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兽医治疗猪气喘病的方法

兽医治疗猪气喘病的方法

猪气喘病又被称为猪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上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是病情传播速度较快,后期很容易反复流行,严重威胁到猪群的健康生长,会对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中西兽医治疗猪气喘病的方法,希望通过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1、发病分析2020年的3月中旬,在一个中小型的养殖场中出现了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上病情传播速度较为缓慢,症状较为缓和,患病病例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发病5天之后,大约20头猪出现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并且年龄越小临床症状越严重,造成的死亡率越高。

出现发病情况之后,养殖户立即将患病病例单独隔离,对养殖场进行认真细致的封锁隔离和有效的清理,在发病期间尝试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兽医接到求助之后,委派官方兽医到养殖场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通过对发病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发现养殖场的整体条件普遍较差,并且存在不科学引种情况,在引种之前也没有进行严格的产地检疫,到场隔离观察。

结合整体的发病情况和典型的临床症状,初步判定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猪气喘病,随后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病原鉴定,能够检测出一种在支原体培养基上生长出了细小灰白色的菌落。

进行了一次全血凝聚试验,能够使标准的支原体抗原凝集,由此可以判定病原为肺炎支原体,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了几种敏感的药物,并构建了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方案,短时间内控制了病情,避免损失进一步加大。

2、临床表现发病初期有个别年龄较小的猪会出现咳嗽气喘的症状,尤其是在清晨或者采食饲料过程中咳嗽出现的频率较高,大多数患病病例表现为低沉的咳嗽,精神状态逐渐变差。

随后临床症状逐渐加重,发病猪的数量越来越多,患病猪的咳嗽症状加重,咳嗽时腰背弓起表现为痛苦的咳嗽,头部低垂,随后从鼻腔和口腔当中会分泌出大量的泡沫状内容物或者脓性分泌物。

病情加重之后,大多数患病病例表现为腹式呼吸,并且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的现象,有的患病中长时间卧地不起,从眼角分泌出大量的脓性分泌物,将上下眼睑粘连。

猪喘气病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

猪喘气病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
损 失 1 流 行 病 学
假 死 仔 猪 . 膜 苍 白 . 射 微 弱 或 黏 反
无 .全 身 松 弛 . 口和鼻 腔 内有 黏 液 堵 塞 . 有 呼 吸 。轻 症 假 死 仔 猪 . 有 轻 没 只
微 的心跳 . 膜发绀 . 弱 无力 , 黏 软 口和
织致 密 , 润 而平 滑 。气 管 、 气 管 中 湿 支
通 常有 卡 他 性 分 泌 物 随 着 病 程 延 长 或 加 重 . 变 部 颜 色 变 深 ,硬 度 增 加 , 病 俗称 “ 样 变 ” 其 他 内 脏 一 般 无 明显 胰 变化
猪 气 喘 病 对 不 同 品种 、 龄 、 别 年 性
的猪 均 能 感 染 .其 中 本地 土猪 最 易 感 染 , 肉 型 猪发 病 率 要 低 一些 。 瘦 本病 一
猪 出 现 仅 有 心 跳 而 无 呼 吸 的 假 死 现 象 。此 时 , 用 适 当 方 法 , 可 救 活 假 采 就 死仔猪 , 轻损失。 减
1 病 因
33 用 手 有 节 奏 地 轻 轻 按 压 仔 猪 胸 .
部 , 到仔 猪 发 出声 音 为止 直
34 尽 快 的将 仔 猪 放 到 母 猪 腹 下 . . 腹
障碍 . 会 引 起 仔 猪 假 死 也 2 临 床 症 状 和 诊 断
传 染 病 喘 气 病 对猪 只 的 主要 危 害 是
生 长 发 育 受 阻 、 料 利 用 率 下 降 . 继 饲 易 发 其 他 疾 病 .病 猪治 愈 后 在 不 良 的饲
养 环 境 下 易 复 发 .给养 殖 户 带 来 严 重

8 . 猪 场 兽 医 0
LV s O KA DP u T N U _ o 2 1 |E T C N o LRY|D s RYN _ T 8

猪气喘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气喘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3 . 5 . 1 与猪肺疫 的鉴别 : 急 性 病 例 呈 败 血 症 和 纤 维 素 性胸膜肺 炎症状 , 全 身症状较重 , 病 程较短 , 剖 检 时 见 败 血 症 和 纤 维 素 性 胸 膜 肺 炎 变 化 。慢 性 病 例 体 温 不 定。 咳嗽重而气喘轻 , 高度消瘦 , 剖 检 时 在 肝 变 区 可 见 到 大 小 不 一 的化 脓 灶 或 坏 死 灶 。而 气 喘 病 的 体 温 和 食
除, 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
1 病 原 及传 播
加, 外 观似胰脏 。切 面多汁 , 组织致 密 , 气管 和支气管
内有 多 量 黏 性 泡 沫 样 分 泌 物 。病 程 较 长 的病 例 , 病 变 部坚 韧度 增加 , 呈灰 黄色或 灰 白色 , 肺 门 淋 巴 结 和 纵 膈 淋 巴结 明显 肿 大 , 呈 灰 白色 , 切面湿润 。 3 - 3 X 射 线 检 查 即使 对 于 处 在 患 病 初 期 或 隐性 感 染 的猪 , 均 可 用 该 方 法 检 出 。通 常 采 用 背 胸 位 , 可 见 两 心 膈 角 部 或 心 脏 周 围 有 不 规 则 云 絮 状 的 渗 出性 阴 影 。 X射 线 透 视 仅 适 合 于 小 猪 , 成 年 猪 由于 个 体 太 大 , 一 般 移 动 式 X线 机难 以 透过 胸 壁 而达 不 到 目的 。
3 . 4 血清学试 验 近 年 来 。我 国 研 究 成 功 的 猪 气 喘
猪 气 喘病 的 病 原 为 猪 肺 炎 支 原 体 , 具 有 多 形 性 的
特点 . 对 外 界 环 境 的抵 抗 力 不 强 , 自然 条 件 下 存 活 不
会 超过 3 6 h .一 般 常 用 的化 学 消 毒 药 物 都 可 将 其 杀 死. 但在低温和冻干条件下可保存较长时间 。

猪气喘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控

猪气喘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控
猪, 寒冷季节多见 。 猪舍通风不 良、 猪群拥挤 、 气候突
血清学诊断。用补体结合 中试验、 免疫荧光抗体
试验 、 琼脂 免疫扩散试验 、 间接血凝试验 、 生长抑制 试验 、 凝集试验检测本病 , 效果均好 。本病应 与猪流 行性感 冒、 猪肺疫 、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 猪肺丝虫 、 蛔
虫等进行区别诊断 。
5 防控措施
采取 自繁 自 养 的原则 ,严格杜绝外来发病猪只 的引入 。如需引种饲养的 , 应先 隔离 3 个月 , 完全确
2 I 临床 症 状
猪气喘病潜伏期 1 1 - 1 6天 ,第 3 0 — 7 5天出现咳 嗽, 病程发展分为急性 、 亚急性 、 慢性 、 隐性 4 种 。急 性病症 常发生在新发病地 区或新建猪场。疫情暴发
影响巨大 , 该病已成为养猪业的主要危害疾病 , 给养
本病 的主要病变在肺 和肺部淋 巴结 ,急性死亡 可见肺有不 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肺 的心叶、 尖叶、 隔叶前下缘及中间叶 , 左右两叶发生对称性病变 , 病 变 区域大小不一样 , 呈淡红色或灰红色 , 随病程延长 变灰 白或灰黄色 。肺炎初期为湿润的半透明状 , 呈浅
素每千克体重 5  ̄ 6 万单位 , 肌肉注射 , 每天 1 次, 连
用5 ~ 7 天 。盐酸土霉素每千克体重 4 0 毫克 , 0 . 9 %氯 化钠注射液 5 } . 后 肌 冈注 射 , 每 天 1次 ,
连用 5 ~ 7 天。
: 克体重 5 O 毫克 , 肌 肉注
程。
3 病理变化
喘病弱毒冻干疫苗 ,仔猪进行二次免疫可以提高猪 群免疫力 , 5 — 7日龄首次免疫 , 6 O ~ 8 0日 龄二次免疫 。 种猪和后备猪每年在配种前一星期注射。为提高免 疫效果 , 可在免疫前一天和后一天用黄芪多糖饮水 , 诱导抗体形成。对发病猪进行药物治疗 , 可用卡那霉

猪气喘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猪气喘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猪气喘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作者:方立志,洪蕾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7年第5期1猪气喘病的诊断1.1猪气喘病的ir缶床诊断猪气喘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死亡率不高,但病程长,潜伏期为10。

15d,此阶段患病猪在体温、精神和食欲方面没有明显病症。

发病初期表现为咳嗽伴随少量鼻涕,病情严重的鼻涕状态为脓性鼻液。

发病中期咳嗽减少,声音低沉,有气喘症状出现,呼吸次数增加,大概每分钟60~ 80次,且可观察到明显的腹式呼吸。

发病后期,气喘显著加重,病猪会张口喘气,同时出现精神萎靡,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

此病的临床症状受饲养管理,营养水平,生存环境的影响。

1.2猪气喘病的剖检变化解剖病猪会发现肺部有灰红色或淡灰红色,半透明状的病变,呈现“肉样”或“胰样”,并且两个肺的病变情况相同,肺病变部分和健康部分有明显的分界。

另外肺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有显著肿大的症状,且切面隆起,有黄白色渗出物。

1.3血清学检杳目前检查猪气喘病的常用方法有间接血凝试验和琼脂扩散,通过这两种方法对猪群进行普检,然后淘汰掉检验为阳性母猪。

2猪气喘病的预防措施2.1重视检疫在引进种猪的过程中要有2个月以上的隔离检疫期,在此期间按照规程进行严格的检疫,杜绝引进带病猪,一旦检出患病猪或疑似患病猪,要及时处理,确保所有猪只健康无疾病。

有条件的猪场可以自繁自养,从源头上减少猪气喘病的发生。

2.2加强冬季饲养管理冬春季节温度低,气温骤变是引起此病的原因之一,要加强猪的饲养管理。

首先,要保证猪舍的温度适宜。

其次,要进行合理的通风。

设置距离地面Im以上的通风窗,并在中午温度比较高的时间段进行通风。

同时要加强营养,并保证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猪只都能够获取足够的营养。

在饲料方面,要新鲜无霉变,无潮湿冰冻的现象。

严格控制饲养密度也是预防此病的关键措施,饲养密度过大,会使猪舍内空气质量下降,从而诱发此病。

另外,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能够有效的避免猪只的交叉感染,有利于此病的预防和治疗。

猪喘气病治疗方法与经验

猪喘气病治疗方法与经验

猪喘气病治疗方法与经验喘气病在各个季节皆有可能发病,每年的秋、冬季节由于气温变化相对更大,以此发病更为频繁,从发病特征上来看,有隐性型、慢性型和急性型三种之分,呼吸快而短促、猪体逐渐消瘦、进食量大大减少是主要的病症表现,尤为干扰生猪健康,导致猪只出现营养不良的、思量转化率降低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重视起治疗工作与预防。

1 流行病学猪喘气病是一种由肺部发炎引发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因此也被称为猪支原体肺炎及猪地方流行性肺炎。

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危害哺乳猪、断奶猪、妊娠后期的母猪以及病猪与体质弱的猪。

主要传染源是发病猪和带毒猪,健康猪在接触空气中的病原体后即可导致发病。

该病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气温的变化,该病主要集中在冬末春初季节暴发,这一段时间内气温变化快,昼夜温差大,猪无法适应该环境就会引发猪喘气病。

除此以外,当猪舍猪数量多、空气不流通、舍内环境潮湿时极易诱发该病,因此饲养不当也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由于该病的传播性比较强,一旦发生案例后会迅速蔓延到整个养殖场,而且病源难以及时根除,需要长时间消毒才可以避免再次发生。

2 临床症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以及不同种类的猪群都会感染猪喘气病,其中哺乳期与幼年期的生猪由于自身机体发育不完善,抵抗力比较弱更容易发病,因此也是猪喘气病的高发群体,对其症状分析可以发现,首先是病发的前期,生猪一般会受到天气突变的影响而突然发病,出现单声干咳且鼻孔会流出少量的脓性或黏性液体,颜色逐渐加重,频率也会增加,干咳继而会转变为连续性的湿咳,病猪大多会呆立不动,且头部低垂,直至阴道中流出分泌物;在病发的中期阶段,大多数病猪有现喘粗气症状,观察其腹壁会呈现出节律性的煽动,呼吸大约为70次/min 左右,甚至会达到100次/min;在病发的后期,病猪的症状更加严重,除了呼吸频率加快、喘粗气明显外,大多数病猪还表现呼吸急促且困难,病猪现为犬坐姿势并张大口呼吸,期间还会伴有沉弱而深长的咳嗽声,病猪精神较差,食欲废绝,身体逐渐消瘦,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病猪死亡。

猪喘气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喘气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
度要好 。
精神和食 欲均无 明显变化 , 特别是仔猪发育不 良, 生
长迟缓 。随病情发展 , 咳嗽加剧 , 精神萎靡 , 干咳变成
湿咳 , 咳变成深 咳, 浅 头下垂 , 口喘气 , 声咳嗽 , 张 连 呼 吸 困难 而快 , 每分 钟 增 至 4 ~ O次 , 重 者达 10 O9 严 0
3 病理变化
肺 有 不 同程度 的水肿 和气 肿 ,肺 的尖 叶 和心 叶 呈 对称 性 、 融合性 支气 管肺 炎病 变 。尖 叶 、 叶 、 心 中间 叶下垂 部 和 膈 叶前部 下 缘 ,出现 淡红 色 或 浅 紫色 呈 “ 肉样 ” 变 , 门 和纵膈 淋 巴结 明显 肿 大 、 硬 , 虾 病 肺 质 切 面呈 灰 白色 。随着 病情 发展 , 叶呈现 不 同程度 的 肺
吸道 感染 。
5 防治措施
采用 “ 全进 全出” 的饲养方式 。在每批猪进栏
前 , 舍 须 经严 格 的 冲洗消 毒 , 置 7天 以上 再转 入 猪 空
新的猪群 , 对控制本病能起到重要 的作用。保证猪群 各个阶段 的营养需要 , 保持猪群合理 、 均衡的营养水
平 , 避免 饲料 中含 产 生 免 疫抑 制 的真 菌 、 素 等 , 并 毒
12次 , ~ 连用 5 7天 。 —
性胸膜肺炎变化。慢性疖 轻 , 度消 瘦 , 高 剖枪 时 在月
养殖技 肉样变 化 区 , 无败血 症 和胸膜 炎变 化 。
发。不同年龄 、 性别和 品种的猪均有易感性 , 其中以 哺乳仔猪和幼猪较易发病 ,妊娠后备母猪和哺乳母 猪、 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新疫区常呈暴发性流行 , 急性经过 , 传播快 , 症状重 , 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 老 疫区多为慢性经过 , 症状不明显 , 死亡率低 。病原体 存在于病猪及其分泌物 中, 病猪 、 隐性感染猪和痊愈 猪是 主要传染源。健康猪 由于吸人含有病原体的飞 沫 或接 触 被病 原体 污 染 的用 具 、 料 、 饲 圈舍 等 通 过 呼

猪气喘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气喘病的诊断与防治

3 临床 症 状
潜 伏期 为6~1 6 d 。病程 可分 为急性 、慢性 和隐性 感染 。 3 . 1 急 性 型
作用。
年 四季 中最 为 常见 的呼 吸系统 疾病 就是猪 气 喘病 。
肺 、胸 腔 出现纤 维紊 『 生 化脓 性炎 症 ,严 重 出现 坏死 。
1 流行病 学
1 . 1 易 感 动 物
5 诊 断
可 根 据 临床症 状 、病 理 特征 和流 行病 学 可做 出初步 诊 断 。确 本 病 仅 见 于 猪 ,不 同年 龄 、性 别 和 品 种 的 猪 均 能 感 染 。其 诊 须进 行实 验室诊 断 。 中 ,以哺 乳猪 和 幼猪 最 易感 ,发 病 率和 死亡 率 较高 ;其 次是 妊 娠 6 防治措施 后 期 的母 猪 和哺乳 母 猪 ,成 年猪 多呈 慢 性或 隐 性感 染 ,很少 出现 6 . 1 接 种 疫 苗 临 床症 状 ,但 生长 缓慢 。 ( 1 ) 未 发 生本病 的猪 场可 通过疫 苗接 种 ,配合 严格 的 隔离和 2 . 2 传 染 源 消毒卫 生措 施来 预防 。种公 猪 、种母 猪和 5 ~1 5 日龄 仔猪 免疫 接种 病 猪 和带 菌猪 是本 病 的传 染 源 。病 原体 存 在于 病猪 及带 菌 猪 猪 支 原体 肺 炎 ( 猪 气 喘病 )疫 苗 。 ( 2)通过 长 期 监 测 、免 疫 、 的呼 吸道 及其 分 泌物 中 ,在 猪体 内存 在 的 时间 长 ,病猪 在 临床 症 隔离 、消 毒和 及 时 治疗 、淘 汰 ,保 持 健康 场 的净 化 。 ( 3) 实 行 状 消 失后 0 . 5 —1 年 多 仍可 排 出病 原 体 。本 病发 生 主要 是 从外 面 购 自繁 自养 ,不 从 外 地 输 入 猪 苗 。 确需 从 外 地 引 进 种 猪 时 ,应 认 人 隐性 感 染猪 所致 ,哺乳 仔 猪 常从 患病 母猪 感 染 。呼 吸道接 触 是 真了解输 出地有无本病发生和流行 ,确认无疫健康 的猪方可输 本 病 的传 播途 径 ,病 原体 随 病猪 咳 嗽 、喘气 和 喷嚏 的分 泌 物排 出 入 。 输 入 到 达 目 的地 后 ,须 严 格 隔 离 3 个 月 ,在 隔 离 期 间 ,选 体 外 ,形成 飞沫 ,经 呼吸道 感染 健康 猪 。 择 本 场 刚断 奶 的健 康 仔 猪 3 ~4 头 进行 混群 饲 养 一 段 时 间 ,注 意 2 . 3 发 病 季 节 观察 有 无 出现 咳嗽 和 气 喘 症 状 ,确认 无 猪 气 喘 病 后 方 可 混 群 饲 本 病 一年 四季 均 可发 生 ,冬 春寒 冷 季节 较 为多 见 ,猪舍 通 风 养 。 日常 应 加 强 猪 群 饲 养 管 理 ,给予 全 价 饲 料 ,做 好 日常 卫 生 不 良、猪 群拥 挤 、气 候 突变 、阴湿寒 冷 、饲 养 管理 和卫 生 条件 不 防疫 和 消毒 工作 。 良可促进本病 的发生 ,加重病情 ,如有混合或继发感染 ,则病情 6 . 2 发病猪场的防控措施 更 重 。常 见 的混 合或 继发 性 病原 体 有 巴氏杆 菌 、胸 膜肺 炎放 线 杆 ( 1 ) 早 期诊 断 、早期 隔离 、及 时消 除传染 源 。加强 对猪 群 的 菌 、肺 炎 球 菌等 。首 次 发生 本病 的 猪场 ,常呈 暴发 性 流行 ,多 呈 观察 ,及 时 发现 病猪 ,及 时隔离 ,及 时进行 有 效药 物 治疗 并 消毒 急 性 经过 ,病 症 重 ,病 死率 高 。在 老疫 区 ,猪 场多 为慢 性 或 隐性 处 理 ,以 防止疫 情扩 散 、迅 速控 制本 病 的发展 。 经 过 ,症状 不 明显 ,病死率 低 。 ( 2 )给种 猪 和后备 种猪 免 疫接 种猪气 喘 病疫 苗 ,2 次, 年 。 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 。春秋 季节 ,昼 夜温差较 大 ,鸡群 的防御 功 能下降 , 易 得 此 病 :春 秋 气 候 干 燥 ,可 造 成 上 呼 吸 道 黏 膜 损 伤 及 纤 毛 的 断 裂 ,环 境 中 的AI 通 过 受 损 的 粘 膜 进 入 体 内 ,进 V 而 引起 一 系列 的病 变 。 我 国禽 流 感 的 发 生 基 本 上 都 是 一 些 小 型 的个 体 养 殖
43 防 治 结 果 . 通 过 上 述 防 治 措 施 , 3 后 鸡 群 的饮 水 吃 d
其 是在 目前养殖 环境 中禽流 感病 毒大 量存在 以及鸡 群低
水 平 免 疫 保 护 的 情 况 下 , 禽 流 感 病 毒 发 生 更 为 频 繁 的 变
异 ,导致 禽流 感疫 苗免疫 保护 效果差 ,造成 鸡群 大量发
h n ,
养猪业 的发展 ,由于 异地 引种 和流通频 繁,导致该病 在

些猪场 大面积流行 。同 时, 由于规模 养殖场饲养密 度
较 大 、 饲 养 管 理 不 善 ,发 病 情 况 远 远 高于 散 养 户 。
防止继 发大 肠杆菌 感染 。提 高机体 免疫 力,增 加营养 , 饲料或饮水中添加 电解多维 、V 等增强机体抵抗力。 c
严重损失 。
场 ,相 对来 说管理 较差 ,饲养 方式 比较混 乱 ,饲 养环 境 污 染严 重 ,免疫程 序不科 学 ,极易造 成疫 病 的流 行 。在
或 肝 样 病 变 。 本 病 以慢 性 病 例 多 见病 程 长 , 死 亡 率 低 。 临 床 症 状 不 明显 是 本 病 的 典 型 特 征 。 1 流 行 特 点
容 易发生 。如 有的猪场 防疫消毒不 严格 ,导致养 殖场环 境污 染严重 ,多种病原长 期存在 ,猪群处于 隐性感染状 态 ,一旦机 体抵 抗力 下降 ,即可 引起混合感染 ,造成 多 种疾病 同时发 生,从而 加大了防治难度。
山东畜牧兽
21 年第 3 00 1
猪 气 喘病 的诊 断 与治 疗
张 明 海 ( 山东省 宁阳县宁阳镇兽 医站 220) 700
中 图 分 类 号 : ¥ 5 .8 88 2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 10 —7 32 1)30 5 .2 0 713 (0 00.0 00
1 本 病 无 明 显 的 季 节 性 但 以 冬 春 季 及 换 季 时 多 . 4 发 ,此 外 潮 湿 、 高 密 度 、 通 风 差 等 因 素 也 易 诱 发 。 目
1 仔猪发 病率增 高,成年猪 多呈 隐性感 染 以往不同 . 1
日龄 的猪 均 可 感 染 发 病 ,育 肥 猪 隐 性 感 染 较 少 。 目前 仔
对H 等 低致病 性禽流 感未 引起足够 的重视 , 目前对 市场 9
送检病料 检测发现AI 的阳性检 出率 较高 ,种 种迹象 V H9 表 明,H9 型禽流 感的发病 率和 危害性 目趋 严重 。鸡群 亚
感染 H 后易 混合 或继 发感 染I 9 B、ND、 大 肠 杆 菌 病 等 疾 病 , 导 致 肉 鸡 的 大 量 死 亡 和 蛋 鸡 的 产 蛋 率 降 低 以及 缩 短 产 蛋 高 峰 时 间 造 成 蛋 鸡 的 提 前 淘 汰 ,给 我 国 养 禽 业 造 成
料 逐 渐 恢 复 , 黄 绿 粪 便 减 少 , 7 后 鸡 群 呼 吸 道 症 状 基 本 d
消失 ,吃料 饮水 恢复 正常 ,鸡群 的死亡 率 降到 了正常水
平 ,鸡群 产 蛋 率开 始 回升 ,蛋 的 颜色 、 品质 逐步 恢复正 常 。
5 讨 论
过 去 , 人 们 往 往 把 目光 放 在 高 致 病 性 禽 流 感 上 , 而
该 病 潜 伏 期 一 般 为 l~ 6 , 最 短 3 5 , 最 长 可 达 1 1 1d ~d 个 月 以 上 。根 据 病 程 的发 展 经 过 , 在 临 床 上 大 致 可 分 为 。 目前猪气 喘病病原在 一些 猪场 分布广泛 ,成年猪大多呈隐性感染 。 1 规模猪 场发 病率增 高,发 病面积扩 大 . 2 随着 规模化
21 急性型 主 要见于新疫 区和新感 染的猪群 。病猪常 .
突 然 发 作 ,精 神 萎 靡 不 振 , 呼 吸 次 数 剧 增 ,达 6 , 2 次 0 10 -  ̄ / n 呼 吸 困 难 , 严 重 者 张 口 喘 气 , 有 明 显 的 腹 式 呼 mi ; 吸 。 咳嗽 次数 少而 低 沉 ,有 时 也 会 发 生 痉 挛 性 阵 咳 。 体
较 低 , 许 多 养 殖 场 为 了保 证 猪 舍 温 度 ,而 忽 视 了 通 风 换 气 , 导 致 空 气 质 量 下 降 , 最 容 易 诱 发 该 病 。近 年 的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显 示 , 本 病 在 饲 养 管 理 和 卫 生 条 件 差 的 猪 场 最
件下 有利于本病 的传播 。症状为咳嗽和 气喘 ,特征 性的 病变 为肺 的尖叶 、心叶 、膈 叶的尖端及 中间叶呈现 肉样
猪气 喘病( 猪支原体肺炎MP ,猪地方性肺 炎E S是 S P) 猪 的一种直接接 触、慢性 呼吸道传 染病 ,发病 率高 ,本 病在 世界范 围内广泛流行 。病原为猪肺 炎支原体 ,主要
通 过 鼻 腔 接 触 和 空 气 传 播 , 在 猪 群 密 集 、 通 风 不 良的 条
1 发病季 节明显,混合感染居 多 冬春季节 由于气温 . 3
前 该病 的发病 率 高 ,症 状不 明 显 ,病死 率 较低 。在 实 际生 产中 ,多数 由于继发 感染其他 呼吸道病而 死亡 。
2 临 床 症 状
猪发 病率有 增加 趋势 ,特 别是在 2- 5曰龄 的仔 猪断奶 54 期 ,由于分群 、变 换饲料和 改变饲养环 境等产 生的应激
反 应 , 导 致 仔 猪 抗 病 力 下 降 , 容 易 发 生 该 病 ,且 发 病 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