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静脉输注七叶皂甙钠致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静脉输注七叶皂甙钠致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物 质 沉积 于 血 管 壁和 加 快 新 陈代 谢 ,有 利 于减 轻 静 脉刺 激 症状 和
血 管壁 损伤 。 2 _ 液过 程 中防止 液体 外渗 . 3输 2 及 时观察穿 刺部位 ,做 到早 发现 、早 治疗 ,应 采取积极有效 的治
伴有灼热感和 放射性疼痛 ,血管 弹性消失 ,呈 条索状 ,有硬 结 ,有 的
于单 纯 的常规护 理 组。结论 采 用适 当的护理干 预 程序 ,能减 少静 脉 炎 的发生 ,减 少不必 要 的护 患纠纷 ,提 高护 理质 量和 患者 的满 意度 。 中图分 类号 :R 7 . 4 35 文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7- 14 (09 3 0 2- 2 6 1 89 20 )0- 19 0
1临床 资料 11一 般资料 . 观察 组 16 ,其 中男性6 例 ,女性 4例 ,年 龄 1- 9 ,平 均 0例 2 4 9 7岁 4 . 。其 中软 组织损伤 3 例 ,创 伤肢体 肿胀2 例 ,椎 间盘突 出症 25 岁 4 9 1N , 褥疮5 , 烧伤7 ,脑 外伤 1例 ,其他 8 ;对照组9例 ,其 1 例 例 2 例 8 中男性5例 ,女性4 例 ,年龄2 - 5 ,平均4 . 。其 中软组织 损 8 O 27岁 8岁 5
参 考 文献
[ 张姝 娣冲 华 临床护 理研 究杂 志.04 : 4 —0 0 1 】 2 0 , 1 915 40 [ 韩亮 亮. 2 ] 临床肺 科杂 志 . 0,: 556 2 5 5 -3 . 0 33
静脉输 注七 叶皂 甙钠致静脉炎 的护理体会
陶 小 芝 【 要】 目的 探 讨 静脉 输 注七叶 皂甙钠致 静脉 炎 的护理 方法 。方法 将 2 0 摘 03年 3月至 20 年 6月在我 院行 静脉 输 注 七叶 皂甙钠 的 患者 9 05 8 例作 为对照 组 ,采 用常规 护理 ;将 20 年 7月至 2 0 年 1 05 07 2月在 我 院行 静脉 输 注 七叶 皂甙 钠 的患者 l6例 ,作 为观 察 组 ,实施护 理干 预 0 加 常规 ,通过观 察 疗效 ,评价 两组护理 效果 。结果 两组效 果比 较 ,经卡 方检验 有 显著 性差 异 【 关键 词】静 脉输 注 ;七叶 皂甙 钠 ;静脉 炎 ;护 理体 会 < O 5 ,说 明护理 干预 加 常规 护理 组优 .) 0

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静脉炎是临床常见的护理并发症,有很多相关因素可引起静脉炎,本文重点综述静脉炎的分类、分级、发生原因、预防和护理进展。

标签:中药湿敷;相关因素;静脉炎预防护理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化疗药物大多对血管有毒性刺激,加之反复多次静脉穿刺造成机械刺激,容易造成机化、阻塞,严重影响患者以后的静脉给药治疗给药静脉和临近组织的发红、肿胀、疼痛、血管变硬。

1概述1.1定义静脉炎是由于血管内壁受到不同因素的刺激,使血管壁发炎,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水肿,重者局部静脉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

1.2化学性因素与药物直接毒性作用有关化疗药物属细胞毒类药物.化疗药物多为生物碱制剂,作用于细胞代谢周期的各个阶段,影响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使血管内皮细胞坏死。

1.3物理性因素穿刺技术不熟练长期化疗患者的血管条件不好,而操作者又没能一次穿刺成功,可发生一次给药多次穿刺,而造成血管损伤。

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可使血管壁受损,导致或促使静脉炎发生。

1.4分级根据美国输液护理学会(INS)所规定的指标,将静脉炎分为3度。

Ⅰ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局部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我们根据静脉炎的分度不同进行不同的护理治疗。

2方法2.1选择血管不当操作者为了穿刺方便而选用粗大血管,该血管受到药物的损伤后,可造成其分支末梢血管灌流不畅,待用该末梢血管给药时,就会出现输注缓慢或不滴。

如选择的血管已有多个结节、瘢痕、脆性强、弹性差,并与周围组织粘连,虽然穿刺成功,却很容易渗出。

2.2针头位置固定不当针头脱出或穿出血管,使药物外溢,针头接触到血管壁,使局部受针尖刺激和针眼涌出的高浓度药物长时间刺激,引起血管痉挛、充血、水肿、渗出。

甚至发生静脉炎。

2.3拔针后按压手法不正确压迫的时间少于3~5min,容易出现淤血、肿胀,即使能缓慢吸收,也易使血管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而不利于以后对该血管的利用。

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经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目前在临床上被广为应用,然而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强、化疗疗程较长,极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为了减少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保证化疗工作顺利的完成,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明确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掌握护理方法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

标签:化疗性静脉炎原因分析护理对策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化疗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静脉用药是其主要的给药途径。

明确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化疗的顺利开展,是化疗过程中的护理重点。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6月,我科收治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131例,其中结肠癌24例,直肠癌107例,男74例,女57例,年龄41~83岁,平均年龄64岁,采用相同化疗方案,共发生静脉炎59例,其中Ⅰ级39例,Ⅱ级18例,Ⅲ级2例。

1.2 判断标准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判断标准[1]。

Ⅰ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1.3 用药方法静脉滴注。

2 原因分析2.1 血管因素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差,血管硬化、弹性差、通透性增高,极易导致穿刺失败及药物外渗而引起静脉炎的发生。

2.2 机械性损伤静脉反复穿刺、穿刺技术不熟练、血管选择不当以及静脉长时间留置静脉留置针,均可导致血管局部因刺激性过大、抵抗力下降而引起静脉炎的发生。

2.3 药物性因素(1)静脉炎的发生与血管损伤有关,由于长时间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可使血管内膜不同程度受损。

另外,抗癌药作用于细胞代谢周期各个阶段,影响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使血管内皮细胞坏死[2]。

(2)静滴化疗药物的浓度越高,其产生的渗透压就越高,可以使血管通透性增大,引起药物发生渗漏,从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化疗性静脉炎的诊疗及护理体会

化疗性静脉炎的诊疗及护理体会

C I P ) 的发 生 率 高 达 5 7 . 6 %, 给 患 者 身 心造 成 巨大 痛
苦, 并 对 疾 病 的治 疗 产 生 影 响 口 。现 将 我 院发 生 化
疗 性静 脉炎 的恶 性肿 瘤 患者 的护 理经 验 总结 如 下 。
1 资料 与 方法 1 . 1一般 资料 选 取 2 0 1 1 年3 月~ 2 0 1 3 年3 月 我 院收 治 的 恶性肿 瘤 术 后发 生 化 疗性 静脉 炎 的 患者 3 0 例,
配 制 的双 柏散 外 加 T D P灯 照射 治疗 ; 双 柏 散主 要 成
分 有大 黄 、 侧柏叶、 黄柏、 泽兰 、 薄菏 , 治 疗 时加入 蜜
并随机分为观察组 ( 1 6 例) 和对照组( 1 4 ) 例 。其 中
观 察 组 男 9例 , 女8 例, 年龄 4 5 — 7 9岁 , 平均5 4 . 8 士
化疗 性 静 脉 炎 的诊 疗 及 护 理 体 会
任 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广州 市 中西 医结合 医院 , 广东 广州 5 1 0 8 0 0 )
[ 摘 要] 目的: 探讨双柏散联合 T D P灯治疗化疗性静脉 炎疗效及 护理。方法: 将3 0 例化 疗性静 脉炎患者随机 分为观 察组( 1 6 例) 和对照组 ( 1 4 ) 例, 分别给予双柏散联合 T D P灯治疗和 药物治疗 , 比较 两组 临床 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 结果 : 观察组总有效 率为8 1 . 3 %, 高于对 照组的 7 1 . 4 %( 尸 < l 0 . 0 5 ) 。结论 : 双柏散 联合 T DP 灯治疗化疗性静脉 炎疗效显著 。 [ 关键 词]化疗性静脉 炎; 双柏散; T D P灯; 疗效 ; 体 会 [ 中图分类号]R 4 7 3 . 7 3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0 0 8 — 1 8 7 9 ( 2 0 1 4 ) 0 7 - 0 1 8 5 — 0 2

化疗性静脉炎的治疗护理体会

化疗性静脉炎的治疗护理体会
维普资讯
第1 4卷第 3期
V0 . 4 11 No 3 .





20 0 8年 3月
Ma c 2 o r h. 0 8
G iigJ u a f CM u dn o r lo n T
化 疗 性 静 脉 炎 的治 疗 护 理 会 体
炎分级情况 比较 ,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 ( P>0 0 ), 有 均 .5 具
可 比性 。
作用 主要是光化学作用 , 其次是热作用 : 表皮层 吸收热 1% , 3 真皮层 吸收热 4% , 5 皮肤全层吸收热 7% , 2%透人深层 0 有 0 25c . m的皮肤黏膜组织 。由于穿透力强 , 故表层组织对 红光 的反应 比较缓和 , 可使较深层组织 的血管扩张 , 血流加快 , 物
组( O0 ) P< .5 。结论 : 如意金黄散 外敷 配合红光照射治疗化 疗性静脉 炎疗效较好 。
[ 关键词 ] 化疗性静脉炎 ; 护理体会 ; 红光 照射仪 ; 如意金 黄散 [ 中图分类号]14 . [ 1 8 1 文献标 识码 ] [ 2 B 文章编号] 62— 5 X(0 8 0 0 6 0 17 9 1 2 0 )3— 0 4— 1
注: 组疗效比较 . 两 P<0 0 .5
4 讨

12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内科和肿瘤科患者, . 共
8 例 , 中男 5 例 , 3 例 ; 6 其 6 女 O : 3 — 6岁 , 年龄 1 7 平均 5 . ; 1 3岁
胃癌 2 O例 , 乳腺癌 1 , 5例 子宫内膜癌 1 例 , 1 肺癌 9例 , 肝癌
目 前临床上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方法较多, 如硫酸镁 、 马铃薯、 芦荟 , 艾灸及新癀片等- ]但其疗效存在较大差异, 2 , . 3

肿瘤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肿瘤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肿瘤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陈丽琴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1(030)003
【摘要】化疗性静脉炎是输入化疗药物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本文以护理工作为出发点,通过对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病机制、诊断进行总结,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证化疗正常进行.
【总页数】2页(P145-146)
【作者】陈丽琴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附属医院,6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
【相关文献】
1.中药湿敷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J], 陈群
2.恶性肿瘤患者预防化疗性静脉炎中水胶体敷料的应用效果 [J], 张杰;武春娟;王飞;戴光耀;刘丽霞;张富康
3.水胶体敷料在恶性肿瘤患者预防化疗性静脉炎中的应用分析 [J], 邹小亚
4.医用冷敷贴预防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 [J], 李红梅;刘爱兰;韩艳;马绥侠;李菲
5.肿瘤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J], 丁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治疗及护理体会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治疗及护理体会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治疗及护理体会目的:研究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治疗及护理体会。

方法:以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选取的50例应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观察组35列,对照组各15例,为两组患者均注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在注射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4.5%相较于对照组的78.2%明显更高,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护理依从性87.3%明显比对照组的63.6%高(P<0.05);经治疗与护理后,1h-4h期间观察组患者的血管炎症反应等级中度与重度较之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少,发生比例更小;反之,观察组患者没有出现管炎症反应的人数和轻度炎性反应等级的人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多,占比比例更高(P<0.05)。

结论: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导致静脉炎的出现,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还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

标签:盐酸胺碘酮注射液;静脉炎;护理干预盐酸胺碘酮注射在临床治疗心律失常上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药物,胺碘酮的PH值相对来说也较为偏酸,会对人体血管造成巨大的刺激,容易导致静脉炎的出现[1]。

为了降低注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后引起静脉炎的发生率,我院对选取的行静脉注射盐酸胺碘酮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干预,获取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50例应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患者;选取时间:2018年9月—2019年9月;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组别:对照组,观察组。

病例详情:对照组共15例,男女之比为30:25;年龄28~83歲,平均(57.8±11.5)岁;观察组共35例,男女之比为31:24;年龄26~82岁,平均(57.6±11.3)岁。

经对比,两组基线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可展开对比。

1例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1例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1例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程红霞;罗彦
【期刊名称】《临床医药实践》
【年(卷),期】2013(022)012
【摘要】化疗是临床抗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化疗药物多为生物碱制剂,加之反复穿刺造成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的局部刺激,常常引发静脉炎[1],出现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硬化甚至坏死等.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一旦出现严重后果,势必会成为纠纷的隐患.近年来临床护理人员采用各种中、西药外治方法进行积极预防及治疗,使得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有所下降.2012年6月,我科应用马皮泡治疗1例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静脉炎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3页(P943-945)
【作者】程红霞;罗彦
【作者单位】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山西太原030032;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山西太原03003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肿瘤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2.流程再造对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3.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4.喜疗妥合并硫酸镁湿热敷加生理盐水快速静滴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5.1例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3-01-18T08:35:54.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陈万平姜玉蓉吴辉李长珍冯彩琴[导读] 探讨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

陈万平姜玉蓉吴辉李长珍冯彩琴(三峡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宜昌 443003)【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对42例化学性静脉炎患者采取了综合性护理。

结果 31例1-2级静脉炎患者经过硫酸镁湿敷加止痛消炎软膏外敷痊愈;10例3级患者的注射部位局部硬结给予冰敷、硫酸镁湿敷、喜辽妥及消炎止痛膏交替外敷后治愈;1例3级患者手腕部出现硬结,伴疼痛,给予冰敷、硫酸镁湿敷、喜辽妥及止痛消炎软膏交替外敷,并结合激光治疗痊愈。

结论合理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

【关键词】化学性静脉炎护理
药物稀释不足、输液酸、碱度过高、溶质的浓度过高、留置针材质的差异性皆是造成化学性静脉炎的原因。

尤其在心血管内科,使用微量泵静脉推注药物如多巴胺及胺碘酮的机率大大增加,通常需24h以上持续用药,极易引起静脉炎及局部组织损伤,导致局部皮肤水泡、溃疡、甚至皮下组织坏死,另外留置针的长时间使用也容易导致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我科对上述42例患者采取了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科42例发生化学性静脉炎的患者,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28~82岁。

多巴胺所致的静脉炎14例,胺碘酮所致静脉炎10例,使用留置针所致的静脉炎18例。

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会静脉炎程度判断标准,1级10例,2级21例,3级11例。

1.2 静脉炎判断标准: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协会(INS)2000分级标准将静脉炎临床标准分为4级。

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摸到结节;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
2.5 cm,有脓液流出[1]。

2.治疗
2.1 冰敷静脉炎发生24h内采用冰敷。

冰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控制炎症扩散。

可抑制细胞活动,使末梢神经的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炎症及疼痛。

2.2 硫酸镁湿敷将硫酸镁粉剂加入相同量的开水配成50%硫酸镁溶液,然后将50%硫酸镁溶液浸在纱布上,沿静脉走向敷于穿刺点血管上,肢体外用塑料薄膜包裹,胶布固定,手背部有静脉炎的戴一次性检查手套,避免药液污染患者衣物和床单。

持续湿热敷30min,每日2次。

50%硫酸镁具有高渗作用,可使细胞脱水,消除局部水肿,促进血管充盈,减少血管痉挛,有利于血液循环及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

2.3 喜辽妥软膏外敷将喜辽妥沿静脉走向外敷,反复擦拭,加强药物的吸收。

也可将其作为预防性用药外敷于穿刺静脉。

喜辽妥的有效成分多硫磺酸基黏多糖能起到抗炎、促进水肿和血肿吸收,抑制血栓形成和生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并具有刺激受损组织的再生功能。

喜辽妥可迅速缓解静脉炎引起的疼痛[2]。

2.4 止痛消炎软膏外敷成分包括有:独活、生天南星、生草乌、皂荚、芒硝、水杨酸甲酯、冰片。

外敷于红肿或水肿处。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作用。

2.5 激光治疗采用SUM-DOM-300Ⅰ型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具有镇痛、消炎、抗感染、促进组织修复、调整机体内平衡、刺激再生、促进创面愈合等良好作用且起效快。

3.护理
3.1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尽量选用粗直、弹性好、远离关节及静脉瓣且易于固定、便于观察穿刺的部位。

如上肢首选贵要静脉。

因下肢静脉发生静脉炎的概率较高,故一般不选择下肢静脉。

留置针大小的选择对静脉炎的发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根据临床经验,选择粗直的血管和较细的留置针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3.2 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掌握消毒液的有效期、浓度以及穿刺部位皮肤消毒的范围,普通输液皮肤消毒的范围为5cm,留置针输液皮肤消毒的范围为8cm,消毒两次,待干后进行穿刺。

3.3 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临床观察发现,留置针留置时间与静脉炎的发生率有明显关系。

留置针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的发生率越高。

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将套管针的保留时间规定在3d,我国尚无统一规定。

有研究表明,静脉留置针留置超过5d,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由3.45%升到19.27%[3]。

3.4 留置针的封管技术目前留置针封管液主要有肝素钠和生理盐水[4],临床上主张用稀释的肝素钠溶液正压封管。

3.5 加强责任心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穿刺部位, 重视患者主诉,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处理,若有局部疼痛、发红等症状时,即使无药液外渗,也应立即重新更换输注部位。

3.6 做好心理护理给药前做好必要的知识教育,帮助患者了解胺碘酮、多巴胺使用的必要性及不良反应和输注过程中的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

耐心细致讲解静脉炎的转归,减轻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的恐惧心理。

4.结果
31例1-2级静脉炎患者经过硫酸镁湿敷加止痛消炎软膏外敷3-7天痊愈,10例3级的注射部位局部硬结给予冰敷、硫酸镁湿敷、喜辽妥及止痛消炎软膏交替外敷后一周左右治愈。

1例3级患者手腕部出现约1cm×1.2cm大小的团块硬结,伴疼痛,给予冰敷、硫酸镁湿敷、喜辽妥及止痛消炎软膏交替外敷,并结合10次激光治疗,25天左右痊愈。

综上所述,合理的护理和及时正确的处理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多巴胺、胺碘酮及使用留置针所导致的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旬,项亚娟,刘迎梅.喜辽妥在静脉炎防治中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09,9(5):74-76.
[2]赵立平,杜京娟,石建华,等.预防诺维本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护理杂志,2004,3(2):240.
[3]蒋同兰.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中国社区医师[J].医学专业,2011,5:200.
[4]郝玉凤,尚晓霞,张艾春.静脉留置针用生理盐水封管的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6):1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