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352—2009 大豆》
德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德阳市豆芽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的通知

德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德阳市豆芽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德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19.04.23•【字号】•【施行日期】2019.04.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德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德阳市豆芽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的通知各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经开区分局、各有关科室:为规范我市对于豆芽的食品生产许可工作,保障食品生产许可工作需要,按照《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及《关于贯彻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我局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专家论证等方式和途径,并借鉴成都市等地做法,制定了《德阳市豆芽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用于德阳市范围开展对其他蔬菜制品[其他蔬菜制品(豆芽)]的现场审查工作。
请各单位参照执行。
附件:德阳市豆芽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德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4月23日德阳市豆芽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豆芽是指以绿豆、大豆等植物种子为原料,经筛选、清洗、杀菌、浸豆等预处理,控温培育、包装等工序工业化加工生产的豆芽。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类别、类别名称和品种明细,即蔬菜制品{其他蔬菜制品[其他蔬菜制品(豆芽)]}。
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1604。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原料→预处理(筛选、清洗、杀菌、浸豆等)→培育→采收→清洗(或不清洗)→包装→成品(二)关键控制环节1.原料预处理2.培育3.包装、储藏和运输(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1.原料不符合要求,发芽率低于95%;2.使用未经国家批准、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药剂;3.原料预处理和培育的温湿度、通风、淋水参数等控制不当导致发芽率低于95%和烂豆烂芽现象。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豆芽生产企业场地应遵循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的选址要求,建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远离粉尘、烟雾、有害气体及污染源的地区。
汉麻籽编制说明

《汉麻籽》行业标准制定编制说明前言汉麻(Cannabis sativa L Hemp)是一年生桑科植物,又名大麻、火麻、寒麻、线麻、魁麻等,是我国的原产作物之一,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
汉麻分为纤维用、药用和籽用3 种。
汉麻籽为汉麻植物的种子,蕴藏了汉麻植物的精华,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先民的重要食物。
汉麻籽,别名为麻子(《本经》)、麻子仁(《伤寒论》)、大麻子(《本草经集注》)、大麻仁(《药性论》)、白麻子(《千金·食治》)、冬麻子(《食医心镜》)、火麻子(《本草新编》)、大麻(《本草经集注》),味甘、平,无毒,能够入药。
我国的汉麻主要散布在云南、广西、安徽、内蒙古、甘肃、山西、陕西、河北、黑龙江等省和地域。
通常常利用形状、千粒重和纯仁率来表示汉麻籽的物理学特征。
汉麻籽表面滑腻,呈卵圆形、微扁,顶端尖,种壳颜色有灰色、褐色、黑色或有网状花纹。
其果实由外壳和单粒种子组成,外壳紧包种子,并由苞叶包围。
果实平均长2~8 mm,小径3~5mm,大径3~6 mm,千粒重2~70 g。
种子有2片子叶和胚根、胚乳,种子外层由一层深绿色的薄膜——种皮包被。
新鲜种子略有甘味,富含油脂。
汉麻籽收获后晾晒至水分含量低于8%用麻袋包装,通风阴凉处贮藏。
汉麻籽的价值主要体此刻营养组成上, 研究最多的是它的脂酸酸的组成, 约占28%~51%, 第二是蛋白质, 约占20%~25%, 碳水化合物占20%~30%,其中纤维10%~15%, ;富含矿物质,有钙、钾、磷、镁、铁和锌等,汉麻籽中含有的铁锌比例和含量适合人体脂肪代谢所需;汉麻籽蛋白富含21种氨基酸,8种为人体必需脂肪酸主要成份的含量别离高达50%~70%和15%~25%。
汉麻籽含有维生素A、C、E、B一、B二、Vpp(烟酰胺)和β-胡萝卜素,其中维生素B2含量较高,以为是现今最完整的营养来源。
最近几年来,汉麻纤维以其良好的吸湿、透气及抗菌、抗紫外等性能成为国内外纺织行业的新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大豆GB135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大豆GB 1352-86(标准颁布日期:1986年5月6日)本标准适用于收购、销售、调拨、储存、加工和出口的商品大豆。
1分类1.1根据大豆的种皮颜色和粒形分为五类1.1.1黄大豆:种皮为黄色。
按其粒形分为以下两种:1.1.1.1北黄大豆:粒色为黄色。
粒形多为圆形、椭圆形,有光泽或微光泽。
脐色多为黄褐、浅褐或深褐色。
1.1.1.2一般黄大豆:粒色一般为黄色、淡黄色。
粒形较小,多为扁圆和长椭圆形。
脐色为黄褐淡褐或深褐色。
1.1.2青大豆:种皮为青色。
按其子叶的颜色分为以下两种:1.1.2.1青皮青仁大豆。
1.1.2.2青皮黄仁大豆。
1.1.3黑大豆:种皮为黑色。
按其子叶的颜色分为以下两种:1.1.3.1黑皮青仁大豆。
1.1.3.2黑皮黄仁大豆。
1.1.4其他大豆:种皮为褐色、棕色、赤色等单一颜色的大豆。
1.1.5饲料豆(秣食豆):一般籽粒较小,呈扁长椭圆形(肾脏形),两片子叶上有凹陷圆点,种皮略有光泽或无光泽。
1.2互混限度1.2.1前四类大豆混有异色粒限度为5.0%,其中混有饲料豆限度为1.0%。
1.2.2饲料豆中混有前四类大豆不限。
1.2.3前四类大豆中混有异色粒超过20%的为杂色大豆。
1.3大豆中的褐斑纹和黑斑纹粒(俗称花脸豆),凡肉眼能看见斑纹的均属异色粒。
1.4大豆中的名贵品种和分类中不能包括的特殊品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订标准。
2质量标准2.1各类大豆按纯粮率分等。
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下表:纯粮率,% 杂质,% 水分,% 色泽、气味等级最低指标东北、华东地区其他地区1 96.0 1.0 13.0 14.0 正常2 93.53 91.04 88.55 86.02.2各类大豆以三等为中等标准,低于五等的为等外大豆。
2.3大豆种皮脱落,子叶完整,以及种皮生有白蒲而末伤及子叶的,均属好粒。
2.4收购大豆水分的最大限度和大豆安全储存水分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现行粮油国家标准

2009/1/20
2009/1/20
2009/1/1
2009/1/20
2009/1/1
2009/1/20
(二)油料制品
44 1 花生油 45 2 大豆油 46 3 菜籽油 47 4 棉籽油 48 5 芝麻油 49 6 蓖麻籽油 50 7 亚麻籽油 51 8 葵花籽油 52 9 油茶籽油 53 10 玉米油 54 11 米糠油 55 12 棕榈油 56 13 核桃油 57 14 红花籽油 58 15 葡萄籽油 59 16 花椒籽油 60 17 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
GB/T 1532-2008 GB/T 11761-2006 GB/T 11762-2006 GB/T 11763-2008 GB/T 11764-2008 GB/T 15681-2008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2009/1/20 2009/1/20 2009/1/20 2009/1/20 2009/1/20 2009/1/20 2009/1/20 2009/1/20 2009/1/20 2009/1/20
61 18 营养强化 维生素A食用油 62 19 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 63 20 食用花生饼、粕 64 21 食用大豆粕 65 22 低温食用豆粕 66 23 葵花籽粕 67 24 菜籽粕 68 25 芝麻粕 69 26 大豆低聚糖 70 27 大豆肽粉 71 28 大豆蛋白粉 72 29 大豆膳食纤维粉 73 30 大豆皂苷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2004/5/1 2004/5/1 2005/2/1 2003/10/1 2009/1/1 1988/4/1 2009/1/20 2003/10/1 2003/10/1 2003/10/1 2003/10/1 2009/10/1 2008/12/1 2009/1/20 2009/1/20 2009/1/20 2009/10/1
质量管理人员技能素质提升计划

质量管理人员技能素质提升计划质量管理人员技能素质的提升唯有聚焦问题,真抓实干,锲而不舍,以一以贯之的工作态度持续推进,才能打造一支学习型、创新型、实践型、服务型的高素质质量管理团队。
为将品控部人员技能素质提升工作做实,特制定质量管理人员技能素质提升计划。
一、检测人员技能素质的提升计划实施1、自主学习检测人员对照需要掌握的检测标准和方法,每周一提出自学计划报班组长,进行自主学习,次周有班组长组织考核;根据学习广度及掌握熟练度,每月评选一名自学标兵,绩效考核奖励1分。
2、推动学习检测人员技能提升结合cnas管理体系中质量控制方案和培训计划,每月有一人负责带领学习,并进行闭卷理论考试或实操考核(结合质控计划)。
3、轮岗学习根据粮化、油化实验室工作安排以及员工学习需求,制定轮岗学习计划,并由培训师对轮岗人员学习成果进行理论和实操考核。
4、师带徒粮化培训师卢本朋、李琪,油化培训师李培永。
结合《轮岗方案》,粮化按照豆油磷含量、过氧化值、不溶性杂质,豆粕水分、蛋白、溶解度、灰分、纤维的顺序进行;油化按照成品大豆油色泽、烟点、残皂、返酸、返色、一级油磷含量等顺序进行,豆粕、豆油检测项目同步进行;再逐步开展溶液标定和曲线制作等工作。
由培训师对徒弟的学习情况每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徒弟和师傅的重要绩效考核依据,每月根据徒弟的技能掌握情况及徒弟对培训师的评价情况,分别评选一名优秀徒弟和一名优秀师傅,绩效考核奖励1分。
5、技术比武每月组织一次技术比武,通过技术比武对检测员技能水平进行摸底,将技术比武成绩作为月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利用绩效考核激励员工主动学习,对技术比武第一名,绩效考核奖励1分。
6、多功能矩阵图通过技术比武、理论考核、日常工作跟进,把员工的技术能力以矩阵图的形式数据化展示;通过矩阵图确定班组标兵,以头雁效用带动班组成员学习热情。
附件表一检验人员能力提升计划—自主学习表表二检验人员能力提升计划—培训表三检验人员能力提升计划—师带徒表四 2020年品控部人员轮岗计划表一检验人员能力提升计划—自主学习表表二检验人员能力提升计划—培训表三检验人员能力提升计划—师带徒表四 2020年品控部人员轮岗计划表。
豆浆标准

ICS 67.120CCS X备案号:Q/TJDX天津市豆香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TJDX 001-2013豆浆Soyabean milk2013-11-12 发2013-12-12实施天津市豆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Ⅱ)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分类 (1)5.要求 (2)6.食品加工过程 (3)7.检验方法 (3)8.检验规则 (4)9.判断规则 (4)10.包装、标签 (4)附录 (6)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大庆市豆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本标准从2013年12月12日起执行。
Q/TJDX 001—2013豆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豆浆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检验方法、包装、标识和流通过程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纯豆浆、调制豆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52 大豆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5009.5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5009.183 植物蛋白饮料中蛋白的定性测定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317 白砂糖GB 5461 食用盐GB/T 24693-2009 聚丙烯饮用吸管GB/T 27590-2011 纸杯GB 18006.1-2009 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 71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23346-2009 食品良好流通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豆浆Soyabean milk:大豆用水泡后磨碎、过滤、煮沸(其中可加入其它杂粮)而成的乳浊液。
大豆酱标准

Q/CSN 长春市双茸酿造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N01—2013大豆酱2013-04-28发布 2013-04-30实施长春市双茸酿造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法人代表张立军目次前言 (3)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技术要求 (4)4 试验方法 (6)5 检验规则 (6)6 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7)Q/CSN01—2013前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企业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大豆酱企业标准,作为我单位组织生产和检验的依据。
本标准1998年第一次发布,2001年第一次修订,2004年第二次修订,2008年第三次修订,2013年第四次修订制订过程中严格执行新的GB/T1.1国家标准。
在标准制定过程,贯彻了GB 2718、GB 2760、GB/T 5009.40-2003、GB/T 4789.22-2003、GB 7718和GB/T24399-2009等国家标准。
本标准由长春市双茸酿造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长春市双茸酿造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程学峰、李永全。
大豆酱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豆酱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贮存、运输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黄豆为原料,加入水和食盐,经发酵酿造的大豆酱。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461 食用盐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2718 酱卫生标准GB/T5009.40-2003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3-200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24399 黄豆酱标准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 4789.22-200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调味品检验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 1352 大豆标准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的试验方法JJF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3、技术指标要求3.1 主要原料和辅料3.1.1 黄豆应符合GB 1352的规定3.1.2 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3.1.3 食用盐应符合GB 5461的规定3.1.4 食品添加剂应选用GB 2760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还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添加剂的产品标准。
食品强制性国家标准中涉及特别标签标识的内容汇总

GB 10343-2008食用酒精
销售包装使用标签时,标签上应标注:产品名称“食用酒精”、原料、乙醇含量、制造者名称和地址、灌装日期、净含量、执行标准号及质量等级。
装运食用酒精的罐、槽车上应标注“食用酒精”,随车附有“出厂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书”。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 190和GB/T 191的要求。
2、食用盐小包装,可使用聚乙烯塑料袋、纸盒、塑料盒(瓶)(无毒),每件重10 00g ,5008 ,250g或250 g以下,小包装上必须标注GB 7718规定的要素,贴有加碘盐防伪标志。
12
GB 10136-2005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
标示保存温度
13
GB 10464-2003葵花籽油
1、产品名称:压榨葵花籽油、浸出葵花籽油要在产品标签中分别标识“压榨”、“浸出”字样。
2、原产国:应注明产品原料的生产国名。
3、凡标识“葵花籽油”的产品均应符合本标准。
14
GB 11765-2003油茶籽油
1、产品名称:压榨油茶籽油、浸出油茶籽油要在产品标签中分别标识“压榨”、“浸出”字样。
2、原产国:应注明产品原料的生产国名。
3、凡标识“油茶籽油”的产品均应符合本标准。
15
GB 1534-2003花生油
8
GB 2719-2003食醋卫生标准
醒目标出“酿造食醋”或“配制食醋”,散装产品亦应在大包装上标明上述内容。
9
GB 1445-2000绵白糖
6,绵白糖标签须有下列内容:
a)产品名称;
b)级别;
c)净含量(千克或克);
d)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
e)产品标准号;
f)生产日期(可只标注年、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均匀,进而分取平均样品或试 验样品(简称“试样”)的过程。分样方法有四分法和分 样器法两种。
2020/2/29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27
• (2)完整粒率、损伤粒率、热损伤粒检验 按附录进行。
• 按GB 5491分取500g(m1)试样,按GB/T 5494 规定的方法分两次筛选,然后拣出筛上大型杂质 和筛下物合并称量(m2)。从检验过大样杂质的 试样中,称取试样100g(m3),倒入分析盘中, 分别拣出杂质、损伤粒、未熟粒、破碎粒并称量 (m4、m5、m6),其中热损伤粒单独拣出(必 要时剥开皮层,观察子叶是否发生了颜色变化) ,称量(m7)。
2020/2/29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10
• (7)完整粒率、损伤粒率、试样热损伤粒 率中的试样均是指未除杂的样品。
• (8)高油大豆:粗脂肪含量不低于20%的 大豆。其含量是基于净粮干基测得。
• (9)高蛋白质大豆: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 40%的大豆。其含量是基于净粮干基测得 。
2020/2/29
2020/2/29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5
• ①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子叶的颗粒。 对于只受虫蚀,但未形成蛀孔或隧道,未 伤及子叶,而且没有虫尸、虫网,应作为 完善粒。该定义与美国大豆标准中虫蚀粒 (指虫蚀部分超过1/4以上的颗粒)的解释 是基本一致。
• ②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子叶的颗 粒。表面有病斑纹,但是没有伤及胚或胚 乳的颗粒,应归属为完善粒。
5 ≥75.0 ≤8.0 ≤3.0
2020/2/29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15
(2)高油大豆质量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高油大豆质量指标
等级
粗脂肪 含量 (干基)
/%
损伤粒率/%
完整粒率 /% 合计
其中:热损 伤粒
杂质 水分 气味、 含量/% 含量/% 色泽
1 ≥22.0
2 ≥21.0 ≥85.0 ≤3.0
• 美国标准采用容重定等,未熟粒不饱满容重小, 已影响到大豆的等级,因此对大豆未熟粒不需要 检出,我国标准尚未采用容重定等,因此在检验 完整粒率时仍虽将未熟粒作为不完善粒拣出。
• (3)损伤粒:受到严重磨擦损伤、冻伤、细菌 损伤、霉菌损伤、生芽、热损伤或其它原因损伤 的大豆颗粒。
• 损伤粒由于其营养价值与使用价值受到破坏,并 可能含有潜在的有害物质。在设立大豆定等指标 项目时将其与未熟粒、破碎粒分开。
• —大豆赤霉烯酮
≤60µg/kg;
• —铅(Pb
≤0.2mg/kg;
• —镉(Cd)
≤0.2mg/kg;
• —汞(Hg)
≤0.02mg/kg;
• —无机砷(以As计) ≤0.2mg/kg;
• —磷化物(以PH3计) ≤0.05mg/kg;
• —溴甲烷
≤5mg/kg;
• —甲基毒死蜱
≤5mg/kg;
(1)完整粒:籽粒完好正常的颗粒。完 整粒作为大豆品质的重要指标,能够真实 地反映大豆的成熟度、完整度和使用价值 ,同一品种大豆完整籽粒越高,大豆籽粒 中含的营养物质也就越多,也更有利于加 工和储存。
2020/2/29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4
• (2)未熟粒:指籽粒不饱满,瘪缩达粒面1/2 及以上或子叶青色部分达1/2及以上(青仁大豆除 外)的、与正常粒显著不同的颗粒。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11
2、分类
本标准根据种皮与子叶颜色对大豆进行 分类。将GB1352-1986《大豆》1.1.1中黄 大豆分为东北黄大豆和一般黄大豆合并为 黄大豆。其它大豆中增加了双色大豆,混 合大豆定义为“混入本类以外大豆超过 5.0%的大豆”,删除了饲料豆(秣食豆) 、杂色大豆。互混限度5%调整了类别限度 大于95%。大豆中的特殊品种不在此分类 中,即不适用于本标准的分类规定,见本 标准1.范围中的描述。
≤1.0 ≤13.0 正常
3 ≥40.0
2020/2/29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17
• 大豆按完整粒率定等,3等为中等。完整粒率 低于最低等级规定的,应作为等外级。其他指标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完整粒率是大豆标准中唯一定等指标,完整 粒率符合哪一个等级,就判定哪一个等级,损伤 粒、热损伤粒、杂质、水分等为限制指标。这些 限制指标参考国粮发[2001]146号进行增扣价、扣 量的规定。
• (4)其它大豆:种皮为褐色、棕色、赤色等单一颜色的 大豆及双色大豆(种皮为两种颜色,其中一种为棕色或黑 色,并且其覆盖粒面二分之一以上)等。
• (5)混合大豆:不符合1至4规定的大豆。
2020/2/29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13
• 3、质量要求
2020/2/29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14
区别,检验中关键要观察霉变现象是否伤及
胚或胚乳,未伤及胚或胚乳的是生霉粒,伤
及胚或胚乳的是霉变粒;而且两个指标的归
属不同,生霉粒归属损伤粒,霉变粒归属卫 生指标。
•
2020/2/29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7
• ⑤冻伤粒:因受冰冻伤害籽粒透明或子叶 僵硬呈暗绿色的颗粒。要求对籽粒的透明 程度或子叶性状进行观察,必要时需剖粒 检验。
91%
82% 18% 91% 83% 16%
88.5%
77% 23% 88.5% 78% 21%
86%
72% 28% 86% 73% 26%
当杂质为1%时,各等级纯粮率指标要求折换为完整 粒率指标后,完整粒率需要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规定等级 要求。
2020/2/29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19
(2)损伤粒率及其中的热损伤粒率为限制指 标,各等级对应不同的指标。
2020/2/29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23
(2)饲料用大豆的卫生要求按GB 13078及 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其他用途大豆卫生要求按国家有关标 准和规定执行。
(4)植物检疫按国家有关标准或进出口行 业标准以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020/2/29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24
• 二、检验方法
(1)大豆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大豆质量指标
等 完整粒率
级
/%
损伤粒率/%
合计
其中:热损 伤粒
杂质含量 水分含量
/%
/%
气味、色 泽
1 ≥95.0 ≤1.0 ≤0.2
2 ≥90.0 ≤2.0 ≤0.2
3 ≥85.0 ≤3.0 ≤0.5
≤1.0 ≤13.0
正常
4 ≥80.0 ≤5.0 ≤1.0
GB 1352—2009《大豆》
北大荒米业集团质量管理部 二0一一年九月
目录 一、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二、检验方法 三、相关问题解答
2020/2/29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2
• 一、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2020/2/29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3
1、术语和定义
本标虽准然定新标义准了将2不1完条善术粒语这一。术与语G删B除1,3但5我21986《大们豆可以》在的实第际工3章作中相延比续,这个每名条词术术语语,按不新 规定均增完加善了粒包英括文未名熟粒称、,破便损粒于和理损解伤粒,。以免 对术语产生歧义,并修改了部分术语的定 义,删除了纯粮率、不完善粒等名词,修 订为完整粒率、损伤粒等术语定义。
2020/2/29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9
• (6)色泽、气味:是检验大豆质量卫生的 最简捷的重要指标,通过色泽、气味可快 速判定大豆的基本质量,甚至卫生状况。 质量正常的大豆应有大豆固有的综合颜色 、光泽和气味。由于色泽、气味是感官检 验,虽然快捷,但也容易发生人为误差, 引起纠纷,所以对于色泽、气味不正常的 大豆,需要进一步检测其它质量指标和卫 生指标,判定其质量安全情况。
①扦样
应按有关标准、方法或扦样方案的规定,以同种类、 同产地、同收获年度、同运输单元、同储存单元的大豆为 一个检验单位。一个检验单位的代表数量一般情况下不超 过200t。对于特殊目的扦样,如质量抽查、粮情检查、害 虫调查、加工机械效能的测定和出品率试验等,可根据有 关规定或要求确定一个检验单位的代表数量。
• —溴氰菊酯
≤0.5mg/kg;
• —六六六
≤0.05mg/kg;
• —滴滴涕
≤0.05mg/kg;
• —氯化苦(以原粮计) ≤2mg/kg;
• —七氯
≤0.02mg/kg;
• —艾氏剂
≤0.02mg/kg;
• —狄氏剂
≤0.02mg/kg;
• —其他农药,按GB 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规定执行。
2020/2/29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25
大豆检验流程
原始样品
平均样品 保留样品
水分
大样杂质 色泽气味
小样杂质
分类
不完善粒
2020/2/29
损伤粒
破碎粒
黑龙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
未熟粒
26
(1)扦样、分样按GB 5491《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 分样法》执行,该标准为国家强制性标准。该标准规定了 包装和散装大豆扦样用的工具、扦样方法和分样方法(四 分法和分样器法)。
(3)杂质、色泽气味未进行调整。1级~5 级大豆的杂质,色泽气味要求相同,分别 为杂质不大于1.0%,色泽、气味正常。
(4)水分由原标准的东北、华北地区13.0% ,其他地区14.0%,统一为13.0%。
(5)粗脂肪含量是高油大豆的定等标准。其 他指标为限量要求。
(6)高油大豆要求完整粒率等指标达到普通 大豆3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