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
金融工程培养方案(优选.)

金融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代码专业名称:金融工程专业代码:020109W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金融人才。
毕业生可以到各类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科研机构从事金融管理、决策分析和投资理财等金融实务与应用研究工作,也适宜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
三、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本专业突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特色,强调交叉学科的思维培养,要求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基础,同时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能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运筹学和计算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
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基本达到以下培养要求: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热爱祖国,有理想、有道德,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知识结构良好,数学、计量经济学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金融分析能力,掌握基本的数学建模技巧和进行金融工程研究的技能;3.熟悉与金融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4.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金融理论前沿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动态;5.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熟练读、写、听、说和查阅英文文献;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7.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
四、所属学科与主要课程所属学科:经济学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金融学、金融经济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金融衍生工具、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学、固定收益证券、金融计量学、金融风险管理、数值计算与金融仿真等。
五、学制与学位学制:弹性学制,一般为4年,依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学生修业管理办法》(2006年4月30日修订)的要求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学位授予: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金融工程学硕培养方案

金融工程学硕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金融工程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集成了金融、数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知识,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金融专业知识,具备系统的金融建模和风险管理能力,具备计算机编程和数据分析技能的高素质金融工程专业人才。
为了培养适应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创新需要的高级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制定了以下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1.具备扎实的数学、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等数理基础知识;2. 具备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及金融机构运行的基础知识;3. 具备量化交易和金融风险管理的基础知识及能力;4. 具备计算机编程和数据分析能力;5. 具备项目管理、沟通表达及团队合作能力。
三、培养内容1.专业基础课程(1)金融市场概论(2)金融学原理(3)投资学(4)金融工程学(5)金融计量经济学(6)统计学(7)计量经济学(8)数理方法(9)随机过程(10)金融风险管理(11)衍生产品定价2. 专业核心课程(1)金融建模与计算(2)金融风险定价与管理(3)量化风险投资(4)交易系统开发(5)金融市场分析(6)金融时间序列分析(7)机器学习在金融中的应用(8)大数据分析与应用(9)金融科技创新(10)金融工程实践3. 专业拓展课程(1)计算机程序设计(2)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3)金融工程实习(4)金融市场交易模拟(5)金融产品创新与应用(6)项目管理与沟通技巧(7)国际金融法与规范(8)金融创业思维与实践四、培养方式1. 课堂教学:因为金融工程专业需要涉及到大量的数学、计量经济学和计算机编程知识,课堂教学将占据学习的大部分时间。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为将来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实践教学:金融工程专业离不开实际的交易和风险管理,因此实践教学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和金融市场的模拟交易,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金融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一、培养
三、课程(一) 通
识教育
(二) 大类基础
(三) 专业教育
1. 专业必修课程(50学分)
金融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处理银行、证券与保险等业务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在金融领域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类型: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53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8学分,大类基础课程31分,专业教育课程68学分(含社会实践2学分和毕业论文4学分),任意选修6学分,并通过复旦大学英语水平测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测试,方能毕业。
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留学生和港澳台侨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修读要求,以及留学生的水平测试要求,参见相应修读说明。
修读要求:I类核心课程,修满26学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修读16学分,七大模块修读10学分。
七大模块10学分中每模块最多选读2学分,回避第四模块“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即修读第四模块课程将不计入七大模块学分中);II类专项教育课程,修满16学分;III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满6学分。
学生应在大类基础课程中的社会科学类课程中修读31个学分。
其中必修课程修满28学分,选修课程修满3学分(如修读“经济学原理”课程,须在第一学期修读,在其它学期修读不计入总学分)。
2. 专业选修课程(18学分)
意选修。
nus金融工程培养方案

NUS金融工程培养方案前言金融工程作为一门跨学科领域,涵盖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金融等多个学科。
它旨在开发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来解决金融领域的实际问题。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金融工程专业自2012年成立以来已经成功培养了许多顶尖的金融工程师。
本文将介绍NUS金融工程培养方案的具体细节。
专业介绍NUS金融工程专业是综合性学位专业,为期4年。
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金融、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专业方案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置NUS金融工程专业开设的课程涵盖了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金融等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市场与机构:介绍金融市场的安排过程、结构与功能,以及对金融机构的认识和报告•微积分和线性代数:介绍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金融计量学:介绍金融计量学的基本概念,例如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金融投资分析:这门课程介绍公司财务、证券分析、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知识;•金融工程:介绍金融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例如衍生品定价、波动率建模和风险管理等。
实习和项目设计在NUS金融工程专业中,学生可以选择参加实习和项目设计。
实习和项目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掌握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机会。
此外,学生还可以从实习和项目设计中了解专业领域中的最新进展。
研究生课程和研究生项目NUS金融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继续学习研究生课程和研究生项目。
这些深入的课程和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深入的学术知识和研究方向。
就业前景NUS金融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金融行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他们可以在多个领域工作,例如金融风险管理、金融模型开发、量化投资、金融认证和证券交易等。
许多顶级投资银行和金融机构都积极招聘NUS金融工程专业的毕业生。
总结NUS金融工程专业提供了全面的金融和技术培训,为学生提供了深入的学术知识和实践经验。
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金融领域的各种类型的职业,他们的技能和知识将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金融工程专业(合作办学)培养计划

金融工程专业(合作办学)培养计划Financial Engineering(Joint Education Programme)制定人:刘家鹏审校人:汤易兵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身心健康、具备良好的数理与经济学背景、熟练使用外语和计算机,了解金融标准化知识,具有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
掌握金融学基础理论和金融工程专门技术,具备金融数量分析与建模能力、金融创新工具与产品开发能力。
能够满足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公司财务与资本运作、证券投资与基金管理等业务需要的复合型致用性人才。
同时也为进一步在金融工程及财务相关领域深造打好基础。
二、培养规格(一)基本素质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职业素养;2.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毕业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达到五十分以上(含五十分)。
4.具有良好的金融工程专业素质、强烈的质量观念和标准意识。
5.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现代意识。
(二)知识结构要求1.具有广博的自然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2.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数学和统计学等专业基础知识;3.具有较强的金融工程专业知识以及金融企业管理与流程标准化、计量和质量等特色专业知识。
(三)能力要求1、具有良好的数理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2、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和交际沟通能力,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3、具备金融建模与计算能力,金融与财务分析能力;4、掌握金融数据分析方法,具备常用统计软件及数学软件运用的能力及数量分析及数学建模的编程能力;5、具备综合运用金融工程理论与方法解决金融工具创新、产品设计、金融风险控制与管理、财务分析与计算、金融企业和金融产品质量管理等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三、专业特色在良好经济学和金融学视角的基础上,突出质量观念和标准意识等思维特色;在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上,突出数学建模与计算和统计分析和计量实证等能力特色;具有较强的金融工程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突出金融企业管理与流程标准化、计量和质量等知识特色。
金融工程(中外合作不出国)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

金融工程(中外合作不出国)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部门:数理学院部门负责人:费为银专业负责人:李志民审核:风权校长:王绍武制订日期:2018年9月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学校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较为全面的掌握金融学、数学和统计学知识,能够熟练的应用计算机,从事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工商及投资咨询等行业领域的咨询、金融业务、金融产品研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金融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专业所需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
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5、受到系统的经济学,金融学和金融数学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工程相关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6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达到的能力1)掌握基本数学原理、金融理论和经济模型;2)具有运用金融学、经济学理论对经济金融等问题综合分析的能力;3)具有在银行、证券、保险、工商业、投资咨询等金融或非金融部门从事金融及其相关业务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4)熟悉各种现代金融工具的特性、功能并具有相应的操作能力,能为客户设计个性化的投资方案;5)熟悉国家有关经济、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了解国际金融及其与国际经济的关系;6)具有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和应用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专业方向:金融分析、投资分析三、专业特色本专业侧重于金融、经济现象的量化分析、预测的能力的培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 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理学类专业代码:0701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数学理论基础扎实、财经专业知识丰富、外语水平较高、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经济与数学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相关领域继续深造;能够在经济、金融、管理以及教育等部门从事经济及金融问题的数学建模与分析、实际应用开发与研究、管理及教学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一)培养方式本专业学生实行“2+2”培养。
一、二年级按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强化数学等基础课程学习,完成规定课程学习任务后,第四学期末,根据学生个人兴趣、特长和未来就业取向实行分流培养。
选择继续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习的学生,三、四年级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后续要求进行强化培养,使多数学生能够达到考取研究生的知识水平,进一步深造学习。
选择分流的学生可以在统计学、金融学、金融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四个专业中任选一个。
进入新专业后,按照新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三、四年级的学习任务;为顺利完成新专业的专业学习,学生应同时辅修所选专业的三门学科基础课程。
凡一、二年级不努力学习,课程有不及格且经过次学期补考后仍然不及格者,将留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继续学习。
对学习数学确实有困难者,经本人申请、所在系核准属实,可转到学校相关专业学习。
(二)培养特色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优势;充分发挥数学的基础学科优势,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三)公民素质与职业道德培养要求:1.努力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和行动;2.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愿意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3.具有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善于合作、百折不挠的意识、意志、毅力和精神;4.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5.尊重事实,敢于负责。
(四)知识与能力培养要求:1.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与素养;2.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3.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4.具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初步能力;5.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并能熟练使用计算机 (包括计算机编程及一些数学软件的使用);6.了解数学科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了解近代数学的发展概貌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数学教学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7.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等有关政策、法规;8.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9.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10.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11.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2023年金融专业培养方案

2023年金融专业培养方案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金融专业人才,我们对2023年金融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设计。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提供一份符合未来金融行业需求的培养方案。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能够熟练运用金融分析方法进行实际问题解决;2.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能力;3. 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的金融产品设计与创新能力;4. 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适应金融行业的职业要求。
二、专业课程设置:1. 金融市场学:介绍金融市场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培养学生对金融市场的分析与预测能力。
2. 金融产品与创新:介绍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和创新思路,培养学生的金融产品设计与创新能力。
3. 金融工程学:介绍金融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将金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4. 金融风险管理:介绍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在金融风险分析和管理方面的能力。
5. 金融法律与诉讼:介绍金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6. 金融数据挖掘与分析:介绍数据挖掘与分析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
7. 金融实务模拟:通过模拟真实的金融实务操作,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金融知识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1. 实习:安排学生到金融机构进行实习,使学生能够了解金融行业的实际操作和工作环境。
2. 实训:组织学生参与金融实务模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项目研究:鼓励学生参与金融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金融学术会议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和表达能力。
四、配套措施:1. 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金融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能力。
2. 实验室建设:投资建设先进的金融实验室,提供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模拟交易的场所和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经济学类专业代码:020109W)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熟练掌握金融工程的技术和方法,熟悉金融法规和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能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管理等金融机构或其他各类经济管理部门,以及非金融类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资产定价、风险管理、理财等业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公民素质与职业道德培养要求:
1.努力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和行动;
2.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愿意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3.具有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善于合作、百折不挠的意识、意志、毅力和精神;
4.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5.尊重事实,敢于负责。
(二)知识与能力培养要求:
1.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与素养;
2.熟练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系统掌握金融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
4.熟悉国家有关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金融工程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国内外发展动态,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强,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6.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基金管理等方面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
7.具有金融工程领域较强的信息检索、搜集、识别、判断与应用能力;
8.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金融工程领域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
9.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10.具有较强的专业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三)身体与心理素质培养要求:
1.掌握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
2.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3.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体健康;
4.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
5.尊重生命,关爱他人;
6.理性、严谨,乐观、开朗。
三、主要课程设置
金融工程学、证券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财务会计、固定收益证券、国际金融(双语)等。
四、实践环节
结合教学开设实验课,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
此外,学生还需参加“读书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经管类公共实验,撰写学年论文、文献综述和毕业论文等。
五、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安排
本专业组织安排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一方面为满足学生课外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更为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搭建平台。
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三大类,即深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的实验实践性活动(实验教学、社会实践、课程实习、学年实习、毕业实习等)、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的创新创业性活动(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模拟股市竞赛、公司财务分析竞赛、职业生涯设计、创业计划书等)、面向社会培养学生能力的潜能挖掘与展示性活动(文艺、体育、演讲等)等。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为四年,最长修业年限为六年。
学生在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方可取得毕业资格。
七、授予学位
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附表一:时间分配表
附表二:课程结构分析表
附件:教学计划进程表
附表一
项目
周数
学年学期理论
教学
考试
入学
教育
军训
实习
毕业论
文及鉴
定
毕业
教育
机
动
假
期
合
计
一
11522423
2182828二
3182424
4182628三
51622*424
6182828四
7182424
808711017合计1211431071140196 *:第五学期专业实习二周。
附表二
毕业应修总学分
180
附件
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必修课)
金融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主干课)考核方式:考试
金融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分类选修课)考核方式:考试
金融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专业任意选修课)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
分
学
时
含
实
备注
开课学期及周学时
注:外语类选修课,在2-6学期开设,每学期只能选修一门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