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干堤加固工程概述
长江干堤湖南段加固工程效果回顾与评价

Ab tat Srnte igHu a et no n t i y ei o eo ek ypoet fr an siglrer esad src: t gh nn nnsci f e o Ya g emand k n f h e rjcs o res g i r n z s t h n a v
水 利 工 程 建 设 与 管 理
2 0 .2 中 国水 利 0 82
长 江 干堤湖 南段 加 固工程效 果 回顾 与评 价
关 志诚 。严 福章
( 利部 水利 水 电规 划设 计 总院 ,10 2 ,北 京) 水 0 10 摘 要 : 江干堤 湖 南段 加 固工程 是 我 国大 江 大河 重点 整 治项 目之 一 。1 9 长 9 8年 大洪 水后 该堤 防 险情 严 重 , 固 加 过程 中又遭遇 了 19 9 9年 、 0 2年 洪水 考验 。 由于原堤 防标准低 、 身堤 基 质 量差 , 在 滑坡 、 涌 、 20 堤 存 管 散浸 等 问题 , 设计 与施 工有 针对 性地 采取 了加 高培 厚 、 渗与 疏导 等 工程措 施 。与 19 防 9 8年 相 比 , 固效果 明显 。 加
() 2 堤基 均 位 于 第 四 系 冲积 沉 积 层上 . 地层 结构 主要 为二元 结构 、 分 部 为单一 结构 或多层 结构 。部 分堤段 下 部 砂层 埋深较 浅 ;大部分 堤段 上部 黏
性 土 中 夹 粉 细 砂 和 砂 壤 土 , 堤 防 堤 内
治理范 围上起 湖北石 首与 湖南华 容 交 会的五 马 口,下 抵湖 北赤壁 与 临湘 县 黄 盖 湖 接 壤 的 铁 山 嘴 。 河 道 总 长
e c u t r d t e f o s i 9 9 a d 2 0 .Du o t e lw t n a d o rg n l d k ,p o u l y o y e b d n n o nee h o d n 1 9 n 0 2 l e t h o s a d r f o i a y e o r q a i f d k o y a d i t
河道整治工程 工程概况

河道整治工程工程概况
一、工程综述
本工程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工程范围为金鞭港干流桩号K0+000至K5+925;我单位施工范围为金鞭港河道整治工程第二标段,施工桩号为K2+550至K5+925,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河道疏浚、混凝土生态框式护岸、亲水平台、连锁式生态护坡、草皮护坡、堤顶路面恢复、砾石床改造、太阳能水下曝气机、碳纤维仿生水草等。
1、河道疏浚
河道疏浚主要施工内容为河槽两岸清表、河道清淤、河道护坡修整;
2、混凝土生态框式护坡
混凝土生态框式护坡主要施工内容为基础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生态框安装、土工布铺设;
3、亲水平台
亲水平台主要施工内容为C20混凝土脚槽浇筑、150mm厚砂石垫层铺设,60mm人行步道砖铺设、C20混凝土预制栏杆安装;
4、连锁式生态护坡
连锁式生态护坡主要施工内容为C20混凝土脚槽浇筑、护坡平整、土工布铺设、120mm厚生态连锁护坡铺设;
5、草皮护坡
草皮护坡主要施工内容为护坡平整、铺种草皮、成活养护等;
6、堤顶路面恢复
堤顶路面恢复主要施工内容为路床整形、150mm厚水泥碎石垫层施工、200mm厚C25混凝土路面浇筑、伸缩缝施工等;
7、砾石床改造
砾石床改造主要施工内容为河道槽底平整、生态砾石床铺设;
8、太阳能水下曝气机
太阳能水下曝气机主要施工内容为太阳能水下曝气机基础开挖、基础混凝土浇筑、太阳能水下曝气机安装等;
9、碳纤维仿生水草
碳纤维仿生水草主要施工内容为河道槽底平整、碳纤维仿生水草安装固定。
二、工期要求
本工程招标文件计划开工工期为2017年9月1日,计划竣工工期为2018年5月31日。
长江干堤加固防渗工程施工技术设计方案

长江干堤加固防渗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第一章概述1.1 工程概况干堤位于长江荆江河段南岸,上起松滋查家月堤,下至石首市五马口,与湖南省长江干堤相连,跨越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三条河流,全长189.32km。
保护着湖北省松滋市、荆州市荆州区、公安县、石首市和湖南省华容县等地区。
长江干堤为Ⅰ级堤防,加固工程为Ⅱ等工程。
长江干堤加固工程项目由护岸工程和防渗加固工程等组成,加固工程将根据不同单元堤段分批分期实施。
安排在2001~2002年度实施的项目为章花港至五马口、老来家铺、调关镇、范兴垸至三合垸、南碾垸、王家台安全区、西流湾段等堤段的垂直防渗及其它堤段的加固工程。
本标段位于湖北石首、范兴垸至三合垸、南碾垸堤段,桩号558+800~554+380、552+000~545+300,全长11.12km,截渗墙为水泥土及塑性混凝土防渗墙。
截渗墙顶部高程低于堤顶高程0.3m。
1.2 水文气象长江河段具有高水位出现频繁且持续时间长、洪峰流量大等特点,根据实测资料统计,沙市站自1903年以来有81年洪水位超过设防水位42.00m,其中超过警戒水位43.00m有43年,以1998年45.22m为最高。
石首站历年最高水位40.94m(1998年8月17日),自1952年以来,有40年洪水位超过设防水位37.00m,其中超过警戒水位38.00m的有31年。
7~9月份为主汛期。
工程所处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有霜期短、日照长、雨量充沛等特点。
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68.5mm,最大日降雨量为282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43.8mm,多年平均无霜期271天。
多年平均气温为16.4℃,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14.9℃。
最大风速23m/s,年平均风速2.4~2.6m/s,多年平均年日照1858小时。
1.3 地形地貌工程区位于长江右岸,地势西高东低,地面高程一般35~38m(黄海高程),堤顶高程37.55~40.0m 。
堤防加固工程专项方案

堤防加固工程专项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在洪水、飓风等自然灾害方面,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堤防作为防洪的重要措施之一,承担着保护沿岸地区不受洪水侵袭的重要任务。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或者自然原因,一些老旧的堤防已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必须进行加固和修复工作。
二、项目概况本次堤防加固工程是一项以保护河岸和周边地区安全为目的的重要工程。
本项目位于XX 省XX市,河岸长度约XX公里,主要包括防洪墙和挡土墙两部分。
现有的堤防由于长期受水流侵蚀,部分墙体出现了变形、龟裂等情况,急需进行加固和修复工程。
三、工程设计方案(一)加固工程范围1. 防洪墙加固:主要对现有防洪墙墙身进行检修、加固,以增强其抗洪能力。
2. 挡土墙加固:主要对挡土墙进行加固,以增强其抗洪能力,防止水土流失,确保整个沿岸地区的安全。
(二)加固方案1. 防洪墙加固:a. 检修现有墙面,清除虫蛀、裂缝等缺陷,确保墙体表面平整、光滑。
b. 在现有墙体内侧设置加固筋,提高抗拉能力。
c. 墙体表面喷涂防水材料,以增加其抗水能力。
d. 在墙体底部设置止水板,防止水流渗透墙体底部。
2. 挡土墙加固:a. 挡土墙进行检修,清除松动的土壤,确保挡土墙表面平整、结实。
b. 在挡土墙内部设置加固筋,提高其抗水能力。
c. 铺设抗渗土工布,防止水土流失。
d. 在挡土墙底部设置排水管,排除地下水,防止沉降。
(三)加固施工计划1. 施工前期准备:包括查勘、设计、招投标等准备工作。
2. 施工方案确认:确定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安全措施等。
3. 施工材料准备:采购所需的加固材料、设备。
4. 施工现场准备:搭设施工棚、清理施工场地。
5. 施工进行: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防洪墙和挡土墙的加固工作。
6. 施工验收:完成工程后,对加固效果进行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四、工程投资本次堤防加固工程的投资包括人工、材料、设备、管理等各方面的费用,总投资额约XX万元。
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经过60多年的防洪建设,长江中下游已初步形成以堤防为基础、三峡水库为骨干,其他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工程及防洪非工程措施相配套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
一、防洪工程(一)堤防工程长江中下游堤防,包括长江干堤、主要支流堤防,以及洞庭湖区、鄱阳湖区等堤防,总长约30000公里,是长江防洪的基础。
目前,长江中下游3900余公里干堤已全部完成达标建设。
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设计洪水位分别为沙市45.00米、城陵矶34.40米、汉口29.73米、黄石27.50米、湖口22.50米、大通17.10米、芜湖13.40米(有台风为13.50米)和南京10.60米(有台风为11.10米)。
荆江大堤、无为大堤、南线大堤、汉江遥堤以及沿江重点防洪城市堤防为1级堤防。
松滋江堤、荆南长江干堤、洪湖监利江堤、岳阳长江干堤、四邑公堤、汉南长江干堤、粑铺大堤、黄广大堤、同马大堤、广济圩江堤、枞阳江堤、和县江堤、江苏长江干堤等为2级堤防。
洞庭湖区、鄱阳湖区重点垸堤防为2级,蓄洪垸堤防为3级。
汉江下游干流堤防为2级。
长江中下游干流1级堤防堤顶超高一般为2.0米,2级及3级堤防堤顶超高一般为1.5米,其他堤防超高一般为1.0米。
城陵矶附近长江干堤(北岸龙口以上监利洪湖江堤、南岸岳阳长江干堤)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0.5米的超高;洞庭湖及鄱阳湖临湖堤风浪大、吹程远,重点垸堤防临湖堤超高2.0米,临河堤超高1.5米,蓄滞洪区堤防临湖堤超高1.5米,临河堤超高1.0米。
(二)河道长江中下游干流以控制河势和防洪保安为主要目标,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河道治理,中下游干流河道河势得到初步控制。
(三)蓄滞洪区长江中下游目前安排了40处蓄滞洪区(其中洪湖蓄滞洪区规划分为东、中、西3块),总面积约为1.2万平方公里,耕地711.8万亩、人口约632.5万人,有效蓄洪容积约589.7亿立方米。
重点蓄滞洪区1处,为荆江分洪区;重要蓄滞洪区12处,分别为洪湖东分块、钱粮湖、共双茶、大通湖东、围堤湖、民主、城西、澧南、西官、建设、杜家台蓄滞洪区、康山蓄滞洪区;一般蓄滞洪区13处,分别为洪湖中分块、屈原、九垸、江南陆城、建新、西凉湖、武湖、张渡湖、白潭湖、珠湖、黄湖、方州斜塘和华阳河蓄滞洪区;保留蓄滞洪区16处,分别为涴市扩大分洪区、人民大垸分洪区、虎西备蓄区、君山、集成安合、南汉、和康、安化、安澧、安昌、北湖、义合、南顶、六角山、洪湖西分块、东西湖。
堤坝除险加固工程方案

堤坝除险加固工程方案除险加固工程是指对已有堤坝进行改善、修复和加固的工程,目的是提高堤坝的抗洪能力、抗震能力、抗滑稳定能力和排渗能力,并延长堤坝的使用寿命,保证其安全可靠。
本文将针对堤坝除险加固工程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除险加固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堤坝是水利设施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对于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受到水流的冲刷和侵蚀,以及天灾人祸等因素的影响,堤坝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破损和安全隐患,这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进行堤坝除险加固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首先,堤坝的除险加固工程可以有效提高其抗洪能力。
在天灾人祸等因素的影响下,堤坝遭遇洪水侵袭的风险极大,如果堤坝发生决堤,将给周边的村庄、城镇和农田带来严重的损失。
进行堤坝除险加固工程可以提高堤坝的耐候性和抗洪能力,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堤坝的除险加固工程可以有效提高其抗震能力。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堤坝的抗震能力直接关系到其是否能够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进行堤坝除险加固工程可以提高其抗震性能,确保堤坝在地震发生时不会发生破坏。
再次,堤坝的除险加固工程可以有效提高其抗滑稳定能力。
在长期的水流冲刷和侵蚀下,堤坝的坡面容易发生滑坡,从而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进行堤坝除险加固工程可以提高其抗滑稳定能力,从而保障堤坝的安全运行。
最后,堤坝的除险加固工程可以有效提高其排渗能力。
在长期的蓄水过程中,堤坝可能出现渗漏现象,从而影响堤坝的稳定性。
进行堤坝除险加固工程可以提高其排渗能力,从而确保其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堤坝的除险加固工程非常重要,对于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堤坝除险加固工程方案1、工程前期准备工作(1)对原有堤坝的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包括堤坝的形状、材料、基础状况等。
《施工导流》课件

施工导流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施工导流技术随着水利水电工程 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经历了从简 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过程。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施工导流 技术将朝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 、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02
施工导流方法
截流
截流是施工导流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其目的是将河流水量全部或部分截 断,以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实施。
工要求。
围堰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包括 土石围堰、混凝土围堰、木笼 围堰等,根据不同的工程条件 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围堰形式。
围堰的建设需要考虑河道的流 量、水位、地质等因素,以及 围堰的稳定性、防渗漏等问题 。
围堰的使用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如防洪、防潮、防震等,以 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实施。
基坑排水
基坑排水是在施工期间将基坑内的地 下水排出,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特点
施工导流具有复杂性、多变性、风险 性和时效性等特点,需要根据工程实 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
施工导流的重要性
保障施工安全
通过合理的导流设计,可以降低河水对施工区的 威胁,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提高施工效率
合理的导流设计可以减少施工区内的淹没范围, 加快施工进度。
控制工程投资
合理的导流设计可以减少围堰和导流建筑物的规 模和数量,从而降低工程投资。
监测方法
02
监测方法包括实地测量、遥感监测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
适的监测方法。
评估标准
03
评估导流效果的标准包括是否达到预期的导流效果、是否对环
境造成影响等。
导流过程中的应急处理
应急预案制定
在导流过程中,应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水利大坝加固工程施工方案

水利大坝加固工程施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工程概述1. 大坝基本情况:大坝名称、位置、建设年份、坝型、坝高、坝长、库容等。
2. 加固原因:大坝安全性评价结果、存在问题、加固的必要性等。
3. 加固目标:提高大坝的安全性、稳定性、耐久性,满足设计要求和标准。
二、加固工程内容1. 大坝主体加固:包括坝基处理、坝体修补、帷幕灌浆、排水设施等。
2. 附属设施加固:包括溢洪道、泄洪洞、输水管道、发电设施等。
3. 监测设施完善:增设或改造监测仪器,提高监测精度,实现远程自动化监测。
4. 加固工程量:各部位工程量及施工周期。
三、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队伍: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2.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加固工程按期完成。
3. 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 安全管理: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四、施工技术方案1. 大坝主体加固:采用帷幕灌浆、坝体修补、排水设施等加固技术,提高大坝的抗渗性和稳定性。
2. 附属设施加固:针对不同设施采用相应的加固技术,如溢洪道加固、泄洪洞衬砌、输水管道更换等。
3. 监测设施完善:增设自动化监测仪器,实现远程自动化监测,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4. 施工工艺:根据加固部位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五、材料与设备1. 材料: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建筑材料,如水泥、砂石、钢筋、灌浆材料等。
2. 设备:配置足够的施工设备,如灌浆泵、搅拌机、混凝土泵、挖掘机、装载机等。
六、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1. 环境保护:制定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水土保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保护周边生态环境。
七、施工期保障措施1. 沟通协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后勤保障:提供充足的施工生活物资,确保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干堤加固工程概述
1.1 工程概况
荆南干堤位于长江荆江河段南岸,上起松滋查家月堤,下至石首市五马口,与湖南省长江干堤相连,跨越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三条河流,全长189.32km。
保护着湖北省松滋市、荆州市荆州区、公安县、石首市和湖南省华容县等地区。
荆南长江干堤为Ⅰ级堤防,加固工程为Ⅱ等工程。
荆南长江干堤加固工程项目由护岸工程和防渗加固工程等组成,加固工程将根据不同单元堤段分批分期实施。
安排在2001~2002年度实施的项目为章花港至五马口、老来家铺、调关镇、范兴垸至三合垸、南碾垸、王家台安全区、西流湾段等堤段的垂直防渗及其它堤段的加固工程。
本标段位于湖北石首、范兴垸至三合垸、南碾垸堤段,桩号558+800~554+380、552+000~545+300,全长11.12km,截渗墙为水泥土及塑性混凝土防渗墙。
截渗墙顶部高程低于堤顶高程0.3m。
1.2 水文气象
荆南长江河段具有高水位出现频繁且持续时间长、洪峰流量大等特点,根据实测资料统计,沙市站自1903年以来有81年洪水位超过设防水位42.00m,其中超过警戒水位43.00m有43年,以1998年45.22m为最高。
石首站历年最高水位40.94m(1998年8月17日),自1952年以来,有40年洪水位超过设防水位37.00m,其中超过警戒水位38.00m的有31年。
7~9月份为主汛期。
工程所处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有霜期短、日照长、雨量充沛等特点。
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68.5mm,最大日降雨量为282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43.8mm,多年平均无霜期271天。
多年平均气温为16.4℃,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14.9℃。
最大风速23m/s,年平均风速2.4~2.6m/s,多年平均年日照1858小时。
1.3 地形地貌
工程区位于长江右岸,地势西高东低,地面高程一般35~38m(黄海高程),堤顶高程37.55~40.0m。
堤内有沟渠分布,堤身高度一般6~7m。
堤顶宽度6~8m,内外边坡1:3。
1.4 地质条件
堤身填土由粉质壤土、粉质粘土及砂壤土组成,局部夹粉细砂,土体不均一,
密度偏低,局部含植物腐根及砖瓦碎片。
堤基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湖积层(a1-1Q 4)组成,其中:下段(a1-1Q )上部主要由粉质粘土、粘土组成,局部夹砂及砂壤土薄层,土体呈可塑~硬塑
状,下部为粉细砂层及砾卵石层;上段(a1-1Q )多具二元结构,上部为粉质壤土、粉质粘土及砂壤土薄层,厚度一般5~8m ,最厚处达20m ,局部地段缺失,下部为粉细砂层,局部为中砂,夹粘土和粉质壤土及砂壤土,分布较稳定。
1.5 场内外交通
工程区地处石首市境内,距公安县城55km ,石首市约15km ,水陆交通十分发达,干堤外的长江为较好的水路通道,上溯重庆、宜昌,下达湖南岳阳、武汉、黄石,干堤沿线均有可利用的码头。
石首、公安港口能停千吨级货轮。
公路交通便利、207国道、省级公路(公安—石首)等构成工程所需的陆上对外交通干线,场内可利用堤顶公路及堤内便道。
1.6 合同范围
1.6.1 主体工程项目
本合同由558+800~554+380、552+000~545+300等堤段的防渗墙组成,总长11.12km ,防渗墙面积为16.98万m 2,粘土回填2081m 3。
(1)桩号558+800~557+100、552+000~550+400、549+600~548+000,堤段为水泥土防渗墙,墙厚20cm ,墙体深度为8.2~16.5m ,防渗墙面积62362m 3。
(2)桩号548+000~546+900堤段为水泥土防渗墙,墙厚30cm ,墙体深度
7.8~15.8m ,防渗墙面积15294m 3。
(3)桩号557+100~554+380、550+400~549+600、546+900~545+300堤段为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墙厚为25cm ,墙体深度为13.9~27.5m ,防渗墙面积92140m 3。
1.6.2 施工临时设施及项目包括:
(1) 新建扩建从施工干线至各施工要点的临时道路;
(2) 风、水、电、通讯设施;
(3) 管理及生活区的临时设施:办公室、营地住房等。
1 4
2 4
(4)施工辅助企业、施工平台、仓库及设备停放场等;
(5)场地平整及排水。
1.7 主要工程量(见表1-1)
表1-1主要工程量表
1.8 控制性工期
计划于合同开日期开工,并于2002年4月30日全部完工。
1.9工程施工特点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1.9.1工程施工特点
(1)工程施工对外交通便利,有利于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进场。
(2)施工堤段地势较为平坦、开阔,有利于施工总布置。
(3)防渗墙施工将阻碍交通,在施工初期应抓紧施工道路的修建,在雨季到来之前将施工道路修筑好,以便于施工材料的运输。
(4)该工程地处亚热带气候区,施工时间处于雨季,有效施工时间少,不利于施工安排。
1.9.2采取的相应措施
(1)我局充分认识到该标段工程的施工特点及施工难度,一旦我局中标,将按照项目法施工原则,按规定充分授予项目经理“经营决策、生产指挥、物资设备采购、劳动人事、项目分包和内部决策”权利。
(2)我局将在施工过程中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质量服务体系,做好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贯标工作,坚持技术交底制度,坚持工序验收,确保施工的每一道工序都处于受控状态。
(3)合理、灵活地对各施工项目进行施工分区,确保重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的基础上,其他项目达到施工总进度的要求。
(4)选择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工艺方法,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配备足够数量的配套机械设备与熟练的操作人员,加快施工进度。
(5)合理协调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确保工程保质、保量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