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小论文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探讨通过我们课题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在前两阶段分析问题,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参照一些文献资料,并结合本校情况、学生的实际,总结了一些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合理分组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2.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任务,明确各自的责任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要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进行合理的角色分工,明确各自的责任,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如独立思考,不盲目从众的习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等。以保证合作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如学习七年级地理上册《多变的天气》一课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小组学习及竞赛认识、熟悉常用天气符号。选一位学生充当课堂的“小老师”,让她来组织此竞赛式互动学习活动。该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3.把握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近“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如学习八年级地理上册《黄河的治理》一课时,在学生了解了黄河概况的基础上,进入黄河的忧患与治理的教学环节中,我先引导学生查阅教材中相关的图文资料,留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思考空间后,然后再进行课堂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当当水利专家给黄河把把脉,分析黄河的忧患各有哪些表现?黄河的忧患存在于黄河上游、中游、下游中的哪个河段?造成这些忧患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分析,教师点评小结并适时地播放有关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凌汛、“地上河”等灾害的图片及影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黄河忧患的成因和表现等。黄河忧患重重,你能“对症下药”针对黄河各河段的忧患提出哪些

治理措施?当此问题一经老师提出,学生便迫不及待地进行了下一个话题的讨论,积极地探讨可行的治理方案。

4.给予合作学习的时间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如学习七年级地理上册《人口与人种》中的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时,教师可借此组织正反方辩论,提出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对城市发展有什么影响?(肯定和否定)教师可让学生按小组自由结合为正方和反方两大阵营,并提供事先准备材料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辩论依据。在辩论中,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接着教师进行点评,对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有独到见解的同学予以

肯定,对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予以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脱离主题的同学要予以评议,帮助其分析原因,使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最后教师进行小结,概括指出乡材人口向城市迁移可以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有力支持城市建设;另一方面,则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过多而引发城市就业问题、城市冶安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一系列的城市人口问题。

5.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设计出难易适中并具有探究性的问题

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要紧紧扣住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度目标,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结合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认真备课。要选择有一定深度、难度和灵活度,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价值,靠个人难以解决,需要集体智慧才能够解决的,特别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生活性的问题,或热点性、规律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但问题也不能太难,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难度要处于最近发展区内,不离开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不超越学生当前的认识能力,这些问题经过学习者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得到解决。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问题的情景性、启发性、层次性,避免将肤浅的、简单的问题作为学习内容进行分组讨论。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真正的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例如:针对我国的城市化问题,教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