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灌区量水方法
灌区的水位测定和流量测定方法

灌区的水位测定和流量测定方法摘要:灌区水流量大小并不问题的,有些地区在枯水季节会出现断流情况,有些地区常年流淌,还有一些地区会出现洪涝。
要想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就应该熟知河流的变化规律。
接下来,本文论述了灌区的水位测定和流量测定方法。
关键词:灌区;水位测定;流量测定引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发办国[2016]2必指出农业是用水大户,也是节水潜力所在、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运行维护经费小足,农业用水管理小到位,小能有效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和生态环境成本,小仅造成农业用水力一式粗放,而且难以保障农田水利工程良胜运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一力一面在于实施有效的农业节水技术,另一方面离不开灌区量测水技术的实施、面对我国农业灌溉水资源短缺日益严峻的现实,灌区用水总量控制及相关监控手段的实施所面临的问题将显得史为突出。
1概述流水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水位的升降、流速的快慢、流量的增减、泥沙的多少以及河水的水温和冰情变化等。
水位,指一定地点、一定时间河水表面的高度,它是以某一点作为水位基面(即水位零点)进行量算的。
水位基面一般分绝对基面和测点基面两种:一是绝对基面是以某海口的平均海平面为标准进行计算的,我国目前河流水位都是以黄海的青岛零点为标准;测点基面是为了便于在河流上就地观测和计算,通常在观测地点最低枯水位以下0.5~1m处作为零点的。
但是在应用这种观测资料时,须根据测点基面和绝对基面的关系,将其换算成统一的绝对高程。
水位的涨落一般是在观测点用水尺或自记水位计进行观测的。
二是水位观测水文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其它一系列水文要素的计算均受水位资料的影响,根据不同时间水位的记录,可以绘出一条某河流的水位历时曲线,从曲线上可以清楚的看出该点全年水位变化情况:流速,指单位时间里水流前进的距离;流速在河流横断面上是不均匀的,底层水流由于受河床摩擦力作用,流速较小;流速由水底向水面递增,但水面受空气的摩擦,流速减小,而最大流速在水面稍下一点的位置。
灌区量测水方法及其综合应用

能 。 有 测量 精 度 高 、 量 范 围宽 、 行 稳 定 、 装 和 操 作 具 测 运 安 简便 、 价格 低廉 的特 点 。 溉流 量管 理器 根 据不 同流量 曲线 灌
寿命 长 , 足精 度要 求 , 满 维护 费用 少。
15 梯 形薄 壁堰量 水 .
梯 形量 水 堰 断面 为 上 宽下 窄 的 梯 形堰 口 , 口侧 边 的 堰 边 坡 为 41 竖 : 水 位 与 流量 关 系较 为稳 定 )堰 口边 缘 是 :( 横 . 4 。 , 面 朝下 游 的锐 缘 。 常 渠道 设 计 流 量大 小 使 用 标 5角 斜 通 准 梯形 量水 堰 的结 构尺 寸 。 流经 过梯 形薄 壁堰 . 取 薄 壁 水 读 堰水 尺 的水 位 , 过 结构尺 寸 利用 流量 公 式计 算流 量 。 查 通 或 取 水 位 流量 关 系 曲线 得 出相 应 的流量 。 种 堰 结 构 简单 造 该 价 低 , 水能 力大但 壅 水 较 多 , 头损 失大 , 般适 用于 比 过 水 一 降大 、 沙量小 的 渠道 。 含
位 变化 值 , 取 水位 流量 关 系 曲线 , 算 出 日均 流量 。 方 查 计 该
的水 位 , 过结 构尺 寸 利用 流量 公式 计算 流量 , 通 或查 取 水位 流 量 关 系 曲 线得 出相 应 的流 量 。 角形 薄 壁 堰 结 构 简 单 。 三
造 价低 , 能 力较 小 , 过水 一般 适 用于 比降 较大 或 有跌 差 的小
农业 工程 学
现 代农 业科 技
21 0 2年 第 1 3期
灌 区量 测水 方 法及 其 综合 应 用
黄 霞
( 疆 维 吾 尔 自治 区 呼 图 壁 县水 利 局 , 疆 呼 图 壁 8 10 ) 新 新 3 20
3 引水灌溉工程水利计算

§3 引水灌溉工程水利计算在山丘区,灌溉工程系统要比平原地区的灌溉工程系统复杂得多,图中有一骨干水库,及南干渠和北干渠两条干渠,这些都属骨干工程;除骨干工程外,还有两座小型水库、三个高塘、两个低塘、一个河坝,还有三处坡面截流工程。
象这样的灌溉工程系统比单一的灌溉工程水利计算要复杂得多。
下面我们介绍这种灌溉系统的水利计算方法。
水利计算时首先要灌溉工程的可供水量。
一、小型水利工程供水量计算(一)塘堰供水量估算指塘堰全年能供作物灌溉的总水量。
1、复蓄次数法年内堰塘能重复蓄满的次数(即年供水量/塘堰有效容积),用N表示。
一般平水年(P=50%)N=2.0中等干旱年(P=75%)N=1.5大旱年(P=90%)N=1.0塘堰供水量W=NV (万m3)式中V——塘堰有效容积(万m3)。
2 抗旱天数法塘堰实际能达到的抗旱天数也能反映塘堰的供水能力大小。
因此W=etA (万m3)式中e——作物耗水强度(m3/d/亩);t——抗旱天数;A——灌溉面积(万亩)。
3、径流系数法利用径流系数和降水资料估算塘堰供水量。
W=0.1αPFη式中α——年径流系数,可查水文手册,一般为0.2-0.6;P——年降水量(mm);F——集水面积(km);η——塘堰蓄水系数,考虑蒸发、渗漏、弃水等,取值0.5~0.7。
(二)小型河坝供水量估算山丘区小型河道上的有坝取水称为小型河坝。
利用径流系数和降水资料估算塘堰供水量。
W=0.1αPFη式中α——径流系数;P——降水量(mm);F——集水面积(km);η——径流利用率。
(三)小型水库可供水量的估算1、来水量估算(1)有降水资料和径流系数地区先选设计代表年,查取设计代表年各月降水量。
W=0.1αP月F式中α、P月、F含义同上。
径流系数的取值可参考下表:南方地区月径流系数α表月份7~3月4~6月降雨量(mm) 30以下30以上50以下50~100 100~200 200~500山区0.15 0.20~0.30 0.30 0.30~0.45 0.45~0.65 0.65~0.85深丘0.10 0.15~0.25 0.25 0.25~0.40 0.40~0.63 0.63~0.82浅丘0.05 0.10~0.20 0.20 0.20~0.35 0.35~0.60 0.60~0.78(2)无资料地区查水文手册或水文图集,得多年平均的径深。
灌区量水技术

u:流量系数,H0:闸前总水头,b:闸孔宽度,e:闸孔开度。
灌区量水监测要素
基本理论:水力学; 基本方程:连续方程和能量方程; 基本公式:孔流和堰流; 基本要素:水位、开度、流速
灌区量水规划的一般原则
布设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建筑物量水,并视实际需求与可能, 逐步安装特设量水设备; 设置顺序:一般应从源头开始,先上后下,先干支后斗农,逐 级延伸;优先保证用水单元分界点的计量和满足特定目的及需 求; 方法选择:水源及引水渠宜采用水工建筑物量水;配水渠(支、 斗)、分水点(斗、农)宜采用特设量水设备量水; 单元划分:条件有限时,宜适当放大用水单元,单元内部分 摊;条件成熟后,缩小计量单元; 精度要求:计量的精确度不应片面要求过高:一般仪表量水误 差不超过5%;特设量水设备8%;水工建筑物量水10%;
孔流基本公式
水平底坎上平板闸门的出流,H为闸前水头,e 为闸孔开度。当水流行近闸孔时,在闸门的约束 下流线发生急剧弯曲;出闸后,流线继续收缩, 并约在闸门下游(0.5~1)e处出现水深最小的 收缩断面。闸孔出流受水跃位置的影响可分为自 由出流及淹没出流两种。
Q = μ be 2gH 0
Qs = σ s μbe 2gH 0
量水堰
多用三角形和梯形两种。三角形量水堰的过 流能力一般为0.8~64L/s,梯形量水堰过流能 力一般为5~1500L/s;优点是精度高,成本 低,结构简单,观测方便;缺点是抬高了上游 渠道的水位,不适宜纵坡小而水流含沙量大的 渠道;移动式梯形堰为小断面土渠中方便而有 效的测流工具。
三角形薄壁堰
灌区量水站点规划布局
引水渠渠首:观测从水源引入流量及水位;渠首以下50~ 100m水流平稳段或利用引水建筑物本身量水; 配水渠渠首:观测从上一级渠道配得的水量及渠道的输水 损失;渠首以下30~80m水流平稳段或利用配水建筑物本身 量水; 分水渠渠首:观测从配水渠分得的水量及渠道的输水损 失;渠首以下30~50m水流平稳段或利用分水建筑物本身量 水; 平衡点:观测渠道及灌区的退泄和排出水量,为水量平衡 分析;布设在各级灌溉渠道的末端及排水渠上; 专用点:为观测、收集专门的资料;视实际需要布设
灌区灌溉用水量计算—计算灌溉用水量

计算灌水率
绘制初拟灌水率图——垒箱子
修正灌水率图——推箱子
确定设计灌水率值——选箱子
第二步:绘制初拟灌水率图
灌水率图的绘制:
以灌水时间
为横坐标,
以灌水率为
纵坐标,即
可绘出初拟
灌水率图。
灌水率图的绘制练习——垒箱子
以灌水时间为横坐标,
以灌水率为纵坐标,绘
制初拟灌水率图。
mik——第i种作物第k次灌水的灌水定额,m3/hm2;
Tik——第i种作物第k次灌水的灌水延续时间,d;与作物种类、灌区面积
大小及农业技术条件等有关,它的长短直接影响着灌水率的大小。不同作
物允许的灌水延续时间不相同,对主要作物关键期的灌水,灌水延续时间
不宜过长;次要作物可以延长一些。
i ——第i种作物的种植比例,其值为第i种作物的灌溉面积与灌区灌溉面
750
10
0.043
3.27—4.3
600
8
0.022
5.1—5.8
600
8
0.022
4.12—4.21
675
10
0.039
6.1—6.10
675
10
0.039
0.043
25%
50%
设计灌水率的确定步骤
计算灌水率
绘制初拟灌水率图——垒箱子
修正灌水率图——推箱子
确定设计灌水率值——选箱子
第三步:修正灌水率图
0.05
作
物
小
麦
种
植
比
例α
50%
棉
花
25%
3_灌溉用水量和灌溉用水流量

3 灌溉用水量和灌溉用水流量前面介绍了灌溉制度,但还有两个问题未解决。
(1)水库兴利调节需要用水过程,因此存在一个如何确定灌区灌溉用水量的问题。
(2)设计抽水站、引水闸等,应以用水流量为依据,因此还存在一个如何确定灌区灌溉用水流量的问题。
本节的任务就是讨论如何计算灌溉用水量和灌溉用水流量。
一、灌溉用水量(一)直接法直接利用各种作物的灌溉制度来计算。
一般以旬为时段来计算。
若有K种作物,则某时段的灌溉用水量为式中 Wi--第i时段灌区用水量;Mij--第i时段第 j种作物的灌水定额;Aj--第j 种作物的种植面积;η水--灌溉水利用系数;全生育期或全年用水量:直接法适用于小型灌区。
(二)间接法利用综合灌水定额来计算,综合灌水定额:是某一时段内各种作物灌水定额的面积加权平均值,称为该时段的综合灌水定额.式中α1、α2、α3、αn--各种作物的种植比(之和为1),mi,1、mi,2、mi,3、mi,n--第 i时段各种作物的灌水定额。
某时段的灌溉用水量:m综:1 它是衡量全灌区用水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2 若全灌区种植比例相似,可用综合灌水定额方便地计算出某一局部的灌溉用水量;3 在供水水源有限的情况下,可用综合灌水定额计算保灌面积。
间接法适用于大中型灌区。
怎样估算农业灌溉用水量来源:文章作者:单志学录入时间:08-01-20 14:00:05 农业灌溉用水量是指为满足作物生长期总的需水要求,扣除天然降水供给的部分水量以外,通过各种水利设施补送给农田的水量。
农业灌溉用水是农业用水的主体,一般占农业用水量的90%以上。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灌溉用水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85%以上。
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可分为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两种。
地表水源中又可区分为天然水资源(如水库湖泊水和河川径流)和复用水源(如电力工业冷却用水的退水和城市工业、生活污水)。
因此,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亦可分为一次水源和二次水源。
二次水源是指复用水源,一次水源时指出复用水源以外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可开采量。
灌区渠系输水系统节水量的几种计算方法

灌区渠系输水系统节水量的几种计算方法张厚玉 1 程献国2(1、黄委会建设与管理局 郑州 4500032、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引黄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乡 453003)摘要:本文介绍了几种传统的渠道节水量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等效渠系法估算灌区渠系可能节水潜力的新方法,并用该法对宁蒙有关典型灌区的渠系可能最大节水潜力进行了计算,计算方法简便有效。
关键词 节水量 节水潜力 等效渠系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水资源的消费主体。
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将是我国近期节水发展和节水投资的重点。
就渠系节水改造而言,主要是对土渠或老化失修渗漏严重的渠道进行防渗处理,减少渗漏损失。
本文将传统的渠道节水量计算方法概括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渠系节水量计算方法――-等效渠系法。
1 传统的渠道节水量计算方法 1.1 直接法直接法是利用渠道衬砌前后渗漏损失量差值作为节水量的一种计算方法,直接法计算渠道节水量的公式如下:a b s W W W -=LT S S a b )(-= (1-1) 式中:W s — 渠道节水量,m 3;b W — 渠道衬砌前渗漏损失量,m 3;a W — 渠道衬砌后渗漏损失量,m 3;b S— 单位长度未衬砌渠道渗漏量,m 3/(s·km);a S — 单位长度衬砌渠道渗漏量,m 3/(s·km);L — 渠道衬砌长度,km ;T — 输水时间,s 。
由公式(1-1)可知,渠道衬砌前后单位长度渗漏量是计算节水量的关键。
根据单位长度渠道渗漏量计算方法的差异,可将其分为理论公式法和经验公式法二种情况。
(1)理论公式法理论公式法是利用灌区渠道的水力要素和土壤物理参数计算渠道理论渗漏量的一种方法。
衬砌前单位长度渠道渗漏量计算公式:干、支渠: ])1(2[0116.02121m h b K S v b ++=γ (1-2)kv H h h )0.1~75.0(+=斗渠以下渠道: )(0116.0h A B K S v b += (1-3))(v v h B f A =受地下水顶托影响的渠道: b bw S S 2γ= (1-4) 式中:K — 未衬砌渠道的土壤渗透系数,m/d ;b — 渠底宽度,m ;h — 渠道水深,m ;1γ — 渠坡侧向毛管渗吸修正系数,由《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查得;v h — 考虑土壤毛管渗吸影响后的渠道水深,m ;m — 边坡系数;k H — 毛细管水最大上升高度,可根据土壤情况由《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查得,m ;B — 渠道水面宽度,m ;v A — 系数,取决于m 、h B ,可由《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查得;bw S — 有地下水顶托情况下,未衬砌渠道每公里渠长渗漏量,m3/s ·km ;2γ — 校正系数,可由《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查得。
浅谈灌溉渠道测量水技术及方案选择

浅谈灌溉渠道测量水技术及方案选择:文章结合作者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对灌溉渠道测量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主要从测量方案设计(示范区选择、方案制定原则、总体布局)、测量水结果分析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研究分析能够给同行提供一些借鉴。
标签::灌溉;测量;技术;分析测量水技术的大力推广和使用,对于提高灌溉渠道的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以合理的配置水资源,根据农业需要进行水源的引入和收费,进行了非常重要的探索,对于切实提高我国的灌区管理水平大有裨益,尤其是能实现公平的收费,积极的促进我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实现高效率的使用。
1 、测量水方案设计1.1示范区选择从我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特别是灌区的特性、所处的地理环境、配套设施的准备情况以及农作物的具体情况来综合考虑,设置我地区的某渠道为示范性灌区。
1.2方案制定原则灌溉方案的选择应该从整个灌溉的全局出发,切实的保证整个测水的精度和实际工作的效率,然后将所有的工作划分成一个个非常细小的单元,确定最佳的测量水技术,然后根据渠道的性质进行分别的设置和处理,保证每个渠道都具备相似的引用水量,切实的提高灌溉水的使用效率。
1.3总体布局根据某灌溉渠道的设计总方案为原则,根据该区种植的农作物情况以及当前测量水技术的使用情况,分析之后得知该区的水量总体的分布为:支渠的测量应该选择的是支渠的测量位置,同时在其通过口的20m处设置测量基准面,然后使用流速仪进行测量其是否符合标准;一斗渠出应该在其渠口下方的15m以下位置上设置一个观测点进行测量;二斗渠以及四支渠应该在关键的部位进行分段的测量,然后使用流速仪检测。
根据灌区内的作物种类进行综合的确定和分析,根据工程的性能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各种农作物的分区,同时应该在每个田块上都设置要观测点。
观测点具体的设置为:棉花区应该设置4个人观测点,小麦区应该设置2个观测点,青储以及其他的经济性作用应该在每个区设置一个实际观测点。
2 、测量水结果分析2.1灌溉引水量灌溉用水量包括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灌溉的水量、渠系输水损失水量和田间灌水损失水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闸水流流态
过闸水流流态常见的有: 有闸控制潜流,有闸控制自由流,闸
门全开潜流,闸全开自由流等四种。 计算流量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 的公式。
有闸控制潜流
形成有闸①控闸制前潜、流闸的后条水件面是均:淹没闸底边;hHW 0.65
②闸后水深h1大于起闸高度hw。Q bhW 2gZ1
其过闸流量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Q——过闸流量(米3/秒); μ——流量系数;一般在0.5~0.64。 b——闸孔宽度(米); hw——启闸高度(米); g——重力加速度为9.81(米/秒2); Z1——闸前后上、下游水位差(米);Z=H-h1。
有闸控制潜流
有闸控制潜流(矩形明渠放水口)
有闸控制自由流
形成有闸控制自由流的条件是: ①水流从闸门下缘流过,即hw/H≤0.65; ②闸后水深小于启闸高度,即h1<hw。
其过闸流量可用下式计算:
Q bhW 2g(H 0.65hW )
式中:μ——流量系数,一般为0.51~0.64。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有闸控制自由流
有闸控制自由流
闸门全开潜流
形成无闸潜流的条件是: ①水过闸时,闸板不阻水,即闸门下缘高
于水面,即hw/H>0.65 ②闸后下游水深hH与闸前上游水深H之比
大于0.7,即hH/H>0.7。 其过水流量用下式计算:
Q bhH 2g(H hH )
式中:μ——流量系数,一般为0.79~0.86。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利用水工建筑物量水
利用渠道上已有的水工建筑物量水, 不必再添置其它量水设备和仪表,是最为 经济,简便的量水方法,因此,在有可能 利用水工建筑物量水的地方,应尽量选用 此法。
用来做为量水的水工建筑物应完整, 无损坏,建筑物上、下游应无淤积、无杂 物。
渠道上可供量水的建筑物很多,下面 介绍几种简单、常用的建筑物量水方法。
2、引水渠渠首测站——设于引水渠进水口以下50-80m的 平直渠段上(或进水闸)。观测从水源引入的流量和引水口 水位与引水流量变化关系,指导配水工作。
3、配水渠渠首测站——设于配水闸以下30~60m的平直 渠段上(也可用配水闸)。观测从上一级渠道配来的水量 (支斗渠)
4、分水点测站——设于分水渠渠首以下20-30m的平直渠 段上,也可用分水闸量水。观测从配水渠分得的水量。 (农渠)
式中:Q——流量(米3/秒);
b——跌水底宽(米);
H——上游水头(米);
n——为梯形断面边坡系数;
m是流量系数,实测求得,如无实测资料可参考下表
表1 跌水流量系数
H/b
0.5
1.0Leabharlann 1.52.02.5
M
0.37
0.415
0.430
0.435
0.45
可根据上述公式和采用的流量系数,绘制水位、 流量关系图表,从图表中查得水尺读数相应的流量。
灌区量水方法
概述
灌区量水是实行计划用水,按方计征水费,促进节约用 水和提高灌区管理水平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具体地 说,灌区量水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可以较准确地按照用水计划,调节、控制各级渠道的 分水流量,促进节约用水;
2、根据量水结果资料,可以分析计算各级渠道的输水能 力和输水损失,统计计算各地段的用水量和各种作物的灌水 定额,进而提供渠系水和田间水的利用率,为计划用水提供 必要的数据,同时也为新建、扩建或改建灌区提供规划设计 的基本资料;
灌区比较常用的量水方法有下列几种: 1、利用水工建筑物量水; 2、利用特设的量水设备量水; 3、通过实测渠中流速确定流量; 4、利用水尺测流。
选择量水方法的原则
综上所述,量水方法很多,选用何种方法量 水要因地制宜, 其原则是:
1、设备费用及维修费用低廉; 2、能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 3、观测计算方便; 4、精确度符合要求。
3、为按水量计征水费和经济用水管理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测站的布设
为了执行计划用水,需要建立测水站。按其作用的不同, 又分为基本测水站和辅助测水站。
基本测站包括:
1、水源测站——设于引水口上游50-100m的平直河段上。 观测水源水位、流量、含沙量变化情况及它们与渠首引水 量之间的关系;降雨与河道径流的关系。
利用闸门量水(启闭式闸门)
利用闸门量水首先要测量水位,然后区 别流态,最后选用正确的流量公式进行计算。
水位及闸门开度由特设的水尺和标尺读 出。
闸门开度标尺零点与闸孔完全关闭时 的闸门顶部齐平,其它四种水尺的零点均与 闸底板齐平。利用启闭式闸门量水,需根据 过闸水流的流态来选定流量计算公式。
利用闸门量水(启闭式闸门)
测站的布设
辅助测站有: 1、平衡测站——为观测、分析灌区水量
平衡而设,主要观测水源下泄,水量灌区 退水和排出水量。渠首引水口下游河段, 各级渠道末端及排水渠道枢纽上。
2、专用测站——为观测收集专门资料而 设(如渠道输水损失、糙率系数、流速、流 量与冲淤关系等)。测站布设位置视需要而 定。
灌区量水方法与选择原则
利用跌水(或陡坡)量水
跌水是联接高、 低渠道使水产生自 由跌落,集中降低 高程的建筑物。
跌水口常见的形 式为矩形和梯形两 种,如图所示。水 尺应安设在上游3~ 4倍正常水深处,零 点与跌水口底齐平。
利用跌水(或陡坡)量水
计算流量的公式依据跌水口的形式有:
1、矩形断面跌水 Q mbH 2gH
2、梯形断面跌水 Q mb 0.8nHH 2gH
图中:B为闸孔净宽(米);H大为闸 前最大水深(米); ①为上游水尺(设于上游距建 筑物3H大处)。 ②为闸前水尺;(可直接绘设 于闸前侧墙上,距闸门B/4处)。 ③为闸门开度标尺;(可直接 绘设在闸槽边缘的边墩上)。 ④为闸后水尺;(可直接绘设 于闸后侧墙上,距闸门B/4处)。 ⑤为下游水尺;(设于下游距 建筑物1.5~2B处) 闸门开度标尺零点与闸孔完全 关闭时的闸门顶部齐平,其它四 种水尺的零点均与闸底板齐平。
闸门全开潜流
闸门全开潜流
闸门全开自由流
无闸自由流的形成条件是: ①闸门下缘高于水面,即其闸启开高度hw与
闸前上游水深H之比大于0.65,(hw/H>0.65)。 ②闸后下游水深hH与闸前上游水深H之比小
于0.7,即hH/H<0.7。 其过闸流量可用下式计算:
Q bH 2gH
式中:μ——流量系数,一般为0.295~0.33;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