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书籍装帧封面的立意
鲁迅书籍封面装帧艺术新论

李欧梵在《 迅 与现代艺 术意识 》 文 中提 到 ,“ 《 草》 鲁 一 读 野
中 的散 文 诗 ,时 常使 我想 到 画 和木 刻 , 恰 好 印 证 了鲁 迅 文 这 字 中 丰 富 的视 觉 感 ,所 以在 鲁 迅 的 创 作 中文 学 和 美 术 毕 竟 还 是 有 相 通 之 处 。 l(O 孙 郁 也 说 :“ 迅 无 意 之 间 , 通 ”1 P9 ]2 ) 鲁 打 了美 术 与 诗 、 说 的通 道 。他 关 于 文 学 的论 述 ,大 多 适 宜 于 小 美 术 ,反之 , 些 关 于 木 刻 的 思 想 , 可 说 是 其 文 学 理 念 的 那 也 另 一 种 表 达 式 。 [( 那 么 , 焦 鲁 迅 的 书 籍 “ 面 画 ” ” 1 聚 封 能
( 都师范大学 首 文学院 , 京 北 10 4 ) 0 0 8
摘
要 : 迅 一生 的美 术行 为 与其 文 学创 作 的 实践 构 成 了相 互解 释 、相 互 渗 透 的互 文 关 系 。本 文就 鲁 迅 鲁
书 籍 封 面 画的 风 格 特 征 ( 雅 蜕 变 、汉 画 遗 韵 、现 代 追 寻 、装 饰 哲 学 、连 环 版 画 ) 其 美 学 趣 味 、文 学 创 作 、 静 与 启 蒙 思 想 、文化 理 念 之 间 的联 系进 行 了精 审分 析 。
迅好友 许寿裳 回忆 ,他 曾有意 撰写 《 中国字 体变迁 史》,只
因 时 间 关 系 未 能 如 愿 。对 鲁 迅 书 法 风 格 颇 有 心 得 的 增 田涉
术上 的美学趣味与 其文 学品 有无 暗合之处 ? 回答 这一 问
鲁迅书籍装帧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浅析

一
、
而 近 来 中 国 的排 印 的新 书 则 大 抵 没 有 副 页 , 天地 头 又 都 很 短 , 想 要 写上 一 点意见 或别 的什 么 , 也无 地可 容 …… ,在 这样 不 留 余 地 ’空气 的围绕 里 ,人们 的精神 大抵 要 被挤 小 。 ”鲁迅 的 “ 读 书 之乐 ”,正 是 “ 体舒 神怡 ”审美 功 能 的体现 。读 书 不但 增长 知 识 ,还 能通 过装 帧设计 获得 愉 快 的一情 。 t l , 2 实用 与美 观相 统一 的审 美价值 的 体现 . 鲁 迅书 籍装 帧 的很 多 作 品吝用 色 彩 ,一般 一 到两 套色 ,还 有 很 多 为单色 印刷 。这不 仅 因 为受 当时 印刷 条件 的 限制 , 更深层 的 原因 , 即在于 中 国传 统美 学 强调 的实 用 与美 观统 一 的审 美价 值 。 中 国绘 画美 学观念 多 沉稳 大 方 ,少浮 华 艳丽 ,多 含蓄 内敛 ,少张 狂 纷 乱 。这种 审 美观 在鲁 迅那 里 也得 到 了体 现 。鲁迅 的 许多 书籍 封面 都采 用 单色 形式 , 笔墨 单纯 ,画 面 清新 淡雅 ,富有 韵味 ,从 外在 形式 到 内容 都很 好地 传 达 了书籍 的内容 主 旨 。鲁 迅 书籍 装帧 护书 有道 ,款 式 典雅 、 厚薄 得宜 ,封 面 设计 朴实 端 正 ,生动 地展 示了 “ 文质 相一 ”的传统 美学 。 鲁 迅对 制版 印刷 很 熟 悉 ,对 印刷 的质 量 十 分 讲 究 。他 不仅 亲 自设计 封 面 ,而且 还 参与 印刷 的工序 。他 认 为 “ 面 设计 固然 封 重要 ,但 若 放松 了对 于 印制 的要 求 ,也 不会 产 生 出好 的封面 与好 的 书籍 来 。 ”印刷质 量 直接 影 响书 籍 的质量 ,没 有 好 的印刷 ,就 不会 有 字迹 清晰 、阅读 舒适 的书籍 ,功 能 不在 ,就 谈不 上什 么 外 在 的形 式 了 鲁 迅 的书 籍装 帧 除 了追求 封 面设 计 的精美 , 也从 没 放 弃 书籍 功 能上 的要 求 。印 刷 精 良、 设 计精 美 使 书 籍 “ 质相 文 是鲁 迅 书籍 继承 传 统书 籍 的精 华所 在 。鲁迅 书 籍装 帧体 现 了传 统 书籍 装帧 形 态 向现代 书 籍装 帧形 态 的转 变 ,他 的设 计包 括 充 分 展 示 书 的外 观 性 ,外 在 形 式 与 内在 神态 完 美 的结 合 ,使 其 “ 形神 兼备 ,文质 相 一 ”。 3 喻书卷 之气 于作 品 的审美 情趣 的体 现 . “ 书卷 气 ”是 中 国文化 “ 韵 生动 ”艺术 理论 发 展过 程 中, 气 由 “ 韵 ”演化 出的一 个 审美概 念 。中 国文化 中 的 “ ”充斥 在 气 气 虚空 之 中 ,循 环在 自然 之 内 ,也 显 现 在 书 籍 装 帧 作 品 的形 神 之 间。鲁 迅书 籍装 帧 也在 设计 中将 虚 与 实、疏 与 密 、 曲与直 、分 与 聚 、起 与伏 等形 式 的运 动变 化 ,转 化 为生 生不 息 的气 韵 ,营帧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浅析
鲁迅与书籍装帧

坟, 直接将 书名 点出来 了。鲁迅认 为设 计得好 , 也就采用 了。 但是鲁迅对 于政 治宣传式 的封 面, 却是很反感 的。他在广州作 的《 么写》 怎 里有这样
一
段记 录 : 那 时偶然上街 , “ 偶然走 进丁 b书店 去, 偶然看 见一叠《 这样 做》 便 买取 了一 ,
豪 华的装 帧 , 是我 有 生以来 , 作第 一次穿 上漂 亮的服装 。我 喜欢豪 华 著 版, 也许毕竟是小 资产 阶级 的缘 故罢。 ( 9 5 6 1 ” 1 3 年 月 o日信 ) 虽然 自我调 侃 为小资情调 , 但他并不放 弃这 种喜好。 由于经济 的原 因, 出版社不 可能
凝结了一个时代。除文学之外, 鲁迅在很多方面也广有涉
上端 印一幅长 方形的德 国图案 画, 画面上有 一希腊 古装 女子 , 喷薄欲 出 在 的朝 阳下拨 弹竖琴 , 方海天连接的 日出之处 , 远 还有 一只 海鸟正向天空高 处展 翅 飞翔。这 样 的画面表 现 出一种朝 气蓬 勃 的景 象 , 富有 象征 意义。 书名是请 同学陈师 曾用篆体写成 , 与书 中的古奥译 笔相 映成趣。 呐喊》 《 的
2 0
名 家言 论
A R T D U C A T l E SE A R G H E oN R
1 2年 1 月 2 9 6 0 9日致李霁野 的信 中就说 :《 的封面, “ 坟》 自己想不 出, 天写信托陶元庆君 今 去 了, 黑假面人》 《 的也 一同托 了他 。近来我对于他有 些难于开 口, 因为他所作的 画, 有时 竟 印得不成样 子 , 回《 这 彷徨》 在上 海再版 , 颜色都 不对 了, 这在他看 来 , 如别人将 我们 就 的文章改得不通 一样 。所 以在 他与 出版者 的通信 中, ” 常有 纠正色彩、 字形 、 字位置 等意 文 见, 这都是他力 求封面的完美 , 对艺术家 劳动的尊重的体现。有 时, 艺术家 的创 意与鲁迅 的设 想不合 , 鲁迅 也很 乐意放 弃 自己的意见。如《 的封 面, 坟》 鲁迅 原说 : 我的意思是只 “
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与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现代转型

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与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现代转型
鲁迅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和文化评论家,他的书籍装帧设计与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现代转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及其现代转型、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传统与现代转型等方面进行阐述。
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脱离了中国传统的纸质书籍,采用了现代印刷技术进行制作。
他注重排版的合理性和美观性,追求字体的细腻和排版的整齐。
他还注重书籍的封面设计,以封面的图案、颜色等元素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鲁迅在书籍装帧设计中注重的不仅仅是文字的设计,而是整个书籍的视觉效果和读者的阅读体验。
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传统与现代转型也离不开鲁迅的努力和贡献。
中国传统的书籍装帧注重的是布局的简约和内容的清晰,追求的是传统的审美和品味。
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和阅读习惯的改变,中国书籍装帧艺术也面临着转型的挑战。
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实践,将现代印刷技术和传统的书籍装帧艺术相结合,为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与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现代转型密切相关。
他的书籍装帧设计注重视觉效果和阅读体验,为中国传统的书籍装帧艺术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创新。
鲁迅的努力和贡献,为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现代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今天,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鲁迅的精神,不断推动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与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现代转型

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与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现代转型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在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鲁迅时代,书籍装帧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设计和制作,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正在经历着一场现代转型。
本文将从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出发,探讨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现代转型。
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以简洁、实用为主,他认为书籍的装帧应当符合书籍本身的内在精神,而不应当过于华丽或造作。
在当时的中国,书籍装帧多以木刻印制,纸张简单,装帧简朴。
鲁迅的著作《呐喊》就采用了简约的装帧设计,没有过多的花纹和装饰,注重了书籍的内容本身。
这种简约的设计风格,对后世的书籍装帧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也在逐渐进行现代转型。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书籍装帧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使得书籍的装帧不再受制于传统的木刻印制,而可以采用更多元化的材料和工艺。
国际间的交流也为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灵感,使得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更加多元化和富有创意。
在现代转型的进程中,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不仅注重书籍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同时也追求更多的艺术表现和审美价值。
书籍的装帧设计不再仅限于简约与实用,而是追求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更加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在一些文学出版物中,我们可以看到书籍装帧设计所表现出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些设计不仅能够增强书籍的吸引力和视觉效果,同时也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多的审美享受和文化体验。
现代转型也使得书籍装帧设计更加注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使用便利。
现代的装帧设计不仅要考虑到书籍的审美效果,同时也要考虑到书籍使用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一些设计上应用了现代科技的书籍装帧,使得书籍具备了更加便利的阅读功能,例如可折叠、可携带、可收纳等设计,使得读者能够更加便利地阅读书籍,提升了书籍的使用价值。
鲁迅-中国现代书籍装帧的开拓者

鲁迅:中国现代书籍装帧的开拓者打开文本图片集中国现代书籍装帧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起步的。
清末民初,随着西方印刷术的传入、造纸技术的进步,现代书籍的印装工艺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当时的出版物仍然套用中国传统书籍的装帧形式,书的封面显得陈旧而呆板,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开拓和倡导中国现代书籍装帧改革的领军人物,就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
鲁迅为中国现代书籍装帧建立了杰出的功勋。
他确立了书籍装帧的整体理念。
他重视借鉴东西方文化的精华,一方面“引入世界上灿烂的新作”,一方面“重提旧时而今日可以利用的遗产”,并融入书籍装帧设计的领域。
他认为一本书的设计,如同一件完美艺术品的完成。
从封面、装饰、插图、开本、版式,直到字的大小、标点位置以及纸张、印刷、装订、价格,他一系列精辟的见解,是现代书籍装帧艺术的宝贵遗产。
鲁迅培养了一批现代书籍装帧人才。
陶元庆、司徒乔、钱君、孙福熙等都是在他扶持下成长起来并取得卓著成就的书籍装帧艺术家。
鲁迅还亲自进行书籍装帧的实践,创作了多种封面,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缤纷多姿的艺术世界。
中国汉字是鲁迅书籍装帧的重要元素。
鲁迅的书法,“熔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实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郭沫若《〈鲁迅诗稿〉序》)。
不少封面是他题写书名,这类作品首推《呐喊》。
1923年出版的《呐喊》收入鲁迅从19___年到1922年写的短篇小说15篇。
他俯视现实,扫荡黑暗,在一间“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里,发出“不能抹杀的”希望的呼号。
《呐喊》第4版鲁迅设计的封面满版深红底色,正中上方是横长的黑色色块。
色块内书名和作者姓名翻成阴文,横列的“呐喊”二字像是利刀镌刻而成,文字四周围着同样是阴文的细线。
风格深沉雄浑,充满力量,表现了《呐喊》“忧愤深广”的美学格调。
《热风》则是两个红字印在洁白的封面上,极其简朴而又庄重典雅。
汉字在鲁迅笔下变化无穷,《华盖集续编》是美术字与手绘图章相结合的佳作。
鲁迅与书籍装帧

鲁迅 对 书籍装 帧设 计 的重视 是 有 目共睹 的。据 不完 全统
计, 鲁迅生前 亲 自设计 的书刊封面就有 6 2 本 。从鲁迅 所 留下 的
贝来看 ” 。鲁迅在 1 9 2 6 年3 月1 0日所作 的《 阿长 与 山海经》中
提及小 时候 的他 对带有绘 图的 山海 经一直“ 念念 不忘” , 在他记
国装帧 艺术的发展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鲁迅之所 以如此重视书籍装帧艺术 , 文章从 以下几 个方 面分析其原 因: 其一 , 鲁迅 自童年 时的 艺术熏 陶开始 , 便对 书籍装 帧艺术有 了根 植于心的热 爱; 其二 , 鲁迅创 新文 艺的 艺术初衷 , 使他对书籍装 帧的传统 形式做 了诸 多突破 与创新 ; 其三, 书籍装帧 艺术的发展 有利 于启 蒙民众 , 使 大众能懂, 弥补文字所不及 。深入探 究鲁迅 与书籍 装帧艺术 。 对现代 书籍装帧 艺术的创新具有重要 的历史参 考意义。
再如 , 鲁迅 的 另一本 书籍 装帧 封面设 计作 品《 一个 人 的受 难》 , 这 是 一本 木刻连环 图画故事书 , 由比利 时版 画家麦 绥莱勒
了石印的《 尔雅音 图》 和《 毛诗 品物 图考》 , 又有 了《 点石斋丛 画》 和《 诗 画舫 》 。 《 山海经》 也 另买 了一部 石 印的, 每卷都 有 图赞 , 绿
色 的画, 字是红 的, 比那木刻的精致得 多 了。这 一部直到前年还 在, 是缩 印的郝懿行疏。 ” 。 鲁迅儿 时的这 些关于带有插 图书籍 的 种种记 忆 , 足 以说 明 自那 时起 鲁迅在 内心便 已埋 下对 书籍 插 图 艺术 的深厚情感 。鲁迅从 事文 学创作 之后 , 自儿 时起就存 有对
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与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现代转型

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与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现代转型鲁迅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更对中国的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包括小说、散文和文艺评论等,书籍的装帧设计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他的装帧设计中,表现出了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现代转型。
首先,从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中可以看出,他注重书籍形式的美学价值,并试图通过装帧设计来突显其价值。
例如,《朝花夕拾》一书的装帧设计,采用了精美的红色半硬纸板和金色字印刷,封面上饰以花卉图案,简洁而不失典雅,彰显了书籍的美学价值。
同样,鲁迅的《阿Q正传》也采用了简洁的红色封面和黑色字体,字体排版及布局简洁明快,整体效果非常出色。
其次,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派设计的融合。
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源头,运用现代设计理念进行改造,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
例如,在《狂人日记》中,鲁迅采用了中国传统书法的笔画及字形,与现代设计的几何形式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装帧效果。
这种风格既带有中国的特色,又表现了现代派设计的元素,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最后,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还表现出他对阅读体验的关注与思考。
他将装帧设计中的“装”与书籍的“载体”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设计能够让读者更加方便舒适地阅读。
例如,在《华盖集》中,鲁迅采用了方便折叠的设计,使书籍易于携带,方便读者在不同场合阅读。
这种方便易用的设计,让人们更加愿意去阅读这些优秀的作品。
综上,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既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合了现代设计的理念,并注重为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体验。
他的作品是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的经典之作,为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现代化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鲁迅书籍装帧封面的立意
高华(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30070)
摘要:封面设计起始于封面立恚,封面立意是挖掘、提炼原著
内容的产物,它直接影响到书籍的气质、品格、整体形象甚至影响到
书籍最终能否为读者所接受直至喜爱。文章从鲁迅书籍封面立意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段入手,对鲁迅书籍封面设计的立意进行了初步分析探究。开门见山、意味深长、文字构成是鲁迅书籍封面立意重要的表现形式。正是基于立意上的独具匠心、形式多样,鲁迅书籍封面的蠢蕴和形式美感也各具千秋。关键词:鲁迅书籍装帧;封面设计;立意艺术封面足书籍的脸面及外衣,中国古代称为。书皮”或。书衣”。西方印刷技术在清末传入我国,中国}5j者从线装形态发展成为近现代形式之后,封面才向着今大的样子发展。唐设在《晦庵书话》里说:“书籍封面作画,始自清未,当时所谓洋装书籍,表纸已用彩印”。并i己述那个时期的封面“所画多月份牌式美女”.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才对封面“特别讲究”。封面的立意应该能够正确反映出书籍的内容与主旨,通过有特点、有启示、有寓意、自.联想的图形或文字编排来体现,要在视觉和心理上用激发读者美感的艺术语言来传递全传的风格和内涵。鲁迅书籍的封面泣意,表现形式多样,表现手段各异。由于立意不同,封面的意蕴和形式美感也各有千秋。一、开门见山开门见山指封面的图形图案直接对书名或主题进行表现,使人一看即知。这种方式要求图形能直接准确地揭示主题,并要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和美感。在鲁迅.f5籍封面设计中,以此立意为出发点的图形,有的直接来源于书中插图,有的以绘画形式表现,有的经过艺术夸张处理,还有的通过装饰美使封面设计与书名吻合,而独赶的看,也不失为一幅精美装饰画,他们都要求有鲜明的土题性和较好的装饰性,除对书籍内容的概括及揭爪外,还要能通过设计手段进行艺术加工,以超越简单的原始主题符号,而成为一个从内容到形式统。’的设计作品。立意上的开fJ见山是鲁迅封面设计一种简洁而有效的方法。封面}题有的足自己创作,有的是直接取自西方原图,但作为封面的图形都很好的揭示了书的内容与风格。‘铁流》与《毁火》,都是商接来源丁.书中捅图的作品,鲁迅设计封面时选用威绥斯拉夫作的插图和毕斯凯莱夫作的插图为其各自的封面装饰。《铁流》用白底色。黑字,显得T净、肃穆。两本书构图近似,情调大不棚同。<毁灭》用霞绿底色,黑色的图和文字压印,显得大方、雅致。这是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刻用在封面上,使封面设计和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二、意味深长意味深长足指通过联想、比喻、象征等形式对书籍主题进行间接表现,使封面富有内涵,使读者回味无穷。中国装帧艺术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喜欢寓意的方式,希望设计者能通过封面图像,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诱发某种寓意、某种浪漫和某种象征。所以在鲁迅的f5籍封面设计中能看到许多这种诳意方式。联想:对视觉表述来说,联想便是从所要表达的内容推想出一种相关的形式来表现内容,画面的形象和内容往往与f5籍内容无直接关系,其最大特征足给欣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艺术韵味。如《彷徨》的封面画了三个寂寞的人面对着一轮沉口彷徨而沉思,醒}{的太阳及渴望的表情,使人联想到对于光明的追求。通过这种联想的方式,陶元庆巧妙的点明了主题,使其成为现代书籍装帧史上的经典之作。比喻:把要表达的内容作为本体,通过相关联的喻体去表现内容的本质特征。这种方法常常能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地表达出来。鲁迅为好友瞿秋白的遗著<海上述林》做的装帧设计为两种精装本,不仅隐喻了烈士的高贵风骨.而且表达了鲁迅对挚友的深切怀念。象征:以一个抽象或具象事物来表现另一个具象或抽象事物的形式。鲁迅在谈到书籍封面设计时,明确表示不赞成图解式的方法。在请陶元庆设计《坟》的封面时说:“我的意见是只要和‘坟》的意义绝无关系的装饰就好”。在另一封信中又申明:
。璇卿兄如作书画,不妨毫不切题,自行挥洒也”。可见鲁迅
主张用间接象征的形式来设计封面。《坟》用两个相瓦交叠的三
角彤对“坟墓”作r象征的表现;另一个似足似非的棺材图像,
则对“坟”起了点题的作用。这样的设计,恰当深刻地体现了
该杂文集的中心思想,反映了当时鲁迅的思想背景,是正处在世
界观发生质变前,深刻激烈的思想斗争.
三、装饰美化
装饰美化即以形式美感很强的构图或图案来装饰书籍,美化
书籍,使书籍装帧设计具有较强的彤式美感。在西式印刷术与装
帧形式的影响卜.,鲁迅对封面设计开始了重在装饰性的新探索。
这类封面不强调构图的隐喻性,不刻意祈求封面与文本之问的
密切关联.并试图以此制造某种象征性。作品就以装饰美化为目
的,为美而美,为装饰而装饰。比如由鲁迅自己设计封面,陈师
曾题字的《域外小说集》的日出图,以及仪有一圆形花色图案做
装饰的《小彼得》等等。
四、文字构成
除从图形角度创意外,鲁迅书籍有许多是通过文字形式进
行封面设计创意的,其目的是利用文字的形象视觉传达性,增强
文字造型的感染力,从而达到更好地表现土题的日的。在鲁迅封
面设计中,文字的运用别具独到之处。《呐喊》的封面,在扁方
形的细线内,写出书名和著者,“呐喊”二字笔划左右参错。突
出r三个“口”字,意在呼叫,却又没自.跳出字的整体,虽然是
字,看去颇带画意,加上那深红色书面纸的衬托,显出一种雄壮
有力的气势。《朝仡旬刊》用魏体字做fU名,很有力度,又小呆
板,中间放一个粗旷的木刻花卉。装饰性很强,和刊名又很协
调。‘奔流》、《萌芽》、《前哨》、‘海燕》四种刊物的封
面,都以文字为素材,全部由鲁迅设计、题写刊名。《奔流》用
浅黄底色,变化的黑体字。勾E黑边,有一种流动感。《萌芽》
两‘}用一‘种变体美术字,笔划一边粗,一边呈尖状,有一种生长
的芽状感。白底色,绿色书名,红色卷、期名,显得1二净,活
泼,有蒸蒸日上之感。《海燕》,红色f5名字在下,黑色目录,
红色横杠,黑色头像和外文字,红色期号,很有现代感。
封面设计足展现书籍内容的窗口,在整个书籍装帧设计中占
有及其霞要的位置。其作用不仅是保护、装饰、美化书籍,而且
更霞要的是承载书籍形象、反映书籍的内容和形式。鲁迅的封面
设计之所以能够历久弥坚令当世后世【旦I味无穷,在于他在谚意构
思时对}5籍形象、内容、气质以及形式等信息的把握,并在此基
础上创作出符合读者审美要求、具有时代精神的封面设计.
结语
正如黑格尔所说:。一种内在的生气、感情、灵魂、风骨和
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鲁迅书籍封面设计
也具有这样的意蕴.他的15籍封面设计并不是书名的图解、也不
是与手题毫无关联的华丽装饰物,而是基于封面内容,精髓的立
意的最终完善。封面以意决定封面最终的气质、品格、整体形象
甚至影响到书籍最终能否为读者所接受直至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f1
J扬永德.。民族性”与书籍裳帧·鲁迅与荚术·鲁迅研究月刊。
1998"544
121姜德明.书表百影IMI.北京:三联书店,2000.
p】张泽贤.民国书影过眼录f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4l王全迪.‘论鲁迅的书籍装帧艺术及其对现代书籍蓑帻的影响>东
北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
高牛,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口级研究生。
万方数据
浅析鲁迅书籍装帧封面的立意
作者:高华
作者单位: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30070
刊名:
大众文艺
英文刊名:ART AND LITERATURE FOR THE MASSES
年,卷(期):2010,""(9)
被引用次数:0次
1.杨永德 "民族性"与书籍装帧.鲁迅与美术 1998
2.姜德明 书衣百影 2000
3.张泽贤 民国书影过眼录 2004
4.王全迪 论鲁迅的书籍装帧艺术及其对现代书籍蓑帧的影响 2006
1.期刊论文 高华 鲁迅书籍装帧封面的视觉要素分析 -大众文艺2010,""(10)
封面设计是鲁迅书籍装帧最突出的成就之一.鲁迅的书籍封面设计,在视觉要素的运用上,图形表现方法灵活、兼容并蓄,文字新颖多变、个性鲜明,色
彩运用惜色如金、以少胜多.透过鲁迅书籍装帧呈现的形态特征,可以看到他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批判与继承,中西观念的碰撞与交融,以及鲜明的时代精神.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zwy201009081.aspx
授权使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dbsdt),授权号:06125fdf-cdcf-4b7f-9b25-9e56001ad1b2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