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复习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则》复习材料

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音并作解释。(1)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 (2)不亦说乎()(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4)思而不学则殆()(5)默而识之()__________ ______ (6)敏而好学()答案:(1)yùn;怨恨(2)yuè;高兴(3)wǎng;迷惑不解(4)d ài;危险(5)zhì;记住(6)hào;爱好

2、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1)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阐述个人道德修养的句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4)表明要有正确的教学态度的句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⑸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⑹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⑺择其善者而从之(从:)答案:⑴通“悦”,愉快⑵怨恨,心里不满⑶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⑷迷惑;危险或疑惑⑸凭什么⑹记住⑺采纳,听从

4、填空:《论语》是记录_________的一部书。是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____,字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此题目旨在帮助同学们掌握更多的文学常识。答案: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儒、春秋、思想家、教育家10分钟训练1、“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敏而好学()学而不厌()择其善者而从之()

思路解析:文言文中的“而”主要作连词用。有时表示顺接,指“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通常可不译或译为“并”“并且”;有时表示转接,指“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有转折,可译为“却”“但是”等;有时表示修饰,指“而”连接的两个部分中,前一部分修饰后一部分,可译为“地”。答案: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顺接、表顺接

2、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读一《论语》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的了解。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意思相近即可

3、“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

思路解析: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中的“而”表顺承,所以“温故”是前提与条件,“知新”是结果。

答案: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课文中哪句话说可以有它对应?

思路解析:这道题目先要弄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出自《老子》二十七章。这句话是说: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善之人亦是善人的资财。实际上讲向别人学习之意。答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论语》六则主要记录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谈话。他在学习态度和方法上有哪些主张?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一下。思路解析: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其次,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答案: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主张有: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②学而不厌。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关于学习方法的主张有:①学而时习之6、读《论语》六则,仿佛在聆听一个渊博的长者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你能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谈谈你读后的体会吗?思路解析:谈体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要说到位,要道理。如第一则讲的是学习,却不限于书本。学习时有朋友来共同切磋,比一个人学习好,所以说有朋友来,不也快乐吗?学习是自求长进,所以人家不了解我,也不必怨恨。孔子认为有道德的人是这样的,所以称“不亦君子乎?”这样,孔子讲的学习,不光讲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提高品德教育。答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懂得了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巩固的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知道了做人必须有宽广豁达的胸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懂得了求知要把学习和思考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学有成效的道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们懂得了求知既要有好学的精神,同时又要有虚心请教、不懂就问的态度。30分钟训练1、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译:温习旧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B、不耻下问。译:对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C、学而不厌。译:学习却感觉不到讨厌。

D、诲人不倦。译:指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思路解析:C句中对“厌”解释有错,是“满足”之意。正确翻译是:学而不厌。译:学习总感到不满足。答案:C、2、对各章内容概括有错的一项是()A、“学而”章:对学习要认真,要按时复习;对人要热忱,要大度。

B、“温故”章:既要温习旧知识,又要有新的体会。

C、“学而不思”章:读书和思考二者不可偏废。

D、“子贡问”章:要善于向别人学习,特别是水平比自己高的人,而对不如自己的人就没有必要去学了。思路解析:从“不耻下问”一句可以看出D句是错误的。答案:D3、下列说法错误的有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中的“故”“ 新”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旧知识和新知识。B、“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属宾语前置句。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高兴,愉快。D、“默而识之”中的“识”,古义是“认识、了解”,今义是“记住”。思路解析:“默而识之”中的“识”,古义是“记住”,今义是“认识、了解”。答案:D。(二)阅读全文,完成各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1)学而时习之()(2)温故而知新()(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学而不厌()(5)是以谓之“文”也()(6)有朋自远方来()(7)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思路解析:本题目考查解释容易出错的字。如“时”,本来是名词,在这里修饰动词“习”

而活用为状语,作“安时、经常”讲。答案:(1)时常(2)旧知识(3)认为可耻(4)满足(5)这样(6)同门师兄弟(7)因为2、翻译下面的句子。(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思路解析:句子翻译,一定要注意句子中重要的字词之意。如一句中“识、厌、悔”等。答案:(1)默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我有哪一样呢?(2)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的好的东西加以学习,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加以改正。3、下边一句话的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