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除加除减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乘除法加减法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乘除法加减法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

⼩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乘除法加减法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运算定律和性质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a+b)+c= a +( b+c)3、减法的性质:⼀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字母表⽰:a-b-c= a -( b+c) a -( b+c) = a-b-c4、⼀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个减数,再减去第⼀个减数。

⽤字母表⽰:a-b-c= a- c – b5、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a×b=b×a6、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字母表⽰:(a×b)×c= a ×( b×c)7、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表⽰:(a+b)×c= a×c+b×c a ×( b+c) =a×b+a×c拓展:(a-b)×c= a×c-b×c a ×( b-c) =a×b-a×c8、除法的性质:⼀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字母表⽰:a÷b÷c= a ÷( b×c) a ÷( b×c) = a÷b÷c9、⼀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除以第⼆个除数,再除以第⼀个除数。

⽤字母表⽰:a÷b÷c= a÷ c ÷b。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小学四年级数学主要包括数的认识与计算、数的比较与排序、数的整理与展开、数的应用等内容。

在这些内容中,四则混合运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下面是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加法1. 加法的定义加法是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的总和的运算。

例如:1 + 2 = 3,表示将1和2相加得到3。

2. 加法的性质(1)交换律:a + b = b + a(2)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3)零元素:a + 0 = a(4)加法逆元素:a + (-a) = 03. 加法的应用加法可以用于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的总和,以及解决一些问题,如:小明拥有10个苹果,小红给他2个,那么他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二、减法1.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计算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差的运算。

例如:3 - 1 = 2,表示将3减去1得到2。

2. 减法的性质(1)减法不存在交换律:a - b ≠ b - a(2)减法不存在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3)减数减去被减数等于差:a - b = c,则 c + b = a3. 减法的应用减法可以用于计算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差,以及解决一些问题,如:小红现在有8本书,她卖掉了3本,还剩下多少本?三、乘法1. 乘法的定义乘法是计算两个数的积的运算。

例如:2 × 3 = 6,表示将2和3相乘得到6。

2. 乘法的性质(1)交换律:a × b = b × a(2)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3)乘法的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3. 乘法的应用乘法可以用于计算两个数的积,以及解决一些问题,如:小明有3个篮球,每个篮球的价格是5元,他一共要花多少钱买篮球?四、除法1. 除法的定义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的运算。

4年级数学题100道口算加减乘除

4年级数学题100道口算加减乘除

4年级数学题100道口算加减乘除一、加法口算题(20题)1. 23 + 12 = 35- 解析:个位上3 + 2 = 5,十位上2+1 = 3,所以结果是35。

2. 15+24 = 39- 解析:个位5 + 4 = 9,十位1+2 = 3,结果为39。

3. 32+17 = 49- 解析:个位2+7 = 9,十位3 + 1 = 4,得到49。

4. 45+33 = 78- 解析:个位5+3 = 8,十位4+3 = 7,答案是78。

5. 11+56 = 67- 解析:个位1+6 = 7,十位1+5 = 6,结果为67。

6. 22+35 = 57- 解析:个位2+5 = 7,十位2+3 = 5,得出57。

7. 51+28 = 79- 解析:个位1+8 = 9,十位5+2 = 7,答案是79。

8. 33+44 = 77- 解析:个位3+4 = 7,十位3+4 = 7,结果为77。

9. 19+30 = 49- 解析:个位9+0 = 9,十位1+3 = 4,得到49。

10. 27+41 = 68- 解析:个位7+1 = 8,十位2+4 = 6,答案是68。

11. 42+16 = 58- 解析:个位2+6 = 8,十位4+1 = 5,结果为58。

12. 31+29 = 60- 解析:个位1+9 = 10,满十进一,十位3+2+1 = 6,所以是60。

13. 53+26 = 79- 解析:个位3+6 = 9,十位5+2 = 7,答案是79。

14. 18+42 = 60- 解析:个位8+2 = 10,满十进一,十位1 + 4+1=6,得到60。

15. 25+34 = 59- 解析:个位5+4 = 9,十位2+3 = 5,结果为59。

16. 47+31 = 78- 解析:个位7+1 = 8,十位4+3 = 7,答案是78。

17. 36+23 = 59- 解析:个位6+3 = 9,十位3+2 = 5,得到59。

18. 14+55 = 69- 解析:个位4+5 = 9,十位1+5 = 6,结果为69。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减乘除简便计算题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减乘除简便计算题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计算题第一类:加65+73+135 357+288+143 272+68+28129+235+171+165 17+145+23+35 999+99+9+36+7+8+102+103+104 9998+3+99+998+3+9第二类:减400-256-44 517-53-47 284-159-41 258-42-16 545-167-145 478-47-178 344-(144+37)236-(177+36)第三类:乘45×4×5 23×5×2 25×9×48×(125×13)(250×125)×(4×8)88×125 72×125 125×64×25 42×125×8×5 25×4×88×125第四类:乘(12+50)×40 125×(40-4) 76×10318×125 25×44 42×2599×9 99×78第五类:乘45×37+37×55 28×21+28×79 17×23-23×7 38×46+64×38 99×32+32 46+46×59167×2+167×3+167×5 39×8+6×39-39×428×225-2×225-6×225(42+25)×125+(18+15)×12523×2×4+25×4×2+27×1×8+25×8×199×22+33×34第六类:除360÷4÷9 250÷5÷2 600÷12÷5800÷5÷8 480÷5÷48 240÷5÷12420÷35 2400÷25 7800÷125第七类:加减92+99肥 197+102 354-108405-99127-98323+189-123 248-86+48 672-36+64(6467-832)+(1832-1467) 1530+(592-530)-192(2+4+6+……+98+100)-(1+3+5+……+97+99)第八类:乘除960×46÷48 99000÷121×11 3702×38÷1234640÷(16÷4) 1000÷(125÷4)第九类:加减乘除(98+147)÷49 (230-23)÷23 (250-25)÷251736÷28+1064÷28 125×(860+240÷12)700+612÷12×4 (37+15)×85+13602005×20062006-2006×200520051.用一根150厘米长的绳长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6、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提前算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 =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 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第一单元知识点(四则运算)1.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这是同级运算)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在算加减法。

(这是两级运算)3. 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在算括号外面的。

4.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5.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也得原数。

6.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7. 一个数和零相乘,仍得0。

8.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9. 0不能作除数。

10. 在解决问题时,如果列综合算式,必须用脱式计算。

11. 任何数除以0都得0。

因为0不能做除数。

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顺序计算。

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

3、当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4、90-(21+2)÷12,计算时要先算()法,然后算()法,最后算()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加减乘除(加答案)一百道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加减乘除(加答案)一百道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加减乘除(加答案)一百道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加减乘除,是比较基础的数学知识,也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百道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加减乘除的题目及答案,以供考生参考。

1. 2.5+3.7=6.22. 4.6+9.7=14.33. 7.4-4.1=3.34. 6.2-2.9=3.35. 3.3×2.5=8.256. 3.7×4.6=17.027. 8.5÷2=4.258. 5.8÷2=2.99. 2.5+5.2=7.710. 4.2+3.1=7.311. 6.9-1.5=5.412. 4.5-2.5=213. 6.5×2.1=13.5514. 3.2×2=6.415. 7.8÷2=3.916. 6.9÷3=2.317. 4.3+4.1=8.418. 6.2+2.9=9.119. 4.3-3.4=0.920. 5.6-4.2=1.421. 5.1×3=15.322. 4.7×2.8=13.1623. 10÷2=524. 7.5÷2.5=325. 5.8+7.1=12.926. 9.2+2.2=11.427. 6.3-3.1=3.228. 2.9-1.6=1.329. 6.4×4=25.630. 5×4.2=2131. 8.3÷3=2.7732. 4.5÷2=2.2533. 6.9+4.2=11.134. 2.7+7.6=10.335. 5.8-2.9=2.936. 4.2-2.7=1.537. 6×3.1=18.638. 5.3×2.4=12.7239. 7.5÷3=2.540. 4.9÷2=2.4541. 5.8+5.5=11.342. 7.5+8.9=16.443. 3.2-2.5=0.744. 8.7-2.2=6.545. 5×4.1=20.546. 7.4×3.4=25.1647. 12÷2.4=548. 6.6÷3=2.249. 4.2+2.8=750. 9.5+4.1=13.651. 1.4-0.6=0.852. 5.2-2.3=2.953. 3.1×2.2=6.8254. 1.8×3=5.455. 8.5÷2.5=3.456. 5.7÷1.4=4.157. 8.1+2.5=10.658. 4.2+6.1=10.359. 9.7-3.1=6.660. 5.2-2.3=2.961. 2.3×3.7=8.5162. 4.8×2.4=11.5263. 9.6÷4=2.464. 8.3÷3.3=2.565. 3.1+2.7=5.866. 6.4+4.1=10.567. 5.1-3.3=1.868. 3.6-2.4=1.269. 5.4×7.1=38.3470. 1.6×4.7=7.5271. 8.1÷2=4.0572. 6.5÷1.5=4.373. 5.1+7.2=12.374. 9.6+3.7=13.375. 3.2-1.3=1.976. 2.9-1.5=1.477. 6.8×3.2=21.7678. 4.2×2.5=10.579. 9.5÷2.5=3.880. 4.7÷2=2.3581. 5.1+4.9=1082. 3.2+2.8=683. 4.8-3.1=1.784. 7.2-2.4=4.885. 4.3×4.8=20.6486. 5.7×2.8=15.9687. 14÷2=788. 5.4÷2.3=2.389. 3.2+4.4=7.690. 6.4+4=10.491. 6.5-3.1=3.492. 2.3-1.2=1.193. 3.2×2.5=894. 5×3.5=17.595. 12÷3=496. 6.2÷2.1=2.9597. 8.1+6.2=14.398. 9.7+3.6=13.399. 5.3-3.2=2.1100. 3.2÷1.3=2.46小学四年级下册的数学题中,小数的加减乘除是比较常见的,所以只要坚持练习,学生就能够熟练掌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四则运算 讲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四则运算 讲义

四则运算知识点一、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前我们学过了加、减、乘、除这四则运算,相信同学的计算都很棒!但是有一个问题,会计算不代表真的懂哦~你知道它们的含义吗?老师先从加法开始,提几个问题考考大家。

思考:以下问题是用加法计算的吗?如果是,请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用加法的?(1)小明有5个苹果,小亮有6个苹果,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四年(1)班原有45名同学,后来转校来了3名同学,问现在四年(1)班有多少名同学?(3)工程队修一条道路,第一天修了600米,剩下400米没修,问这条道路有多长?1、(),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得的数叫做()。

明白了加法的含义,我们来看减法的。

2、加法与减法互为()运算。

老师先举几道题,你们想想,这些题都是用减法吗?如果是,请问什么时候用减法呢?例1、小刚数学考试得了97分,小明数学考试得了89分,问小刚比小明多多少分?例2、王小明原有100元,买文具用去了20元,还剩多少钱?例3、王小明和李小锤一共有10个苹果,其中王小明有6个苹果,问李小锤有多少个苹果?3、(),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已知的加数叫做(),未知的加数叫做()。

例4、判断下面各题用的是加法还是减法?(1)仓库两天一共运进粮食1000千克,第一天运进了420千克,第二天运进了多少千克?用()法(2)一辆卡车已经行驶了18千米,后来又行驶了5千米,问卡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用()法(3)爸爸今年50岁,王小明今年11岁,则爸爸比小明大多少岁?用()法(4)商场全天卖出575件商品,上午卖出了278件商品,问下午卖出了多少件商品?用()法4、加法各部分的关系:5、减法各部分的关系:①()①()②()②()③()例5、已知○+△=□,下列算式正确的是()A、○+□=△B、△+□=○C、□-△=○课堂练习1、已知两个数的和是793,其中一个加数是297,另一个加数是()2、已知两个数的差是628。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乘除法加减法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乘除法加减法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

数学知识点:乘除法加减法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一、加法的性质:1.交换律:a+b=b+a,即加法运算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结合律:(a+b)+c=a+(b+c),即加法运算中,不管加数的顺序如何分组,结果都不变。

3.零元素性质:a+0=a,任何数与0相加,结果为这个数本身。

4.加法的逆元:对于任意数a,都存在一个数-b,使得a+(-b)=0,即存在一个数与a相加等于0,这个数就是a的负数。

二、减法的性质:1.减法的定义:a-b是指b加上一个数等于a,即a=b+c。

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

2.减法的性质:减法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即a-b不等于b-a,(a-b)-c不等于a-(b-c)。

3.减数、被减数和差:a-b=a是减数,b是被减数,a-b的结果是差。

三、乘法的性质:1.交换律:a×b=b×a,即乘法运算中,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结合律:(a×b)×c=a×(b×c),即乘法运算中,不管因数的顺序如何分组,积都不变。

3.单位元素性质:a×1=a,任何数与1相乘,结果为这个数本身。

4.乘法的零元素性质:a×0=0,任何数与0相乘,结果为0。

5.乘法的逆元:对于任意非零数a,都存在一个数1/a,使得a×(1/a)=1,即存在一个数与a相乘等于1,这个数就是a的倒数。

四、除法的性质:1.除法的定义:a÷b是指b乘上一个数等于a,即a=b×c。

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

2.除法的性质:除法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即a÷b不等于b÷a,(a÷b)÷c不等于a÷(b÷c)。

3.除数、被除数和商:a÷b=a是被除数,b是除数,a÷b的结果是商。

五、加法和乘法的分配律:1.加法的分配律:a×(b+c)=a×b+a×c,即乘数乘以两个数的和等于乘数分别乘以两个数再相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