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5.2统计图作业课件新版湘教版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复式统计图及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1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复式统计图及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复式统计图及统计图的选择》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饼状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方法,以及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体会统计图在表示数据方面的优势,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饼状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以及复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学生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加深对复式统计图及统计图选择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饼状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统计图在表示数据方面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饼状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教学难点:复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掌握复式统计图及统计图选择的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统计图案例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它们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况?2.讲解与演示:讲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饼状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绘制过程。
A4版打印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含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打开电视,它正在播广告是必然事件B.要考察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对建立生物角的看法适合用抽样调查C.在抽样调查过程中,样本容量越大,2=2,S 对总体的估计就越准确 D.甲、乙两人射中环数的方差分别为S甲2=4,说明乙的射击成绩比甲稳定乙2、某地区有22所高中和78所初中,要了解该地区中学生的视力情况,下列抽样调查方式获得的数据能较好地反映该地区中学生视力情况的是()A.从该地区随机选取一所中学里的学生B.从该地区100所中学里随机选取1万名学生C.从该地区一所高中和一所初中各选取一个年级的学生 D.从该地区的78所初中里随机选取8800名学生3、下列各图是截止6月18日的新冠肺疫情统计数据,则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图1显示印度新增确诊人数大约是伊朗的两倍.每百万人口的确诊人数大约是伊朗的B.图1显示俄罗斯当前的治愈率高于四班牙C.图2显示海外新增确诊人数随时间的推移总体呈增长趋势D.图3显示在2-3月之间,我国现有确诊人数达到最多4、某青年足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表所示,则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年龄(岁)18 19 20 21 22人数 1 4 3 2 25、有甲、乙、丙和丁四位同班同学在近两次月考的班级名次如表:A.甲B.乙C.丙D.丁6、下列问题中,不适合用普查的是( )A.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时间B.旅客上飞机安检C.学生会选干部D.了解全市中学生的新年红包7、小明调查了班级里20位同学本学期购买课外书的花费情况,并将结果绘制成了如图的统计图.在这20位同学中,本学期购买课外书的花费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50,50B.50,30C.80,50D.30,508、如图分别是某班全体学生上学时乘车、步行、骑车人数的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两图都不完整),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该班总人数为50B.步行人数为30C.乘车人数是骑车人数的2.5倍D.骑车人数占20%9、下图是南通市1995-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情况,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1995-1998年,南通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逐年减小B.自1998年以来,南通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开始回升C.1995年-2001年,南通市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有增有减D.1995年-2001年,南通市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10、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A.对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B.对冷饮市场上冰淇淋质量情况的调查C.环保部门对赣江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D.企业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11、下面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事件是()A.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B.谋批次汽车的抗重击能力的调查 C.春节联欢会晚会收视率的调查 D.对你所在的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的调查12、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A.调查市场上老酸奶的质量情况B.调查某品牌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 C.调查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了危禁物品 D.调查我市市民对伦敦奥运会吉祥物的知晓率13、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是个星期五,某校学生会在初一年级进行了学生对学校作息安排的三种期望(全天休息、半天休息、全天上课)的抽样调查,并把调查结果绘成了下面两个统计图,已知此次被调查的男、女学生人数相同.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①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期望全天休息的人数占53%;②本次调查了200名学生;③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30%的女生期望休息半天;④若该校现有初一学生900人,根据调查结果估计期望至少休息半天的学生超过了720人.其中正确的判断有()A.4个B.3个C.2个D.1个14、为积极响应南充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号召,某校1500名学生参加了卫生知识竞赛,成绩记为A,B,C,D四等.从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成绩进行统计,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样本容量是200B.D等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15°C.样本中C等所占百分比是10%D.估计全校学生成绩为A等的大约有900人15、下列调查适宜用普查的是()A.调查初中生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是多少B.检验某厂家生产的奶粉的质量情况C.了解妈妈购买的一箱新品种苹果好不好吃D.检查某班学生是否戴校牌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是根据某校为某村进行精准扶贫捐款情况的两幅统计图,己知该校初中三个年级共有学生2000人捐款,请计算该校共捐款________元.17、某超市对今年前两个季度每月销售总量进行统计,为了更清楚地看出销售总量的总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应选用________ 统计图来描述数据.1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教师为了简明扼要的向学生介绍空气的组成情况,使用________ 统计图描述数据较好.19、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中一个扇形所表示的部分占总体的30%,则这个扇形的圆心角是________度.20、王洋同学调查了光明中学图书馆中某周A,B,C,D四类图书的借阅人数(每人每次只能借阅一本图书),并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若根据该条形统计图绘制扇形统计图,则B类图书借阅人数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21、以下四个命题:① 的立方根是②要调查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适宜用抽样调查③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④已知与其内部一点,过点作,作,则.其中假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22、要调查下面几个问题,你觉得应该做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①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 答:________。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统计图》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统计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统计图》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制作方法,并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二. 学情分析面对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统计图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系统和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基础入手,通过生动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统计图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数据分析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各类统计图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统计图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4.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各类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数据,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更好地展示这些数据。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5.2 数据的整理(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自学、复习、上课课件)

5.2 数据的整理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2 课时流程
用统计表整理数据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用统计表整理数据
知1-讲
1. 收集到的数据一般比较散乱,难以从中获得需要的信息, 为此,要对数据进行整理 . 常制作统计表,利用画“正” 字的方法来整理数据,以便看出所需要的信息 .
(3) 在纵轴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
(4) 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宽度相同、高度不同的小长方形 .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知2-讲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三点注意事项:
1. 横轴表示类别,在横轴右端需标明;纵轴表示具体
数量,在纵轴上端需注明数量的名称及单位 .
2. 每个直条(长方形)的宽度保持一致,高度值与纵轴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根据折线统计图逐一判断即可求解. 知3-练
解:A. 课外阅读数量最多的是 7 月份,故 A 错误; B. 课外阅读数量比前一个月增加的月份有 2 月份、 5 月份、 7 月份,共 3 个月,故 B 错误; C. 课外阅读数量超过 45 本的月份有 2 月份、 3 月份、 5 月份、 7 月份、 8 月份,共 5 个月,故 C 错误; D. 课外阅读数量最多的为 7 月份,共 80 本,最少的 为 6月份,共 20 本,相差 80-20=60(本),故 D 正确 .
感悟新知
解:整理数据如下:
评价
A
B
记录
正
人数
7
2
C 正正正Βιβλιοθήκη 17知1-练D 4
1370×100%≈57%,故大约有 57%的人觉得这种 蛋糕的甜度适中.(得到的信息不唯一)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全章整合(湘教版)精选教学PPT课件

所以两图补充完整为:
真题集粹
(3)略.
小时候,我可以在母亲的背上无忧无虑的长大,是母亲编织了女儿的梦,点燃了心中那盏灯,伴我走过人生那坎坷的路程。
我想不起病重的母亲是怎样背着我走路,我是怎样在母亲背上长大,可想而知,有病的母亲比健康的人更艰难。是母亲让我学会了人之初,做人做事的道理。当时我不懂母亲的心,她的爱她的温柔,她的关怀和牵挂,不懂事的我在母亲的包容下慢慢地长大,当我知道 和读懂母亲的时候,母亲含着眼泪,带着多少担忧与牵挂永远的离开了我。
到!” 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辩解道:“我已经尽力而为了呀!” 再说兔子带着枪伤成功地逃生回家了,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是怎么甩掉它的呢?” 兔子说:“它是尽力而为,我是竭尽全力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竭尽全力地跑,可就没命了呀!” 泰勒牧师讲完故事之后,又向全班郑重其事地承诺:谁要是能背出《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谁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 《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有几万字,而且不押韵,要背诵其全文无疑有相当大的难度。尽管参加免费聚餐会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浅尝则止,望而却步了。 几天后,班中一个11岁的男孩,胸有成竹地站在泰勒牧师的面前,从头到尾地按要求背诵下来,竟然一字不漏,没出一点差错,而且到了最后,简直成了声情并茂的朗诵。 泰勒牧师比别人更清楚,就是在成年的信徒中,能背诵这些篇幅的人也是罕见的,何况是一个孩子。泰勒牧师在赞叹男孩那惊人记忆力的同时,不禁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能背下这么长的文字呢?”
我唯一的靠山倒了,但是母亲教会了我在逆境中学会坚强,勇敢地面对困难和失败,适应任何环境而求生存,这就是我的母亲留给我的无比珍贵的财富和爱。 母亲虽然走了,可她永远活在我的心里,我永远怀念她,她是我地唯一,无人取代,也是我的最爱,更是难忘的爱!
学法大视野·数学·七年级上册(湘教版)·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

(A)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 (B)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
(C)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面试
(D)了解全市中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
3.(2013 昆明)为了了解 2013 年昆明市九年级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数学成绩,从中随机抽取了 1000 名学生的 数学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的一个样本是
.
8. 在以下事件中:
①审查书稿有哪些科学性错误适合普查;
②了解全国足球迷的健康状况适合抽样调查; ③为了调查一个省的环境污染情况,调查了该省省会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利用此调查结果来反映该省的环境
污染情况;
④某环保网站正在对“支持商店使用环保购物袋”
进行若想表示上述数据,可选用什么统计图?请你画出该图.
【导学探究】
1.常见的统计图有:
、
、
、
.
足球 30
2.能清楚地表示各成分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比,应选用
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应选用
.
,但各成分所占百分比的和必须等于 1.能清楚地
变式训练 1-1:要反映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变化趋势,宜采用(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无法确定 变式训练 1-2:如图所示的四个统计图中,用来表示不同品种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最为合适的是( )
(1) 为了估计某块玉米实验田里的单株平均产量.从中抽取 100 株进行实测.
(2) 某学校为了了解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时间,从中抽样调查了 50 名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时间进行分析.
【导学探究】
1. 问题(1)的考察对象是
.
2. 问题(2)的考察对象是
.
【精品推荐】2020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5.2统计图第1课时统计图课件新版湘教版
(1)问这次被抽检的电动汽车共有几辆?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解:这次被抽检的电动汽车共有:30÷30%=100(辆),C 所占的百分比为: 40÷100×100%=40%,D 所占的百分比为:20÷100×100%=20%,A 所占 的百分比为:100%-40%-20%-30%=10%,A 等级电动汽车的辆数为: 100×10%=10(辆),补全统计图如图所示:
(2)估计这种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行驶的平均里程数为多少千米? 解 : 这 种 电 动 汽 车 一 次 充 电 后 行 驶 的 平 均 里 程 数 为 : 1010 ×(10×200 + 30×210+220×40+20×230)=217(千米),∴估计这种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 行驶的平均里程数为 217 千米.
8.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后,某校九(1)班学生开展献爱心活动,积极向灾区捐 款.如图是该班同学捐款的条形统计图,写出一条你从图中所获得的信息.
解:该班有 50 人参与了献爱心活动(只要与统计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相符即可 得分).
9.为了解某种电动汽车的性能,对这种电动汽车进行了抽检,将一次充电 后行驶的里程数分为 A、B、C、D 四个等级,其中相应等级的里程依次为 200 千米,210 千米,220 千米,230 千米,获得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
(2) 教学方程的意义,突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意义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含有未知数”也是方程区别于其他等式的关键特征。在第1页的两道例题里,学生陆续写出了等式,也写出了不等式;写出了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也写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些都为教学方程的意义提供了鲜明的感知材料。教材首先告诉学生: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让他们理解x+50=150、2x=200的共同特点是“含有未知数”,也是“等式”。这时,如果让学生对两道例题里写出的50+50=100、x+50>100和x+50<200不能称为方程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那么学生对方程是等式的理解会更深刻。教材接着安排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并通过“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找出等式,再找出方
2024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5.2 数据的整理(课件)
2 制作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合作探究 通过调查或实验收集来的数据,经过整理,可
用统计表或统计图呈现出来. 用统计图呈现经过整 理的数据,直观清晰,并且便于进行比较.
想一想,我们在小学学过哪些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同学们最喜欢的电影类型统计图
人数
绘制条形统计图时,
扇形统计图
地球上咸水、淡水的统计图
地球上海洋、陆地面积的统计图
咸水约占 9 7 .4 %
淡水约占 2 .6 %
海洋面 积约占 7 0 .8 %
陆地面 积约占 2 9 .2 %
知识要点
在扇形统计图中: 扇形的圆表示总体,扇形表示构成总体的各
个部分,通过扇形圆心角的大小来反映各个部分 占总体百分率的大小.
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是什么?
普查
抽样调查
优 通过调查总体来收
点
集数据,调查的结 果准确.
通过调查样本来收集 数据,工作量较小, 便于进行.
缺 工作量大,难度大, 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
点
而且有些调查不宜使 用普查.
查得到的结果准确.
1 用表格整理数据
合作探究
在上一节“你喜爱的球类活动”调在中,我们得到了 如下数据:
18 16
每个条形图的宽度 14 12
要一样,并且把每 10
个条形图所表示的
8 6
类别标注在条形图 的下方.
4 2 0
篮篮球球
足足球球 乒乓球 羽羽毛毛球球 排排球球 球类
折线统计图
世界人口变化情况统计图 绘制折线统计图时, 将对应的数据先“描 点”,然后依次用线 段连接这些点.
世界人口逐年增长,直线上升. 从 2011 年开始的 未来 14 年,世界人口预计增加 10 亿,达到 80 亿.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复式统计图及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1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复式统计图及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复式统计图及统计图的选择》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复式统计图的意义,掌握复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单式统计图,对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复式统计图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对比单式统计图和复式统计图的异同,帮助学生建立起复式统计图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到复式统计图的优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复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直观思维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复式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复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到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比单式统计图和复式统计图的异同,帮助学生建立复式统计图的概念。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复式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复式统计图的示例、统计数据、绘图工具等。
2.教学资源:与本节课相关的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等。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5.2统计图第1课时统计图课件(新版)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时间/小时 4
2
3 1.5 1
应选择________统计图进行统计( A )
A.条形
B.扇形
C.折线
D.条形或折线
6.某校为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制定了“阅读奖励方案”.方案公布后,随 机征求了 100 名学生的意见,并对持“赞成”“反对”“弃权”三种意见的 人数进行统计,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若该校有 1000 名学生,则 赞成该方案的学生约有 700 人.
解:(1)6 小时; (2)最高 39.5 摄氏度,最低 36.8 摄氏度; (3)4 月 7 日 6 时至 12 时下降最快,4 月 8 日 18 时至 4 月 9 日 12 时比较稳 定; (4)在好转,因为体温越来越稳定.
5.小明统计一星期完成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作业的时间,列出
下表:
A.240
B.120
C.80
D.40
易错点 错用扇形统计图.
自我诊断 2. 某学校七年级二班 40 位同学都订阅了杂志,50%的同学订阅
《科学画报》,40%的同学订阅《作文通讯》,30%的同学订阅《英语画刊》,
20%的同学订阅其他杂志,能表示上述数据的统计图是( A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问这次被抽检的电动汽车共有几辆?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解:这次被抽检的电动汽车共有:30÷30%=100(辆),C 所占的百分比为: 40÷100×100%=40%,D 所占的百分比为:20÷100×100%=20%,A 所占 的百分比为:100%-40%-20%-30%=10%,A 等级电动汽车的辆数为: 100×10%=10(辆),补全统计图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