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结构房屋布置方案
混合结构房屋设计设计

节能环保
通过合理搭配不同材料,混合结构房屋能够提高 能源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美学多样性
混合结构房屋可根据设计师的创造力灵活运用材 料,使建筑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美学风格。
混合结构房屋的设计原则
1 匹配性与协调性
混合结构房屋设计要求各种材料和构造方式之间的匹配和协调,使整体建筑表现出统一 而完美的效果。
2 安全性与可持续性
设计师要考虑混合结构房屋在长期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建筑的稳定和 环境友好性。
3 功能性与灵活性
混合结构房屋设计需要满足不同功能需求,并在建筑空间设计中考虑到未来的可调整和 改变。
混合结构房屋的材料选择
混凝土
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 能够提供优秀的结构强度和耐久 性。
混合结构房屋设计
在现代建筑领域中,混合结构房屋的设计是一种异常创新的方法。本文将介 绍混合结构房屋的定义及其特点。
混合结构房屋的特点
灵活性
混合结构房屋允许设计师利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术, 创造出独特且可持续的建筑。
强度与稳定性
混合结构房屋结合了多种材料的优势,获得了更 高的抗震和抗风能力,以及更好的结构稳定性。
混合结构房屋的应用案例
办公楼
混合结构办公楼能够提供灵活的 办公空间和舒适的工作环境,满 足不同需求。
体育馆
混合结构体育馆具备更好的抗震 和抗风能力,为大型体育比赛提 供了安全和舒适的场地。
住宅
混合结构住宅能够充分发挥不同 材料的优势,创造出舒适的居住 空间。
3
结构建设
按照设计方案,逐步建设混合结构房屋
装饰与完成
4
的各个组成部分。
进行室内和外观的装饰工作,使混合结 构房屋呈现出最终完成的样貌。
建筑结构——混合结构房屋的墙、柱

(3)特点
a.横墙是主要的承重墙。外纵墙的立面处理比 较灵活。
b.横墙间距较小,刚度大,整体性好。
c.在横墙上放置预制楼板,结构简单,施工方
便,楼盖材料用量较少,但墙体用料较。
(4)适用
宿舍、住宅、旅馆等居住建筑和由小房间组成的 办公楼等,较高层的房屋。
4.纵横墙承重方案
(1)定义 由纵墙、横墙混合承受屋盖、楼盖竖向荷载的结构布置方案(图15-3)。
(2)抗震区
多层砖房楼(屋)盖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当圈梁未设在预制板的同一标高时,板端伸进外墙的长度不应小于 120mm,伸进内墙的长度不宜小于100mm,且不应小于80mm,在梁 上不应小于80mm; b.当板的跨度大于4.8m,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与 墙或圈梁拉结,板缝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实。 c.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盖,8度时房屋的屋盖和9度时房屋的楼、屋 盖,当圈梁设在板底时,预制板应相互拉结,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
结(图15-11)。图15-11中(b)、(d)、(f)的构造用于7、8度区; 图15-11(c)、(e)、(g)用于9度区。
1B2.1.2. 装配式楼盖布置 1.概述
进行楼盖结构布置和预制构件的选型,处理好预制构件 间的连接以及预制构件和墙、柱的连接。
(1)装配式楼盖
主要有铺板式、密肋式和无梁式等,
(2)铺板式楼盖设计步骤
a.根据建筑平面图、墙、柱位置,确定楼盖结构布置方 案,排列预制板、梁。
b.选择预制板、梁的型号,并对个别非标准构件进行设 计或局部采用现浇处理。
c.绘制施工图,处理好楼盖构件的连接构造。
2.预制板的型式
有空心板,正(倒)槽形板,平板和夹心板等。 (1)实心平板 (2)空心板 (3)槽形板
砌体结构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的设计ppt课件

2
10.4bs s
式中
bs——在宽度s范围内的门窗 洞口总宽度;
s——相邻横墙或壁柱之间 的距离。
当μ2小于0.7时,取μ2等于0.7;
当洞口高度等于或小于墙高的1/5时, 可取μ2等于1.0。
图5-9 门窗洞口宽度示意图
当与墙连接的相邻两横墙的距离S≤1·2·[]·h时,墙的高度不再受 上式限制。
图5-11 办公楼底层平面图
解 (1)确定静力计算方案
最大横墙间距s=3.6 × 3=10.8m<32m,查表5-2属于刚性方案。 (2)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s=3.6×3=10.8m>2H=2×4.5=9m,查表5-3,计算高度H0=1.0H =4.5m。砂浆强度等级M5,表5-4得允许高厚比[β]=24。外墙为承重墙, 故μ1=1.0
混合结构房屋中的屋盖、楼盖、墙柱和基础共同组成一个 空间结构体系,承受作用在房屋上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在水平荷载下,房屋空间整体作用的表现最为明显,故 分析时常用水平荷载,现以各类单层房屋为例分析其受力特 点。
如图所示一 水平风荷载传递路线是: 单层厂房,外纵 墙承重,屋盖为 装配式钢筋混凝 土楼盖,两端没 有设置山墙,中 间也没设置横墙 。
当 bc/ l>0.25时,取bc/ l=0.25;当 bc/ l<0.05时,取bc/ l=0。
(2)构造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
满足下式,则构造柱间墙不会失稳。
H0
h
12
注意:计算H0时,s应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不管该房屋 属于何种计算方案,H0查表5-3时均按刚性方案查用。
应当注意,考虑构造柱有利作用的高厚比验算不适用于施 工阶段。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大多是先砌筑墙后浇注构造柱,应 注意采取措施保证带构造柱墙在施工阶段的稳定性。
第5章_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学生用)

20<S<48 16<S<36
S>48 S>36
注:
1 、表中s为房屋横墙间距,其长度单位为m; 2 、当屋盖、楼盖类别不同或横墙间距不同时,可按第4.2.7条的规定 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3 、对无山墙或伸缩缝处无横墙的房屋,应按弹性方案考虑。 第4.2.7条 计算上柔下刚多层房屋时,顶层可按单层房屋计算,其空 间性能影响系数可根据屋盖类别按表5-1采用。
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确定
《规范规定》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划分如下:
屋盖类别
刚性方案 刚弹性方案 弹性方案
1 整体式、装配整体式和装配式无檩
体系钢筋砼屋盖或钢筋砼楼盖
2 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砼屋盖、轻钢屋
盖和有密铺望板的木屋盖或木楼板
3 瓦材屋面的木屋盖和轻钢屋盖
S<32 S<20 S<16
32<S<72 S>72
5.2 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5.2.1 混合结构房屋的空间工作
房屋空间作用的大小可以用空间性能影响系数 表
示。一般通过实测确定。
us 1
up
us ——考虑空间工作时,外荷载作用下房屋排架水平位移
的最大值;
u p ——在外荷载作用下,平面排架的水平位移;
值愈大,表示整体房屋的水平侧移与平面排架的
验算。如其最大水平位移值umax≤H/4000时,仍可视作刚
性或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 2、凡符合注1刚度要求的一段横墙或其他结构构件(如框架
等),也可视作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房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横墙。
5.3 墙柱的高厚比验算
墙柱的计算高度与厚度之比称为高厚比。在进行墙体设 计时除了满足承载力(强度)要求外,还必须限制其高厚 比,保证墙体的稳定性。 5.3.1 允许高厚比及影响高厚比的主要因素: 1、影响高厚比的主要因素为: • 砂浆的强度等级; • 砌体的类型; • 横墙的间距; • 构造支承条件。如刚性方案允许高厚比可以大一些,弹性 和刚弹性方案可以小一些; • 砌体的截面形式;墙体有门窗洞口时。 • 构件的重要性和房屋的使用条件; • 构造柱的间距。
第6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1) - ZCY - 6.4

砌体结构熟悉混合房屋承重体系的类型,特点及应运范围了解混合房屋空间工作性质,掌握房屋静力计算方法的划分及划分的依据熟练掌握墙、柱高厚比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各种静力计算方案单层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设计熟练掌握刚性方案多层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设计了解弹性、刚弹性方案多层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设计了解墙体的构造要求及防治墙体裂缝的措施6.1 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1) 定义混合结构房屋:指主要承重构件由不同材料组成的房屋。
位于房屋内部的墙。
内墙位于房屋外围的墙。
外墙沿房屋平面较短方向布置的墙体。
横墙房屋两端的横墙。
山墙有缘学习更多驾卫星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2) 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房屋中墙、柱等竖向承重构件采用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砌体材料;屋盖、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结构或木结构。
3) 混合结构房屋的性能要求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与整体性,在地震 区还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1) 横墙承重体系当房屋开间不大(一般为3~4.5m),横墙间距较小,将楼(或屋面)板直接搁置在横墙上的结构布置称为横墙承重方案。
房间的楼板支承在横墙上,纵墙仅承受本身自重。
外纵墙楼而板内横墙山墙内纵墙楼梯间横墙承重方案的竖向荷载传递路线:楼(屋)面板→横墙→基础→地基。
纵墙门窗开洞受限较少、横向刚度大、抗震性能好。
适用于多层宿舍等居住建筑以及由小开间组成的办公楼。
特点2) 纵墙承重体系对于要求有较大空间的房屋(如厂房、仓库)或隔墙位置可能变化的房屋,通常无内横墙或横墙间距很大,因而由纵墙直接承受楼面、屋面荷载的结构布置方案即为纵墙承重方案。
其屋盖为预制屋面大梁或屋架和屋面板。
外纵墙板山墙山墙进深梁板外纵墙(a) 板直接搁置于纵墙(b) 设置进深梁纵墙承重方案的竖向荷载传递路线:屋面板→屋面梁(或屋架)→纵墙→基础→地基。
纵墙门窗开洞受限、整体性差,横向刚度小。
适用于单厂、仓库、食堂。
特点3) 纵、横墙承重体系当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房间的大小变化较多时,为了结构布置的合理性,通常采用纵横墙均承受楼(屋)面板的布置方案,即纵横墙承重方案。
混合结构房屋PPT课件

❖ 砖砌过梁 钢筋砖过梁(跨度不应超过1.5m) 砖砌平拱 (跨度不应超过1.2m)
•22
砖砌过梁的构造要求 砖砌过梁截面计算高度内的砂浆不宜低于M5; ❖ 砖砌平拱用竖砖砌筑部分的高度不应小于240mm; 钢筋砖过梁底面砂浆层处的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5mm,间距不宜
大于120mm,钢筋伸入支座砌体内的长度不宜小于240mm,砂浆层 的厚度不宜小于30mm。
屋(楼)面荷载——横向梁——纵墙——基础——地基
图10-1 纵墙承重方案
•2
2、横墙承重方案 横墙直接承受楼、屋面荷载——横墙为主要承重墙
荷载主要传递途径 屋(楼)面荷载——横墙——基础——地基
图10-2 横墙承重方案
•3
3、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 纵横墙直接承受楼、屋面荷载——纵墙、横墙为主要承重墙
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 墙、柱、基础等竖向构件——砌体材料 楼盖、屋盖等水平构件——钢筋混凝土材料(或轻型钢结构、木材)
适用范围 低层、多层民用建筑
•1
第一节 房屋结构布置和静力计算方案
一、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根据承重墙体和柱的位置分类) 1、纵墙承重方案
由纵墙直接承受楼面、屋面荷载(无内横墙或横墙间距很大) 荷载传递途径
5、当房屋刚度较大时,可在窗台下或窗台角处墙体内设置竖向控制缝。
在墙体高度或厚度突然变化处也宜设置竖向控制缝或采取其他可靠的
防裂措施。竖向控制缝的构造和嵌缝材料应能满足墙体平面外传力和
防护的要求。
•20
第三节 过梁、圈梁、墙梁、悬挑构件
1、过梁 过梁的分类及应用范围 钢筋混凝土过梁(有较大振动荷载或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房屋)
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用量另行增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