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干堤加固工程施工总布置
江西长江干流辰字段堤防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施工规划总说明书1.1 编制依据1.1.1 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有关技术条款。
1.1.2 国家及行业技术规程、规范、标准。
1.1.3 安徽省水安总公司ISO9002《质量保证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1.1.4 现场勘察资料、招标答疑补疑书。
1.1.5 我公司在长期护岸施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1.2 编制指导思想1.2.1 本企业立足于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信誉求发展的战略目标。
1.2.2 顾客至上:必须保证业主对工程工期、质量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最理想的需求目标。
1.2.3 精心组织:利用工作面较长,交通便利,全断面可同时施工等有利条件,精心组建能经营、善管理的项目经理部,选择长期从事长江抛石护岸工程施工专业性队伍,配备精良的施工机械,采用先进施工技术,科学确定施工方案。
1.2.4 科学管理: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手段,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地控制施工工序和工艺。
1.3 项目成果目标如我总公司中标,我们将通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规范施工,确保达到以下目标:1.3.1 工期目标:确保本标工程2001年12月20日全部竣工。
1.3.2 质量目标:按照总公司ISO9002标准执行,贯彻总公司“强化意识、顾客至上、科学管理、争先创优”的质量方针,确保该工程质量优良。
1.3.3 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工程不发生重伤以上的安全事故。
1.3.4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争创水利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第二章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2.1.1 工程名称江西省长江干流江岸堤防加固整治工程辰字段加固整治工程。
合同编号:CJ/CZ-A-1。
2.1.2 工程地点辰字段位于长江南岸,彭泽县泉山镇境内,岸线长4.025km。
2.1.3 工程内容和数量本标段工程内容有:砌石护坎,水下抛石固脚。
砌石护坎长度和水下抛石长度均为1000m。
相应桩号为0+000~0+100,2+600~3+500。
长江干堤施工方案

第一章施工规划总说明1.1编制依据(1)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洪湖监利长江干堤加固工程2001~2002年度施工招标文件(合同编号:CJYB/HBJL/C—1~4)、招标图纸、设计参考资料、现场踏勘情况及补充通知。
(2)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有关施工规范、规程及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规范汇编》;《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SL239—1999);《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SD267—8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武汉市水利局编制的《水法规汇编》等。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台班定额”、“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
(4)我公司的施工水平、机械设备实力、施工能力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1.2工程概况1.2.1工程概述洪湖、监利长江干堤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是长江中游北岸的重要堤防,全长230.00km。
其中洪湖长江干堤西起湖北省洪湖韩家埠,东至东荆河口的胡家湾,全长133.5km。
该干堤横跨监利县与洪湖市,既挡长江来水,使之顺长江河道下泄,亦是洪湖分蓄洪区围堤的组成部分,该段长江干堤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洪湖、监利长江干堤护岸工程2001~2002年实施的项目为:从胡家湾段至粮州~老弯段,共分为四个标段,工程项目主要有水上干砌石及预制砼块护坡,水下为抛石护岸。
第Ⅱ标段包括两个堤段:杨树林段,桩号为411+500~416+300;燕窝段段,桩号为428+800~429+000,总长5000米。
主要工程量如下表:主要工程数量表1.2.2气候特征洪湖、监利河段处于北亚热带气候带中,东冷夏热,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湿润多雨,季风气候十分明显。
本标段多年平均气温为16.3℃,极端最高气温为39.3℃,极端最低气温为-13.2℃。
堤防加固施工组织设计

堤防加固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是对地区的一段堤防进行加固施工,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沉箱加固、堤脚加固、堤身加固等。
施工地点位于水库左岸,总长1000米,最大护岸高程为120米,堤顶宽度为8米。
1.组织结构为保证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本工程设立了以下组织结构:-工程经理:负责整体工程组织、协调各个工种之间的关系,把控工程进度。
-监理人员:负责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问题,进行现场巡查和记录。
-施工队长:负责现场的具体施工工作,协调施工人员的工作安排和现场秩序。
2.施工方案2.1沉箱加固-施工前,检查明确加固点的位置和数量,准备好沉箱和相应的施工设备。
-用大型挖掘机挖掘出加固点的坑槽,保证箱体的完全嵌入。
-调整沉箱的位置,对其进行修整和加固。
-在沉箱上方加固一层混凝土,保证加固效果和稳定性。
-清理现场,进行验收。
2.2堤脚加固-施工前,检查明确加固点的位置和数量,准备好加固材料和施工设备。
-清理加固点附近的杂物和泥沙,保持施工环境的整洁。
-在加固点顶端,挖掘深度为1米的基坑,安装钢筋网和钢筋筋架。
-筑起基坑,使用混凝土进行加固,确保加固效果。
-清理现场,进行验收。
2.3堤身加固-在需要加固的堤身上,进行清理和修整工作,确保施工材料能够充分贴附。
-在堤身上,进行钻孔作业,将钢筋插入钻孔内,并用铁丝进行固定。
-在缺陷处进行补包层,使用混凝土粉浆进行填充,确保加固效果。
-对补包层进行保养,保证其能够充分凝固和硬化。
-清理现场,进行验收。
3.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等易燃物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施工现场应设立警示牌和安全防护网,标明危险区域和施工须知。
-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穿戴好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设备。
-施工现场应设置专人监督,维护施工现场的秩序和安全。
4.质量控制措施-施工前,对施工材料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合格。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现场巡查和记录,确保加固效果和施工质量。
长江干堤加固防渗工程施工技术设计方案

长江干堤加固防渗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第一章概述1.1 工程概况干堤位于长江荆江河段南岸,上起松滋查家月堤,下至石首市五马口,与湖南省长江干堤相连,跨越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三条河流,全长189.32km。
保护着湖北省松滋市、荆州市荆州区、公安县、石首市和湖南省华容县等地区。
长江干堤为Ⅰ级堤防,加固工程为Ⅱ等工程。
长江干堤加固工程项目由护岸工程和防渗加固工程等组成,加固工程将根据不同单元堤段分批分期实施。
安排在2001~2002年度实施的项目为章花港至五马口、老来家铺、调关镇、范兴垸至三合垸、南碾垸、王家台安全区、西流湾段等堤段的垂直防渗及其它堤段的加固工程。
本标段位于湖北石首、范兴垸至三合垸、南碾垸堤段,桩号558+800~554+380、552+000~545+300,全长11.12km,截渗墙为水泥土及塑性混凝土防渗墙。
截渗墙顶部高程低于堤顶高程0.3m。
1.2 水文气象长江河段具有高水位出现频繁且持续时间长、洪峰流量大等特点,根据实测资料统计,沙市站自1903年以来有81年洪水位超过设防水位42.00m,其中超过警戒水位43.00m有43年,以1998年45.22m为最高。
石首站历年最高水位40.94m(1998年8月17日),自1952年以来,有40年洪水位超过设防水位37.00m,其中超过警戒水位38.00m的有31年。
7~9月份为主汛期。
工程所处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有霜期短、日照长、雨量充沛等特点。
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68.5mm,最大日降雨量为282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43.8mm,多年平均无霜期271天。
多年平均气温为16.4℃,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14.9℃。
最大风速23m/s,年平均风速2.4~2.6m/s,多年平均年日照1858小时。
1.3 地形地貌工程区位于长江右岸,地势西高东低,地面高程一般35~38m(黄海高程),堤顶高程37.55~40.0m 。
长江干堤加固工程施工程序

长江干堤加固工程施工程序、方法及说明书4.1 概述本标段由荆南长江干堤558+800~554+380、552+000~545+300等堤段的防渗墙组成,主要工程包括水泥土防渗墙77657m2、塑性砼防渗墙92140 m2、墙顶土方开挖2081m3、粘土回填2081 m3及堤顶公路损毁恢复等,根据水泥土防渗墙和塑性砼防渗墙的施工特点和施工强度,合理安排施工机械设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工程按合同要求优质高速完成。
4.2 施工原则4.2.1基本原则工程开工前,在合同要求期限内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规定内容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工序质量,作好施工、验收记录,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坚持上道工序不验收,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原则。
工程竣工验收前,提供内容完整,符合技术标准的竣工资料。
4.2.2 施工依据遵照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合同编号:CJYB/HBJN2001/C-2)、设计图纸、技术要求以及《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规范》(SDJ18-78)、《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174-9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9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SL239-1999)等有关规程、规范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进行施工。
4.2.3 施工组织根据堤身防渗墙施工的特点,项目部组建深层搅拌队和塑性砼墙队,以每台套成墙设备为施工单元,分段平行组织施工,其施工组织安排如下:(1)水泥土防渗墙施工区段:配置6台SJ4-500型连续墙深搅钻机,施工区域为558+800~557+100、552+000~550+400、549+600~548+000、548+000~546+900等堤段。
河堤防工程施工总布置

河堤防工程施工总布置一、布置依据和原则1、根据我单位现场踏勘,按便于管理、方便施工、有利安全、经济高效的原则,拟在场地合适的位置搭建临时设施。
2、临时设施的部署按业主要求,在招标文件或监理工程师指定区域并遵循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搭建。
3、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施工临时设施,遵循集中从简、减少占地、保护环境、文明生产的布置原则,并尽量利用工地已有的临时设施。
充分利用弃渣场地,布置一些后期投入使用的辅助企业、安装作业、停车、堆料场地等。
4、所搭建的临时设施,我方在投标书中提出的临时设施布置符合发包方的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修改意见。
5、满足施工总体布置和总进度计划的要求,与相关施工项目协调配合,避免互相干扰。
6、油库、炸药库房等危险材料库房的布置按国家安全、防爆、防火等规程和发包方招标文件的要求。
7、遵守国家环保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原有景物的破坏,为美化环境创造条件。
8、生产、生活设施的布置适应工程的规模和施工情况,并遵循有利施工、方便生活的原则。
生活设施尽量远离噪音、振动、飞尘、交通量大的现场。
9、运输线路的布置满足运输量和运输强度的要求,并结合施工分期综合考虑,以充分发挥运输效率。
同时使料场、大坝填筑面、运输干线、仓库、堆料场、油料供应点等联结合理。
10、混凝土生产系统布置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并减少土建工程量,保证料源和成品料的运输方便、畅通。
二、施工布置1、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及具体场地情况,布置的施工临建设施有:机械汽车修配及保养场、机械停放场、仓库系统、办公及生活营地以及各种现场临时设施等。
本标段的临时设施均布置在发包人提供的施工场地上。
2、砼拌和系统采用3台移动式拌和机;生产、生活用水采用抽取库水;供电分两路分别向施工管理及生活区和施工生产区供电,施工机械的中大修在蓬溪县区进行,工区内设置简易机械相等配厂。
三、施工交通1、对外交通运输本工程对外交通便利,路况一般。
2、场内交通3、发包人提供的交通条件发包人已经提供了至大坝工程的主干道。
长江干堤加固工程施工总进度及网络计划

长江干堤加固工程施工总进度及网络计划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荆南长江干堤加固工程2001~2002年度施工C-2标段主要包括水泥土防渗墙、塑性砼防渗墙等堤身防渗工程。
工程计划于开标后通知进场,2002年4月25日全部结束,比业主规定的施工工期提前5天完工。
3.1编制依据3.1.1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荆南长江干堤加固工程2001~2002年度施工招标文件(合同编号:CJYB/HBJN 2001/C-2)。
3.1.2现行有关施工定额。
3.1.3中国水电八局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荆南长江干堤加固工程2001~2002年度施工C-2标投标技术文件。
3.2编制原则3.2.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规定的完工日期,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施工程序及各项施工工期控制点安排施工总进度。
3.2.2明确各项工程的主次,确保工程施工的关键线路,合理安排工期,协调各分项工程的进度,减少干扰,使整个工程协调有序进行。
3.2.3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施工设备,从技术和施工设备上提供可靠的保证措施,使质量、安全和进度同时满足合同规定要求。
3.2.4在满足工期的前提下,通过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力求做到均衡施工,以降低高峰期的施工强度,保证设备和劳动力的合理利用。
3.2.5为减少施工干扰,确保各项施工的连续性和并行性,将分段组织施工。
3.3主要控制性进度根据江岸堤防加固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局施工实力,施工进度按如下要求进行控制。
2001年10月25日进场准备2001年11月25日塑性砼防渗墙开始施工2001年11月25日水泥土防渗墙开始施工2001年4月25日工程完工3.4月平均施工强度塑性砼防渗墙 18804.1m2/月水泥土防渗墙 17005.2m2/月据此编制《施工总进度横道图》及《施工总进度网络。
第一章施工规划总说明

第一章施工总规划说明1、编制依据阳新县长江干堤加固工程第二标段的施工组织编制依据:1.1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阳新长江干堤加固工程2000-2001年度施工招标文件(合同编号CJYB/HBYX2000/C-2)。
1.2现行国家堤防施工规范以及有关水工施工规范。
1.3我部1999-2000年度参加长江隐蔽工程鄱阳湖治理二期工程、江西赣抚大堤抛石加固工程的施工经验,及参与堤防工程施工队伍、施工设备的基本状况。
2、工程概况2.1工程范围、施工项目及主要工程量阳新长江干堤位于长江中下游南段的黄石市阳新县境内,由海口江堤和容池江堤组成,上起四顾闸,下止容池口,岸线全线长36.248km,堤线全长30km。
本标段工程范围从桩号k4+000-k2+300总长 1.7km(其中k3+700-k3+350段的干砌石护坡及抛石护脚已施工完毕,非本标段工程范围)。
主要工程项目包括:垂直防渗墙(水泥土),填塘固基,水下抛石,干砌石,浆砌石。
水泥土垂直防渗墙厚度30cm,墙深12m左右,伸入相对不透水层2.0m以下,墙顶设有1m厚的粘土填筑;水上护岸形式为干砌石,厚度30cm,下设7.5cm厚的碎石垫层和7.5cm厚粗砂垫层;本段水下抛石分Ⅰ区和Ⅱ区,抛石厚度分别为80cm和120cm ,抛石块料粒径0.15-0.50m,单块重量不小于10kg,个别急流险段,少量块石可为200-300kg。
主要工程量见表1-1主要工程量汇总表表1-12.2气象条件本标段工程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温湿多雨。
多年平均降水量1466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3-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1%。
暴雨主要集中在5-7月。
多年平均气温为16.9℃,极端最高气温41.1℃,极端最低气温为-14.9℃,多年平均雾日为20.2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区内全年以东风为主,最大风速为21m/s,平均风速为2.1m/s。
2.3水文条件河段河水主要来自于其上游长江河道的洪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干堤加固工程施工总布置
2.1施工总布置原则
2.1.1在业主提供的施工范围内,依据招标文件中关于临时设施布置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总布置。
2.1.2满足施工要求,方便施工管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确保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施工进度等要求。
2.1.3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场内外交通、供水供电等因素,尽量在允许的施工用地范围内布置,避免扩大用地范围,同时根据施工特点,进行施工场地规划。
2.1.4本着节省、易于控制施工质量的原则,在满足施工布置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临建工程量。
2.1.5施工总布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防火、卫生、环保等规定。
2.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根据施工总布置原则及现场踏勘的实际地形,编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CJYB/HBJN2001/C-2/T-01-06)。
2.3施工道路布置
根据招标文件和附图,以及现场踏勘,本标段工程施工场外拟以社会公路运输为主,场内以堤顶公路运输为主。
为满足施工材料运输需要,同时不中断交通,在施工堤段范围内沿堤共布置3条临时道路,1#、2#道路为砼集中拌和站至堤顶的上堤通道,3#道路为堤顶至施工营地通道。
总长约200m。
路面宽8.0m,路面纵坡不超过10%,全部采用泥结石路面。
2.4 主要临建设施
根据施工布置安排,本标段施工高峰期间施工人数为398人,考虑到本标段施工期短,且施工沿线均有村镇民宅,故职工住房以租赁为主,主要考虑修建临时办公室及管理人员、生产辅助设施用房,如机械修理场、水泥仓库、材料仓库等。
共需新建生产、生活用房1125m2,主要临建设施占地面积1840m2,租赁住房
1855m2。
主要临建设施建筑面积见表2-1。
表2-1主要临建设施建筑面积表
2.4.1 在桩号约548+800处施工营地内集中修建的主要临建设施为:临时办公室、机械设备停放场、机械修理车间、油库、水泥仓库、材料仓库、试验室、少量住房和食堂等配套设施。
2.4.2职工住房根据各工作面沿线租赁当地居民房。
2.4.3根据总进度要求,本标段水泥土防渗墙段共配备6台深层搅拌桩机施工,并配备可移动简易水泥制浆站。
塑性砼防渗墙共配备锯槽机5台,并在桩号556+000、546+000处各设集中砼拌和站一个,配备JS500C强制式拌和机3台(拌和机配料采用电子计数自动配料系统),用JCQ3型砼运输车运砼至锯槽机施工现场;配备射水造墙机1台,并设置移动式简易拌和站。
在塑性砼防渗墙施工堤段堤外脚布置6个移动式泥浆制浆系统,分别配置1台ZJ-800型高速制浆机,轴流泵输送浆液。
沿堤外脚通长布置泥浆池(30×10m2)。
2.5料场规划
根据合同招标文件,土料按照监理工程师指示和有关技术指标要求就近开采,砂石料采用购买的方式,采用水陆联运的方式运至施工现场。
根据业主指定和标书要求,合理利用现有交通及场地条件,布置弃渣场和堆料场,弃渣可用于施工道路填筑或造地还田,做到有场可存,有处可弃。
2.6施工供水
根据本标段施工线路长、施工用水部位多的特点,施工用水采用多点集中供水的形式。
本标段共需泵站4座,在桩号557+300、554+600、551+500、549+100、546+900等处各配备一台100D-24×3型抽水机(Q=54m3/h,H=72m,P=22kw)抽取长江水,采用Φ100mm焊管分段、通长接至各工作面。
施工营地生活用水采用打井取水,并配备一台QS25-24-3型潜水泵(Q=25m3/h,H=24m,P=3kw)抽水供给。
2.7施工用电
施工机械及照明用电沿堤布置,各用电点分散,施工生产及生活用电总容量约2240KW。
根据现场情况,拟采取如下供电方案:桩号552+000施工营地配备一台120kw发电机供电;每套深层搅拌桩机配备一台160kw发电机;每套锯槽机配置一台200KW发电机;每套射水造墙机配备一台160KW发电机提供施工、照明用电。
另配置1台200KW柴油发电机备用。
2.8施工通讯
施工对外通讯可直接利用社会公网,不另建其它通讯设施;施工对内通讯可配置足够数量的对讲机,以利施工调度。
2.9施工废水、废浆、废渣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注意保护环境,施工产生的废水、废浆、废渣排放或运输到监理工程师指定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