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PPT教学课件
2019秋人教版政治必修一同步第二单元 生产_劳动与经营第4课 第1框

促进生产发展。
导向
• (2)消费所形消成费的热新点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
________作用。
劳动力
• (3)一个新的____________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 出现和成长。
•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__________,能提高劳动力的质 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 名词点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________、决定消费动的力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________。
• 物(出3质)来结资,料论的_:_生_人产__类__消__费__所__需__要__的_是一人切类商社品会和赖服以务生都存靠和生发产展创的造 基础。
•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 (1)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拉消动 费________经济增长、
文化素质科和学健技术康素质。 • (3)加快全面__深_化__改_革______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 (4)________________,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
同经济基础相适应。
• 1.随着消费者对居家环境健康的关注,我国空气净化、 净水、环保家电等相关企B 业将蓬勃发展。由此可见( )
新课标导学
政治
必修① ·人教版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 一、本单元的地位
• 第一单元解决的主要是消费问题或者说“生产什么”的问 题。因此,了解在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消费的财富究竟是怎 样创造出来的,就成为教材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的基本内容。这样,教材就把视线由消费领域引向了生产, 帮助学生去认识“生产、劳动、经营”等经济生活中最核 心的经济现象。也就是说,要了解现代经济学的另一个基 本问题──“怎样生产”的,帮助学生掌握与生产活动有关 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 班人。经济生活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创造财富,因为没有财 富的创造,也就没有财富的分配与消费,物质资料生产是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如何生产”在经济生活中处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教学课件

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政府是如何坚持“依法治国”的。
答案要点: 1、依法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
可依。 2、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必依。 3、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2019/7/31
19
2019/7/31
12
3、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 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 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019/7/31
2019/7/31
4
二、政府依法行政 1、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
◆什么是依法行政? 政府依法行政就是
政府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
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019/7/31
平等地对待受管理的人,既不偏私,也不歧视。 采取的管理措施要适当,避免简单、粗暴, 动辄以罚款、没收为手段,甚至暴力行政, 损害当事人利益。
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序正当
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外,
政府应当公开行政管理的内容,
听取群众的意见,
2019/7/31接受群众监督。
7
④、高效便民
政府要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 提供优质服务。对要解决的问题要遵守法定时限, 不能推委拖延,行政不作为。
法律、法规赋予了政府管理经济、社会和文化 事务的权力,但如果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正当行使 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 统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节《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公开课教学设计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认识到发展生产是满足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掌握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2.掌握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明白消费对生产的导向、调节和促进作用,学会合理消费,提高消费水平。
3.教学过程:
a.教师发放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b.教师对习题进行讲解,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强调易错点。
c.学生互相交流解题心得,共同提高。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3.教学过程:
a.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我国生产力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等。
(二)教学难点
1.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如何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我国生产力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引导学生分析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让学生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制度自信。
教学设想: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消费经验,但可能缺乏对消费行为背后经济原理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发现经济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但可能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关注不够。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
3.利用图表、数据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生产力发展现状,培养数据解读能力。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教案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课题第四课第1课时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课型新授课课时 1 课时目标解读1.知识目标:知道消费的决定因素、经济发展的四个环节、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理解生产决定消费的表现、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表现、生产在经济环节中的决定作用;理解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理解发展、改革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辩证地看待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透过现象认识改革的本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认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自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了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增强发展意识和改革意识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教学难点是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教学方法1.教学时可以运用分组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选择国家的机构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具体案例分析改革的必要性。
2.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全程引导和参与,而不是撒手不管,要紧紧把握学生探究活动的节奏和时间,密切注意学生学习效果的达成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导学案》第四课第1课时、《固学案》第四课第1课时。
2.准备歌曲《越来越好》的视频或音频。
学生准备:1.利用课余时间通读课文,把握关键词或理出知识框架。
完成《导学案》P27《知识体系梳理》部分。
2.收集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变化的相关材料导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学习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预设)媒体运用情境导入老师引入新课播放宋组英的歌曲《越来越好》,旁白:歌曲中唱到“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商品精了价格活了心情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那么,是什么使我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老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思考生活越来越好的原因,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视频或音频《越来越好》第一层级环节一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本课内容。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的社会 主要矛盾,决定了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理论依据:
生产的决定性作用。物质资料 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 的物质基础。
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想一想
那么我们该怎样大力发展 生产பைடு நூலகம்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上的相关文字及图片,根据自 己的认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 发展生产力?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 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生产
决定 反作用
消费
思考: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是不是一次性就 能完成?
分配 交换
生产
(决定作用)
桥梁和纽带
消费
(目的和动力)
图片1:2010年中国 GDP总量超过日本成 世界第二
图 片 : 中 国 人 均
2 GDP
贫困依然存在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
生存资料的消费,转 化为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 劳动者只有在生存得到满 足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生 产。
•
发展资料资料的消费, 如教育、培训、阅读书籍 等等,提高了劳动者的素 质,使劳动者的身心得到 愉悦,从而提高了生产积 极性。
消 费 反 作 用 于 生 产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思考:
1、从视频中通过建国初期和2012 年人们生活消费的对比,哪些方面 “越来越好”?
2、人们生活及消费“越来越好”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 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 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 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 的。
【高中政治】如何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高中政治】如何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经济生活》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中的一个疑难问题,掌握这个问题需要把握好以下两点。
一、生产决定消费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生产是如何决定消费的。
第一,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我们消费的对象,首先必须生产出来,否则就无从消费。
如人们想保暖,就必须先有生产出来的用于保暖的衣服。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是“源”。
第二,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消费方式即怎样消费的问题。
如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人们能够进行网上消费;DVD的出现,使相当一部分人观看电影的方式从电影院转向家庭。
第三,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从实物消费量还是从价值消费量看,人们的消费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摇扇子到电风扇再到空调,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汽车,这些都缘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第四,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经济型汽车的大量生产,使汽车这种耐用消费品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很多家庭开始把购车作为家庭开支的一个计划。
二、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
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消费是最终目的。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即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消费。
人们有各种需要,才有适应人民需要的各种生产。
第二,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的扩张或萎缩,使产品价格相对地上涨或下落,从而像指挥棒一样调节着生产的扩大或缩小。
因此,生产者要积极了解消费市场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经营方向,以便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
第三,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例如,旅游热就带动了旅游业和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
第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高一经济生活第四课《第一节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教学设计

高一经济生活教案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一、教育教学目标(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1、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2、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②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③懂得发展的意义;④了解我国的中心工作;⑤了解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2、能力目标①通过对生产与消费之间辨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②准确认识生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决定作用,从而培养正确认识我国当前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洞察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深刻领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观念;③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①生产与消费的关系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2、教学难点: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二、合作探究提示1、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生活”这一全新的生活理念像一场逢时的春雨润物细无声般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人们在衣、食、住、行、用各方面从传统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进而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所以说,生产与消费是互相决定的关系。
这一观点正确吗?提示:片面。
低碳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说明生产决定消费;人们的生活从传统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进而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说明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二者不是互相决定的关系。
2、“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有观点认为,凡是消费都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提示:不能认为凡是消费都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
当消费的增长和变化与生产的增长和变化相适应时,消费对生产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3、判断改错:(1)凡是消费都能促进生产的发展(X)(2)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X)(3)改革,就是变革我们的生产关系(X)三、课本探究问题提示1、教材P28“探究问题”:提示:(1)利用电脑上网查资料、看新闻、购物等,通过网络电视等减少了去影院的次数,用MP5学习外语、听歌、玩游戏等。
高中政治必修一复习框架(第1-5课)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大力发展生产力(办法)
我国基本 经济制度
是什么 为何
怎么做
4/7
第五课
企业经营 劳动者
企业含义
企业组织形式 企业(含义、类型)
企业经营与发展
(经营战略; 创新、科技、管理、优势; 诚信7
第一课 神奇货币
揭开货币 神秘面纱
商品 (含义、基本属性) 金
货币 (产生、本质、职能)
钱
观
纸币 (含义、优点、货币流通规律)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信用卡、 支票和外汇
信用卡 (优点) 支票 (含义、分类、使用) 外汇 (含义、汇率、币值稳定)
变动与影响 含义与作用
1/7
第二课 多变价格
影响价格 原因
目标、方式; 恩格尔系数
树立正确 消费观
消费神理
理智消费者 (正确消费观)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防止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辛奋斗
3/7
第四课 生产、劳动
与经营
生产与消费 关系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社会再生产
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 质量水平、动力)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目标动力、 调整升级、热点带动、劳动力)
供求影响 供大于求,价格下降; 价格 供小于求,价格上涨
价值决定 价格
价值与价格
价值量与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效率)
价值规律 (内容、形式)
价格变动 影响
对生活(普通、需求弹性、相关商品、)
对生产 (调整规模、生产要素、价值规律)
2/7
第三课 多彩消费
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 原因
消费类型
经济 收入(当前、预期、差距) 物价 消费神理(消费观) 质量、服务 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