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煤炭行业概述及各项数据
煤炭工业历史回顾和发展现状

第1章煤炭工业历史回忆和发展现状回忆新中国成立60年发展与改革的伟大历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中国完成了从满目疮痍、积贫积弱发展到经济总量世界第三、人民生活迈向总体小康,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中期阶段发展的实质性跨越。
我国国民经济长期稳定较快增长大幅度拉动了能源需求,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由1957年的0.96亿tec跃升到2008年的28.5亿tec。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长期以来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三分之二以上。
60年来,全国各类煤矿累计生产原煤469亿t,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较快发展,做出了巨大奉献。
第一节煤炭工业历史回忆一、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人类发展历史与实践证明,经济增长离不开能源的支撑。
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水平、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影响能源消费强度。
人类从农业化社会升级为工业社会乃至后工业化社会,能源消费的种类、领域、数量、方式、强度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当人类处于农业社会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能源需求量增速缓慢。
人类步入工业化社会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能源消费快速增加。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人均GDP到达较高水平,由于科技进步,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人均能源消费将不再随经济增长而增长,甚至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因此,人均能源消费变化趋势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了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
当经济水平较低时,如工业化前,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对能源依赖程度不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通常小于0.5。
进入工业化社会化后,大工业生产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对能源的依赖,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幅增高,通常介于0.8~1.2间,能源消费增速高于GDP增长速度。
当经济社会发展到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将出现下滑,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一般不超过0.6。
2012年我国各行业财务指标平均数据

中华工商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指数©(2012年度)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经济部中华财务咨询有限公司
一、23个行业(不含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指数
备注:1.金融服务行业(包括信托、银行、证券、保险)计算了资产负债率、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这3个指数。
原因在于,金融行业的经营过程与一般的生产、制造行业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该行业部分上市公司不适用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
2.综合指标指数的计算过程中,资产负债率、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基础是23个行业的所有上市公司基础数据;其余指标的计算基础是除金融行业之外22个行业的所有上市公司基础数据。
二、民营、非民营上市公司(不含创业板上市公司)及创业板财务指标指数。
2012年能源流向图与煤炭流向图最详细

3.我国2012年能流图和煤流图及相应的系统效率.........................................11
3.1 我国2012年能流图及能源系统效率........................................................................11 3.2我国2012年煤流图及煤炭系统效率........................................................................17
1.1 研究背景.....................................................................................................................2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标....................................................................................................3
中国2012年能流图和煤流图编制及能源系统效率研究 | 2
1
引言 ................................................................................
相比,我国的能源开采效率低近30个百分点,中间环节效率低5个百分点,终端 利用效率低10个百分点,能源系统总效率低10~20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量增长迅速,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量达36.17 亿吨标准煤,是2000年的2.6倍,然而,2000年以来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 的比重却持续徘徊在70%左右。高比例的煤炭消费量不仅抑制了能源利用效率和 效益的提高,也破坏力生态和大气环境,并持续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 近十年来,尽管我国终端利用环节中一些高耗能行业和产品的能效得到较 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能源系统中其他环节的节能潜力未被充分挖掘,致使全 国能源系统的总效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如何从能源系统的角度来审视 和评价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方式和路径,技术进步程度和能源利用效率水 平,节能的潜力、能力、效果和效益所在等,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可以为促 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领域的技术进步,选择和制定环境治理和减缓温室气体 排放的对策、路径、规划和战略提供依据与支持。因此,本报告基于能源系统 模型分析方法,构建我国2012年能流图和煤流图,用以分析和研究我国2012年能 源系统和煤炭系统的效率。
煤炭市场的分析与预测

东区域低价倾销,截止2013年5月我省煤炭企业实际库存424.58万吨,
同比增加80.5%,
2、分析本地区受进口煤的影响情况
对我省煤炭企业来说,受冲击最为严重的是华中、华东区域市场,
近几年来,我国对煤炭进口持鼓励态度,逐步取消了进口关税,而国际煤
价大幅下跌,国外煤价格优势促使进口煤大量增加,进口煤炭通过“海进
9、其他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安全生产、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2009年的0.16下降到
2012年的0.064,同比下降60%,“五优”矿井实现零死亡。
2)采掘机械化程度、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由2009年的75% 提升到2012年的78%,五优矿井机械化程度高达90%左右,
3)原煤工效、国有重点煤矿原煤工效由2009年的3.15吨/工提高到 4.15吨/工;
增加, (3)、设备价格不断提高; (4)、工人工资、福利费用增加; (5)、安全生产压力大,安全投入大幅增加; (6)、矿产资源补偿费提高,塌陷区综合治理及环境治理成本提高;
(7)电费增加,开采延伸,运输及灾害治理等增加用电量。
5、煤炭运输、2012年全省煤炭铁路运量5897万吨,公路运量
剩的态势,价格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
4、企业成本、2012年度,省骨干煤炭企业原煤单位成本为350.41/ 吨,同比上升16元,2013年1—5月,省骨干煤炭企业原煤单位成本为 345.31元/吨,同比下降6.8%。
煤炭成本上升的原因
(1)、兼并重组小煤矿; (2)、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地质条件愈加复杂,井下设备及材料费投入
550处,核定生产能力2.2亿吨,
二、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1、煤炭产量、2012年全省原煤产量1.93(含省外4000万吨)亿吨,
我国煤炭价格和居民收入对煤炭消费量的影响性分析

我国煤炭价格和居民收入对煤炭消费量的影响性分析一、我国煤炭消费量、煤炭价格和居民收入我国是一个煤炭消费大国,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
那我国的煤炭消费数量受什么因素影响呢?根据相关研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煤炭价格、科技费用支出及运输成本均对我国煤炭消费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作用。
1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其他影响因素。
本文分析煤炭价格和收入水平对煤炭消费数量的影响。
(一)我国煤炭消费量变化情况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记录的数据,1981年至2012年中国煤炭消费数量情况如表1.1所示。
能源统计有两种计算方法:电热当量计算法和发电煤耗计算法。
其中,电热当量计算法是指电力按自身的热功当量换算成标准煤。
采用的折标系数为1万千瓦时=1.229吨标准煤。
这种计算法没有考虑煤电转换系数,计算结果低于发电煤耗计算法的结果。
从表1.1可以看出,1981年至2012年,中国煤炭消费数量几乎是逐年增加的。
那煤炭价格和收入水平是怎样影响煤炭消费数量的呢?(二)我国煤炭价格变化情况如表1.2所示,中国煤炭价格从1981年到2012年大致是不断上升的。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是工业生产产品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在某个时期内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全部工业生产者出厂和购进价格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
中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由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两部分组成。
实际增长率是剔除了通货膨胀的因素。
2006年至2012年用的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年=100)。
(三)我国居民收入变化情况表1.3反映了1981年至2012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情况,很明显,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是逐年增加的。
二、煤炭价格和居民收入与煤炭消费量的相关性(一)散点图分析当然,只看这三张表,很难观察出煤炭消费量和煤炭价格以及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
从图2.1和2.2来看,煤炭消费量和煤炭价格以及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接下来,通过建立函数关系来具体分析相关性。
徐亮-中国煤炭行业分析及未来展望-产业报告

徐亮:中国煤炭行业分析及未来展望-产业报告近日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秘书长、研究员徐亮作了“中国煤炭行业分析及未来展望”的演讲,从行业层面、企业层面、相关产业等三个层面对煤炭产业面临的重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就上述问题进行总结与解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是行业层面。
徐亮研究员从资源赋存、产能预测和人均能耗三个视角进行阐述。
一是资源赋存。
我国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53万亿吨,煤炭占一次能源资源量的94%,而石油和天然气仅占3.8%,且增产难度大,对外依存度较高。
因此,能源赋存结构决定了清洁高效利用煤炭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二是产能预测。
目前,我国煤炭总产能57亿吨,合规产能46亿吨,有效产能38.8亿吨,其中:(1)正常生产及改造的煤矿39亿吨,按照276日的政策可有效发挥产量32.8亿吨;(2)在建矿井产能15亿吨(8亿吨未经核准),通过完成核准和减量置换将发挥新增产能6亿吨(3亿吨未核准减量置换)。
(3)去产能煤矿3亿吨。
三是人均能耗。
根据主要国家的人均能耗趋势图,英、法、德、日、美等发达国家均出现了人均能耗峰值,其中美国为12.2吨标煤、英国为5.8吨标煤、德国为6.8吨标煤,均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法国和日本出现在本世纪初,分别为6.0和5.9吨标煤;中国和韩国人均能耗峰值均未出现,其中韩国已经超过8吨标煤,而我国目前仅为3.1吨标煤,规划到2030年达到3.9吨标煤。
所以从能源需求侧来看,人均能耗还有增长空间。
二是企业层面。
徐亮研究员认为,煤炭企业应该坚持协调发展,拓宽产业合作领域,从内部竞争向合作发展转变,催生新的增长点。
首先,通过减法实现脱困发展。
要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实施减量置换,淘汰落后产能,发挥先进产能。
同时,依据国办发〔2016〕45号和国发〔2016〕19号,探索混合所有制、PPP合作、债转股等方式,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
其次,推进煤电联营和煤电一体化。
山西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图表全)

山西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2013年3月1日2012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山西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121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7.9亿元,增长6.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9.1亿元,增长10.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8%;第三产业增加值4405.9亿元,增长9.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628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5327美元。
全年全省财政总收入2650.4亿元,增长17.2%。
一般预算收入1516.4亿元,增长25.0%。
税收收入1045.2亿元,增长19.8%,其中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926.0亿元,增长19.4%。
一般预算支出2761.5亿元,增长16.6%。
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8.2%,教育支出增长32.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3%,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2.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2.3%,节能环保支出增长7.7%。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2%。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5.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5.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9%。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4%。
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1.1万人。
转移农村劳动力43.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8%。
国务院正式批复《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12年全国各省、市、县煤炭产量排名

2012年各省煤炭产量排行第一名:内蒙古106194.31万吨第二名:山西省91393.36万吨第三名:陕西省42749.71万吨第四名:贵州省18107.05万吨第五名:河南省14724.01万吨第六名:安徽省14713.76万吨第七名:山东省14500.73万吨第八名:新疆13918.65万吨第九名:云南省10384.72万吨第十名:河北省9206.79万吨2012 年原煤产量前100 名产煤地(市)名单名次地(市)原煤产量(万吨)1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63937.902 陕西省榆林市31808.863 山西省朔州市21080.084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14631.635 山西省吕梁市11817.856 山西省长治市11662.147 山西省大同市10563.098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9312.379 山西省晋城市8441.1310 山东省济宁市8072.3911 山西省晋中市8021.4112 安徽省淮南市6822.9513 贵州省六盘水市6687.5014 内蒙古通辽市6427.1215 山西省阳泉市6093.7516 贵州省毕节市6046.1817 宁夏银川市5677.5818 山西省忻州市5357.4519 新疆昌吉州5000.9620 山西省临汾市4757.3421 云南省曲靖市4518.4122 河南省平顶山市4042.2523 内蒙古乌海市3855.4824 陕西省延安市3551.6325 山西省太原市3496.5826 内蒙古赤峰市3417.1527 陕西省咸阳市3374.0928 安徽省淮北市3242.1529 河北省唐山市2784.4530 河南省郑州市2747.6931 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2714.9232 黑龙江省鸡西市2537.2833 新疆哈密地区2420.9034 河北省邯郸市2397.2235 湖南省郴州市2383.4436 安徽省阜阳市2293.5637 甘肃省平凉市2234.7738 内蒙古包头市2174.3939 宁夏石嘴山市2112.7440 江苏省徐州市2094.9341 河南省商丘市2037.8642 湖南省娄底市2029.9443 河北省张家口市1985.0044 云南省昭通市1975.6945 陕西省渭南市1961.2846 青海省海西自治州1849.5047 山东省枣庄市1775.0848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1767.9049 黑龙江省鹤岗市1739.8950 山东省泰安市1733.5351 新疆阿克苏地区1656.6452 安徽省宿州市1602.9753 陕西省铜川市1600.7154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1554.7255 内蒙古阿拉善盟1547.4056 湖南省株洲市1343.4057 新疆乌鲁木齐市1340.5258 辽宁省阜新市1317.6359 甘肃省白银市1296.0660 辽宁省铁岭市1293.7861 云南省红河州1284.0962 河南省三门峡市1269.0063 新疆吐鲁番地区1264.3864 吉林省延边州1223.9465 山东省菏泽市1204.0066 湖南省衡阳市1199.7867 河北省邢台市1193.3868 四川省宜宾市1161.5769 河南省许昌市1159.0070 吉林省白山市1063.1671 辽宁省沈阳市1049.6072 贵州省安顺市1032.2373 贵州省遵义市989.5774 四川省攀枝花市960.7675 福建省龙岩市939.9376 河南省新乡市909.6477 四川省广安市864.2778 河南省鹤壁市827.3879 河南省洛阳市826.8680 江西省宜春市817.1181 河北省承德市788.0082 云南省丽江市756.8683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747.7284 安徽省亳州市739.5885 甘肃省兰州市725.7486 四川省达州市715.7087 福建省三明市689.8488 四川省泸州市683.8289 重庆市綦江区666.5790 江西省萍乡市660.6791 四川省乐山市655.3892 辽宁省抚顺市630.6893 湖南省长沙市627.0794 云南省昆明市612.2795 吉林省长春市596.0196 湖南省邵阳市590.5897 新疆塔城地区581.4998 山东省烟台市576.2599 四川省广元市575.61100 河南省焦作市570.912012 年原煤产量前100 名产煤县(市)名单名次县(市)原煤产量(万吨)1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28050.482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22098.973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17201.154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13172.505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9810.156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9202.977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6151.308 宁夏银川市灵武市5677.589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5269.0710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5069.7611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4943.5012 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4298.4613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4230.5814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4028.3615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3994.4716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3898.8217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3648.2518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3339.7919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3305.4020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3192.6221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2964.0022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2949.3223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2874.4424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2724.8225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2469.9526 陕西省咸阳市彬县2415.3327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2305.9828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2284.6429 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2259.6130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156.1531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106.1032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2104.9533 山西省长治市郊区2076.7834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2059.6935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2040.7136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2037.8637 河南省平顶山新华区2018.6738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2009.7539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1979.2040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1976.6541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1973.6742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1952.9243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1923.1944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1921.7745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1912.8946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1854.0347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1842.9248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1805.5749 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1793.8950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1773.9051 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1737.9052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1722.7053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1658.0254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1643.6255 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1578.3856 青海省海西自治州天峻县1566.3057 新疆昌吉州奇台县1561.4458 安徽省宿州市墉桥区1557.3359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1485.4660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1456.9361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1407.1062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1405.7563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1402.5364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1369.8665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1353.4866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1345.6867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1307.2268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县1302.3269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1282.5070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1266.0371 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1254.9072 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1250.0373 河南省平顶山卫东区1245.0074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1219.7875 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1173.9276 新疆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1168.5077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1160.9078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1146.0579 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1141.6080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1136.4181 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1124.0082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1120.2083 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1101.0684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1061.6585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1055.2686 新疆哈密地区哈密市1055.0687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1042.5788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1017.0989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995.5390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994.7291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978.1192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975.6793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970.3094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920.1895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909.6496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907.6397 新疆哈密地区伊吾县885.5198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874.3299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865.55100 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兴仁县861.24说明:四川省和湖南省未报送产煤县(市)相关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煤炭资源分布状况 2、大型煤炭基地布局 3、重点煤炭生产企业 4、中国重点省份(地区)产煤现况 5、煤炭的各项技术指标及意义 6、中国煤炭分类 7、煤堆自燃原因分析
煤炭资源分布状况
中国煤炭产区主要集中于北方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煤炭产量占 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目前,全 国年产千万吨级以上的矿区有神府 、东胜、大同、平顶山、兖州、开 滦、西山、阳泉、铁法、淮北、淮 南、鹤岗、潞安、徐州、阜新、新 汶、平朔、峰峰、双鸭山、晋城和 鸡西等等21个其中神府、东胜矿区 是中国最大的矿区,平朔是中国最 大的露天煤矿,煤炭产量达到亿吨 以上有山西、河南、山东、安徽、内蒙古、黑龙江、河北、贵州、四川、辽宁和陕西 等11个省区,其中山西是中国最大的产煤省,1年产量达到1.1536亿吨。
煤炭的各项技术指标及意义
第四个指标:固定碳 FC 不同于元素分析的碳,是根据水分、灰分和挥发份计算出来的。 FC+A+V+M=100 ,相关公式如下:FCad=100-Mad-Aad-Vad , FCd=100-Ad-Vd ,FCdaf=100-Vdaf
第五个指标:全硫St
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1%以下才可用于燃 料。部分地区要求在0.6和0.8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色能源均 指硫份较低的煤。 常用指标有:空气干燥基全硫(St,ad)、干燥基全硫(St.d)及收到 基全硫(St,ar)。
无烟煤
WY
气肥煤
QF
挥发分高,胶质层较厚,热稳定性差。能单独结焦, 只能用作配煤炼焦,还可用来炼油、制造煤气、 气煤 QM 但炼出的焦炭细长易碎,收缩率大,且纵裂纹多,抗 生产氮肥或作动力燃料 碎和耐磨性较差 可以作为配煤炼焦的原料,也可以作为气化用煤 它具有中等粘结性和中高挥发分。 烟煤 1/2中粘煤 1/2ZN 和动力燃料。 (按煤 水分大,粘结性较弱,挥发分较高,加热时能产生较 化程度 弱粘煤 RN 少的胶质体,能单独结焦,但结成的焦块小而易碎, 这种煤主要用作气化原料和动力燃料 不同) 粉焦率高。 不粘煤 BN 它水分大,没有粘结性,加热时基本上不产生胶质体, 燃烧时发热量较小,含有一定的次生腐殖酸。 主要用作制造煤气和民用或动力燃料
重点煤炭生产企业
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企业名称 神华集团 中煤集团 山西焦煤集团 大同煤矿集团 淮南矿业集团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 龙煤矿业集团 潞安矿业集团 平顶山煤业集团 兖矿集团 年产量(万吨) 28161.0 11411.0 8029.1 6890.5 6043.3 6040.0 5495.0 4209.2 4120.0 3970.3 同比增长率 19.4% 8.7% 10.9% 5.2% 66.4% 20.2% 1.7% 13.2% 10.1% 2.2%
煤炭分类
从工业性质可分为三大类:无烟煤、烟煤和褐煤。而根据下游用途的不同 ,又可将煤炭分为以下四大类::(1)动力煤,主要用于发 电,以贫煤、长焰煤、弱粘煤和褐煤为主;(2)炼焦煤,主要用于炼焦 行业,以主焦煤、肥煤和1/3 焦煤为主;(3)无烟煤,主要用于化肥行 业;(4)喷吹煤,主要用于钢铁行业,是焦炭的替代品,以无烟煤、长 焰煤为主。
煤炭资源分布状况
大型煤炭基地布局
2007年11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煤炭行业政策》,提 出建设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黄陇(华亭)、鲁西、两淮、 河南、云贵、蒙东(东北)、冀中、宁东13个大型煤炭基地13个大型煤 炭基地含98个矿区,分布在全国14个省(区),规划总面积28.71km2 ,含煤面积20.45万km2。截至2004年末,保有资源储量8477.31亿t,约 占全国保有资源储量的85%,其中已利用生产矿井和在建矿井2058.61 亿t,占基地保有储量的24.3%。大型煤炭基地煤质优良,煤类齐全。其 中,动力用煤6102.7亿t,占72%,炼焦用煤1361.2亿t,占16.1%,无烟 煤1013.4亿t,占11.9%。 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大型煤炭基地主要担负向华东、华 北、东北供给煤炭,并作为“西电东送”北通道电煤基地。冀中、河南 、鲁西、两淮基地担负向京津冀、中南、华东供给煤炭。蒙东(东北) 基地担负向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供给煤炭。云贵基地担负向西南、中南 供给煤炭,并作为“西电东送”南通道电煤基地。黄陇(华亭)、宁东 基地担负向西北、华东、中南供给煤炭。
煤炭的各项技术指标及意义
第六个指标:煤的发热量 煤的发热量,又称为煤的热值,即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所发 出的热量。 煤的发热量是煤按热值计价的基础指标。煤作为动力燃料 ,主要是利用煤的发热量,发热量愈高,其经济价值愈大。同时发热 量也是计算热平衡、热效率和煤耗的依据,以及锅炉设计的参数。
煤的发热量表征了煤的变质程度(煤化度),这里所说的煤的发 热量,是指用1.4比重液分选后的浮煤的发热量(或灰分不超过10% 的原煤的发热量)。成煤时代最晚煤化程度最低的泥炭发热量最低, 一般为20.9~25.1MJ/Kg,成煤早于泥炭的褐煤发热量增高到25~ 31MJ/Kg,烟煤发热量继续增高,到焦煤和瘦煤时,碳含量虽然增加 了,但由于挥发分的减少,特别是其中氢含量比烟煤低的多,有的低 于1%,相当于烟煤的1/6,所以发热量最高的煤还是烟煤中的某些煤 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1-1 2011年1月份全国重点煤矿产量汇总表
煤炭产量
2011年各省煤炭产量
煤炭产量
煤炭消费结构
火电、钢铁、水泥和化工四大行业消耗原煤占到我国每年原煤消耗的80-90% 左右。其中水泥、化工等行业自身都有冬储需求,而电力行业用煤也需提前 冬储,因而,对应于产量的季节性,冬季(每年四季度和来年一季度)将是 煤炭需求的高峰。 截至2010年底,这四大行业的煤炭消费量比例分别是:火电占煤炭消费量的 53%,钢铁占煤炭消费量的18%,水泥占煤炭消费量的9%,煤化工占煤炭消 费量的2%,其他行业占煤炭消费量的18%。
煤炭的主要下游行业及其用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2煤炭供需预测
中性情况下2010年我国煤炭供需 项目 电力 四大行业需求 数量 185207
钢铁
水泥 化工
47394
47727 13935 385873
国内煤炭总需求
煤炭出口
各种需求总计 煤炭总产量 煤炭进口(主要进口到广东和 福建省) 煤炭供给总计 供需差值 5500大卡价格
长焰煤
CY
它的挥发分含量很高,没有或只有很小的粘结性,胶 可作为气化和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作民用和动 质层厚度不超过5mm,易燃烧,燃烧时有很长的火焰, 力燃料 故得名长焰煤。 它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其特点是水分高、比重小、 多被用作燃料、气化或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用 挥发分高、不粘结、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发 来提取褐煤蜡、腐殖酸,制造磺化煤或活性炭。 热量低,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殖酸。 一号褐煤还可以作农田、果园的有机肥料。
褐煤
HM
煤堆自燃原因分析
煤大体上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主要可燃元素是碳(约占65%~ 95%),其次是氢 (约占1%~2%),并含少量氧(约占 3%~5%,有时高达 25%)、硫 (约占10%),上述元素一起构成可燃化合物,称为煤的可燃质 。除此之外,煤中还含有一些不可燃的矿物质灰分(5%~15%,也有高达 50%)和水分(一般在2%~20%之间变化),这些物质称为煤的惰性质。 煤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是煤自燃的根本原因。煤中的碳、氢等元 素在常温下就会发生反应,生成可燃物CO、CH4及其他烷烃物质。煤的 氧化又是放热反应,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掉,将使煤的堆积温度升高, 反过来又加速煤的氧化,放出更多的可燃质和热量。当热量聚集,温度上 升到一定值时,即会引起可燃物质燃烧而自燃。
煤堆自燃原因分析
(3)氧化时间。煤从氧化发展到自燃有一个过程,氧化时间达到自燃发火 期才能自燃。如长焰煤的自然发火期为 1~3个月,气煤为4~6个月。 (4)储热条件。煤在氧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只有当放出的热量大于散发 掉的热量时,才能使热量聚集,温度上升,达到煤的着火点就会自燃。
此外,煤的粒度、水分、灰分、压实程度、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 都会影响煤的自燃。粒度越细,比表面积越大,氧化反应越剧烈,越易自 燃。一般,煤自燃要经历水分蒸发、氧化、自燃 3个阶段。煤的湿度大, 将煤浸在水中,能阻止煤与氧气直接接触而发生氧化反应,只要水不流失 ,也不会影响煤的质量;再者,水分蒸发要消耗大量的热量,煤含水量越大, 蒸发期越长,此阶段温度无明显上升。灰分越高,越不易自燃。将煤堆压 实,能减少煤块之间的间隙,减少空气在煤堆内的渗透量,削弱供氧条件 。环境温度和湿度都会影响煤自燃的时间,温度越高、湿度越大 ,煤自 燃的时间越短。
煤炭分类
中国煤炭分类
中国煤炭分类,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类别 符号
分类指标
特点 用途 通常作民用和动力燃料。质量好的无烟煤可作气 它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煤。挥发分低、比重大、硬度高、 化原料、高炉喷吹和烧结铁矿石的燃料,以及制 燃烧时烟少火苗短、火力强 造电石、电极和炭素材料等 它的挥发分和粘结性都很高,结焦性介于气煤和肥煤 最适合高温干馏制造煤气,更是配煤炼焦的好原 之间,单独炼焦时能产生大量的气体和液体化学物质 料
数据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市场供给
图表 2006-2009年我国原煤产量统计 2009 年,我国原煤产量29.65 亿吨,同比增长12.7%,增速 同比减缓0.1个百分点。全 国铁路煤炭日均装车70230 车 ,同比下降1.4%;煤炭运量 17.49亿吨,增长1.2%。据海 关统计,煤炭出口2240 万吨, 下降50.7%;进口12583 万吨 ,增长2.1 倍;净进口10343 万吨,上年为净出口503 万吨 。年末,秦皇岛港存煤536 万 吨,同比减少38 万吨;直供电 厂存煤2147 万吨,同比减少 2185 万吨。
煤炭的各项技术指标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