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本科专业培养方案金融本科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备金融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金融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详细内容。
一、培养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和金融业务的操作流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金融分析、金融决策、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思想政治、英语、数学、计算机等。
2.专业基础课:经济学、金融学、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投资学等。
3.专业核心课: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公司金融、金融资产定价、金融数据分析等。
4.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
三、培养措施1.教学方法改革: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2.产学研结合:与金融机构、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和实习机会。
3.国际化培养:开设国际金融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拓宽国际视野。
4.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5.职业规划指导: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咨询和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四、毕业要求1.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备金融分析、金融决策、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3.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4.通过毕业论文和实习,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5.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毕业生相关要求。
金融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一、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金融工程是旨在培养掌握金融学、数学与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理论和方法,具有良好金融业务背景的复合型高层次金融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主要包括:1. 熟练掌握金融工程相关基础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金融学、数学与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基础知识;2. 具备较强的数理统计分析能力,能够运用定量方法对金融市场进行建模和预测;3. 掌握金融产品设计、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工具等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在金融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4. 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金融领域的复杂多变环境。
二、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课程设置。
金融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应包括金融学、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工程学、计算机科学、金融市场等方面的课程。
具体包括金融工程导论、金融市场学、衍生产品定价与风险管理、金融计量学、量化投资、金融大数据分析等。
此外,还应包括相关的实践课程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
2. 实习实训金融工程领域实习实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校需要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和实务操作,提升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校还可以设立模拟交易室,让学生在真实市场情境中进行模拟交易和风险管理实践。
3. 科研创新金融工程领域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高级人才。
学校可以设立金融工程科研团队,引导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和科研课题,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和竞赛,拓宽视野,培养国际化的人才。
4. 师资队伍建设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需要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支持。
学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吸引国内外金融工程领域知名教授和专家加盟。
同时要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实践和科研项目,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
5. 校企合作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需要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武大金融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首页> 专业> 金融工程(武汉大学)课程设置金融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20109专业名称:金融工程( Financial Engineering)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金融财务方面的知识,能够开发、设计、组合新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手段,创造性和个性化地提出金融问题的解决方案,开展金融风险管理、投资与现金管理、公司理财以及金融产品定价研究,能在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从事金融管理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经济学科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现代金融人才(金融工程师),本专业突出:(1)数学和计量经济学。
将开设8门课程;(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基本理论;(3)现代金融经济学理论与实务。
共15门课程,其中相当比例课程将采用国外一流大学的原版教材或中译本;(4)外语和计算机技术。
英语通过全国大学英语考试(CET)四级(其他外语语种参照执行),能熟练运用计算机。
此外,还将开设政治、法律、工商管理等课程。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4年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满150 学分,其中,必修课103学分(其中毕业论文6学分,专业毕业实习2学分),选修课(含通识选修课、专业基础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47学分(其中通识教育选修课必须达到 12 学分)。
五、学位授予符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双语课程、特色课程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常微分方程、动态优化、随机过程、固定收入证券、衍生金融工具、金融经济学、国际金融学、时间序列分析、金融工程学、投资学、公司金融、国际投资学、银行经营管理、投资银行学、国际结算、证券投资分析等。
双语课程: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
特色课程:金融工程学;银行经营管理。
七、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实验教学包括独立开设的实验教学课程和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内容。
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要求1.知识与技能要求(1)掌握较扎实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金融学基本理论知识,了解中国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和运行机制。
(2)熟悉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能够运用金融理论和知识进行金融市场分析和金融产品设计。
(3)掌握金融管理和金融决策的基本原理,具备金融风险评估和控制的能力。
(4)熟练掌握数据分析和金融模型,能够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金融研究。
2.思维与能力要求(1)具备较强的金融市场分析和金融工具设计能力,能够发现和解决金融市场中的问题。
(2)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能够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3)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金融项目和任务。
(4)具备独立学习和自我提高能力,能够持续跟踪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三、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1)政治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3)宏观经济学(4)金融学导论(5)会计学(6)管理学(7)市场营销(8)统计学(9)计量经济学(10)财务管理2.专业课程(1)金融市场与机构(2)投资学(3)证券市场与投资银行业务(4)金融衍生品(5)国际金融(6)金融风险管理(7)金融工程(8)金融数据分析(9)金融市场与公司治理(10)金融监管与法律3.选修课程(1)货币银行学(2)保险学(3)金融市场分析(4)金融产品设计(5)金融机构管理(6)金融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管理四、培养模式1.理论教学和实践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形式,加强学生对金融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
2.专业实践和实习环节组织学生进行金融机构实习,了解金融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和企业适应能力。
3.科研训练和论文写作鼓励学生参与金融领域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并要求毕业生完成一篇本科毕业论文。
五、培养效果评估针对每门课程的成绩评定和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估,通过阶段性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金融工程 培养方案

金融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金融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掌握金融学、经济学、法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好的数学、统计和计算机科学知识,能够运用金融工程和金融科技的理论和方法,对金融市场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能够设计和管理金融产品和金融工程项目,具备开发和维护金融系统的能力;具备扎实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适应金融市场的需求。
二、培养要求1. 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能够熟练掌握金融、经济学、统计学和金融工程等专业知识;2. 具有较强的数学、统计和计算机科学基础,能够熟练运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对金融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和建模;3. 具有较强的金融产品设计和管理能力,能够熟练设计金融产品和金融工程项目,能够熟练运用金融工程方法对金融风险进行管理;4. 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积极参与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能够熟练开发和维护金融系统;5.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和商务谈判,具备较强的国际视野。
三、核心课程设置1. 金融学、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等基础课程;2. 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金融产品设计与创新等专业课程;3. 金融计量和计量经济学、金融工程与金融科技、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等前沿课程;4. 专业实习、实训、科研等实践环节。
四、培养模式1. 教学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2. 实习模式: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金融机构、金融公司、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和科研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就业保障:与金融行业建立联系,积极推动学生就业,在金融机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金融科技企业等金融领域提供就业岗位。
大学金融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大学金融工程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金融工程是一门集经济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金融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交叉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统计和计算机科学基础,深刻理解金融市场机制和运作规律,具备金融工程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能力,能够适应金融领域的复杂工作和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的高素质金融工程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在金融机构、金融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银行、期货公司、基金公司等单位从事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分析、金融工程产品开发等工作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
二、基本要求1.具备较强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2.深入理解金融市场运作机制和金融产品创新规律;3.具备一定的金融风险管理和资产定价建模能力;4.具备良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较强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5.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培养方案(一)专业基础课程1.数学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等;2.计算机科学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方法与编程、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3.统计学基础:统计推断、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4.金融学基础:金融市场与机构、金融工程学、金融市场分析、金融风险管理等;5.经济学基础: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6.金融工程基础:金融工程数学、金融工程计量、金融产品设计与创新等。
(二)专业核心课程1.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2.金融风险管理模型3.金融产品创新与定价4.金融工程模型及方法5.金融市场交易与监管6.金融工程计量方法7.金融工程案例分析8.金融工程实践(三)实践教学1.金融模拟交易实践:通过模拟交易平台,让学生在实际市场上模拟交易,锻炼自己的交易技能和风险管理能力;2.专业实习:安排学生到金融机构、金融公司等实习,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金融行业的运作,熟悉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3.实验教学:设置金融工程实验室,进行金融风险管理、金融产品创新等实验课程;4.毕业设计:结合金融市场实际问题,由学生独立完成金融工程相关的毕业设计,并参加学术论文或实践报告等。
金融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金融工程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概况金融工程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旨在培养具有大数据处理能力和金融模型分析能力的金融从业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金融学、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结合实际金融市场情况进行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各类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金融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金融理论与工程技术,了解金融市场的规律和特点,具有复杂金融工程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具有一定计算机编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建设:1. 具备扎实的金融知识、计量经济学和金融数学等理论基础知识;2. 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统计分析能力;3. 具备基本的编程能力,熟练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4. 具备良好的金融市场分析和预测能力;5. 具备良好的金融衍生品定价与风险管理能力;6. 具备良好的金融模型建设能力;7.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专业课程设置金融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金融理论、金融数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金融数据分析与建模、金融工程计算机应用、投资学、风险管理、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工程科研方法等。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1. 金融学概论该课程主要介绍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等方面的知识。
2. 金融数学该课程主要介绍金融数学中的数学工具和金融公式,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随机过程等数学知识。
3. 计量经济学该课程主要介绍经济学中的数据分析方法和计量模型,包括线性回归、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等方面的知识。
4. 统计学该课程主要介绍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多元统计等方面的知识。
5. 金融数据分析与建模该课程主要介绍金融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建模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方面的知识。
6. 金融工程计算机应用该课程主要介绍金融工程中的计算机编程方法和工具,包括Python、R、Matlab等编程语言的应用。
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金融学是一门涉及金融市场、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学科,是研究金融运作机制和金融工具的一门学科。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深化,金融学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而其培养方案的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一、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够适应金融市场的需求,承担或参与金融机构、企业及政府的金融工作。
二、课程设置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金融学基础课程,包括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课程。
其次,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课程,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程等课程。
还应该设置企业金融、金融法律、金融会计等专业应用课程;最后,还应该包括实践教学,如金融模拟实验、金融案例教学、金融实习等。
三、培养方式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方式应该是能够思维灵活、系统性强的,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应采用以案例教学为主,教学手段多样化、普及新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实习和市场培训金融业的发展对人才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实习和市场培训是学校与社会相互融合不可或缺的环节。
学校可以与金融业的企业、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和工作经验。
同时,还可以邀请金融业权威专家、业界知名人士开展市场培训和项目合作,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金融行业的竞争环境。
五、授课团队金融学专业的授课团队应该由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学术造诣的金融学教师和金融业界的从业人员组成。
他们应该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引导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结语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需要根据行业发展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紧密联系实际情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金融学人才,满足金融市场和社会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
(0.5)
(1) (1) (1) (1) 1 (1)
19 20.5 20.5 19.5 19.5 19.5 19.5
8 8+(10)
0.5 1+(2)
1+(5)
18
156
十、教学计划安排表 (一)通识教育课教学计划进度表安排计划
1.公共课教学计划进度安排表
课 程 课程 类 编号 别
课程名称
文化素质教育课
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拓展课
实践课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总 计
授课时数
797238 5760120 120787 47612122 340340
2550
占总学时数的 比例(%) 31.259.576
5.88232.8917 30.864.823
18.6748.9.0775 13.3313.668
100
总计
248960
100
学分数
4216 829 468 2871 20 41 41185
学分比例(%)
22.708.65 4.3215.68 24.864.32 15.1438.38
10.81 22.16 22.16100
185
100
九、教学时间安排总表
学
年
学
项
期
目
课堂教学 复习考试 军训(军事理论、安全教育) 社会调查 生产劳动 机动 毕业实习
一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12
06001029 高等数学(1) 4
06001030 高等数学(2)
4
06001031
线性代数
0600104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3001089
政治经济学
4
03001050
会计学原理
4
03001076
微观经济学
4
03001047
宏观经济学
03001078
货币银行学
03001082 国际金融(双语)
育
课 (
51003105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科
学
) 51003154
物理美学
51003155 从方以智到邓稼先
51003156 西方文化的人文精神
文 化
51003157 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
素
质 教 51003158 中国文学名篇欣赏
育
课
( 51003159 外国文学名篇欣赏 人
文
) 01001001
午,采用专题讲座等形式开课
11001001
体育(1)
2
1
11001002
体育(2)
2
1
11001003
体育(3)
2
1
11001004
体育(4)
2
1
公
02001001
大学英语(1)
5
4
共
基
础 02001002
大学英语(2)
4
4
课
02001003
大学英语(3)
4
4
02001004
大学英语(4)
4
4
15001005 大学英语口语 (5)(外籍教师授课)
必考 修 试 数学与计算科
2 34
必 考 学学院 修试
3 51
必考 修试
3
515 6
必考 修试
3
48
38
必 修
考 试
4 68
必考 修试
3 51
必考 修试
4 68
必考 修试
4 3
68 39
12
必 修 必 修
考
试 考 试
经济与管理学 院
3
42
9
必考 修试
4 68
必考 修试
2 34
必考 修试
3
42
9
必考 修试
32
2
07001017
计算机基础
2+2
23
总学时 课 考 程 核 开课
讲 实验或 性 方 单位 课 实践 质 式
必
51
考试
修
必
法
68
34
必 考试
学
修
院
必
34
考试
修
必
30
考查
修
必
28
考试
修
34
必 考试
体
修
育
必
学
34
考试 修
院
必
34
考试
修
必
68
考试
修
必
68
考试 修
外
国
必
68
考试 语
修
学
68
必
选修 考查 高教所
选修 考查 高教所
资源环境学 选修 考查
院 物理与电气 选修 考查 工程学院 人文与社会 选修 考查
学院 人文与社会 选修 考查
学院 人文与社会 选修 考查
学院
选修 考查 文学院
选修 考查 文学院
选修 考查 文学院
选修 考查 宣传部
选修 考查 音乐学院
选修 考查 美术学院
5
51003163 51003180 51003181
3 51
必考 修试
3 51
必考 修试
6
15001008
风险管理
15001009
公司金融
15001010
证券投资学
15001011 投资银行实务
15001012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15001013 金融衍生工具
15001014 财务报表分析
2 3
3 2 2 3 2
2 34
必考 修试
3 51
必考 修试
院
修
必考 5134
修 试查
计算
必
机与
34 34
考试
修
信息
学院
4
1000100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3
2 3434
必
教育
考试
修
学院
5600101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
3
56001012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
1 19
必 考试招生
修
就业
必
3
1 19
修 考试处
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实践课时主要用于开展一些专题教育,如聘请名 师开讲座,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课时不能用于主讲教师进行理论教学(计 4245 分)。
书法艺术鉴赏 美学与艺术欣赏
影视欣赏
2 2 2
2 30 2 30 2 30
51003144 黄梅戏艺术欣赏
2
2 30
注:要求本科生至少选修 8 学分。
选修 考查 美术学院
选修 考查 文学院
选修 考查 文学院
黄梅剧艺术 选修 考查
学院
(二)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计划安排表
课程 名称类别
学 科 专 业 基 础 课
3
36
15
必 修
考 查
2 34
必考 修试
2 34
必考 修试
3 51
必考 修试
2 34
选考 修试
注:专业基础课每生都必须修读(计 71)。 注:学科基础课每生都必须修读(计 45)。
一
二
三
四
学
1 2 3 456 7 8 分
0300112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3
思
想 0300112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
3
政
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理 03001167
系概论
4
6
论
课 0300112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0300116103001166
形势与政策(1-6)
每学期安排 2-3 次,统一安排在周三下 2
一
1
2
14 17
2
2
2
(1)
1
0.5 0.5
二
3
4
17 17
2
2
(1) 1 0.5 0.5
三
5
6
16 17
2
2
(1)
0.5 0.5
四
7
8
8 1
0.5 0.5
10
9
合计
周数
106 13 2 (3) 2 4 19
3
毕业论文(设计) 入学、毕业教育 专业技能训练 总周数
(5) (5)
0.5 (0.5) (0.5)
金融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金融专业理论与实务、信息技术及数理工程方面知识;能够开发、设计、综合运用新 的金融工具和手段,创造性地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熟练掌握金融风险管理、投资与现金管理、公司理财 以及金融产品的定价应用方法;能在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从事金融财务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划等工作;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金融、数学、计算机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成为熟练驾驭金融工程的技术与方法,为银行、证券 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大型企业提供金融问题解决方案及能够参与金融产品创新开发、设计、 综合运用和风险管理服务等相关服务的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学习金融工程的基本知识,强调实践内容与理论内容相结合,注重基本技能与综合应用能 力两方面实践,突出实践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为扎实而宽广的经济、金融、管理、贸易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获取知识、运用知 识和创造性地汲取新知识的能力; 2.掌握金融学的理论与实务知识,具有一定水平的数理工程方面知识; 3.掌握开发、设计、综合运用新的金融工具和手段的基本知识; 4.具备一定的创造性地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5.具有开展金融风险管理、投资与现金管理、公司理财以及金融产品定价研究的基本能力;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以及案例筛选、分析和比较等科学研究方法和能力; 7.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平; 8.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并能从事简单的编程。 二、主干学科 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双语)、投资学、金融工程学(双语)。 三、核心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金融工程概论、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 学、财政学、财务报表分析、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期货交易理论与实务、时 间序列分析、中央银行学、数理金融、风险管理。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入学教育、军事教育训练、专业实践、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实习、素质拓 展、读书活动、毕业论文、毕业教育、就业指导。 主要专业实验:金融综合实验,证券投资模拟操盘、期货交易软件、ERP“沙盘模拟”训练。 五、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4 年;弹性学制:3—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