppt优秀课件

(2)“美苏对抗”主要有哪些表现? 表现: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提出; 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冷战-ppt优秀课件
冷战-ppt优秀课件
1.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显示着一个人 的语言 水平, 更体现 着一个 人的自 信、智 慧和风 度。
2.尽管美、印、巴三者关系何其暧 昧,但 是美国 和印度 走向军 事合作 的态度 相当明 朗。
(4)评价:1.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
运用, 2.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马歇尔计划的本质 是进一步控制西欧
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1.雅尔塔会议:纳 粹德国法西斯政权 垮台以后,德国领 土及首都柏林被哪 几个国家分区占领

苏、美、英、法
3.乔冠华是个从不设防的人,他能 够在国 际舞台 上叱咤 风云, 却无法 应对政 治生活 中的阴 谋和陷 阱,最 后付出 的宝贵 的生命 为代价 。
4.国庆假日是人们休闲的大好机会 ,那段 时间里 ,我市 解放路 上到处 都是游 玩购物 的人, 直到深 夜,大 街上还 是不绝 如缕, 热闹极 了
5.高中语文学习一定要多读多思多 积累, 只有打 好基础 ,才能 实现自 己高远 的目标 ;如果 毫无知 识储备 ,在激 烈的竞 争中, 只能是 铩羽而 归
冷战-ppt优秀课件
冷战-ppt优秀课件
5、以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C ) A、丘吉耳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冷战-ppt优秀课件
冷战-ppt优秀课件
6、世界现代史上,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 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斯大林指出: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 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二战结束 之初,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 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瓷店。……全世界应该采取 美国制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初三历史冷战中的对峙试题

初三历史冷战中的对峙试题1.历史的学习离不开地图,历史地图是学好历史知识的重要辅助材料。

以下所列的各项中与图无关的是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B.“冷战”C.两极格局D.美苏争霸【答案】A【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冷战政策。

冷战是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实行的除武力进攻外的一切对抗手段。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其在军事上的表现。

苏联采取了争锋相对的措施,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了。

后美苏升级,展开争霸,直到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才解体。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2.《北大西洋公约》规定:“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缔约国可采取包括武力在内的行动”。

从规定的内容看,其主要目的是()①抗衡苏联②打击恐怖主义③维护地区和平④共同防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大西洋公约》内容太的准确理解与认识,“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体现了“集体防御”的原则,其实质美国、加拿大联合西欧国家在军事上共同与苏联抗衡,①④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冷战中的对峙·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中的“自由国家”指的是( )A.资本主义国家B.发展中国家C.社会主义国家D.亚非拉国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杜鲁门主义的知识,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材料中美国政策市支持自由国家的,这个自由国家指的是资本主义国家,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4.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D.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两极格局的相关知识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提出: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提出。

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

内容: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影响: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例题1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了冷战政策,该政策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答案:C
解析: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答案C。

例题2谢老师出示了右边三个提示,要求同学们选出与之符合的史实。

该史实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答案:A
解析: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的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答案A。

1.二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变为对立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提示一:国会演说
提示二: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
提示三:标志着苏美冷战的开始
A.美苏失去的合作的基础
B.两极格局的实质决定的
C.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D.共同敌人法西斯被消灭
2.当前,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频频提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

“冷战”局面的开始与美国哪个总统有关?()
A.罗斯福
B.杜鲁门
C.肯尼迪
D.尼克松
3.“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A.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侵略
B.稳定欧洲各国的社会秩序
C.帮助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建设
D.干涉别国内政,称霸世界
4.“人们刚从一个炮火连天的战场走出来,就跨入了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他们昨天还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并肩作战反抗法西斯,今天就形同陌路,成了对抗的冤家。

”这里的“他们”指的是下列哪两个国家()
A.美国和日本
B.美国和苏联
C.德国和法国
D.美国和英国
5.1947年出台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强控制其他国家的政策是()
A.铁幕演说
B.马歇尔计划
C.杜鲁门主义
D.新经济政策
1.【答案】C
【解析】二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变为对立关系的是美国的冷战,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苏联,以称霸世界。

可见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答案C。

2.【答案】B
【解析】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答案B。

3.【答案】D
【解析】杜鲁门主义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答案D。

4.【答案】B
【解析】二战后的冷战,使美苏由二战时的同盟关系变为冷战时的对抗关系,答案B。

5.【答案】C
【解析】1947年,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