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增白剂FP127

合集下载

亚磷酸三乙酯

亚磷酸三乙酯

危险化学品档案危险化学品名称:亚磷酸三乙酯CAS No.:122-52-1表单编号:CJRT-AQ-020-01亚磷酸三乙酯安全技术说明书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1.1 化学品中文名:亚磷酸三乙酯1.2 化学品英文名:Triethyl Phosphite1.3 分子式:C6H15O3P1.4 分子量:166.1623 危险性概述3.1 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3.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3.3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3.4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3.5 燃爆危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可引起燃烧。

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4 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4.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4.3 吸入:迅速撤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4.4 食入:患者清醒时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55.15.25.35.467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7.2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8.1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仪8.2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专家称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安全环保(二篇)

专家称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安全环保(二篇)

专家称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安全环保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8月2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安全性专家媒体见面会。

各路专家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对荧光增白剂进行了权威解读,并得出结论: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对人体安全,对环境友好,是洗涤产品中难以替代的功能性助剂。

荧光增白剂是光学调理剂荧光增白剂研究专家、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沈永嘉教授说,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光学调理剂。

它的作用原理是将不可见的紫外光转化成肉眼可见的蓝光,与织物本身的黄光相叠加,发出白光,达到柔和、赏心悦目的增白效果,早已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洗涤剂、塑料等众多领域。

沈教授认为荧光增白剂是在衣服上涂了一层白色的东西来遮盖污渍这种说法很可笑,因为荧光增白剂与水一样,都是透明无色的,根本就无法遮盖污渍。

我们把它添加到洗衣液中是因为它有任何产品都无法替代的色彩调理功能。

毒理学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吴志刚教授强调,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的急性毒性等级与食盐相当,无致畸、无致癌、无致突变性,对皮肤无刺激、不会引起皮肤过敏、不会经皮吸收,对伤口愈合无不良影响。

即使误食,也不会在体内蓄积,通过正常代谢可很快完全排出体外。

另外,他也提到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对环境安全无危害,易降解,不会在生物体内蓄积。

衣物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在全球也已使用了40多年,其安全性获得各国科学家、政府部门和权威机构的广泛认可。

来自空军总医院的皮肤科专家赵小忠博士说,目前临床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荧光增白剂会对皮肤造成过敏和刺激。

纺织印染专家、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于范芹研究员说,荧光增白剂使用于纺织品到现在大概有70年的历史,由于它在纺织品上特有的增白增艳的效果,深受科技工作者和消费者的喜爱。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杜志平说,科学的洗涤剂配方应该是一个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领域,需要在洗涤性和表观上给大家美的享受。

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中最基本的成分,在洗涤剂配方中起关键作用,但如果没有好的助剂,尤其是功能性添加剂,很难达到消费者的需求。

荧光增白剂的生产工艺

荧光增白剂的生产工艺

荧光增白剂的生产工艺荧光增白剂,也被称为光亮剂,是一种可使物体表面发出荧光的化学物质,常用于增加纸张、塑料、织物等材料的白度和亮度。

以下是荧光增白剂的生产工艺。

1. 原料准备荧光增白剂的主要原料包括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和草酸等。

这些原料需要通过化工厂的常规生产工艺来获取。

此外,还需要准备一些辅助材料,如溶剂、催化剂等。

2. 反应步骤荧光增白剂的生产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反应步骤:(1) 异构化反应:将二苯乙烯类化合物与草酸反应,生成相应的异构体。

(2) 硫化反应:将异构体与硫醇反应,生成二苯并硫醇化合物。

(3) 脱硫反应:将二苯并硫醇化合物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脱硫,得到最终的荧光增白剂产物。

3. 反应条件控制荧光增白剂的反应条件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反应的高效性和产物的质量稳定性。

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控制:反应温度需要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保证反应的进行速度和产物的质量。

(2) 压力控制:反应压力的控制有助于促进反应的进行,并影响产物的产率和质量。

(3) PH值控制:反应液体的酸碱度对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有重要影响,需要在适当范围内调整PH值。

(4) 催化剂和溶剂的选择:适当选择催化剂和溶剂有助于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的纯度。

4. 产物回收与纯化完成反应后,需要对产物进行回收和纯化。

通常采用溶剂萃取、过滤、结晶等方法,将产物从反应混合物中提取出来,并去除杂质。

此外,还需要通过洗涤、干燥等步骤进一步提高产物的纯度。

荧光增白剂的生产工艺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并进行合适的后处理步骤,以确保产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随着化学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创新,荧光增白剂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完善,以满足不同材料和应用领域的需求。

洗衣液荧光增白剂对人体有害吗

洗衣液荧光增白剂对人体有害吗

洗衣液荧光增白剂对人体有害吗
荧光增白剂通常情况下对人体是有危害的,可能会影响到患者身体免
疫力,还会对身体内血液造成影响。

荧光增白剂属于一种有机化合物,是利用物理光学原理达到视觉效果,能够激发入射光线产生荧光。

如果加入洗衣液内能够使衣物增白,改善色
泽灰暗现象,并且也不会对物品造成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直接触碰到荧光增白剂,因为如果长期接触,
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出现局部发痒、肿痛等现象,而且还会影响到伤口
愈合,出现伤口溃烂现象。

荧光增白剂种类

荧光增白剂种类

型号
用途
特别适用于 PVC 和聚乙烯系列产品。 在所有聚合物中呈蓝色荧光。 低浓度 CBS-127 和锐钛型(A 型)二氧化钛一同使用可获得亮白色效
CBS-127
果, 当使用于金红石型(R 型)二氧化钛时,CBS-127 浓度略有增加。 同时 CBS-127 也广泛适用于其他热塑性塑料中,如 PMMA(聚甲基 丙烯酸甲酯),纤维素碳酸脂等,具有优异的增白效果。 特别适用于 PVC 扣板和型材的增白增亮,也可适用于其他热塑性 塑料中,如 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纤维素碳酸酯等,具有优 异的荧光强度和增白效果,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候性。 使用在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系列产品中增白效果最佳。 低浓度 SP-128 在聚合物中呈蓝色荧光, 与二氧化钛共同使用可获得理想的亮白色 效果。同时 SP-128 也广泛适用于其他热塑性塑料中,如聚甲基丙 烯酸甲酯,纤维素碳酸酯等,具有优异的增白效果。 广泛应用于 PVC、PS、ABS、PE、PP 等塑料,由于其具有优越的 荧光增白效果,良好的热稳定性,添加量很少的特点,已作为国内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 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新型荧光增白剂的类型及应用

新型荧光增白剂的类型及应用

新型荧光增白剂的类型及应用摘要: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应用很广的化工原料.本文介绍了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机理及类型,荧光增白剂在造纸、洗涤剂、织物等领域的应用,概述了荧光增白剂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光学增白剂应用增白机理发展趋势荧光增白剂又叫光学增白剂, 它可以使白色物体( 如纺织品、纸张、塑料、涂料等) 更白更艳。

它可以将用化学方法不能除去的织物或其它物体上的黄褐色素变为白色, 使白度不理想或带黄色的物体通过荧光增白剂吸收日光中的紫外光部分而发射出蓝色荧光加以补正而变得更白, 它与加蓝增白及化学漂白不同,加蓝虽可增白, 但一则效果有限, 二则亮度要降低; 化学漂白对纤维素有破坏作用, 而且漂白后的物体不可避免地要带有黄色。

但漂白是增白的必要前提, 不漂白直接增白是没有效果的。

光学增白的同时还使亮度或艳度增加。

一种新型的涤纶荧光增白剂, 已由广州市坚红化工厂和中山大学化学系合作研究成功, 并经国内几十家纺织印染单位的小样试验和生产应用, 效果良好, 荧光增白白度超过目前正在大量应用的涤纶荧光增白剂DT,于1990年12月27日通过了广州市化工总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

新型的涤纶荧光增白剂, 具有荧光强度高、用量少而增自效果好, 增自色调优于常用的荧光增白剂DT和荧光增白剂, 是一种高效的涤纶用荧光增白剂。

据广东省科技情报所检索, 这种新型的涤纶荧光增白剂在国内尚未有厂家生产, 这一产品填补了国内空自, 预期将会取得较好的经济。

英国物理学家George Gabriel Stokes 于1852 年首次从理论上阐述了荧光现象,奠定了荧光增白新方法的理论基础.荧光增白剂(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FBA)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助剂,是一种无色的有机化合物,能吸收紫外光(波长范围在300 ~ 400 nm 之间),再发射出人肉眼可见的蓝紫色荧光(波长范围在420 ~ 480 nm 之间),与基质上的黄光互补而具有增白效果[1]. 1929 年,德国人Krais首先采用七叶树素的浸出液处理黏胶和半漂白亚麻,以获得增白[2]. 但是,Krais 的发现并没有被应用于实际,因为七叶树素溶液对纤维素纤维没有亲合力,被它处理过的材料耐光性和耐洗性都很差.直到1940 年德国IG 公司提出了具有实用型的荧光增白剂后,其商品化历程才真正开始.目前,世界上己报道的荧光增白剂约有15 种基本结构类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开发、研究和生产的不同结构和性能的荧光增白剂有40 多个.不同品种的荧光增白剂有不同的理化性质,也有不同的使用条件和应用对象[3,4].研发高效、节能、环保的荧光增白剂是目前热点之一.1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原理与结构特征白色物质一般对可见光中450 ~ 480 nm 的蓝光有轻微吸收,而造成蓝色不足,使其稍带黄色而给人以陈旧之感.为此,人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使物品增白、增艳.通常采用的方法有:①加蓝增白法.加蓝可以增白,但效果有限,而且由于总的反射光量减少,使物品色泽变暗.②化学漂白法,主要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而使物质褪色,因此对纤维素会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漂白后的物体常带黄色,影响增白效果.上世纪30 年代发现的荧光增白剂弥补了上述方法的不足,并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荧光增白剂吸收能量较高的近紫外光线使其分子进入激发态,然后被激分子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基态,并发射出荧光.由于发生了能量损失,幅射的荧光波长变长,大约为450 nm 的蓝光,泛黄物品的黄色可以被荧光增白剂反射出来的蓝光补偿,从而增加了物品的表观白度.由于发射光的强度超过了投射于被处理物上原来可见光的强度,所以产生了略带色光的增白效果.具有实用价值的荧光增白剂,除了吸收紫外光而发出紫蓝色的荧光和具有高的荧光效率外,本身还必须接近无色或微黄色,具有普通染料的特性,对被增白的物质如纤维有良好的亲和力、良好的溶解性或分散性能以及较好的耐洗、耐晒和耐烫等牢度性能.荧光增白剂的增白特性是由其分子的特殊结构决定的[5].它的发色基团具有可发生π→π* 跃迁的共轭体系,最常见的这些体系有苯环、萘环、三嗪环、乙烯基、五元杂环和其它一些稠环体系.共轭程度小的电子体系一般只吸收很短波长的光,随着共轭体系增大,可吸收光的波长增大,电子就越容易被激发,增白剂的荧光效率越大,从而满足荧光增白剂的要求.为了改善荧光增白剂综合使用性能,还需引入助色基团,包括推电子基(如烷氧基、烷基、取代氨基等)和拉电子基(如磺酸基、氰基、羧基等),这些基团会影响荧光的性质与强度.有些基团对发色系统的影响较小,但可改变荧光增白剂的应用性能及对纤维、塑料等的亲和力.在荧光增白剂的结构中不能含硝基、亚硝基或重氮基团,虽然它们能提高日晒牢度,但这些基团会减弱甚至完全猝灭荧光.2 荧光增白剂的类型荧光增白剂种类繁多,可以按母体化学结构或使用用途等对其进行分类.按用途常分为:①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②纺织品荧光增白剂;③造纸用荧光增白剂;④塑料和合成材料用荧光增白剂;⑤其他用途的荧光增白剂.按母体化学结构可分为15 种基本化学结构类型,其中主要有五大类[6]:①二苯乙烯类,具有蓝色荧光;②吡唑啉型,具有绿色荧色;③香豆素型,具有香豆酮基本结构,有较强的蓝色荧光;④苯并氧氮茂及苯并噁唑型,具有红色荧光;⑤萘酰亚胺类,具有蓝色荧光.3 荧光增白剂的应用荧光增白剂的用途非常广泛,由最初的仅用于纺织品发展到现在主要用于造纸、洗涤剂、塑料、涂料、油墨、皮革等领域.目前,在非纺织品上的用量远大于在纺织品上的用量[5].下面主要介绍荧光增白剂在造纸、洗涤剂和纺织品中的应用.3.1 荧光增白剂在造纸中的应用在造纸工业中,荧光增白剂是非常重要的添加剂之一,有人形象地把荧光增白剂比作造纸工业的“工业味精”,是生产高白度、高品质纸产品必需使用的功能性助剂[7-8].添加了荧光增白剂后制备的纸张,白度可提高10%以上[9].因为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对纸进行增白,通常采用在打浆、施胶、表面涂布的造纸过程中应用.不同的工艺,应选用性能不同的荧光增白剂.用于造纸工业的荧光增白剂至少应满足以下条件:①与各种造纸用化学试剂有良好的相容性,也就是说,荧光增白剂的加入不会导致纸品质量下降;②能耐一定的酸碱度,能耐化学漂白后纸品中残留氯的影响,能适应造纸工艺过程的需要,也就是说,要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③对纸纤维有亲和力,有较高的白度,对环境无害等.3.2 荧光增白剂在洗涤剂中的应用洗涤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洗涤剂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并朝着环保、方便、经济、高效的方向发展[13].表面活性剂和助剂是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关系到洗涤剂的性能.目前世界上荧光增白剂消费量的50 %是用于洗涤剂行业.3.3 荧光增白剂在织物上的应用荧光增白剂最初用于纺织纤维领域,至今已有近70 年的历史.由于纤维有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和合成纤维三大类,所以,在使用荧光增白剂时,必须先了解纤维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以便以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荧光增白剂,从而得到满意的增白效果[15].用于纺织纤维工业的荧光增白剂至少应满足以下条件:①对纤维无损伤,并与其有较好的亲和力;②具有较好的水溶性;③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④有较好的均匀增白性;⑤对环境无害等.3.4 其他应用随着塑料工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塑料制品的外观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因此用荧光增白剂来改善塑料制品的外观性能已越来越受到关注[16-18].荧光增白剂除了在上述各领域的应用外,还应用到了珍珠增白[19]、涂料、皮革等[5].选取何种类型的荧光增白剂需要根据具体应用情况而定.在应用时,要充分考虑增白剂的应用条件,如pH、温度、湿度和增白效果,才能达到理想的增白效果.参考文献[1]Naik S N, Poro S S. Advance in the area of fluorescent compounds[J]. Colourage, 1995, 8: 56-58.[2]Sarkar A K.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s[M]. England: Merrow Publishing Co Ltd, 1971.[3]范约明, 张瑞合, 竹百均, 等. 走向世界的我国荧光增白剂工业[J].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10(5): 14-21.[4]马德强. 荧光增白剂化工百科全书: 18 卷[M]. 北京: 化工工业出版社, 1998: 1047- 1052.[5]田芳, 曹成波, 主沉浮, 等. 荧光增白剂及其应用与发展[J].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04, 34 (3): 119-124.[6]王明娟. 荧光增白剂在洗涤剂中的应用及其发展[J]. 日用化学工业, 2001, 31(1): 39-40.[7]贺金仓, 徐建伯, 耿少华, 等. 我国造纸用荧光增白剂的生产现状及市场前景[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03, 11(2): 11-15.[8]张召来, 程琦, 程艺, 等. 发展我国造纸用液体荧光增白剂的思考[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04, 12(17): 1-5.[9]沈永嘉, 李红斌, 路炜. 荧光增白剂[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27-229.[10]傅瑞芳. 荧光增白剂在造纸中的应用[J]. 上海造纸, 2007, 38(3): 52-55.[11]朱勇强. 造纸增白剂的种类与应用[J]. 上海造纸, 2005, 36(5): 20-23.[12]中国造纸协会. 中国造纸工业2009 年度报告[J]. 中华纸业, 2010, 31(11): 8-19.[13]冯书博. 我国合成洗涤剂发展趋势探讨[J]. 广西轻工业, 2008, 24(5): 26, 56.[14]张宝莲.“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行业标准编制概述[J].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06, 29(11): 24-26.[15]陈荣圻. 纺织纤维用荧光增白剂的现状与发展(三)[J]. 上海染料, 2006, 34(5): 17-22.[16]张召来, 竹百均, 程德文. 我国塑料用荧光增白剂市场现状[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03, 11(16): 7-9.[17]杨薇, 杨新伟. 国内外荧光增白剂的进展(一) [J]. 上海染料, 2003, 31(6): 7-I3.[18]杨薇, 杨新伟. 国内外荧光增白剂的进展(二) [J]. 上海染料, 2004, 32(1): 5-13.[19]陈海军, 李小龙, 翁学庆, 等. 一种珍珠的增白处理工艺[P]. 中国专利: CN 10155642. 4, 2006.[20]Trader N H, Dbaly H. Liquid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formulation[P]. Switz: WO 0112771, 2001.[21]Reinehr D, Sauter H. Mixtures of fluoreseent whitening agent for synthetic fibers[P]. Swits: WO 01311113, 2001.[22]王景国, 容建明. 国外荧光增白剂的状况与展望[J]. 染料工业, 2002, 39 (1): 10-11.[23]Alsins J, Bjorijng M, Furo I. Dimer formation of a stilbenesulfonic acid salt in aqueous solution[J]. Physical Organic Chemistry, 1999,12(3): 171-175.[24]Shukla J N, Desai V V, Desai J A. Study of new fluoreseent brightening agent based on coumarin[J]. Oriental Journal Chemistrv, 2000, 16(3):575-578.[25]陈斌, 温军, 陈建辉. 荧光增白剂OB 合成工艺的研究[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8, 39(3): 241-244.[26]唐楷, 颜杰, 黄新. 荧光增白剂4,4'-双(2 一苯乙烯磺酸钠)联苯的合成新工艺[J]. 2008, 25(5): 36-38.。

亚磷酸三乙酯

亚磷酸三乙酯

亚磷酸三乙酯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危险化学品档案危险化学品名称:亚磷酸三乙酯CAS No.:122-52-1表单编号:CJRT-AQ-020-01亚磷酸三乙酯安全技术说明书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亚磷酸三乙酯化学品英文名:Triethyl Phosphite分子式:C6H15O3P分子量:生产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政编码:434000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2 成分信息主要成分本品为纯品,其中有害组分的品名和浓度范围见下表:CAS编号:122-52-13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类,高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燃爆危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可引起燃烧。

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4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吸入:迅速撤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患者清醒时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5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可引起燃烧。

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

在水中易逐渐水解成亚磷酸二乙酯,在酸性介质下加速水解反应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磷、磷烷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灭火时消防员应穿戴如全身消防防护服、消防防护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等6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荧光剂的增白原理

荧光剂的增白原理

荧光剂的增白原理
荧光增白剂是一类常用的增白剂,主要用于制造洗涤剂、纺织品、塑料、涂料、油墨、粘合剂等产业,它可以使这些物品表面呈现出更加明亮、清洁的效果。

那么,荧光增白剂
的增白原理是什么呢?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含有芳香族或非芳香族羰基化合物的有机分子,在紫外光照射下会
发生荧光现象。

这种荧光现象是一种特殊的分子光物理过程,原理是分子吸收紫外光,激
发其电子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之后返回基态释放出热能和荧光光子。

荧光光子的波长
比吸收光子的波长长,因此造成普通灯光下看上去更加白亮。

荧光增白剂在实际应用中,会将还原性物质还原为氧化物,从而增强物体的白度。


一过程可以用以下反应式表示:
化学反应:荧光增白剂 + 还原性物质→ 还原后的化合物 + 氧化后的荧光增白剂
还原性物质可以是蓝色色素、黄色色素等,它们通常会降低衣物、塑料等物品的白度。

荧光增白剂在和这些还原性物质反应过程中,可以将它们还原为氧化物,从而使物品表面
呈现更加明亮的白色。

此外,荧光增白剂还可以借助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将荧光增白剂分散在洗涤剂、油墨、涂料等物品表面,从而提高增白效果。

总的来说,荧光增白剂的主要增白原理是利用荧光现象和氧化还原反应来增强物品表
面的白度。

这种化学反应可以有效地加强洗涤剂、塑料等化工产品的增白效果,为我们的
日常生活带来更加清洁、明亮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合物添加剂
荧光增白剂FP127
化学成分
化学名称4,4’-双[2-(2-甲氧基苯基)亚乙基]-1,1’-联苯
CAS 40470-68-6
分子式C30H26O2
分子量419
化学结构
规格指标及物理特性
规格单位标准
外观淡黄色结晶粉末
熔点℃218-224
含量%≥99.0
产品特点及应用
●FP127是一种联苯类的光学增亮剂(荧光增白剂),它适合对聚合物所有加工阶段产生光学增亮作用
●FP127在丙烯酸类,热塑性聚氨酯,聚氯乙烯,苯乙烯的共聚与均聚体,聚烯烃和其他有机基体中非常有效。

-主要应用还包括纤维,模塑产品,膜及片材。

-其他应用有清漆,颜色漆,涂料,印刷油墨及有机皮革中。

-适合于合成洗衣粉,液体洗涤剂,香(肥)皂等洗涤品种;也可直接用于棉、麻、丝、羊毛、锦纶和纸张常温下的光学增白
●根据具体应用的不同,FP127 在未加颜料的聚烯烃中用量为0.0005-0.0010%,在其他塑料中为
0.005-0.100%
特性:
-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特殊的增白性能,良好的光稳定性和低挥发性
-优异的蓝绿效果
-易溶于有机溶剂并在不同基体中有良好的相容性,该产品特别适用于膜类及纤维类。

-增进了基体的白度。

它与染料并用产生一种特别的明亮效果
●更多信息请参考化学品安全说明书
包装
25公斤纸板桶
搬运及储存
在搬运或使用该产品之前请查阅安全数据表。

若以适当的方式贮存在25°C以下的干燥区域,保质期为一年
声明
*以下信息替代了买方文件。

关于适销性或适用于特定用途,不存在任何明示或暗示担保。

我们所提供的使用建议,不得被视为侵犯任何专利权的原因。

对于因疏忽或违反条款、严格赔偿责任、民事侵权行为或与产品有关合同而产生的附带、结果性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

买方唯一能要求赔偿的是买方的买价。

数据和结果以受监控的研究或实验室研究为依据,买方应根据预定使用条件进行检测,确认这些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

并未针对以下应用进行检测,因此不建议将产品用于:长期接触粘膜、破损的皮肤或血液;或植入人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