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请律师败诉的10大原因
开庭时法官说这些话律师一定要注意了

开庭时法官说这些话律师一定要注意了法院作为国家的司法机构,在原被告双方中应是绝对中立的角色,如此才能保证审判程序的公正。
因此,在审判案件中,法官最忌讳的就是被人怀疑有偏袒一方的行为,这不仅是职业道德的问题,还有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枉法裁判罪等)。
但法官毕竟也是有情感的人,在实务中出于办案效率或实体正义等原因,难免在心中对某些案件有所偏向,这时法官便会在不违法程序正义的前提下,通过灵活发问,或是在语气和肢体语言上给当事人或律师一些提示和启发。
所谓“佛祖拈花,迦叶一笑”,心领神会是也。
以下便是法官在审判时常说的一些话,看似无关紧要啰里啰嗦,实则暗藏玄机。
1、法官:原告,你怎么现在才起诉?言外之意:你的起诉已经过了诉讼时效,如果对方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你需要提供近三年来主张过权利的证据,不然会驳回诉请。
2、法官:原告,你是否要追加被告?言外之意:以目前的审判情况来看,必须得追加被告之后才能查清事实,不然案件事实不清,我很难支持你的诉请。
3、法官:原告,你为什么不请律师?言外之意:我明白你有理,但你的证据乱七八糟的,说话也没有逻辑,如果请个律师这个案子十拿九稳,单靠你的话案子有点悬。
4、法官:原告,你确定没记错吗?是你刚才说的这种情况吗?言外之意:你刚才说错话了,本来根据证据能判你胜的,现在我再给你一次机会,想清楚再说话。
5、法官:原告(被告),这个实话实说就行,没必要瞒着。
言外之意:根据证据也能看出端倪,不要浪费时间在本审判员面前耍花招!6、法官:原告(被告),你提供的聊天记录是完整的吗?言外之意:怀疑你只截取了对自己有利的聊天记录,我要看原始的聊天记录。
7、法官:原告,还有别的证据提交吗?言外之意:现有证据无法证明案件事实,可能要败诉。
8、法官:(庭后)原告,这个案子建议你跟被告好好协商调解下!言外之意:调解是你目前最好的方式,能要多少是多少,让我判的话很可能会对你不利。
9、法官:原告,对于本案中的……是否申请鉴定(审计)?言外之意:没有鉴定意见(审计报告)的话,这个案子大概率要败诉。
不找律师自己可以直接上诉吗

不找律师⾃⼰可以直接上诉吗在进⾏案件诉讼中,我们可以在⼀审之后按照规定进⾏上诉。
对于⼀审判决不服,不找律师⾃⼰可以去⼆审法院提出上诉。
那么在上诉的过程中可以⾃⼰进⾏不⽤找律师吗?这是⼤家要了解清楚的问题,⼤家可以从下⾯的内容介绍中进⾏相关的了解。
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不找律师⾃⼰可以直接上诉吗1、对于⼀审判决不服的,可以不找律师⾃⼰去⼆审法院提出上诉。
2、可以不请律师,请律师向⼈民法院提起诉讼不是必要的条件,只是很多⼈为了⽅便和胜诉的⼏率增加,通常都会请律师办理诉讼。
当事⼈可以⾃⼰办理起诉⼿续,也可以⾃⼰举证和开庭答辩。
起诉⼈必须⾄少年满⼗六周岁,确定有完全的⾏为能⼒,低于16周岁的未成年⼈可以由⽗母代替起诉。
3、法律知识:《中华⼈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百六⼗四条当事⼈不服地⽅⼈民法院第⼀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起⼗五⽇内向上⼀级⼈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不服地⽅⼈民法院第⼀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起⼗⽇内向上⼀级⼈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百六⼗五条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
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的姓名,法⼈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的姓名;原审⼈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上诉期限是多少天1、被告⼈、⾃诉⼈和他们的法定代理⼈、被告⼈的辩护⼈和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不服地⽅⼈民法院的第⼀审判决,必须在收到⼈民法院的判决书10⽇内,向原审⼈民法院或第⼆审⼈民法院提出上诉。
上诉⼈不服地⽅各级⼈民法院第⼀审的裁定,提出上诉的期限为5⽇。
原审法院做出判决、裁定后,被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和他们的法定代理⼈,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请求。
2、有权提出上诉的⼈,包括被告⼈、⾃诉⼈和他们的法定代理⼈。
被告⼈的辩护⼈和近亲属,经被告⼈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和他们的法定代理⼈,可以对地⽅各级⼈民法院第⼀审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不请律师败诉的案例

不请律师败诉的案例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那可真是让人感慨万分啊!老王,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实人,遇到了一场官司。
他觉得自己有理有据,不就上法庭嘛,自己去讲讲道理不就行了,干嘛要花那冤枉钱请律师呢!结果呢,嘿,这不就出事了。
在法庭上,对方的律师那是巧舌如簧,各种专业术语、法律条文说得头头是道。
老王呢,他只能凭着自己的那点理解和想法在那争辩,完全不是对手啊!就好比一个是武林高手,各种招式信手拈来,一个是普通人,只能胡乱挥拳。
“哎呀,老王你咋这么倔呢,早点请个律师不就好了!”他朋友在旁边着急地说。
对方律师抓住每一个细节,把证据摆得明明白白,老王却只能干瞪眼。
“这咋和我想的不一样呢?”老王心里那个懊恼啊。
想象一下,这就像是一场比赛,老王赤手空拳,而对方拿着各种精良武器,这能打得过吗?
到最后,毫无悬念,老王败诉了。
他欲哭无泪啊,“我咋就这么糊涂呢!”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不请律师真的可能后果很严重啊!自己去面对法庭的复杂程序和专业的对方律师,那简直就是以卵击石。
咱普通老百姓,对法律哪有那么精通啊。
律师就不一样了,人家是专业的啊,知道怎么找证据,怎么应对各种情况。
所以啊,大家千万别像老王一样犯傻,该请律师的时候就得请律师。
别为了省那点钱,最后输得一败涂地。
法庭可不是闹着玩的地方,也不是光靠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就能胜出的,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啊!。
当事人拒绝陈述法律后果(3篇)

第1篇在法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拒绝陈述法律后果是一个常见现象。
当事人拒绝陈述法律后果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出于对法律的不信任、对自身利益的担忧,或者是出于对诉讼过程的误解。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当事人拒绝陈述法律后果进行分析。
一、当事人拒绝陈述法律后果的原因1. 对法律的不信任部分当事人对法律持有怀疑态度,认为法律存在不公,对自己的权益保护不足。
因此,在诉讼过程中,他们拒绝陈述法律后果,以避免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
2. 对自身利益的担忧当事人担心在陈述法律后果的过程中,暴露出对自己不利的证据,从而影响案件的判决。
因此,他们选择拒绝陈述,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3. 对诉讼过程的误解部分当事人对诉讼过程存在误解,认为只要拒绝陈述,就能避免承担法律责任。
这种误解使得他们在诉讼过程中拒绝陈述法律后果。
4. 情感因素当事人可能因为个人情感问题,如家庭矛盾、人际关系等,拒绝陈述法律后果。
这种情况下,当事人拒绝陈述并非出于对法律的不信任,而是因为个人情感因素。
二、当事人拒绝陈述法律后果的法律后果1. 严重影响诉讼进程当事人拒绝陈述法律后果,会导致案件调查取证困难,影响诉讼进程。
同时,法官难以全面了解案件事实,可能导致判决不公。
2. 丧失证据优势当事人拒绝陈述法律后果,意味着放弃了自己可能拥有的证据。
在诉讼过程中,法官和对方当事人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当事人进行不利判决。
3. 承担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拒绝陈述法律后果,可能面临以下法律后果:(1)被认定为妨碍诉讼,法官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如拘留、罚款等。
(2)被认定为虚假陈述,法官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3)被认定为拒绝提供证据,法官可以依据证据规则,对当事人进行不利判决。
三、如何应对当事人拒绝陈述法律后果1. 加强法律宣传通过加强法律宣传,提高当事人对法律的认知,使他们认识到拒绝陈述法律后果的法律后果。
2. 依法调查取证法官应依法调查取证,确保案件事实的全面了解。
市场监管行政复议诉讼败诉原因的课件

市场监管行政复议诉讼败诉原因的课件市场监管行政复议诉讼败诉原因一、缺乏充分准备市场监管行政复议诉讼败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充分准备。
在进行行政复议诉讼之前,诉讼申请人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案件事实和法律依据,搜集相关证据,整理好文件材料,并与律师进行充分沟通和讨论。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申请人可能因为时间紧迫、对法律不够了解或其他原因,没有充分准备,导致在诉讼过程中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或法律依据,从而败诉。
二、法律适用错误另一个导致市场监管行政复议诉讼败诉的原因是法律适用错误。
市场监管行政复议诉讼是一个法律程序,法律适用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诉讼结果。
在进行行政复议诉讼之前,诉讼申请人应该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详细研究和了解,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并能够有效地呈现出诉讼请求。
然而,在实践中,一些申请人对相关法律法规理解不深或存在误解,导致在诉讼过程中无法正确适用法律,从而败诉。
三、证据不充分或不合法市场监管行政复议诉讼中,证据的充分性和合法性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市场监管部门在处罚行为中往往会提供一定的证据,而诉讼申请人需要提供相反的证据来证明市场监管部门的错误或不当行为。
如果诉讼申请人无法提供充分或合法的证据,或者无法有效地运用证据,在诉讼过程中很容易被市场监管部门轻易驳倒,从而导致败诉。
四、法律程序错误另一个导致市场监管行政复议诉讼败诉的原因是法律程序错误。
市场监管行政复议诉讼是一个法定程序,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诉讼请求的递交、证据的申报、听证程序的进行等等。
如果诉讼申请人在法律程序上出现错误或违规行为,比如逾期诉讼、未提供必要的证据、未参加听证等等,将直接导致败诉。
五、法官的主观认定最后,市场监管行政复议诉讼中,法官的主观认定也可能成为一个导致败诉的因素。
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有自己的判断和认定,可能会受到个人经验、观念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判决结果与申请人的期望不一致。
虽然法官的主观认定是正常的司法行为,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例如申请人的辩护能力不强、诉讼请求不合理等,法官的主观认定可能会对诉讼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导致败诉。
请律师打官司要注意的10个陷阱

请律师打官司要注意的10个陷阱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法律纠纷,需要请律师帮助我们打官司。
然而,在请律师打官司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陷阱,以避免走入错误的道路。
下面是请律师打官司要注意的10个陷阱:陷阱一:选择不当的律师在请律师打官司之前,我们需要先选择合适的律师。
合适的律师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能够与我们有效沟通。
如果选择了不合适的律师,可能会导致案件受损甚至败诉。
陷阱二:不了解法律程序在打官司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程序。
如果我们对法律程序一无所知,可能会错过一些关键的时间点或文件提交,从而影响案件的进展。
陷阱三:缺乏证据在打官司的过程中,证据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们缺乏充分的证据支持,可能会导致案件无法得到支持或判决结果不利。
陷阱四:缺乏案件准备在打官司之前,我们需要充分准备案件。
这包括整理相关文件、收集证据、准备辩词等。
如果我们缺乏案件准备,可能会导致在法庭上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证明自己的合理性。
陷阱五:不了解对方的观点和策略在打官司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对方的观点和策略。
只有了解对方的观点和策略,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并争取自己的权益。
陷阱六:过于依赖律师请律师打官司是为了得到专业的帮助,但是我们不能过于依赖律师。
我们需要积极参与案件,并与律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陷阱七:不了解法律风险在打官司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案件的法律风险。
只有了解法律风险,我们才能更好地评估案件的胜算,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陷阱八:不了解法律费用请律师打官司是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的。
在打官司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律师的收费方式和标准,并做好相应的预算。
陷阱九:不了解和尊重法庭程序在法庭上,我们需要遵守法庭程序,并尊重法庭。
如果我们不了解和尊重法庭程序,可能会被认为是不礼貌或不合规的行为,从而影响案件的结果。
陷阱十:不合理的期望请律师打官司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获胜。
在打官司之前,我们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期望。
如果我们对胜诉抱有过高的期望,可能会导致失望和不必要的损失。
请律师和不请律师有什么区别

一、不请律师1、很多当事人往往是法盲,法律意识都很淡薄。
并不知道如何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更有甚者,自己犯法了都不知道犯的是那条法。
2、很多当事人涉案往往都是第一次,精神状态恍惚(被吓坏)往往思维逻辑不清,甚者不愿意面对,别人指控你什么你就会认什么。
3、案发太突然,当事人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导致重要信息和重要线索没办法或者没时间去收集,不会为自己争取最大的权益。
4、当事人可以自己辩护,虽然法律赋予了当事人辩护的权利,当事人的陈述往往是凭自己的感觉。
并不一定有理有据,而且法律也不一定认可。
5、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属于公益型的法律支持,只能从事实面来陈述。
也就是走正常程序,并非全力以赴。
最后只能听天由命。
二、请律师1、律师长期处理这样的案件,面对案情跟当事人心里状态不一样。
思维条理清晰,帮你分析,理清情况。
2、律师精通这类案件,能在法律条款下为当事人争取最大的权益。
能对结果做个预判,让你心中有数。
3、律师可以帮当事人申请应该享受的权利。
4、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向检察院、法院申请收集、调取证据,或者向法院申请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5、律师可以了解案情现阶段的情况和同案人相关详情,辩护律师从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可以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
结合案情整体情况给出办案意见。
总而言之,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往往事半功倍,作为当事人家属,很忌讳的就是自以为是,千万不要“有病自医”或“有病乱投医”。
找对律师、相信律师、配合律师是解决案件纠纷的正途,一个靠谱的律师能够“该赢的案子都能赢,该输的案子不一定输”。
湖北武银律师事务所是由京鄂两地老一辈革命家、先烈的子女、后代在武汉投资成立的大型综合性合伙制律师事务所。
因律所核心团队和领导班子成员自幼受到中共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长辈之精神、思想的教育和熏陶.故律所始终坚持秉承我党我军传统的"红色文化"核心价值观,律所致力于维护法律尊严、践行法治精神、助力司法公正、彰显人文关怀。
找律师办案的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找律师办案的常见的误区有哪些?一、自认为不需聘请律师帮助。
二、案件不进入诉讼甚至法庭审理阶段不请律师。
三、等到出事后方想到要聘请律师。
四、对律师作虚假陈述。
五、盲聘社会黑律师。
六、非知名律师不聘。
七、不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委托代理合同。
八、非包打官司的律师不聘。
九、律师收费越低越好。
十、只要聘请了律师就万事大吉。
一个律师的好坏在案件的审判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好的律师会在案件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帮助大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那么,▲找律师办案的常见的误区有哪些呢?我们怎么才能找到好的律师呢?下面,小编会为大家带来相关的法律知识的介绍。
▲找律师办案的常见的误区▲一、自认为不需聘请律师帮助。
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有这种人,自认为法律无非只是一些死条文,像照镜子一样,翻翻法条就可以得出答案来,聘请律师是多花钱,是多余的。
报有这种认识的人,很可能是他们曾经经历过官司并聘请了律师,结果“输了”,其就不分青红皂白简简单单地将责任归结到律师的身上——律师不中用。
其实,有的案件并不复杂,但诉讼的结果却很复杂,看似对你很有利的,法院判决结果与你的预期大相径庭。
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你的期望是否有法律依据、你有哪些过硬的证据,还有对诉讼本身是否有正确的认识、代理律师是否正真用心工作是否有专业特长等等。
另一种情形就是有些人也接触过法律或官司没有聘请律师,而且有成功的经验,这样就盲目自信,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总认为法律或官司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情,翻翻法条就可以解决。
事实上,抱有这种认识的当事人处于极大的法律风险之中。
法律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更是一项专业技能很强的工作,许多法律程序和时效都是一驰而过不可逆转的。
不提诉讼技巧的话,再说,法条和法的应用更是两码事。
如果自己茫然行事,势必十分危险。
▲二、案件不进入诉讼甚至法庭审理阶段不请律师。
很多当事人人认为案件不进入诉讼就没必要聘请律师。
其实,在平时一遇到法律问题就应向律师咨询,花费不多的咨询费(很多小城市的律师事务所不收咨询费),却可避免不必要的金钱和时间浪费,实为明智之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请律师败诉的 10 大原因
一、自作聪明 有些当事人,遇到纠纷之后,就在报纸、电视、网络上收集一些法律信息,有的 当事人还买很多法律书籍看,一时间,认为自己把法律搞懂了,自以为是地打官 司,结果是一错再错,本来是可以打赢的官司,结果输的一塌糊涂。
可悲的是, 这些当事人到最后还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输的官司。
而且这样的当事人输了官司后 总是迁怒于法官。
二、永远只说自己想说的 打官司,不是只说自己想说的和爱说的话,而是要说法官想听到的、对方不想听 到且无法反驳的话。
只说自己想说的话,往往是在帮助对方。
这些当事人把打官 司当成了吵架和拉家常。
三、用生活的经验代替法律的逻辑 生活和打官司完全是两码事,生活只要守住底线,人就是自由的,但官司,更多 的是五花八门规则下的各种环节与程序,这种环节与程序稍纵即逝。
官司不是一 个饭局,今天不能来还可以下次再聚,官司是:你今天不来,你就输了。
笔者遇到一起自诉案件的当事人:老师将学生打得骨折,构成轻伤,老师面临坐 牢失业的风险。
事发后, 老师吓得要命, 给当事人下跪, 镇教育站领导出面说情。
作为家长的当事人自认为事实是铁定的,这场官司是赢定了,在没有请律师取得 证据的情况下,用不扎实的材料向法院起诉。
结果被告人和知情人结成联盟,全 面反水, 等他醒悟过来, 取证的最好时机已过, 再已无法取证了, 他始终想不通, 法院怎么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判他败诉,他的案子实在是太冤了! 四、到处咨询律师 现在有这么一些当事人,遇到法律问题后,到处咨询律师,而且这种咨询往往是 免费的。
他们咨询之后,以为掌握了法律的技巧,其实不然。
一个成熟的真正的 律师,法律的技巧永远只会在他的内心而不是口头。
五、把希望寄托在关系上 一个官司打的面目全非, 被对方完全占据了主动, 这个时候, 你找关系也没用了。
其实所谓的关系并帮不了什么忙,最多只是个顺水人情。
当你的官司被动得要输 的时候,关系也帮不了你了。
真正给你结果的是法院,现在,还有几个法官为了 真心帮你而丢掉他的饭碗?甚至是坐牢?
六、找律师是为了让律师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不少当事人找律师,不是为了听律师的建议,不是为了得到法律专家的帮助,而 是为了找一个律师来赞同自己的观点, 找一个专业人士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如何 的正确。
这样的当事人,我遇到了无数个,他们要委托我,我总是说:你没必要 委托律师,因为你并不需要律师。
七、不愿意花钱请律师 有人认为花钱请律师没用,有人只愿意用廉价的钱请律师。
我常说,在能力许可 的情况下,不愿意花钱请律师请好律师,不是一个理智的做法。
八、不信仰法律 不信仰法律的人,从来打不赢官司。
你要法律给你一个结论,你就要信仰他,你 是真心向佛还是假意向佛没关系,但你必须要拜佛才行。
九、盲目信仰法律 对其他任何事物的信仰都可以是单纯的,唯独对法律的信仰需要技巧。
法律通过 程序才能实现公平正义,但程序其实就是技巧。
忽视专业技巧就是轻视程序,轻 视程序就是对法律盲目信仰,盲目信仰法律就要输官司。
十、不总结输官司的教训 有的当事人的官司一审败了, 如立即总结教训是可以在二审中转败为胜的,但遗 憾的是,这些当事人没有能力总结教训,而是愚蠢而固执地错误到底。
更遗憾的 是,他们永远以为自己是对的他人是错的,法官是糊涂的。
司法救济是弱势群体保护自己权益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当事人找到我,我不能 让他们失望,不能让他们绝望地说:“冤死不告状,饿死不做贼。
”我要尽可能地 帮他们找到公平。
这也是每一位律师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