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与水资源保护解析

合集下载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作用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作用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作用摘要:新时期社会发展下,水利工程建设下水资源保护工作与水资源利用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引入生态理念,做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通过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分析,探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作用与措施。

关键词:生态水利;水利工程;水资源;资源保护引言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水资源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和国家的关注。

水资源不仅是人们维持正常生活的基础,还可以有效改善环境,加快城市发展进程,促使社会全面进步。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使得用水量大幅度提升,加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合理,如果无法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水资源利用方案,就会导致水资源日益匮乏。

其中,生态水利工程可以有效保护水资源,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值得各地广泛推广。

1建设生态环境内涵目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上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污染问题,这与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全不符,虽然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没有完善的内容,但在发展中逐渐了解和掌握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若是为了发展经济对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破坏,确实可以在短期内实现迅速发展,但生态环境会被严重破坏,在社会建设方面很难提供比较优质的资源,这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阻碍。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对建设生态环境规划进行了更加科学详细的制定,确定所建设的陆地生态环境包括建设草原、生态农业、防止沙漠化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等。

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方法是有机结合生物措施以及工程策略,同时按照生态环境建设市级要求,选用科学的措施。

现阶段建设生态环境的重点是防止沙漠化和保持水土。

2生态环境建设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作用对目前的社会生产实践进行分析会发现,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利用有两方面的突出价值,以下是具体的分析:首先是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存、生活基础。

就现阶段的具体分析来看,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没有比较好的生态环境,区域发展会受到显著。

水利工程中的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水利工程中的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水利工程中的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水利工程作为人类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和利用的手段之一,在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水利工程的角度探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问题,并介绍相关的技术和措施。

一、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保护和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水利工程作为保护水资源的主要手段之一,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中的作用1. 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水利工程通过对河道的整治和治理,可以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保护水体质量。

例如,设立拦沙坝和拦污栅,可以阻止河道中的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流入,有效保护水质。

同时,建设湿地和植物滨岸等生态工程,可以提高河道的生物多样性,促进水资源的保护。

2. 水库与调水工程的建设水库和调水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调度的问题,合理分配水资源。

通过建设水库,可以调节水资源的蓄存和释放,使得干旱地区的农田得到灌溉水源,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此外,水库还可以发电,提供清洁能源,减少对其他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的消耗。

3. 水文观测与信息管理水文观测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水文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及时了解水资源的变化情况,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建立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动态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水利工程中的水资源利用1. 提高灌溉效率农业用水是水资源利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如何提高农业灌溉的效率对于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水利工程可以通过改造灌溉设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例如,引入滴灌、喷灌等现代灌溉技术,减少了水的蒸发和渗漏,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

2. 发展水电资源作为清洁能源之一,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能源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水利工程对水资源保护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水资源保护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水资源保护的影响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而水利工程作为有效管理和利用水资源的手段,对水资源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水利工程的角度探讨其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影响。

1. 水资源的科学配置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中的首要任务是科学配置水资源。

通过水库的建设和运用,可以调节水量的分配,保障供水的稳定性。

合理的水库蓄水和排放,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保证水源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水利工程通过设立合理的供水体系,解决了不同地区的用水需求,并促进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2. 水源涵养功能水利工程通过建设堤坝、修整河道等措施,增加了水体的稳定性和蓄水能力。

这些工程能够有效保持水源地土壤的湿润度,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渗漏,减缓了水资源流失的速度。

同时,这些工程还可以防止洪水、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对水资源造成的损害,保护了附近地区的生态环境。

3. 水生态系统的保护水利工程在保护水资源方面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水库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鱼类迁徙和繁殖的需求,合理设置鱼道以保障鱼类正常的生物链活动。

此外,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水体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污染问题,确保水体的水质符合规定标准,保护水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4. 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为城市工农业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水库和渠道的建设为农田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增产。

同时,水利工程还为城市供水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城市居民正常的用水需求。

5. 水旱灾害防治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中还起到了水旱灾害防治的重要作用。

例如,修建高度合理的堤坝可以有效防止河流溃堤,防止洪水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威胁。

此外,通过实施排水工程和引洪灌溉工程,也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减轻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配置、水源涵养、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水旱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努力,水利工程有效促进了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水利工程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分析

水利工程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分析

水利工程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分析水利工程是指人类通过修建水坝、挖掘运河、构筑护岸等手段来调节、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一项综合性工程。

水利工程的发展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分析水利工程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水利工程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水库建设对水资源的储存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水库可以调节河流的径流,降低洪峰流量,提高低水位,从而增加可用水资源的供给。

此外,水库还可以储存水资源,为干旱季节提供足够的灌溉水和生活用水。

然而,水库建设也会带来库区土地的淹没和迁移,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和权衡。

二是水利工程改善了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引黄灌区、塔里木灌区等大型引水工程,水利工程可以将丰富的地下水或远距离的河水引入干旱地区,满足农业的灌溉需求。

对于农业来说,合理、高效的水资源利用是农田作物生长和农产品增产的关键。

然而,过度灌溉可能会造成土壤盐碱化和地下水过度开采等问题,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合理规划,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三是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修建鱼梁、人工湿地等水利设施可以改善河流的水质,提供生态栖息地,恢复和保护珍稀水生物种群。

水利工程还可以通过浇灌、排涝等方式来改善湿地的生态功能,提高湿地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应关注河道和湖泊的生态环境,避免水库建设和河岸开发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然而,尽管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们也必须思考如何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水利工程建设需要与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相结合。

在建设过程中,应有选择地将水利工程纳入整体水资源规划,充分考虑工程对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影响,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其次,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与保护意识的培养。

公众需认识到水资源是有限的,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和防灾抗旱等需要,通过改变自然水文环境,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综合性工程。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而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

生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农业水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

水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指大规模的水库蓄水、引水和排水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由于水库蓄水,河流的水质、温度、水位、流速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周边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栖息地、物种动态等。

而在水库蓄水前,水库区周边大量的居民、农业用地、道路等都需要迁移,这样的过程也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为此,需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生态补偿等措施。

农业水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灌溉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上。

在灌溉过程中,土壤和地下水往往会遭受过度的盐碱化和污染,影响到土壤的肥力和持水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生态环境。

因此,需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注重水质的保护和循环利用,采用科学的灌溉技术,优化农业生产方式。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会破坏周边生态环境,从而导致物种的丧失。

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一项生态价值的体现,也是维护生态平衡和生产效益的需要。

为此,需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注重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合理利用和改善周边生境和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增加。

生态水利工程则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注重生态问题,尤其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贯彻“绿色水利”理念的一种工程形式。

它强调的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生态平衡、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既满足了人类生产、生活和防灾抗旱等需求,又不影响自然生态的平衡、多样性、连通性。

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注重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实施方案的细化,增加区域生态价值,推动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水利工程与水资源保护探析

生态水利工程与水资源保护探析

生态水利工程与水资源保护探析发布时间:2021-05-25T02:52:20.131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4期作者:冯盛林[导读] 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这为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了稳定基础。

北京鑫雅市政建设工程处北京市 100035摘要: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这为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了稳定基础。

与此同时水利工程建设下引入生态理念,融合水资源保护制度能够推动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

下面文章对生态水利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生态水利;水利工程;水资源;水资源保护引言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能源,同时淡水资源也是世界上珍惜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作为良性环境保护体系的基本组成,属于富有战略意义价值的资源,也是保障社会大环境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水资源质量水平关乎着国家文明程度,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健康发展水平。

相关部门对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但是面对的现实却是水资源污染严重,大部分针对水资源展开的保护举措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的意义首先,修建生态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管是为人们生活生产提供水源,还是为了起到防洪的作用,为了生态环境保护,都是以人为中心,体现的是人本主义思想,是为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满足人们更高的追求,即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其次,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在工业化程度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这对人类发展本身就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原有的水利工程建设没有充分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破坏了人类的长期利益,对土地、生物多样性、气候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面对严峻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水利部门也意识到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是同步进行的,为此提出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方案。

此外,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为了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要,人们为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对城市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是城市发展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做好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就是在适应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

生态水利工程及其水资源保护

生态水利工程及其水资源保护

生态水利工程及其水资源保护摘要:生态水利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的水资源管理方法,旨在保护和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该工程包括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水资源调控等多项措施,以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

生态水利工程的实施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水质,增加水量,促进水循环,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水资源保护;环保工程;生态系统引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但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的水资源管理方法,旨在保护和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态水利工程包括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水资源调控等多项措施,通过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水质,增加水量,促进水循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态水利工程及其水资源保护的相关内容,以期为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生态水利工程概述生态水利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的水资源管理方法,旨在保护和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态水利工程采用多项措施,如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水资源调控等,以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水质,增加水量,促进水循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水利工程的实施可以提高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水利工程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确保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水资源调控是生态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措施,可以恢复和改善受损的水生态系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水生态环境。

生态水利工程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加强合作和协调,共同推进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美好未来做出贡献。

探究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

探究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

探究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摘要:水利工程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供大量的电能,方便农业灌溉,并具有一定的水灾防治效果,但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它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要做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确保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从而为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在此基础上,将深入探索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态水利工程。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意义;生态问题引言随着对低碳环保观念的进一步理解,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持和谐。

同时,也寻找建立生态型水利工程的策略,合理地开发和使用水资源,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循环,从而推动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

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1.1河流自我恢复原则在进行生态水利建设的过程中,水利工程应当高度重视其自我恢复能力的重要性。

生态水利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现阶段,生态工程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是难以规避的。

因此,在进行相关工程活动时,应当努力降低对生态系统的损害,同时也要考虑到生态工程本身具有的修复功能,以增强其自我修复的能力。

1.2人与自然的协调相处在进行水利工程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时,必须坚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理念。

水利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目的在于通过科学规划与合理设计来实现对自然资源、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在进行规划时,不仅要重视保护、开发和利用资源,还不断地更新和改变过时的观点和制度,以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2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问题2.1对水质的影响水利项目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流量和流速。

因此在进行水文分析过程中考虑水流运动和水质之间的相互影响。

流量的波动主要影响悬浮物或溶解物的浓度,当流量增大时,水中的杂质浓度会被稀释,从而降低了污染的程度;反之则增加了水质恶化的可能。

水的流速会直接决定水中生物的活跃程度和污染物沉降的速率。

由于不同水域内溶解氧水平存在差异,使得河流和湖泊等水环境中的水华现象发生几率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水利工程与水资源保护解析
发表时间:2019-07-22T14:46:31.5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张舒雯王谦
[导读] 摘要: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河流水体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密切相关,更是水生态系统修复和水资源保护的基础性措施,传统水利工程仅以改造和控制流域为目的,并不注重因势利导,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及防洪防涝等方面的需求,但扰乱和破坏了水生物物种原本的生存环境,引起了生态系统的恶化和水资源更为严重的匮乏。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苏州分局江苏苏州 215008
摘要: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河流水体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密切相关,更是水生态系统修复和水资源保护的基础性措施,传统水利工程仅以改造和控制流域为目的,并不注重因势利导,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及防洪防涝等方面的需求,但扰乱和破坏了水生物物种原本的生存环境,引起了生态系统的恶化和水资源更为严重的匮乏。

为此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传统水利工程所具有的弊端,工程水文学与生态水文学理论充分结合,探索水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生态环境恢复的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为生态水利工程的实施与水资源的保护提供可行之策。

关键词:生态;水利建设;工程;环境
1水利工程与生态水利工程的不同点
1.1传统的水利工程
1.1.1传统水利工程的定义
因为水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从而使得水资源在供应量以及需求量间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差值,导致洪涝旱灾发生,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水利工程的建设从而能够保证水资源在分布时能够按照人们的意愿,从而能够对水资源更好的分配,促使水量能够进一步适应人们的生存。

1.1.2传统水利工程的特点
首先,工程建造较大程度的影响到了环境。

因为水利工程在建设时的规模比较大,从而严重影响到了周围的环境,而且还一定程度的改变着周围的生态。

其次,工程建造的规模比较大。

由于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通常规模比较大,而且投资较大,工程比较复杂,工程的耗时也很长,因此,在对其建造前一定要给予相应的规划。

技术人员一定要对有关资料合理收集,进一步分析能够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生混乱情况。

另外,水利工程的系统性与综合性也很强。

单项的水利工程就是只对某一水域进行建造的工程,而在这一水域中,需要所有水利工程项目综合在一起,从而使其形成统一的整体。

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所有部门能够相互协调,共同合作,所以其系统性与综合性也很强。

由于水利工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不光要很好的与工程项目协作好,而且还需要协调好经济部门,将最良实施方案筛选出来,从而对水资源能够更好地利用。

1.2生态水利工程的特点
在生态水利工程中,其存在着传统水利工程的各种特点,比如,能够严重影响到工生态环境,其建造规模也非常大,而且其系统性与综合性也比较强。

另外,生态水利工程能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更好的应用生态学。

因为生态水利工程不是单一的水利工程,所以,在实施建设前,不仅水利工程师要设计出计划图纸,而且还需要生态学家提出一定的勘测意见,将建筑工程师与生态学家的意见综合,从而对水利工程统一规划建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融合生态学,使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实现。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生态水利工程管理的机制不够健全。

在生态水利工程中,其管理工作一定要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加以管理,避免发生管理交叉的情况,防止在管理过程中有摩擦发生,从而使工作效率降低。

第二,采购施工材料。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其选择的原材料对生态水利建设的质量密切相关,所以一定要认真的对待。

大多数的公路工程之所以有问题发生,就是由于节省成本,导致原材料不达标,出现豆腐渣工程。

在选购以及验收原材料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把关。

第三,之前的工具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所需已经不能满足。

由于水域以及生态环境的不同,使得水利工程在工具需求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一定要进一步更新设施,从而对所在的环境更好的适应。

第四,不同地方在生态水利工程方面的衡量标准欠缺。

由于生态水利工程所针对的工程是不同地区的,所以其生态系统也有地理差异存在,基于此,建造模式如果很单一则是不行的,水域的不同所运用的实施方案也是不同的,而且其评估标准也一定要有所改动。

第五,生态水利工程的部分水文资料欠缺。

当前,我国在采集以及整理水文资料时还不太完善,所建造的生态水利工程缺乏部分水文资料来作为参考,工作人员在认识当地形式方面也存在盲区。

所以,对于水文资料还需要有关工作人员及时做好补充工作,从而进一步为生态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3生态水利综合治理工程建设
传统的水利工程只注重对流域的治理,而不顾流域生态系统环境的破坏现状,更是忽略了流域自身所具有的自我修复与调节能力。

而与之相对应的生态水利工程则注重工程措施与流域生态修复的有机结合,实现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设计、监测与评估,在充分了解微观生态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改造计划。

3.1防洪工程规划
防洪工程的规划必须综合考虑防灾减损、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在确保行洪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流域改造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权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比较,进而选择对流域生态破坏程度最小的工程方案。

3.2堤线去人工化
堤线与堤型的充分结合才能确保河流型态的多样化和生物物种的层次化,在生态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环境保护与工程的经济性,充分维护流域自身的净化能力。

因此,在堤线选型和布置过程中必须尽可能保持其江河湖泊的初始自然型态,尽量不破坏其蜿蜒曲折且分散的原始状态,从而防止破坏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整个生态系统的恶化。

在堤型的确定方面,尽可能从生态水利工程自身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出发,并考虑生态系统修复之要求,尽可能就地取材,保证堤线、堤岸和堤型的丰富程度,符合大众审美习惯的基础上尽可能去除人工痕迹,保持堤线堤防结构的本土化与原生态。

3.3河岸防护
生态水利工程实施后将直接影响和改变水陆连接区域的河岸防护型式,水陆连接区域往往是水生物栖息和繁衍的基础地带,也是水生
物与两栖生物觅食、避难、迁徙、生活的重要场所,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基于水生物栖息地保护和生态系统维护的基础,加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协调设计,以保护生态景观与生物物种多样性为原则,避免硬质不透水材料等的使用,为物种的生存繁衍和生态环境多样性的保存提供条件。

河岸景观设计能够成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点睛之笔,以原有自然河岸为基础,进行水生、湿生和中生性河岸植物的搭配种植,加强园林绿化和生态绿化手法的结合运用,加强河岸绿化格局的层次性与景观性。

4结语
由于社会的不断成长,使得我国在水利工程方面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大大推动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增长。

但是在对水利工程修建的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的破坏到施工地区的生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断加深,严重危害到当地的生态发展。

因此,生态水利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顺应社会的发展,使其尽可能地保证与本地的生态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凤双,王鸿飞.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2)[2]姚南翔.关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
[3]陈玉美.生态水利工程与水资源保护探讨[J].工程建设和设计,2018(6):176-177.
[4]崔健.浅谈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问题[J].西部探矿工程,2018(4):136-138.
[5]熊珊珊.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分析[J].南方农业,2016,10(12):240-241.
[6]崔健.浅谈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问题[J].西部探矿工程,2018(4):136-138.
[7]熊珊珊.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分析[J].南方农业,2016,10(12):240-2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