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城市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丽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丽江市城市

城市规划-丽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丽江市城市

丽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依法实施城市规划,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云南省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丽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XX-2020)》、《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规划》以及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结合丽江市中心城区规划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丽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新团片区)的城市规划、建筑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市域各县规划技术管理工作可参照执行,也可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另行制定。

第三条编制和审批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各项专业规划以及有关建筑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丽江城市规划区内应按照经批准的城市分区详细规划实施土地供应。

各项规划应采用国家统一的、《丽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XX-2020)》所明确的坐标系统。

第四条丽江城市规划区范围根据经批准的丽江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在本市范围内非城市规划区的区域,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第五条建设用地分类和建设标准,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

第六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当遵循城市规划用地使用相容性原则,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未批准详细规划的分区按本规定表2-1的规定执行。

凡表2-1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环保部门认可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报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机构批准后执行。

第七条规划区内的用地布局,应当遵循成片开发,配套建设,增加绿地,降低密度,完善功能的原则。

第八条中心城区用地性质以旅游服务业、居住、金融、商务办公、商贸等为主,大研古城片区、束河、白沙用地性质以特色居住、旅游服务业、旅游基础设施配套等为主。

按法定规划调整与古城不协调的工厂、仓库用地,增加配套设施用地,大研中心城区不得再新建、扩建工厂及仓库等设施。

丽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丽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丽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设用地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第四章建筑间距第五章建筑退让第六章建筑物高度控制第七章公共服务设施与停车泊位第八章绿化与景观第九章城市道路及市政管线等工程第十章特殊规定第十一章附则附录附表附图丽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依法实施城市规划,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与法制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城乡规划法》、《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以及国家相关规范与标准,结合丽江市中心城区规划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经批准的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区范围的城市规划、建设工程设计与规划管理。

在本市范围内非城市规划区的区域,参照本规定执行。

各县规划技术管理工作可参照本规定执行,也可结合自身实际另行制定。

第三条编制与审批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各项专业规划以及有关建设工程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丽江各项规划应采用1997年丽江城建坐标系。

第二章建设用地第四条建设用地分类与建设标准,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执行。

第五条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各类建设用地性质的划分应当遵循城市规划用地相容性原则,按表2-1的规定执行。

建设用地应当依据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用地性质与控制性指标,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擅自变更。

第六条规划区内的用地布局,应当遵循成片开发,配套建设,增加绿地,降低密度,完善功能的原则。

坚持控制市政基础设施用地,留足社会发展用地、科学配置建设发展用地,庭院空间与城市空间、庭院绿化与城市绿化、庭院公共设施与城市公共设施共享,实施市政公共设施用地管理的原则。

为合理利用空间资源,鼓励相邻地块之间空间共享。

在取得相关权益人同意的前提下可采取以下措施:(一)若相邻地块之间不设围墙,共用消防通道,相邻建筑之间可不考虑建筑退界,只控制建筑间距。

丽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八条规定

丽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八条规定

丽江市人民政府公告第 1 号《丽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八条规定》已经2005年7月4日市人民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00五年八月三十日丽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八条规定为进一步树立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努力把丽江建设成为精品旅游城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云南省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八条规定:一、建立项目规划审批责任制,实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遵循“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审批按《丽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规定》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丽江市区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权限和范围执行。

二、建立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技术评审责任制,组织专家依据城市规划进行评审,集思广益,注重权威性和广泛性,实行“谁主持评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把好项目规划技术审查关。

三、编制丽江城市景观水系、绿化规划。

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都应服从此规划。

四、新开发建设的小区,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由居民委员会或办事处行使行政管理职能。

新建小区和商业街区均实行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企业接受小区业主委员会的监督。

五、丽江坝区建筑风格:要求三层以下的一般建筑采用丽江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五层以下的一般建筑采用坡屋顶和体现丽江传统民居风格的建筑符号;高层建筑和特殊建筑也要体现地方民族文化的内涵。

色彩以丽江传统的建筑色调为主,禁止采用过于艳丽的色彩。

禁止使用铁制的仿格子门和仿木花窗作为沿街建筑门窗。

农村建房鼓励以纳西民居三坊一照壁为主,建筑高度一至二层,采用坡屋顶、传统门楼,按此风格实施的市政府对建设户每户奖励1000.00元。

六、保护和利用好自然水系,严禁改道|、侵占河道及对河道采用三面光建设,严禁侵占绿化用地。

如有特殊需要必须改道或占用绿化地,要由水利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进行严格审批。

七、新建小区(含商业街区)内部公用设施、设备、道路、绿化等建设完成后移交业主管理,小区外部市政基础设施移交当地区、县建设或市政主管部门管理。

改革开放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

改革开放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
年代,丽江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偏僻小镇,被誉为“被遗忘的王 国”。随着改革开放,与全国的各个地方一样,钢筋混凝土构造出来的火柴盒式 的“洋房”、欧式建筑拔地而起,这令人们兴奋,也让丽江的决策者反思:如此 下去,丽江这座新兴的城市,将变成没有个性特点、没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在这 个十字路口上,两件事对丽江的思想观念、思维定势和发展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就是 1996 年 2 月 3 日发生的 7 级大地震和 1997 年 12 月 4 日,丽江古城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一方面, 在各级各部门领导层中进行“ 换脑筋、变观念、奔小康” 的大讨 论, 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及奖励中介人的规定, 成立了外商投资管理服务
中心, 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创造了按照国际惯例办事的法制环境; 另一方面, 举全州之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 9 9 2 年开通了大理市 7 0 0 0 门程控电话, 可 以直拨全国各地及世界 1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邮电通讯事业将出现一个新的飞 跃。广大铁路( 广通至大理) 建设也已全面铺开, 按国际航空港标准设计的大理 飞机场正在抓紧建设, 在 1 9 9 5 年通车、通航。1 9 9 4 年, 红塔滇西水泥有限 股份公司年产 72 万吨水泥第一期工程 32 万吨生产线将峻工投产。已经列项的 徐村电站、金河电站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大理省级经济开发区和省级游渡假区稳 步发展, 并将积极吸引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逐 渐把大理建成云南西部地区经济发达的商贸中心和国际性旅游渡假中心。
形式、新内容、新活力。
大理地标建筑崇圣寺三塔对比图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表现形式作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载体, 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起到传承和教化作用。在新的历史时 期,传统的表现形式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云南少数民族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 有的表现形式需要调整、修改和补充。除此之外,还需要增加一些新的表现形式 来作为载体来满足道德发展的需要。 以白族的族规家训为例,解放前白族的族规虽然有一部分积极的内容,但从 总体看来,由于白族的家族制度是一种封建宗法制度,大部分家族权力被富豪乡 绅把持,因而族规中有不少内容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在白族 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白族家族制度在性质上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建立在 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宗法制度。因而传统的白族族规中包含的一些“三纲五 常”和“忠孝节义”的封建道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繁文缛礼,需要在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更新。

丽江古城保护规划

丽江古城保护规划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丽江古城是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古城人口和建筑密度高、危旧建筑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居住环境恶化等使古城老化和衰退的问题日趋严重。

因此,按着“继承、保护、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编制保护详细规划。

规划构思保护和利用相结合,促进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整体保护的思想,重点保护和恢复古城传统环境和风貌;将古城建筑分类,提出原样保留、局部改造、加固、拆除、恢复重建等不同措施;既保护历史环境,又维持并发展其社会功能,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在保护路、水桥、民居等古城的主要构成重素及其历史环境的同时,调整古城内不合理的用地,改善居住环境、交通条件,完善基础设施,提高防灾抗灾能力,达到人、自然、城市的和谐统一,保证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古城保护规划及保护措施一、“面”的保护1、绝对保护区:是反映古城风貌特色的主要部分,包括狮子山、四方街、木府及新华街、新义街、五一街、七一街、八一街、光义街等主要特色街巷,面积约56.775公顷。

在绝对保护区内,要求全面保持传统风貌,主要空间尺度保持不变,在全面保持传统风貌的同时,逐步改善环境质量,完善基础设施。

2、严格控制区:即绝对保护区外围,西面、北面到新大街,南面到民航路,东面到古城环路,以及黑龙潭公园,面积约120.85公顷。

在严格控制区内,要基础保持传统风貌,空间、尺度可稍有变化。

在保持传统风貌的同时,要较大地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设施水平。

在该范围内的那些与古城性质有冲突的单位就搬迁出去。

3、环境协调区:包括古城范围外约100米及象山、金虹山、玉河两岸各50-100米,面积约172.6公顷。

环境协调区要大体保持传统风貌,尚未建房地段要以绿化为主,可充实少量新设施,按现代环境要坟进行建设。

空间尺度力求亲切宜人,新增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及第五立面(屋顶)要和古城协调。

二、“线”的保护1、街巷保护:保持原有道路的空间线型及尺度;结合不协调建筑的拆除,增设部分疏散通道、疏散广场;街巷均以商业步行街为主,必要时微型急救车、消防车能进入街区;原有街巷年久失修的应加予修整,路面仍以五花石铺砌。

丽江雪山水城国际社区总体规划方案

丽江雪山水城国际社区总体规划方案



w a
t e rf r o
t to
方 向 的视 觉 廊 道



The
re s
m a s
te
r
p la

n
c a s

lls f o
m a
r
im p
ro v e m e n v e
ts
e n
le
a
d in g to
m o
w a r
d
s
a
m o
d
e rn
c it y f o
r
it s

id e
n
e s e
c
ha
ra c
te
r
fo d
r
t w in f js h



h i a h IY
p e c t e d Io c a I
w
It u
s s
I
s
y
m
bo I The b e lt s
re s a c
c o m m e rc c o n n e c
ia I
a re a
a n
re s
id
c
e n
pa
f the
n a
id e
n
s
t ia I

a re a s
ts
a n
d th u
k in g t h e d e
lo p m
t a
de l
c o m m u n
it y
型水城

T he fu
n

丽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丽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丽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设用地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第四章建筑间距第五章建筑退让第六章建筑物高度控制第七章公共服务设施和停车泊位第八章绿化与景观第九章城市道路及市政管线等工程第十章特殊规定第十一章附则附录附表附图丽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依法实施城市规划,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以及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结合丽江市中心城区规划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经批准的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区范围的城市规划、建设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

在本市范围内非城市规划区的区域,参照本规定执行。

各县规划技术管理工作可参照本规定执行,也可结合自身实际另行制定。

第三条编制和审批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各项专业规划以及有关建设工程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丽江各项规划应采用1997年丽江城建坐标系。

第二章建设用地第四条建设用地分类和建设标准,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执行。

第五条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各类建设用地性质的划分应当遵循城市规划用地相容性原则,按表2-1的规定执行。

建设用地应当依据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用地性质和控制性指标,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擅自变更。

第六条规划区内的用地布局,应当遵循成片开发,配套建设,增加绿地,降低密度,完善功能的原则。

坚持控制市政基础设施用地,留足社会发展用地、科学配置建设发展用地,庭院空间与城市空间、庭院绿化与城市绿化、庭院公共设施与城市公共设施共享,实施市政公共设施用地管理的原则。

为合理利用空间资源,鼓励相邻地块之间空间共享。

在取得相关权益人同意的前提下可采取以下措施:(一)若相邻地块之间不设围墙,共用消防通道,相邻建筑之间可不考虑建筑退界,只控制建筑间距。

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条措施的意见

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条措施的意见

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条措施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丽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3.03•【字号】丽政发〔2021〕9号•【施行日期】2021.03.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条措施的意见丽政发〔2021〕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2条措施的意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结合丽江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扎实做好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物资储备、应急处置等工作,确保疫情不出现反弹,同步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圆满完成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各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等部门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落实)二、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扎实做好脱贫地区后续帮扶。

在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建立健全一个“救助平台”和“产业帮扶全覆盖、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扶志扶智”三个机制。

抓住中央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给予集中支持的政策机遇,争取把宁蒗县、永胜县列入国家层面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玉龙县、华坪县列入省级层面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古城区部分乡、村纳入省级层面重点帮扶。

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6亿元,对脱贫地区教育卫生补短板、基础设施建设、住房改善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后续产业扶持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丽 江
昆 明
城市性质与职能
城市性质:世界遗产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滇西北 中心城市,具有鲜明地方民 族特色,融“山、水、田、 城、村”为一体的国际精品 旅游城市。
城市职能:国际精品旅 游胜地,中国面向西南开放 “桥头堡”的重要窗口,国 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全国 生态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 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示范 基地,滇川藏大香格里拉以 旅游为先导的现代服务业发 展集聚区,云南重要的高等 教育基地;丽江市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
升丽江城市核心竞争力。中心城区的
空间拓展方向选择为跨过生态廊道向
东、向南发展,控制向北发展。
规划区范围;市域:规划范围为整个丽江市
域 城市规划区:丽江城市规划区范围由
丽江坝、玉龙雪山甘海子、拉市坝、七河
坝构成。
中心城区:由大研主城区、
新团片区、玉龙县城和南口工业片区组成。
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资源
丽江市最具优势和开发潜力的资 源主要有旅游资源、生物资源和 水能资源。 旅游资源以“二山、一城、一湖、 一江、一文化、一风情”为主要 代表,即玉龙山和老君山,丽江 古城,泸沽湖,金沙江,纳西东 巴文化,摩梭风情。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依托丽江古城、黑龙 潭、狮子山、中济海 四大公园作为城市的 形象窗口,以及香格 里拉大道和福慧路布 置城市绿地。
中心城区景观规划
丽江市城区的绿地景观结构主 要可以概括为:一线、一廊、 三个系列空间。
一线:沿束河-中济海-清溪水 库-黑龙潭-狮子山的人文景 观绿线
一廊:指环绕在主城区外部的 田园风光走廊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丽江市中心城区形成 “一廊四组团”的城市 空间结构。“一廊”是 指各组团之间的生态廊 道,即田园风光带。 “四组团”分别为主城 区、新团组团、玉龙组 团、南口工业组团,
中心城区交通规划
丽江城区道路规划主要骨架为 “五横三纵一环”形态。
五横为:清溪-中济路、象山路、 福慧路、长水路、祥和路;
市域交通体系规划
总体规划为使全市更好 的融入大区域发展,提出了 公路、铁路、航空相衔接的 现代交通网络规划,依托现 有214国道、丽大铁路、丽 江三义机场,建设丽攀高速 公路、丽攀铁路、丽香铁路、 泸沽湖机场,构筑市县高等 级通道,发挥滇西北中心城 市的交通枢纽作用。
丽江城市规划区空间结构规划
城市规划区形成 “一核四环五区” 的功能结构分区。
“一核”: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四环”:指以丽江古城为中心形 成的四个环状功能区。 第一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 护缓冲区。 第二环:城市基本功能区。 第三环:城市田园风光带。 第四环:城市环山民俗文化生态带。 “五区”:指玉龙雪山省级旅游开 发区、拉市海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度假 区、古城国际空港经济区、玉龙南口 工业园区、金山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区。
丽江城市产业空间结构
市域产业空间结构为“一主一 次一带三片区”。 一主:丽江城市规划区,以发展旅游业、 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为主。 一次:华坪,市域产业发展的次核,以 发展冶金、化工、电力等产业为主。 一带:金沙江产业发展带。主要进行清 洁能源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旅游业、生 态产业、水产业。 三片区:玉龙产业发展片区、永胜产业 发展片区、宁蒗产业发展片区。
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及规划范围
城市发展总目标:追求产业结
构合理,城市功能配套完善,集聚辐
射能力增强;建设成为生态、低碳、
乐居的山水田园城市。
城市发展战略:1、建设旅游胜地;2、
建设重要窗口城市;3、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4、强化区域协调与合作;5、
优化空间发展格局,6、构建区域生态
安全体系;7、塑造田园乐居城市,提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规划期内,综合考虑区位及交通 等条件,规划市域内城镇空间采 取1个中心,3个次中心,4条发 展轴线,8个重点中心镇,30个 特色城镇。
旅游发展规划
丽江市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 淀成为滇西北旅游区和大西南 旅游圈的中心地带,连承着迪 庆、怒江、大理三地州和西藏、 云南、四川三省区的旅游发展。
三个系列空间:包括一系列带状 空间、一系列斑块空间和一系 列点状空间
中心城区规划用地布局
三纵为:东干河路、香格里大道、 民主路。
一环由中心城区西环、北环路, 庆云路,新团片区西环路,象山 东北侧隧道共同构成。
此外,将香格里大道、中济路、 福慧路西段、长水路建设为绿化 景观道路。同时形成两条旅游环 线。一条交通性旅游环线,即连 接各城市片区的环城路。一条生 态旅游环线,即青龙河沿河生态 走廊,以自行车交通及步行为主。
丽江城市总体规划
丽江市地处中国西南,云南的西 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 部位,距昆明市527公里,北连迪 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 治州,西邻怒江僳僳族自治州, 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 花市接壤。丽江市总面积20600 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 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 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9个乡(镇) 44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50万 人.与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 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中 国四大古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