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学术活动登记表和综述报告
北邮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邮研究生培养方案北邮研究生培养方案1. 概述•研究生培养是北邮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旨在培养研究能力强、创新精神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2. 培养目标学术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学术论文写作和学术发表能力创新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提供优秀创新团队和导师资源团队协作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和组织领导能力•开设团队项目和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讨会和学术组织3. 培养方式导师制度•每名研究生配备一位导师负责指导•导师负责学生的科研方向和学习计划制定•导师定期组织科研讨论和学术报告会课程教学•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和研究前沿课程•强化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支持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和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每年举办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和指导•组织学术研讨会和研究生论坛4. 培养流程入学阶段•完成入学考试和面试•与导师讨论确定研究方向和学习计划•参与入学培训和学术规范教育中期阶段•完成专业课学习和研究生学位课程要求•开展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毕业阶段•完成研究生课程学习和科研项目•撰写研究生论文,并通过答辩•毕业后可继续深造或从事相关工作5. 培养机制质量评估•建立科学的培养质量评估体系•定期组织教学评估和学生调查•每年评选优秀研究生和导师助力机制•提供奖学金和研究经费支持•提供实验室和设备资源•提供就业指导和创业支持激励机制•建立优秀研究生党支部和学术团队•开展学术竞赛和科研成果评选•推荐优秀研究生参与国家研究计划以上是北邮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简要介绍,希望能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一个理想的学习和科研环境,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北京邮电大学关于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2019年5月修订)

北京邮电大学关于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2019年5月修订)北京邮电大学关于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2019年5月修订)目录北京邮电大学关于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 .................... 1 附件: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文领域核心期刊目录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重要国际期刊目录 .................................... 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 ................................ 8 光学工程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 ....................................... 24 软件工程学科中文领域核心期刊目录 ....................................... 26 软件工程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 ....................................... 26 涉密研究生进行“等效学术成果”认定的实施细则 . (33)北京邮电大学关于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第一条学位授予质量特别是博士学位授予质量代表了一个学校的学术水平。
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是证明其学术水平,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必要条件。
为了保证和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质量,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研究生在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时,必须提供其攻读学位期间以北京邮电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科技奖励或发明专利等能反映其学术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
所提供的学术论文必须以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如本人为第二作者,则第一作者必须是其导师。
第三条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应达到以下要求: 1、工学、军事学门类:(1)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 收录刊源上正式发表论文至少2篇;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 收录刊源上正式发表论文1篇和在EI 收录刊源或附件中本学科指定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至少2篇。
培养环节5-必修环节登记表

硕士研究生必修环节记录表学号姓名导师薛静锋研究方向行政方向二级学科软件工程一级学科软件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制填表说明根据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为规范硕士研究生必修环节,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特编写《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必修环节记录表》,每位硕士研究生应认真、及时准确填写,并经导师审核。
凡达不到要求者,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的答辩。
具体要求如下:研究生必修环节含专业外语的学习、文献综述报告和学术活动。
1.专业外语学习由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选读和笔译本学科或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可以结合研究生的选题一起进行。
各学院应在第二学期期末之前负责组织完成专业外语的考试。
通过考试的硕士研究生记1学分。
2.硕士研究生应在选题前阅读相关领域的中外文资料,并写出不少于4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引用参考文献的篇数不得低于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
文献综述报告应反映国际和国内本领域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完成文献综述报告并通过导师评审后记1学分。
此必修环节随开题报告单独完成,不纳入本表考核内容。
3.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需参加6次以上学术活动,其中本人进行正规性学术报告或学位论文阶段性报告次数按照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执行。
参加学术活动后,硕士研究生应填写本记录表。
本人所做的报告还应附上学术报告的文稿。
完成学术活动环节记1学分。
此表作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查时必修环节的审核依据,资格审查时交研究生院,经审查合格后方能参加答辩。
一、专业外语学习二、学术活动(共六次)三、学院审核意见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评审表》打印流程

一、申请开题答辩时应提交的材料: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评审表》(综合信息系统中打印输出)
研究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网址:
/gsmis/main.do
用户名:学号,密码:默认学号登陆后,找“学生培养过程”模块——“开题与中期检查”
填写说明:
(1)按要求填写论文题目
(2)论文研究类型(根据自己的论文类型来选择)
(3)科研项目来源(根据自己的论文项目来源选择)
(4)论文类型:1为公开,2为涉密,原则上尽量不涉密,如必须涉密(国防秘密)必须按要求办理涉密手续。
(5)填好后,打印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评审表》。
按要求填写校内导师(即学院指导教师)、校外导师(即企业指导教师)、文献综述题目、已阅读文献数,该表找学院指导教师签字后,提交给各专业教务老师。
2、《企业指导教师意见表》
3、文献综述
4、开题报告
二、申请中期答辩时应提交的材料: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中期检查表》(研究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2、《企业指导教师意见表》
3、中期检查报告。
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登记本

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本培养层次(博/硕士):学号:研究生姓名:学制:学院:学科方向(领域):学习方式:指导教师: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制填表日期:年月日目录1、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学术活动的规定 (1)2、参加学术报告登记目录 (2)3、本人做学术报告登记目录 (2)4、参加学术报告登记表 (3)5、本人做学术报告登记表 (15)新疆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学术活动的规定第一条为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活跃校园学术气氛,加强校内外学术交流,经研究决定建立研究生学术报告制度。
第二条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学校、学院、学科主办的各项学术活动,并在导师的带领或指导下参加校外访学和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
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不得少于10次(根据学位点的培养方案做具体要求)。
第三条在校学习期间,硕士研究生至少作1场学术报告,博士研究生至少作2-3场学术报告。
第四条学院应做好研究生学术报告的有关组织工作。
每学期开学两周内由导师与研究生协商本学期报告人和报告论题等具体内容,由报告人聘请负责人;各学科统筹安排本学科的研究生学术报告计划,学科负责人签字后上报学院;学院安排报告的时间、地点,统一编制本学院的学期报告计划,以纸质和电子文档两种形式报研究生处备案;研究生处在校园网上公布全校研究生学术报告学期总计划。
学院负责在校园网上预报每次学术报告的相关信息。
第五条研究生学术报告的基本程序是:负责人介绍报告人和报告论题;报告人作学术报告;自由提问并答疑;负责人评议。
第六条学术报告的时间一般1小时。
其中学术报告30—45分钟,提问和答疑、评议的时间为15分钟左右。
第七条为保证学术报告的质量,报告人的导师应对学术报告进行指导,并旁听学术报告,会后给予点评和指导。
各学科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研究生的学术报告会,并积极参与学术讨论。
第八条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须填写《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本》;学术报告者须填写《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报告登记本》。
北邮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标准

北邮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标准一、总则北邮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标准是根据《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管理办法》制定的,旨在激励和奖励在学业、科研和社会实践方面表现优秀的研究生,同时促进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评定对象北邮研究生奖学金的评定对象为在校注册并已修完学业年限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
三、评定标准(一)学业成绩1. 硕士研究生:学业成绩应当在同年级同专业中名列前茅。
2. 博士研究生:学业成绩应当达到或超过学校规定的毕业要求。
(二)科研成果1. 包括科研论文、专利、科研项目成果等。
2. 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获得的专利或者取得的科研项目成果,将被优先考虑。
(三)学术活动1. 学术交流、学术赛事、科技项目等方面的参与和表现。
2. 在学术领域取得的突出成果、担任学术职务等将作为评定奖学金的重要依据。
(四)社会实践1. 社会工作、志愿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
2. 在社会实践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活动将被充分考虑。
(五)其他1. 如有特殊情况或特殊贡献,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奖励。
四、评定程序(一)自评研究生根据评定标准,填写个人自评材料,陈述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成绩和表现。
(二)推荐导师或院系推荐,并提供学术评价和推荐意见。
(三)评定学校设立奖学金评定委员会,由校领导、相关教授、学科带头人等组成,负责对研究生成绩进行评定。
(四)公示对获奖学金的研究生成绩进行公示,接受学校师生的监督和评议。
五、奖学金级别根据研究生成绩,按照综合评定结果分为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和三等奖学金,奖学金金额从高到低排列。
六、奖学金管理获奖学生应当严格遵守学校规定的奖学金管理办法,认真对待奖学金,并按规定使用。
七、奖学金终止对违反学校规定或影响学校声誉的研究生成绩,奖学金将被终止,并可能被追回。
八、其他对于特殊情况,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处理。
以上即是北邮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标准,希望这一标准能够鼓励研究生们在学业、科研和社会实践方面全面发展,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和表现。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暨学术月选课通知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暨学术月选课通知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研究生暑期学校暨学术月选课通知2017年研究生暑期学校暨学术月(下简称“暑期学校暨学术月”)将结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开设研究生学位课程、选修课程、学术前沿课程等。
下面,店铺为大家提供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研究生暑期学校暨学术月选课通知,全文如下:一、面向对象1、本校所有在籍研究生(含博士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本校2014级本科生;3、已录取的2017级研究生(下简称研究生新生)、注1:本校所有在籍研究生、2014级本科生,凡是履行网上选课手续的,即视作报名参加暑期学校暨学术月。
注2:2017级研究生新生,已经通过学院报名(名单详见附件2),但在规定的网上选课时间内没有选择任何一门课程的.,视作自动放弃暑期学校报名资格,不再安排配套的住宿等资源。
二、教学时间:共计三周,为2017年7月3日——2017年7月23日。
具体课程上课时间详见课表(附件1)。
暑期学校授课时间安排表(2017年7月)暑期学校授课时间节次表三、选课时间2017年6月19日(周一) 12:00——2017年6月26日(周一)24:00四、选课网址和登录方式:1、校内登录登陆学校统一身份认证登录平台(),进行身份认证后。
在“系统直通车”栏目直接跳转到“研究生系统”,或者直接访问研究生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下简称“系统”)网址:。
用户名为学号(见“北邮通”校园卡卡面),2017级研究生新生可在附件2中查询本人研究生学号;2017级研究生新生的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如果有字母请用“0”代替。
请选择“学生”身份登录系统。
2、校外登录1)第一步:下载安装VPN客户端。
VPN下载地址:https://,用户名为工号或学号,密码为您的校园网登录密码。
手机VPN客户端,可在手机应用店搜索“globalProtect”安装。
)2)第二步:VPN连接北邮校园网。
北京邮电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基本要求(2013年版)

北京邮电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基本要求1、培养目标1.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1.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工作及其它相关工作的能力。
1.3身心健康。
2、学制2.1普通博士研究生(含外国来华留学博士研究生):学制为四年。
2.2 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进入博士阶段起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
2.3 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为五年。
基本培养过程为:课程学习1—1.5年,第四学期末进行博士学位培养目标审核,审核未通过的研究生转为进行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按照硕士学位论文要求进行答辩及学位授予。
3、培养方式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培养博士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在培养过程中建立以导师为核心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
博士研究生导师可根据课题需要聘请相关学科的教授、副教授协助工作。
在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工作中,遵循导师负责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4、培养计划每个博士研究生都应制订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根据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结合博士研究生自己的特点,由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与博士研究生本人共同制订。
5、课程学习5.1.应修学分数普通博士研究生(含外国来华留学博士研究生)应至少修满16学分。
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研究生期间合计应修满40学分;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应至少修满32学分。
5.2.课程设置5.2.1公共必修课5.2.1.1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中国国籍的博士研究生必修,36学时,2学分。
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相关要求开设。
具体教学按照《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细则》实施。
5.2.1.2 中国概况外国来华留学博士研究生必修,36学时,2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邮电大学
学术型研究生学术活动登记表
注、学术活动形式指:培养方案列出的学术报告、学术会议、前沿讲座等学术活动形式。
2、需写出覆盖10次学术活动的综述报告附后,导师审核签字后,一并交所在学院教务部门。
学术活动综述报告
读研期间参加了很多的学术活动,学术活动涉及的领域也比较的广,既有人文的,也有偏理工应用型的,从这些学术活动中我真正认识到了读研究生的意义所在,
研究生顾名思义,是为研究而生,是以做科研为最核心的,而在做科研当中我们需要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我们所接触到的这些毫无生命的知识理论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我在参加一系列的学术活动中逐渐的明白了研究生在做科研中所应该具有学术态度。
这对我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我将大概的讲述一下我在参加的学术活动中一些比较典型的或者比较有意思的讲座来与大家分享,同时也会分享我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收获。
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开幕式暨主题讲座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吴晔副教授作为讲座的主讲人,同时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文博教授作了致开幕词。
学术论坛组委会代表就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论坛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还对同学们所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讲座主讲嘉宾吴晔副教授现场解读了如何明确研究方向,如何看文献,如何完成高水平论文,为同学们清除学术研究,论文发表过程中的种种迷雾,为同学们的学术研究之路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与此同时,吴晔副教授还分享了他关于科研道路中能力与机遇的感悟。
从中我学到了,在科研的道路上只要你肯静下心来,埋头真正的做一些研究,就一定能够做出一些成果来的,在科研的道路上我们必须能够耐得住寂寞,同时在科研中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做科研的态度,决不能做一些虚假的成果,这样是违背学术道德的,是对学术的一种不负责任,是对学术的践踏。
IBM的数据挖掘技术讲座主要为我们普及了一些数据挖掘的知识,数据挖掘:就是从海量的数据中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的建模算法,寻找隐藏在数据中的信息,如趋势(Trend)、模式(Pattern)及相关性(Relationship),是从数据库中发现知识的过程,运用电脑存储数据和数据库技术以及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工具。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集中识别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
它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交叉学科,包括机器学习、数理统计、神经网络、数据库、模式识别、粗糙集、模糊数学等相关技术。
数据挖掘的基本特点是:1•数据挖掘是在没有明确假设的前提下去挖掘信息、发现知识。
2.数据挖掘所得到的信息应具有先前未知,有效和可实用三个特征。
3•先前未知的信息是指该信息是预先未曾预料到的。
4•数据挖掘是要发现那些不能
靠直觉发现的信息或知识,甚至是违背直觉的信息或知识。
5•挖掘出的信息越是出乎意料,就可能越有价值。
中日相互识解的差异与文化认同的建构这个讲座是由北京大学日文系教授刘金才老师主讲,刘老师主要讲解了自冷战结束以来中日之间一直摩擦、冲突不断的历史原因和民族文化差异问题。
刘老师在全球化与文化冲突相伴而寻求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语境下,对中日间发生冲突”的文化导因一一两国族间对彼此民族文化差异的识解、对相互历史文化关系认知的差异进行深度解析,并探讨寻求中日文化认同所需的要素、思想理念和理性态度,以期为中日间客观、理性地识解和认知彼此的文化传统及相互关系,消解矛盾冲突和寻求建构文化认同的途径提供有益的启示。
所以说,应该辩证的客观的看待中日之间的关系,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寻求一种关系的平衡使得两个国家能够互利共赢,两个国家的人民能够安居乐业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